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我眼中的陶潜作文 我眼中的陶潜们文案

2019-03-13 六年级作文 类别:写人 6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我眼中的陶潜作文 我眼中的陶潜们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我眼中的陶潜作文  我眼中的陶潜们文案

我眼中的陶潜作文 我眼中的陶潜们文案:

东晋时期,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淡泊名利,放弃仕途,隐居田园,享受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逸生活。他的诗歌多以“田园”为主题,故有“田园诗人”之称。
他,便是陶潜,字渊明。
我们了解陶渊明,应该都是通过那首《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文中无不流露出作者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与追求。梁启超曾评价陶时说:“自然界是他恋爱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恰如其言,在陶渊明眼中,大自然是会为他带来“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般的心旷神怡。陶渊明在自然与这里中开辟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逸趣间达到一种和解。连最平凡枯燥的农村生活在他笔下也显示出了无穷的意味深长。
说起陶渊明的一生,也是波折不断的。陶渊明自幼家贫,接受的是儒学思想教育,以建功立业报效祖国为远大抱负。然而身居官场数十载,陶才发现他刚正不阿的性格与官场中的腐朽气氛格格不入。正逢那时又盛行老庄之学,陶后期又接受了隐逸之风思想的熏陶,于是便有了对淳朴、安宁的田园生活的向往。这些造就了陶渊明最初“猛志溢四海”及后来“怡然有余乐”的双重性格。
苏轼曾说:“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抠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闲之,归其真也。”陶渊明远离世俗回归大自然中返璞归真,人贵在真,诗亦贵真,诗真乃源于人真。这或许便是陶诗经久不衰的缘故。
我欣赏陶渊明。他既不迷恋世俗权贵,也不去追寻那种虚无缥缈的仙境。他时刻保持一颗天真质朴的心灵,在大自然中寻觅一种解脱,一种寄托,从而远离世间纷争,争名夺利的庸俗氛围,独享“乐天知命”的那分悠然。

我眼中的陶潜作文 我眼中的陶潜们文案: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先生率真直爽,又不愿抛头露面。就算是自传也以第三人称来写自己,不愿让后世评头论足。
先生前期在官场打拼,对官场的黑暗,社会的腐败,憎恨不已。又向往着美好的生活,于是《桃花源记》顺利成章的出现了。这也许是先生的一场梦,或是连梦也无法达到的境界。先生为人淡泊名利,不愿再插手黑暗的社会。退隐一山、一水、一草屋;一花、一木、一田园。这些就是后期的先生。
退隐后的先生不为形拘,不以物移、不慕荣利,与世俗格格不入的性格“焉能为五斗米而折腰。”
桑麻的长势让他忧心,豆苗的稀稠让他牵挂,家乡的秋山让他感受到生命的舒展,纯朴的乡情让他感受到人间的美好。他的身心融入了自然之中,这种田园牧歌式的虚静淡远,便是先生心性的写明。表明了他宁愿淡薄自处,甘于贫穷,不求宦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也表现了先生对黑暗社会的厌恶,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以及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
先生虽然不追求功名利禄,但酷爱文章。先生著文章的目的仅仅是自娱,先生内心的确有会意,是有话要说的,只是不愿对别人说,只能写文章给自己看。先生读书只能会意不能言传,因而闲静少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他陷入极度的苦闷之中。但只能从读书、饮酒、写文章三方面来宣泄自己内心的苦闷,他的内心并非一潭死水,但与谁诉说,告知与谁?
先生前期不屈于命运,奋力拼搏,却一无所获。因为官场黑暗、社会腐败先生决定退隐。看淡一切,自在终老……

我眼中的陶潜作文 我眼中的陶潜们文案:

每每都迷茫:天空是蓝色的,可我看到的是灰蒙蒙的;小鸟展翅飞翔,可我只听到飞机从家乡的天空轰鸣驶过;河水是清澈见底,可我见到为何是浑浊干涸的小溪?为何美好的事物都是书中看到的,美丽的《桃花源记》呀,你只是书里面梦幻的缩影吗?
一日,透过深邃的暮色遥望,真想拨开红色的雾霾,马上走入天蓝水碧的桃花源。霾越发厚重起来,刺痛了我的双眼,泪不禁流了下来,突然有一个模糊的身影,他头戴折角巾,身穿襦裙套装,足穿笏头履缓缓向我走来。在他即将与我擦肩而过时的那一瞬,停住脚步,拱手向我深施一礼道:“姑娘,在下东晋陶潜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
“什么,什么?真的吗?没有听错吧!”我使劲揪着耳朵。“你真的是那个著名的大诗人陶潜吗?那个“隐逸千古之宗”的五柳先生?”我瞪大了双眼,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激动,紧攥着他的衣裙。
面对孩童的我,没有半点责备。儒者风度的的他,微微颔首点头“在下,正是!敢问姑娘为何愁眉不展,所思何事?”我告知了我的迷茫和困惑,为何我要承受雾霾的天气,为何你能生活在世外桃源?
五柳先生哈哈大笑起来,说那美丽的桃花源,也是他梦中追寻的,他依旧在找寻日思夜盼的桃花溪。我疑惑不解起来,真是佩服先生的毅力和精神。
他笑而不语。
沉思着慢慢向我讲述了东晋的人文历史和他为何苦苦寻找的根源。娓娓道来中,激动处慷慨激昂,心酸处暗自神伤,我几度默默流下泪水。他告诉我不必困惑与迷茫,想想雾霾的根源只不过是不爱护环境造成的,而他则是为躲避战乱,每天都提心吊胆地生活,衣不果腹食不蔽体,只有门前的五棵柳树可以倾诉衷肠。听说间,豁然开朗起来,想想先生说得也是,我现在衣食无忧,只是对霾深恶痛绝罢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下定决心治理,一定会看到蔚蓝色的星球。
一番攀谈中,我把知道的前朝后古略微讲了一下,先生也几度安抚我那超速的小心脏。回顾中猛地发现,不管哪朝哪代都是期盼生活在桃花溪中,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一首小小的《桃花源记》会成为千古名作,让人念念不忘,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啊!
霾渐渐稀薄起来,也许排放尾气的人们都回到了家里,准备迎接着新的黎明。忘年之交谈也让我们忽略了时光的存在。
不知怎的,夜暮如初漫天的色彩像星辰般明亮,我们俨然成为这风景中的一笔,在历经沧桑的古道中,我一转身,不曾想望见五柳先生的远去背影,有道是落落尘沙,偶然遇之,千里万里,消散不见······
偶遇陶潜作文

我眼中的陶潜作文 我眼中的陶潜们文案:

陶渊 明,这个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桃花源记》让我认识了他,让我知道了他内心的所向往;《归园田居》让我了解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及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说明他是一位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人;《归去来兮辞》让我读懂了他遗世独立,心胸独旷的乐观精神。
陶渊明带给我的都是积极的影响,给我的感觉总是那么的正直和清高,他的“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应该人人皆有耳闻,这也充分地体现了他自身所有的美好品质。
然而,我又觉得他的一生是那么的不如人愿,因为“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于是便有了“遂见用小邑”,做官并非是他自己的心愿,但是,由于这些外界因素的所驱使,他是别无选择。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如果让我们去做自己所不想做的事,那种心情该是多么的难过。
陶渊明在归隐田居后写了许多以山水田园为题的题材的诗作,他应该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他写的每一首诗或词,语言都让人感到很质朴、简练。
陶渊明,他的一生不知该用怎样的词去描述,或悲或喜吧,这只有他本人所能领悟到的,但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留给后人的一批又一批的财富——文学。
他的成功和喜悦让我们一同陪他分享;他的失败和悲伤让我们一同陪他承担;至于他的一生中的遗憾,就让后人来弥补他吧!
“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我想:陶渊明也在其中吧!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我眼中的陶潜》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我眼中的陶潜》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眼中的陶潜》,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我眼中的陶潜》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