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小升初作文 > 正文

农村教学作文 农村教学点文案

2019-03-07 小升初作文 类别:其他 3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农村教学作文 农村教学点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农村教学作文  农村教学点文案

农村教学作文 农村教学点文案:

千百年的农村文化,农家风情,有其它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农家人自娱自乐,表现出农民祖祖辈辈的纯真品格。如婚俗寿礼,小孩满月抓周、造屋乔迁庆贺、开业造桥的规矩等等农家庆贺节日,他们有自己的方式:节俭了一时的农民杀鸡宰鸭、捕鱼捞虾,走乡邻、访亲友,喝上两盅,常常乐得开怀大笑。农家的节日,不仅有“五一”节、国庆节、元旦和春节,还有更具农村特色的清明节插柳枝、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还有吃乌饭、包饺子、送灶、接财神、跳龙灯、贴春联、等等。在不同的时节,农民用的是不同的庆贺方法。帮助学生弄清其来历,使学生了解民俗、感受民俗、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习作。
另外,还可以把民间传统特色的游戏引进课堂,如在体育课上孩子们放风筝、转陀螺、踢毽子、滚铁箍、跳皮筋,既丰富了学生课外活动,又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还有了习作的活水源头。

农村教学作文 农村教学点文案: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作文教与学的现状:学生作文水平低,教师作文教学难;作文课教师抓头挠脑,学生咬笔杆;学生作文采用“拼、凑、压、挤、抄”等“合作”方式。究其原因:一是教材编写对作文训练次数不够;二是教学时读写分家。作文教学的策略:一是注重听、说、读、写的共同发展;二是与其它学科相联系;三是分类指导、方法引领。教师一定要用童心去唤醒孩子的童真、童趣,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笔去描绘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关键词:作文 教学 现状 对策
偶然与同事闲聊,谈到学生作文教学都发出了共同的心声:“作文教学真难呀!”、“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太低、太低!”听了这些话我沉默了良久,内心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在不停的涌动。难道作文真的那么难教吗?学生真的这么笨?难道是学生的情商与智商出现了时代性的偏离?学生作文难写,教师难教,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是我就没有办法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吗?怎样才能教好作文,让学生写出好作文呢?后来,笔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对作文教学进行大胆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作文教与学的现状
目前学生写作水平普遍偏低,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上作文课教师抓头挠脑,学生咬笔杆杆。学生作文完全是在一种脱离实际生活经验的情况下,采用拼、凑、压、挤、抄等方式“合作”而成的,让人看后啼笑谐非,欲哭无泪。笔者通过走访的方式了解到:在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的课程表上根本无法看到“作文”,这似乎对久违的学生好作文难于面世进行了很好的诠释;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我们在走访的一个农村小学发现,学生连一个正式的作文本也拿不出来,更莫谈及学生的日记、周记等,再看教师的作文备课记录也是“零报告”。当然存在这种现状也有一定的原因:
1、从客观上看:一是教材的编写体系对作文的训练次数不够,课后的习题少有习作的安排,学生的作文练习主要放在了每一组课结束后的“语文园地”中,这样难于形成系统化的习作过程。另外在教材中很难找到“下水作文”的影子,笔者建议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可否涉入一些“下水作文”,这样既可以让教师更好的教学也让学生有一个学写作文的凭借,原来作文是这样写出来的。二是教学时间没有得到充分的保证,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作文课。大家都知道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换句话说好文章是时间沉积出来的,没有时间保证能出好作品吗?
2、从主观上看:一是教学时读写分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这句古训中可以得知读与写浑然一体,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孤立了读和写,形成了“形而上学”的思想意识形态,片面地看待读与写,要么是只读不写、要么是只写不读,导致学生作文水平低下。二是拔苗助长提高学生的评价标准形成成人化作文,失去了童真、童趣,难于出现学生自己的作文、有个性的作文、有新意的作文。三是学生作文形式单一化、机械化,时有教师在讲作文习作时有一点像讲“八股文”的味道,没有文学百花齐放之感,没有提倡作文文体的多样化,这样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发挥,极不利于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发展。
二、作文教学的策略
针对以上作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使作文教学有效进行,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一)注重听、说、读、写的共同发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全面的训练,忽视其中任何一种能力的训练,都会削弱其他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如下的方法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从而达到轻松作文的目的。
1、以课文为载体读写结合,适时迁移运用
语文教师都知道“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伸。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是让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读写结合的训练既不是机械性的,更不是随意性的,应该是有序和有机进行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阅读教学与说话、写话有千万个接触点,有的课文更是典范。教师应慧眼识材,抓住读写结合点,促使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材料、表达方式等运用于新的语境中,作到仿中有创。
2、听说一体,学会自由表达
听写是对学生理解、记忆、书写的综合训练。学生一旦能熟练听记别人的口语,到自己作文,记录自己的语言就容易多了。长期的坚持训练,学生语感加强、头脑反应敏锐,听记速度快,使他们终身收益。此外,鼓励学生看电视、报纸中的新闻,听各方信息,在课内与同学交流、分享,并发表各自看法。
作文讲评课上,教师常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作文读给大家听,教师要求听者决不是听客,听的同学应认真听,并及时地指出作者所写的文章中值得学习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读者、听者互动,听者不仅提高了评价、赏析的能力,读者也在与听者交流中明白了如何更上一层台阶。如果说 “听”是写的基础,那么,“说”则是写的前奏,“写”是说的深化。“说”这一口头表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所说的是连贯、流畅的语言,更有利于落笔成文。学生在写作文时出现这样、那样的病句,往往是平时说话时,不注意纠正语病,不善于运用所积累的语言导致的。因而加强语言表达,以说促写、多说多写,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能说、会写还得靠积累。常言道:“厚积而博发”。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学生是不会写出好作文的。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好书,说名言、谈信息、诵古诗、做摘抄,在“说话与表达”课上将自己创编的童话、寓言故事,所读的人物故事,所知的科技知识说给同学听,或表演给同学看,向大家推荐自己最喜爱的读物、名言等。各班努力营造“与好书交朋友”的氛围。
(二)与其它学科相联系写出具有个性的作文
1、与品德与生活学科的结合
写“给某某的一封信”时,正逢教师节,教师们结合作文先上了有关敬师内容的思品课,学生们给自己最敬爱的一位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对老师的祝福、感谢之情,学生又一次感受到了尊敬老师的重要性。在学习写人作文时,教师引导学生课外读了大量的英雄、科学家等故事,结合思品课,了解革命英雄前辈,在阅读同时,接受了最为实际的教育,改变了学生过去对一些明星了解不少,而对与英雄人物了解甚少的现象。因此,教师们抓住契机,让学生既认识、掌握了写人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又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例如,同学们读了有关周总理的文章,同学们真实地感受到总理的平易近人、一心为民的高尚品德,理解了抓典型事例反映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2、与体育学科的结合
指导学生上 记一次体育活动 时,先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篮球赛中,你报名参赛,我志愿做拉拉队队员,教师也在他们的队伍中间,有的给队员加油助威,有的给同学出谋划策,篮球比赛成为了师生共同的活动,学生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了体育比赛活动的全过程,丰富了情感世界,增强了感受力,不仅把该项体育活动有序地出来,还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真切地表达了出来。
(三)分类指导 方法引领
1、作文前的指导:范文是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写作示范的优秀作文,教师如果能够较好地带领学生认真阅读范文,领会范文的写作方法,汲取其中的优点化为自己的长处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方法。当然,在一堂作文指导课中,教师既可以把一篇例文作为重点指导的对象,指导学生学习其中好的写作方法;也可以通过多篇例文的罗列、分析,让学生发现这些例文的共性,从而学习其中好的写作方法。
2、教会学生如何把作文写得有条理:教学生写作文,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小学生的作文常常思路不清楚,前言不搭后语,这表明其思维缺乏条理性。思路是指思维的线索,表现在文章之中,指话语是否连贯,段落是否清楚。写作文要教学生“想清楚”。即对写什么内容先想清楚,对写的内容如何一步步写下去想清楚。教师可以把要写的作文要求提前布置下去,但并不急于让学生马上动笔写,而是给学生一段充分准备、酝酿的时间。
3、作文结束后要进行评比:要让儿童自由作文,除了拓宽写作空间,指导自主命题、自由表达之外,还需改进评比、交流方式。当然评比的方式可以是学生互评、教师评、小组内评等多种方法进行评比,从评中学习别人之长,达到作文教学和谐共同发展。
4、在改上下功夫:一篇好的作文的诞生是经过反复推敲、修改,仔细斟酌而成的。学生在上了老师的指导课后,经过自己的思考,完成的作文仅仅是一篇初稿。如果教师未能充分肯定其作文的成绩,未能明确指出其修改的方向、方法,未能教会他们自评自改的本领。那么,学生写作积极性又能坚持多久呢?
总之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用一颗童心去唤醒每一个孩子的童真、童趣,让每一颗幼稚的心灵得到真、善、美的陶冶,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笔去描绘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农村教学作文 农村教学点文案:

“农村小学乡土作文教学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 课标 )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仅仅依靠教科书进行课堂教学难以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在了解家乡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历史传统的活动中,增强适应环境和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成为承袭和弘扬本地区优良传统的积极力量,成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一代新人。
语文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 课标 )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作文创新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由于农村小学生相对于城市里的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要少得多,社交能力也无法与城市学生比。眼界的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的匮乏,使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地变小。于是他们的作文就出现了内容虚假化,意义拔高化的现象。但是,生活在农村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我们农村作文教学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他们从小就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蓝天白云、落日晚霞、绿水青山、村落炊烟、花草树木┉┉这些都能带给他们美的熏陶、并为他们描写优美的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其次、古朴的民风、纯真的乡情,奠定了抒写真善美的基础。另外,他们父辈的艰辛及要求摆脱贫困、渴望子女成才的强烈愿望,在孩子心中激起了浓烈的情感,和他们所表现出的韧劲,是城里的学生所不及的。
二、课题的界定
1、乡土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这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乡土资源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本课题所研究的乡土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三个方面。
2、乡土教学:利用人们生活相关的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展开教学,使人们对乡土的环境有充分的理解,以作为培养乡土感情的基础及建设乡土的基本知识。培养人们对乡土有爱并具有责任感,乡土观念才能形成,显示乡土教育具有情意的教育功能。缺乏情意的教育功能,便失去乡土教育的意义。透过对乡土艺能的学习,对乡土的认知将更为深刻,也可使乡土艺术获得传承。
3、乡土作文教学:以学生生活的环境中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作为写作的素材,通过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笔描写家乡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来赞美家乡,从而培养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研究的策略
本课题是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通过指导学生进行乡土作文的创作来实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终实现要我写为我要写的目的。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力求在乡土作文教学中寻找到更适合学生的写作教学指导策略。
1、体验农村生活活动化作文教学的策略
农村孩子他们从小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蓝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花草野果……这一切无不烙上了农村的印记,又无不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学生由于生活在农村,星期天、假期常常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田间活动,这正是学生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引导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有自己的亲身体验,作文就具有生命力。在这样的活动中既学到了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的范围。
(1)活动体验,获得真实感受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走出家门,参与农村劳动,玩一玩大人们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等,进行体验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尝试改变活动的组织形式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并获得参与活动的真实感受。
(2)课堂交流,再现生活
根据自己、伙伴间开展的活动进行课堂交流,将自己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最受的细节描述下来,在教师评价学生参与活动质量时,以学生的交流质量作为一个方面,使学生不断完善语言组织,
(3)梳理材料,聚集焦点
对于学生所交流的活动由于事先教师没有进行统一安排与组织,出现活动内容五花八门,学生的兴趣往往集中在自己没有参与过的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对发言交流的材料,选取自己也感兴趣的活动,最后确定我们最喜欢(想参与)的活动,并再请中选学生进行活动全过程的说明与交流,使整个活动更加完善,同时对于抽到交流的学生来说又一次获得语言训练的机会。,教师针对学生所说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写作点指导,引导学生掌握落实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怎样将自己的真情实感体现在作文中等写作技巧。
(4)当堂作文,再现活动
根据学生的活动复述以及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将自己参与的活动写具体40分钟内完成活动的整个过程的写作。
(5)展示交流,体验成功
学生完成活动经过的写作后,进行当堂作文交流,在交流的过程,师生共同评议,修改;同桌互改作文;完成全文的写作,评选出若干活动奖项。
2、收集乡土性文学的教学策略
(1)收集乡土语言、民间故事、传说
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其日常口语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最鲜活最生动的作文语文,学生在交流、收集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并在作文中加于运用,农村学生在用具有乡土特色的语言来作文,不仅增强对自己的认同感还能激发作文的兴趣。
(2)收集民间的故事、传说
民间故事作为乡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它又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不同时代农民群众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了他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同时这些民间故事还能激励人们热爱生活、颂扬真善美、鞭策假恶丑。
(3)收集农村中发生的新奇事。
农村中每天都在发生着新奇的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自己身边新奇的事。教学实践中,尝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随笔撰写的形式,提高学生对新鲜事的敏锐的观察力,通过学习随笔的撰写,为写好作文提供相应的素材。
3、观察农村变化纪实性作文教学的策略
学会观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前提,而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观察能力偏弱一直以来是困扰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影响最大的是学生的选材。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尝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给予观察方法的指导,从而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景、物等通过作文的形式展现出来。
(1)观察农村自然风光
农村的风光其实是一片最好的观察实验田,引导学生进行自然风光的观察,将目光定格在农村积极向上的风景之中
(2)观察农村变化
近一段时间来,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农村中每月都有一定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如果不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学生可能会对此熟视无睹。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尝试引导学生
(3)观察农村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农村的面貌也在迅猛发展,如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大的 写作空间。同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通过不同的层面全方位展示家乡,从中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4、描绘未来农村想像性作文教学的策略
新课标中要求在小学高年级段年级学生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像作文。怎样引导学生写想像性的作文,而非学生胡思乱想,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地指导,引导学生以现实为基础,旧的事物之上发展新的事物。
(1)想像未来农村
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引导学生观察农村美丽景色的同时,也让学生记下农村中不和谐的一面,以此为情景,引发学生议论,提出改进的看法。再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想像—— 20年后的新农村 、 未来的农村学校 等想像性作文的写作。
(2)新编民间故事、传说
农村语文教师批改作文时常常感慨:学生的作文水平怎么这么低,写作思路狭窄,内容干燥单调,语句平淡乏味。究其原因是农村学生与外界很少接触,较缺乏想象力。因此,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是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作家王蒙说:“没有精神上的自由驰骋就没有文学。可见,离开了想象就写不出好的文章。编写、创作民间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2011.9

农村教学作文 农村教学点文案: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石狮余梁小学 马晓花
我是一所农村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农村的小学生由于见识少,课外阅读和知识面都不丰富,导致了农村孩子怕上作文课,讨厌写作文。他们写起作文来常常是无话可说,没有什么内容可写,交上来的作文空洞无物,让你在点评的时候无话可评。如果逼急了,他们就干脆把作文选中的例文全都抄写下来。有一次我留写旅游经历的作文,第二天当我打开作文本批阅的时候,眼前一本本作文让我惊呆了,他们每个人都写了好几页,按理说我应该高兴才对,可是我却有别样的滋味在心头,我好难过好无奈啊,看得出,他们都是抄写的。这让我很头疼。思考一下原因,不觉暗暗怜悯起这些孩子们。在老师的高标准,严要求下,农村小学生以往还能像鲁迅先生羡慕的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逐渐消失,反而成了“高墙里的人”,整天与电视为伴,原先还有的春游、秋游活动,都早已经无法进行,我脱离学生生活体验,过于重立意、重视华丽的词汇、重视雕磨细琢,让孩子们哪有写作的兴趣,怎么能写出好的文章!那么在这样一个不利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如何教会学生习作,成了困扰我的一个大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 对中年级作文提出了阶段性的目标: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 或者是印象最深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我觉得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纳为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教给学生正确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写好作文。下面就我在工作中不断摸索的一点点不成熟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作文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人世间的一切智慧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观察是孩子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不让孩子观察就去写,缺少了最直观的认识,那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要知道,孩子们一旦走出教室,他们就成了大自然的精灵,他们就会看、会说、会跳了。由于小学生作文主要以记叙文为主,这就给了我们更多作文与生活相结合的机会。我时时注意这一点。比如在写人的作文里面,有同学写妈妈,有同学写爸爸,也有写同桌的,我要求孩子们都把自己的写作对象拉到眼前,仔细观察他的长相和生活中做事情的特点,包括动作、性格和爱好,再按照你观察出来的特点详细地写下来。虽然有的孩子还只能写几句话,但我不介意。我个人认为三年级作文还不能叫作文,应该叫好的片段。我们的一个孩子就写道这样一句话“同桌的脸上总是带着甜咪咪的笑容,左边有一个酒窝,右边也有一个酒窝,右边的稍大一些,如果不是我今天仔细观察,同桌三年我还没有发现他的酒窝是不一样大的呢”,还有一段写道“同桌真是个慢性子,不管我们多么着急的等待她回答问题,她总是不慌不忙的站起来,把头向上抬一抬,再慢悠悠的晃晃小脑袋,再把眼睛从左到右的转一圈,好像在思考问题,同桌啊同桌,你真的好性格啊”我们在进行作文讲评的时候,他高兴的与我们分享认真观察能写好作文的心得,同学们也觉得很有趣,我抓住这个机会,赶紧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正面引导,孩子们也体会到了,如果在平时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那么是有东西可写的。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农村教学》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教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农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