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升初作文 > 正文

观《南京南京》后感作文 南京南京,观后感文案

2019-03-10 小升初作文 类别:记叙文 8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观《南京南京》后感作文 南京南京,观后感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观《南京南京》后感作文  南京南京,观后感文案

观《南京南京》后感作文 南京南京,观后感文案:

昨天在网上看了那个号称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的电影——《南京南京》。
看完《南京南京》,使我感触很深,这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无法让我们中华儿女忘记的历史,被屠杀的30万的同胞,难道不能唤醒我们的一丝的爱国热情?!我想,这是不可能的吧,就算你是一个外国人也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在你自己身边,自己国家!
《南京南京》用真实的人物和当时的录音影响资料,再现了日军轰炸南京,攻陷南京,屠杀南京的现场。通过当时在南京的几位外国人的亲身经历,完整的叙述了一个城市沦陷的经过,以及战争中,日本军队丧心病狂的罪行这是一部纪实电影,一部我认为可以作为陈述日本在中国所作的罪行。
最让我心动的,是那场日本士兵的祭祀鼓舞:日本人一眼望去,整齐的队伍和猥琐的姿态,一看就是日本人。但他们够团结,他们的精神状态就一个:为了大日本帝国。猥琐的往前走,边跳舞边走。做着几个重复的动作,像一群傀儡办听着鼓乐往前走,不是为了别的,没有原因的往前走,哪怕杀人,被杀,也一如既往地往前走。这镜头让我也有点模糊了,是在宣扬日本的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吗?我想应该不是吧,可能是在说他们的那种军国霸权主义思想。
真正的高潮却是出现在片尾,导演以照片的形势将每个剧中人物所扮演的真实历史人物的生卒年月一一呈现,最后一张照片的人物是个叫“小豆子”的小男孩,再本应写着生卒年月的地方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小豆子还活着!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
这是一部最大限度还原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影片,也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反战影片,如果有空余时间又对那段离我们愈行愈远的历史不甚了解的话《南京!南京!》还是值得一看的,能够从心灵深处得到震撼和启迪的一部电影。一场战争原来可以伤害那么多人,而且发起战争只不过是为了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人,太可悲了。
看过这部电影,更让人感受到中国当时的落后程度,以及相比之下如今的成功!这部电影代表着中国的历史!

观《南京南京》后感作文 南京南京,观后感文案:

震撼,震撼,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期待已久的“陆川”新片《南京!南京!》终于搬上荧幕面向广大观众,其四年磨一剑的呕心力作是光芒尽露!
影片全程以灰色为背景,让人觉得很压抑,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从开始一直持续到最后。黑白电影的效果有种复古的真实,配上现代化科技的手段加于处理,影片的场景确实很逼真,基本上还原了历吏的一幕!
没有《集结号》里那种振奋人心的战斗场面,也没有《投名状》里那种浩大的进攻场景,影片《南京,南京》是在一阵炮轰乱炸后的投降中拉开序幕的,看到那些不顾同胞们的生命,而踏在他们身体上逃跑的国民党士兵,心中不免有几分悲愤,也再一次认识到了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差距。
到处都是硝烟弥漫,整个南京城一片废墟,除了尸体还是只有尸体,到处都是惊恐的惨叫声以及祈祷的眼神,生命在这里如同草介一样微不足道。活活烧死、推入长江、生生掩埋、被当作标靶一样的射杀、刺杀、肢解,所有能想到的杀人方式,均在这里得到了全面的演练!
尽管场面十分残忍,但由于是一部黑白电影,所以感觉不到任何的血腥,“陆川”导演以一种若隐若现的拍摄手法,演绎了历吏的一幕,既还原了历吏的真实,又不至于让观众出现视觉疲劳,相比之下二十年前的那部《南京大屠杀》显得特别血腥,该片也精致不少!
虽然在画面上没能给我们带来太大的视觉冲击,但其声响效果却是值得一赞,也许是因为在五星级影院里观看的缘故,6·1声道的杜比环绕声响效果,有种如临现场的感觉,一声声枪响,一阵阵子弹穿梭的声音,感觉就像颗颗子弹都打在自己的身上一样,是如此的真实。
影片最初的震撼是在于那些逃亡的士兵,一个个惊惶失措的往城门口爬去时所发出的那一阵阵急促的呼吸声,第一次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的真实!
最让人感动的是德国牧师“贝拉”临行前的那一跪,其深深的为不能保护那些难民而感到无奈,其善良的一面让我们很难跟其它德国纳粹分子联想在一起。
最让人揪心的是范伟所饰演的唐先生跟其妻子离别的那一刻,那是一种生死之间的离别,那是一种英雄就义的场景,那是一种肝肠寸断的画面,那是一种淡薄生命的描绘。
比较庆幸的是,“陆川”并没有把该片拍成是一部三级片,影片里并没有出现任何禁忌的镜头,也许出现在面前的是一部经过删减过的删减片也说不一定,但不管如何,“陆川”并没有太刻意的去描绘太多中国妇女被凌辱的场面,不过还是充分的反应出了当时日本的种种兽行。
尽管有“刘烨”、“高园园”及“范伟”等大牌明星的加盟助阵,但这并非是影片的看点,其看点在于影片本身的历史题材。由“刘烨”饰演的中国士兵,其扞卫家园的一幕令人敬佩。而“范伟”所饰演的汉奸其明哲保身的做法固然不该,但其成为汉奸的原因倒也让人同情,所幸最后还算是死得有点尊严。“江一燕”所扮演的慰安妇却告诉我们,妓女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也懂得什么叫作挺身而出。
其实影片的真正主角是一名由日本演员“中泉英雄”所扮演的名叫“角川”的角色,一位尚有良知的日本士兵,据说这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该人物刻画出了战争残酷的一面,以及其无奈的一面,一个厌倦了战争的日本士兵最后还是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人生也是一种无奈,有时候我们需要被迫去杀人,有时候活着比死还痛苦……
对于那些比较苛刻且喜欢对影片品头论足的人来说,或许该片的确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整个故事太过零乱,故事内容衔接不够连贯等等,但总而言之,个人认为还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片,毕竟二个小时的片长难以全面的反应出整个历吏的真相,毕竟这是一部商业电影而不是一部乏味的记录片,所以我们不能要求“陆川”太多!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日本,我们是应该记住这场仇恨,但我们更应该以德报怨,战争向来都是残酷的,战争是少数决策者的错误,而并非是整个发动国所有人们的错误,所以我们不能将所有的怨恨发泄在所有的日本人身上,请想想日本是否也有好人?比如影片中的“角川”。
其实如果要追溯仇恨,也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追溯起,唐朝?宋朝?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远?我想几百年后我们的子孙也会像我们现在这样,忘了几百年前,几千年前那一场场血腥的战争。

观《南京南京》后感作文 南京南京,观后感文案:

身为90后,我对这段令全体中国人民痛彻心扉的历史只是有所耳闻,但讲述者那凝重的神情,低沉的语调,总是牢牢将我的心揪紧。看到这个沉重的片名时,我自以为已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要了解这段历史,同时希望自己能面对这段历史。
走出影院时,人群是少有的沉默,大家都一语不发,默默向四处散去。我知道此时每个人都已言语尽失了。
从感情上来说,我真希望那灰色暗淡的画面呈现的内容只是刚刚做过的一场噩梦,这样,我就能轻松地将它从我的记忆中永久地删除。但这就是我们经历的历史,它距离我们并不遥远。那百年古城在日军铁蹄的蹂躏下满目疮痍,成千上万无辜的中国人,面对敌人的屠刀,生命柔弱得如风中的柳絮,毫无抵抗之力!为什么他们在自己的国土上,却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死?为什么同样有血有肉,日本士兵可以如此轻易地就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葬送?是什么使人对待同类的生命可以如此轻慢?
影片中,最令我触目惊心的画面莫过于此:一名日本士兵在与拉贝先生的秘书交涉遇到一些问题时,便一把拎起秘书那还在牙牙学语的女儿,不顾身边人的阻止与呼喊,将她从窗口扔下。留下的,只是声嘶力竭心碎如焚的父母,望着爱女坠亡的惨景。
她只是几十万屠杀遇难者中最不起眼的一个,一个连自己是怎么被害都不一定清楚的孩子。她的生命还不曾绽放,却已然凋零!日本人竟然连一个无辜的孩子都不放过,这行径简直无异于禽兽,使我心中的愤怒霎时燃起。
“日本侵略军是人,不应被简单地妖魔化。”影片的叙述与以往的抗战片不同,导演力求从人性的高度来塑造侵略者,让人们看清战争究竟给人类(包括被侵略者与侵略者)带来什么?片中着意塑造的日本军官角川,同样是个有喜有忧,对未来充满憧憬,良知未泯的人。当第一缕南京的阳光射入他的眼睛时,他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来到这片土地上究竟会面对怎样的情形,留下怎样的记忆,完成怎样的使命。
经历了一幕幕惨烈的屠杀,角川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亲自打死范伟的小妹和女教师姜淑云,与其说是屠杀,不如说是在救赎,他实在不忍再看着她们被折磨得不成人样,帮助她们从“生不如死”的境遇中得到解脱。最终,内心的信仰与人的本性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无边无际、没完没了的杀戮让他感到自己同样是“生不如死”,他选择了自尽而亡。
有人会问:“究竟是什么让日本侵略军失却人性,变成了鬼呢?”
我想,那应该是信仰。我不知道这些日本士兵在出征前经受了怎样的训练,精神上又遭遇了怎样的灌输。这让我不由想起塔利班组织将孩子炼成“人弹”一事。有谁会不珍视自己的生命而甘当人弹呢?据说,该组织通过宗教说服儿童,强制“洗脑”,批量“生产”人弹。既然信仰可以让人义无反顾地选择当“人弹”这条不归路,那么,士兵们在“誓死效忠天皇”的信仰召唤下,本性扭曲也就在所难免了。

观《南京南京》后感作文 南京南京,观后感文案:

1937年12月的南京,是一片荒凉的死城,它弥漫着死气沉沉和绝望的气息。
电影开始了,电脑上显示出了四个巨大的字:“南京!南京!”然后过了一会儿,电影上出来了几行书法字,上面写着从1937年12月到1938年2月初,仅仅6个星期内,毫无人性的日本人侵略入江苏省南京市,将南京的老百性一个也不放过地给残忍地杀了。他们以枪杀、刀砍、焚烧、活埋,水溺等许多残忍的酷刑对待我无辜的市民,日本人们将烧光、杀光,枪过作为口号,向我国的南京人民进行大屠杀。他们将五万四千七百名老百姓赶到一片洼地里,架起机关枪,对着那些痛苦的人群扫所射……除了个别的幸存者外,绝大多数都躺在了满是血腥味的血泊里,连一幢大多数完好的楼房也没有,都被可恶的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将南京这座曾是六朝古都的历史名城变成了人间地狱,可怕极了!日本军队还齐心协力将孙中山的雕像用铁链拉起来推倒,扔到大江深处。再看看一些勇敢的人们:当姜淑云讲出日军需要一百名慰安妇的时候,她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小江的勇气是为了能够让所有人换取更多的食物,带来生命,最后回眸的瞬间有可能知道一去不复返。她是一个很悲惨的角色,不堪凌辱,最后赤裸裸地死去。一批人死前,他们大大声地大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
看完了电影,我的心情沉重,这刻苦铭心的国耻,我们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不会亡!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观《南京南京》后感》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观《南京南京》后感》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南京南京》后感》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观《南京南京》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