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二作文 > 正文

糖画作文 糖画图片文案

2019-03-12 初二作文 类别:记叙文 2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糖画作文 糖画图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糖画作文  糖画图片文案

糖画作文 糖画图片文案:

糖画,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以糖为材料,以勺子为画笔,以糖稀为墨,只一会儿工夫,各种生动的图案造型就在艺人的手中活灵活现。一个木制的方形小框,上面放一块经过磨制的大理石板,右边有一块圆形木盘,木盘上画着各种样品图案,还有一支可以旋转的竹箭。这就是制作糖画的全部工具。
我每次到公园里游玩的时候都会看到不少糖画摊,而每个摊前一定会被嘴馋的孩子围得水泄不通。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转着圆盘上的竹箭,都希望能转到自己的生肖。制作糖画的老人也被孩子们的淘气劲儿逗得乐呵呵的。“哦,是我的生肖羊!”一个男孩子欢呼着,老人用勺子舀起半勺糖稀从羊头画起。老人的手起起落落,娴熟地在大理石板上挥动。完成了!老人左手拿起竹签,右手在羊的身上滴了三滴糖,将竹签粘在上面,小心翼翼地把“羊”拿起来,递给了那个男孩。
我也被如此热闹的场面吸引了,拽着妈妈来到摊边,用食指将那个圆盘上的竹箭头一拨,圆盘转了起来。圆盘转动速度渐渐变慢,停——“哦!是龙!”我一把搂住妈妈,老人对我说:“小姑娘,运气真不错!”老人将烧化的糖舀起一勺,先画出了龙身体的动态。老人神色泰然,目不转睛地盯着缓缓向下流动的糖稀,“那是两只角,哦,龙头、爪子……”一旁的小孩子赞叹不已。老人的手上下起伏,挥洒自如,在龙的身上留下了龙鳞。老人一气呵成,“龙”竟如此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不禁吸引了站在一旁的家长们的目光,也获得了阵阵赞叹声。我一把接过我的糖画,抿了抿,真甜!妈妈说:“糖画那可是年代悠久的一门艺术,最早源于明代,清代就变得更为流行,还有一首诗记录了当时的糖画呢。‘熔就糖霜丞相呼,宝筵排列势非弧’……”
吃着甜滋滋的糖画,看着各种各样的造型,我真心喜欢上了这个传统手工艺——糖画!
糖画,好吃又好一天,我到月牙湖公园门口玩,刚跨进大门,就看到一群人围着什么东西,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我见了,想凑个热闹,就硬是挤了进去。
噢,原来是一个艺人在做糖画呢!活泼可爱的.小兔,仰天长啸的马儿,威风凛凛的老虎……看着这些惟妙惟肖的糖画,我垂涎三尺,缠着妈妈给我买,妈妈经不住我纠缠,只好同意了。
那个艺人是个笑吟吟的老爷爷,他见我走来,便指着转盘说:“小朋友,你来转个动物,我给你做。”我轻轻拨动指针,指针飞速转了起来。快要到我的生肖了,我紧紧盯住指针,急切地说:“停!停!”那个指针像是能听懂我的话似的,竟停住了!我高兴极了,在老艺人旁边蹦蹦跳跳。
接下来就该做了,这是最关键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只见老艺人撸了撸袖子,拿起勺子,舀了一勺糖稀,把勺子移到大理石板上,微微地倾斜。糖稀像丝线一样流到了石板上,他的手在大理石板上来回地挥动,不一会儿,一条蛇的轮廓就出来了。他又拿了一根竹筷在蛇上轻轻一滑,蛇身上的花纹就显现出来了。旁边的人不禁拍手叫好,我也赞叹道:“真是巧夺天工!”最后,老艺人拿了一根竹筷按到了糖画上,用铲子一挑,一只活脱脱的蛇就呈现在了我的眼前。
我连蹦带跳地跑到妈妈身边,大口大口地咬了起来。“嘎嘣,嘎嘣”,真甜啊!
如果你问我:“最欣赏并喜欢的民间艺术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糖画。”
中国传统艺术——糖画中国的传统艺术丰富多彩,有剪纸,陶瓷、中国结、泥人面塑,还有糖画等等。在这些传统艺术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糖画了。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这一颇具四川地方特色的工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它是在古代“糖丞相”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记得以前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门口就有卖糖画的艺人,卖糖画的人身边总是密密麻麻的围满了人,人们不约而同地都被这种奇妙的艺术所吸引。我也让爷爷给我买过糖画。卖糖画的老爷爷先拿出一个轮盘,轮盘上有一根指针,指针的四周绘制了一些动物的图案,老爷爷让我自己拨动指针,指针转到哪个图案,老爷爷就为我制作哪种图案。我转到了一个蝴蝶图案。只见制作糖画的老爷爷以勺子为“笔”、糖稀为“墨”,将糖稀在石墨板上快速勾勒一气呵成,不到两分钟一只翩翩起舞的糖蝴蝶就在老爷爷的“笔”下跃然纸上。这时,老爷爷在图案的中轴上,放上一根细长的竹签,等到糖稀完全冷却,老爷爷小心翼翼地用一把铲子,将糖画轻轻地铲起来,递到我的手中。老爷爷制作出来的糖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将金黄透明的蝴蝶糖画拿在手中,在大家羡慕的目光中,小心翼翼地走出人群,半天也舍不得吃掉这美丽的艺术品。
但是到了现在,街上已经很少见到卖糖画的艺人了。爸爸妈妈说,现在会做糖画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我真希望学习这门传统艺术人渐渐多起来,将这颗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璀璨明珠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糖画是我们中国汉族的一种民间手工艺。顾名思义,它是用糖做成的画,可以观赏也可以食用。民间俗称“倒糖饼儿”。传说糖画是唐代四川大诗人陈子昂发明的。他喜欢吃黄糖,将糖溶化后在桌子上倒铸成各种小动物和花卉图案,一面赏玩一面食用。后来,皇上知道了,就宣他进宫当场表演,并脱口而出“糖饼”两字,这就是“糖饼儿”这一名称的由来。陈子昂回乡后把这手艺传给许多徒弟,糖画就流传下来了。
做糖画的工具很简单,仅为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就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造型大多是各种动物,有龙、凤凰、大鱼、鸽子、白兔等,因此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我们杭州河坊街上糖画摊前常常围满了人。大多是小孩子子,也有大人,甚至有外国人。星期天,妈妈带我到河坊街玩。我们来到糖画摊前,看见有不少人手里都拿着糖画。有的拿着腾飞的金龙,有的拿着展翅的凤凰,有的拿着可爱的小白兔......我看了很羡慕,也让妈妈给我买一个。我转动转盘。指针指到了寿桃上。只见民间艺人阿姨用小汤勺舀起一勺溶化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很快,一个中间带有寿字的寿桃就铸成了,桃子上还带着两片小叶子,真是栩栩如生啊!阿姨又在糖画上粘上竹签,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来递给了我。我觉得阿姨做糖画的速度非常快,寿桃也做得很精致。我用舌头舔了一口,啊,真甜!
我真喜欢糖画!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糖画作文 糖画图片文案:

星期五下午放学,学校门前有卖糖画的,我从来都没有吃过糖画,便三步并作两步地挤进了买糖画的人群。 买糖画的人很多,我被排在了第四个,有个两三岁大的小女孩很着急,哭了起来。卖糖画的伯伯赶紧用机器做了一个白雪公主,那个小女孩才不哭了。终于轮到我了,我说:“做个狗。”(因为我属狗,所以我要狗图案的糖画)。 卖糖画的人在机器上输了116,机器就开始了繁忙的工作。不一会儿,狗的模型就做好了,我给了卖糖画的人3元钱。跑到车前,拿着狗的模型耀武扬威地说:“妈妈,看!怎么样?”“很好看。”妈妈面带笑容。坐上了车,我看着可爱的糖画,实在舍不得吃,就那样一直拿着。妈妈看不下去了:“快吃吧!再不吃就化了。”“不,我要让爷爷、奶奶和爸爸都看看糖画。”我固执地坚持着。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跳下车,跑到厨房让奶奶看,正在做饭的奶奶一脸惊讶:“这是什么?”“糖画。”“哦!”听了我的解释,奶奶才恍然大悟。“你尝尝吧!”我把糖画送到了奶奶的嘴边,可她却急忙把头扭开了,笑着说:“你快吃吧!乖孙子。”我又跑到爸爸跟前,爸爸说:“这不是糖画吗?” 这时,我才小心翼翼地吃了起来。可转念一想,该从哪里开始吃呢?妈妈建议:“从尾巴开始吧!”我听了妈妈的建议,不大一会儿,一个狗糖画模型就跑到我的肚子里了。 好美味的糖画,我下次一定多买几个,送给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妈妈……

糖画作文 糖画图片文案: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糖做的画,可以看,可以吃。的确,糖画的确受到了孩子们和青年人的青睐,孩子们喜欢的原因是:有趣,好玩,而且甜甜的,很好吃,而且青年人却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当做装饰品。
糖画,原本是广西的特色,但现在这门手艺几乎消失了,现在只有一些老年人依然传承着这门手艺。有一次,在公园的门口发现了一位糖画艺人在制作糖画,前面站满了孩子,有的孩子吮着手指,有的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有的则是垂涎三尺。之间糖画艺人拿出了一口铜锅,放入了清水和白砂糖,慢慢细细地搅拌着,若说是搅拌,更不如说是抚摸,用勺子抚摸着锅内的糖。不久,在锅中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大泡泡,微黄的泡泡热的孩子们拍手欢呼。之后,锅内的糖微微发黄了,而且也越来越黏稠了,糖浆也就做好了。然后准备了一块光滑的大理石板,刷上一层薄油,可以开吃作画了。“爷爷,我要一只兔子”“我要一条龙,””好,好,一个一个来,不着急!”年迈的老人笑着答道。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开始画时,用一个小圆勺舀起铜桶中的糖稀,挥洒在光洁的大理石板上,时提、时顿、时放、时收。快的几乎看不到他的作画过程。花鸟鱼虫十二生肖他可以说来就来。
不久,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植物出现了。孩子们得到了自己喜欢的糖画,开心地笑了。
糖画既有食用性,又有观赏性,为何不能继续把这门手艺好好的传承下去呢?应该让这门好吃、好看、好玩的民间技艺继续保留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能欣赏到这们艺术。

糖画作文 糖画图片文案:

糖画是一种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冰糖、蜂蜜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400字,你还记得童年时候的糖画味道吗?
1400字我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艺术形式不拘一格。有巧夺天工的剪纸,高贵典雅的刺绣,有带着东方神韵的中国结,它们向世界传递着祥和和喜庆。我最喜欢的传统工艺是我家乡成都民间艺人制作的糖画,它既生动又有趣。
记得在我六岁时,我和妈妈来到了人民公园游玩。突然,我发现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一群人,人群里传出一阵阵赞叹声:“这手艺真好啊!”“呀,这龙像真的一样呢!”。
于是,经过妈妈同意后,我便挤进人群一看。哇!是在做糖画啊!作画的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爷爷。我缠着妈妈让我也去买一次玩。妈妈见我那么喜欢便同意了:“那好吧,转一转看看手气?”
我迫不及待地转动竹箭,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转盘,心里“砰砰”直跳,祈祷我能转到我的属相“鸡”。鼠、牛、虎。竹箭越过“猴”指向“鸡”。“哦!”我情不自禁地叫道“停,快停!”竹箭果然停下来了。
做糖画的老爷爷笑眯眯地看了看我,然后用勺子舀起一勺糖水,勺子在他的手中不停地翻飞,滴、点、戳、压的技法在爷爷的手中是如此娴熟,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雄鸡便在他的勺下诞生了。我看得目瞪口呆,围观的人都鼓起掌来。
老爷爷在糖画上插上竹签,递给我,笑眯眯地说:“小朋友,你是你的属相吧?看你那高兴劲!快尝尝!”我接过这只惟妙惟肖的雄鸡,小心翼翼地用舌头舔了舔,连声说道:“真甜,谢谢爷爷!”
一转眼已经四年了,我还记得那糖画的味道和那位做糖画的老爷爷,他高超绝伦的糖画手艺至今令我惊叹不已。现在,每当我路过糖画摊,我都会去看一看。
2400字“糖画”即以糖做画的意思。是四川特有的一种历史悠久、深受人们(特别是孩子们)喜爱的民间工艺食品,俗称“倒糖饼”或叫“转板龙”至今约有五百余年的历史。
那是在柳江古镇,我和同伴们在完成了写生创作到处闲逛之时,突然发现了一个转糖画的摊点,大家蜂拥而上,看着伙伴们兴高采烈大快朵颐的样子,我突发奇想,于是我对摊主说:“能让我亲自操作一次吗?”没想到他竟然答应了,我选择了马,因为马是我的吉祥物。
我用小铜勺舀了一勺糖汁,由于我是第一次做,非常紧张,手都不听始唤,抖得厉害,糖汁溅在木板上,到处都是,根本不成图案。我拿出了钱对摊主说:“我能再试一次吗?”他同意了。这次我定了定心神,稳住了双手,可是马在头脑中的形象变模糊了,于是我的作品成了一半像马,一半又什么都不是的东西,我沮丧极了,这么简单的东西我怎么做不好呢?
这时摊主对我说:“小兄弟,你是第一次做糖画吧!来,让我来教教你。”他先向我介绍了一些做糖画的基本要领,随手递给我一张马的图案,让我在一边临摹。然后他示范起来了。只见他执勺在手,静气凝神,流糖如丝,灵巧的手腕抖、提、顿、放,时快时慢,时高时低,倾刻间一匹骏马跃然于木板上。
哇!我叹服啦!于是我老老实实地开始临摹图案,直到马的图案在我头脑中越来越清晰,这时时间已过去了一个多小时。我又走上了操作台,心中默念着操作要领,学着摊主的样子,开始了创作。五分钟后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终于成功了!我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愿望!
3400字现在零食品种繁多,很多古老的零食渐渐被淘汰,而最令我喜欢的古老的零食正是金灿灿的传统零食——糖画。
糖画可以做出各种形状:有小猴、小马、凤凰,还有人们崇拜的龙。当我走到糖画小车前,看到了一个转盘,上面有很多动物图案。突然听见那位糖画艺人说:“小朋友你要买糖画吗?”我答道:“是的!”然后糖画艺人又说:“你要什么形状的?”我说:“我……我想要龙的!”那位糖画艺人就开始帮我做,他用左手先舀了一勺糖稀,勺子向右倾斜,糖稀就从勺子边挂下金灿灿的一根细细的线,糖画艺人拿着勺子不停地挥来挥去,不一会儿,一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做好了!那条龙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似乎是用琥珀做的。
看着糖画漂亮的样子,真让人舍不得吃,我就轻轻地舔,然后再用牙齿咬了一口,随着清脆的“咔嚓”声,一股香甜的气味从我的嘴里弥漫开来。
糖画已经被列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糖画》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糖画》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糖画》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