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二作文 > 正文

人的一生(2)作文 人的一生20亿秒文案

2019-03-09 初二作文 类别:议论文 9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人的一生(2)作文 人的一生20亿秒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的一生(2)作文  人的一生20亿秒文案

人的一生(2)作文 人的一生20亿秒文案:

短信上说:“人生从0岁开始,10岁快乐成长,20岁为情彷徨,30岁基本定向,40岁奋力打闯,50岁回头望望,60岁告老还乡,70岁搓搓麻将,80岁晒晒太阳,90岁躺在床上,100岁挂在墙上,洗着澡看着表,舒服一秒是一秒”这就是人生?
不,人生像梦一样,是短暂的,又是漫长的。当这场梦醒来,你所走过的路,将成为你一生的回忆。你走的路如果是坎坷的,但你走过来了,相信你会你会有一个有趣的梦。
小时候,家人常告诉我:“你的人生还很长,所以你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就会轻松,不想我们,就连——连给你多余的钱都没有”说着眼圈里就泛起了泪水。虽然我还不知道,人生是什么,但是从那泪光里我知道了它很重要,很重要。所以我一直学习很好,不过,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就好像遗忘了,开始玩了,成绩直线下滑。爸妈说我的时候,又因姐姐的一席:“他现在正是玩的时候,别管他”这样的话,我更理直气壮了,大喊大闹,好像自己很有理似的。就这样我上到了初二,成绩一直落在在中等水平。当我知道苏格拉底对于人生的理解后我才知道——人生是一种神圣的东西,他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都只有一次,并且人生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
忽然间发觉,其实我已经浪费了一半的人生了,浪费的那么不值。所以我现在要好好规划自己下半场的人生,不让它再次浪费,留下一生的遗憾。
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生命的结果就是死亡。就是死亡的开始,死亡是必需要面对的问题。死亡给人们最大意义就是能够看清更多的真相。面对死亡,需要认清生命,要把握自己的生命。在人生路途上迷茫的人们,请一定要清醒,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是否合适自己心意,如果没有,那就请抓住现在,赶紧规划,别让别人超过自己,以至于追不上别人!对于失去的人生,要敢于面对,争取挽回,不能一错再错。现在抓紧自己的人生,不要留下遗憾,当你老了回忆自己人生的时刻,你就会微笑面对死亡,只因你人生无憾,死而后已。
人生更不是浑浑噩噩的,不能“洗着澡看着表,舒服一秒是一秒”,我们要努力,只要这样才配拥有完美的人生,这同样也是获得完美无憾的人生的前提!
陕西省宝鸡市金陵中学初二 袁甲

人的一生(2)作文 人的一生20亿秒文案:

人的一生 小时候 我用稚嫩的手掌 轻抚草芽柳间 闻春花纷繁 清新竹林 听泉水流淌 瀑布奏乐 青年了 我们用成熟的手掌 轻抚绿叶 乘舟划过一湖涟漪 闻葵花绽放高傲 看河水奔向东方 太阳娇烈 中年 我们用破损的手掌 碾碎一把金黄叶 捕捉一缕夕阳红 闻果实清新 听号角呵气 看轻烟寥寥 老了啊 我们用皱起 充满青筋的手掌 捧起一把雪 感受雪化成水 白茫茫一片的冬 有一面血红的旗子

人的一生(2)作文 人的一生20亿秒文案:

朋友,当你遇到挫折时,不要退缩,正如巴尔扎克所说:“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你的心中还有希望之苗,请不要戴着哭丧的面具。
经历了风雨,也许我们才会抛弃高不可攀的幻想,才会忘记那不堪回首的沧桑,才会走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迷茫。经历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超然;经历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风景这边独好”的自信;经历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经历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的洒脱。

人的一生(2)作文 人的一生20亿秒文案:

人生嘛 哭着来要笑着走。
人生嘛 活着要惊天动地,走就轻轻的走,像飘落的秋叶。
人生嘛 不用活的鲜艳,只要活的生动。
渐行渐远的是记忆,匆匆忙忙的是脚步
帆不用挂的高,但要挂的正。
船不用行的快,但要行的稳。
轻轻的,轻轻的,也许走的路更长,几十个春秋,不就是几十道年轮嘛
何必在乎年龄,那只是一个证明。
长大的证明,老去的证明,悲伤的烙印而已。
只要想着:我活着,我要好好活着,我要活的有意义。
不就行了吗?
对着风说:我走过,我活过。
周遭的风景随着脚步改变。
世界的精彩总由脚步寻找。
天堂的大门会由灵魂打开。
活着只要做该做的,做想做的,做良心的。
爱那些爱你和你爱的人。
保护那些保护你和需要你保护的人。
这是脚印告诉我的道理。
人生嘛 活出自己的真理。
人生嘛 活出自己的精彩。
人生嘛 要像轻轻的落叶。
走过的,总觉得太少~~~
看过的,总觉得太美~~~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人的一生(2)》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人的一生(2)》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的一生(2)》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人的一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