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冬至作文 冬至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哪个方向文案

2019-03-15 六年级作文 类别:记叙文 8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冬至作文 冬至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哪个方向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冬至作文  冬至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哪个方向文案

冬至作文 冬至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哪个方向文案:

随着天气日渐寒冷,南方的白天越来越短,人们在一派安详和乐的景象中迎接冬至的到来。
如果今年冬至跟以往一样,我也许会很高兴,但我面前摆着一个难题:做汤圆。我想在做汤圆之前,先讲一下我跟汤圆的故事。
我六岁那年的冬节,第一次吃到了汤圆。那时的馅料只有花生和芝麻,我至今都忘不了那美味——咬下去的那一瞬间,馅料从裂口流进我的口腔,花生甜中带涩,芝麻甜中带甘的滋味冲击我的味蕾,再喝上一口汤,心里荡漾着说不出来的满足。从那时起,我与汤圆结下了不解之缘。
说完了我和汤圆的故事,接下来就是解决做汤圆这个难题了。我只知道汤圆的做法跟包子差不多,但真要动起手来,我也不知道从哪下手。好在我有一个会做饭的老爸,不多时,他便把所需的材料——糯米粉和水准备好了。他还告诉我:“接下来的步骤就是把糯米粉揉成团,然后再搓成小球,实心汤圆的制作就完成了。”但单单第一个步骤,我就费了好大力气,揉着揉着手就沾上了,还一直弄不下来,用另一只手去扯,结果另一只手也粘上了,怎么弄也弄不掉,还把手弄得满是糯米粉。老妈看了直叫道:“惨不忍睹啊,面目全非呀!”
风雨过后便是晴天。过了那个揉面团的环节,剩下的就简单多了,只需把大面团切成数十个小团,再搓成球就成了。
做好的汤圆被老爸放进了锅中煮,不一会儿,一家人就享受起这甜甜软软的汤圆了。吃过了汤圆,我们来讲一下中国人与汤圆的故事。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味。因为这种糯米汤圆在锅里煮时,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汤团。
渐渐地,汤圆走进千家万户,在南方的冬至,家家户户都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
今又冬至,搓汤圆,煮汤圆,吃汤圆,续着一份未尽的缘分。

冬至作文 冬至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哪个方向文案:

说起冬至,大家一定很熟悉吧,每年公历12月21~23日就是冬至节。冬至是二十四节气最早制定的一个节气。它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人们根据数千年的经验制定出来的。
只要一过了冬至,白天就会越来越长,晚上就会越来越短,大地越来越暖和。冬至节是一个有福气的日子,冬至这天,朝廷放假休息,军队也不打仗,商店都不开门,亲朋好友会互相拜访。在唐朝和宋朝时期,冬至要祭天祭祖先,皇帝会举行祭天大典。在古时候,皇帝又称“天子”,因为他们以为他的皇位是上天赐给他们的,所以他们要祭天。现在北京著名的景点之一北京天坛,就是明朝和清朝皇帝祭天的地方。
在冬至那天,老百姓们不会祭天,而是祭拜祖先,怀念曾经美好的回忆。
冬至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吃饺子。医圣张仲景看到百姓耳朵冻烂了,就把自己家的羊杀死了,把外面的羊皮扒掉,把肉剁成馅,放入辣椒粉,还有姜、蒜,一些小茴香,搅拌。然后用面皮包住,煮熟给百姓们吃,能治好冻耳朵。饺子原先不叫饺子,而叫冻耳朵,或者娇耳。
冬至有一个儿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儿歌一直流传于民间。
冬至有三候:1。蚯蚓结。蚯蚓在这一天冻僵成了一团,像绳子一样。2。 麋角解。麋角的角向后长,冬至后就开始慢慢回暖,角就长起来。3。水泉动。泉水慢慢变热,森林里的泉水开始流动起来,摸上去有一丝丝的温暖。
冬至真是一个吉祥的日子。

冬至作文 冬至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哪个方向文案: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一年一度的冬至来了,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重要的节气。<\/paralight>冬至这一天,要吃汤圆、羊肉汤、麻薯、赤豆糯米饭……我这个小馋猫,又可以大饱口福啦!
冬至还有一些由来呢。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都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于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还有一个传说。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paralight>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但我最喜欢吃的是汤圆。妈妈一早就起来准备,只见她先把糯米粉倒入水盆中,然后倒入一些温水,然后用力搓捏,不一会儿就做好了。然后让我和弟弟搓汤圆,搓好的汤圆圆溜溜的,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一跳一跳地,多有活力哩!很快,大小不一的汤圆整齐地排列在我们的眼前。要开始煮汤圆了,汤圆像顽皮的孩子,从锅里冒上来,急着看看四周。<\/paralight>煮熟后,香喷喷的香味扑鼻而来,芝麻香多么的诱人!汤圆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啊!糯米香香软软,咬一口,里面的芝麻香气扑鼻,甜甜的,象征着生活甜甜蜜蜜。
这真是个快乐的冬至!

冬至作文 冬至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哪个方向文案:

今天是冬至,要吃饺子。传说,冬至不吃饺子,就会冻掉耳朵的。这是中国民间老百姓流传至今的习俗。这种习俗,传说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东汉人,他著有的《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据说有一年冬季。他看到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搭起棚子,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饺子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饺子,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饺子,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就都治好了。为了不要忘记张仲景的救命之恩,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也由此流传至今。今天,我们用不着用饺子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为我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了。
吃完早饭,我就和外公去买猪肉。到了农贸市场,第一眼看见的是,人真多啊!外公带我来到卖猪肉的地方,卖肉的叔叔很热情地打招呼:“老大爷,您好!您买肥的还是瘦的?”关于外公作文问:“瘦猪肉多少钱一公斤?”卖肉的叔叔回答:“24元一公斤。”外公又说:“能不能便宜一点儿。”卖肉的叔叔一脸为难地说:“老大爷,不瞒您说,今年的肉提价就高,我又是小本生意,这已经是最低价了,实在是不能再降了。”于是,外公只好买了一斤,一共12元。
回到家,我发现妈妈和外婆已经把其它做饺子的材料准备好了,就差猪肉馅了。外婆接过肉,不大一会儿,就剁好了饺子馅,并拌上调料,搅拌均匀,饺子馅就和好了。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就开始包了。说时迟,那时快,妈妈一只手迅速拿起一张饺子皮,另一只手又拿起一把勺子,挖了一勺饺子馅,用双手托着,再把两边的皮往中间一合,然后用拇指和食指使劲一捏,就做成了一个耳朵状的饺子。旁边的外婆也毫不示弱,只见她沉稳老练,不慌不忙,动作麻利地也很快包好了一个漂亮的小巧玲珑的饺子。她们俩你追我赶,好像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比赛呢!我在一旁也不禁看得眼花缭乱,心里却直佩服她们的手艺真是太高超了!不大一会儿,一锅拍饺子就包满了,外公乐呵呵地把一个个饺子放入开水锅中。没多大一会儿,一盘盘热腾腾的饺子端上了八仙桌。我在一旁高兴地说:“吃饺子了!吃饺子了!”我们全家围坐在桌子旁津津有味地吃着。我吃第一个饺子的时候就觉得非常好吃,就连外公也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连声直夸:“嗯,香,好吃!”外婆笑眯眯地说:“彤彤,吃了外婆的饺子,今年冬天就不会冻耳朵了。”我也一本正经地说:“那外婆也不会冻耳朵了!”我们全家都开心地笑了。
我觉得冬至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冬至》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至》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冬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