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想起阮籍作文 阮籍的话文案

2019-03-08 六年级作文 类别:写人 5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想起阮籍作文 阮籍的话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想起阮籍作文  阮籍的话文案

想起阮籍作文 阮籍的话文案:

我想所有练过书法的朋友都听说过“永字八法”,最经典的“永”,不是颜、柳、赵、欧,也不是苏、黄、米、蔡,而是“永和九年”的“永”。正如这个浮在空中一千六百多年的汉字,魏晋时的故事也是隽永的。唐朝有一个叫王勃的青年人,误打误撞,酿成一篇美文——《滕王阁序》。里面有一句“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是说阮籍这个人着实有趣,驾着小车四处闲游,遭遇一片荆棘无路可走时,竟涕泗横流号啕大哭起来,终等到无力之时,才收僵回马另寻道路。这个人实在太可爱了!就这样,这辆小车又把他带到另一个天地——河南荥阳广武山。这个地方曾是楚汉之争最激烈的地方。东城屯过刘邦,西城驻过项羽,铁戟未销,衰草离披。就在这百感交集之时,他远望汩汩的广武河,大叹一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我想以我的深度,还不足以知道“竖子”是高祖还是霸王或是旁的什么人,只知道一些郁闷早已在他心中埋伏下了,眼前的景色撩人,于是乎这句话得以爆响。人常道“阮籍猖狂”,是说阮籍做事大多不拘礼法,哪怕是做官。一次阮籍不经意间对司马昭说:“东平这个地方蛮好,风土人情,我都挺喜欢的。”司马昭便派他去东平做官。骑驴赴任的他一到东平,立即有了仙人指路的效应。漫不经心地浏览了公文后,他立即下一道令——拆墙。官员之间办事的隔墙全部拆除,办公效率果真大幅提升,莫非他早已参透了现代管理学中的“透明化办公”了?除此之外他在东平还精简法令,让所有官员的政治才能都有了施展的空间。声名鹊起的阮籍环视四周,觉得再也无事可做,想了想,回家吧,就这么双手一拍,走了。仔细算来,阮籍正儿八经的当官,也就十来天。唉呀,狂人阮籍,我着实喜欢。

想起阮籍作文 阮籍的话文案:

阮籍目睹世间的浑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异处,借醉酒逃避现实。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却终因一篇《为郑冲对晋王笺》被人唾弃。嵇康则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协,最终一曲《广陵散》成为绝响。其实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广陵散》,人生由嵇康的《广陵散》向后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归的境遇竟是如此迥异。若是两人各向中间迈出一步,将幻想与现实稍加中和,也许就不会落得生者隐入迷幻,死者融入苍穹,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怅惘。
我们如何才能让仰望星空的人了解现实,又如何才能让飞上星星的人保留梦想呢?
在那个人人埋怨的时代,沈从文先生目瞩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那个江南小城写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现实没有湮没他对人生的希望,他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看待这个社会,看待自己的人生。他没有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亦没有让现实麻木自己的心灵。
张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一生经历了大富大贵,也经历了战火纷飞、十年浩劫,而她却永远保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她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她正视现实并战胜现实,而她那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则使她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不放弃幻想和权利。
川端康成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瞬间感动了多少心灵。这是梦和现实完美的结合,让那些世俗之物顷刻间土崩瓦解,让多少在现实中日渐麻木的心灵得到了温暖。
正视现实,但不委身于现实;保持幻想,但不沉溺于幻想。让梦想在现实中跳一曲酣畅淋漓的舞蹈吧!

想起阮籍作文 阮籍的话文案: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到有人问,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辛弃疾
是夜,月色清凉如水,独坐窗前,深蓝色的天空被窗棂划成几块,颗颗繁星散落在那皎洁的上弦月周围,很美,美得让人无法呼吸。在月的周围,丝丝缕缕的云轻轻地飘着,好似嫦娥飘逸的秀发,舞动的丝带。
月,你可知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衷情于你,千丝万缕的情思寄托于你,思念存想沉醉于你,你不禁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思……古往今来,你一直是无数文人墨客常吟不衰的精品,是天涯游子肝肠寸断的寄托,是归心似箭人的思念和情感的知音。
孤寂时有“举杯邀明月”,忧郁时有“举臂呼明月”,思念时有“举头望明月”。不知不觉中,月盛载了太多的盛誉,含蓄,柔美,飘洒自如。李白呼月作“白玉盘”,苏轼比月为“婵娟”,月光似乎凝滞了人们心中所有的情丝。
的确,自古以来,花前月下吟月者甚多: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吟出了没落皇帝内心的孤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道出了对手足亲情的挚爱;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抒发了游子对回乡的渴望;朱淑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则寄托了对天下眷侣的深情祝福……无数诗句在我心中涌起。
我凝望着月亮,此时,她是那样的凄美,高傲地俯视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月光,依旧如水,地面披了一层银纱,窗棂镀了一层白金,神奇与美妙并存于脑间。透过深邃的夜空,好似看到广寒宫的冷气夺人,好似看到嫦娥的冰清玉洁,好似看到月桂树的伤痕累累,又好似看到苏东坡的深情凝望,好似看到周幽王在清幽的月光下,用泪拍击出最忧伤的旋律,最绝望的挽歌……
无论是深情缠绵的诉说,还是精灵古怪的问题,你都值得我细细口味,慢慢思索。
如水的深夜,独倚窗棂,在清凉如水的月光中,闭合双眸,静静的遐想……

想起阮籍作文 阮籍的话文案:

走进鲁迅先生记忆里的百草园,眯起眼仰望黄雀向空中射去,体会朝花夕拾的乐趣;
聆听萧红在祖父园子里的欢笑,看着她拨弄南瓜的叶子,却感受到她物是人非的惆怅;
去城南,看看林海音记忆里那个热闹质朴的城市;
到姜戎笔下的草原去看狼,体会风吹草低间狼图腾的深意;
同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去真经;
坐上梁山泊的第一百零九把交椅,同好汉结义,惩恶扬善,劫富济贫;
融入贾府,不动声色地冷眼旁观大家族由盛而衰;
化身最普通的兵卒,在征战杀伐间体验东汉末年三国纷争的混乱;
……
这不是什么高级的VR设备,也不是电视剧中狗血的剧情。只需在一个地方不动,一直干一件事,就能体验到以上乐趣。
那就是——
待在老韩书屋读书。
每天两小时,足以将一个乞丐改变成一位书生。
书屋是韩老师自费建立的,让等待上课的孩子们有一个充满书香的去所。这里的书就像一股清流,灌溉着每一位读者即将干涸的心灵。这个时代的人们,思想观念发生着极大的改变。读书,不再是一件神圣的事。人们开始对信息技术产生依赖性,网络小说一抓一大把,殊不知真正的享受,是那些被人们所抛弃的——读书,读真正的书。
于是老韩书屋,就成了一个圣地。
在这里,大家都很安静,就连借书还书也都是蹑手蹑脚的;在这里,阅读的快乐把人们的心灵慰藉;在这里,读者心中的新月在文字中得以重生。大家的心都深深地被打动了。
可以说,成长,请配上老韩书屋。
可是扪心自问:
为什么这样一个小小的图书馆,能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圣地”?
这难道就是科技发展的代价?当全民被一只手机所困,当我们无处可逃,我们的书性丢在了哪里?我们的书心又向哪里安放?


结语:《想起阮籍》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想起阮籍》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想起阮籍》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