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正文

民间艺术糖画作文 民间艺术糖画的故事文案

2019-03-13 五年级作文 类别:其他 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民间艺术糖画作文 民间艺术糖画的故事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民间艺术糖画作文  民间艺术糖画的故事文案

民间艺术糖画作文 民间艺术糖画的故事文案:

糖画是一种民间传统手工艺,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既是糖又是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倒糖人儿,是我国的糖画艺术。
我走在老街上,一阵甜蜜清香扑鼻而来,我循着香气一路走过去。在路边,一位老爷爷正在卖糖人,他身上穿着一件素净的棉衣,手拿着工具,正在专注的做麦芽糖。
他把麦芽与糯米滤出汁水,放入搅拌机中搅拌,直到粘稠状再放在锅中炖煮。这样,糖画的原材料就算完成了。
糖画爷爷不用印铸模具,而是直接拿小铜勺,舀糖液绘出图案。用小圆勺舀起糖液,随意挥洒在光洁的大理石板上,一提,一挥,一点,一捺。速度飞快,一气呵成。随着糖液缕缕洒下,不到1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副糖画。桌上放着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尤其是威风凛凛的游龙和绚丽多姿的凤凰,让人拍案叫绝。
我向爷爷要了游龙的糖画,只见他手拿汤勺,用手腕带起勺子,糖液在勺中点点洒下,飘过美丽的弧线,糖液在爷爷的手中飘洒,挥舞,仿佛被赐予了生命。在大理石板上,刷刷留下了不少痕迹。那些线条曲折,柔美,十分美丽动人。刷刷,爷爷一点,一提,做了个完美的收尾。瞬间一只活灵活现的游龙映入我们的眼帘,大家无不被这工艺所惊叹,周围的人都啧啧称奇。
在我们的民间,还有许多像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去保护和传承!

民间艺术糖画作文 民间艺术糖画的故事文案:

糖画,是我第一次听说的,也是我第一次看见,也是我第一次吃到,那味道从嘴里一直甜到我的心里!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分为平面糖画与立体糖画两种。它是地道的民间画种,颇具特色的街市艺术,广泛流传于巴山蜀水之间,备受老百姓喜爱的工艺食品。特别是川西平原的城镇乡村,无论庙会集市,还是公园名胜,随处都可见糖画小摊。一个木制方形小柜,上面放一块经过磨制的大理石板,左右两边各有一块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木盘。一边木盘上画着艺人能制作的各种作品的图案和一支能旋转的竹箭。孩子们旋转竹箭,当竹箭停下后,箭尖指向什么图案,便意味着艺人要作什么糖画。转着龙就是龙,转着凤就是凤——颇有些博彩的意味。手气不错,转到大龙,艺人二话不说,就当场画大龙。但转到龙凤的时候是绝少,大量的情形是转到那些鸟、狗之类的小型动物。另一边木盘上则是绘有楚河汉界和姓氏的方格子,格子旁有罐子或竹筒,里面装有比麻将略小的扁竹牌子,上面写有对应棋盘的不同姓氏。交钱后便可从罐子或者竹筒中摸字。一手可以摸数个字,将摸出的字放到棋盘内对应的姓氏上。如果摸到的字始终在楚河汉界的同一边,没有“过河”的话,就可以得到一条“糖龙”。第一手便摸出“赵”字也可以得龙一条。糖画既好吃,又有这么多的的文化和历史,只可惜我没有把它留住,因为我买完后刚一上车他就化了,哎!可怜的糖画呀!

民间艺术糖画作文 民间艺术糖画的故事文案: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最美的风景在故乡,而我的家乡福安,令人难忘的是那甜滋滋的味道——糖画。糖画是我们福安独具民俗文化特色的传统手工艺。
一天,我偶遇了福安传统糖画艺人——陈增富师傅。陈爷爷,四十多岁开始画糖画,如今已近三十多个春秋。一个炉,一锅糖,一只勺子,一支细签,一双手灵敏游走,一幅糖画栩栩如生……这就是陈爷爷的全部。陈爷爷细致勃勃的说:“画糖最重要的是熬糖,熬过头糖就苦了,没有了清甜的味道。火候的掌握全靠经验,开始时因为把握不好,也大锅大锅倒掉过许多熬坏的糖。正说话间,糖熬好了,只见他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手速极快,飞肘运腕,不过几分钟时间,他就画出了一条腾云的龙。这娴熟的手法,不禁让我感叹他的手上功夫!
当初福安有两个从成都来的糖画师傅,陈爷爷想着跟他们学习糖画。拜师学艺要交300块钱的学费,这在三十几年前算得上是笔“巨款”。幸而妻子十分支持他学艺的想法。于是,他跟着两个老师傅学习了15个晚上,很快就掌握了糖画的基本功。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成之后,陈爷爷扛着一套工具,开始了二十几年的糖画生涯。他每日摆摊在各个学校门口,或是公园边上,糖画也从最初的一个一角钱到五角再到后来的一块、两块…… 每当上学或放学时间,总有一群小孩围着陈爷爷的摊位前,看他画糖画。一个个活灵生动的糖画从他手中飞舞而出,时时听着小朋友们惊喜的欢呼声,他便觉得很满足,越发充满了干劲。
寒来暑往,如今陈爷爷已过了花甲之年,但依旧精神抖擞,他骄傲的对我说:“制作糖画要与时俱进,不仅会画传统的图案,还要具有独特的创意。”话音刚落,他就为大家表演起了“姓名糖画”, 见着自己名字也能成为糖画制作的内容,在一旁观看的小孩们个个更是兴奋,无不佩服伯伯的巧手。陈爷爷也因此屡次应邀参加“福安市白云山旅游节”等展会活动,让糖画这门手艺活有了更加广泛的生存空间。
原本在福州工作多年的儿子也回到了福安,打算传承父亲的这份手艺。儿子对于糖画有着更多的想法,他认为,糖画已有着悠久的历史,应该好好的继承和发展下去,他打算在父亲手艺的基础上,加入创新的元素,融入了当下流行的图案和各种卡通动漫造型;以特色定制、或让糖画走入福安中小学生的课堂等方式,让更多的同学们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更好地传承、创新糖画这一古老的传统手工艺。

民间艺术糖画作文 民间艺术糖画的故事文案:

民间艺术小吃,不仅在于好吃,更在于其中的艺术。
——题记
中华名族源远流长,其优秀传统文化、习俗和工艺琳琅满目,灿若繁星。有一种小食,既耐看又好吃,咬一口,慢慢在口中融化,这便是民间传统小吃——糖画。为了传承民俗文化,了解糖画的制作过程,学校老师组织小记者到安海安平桥公园采访民间手艺人——李师傅。
李师傅告诉我们,糖画以糖为材料,用勺子为画笔,以糖稀为墨。一块经过磨制的大理石板和一只特制的鸭齿距就是制作糖画的全部工具,旁边还有一块圆形木盘,花鸟鱼虫、飞禽走兽。这时眼尖的我,看见圆形木盘上面一只可以旋转的竹签,心中便产生疑惑,这是做什么呢?我赶紧采访李师傅,从他口中得知,原来这是要让顾客选择购买糖画的形状。李师傅为我们示范糖画的制作过程:锅里倒入一点油,再将事先准备好的麦芽糖放入锅内,开火熬,等糖能拉出丝来的时候,把火关掉;再拿出一把勺子,舀一勺糖,把小勺微微倾斜,向冰凉的大理石上浇去。只见李师傅的胳膊柔中带刚,时而快速时而缓慢,糖浆随着手腕灵巧地抖动。不一会儿一只凤凰的模形就呈现在我们眼前。李师傅又取出一颗涂了颜色的豆子,再加上一点糖浆,镶嵌在眼睛部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李师傅麻利地把凤凰插在架子上,小记者们对李师傅的手艺赞不绝口。
不知是谁先开吆喝起来:“买糖画喽!买糖画喽!买糖画喽!”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吆喝起来。公园里的游客都过来凑热闹,排队等候买糖画。“老板,我要一根猪八戒的”“老板,我要三根凤凰”“老板,我要一直小白兔”“老板我要……”“好嘞,慢慢来不着急,很快就好了。”李师傅笑眯眯地应答,不慌不忙地画着梦幻般的糖画……有了小记者们的助力,糖画铺子前排起了一条长龙。我买了一条龙,拿在手中欣赏半天,实在忍不住诱惑,小心翼翼地咬着,那浓郁的甜味一直残留在我的嘴里。
糖画已经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好吃又耐看的食品已获得了几代人的青睐,我们要多多珍惜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贝,把这些有趣的东西传承下去!
点评:说理充分透彻,立意鲜明。适当地运用对比、比较等手法,通过事物相互间的悬殊与差异,有力地佐证文章的中心。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民间艺术糖画》作文,希望在写《民间艺术糖画》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民间艺术糖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