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冬至打年糕作文 冬至打年糕的由来文案

2019-03-13 六年级作文 类别:叙事 6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冬至打年糕作文 冬至打年糕的由来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冬至打年糕作文  冬至打年糕的由来文案

冬至打年糕作文 冬至打年糕的由来文案:

年糕,年糕,年年高。冬至打年糕是我们家乡的传统习俗。
冬至前后,村子里到处散发着一股熟悉的味道,是年糕!打年糕喽!瞧,家家户户都像赶庙会似的,或肩扛,或车载,把一袋袋糯米陆续运到村头。大家把一袋袋糯米倒进碾米机里,碾成糯米粉来做年糕。碾好的糯米粉都被倒进了一个个小木桶里,白花花、软乎乎的,沾点儿放到嘴里,淡淡的米香中夹着一丝甜味糯米全部碾好后,家里人就把木桶拎到蒸年糕的炭炉上,只等糯米粉熟了就可以做年糕了。每个人的脸都被炉炭映得红扑扑的,看起来很喜庆。
不一会儿,蒸糕师傅喊了一声:出锅嘞!人群立刻开始骚动,小孩子们更是迫不及待,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热气腾腾的糯米粉被倒入石臼中。可以开始了!话音刚落,好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就挽起衣袖,围着石臼,拿着木槌,一边转一边舂糯米粉。淘气的孩子们也会乘机上前,你敲一下,我捶一下。可他们一不小心把糯米粉蹭到脸上,就变成了小花脸。
没多久,年糕打好了,婶婶们就拿着菜刀,娴熟地将一大块年糕分成许多小块的。吃上一口热乎乎的年糕,香滑软如,谁尝了都会啧啧称赞。切剩的年糕角就被心灵手巧的奶奶变成了小兔子、小鲤鱼、大元宝孩子们可喜欢这些了。
最后,每家都把年糕一块一块整齐地摆在竹席上,再把竹席托举到通风的竹架子上。等风干后,就能带回家慢慢享用了。
冬至,全村打年糕、吃年糕,品尝的是邻里之间的那份温馨,感受的是乡里乡亲的那份情谊。
点评:小作者详细介绍了冬至打年糕的习俗,习作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打年糕前的准备工作、打年糕时的情景和年糕出锅后的热闹场面。习作详略得当,场面描写生动,读来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

冬至打年糕作文 冬至打年糕的由来文案:

打年糕
临近冬至,外婆家到处洋溢着一股熟悉的味道,是年糕,打年糕喽!
到了冬至,北风呼呼。这一天,全村的孩子就像得到鸡毛令箭似的,不约而同地从向了村头。干什么?不错,打年糕开始了。
百来斤米粉在一个个打糕能手中,漫天“飞舞”着,不一会儿,便成了一桶桶和好了的米粉。这一手绝技让围观群众惊奇不已。米粉和好了,被一个个抬上灶蒸,上灶后,老师傅往蒸桶里慢慢加米粉。
不多时,听得师傅喊了一声:“出锅嘞——”人群中一片骚动,小孩子更是迫不及待,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米粉被倒入米臼之中。“可以了,开动!”话音刚落,孩子们就一拥而上,你敲一下,我捶一棒,到处洋溢着欢乐,一片喜庆的气氛。年轻人也不甘示弱,挽起衣袖,拿起木锤使劲砸。孩子们玩着闹着,一不小心,变成了一个大花脸。有些小馋猫们狼吞虎咽地当场啃了起来,而此时,却没有一个大人大声斥责。因为大家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今个,那些平时文皱皱的“孔乙己”也不甘寂寞,跑过来凑热闹,结果出了洋相,惹得大伙捧腹大笑。当然,那些“后勤部队”妇女们,在这种重要场合也不会闲着,呵,你瞧,一个个都信心十足,想必一定都是胜券在握咯。
夕阳西下,可大伙儿还是沉浸在欢乐中。儿童银铃般的笑声,年轻人兴奋的笑声,老人欣慰笑声,久久盘旋在黄昏的上空……
年糕出来了,咬一口,香滑软酥,“啊,好香——”不知是怎么回事,自制的年糕就是比那机器加工的有韧性,好吃。冬至全村打年糕,它似乎已成为外婆村里的一种传统活动。品尝着软酥可口的年糕,感受到邻里之间的那份温馨,感受到乡里乡亲的那份情谊。
如今,冬至那天打年糕的隆重,在全村人心里,可以与过年相提并论,这个特别的活动就这样年年相承。我看者外婆家给送来的那年糕,闻着那种熟悉的味道,那一幕幕便会在我的脑海里回放。
这不,外婆又来叫我们全家今年去那儿过冬至,我期待着与它再一次重逢!

冬至打年糕作文 冬至打年糕的由来文案:

说到冬至吃汤圆,这天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或麻糍。汤圆的馅为猪肉或芝麻。麻糍则是要先把糯米炊熟,捣韧做成块形,然后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滚动使之粘满豆粉,吃起来毫不黏牙,麻糍为冬至的点心,寓意着团圆和喜庆,民间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长一岁。”的说法。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奶奶腌好晾晒制成的酱油肉。过去,我们习惯在大约是农历十一月份开始,每家屋檐椽上密密麻麻地扎满铁钉,上面挂着酱油肉、酱油鸭、酱油鸡。自己做的酱油肉、酱油鸡味美质优,所以即使市场里有现成的卖,人们还是愿意自己动手晒。
大家新年都有吃酒吧?好几桌认识的,不认识的亲戚,碰见一个人就嘴甜的说一句:“新年好!祝您这一年财运滚滚!”压岁钱自然不少。菜上桌了,第一盆菜,自然是年糕,这无疑象征着年年高升的意思,大人们只图这吉利。
“祭灶”这词儿听着耳生,听爷爷说以前农历十二月廿四,家家户户还要“拜镬灶佛”,这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凡人功过的日子,据说灶神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会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麦芽糖,为的是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说坏话。
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前后,沿袭腊月“掸新”习俗,温州全城家家户户扫尘驱垢,粉壁饰室,涤具晒物,每户人家趁此机会洗去家里一年堆积下来的污垢,准备干干净净迎春。
今年春节我又学到了一个词叫“分岁酒”。过去酒席上会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着十样冷盘,叫“十全”。其中除鸡、肉外,要有花生、柑桔、鲤鱼、豆腐等,而且每碗都有一块切成薄片的圆形红萝卜头盖在顶端,以示讨彩。吃过分岁酒,大家自寻娱乐,往往彻夜不眠,这叫“守岁”。
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富,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
过了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年也算过完了。
今朝不同往日,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过年的方式也变了,有的家庭选择外出旅游,部分人对过年也越来越淡漠,索性就呆在家里,他们对过年的热情还不及某些西方节日。对此,我认为春节是任何节日都代表不了的,春节以及中国的别的节日都是中国历史长久遗留下来的结晶,我们应该去尊重这些节日,因为这是我们中国的节日,有什么道理,我们去过外国的节日而自家定下的节日却置之不理呢?

冬至打年糕作文 冬至打年糕的由来文案:

去年冬天回老家的时候,正好碰上家里要打年糕,于是就随爷爷、爸爸一起去了。
打年糕是我们这里过年前的习俗,年糕的做法也有很多,汤年糕,炒年糕,蒸年糕乃至炸年糕等等,都是每年老家过年必不可少的。年糕寓意丰富,农村人多用它来寄寓工作、生活年年高。对我爷爷来说,却还有一个朴素的心愿。我因为小时候就比同龄人矮一点,所以每次爷爷给我吃年糕的时候,都说妞妞多吃年糕快快长高。现在想想这样的说法,虽然没有什么科学道理,但是爷爷对孙女我的那份关爱之情却让我永难相忘。
坐在车里,脑海中不仅浮想起小时候爷爷拉着三轮车,奶奶跟在后面,我则坐在上面,老小三人一起去打年糕的情景。一晃五六年过去了,家里也早买了车,这次打年糕的晚稻和糯稻都是爸爸开车装过来的,便捷了很多。但是心里却还是无限怀念那记忆中的岁月,坐在爷爷老旧的三轮车上,看着冬日马路上的匆匆行人,看着如蓝水晶般的小河和荡漾在河底的水草,看着远山蜿蜒无尽,而又蒸腾缭绕着雾气,让人总是遐想联翩,山的那边定有个温暖的所在,满满地开着红的桃花,白的梨花,而我就和家人在那里奔跑着,玩耍着。
没多少时间,车就到了打年糕的作坊。作坊还是记忆中的模样,矮矮的长长的一间南北通透的平房,北边是个土灶,上了年纪的老伯伯正在用树枝制成的烧火棍把竹丝屑一点一点拨进灶眼。记得小时候,自己就经常央求着爷爷把烧火棍给自己玩这样的事。不过在农村用灶台生火做饭也是一门技术活,年幼的自己多少次把家里的饭给烧焦或是烧糊了呢?想到这些,自己也不禁失笑起来。土灶前面连接着一台搅拌稻米并制作年糕的机器,机器经过岁月的侵蚀,样子已经有点难看了,隆隆的声音伴随着吱呀的节奏,它是为远近乡村里的多少户人家打过年糕了呵!作坊中间最大的一块就是放置新鲜出炉的年糕的地方。因为年糕掺和了糯米的成分,具有很大的黏性,所以刚制成时必须一条条地放置在长方形的竹匾上,等冷却到一定程度才能装袋,否则就会出现年糕彼此粘在一起的情况。
待我们家的年糕做好,爷爷把他们一块块地铺在竹匾上。那一天,阳光正好,透过南边的通风口照进作坊,洒在白玉般的年糕上,也洒在爷爷的身上。我突然发现,此时此刻的爷爷似乎比以前苍老了很多,虽然头发未全白,但脊背已然微驼,动作比几年前也滞缓了不少,特别是耳朵,我们总要说的大声一点他才能听得清。这些变化似乎都发生在不经意间,想想这些,心里不禁一酸,赶忙拿起手机给爷爷拍了张照,真希望爷爷能永远定格在这样阳光洒满的冬日,翻晾着他付出劳动收获的年糕。
爷爷翻好年糕,递了一小块给我。我接过咬了口,还是那童年的熟悉味道,又嫩又软,米香味渗透着身上的每根神经。我想,我大概是离不了这故乡年糕的味道了。
回杭州的时候,爷爷让爸爸带回了一些年糕。每次在饭桌上看到它们,我都心里觉得暖暖的。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冬至打年糕》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至打年糕》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冬至打年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