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升初作文 > 正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作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翻译文案

2019-03-11 小升初作文 类别:其他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作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翻译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作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翻译文案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作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翻译文案:

2017年1月高中国旗下讲话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高一(22)班的范乔,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时间如滚滚的车轮,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沉淀着古人极其深刻的哲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便是其中之一,它所蕴含的道理足以使万千学子受益终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卫国有一个大夫叫孔圉,他勤奋好学,刚正不阿,死后被赐封为“文公”,子贡却认为他配不上这么高的称号,于是便问孔子:“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说:“孔圉非常勤奋,他如果有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谦虚地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勤奋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才能成就一世英名,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大学问家。
在历史的长河中,勤学好问的佳话并不鲜见。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孔子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向过路的行人询问,经过几十年的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孔子与蒲松龄都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他们本着虚心的态度,凭着虚怀若谷的情怀向不如己者询问,凉亭路问,问礼老子,学无止境,学海无涯,也正是他们这谦虚治学的态度成就了他们。
李时珍在研读古书时,发现诸家说法不一致,于是亲自“采药”,同时向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医生、药工、樵夫、渔夫等人请教,终于鉴别考证了多种药物,为它们重新做出了科学结论,也最终完成了医学史上的著作《本草纲目》。
如果没有李时珍不耻下问地向各种人询问医药知识,又怎么会有惊世著作的诞生,中国的医学也不会向前迈进一大步,而我们也不能读到如此精妙的医书。无论是在哪一个朝代,都有勤奋好学的事例,因为人们都希望有一番成就,但唯有谦虚之人才能得到人们肯定。
同学们,不耻下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都被人们奉为求学修身的圭臬。古人为求“一字师”而不耻下问的故事常在耳边,齐桓公向管仲请教治国方略的故事也深入人心。当我们遇到问号,应该用耐心将它拉直成为感叹号。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也只有不耻下问,我们才能够增长自己的知识。为了获得真知识,必“遇事一问”,同时也能“长一智”,问谁?问能者,问智者,问强者,也问不如己者,这样,知识学问才能不断丰富提高。我们要提倡和发扬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让它融入我们的性格,做知识的主人。希望我们所有的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都能拥有勤奋好学的习惯,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知识的天空尽情翱翔。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作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翻译文案: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作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翻译文案:

林晓敏是我的语文老师,当三年级开学第一天时,她就大步流星的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她向我们介绍她名字中的“敏”字,是由“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而由来的。她希望自己能成为像孔子一样的大学问家。
林老师有一对可爱的小酒窝,笑起来特别的迷人!她喜欢留一头美丽的棕色卷发,瀑布似的垂挂下来,漂亮极了。林老师的声音细细的,特别的温柔、亲切, 像一只动听的小百灵。林老师高兴的时候总是眯着小眼,不时的点着头,嘴上永远挂着甜甜微笑。记得有次,周兆亨的作文写的很不错,林老师大加表扬,恨不得把 嘴里的口水都用光。
不过,林老师也是一位严师,是绝对的严厉派。特别是她来上课时愁眉不展,那你一定要当心了,可不能犯一点错误,假如犯了今天你是绝对不好过了。比如 说,上次叶舒宁读课文嗑嗑巴巴,林老师就拉下脸来了。“叶舒宁,回家有没有读五次?”林老师疾步走向叶舒宁的位置,厉声喝道,好像是在对待罪犯似的。叶舒 宁不敢吭半点声。“给我回家去再读三遍!竟然读成这个样子!”林老师最后落下一句话,头也不回地走了。叶舒宁呆了一会,神情恍惚。
而且林老师集体荣誉感特别的强。记得那天早上的晨会,高老师把“我们最棒”的五角小旗当着大家的面给了五(5)班,我们回到教室后,林老师就开始发 话了:“哼,明明完全可以拿到的却拿不到,而且还是因为某些同学,现在,连自己的嘴巴都管不住,还去买那么不干净的零食……”她停顿了一下,用锐利的目光 看着一些同学,气氛开始紧张,“哼!你们把我的脸都倒光了!看着人家五(5)班这么光彩,你们难道都不觉得羞耻吗?”她大声的训话道。这下,就算与班级荣 誉没有牵连的同学也直发抖。
她笑,笑得十分动人;她严厉,严厉得令人发抖;她生气,生气得令人毛骨悚然……这,就是我们可爱又可敬的林老师!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作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翻译文案:

今天早上我读的故事是。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他为人非常的正直,虚心好学。他死后国君为了让国人和后人们学习他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赐给他一个“文”字。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子贡,他就问孔子,很多人比孔圉更加的优秀,为什么只赐给孔圉一个“文”字呢?孔子笑着回答道:“孔圉勤奋好学,有任何不懂的事情都会向别人请教,就算对方的学问不如他,他还是会谦虚有礼的请教问题,并且不感到羞耻。这是非常难得的地方”。这就是成语的由来。过完暑假我就要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要学习的知识会更多。古代那么有名的名人们还在努力学习,有不懂的就向别人请教。我作为一名小学生,更要好好学习,有不懂的就要问我的老师,同学还有爸爸妈妈,要学到更多的知识。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作文,希望在写《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