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正文

永远的谭嗣同作文 文案

2019-03-11 高一作文 类别:其他 1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永远的谭嗣同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永远的谭嗣同作文  文案

永远的谭嗣同作文 文案:

悲秋自古多愁事,泪流直至九天霄。历来多少英雄汉,至今不忘知己人。甲午雄争败战际,焦灼义愤切究思。仁学成著议君臣,造绝古今第一人。又使维新论变法,爱国救亡为宗旨。只惜新旧剑奴张,西宫事变手不及。报国渺茫无思望,诀用死志唤国人。浏阳会馆遭毒手,留诗肝胆两昆仑。宣武门前志不改,死得其所乐快哉。浏阳城外石山下,墓铭更述雄浑志。嗣同虽亡志犹存,千古流传思为国。我念兄长早英逝,今用笔墨浅括其。嗣同二字在我心,亘古不变千古存。

永远的谭嗣同作文 文案:

参观谭嗣同故居有感
参观谭嗣同故居有感
四年制初二(8)班吴宛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这首诗名叫《潼关》,意境壮美、开阔。能写出这种诗歌的作者,肯定是个不平凡的人。不错,它的作者是谭嗣同,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有名的革命志士,长期献身于革命,他做事风格十分豪迈、爽朗。这个假期,怀着对作者那种爱国、不畏艰险精神的敬仰,我专门去找寻、参观了他的故居。
本以为,他的故居很显眼,很有标志性。没想到在宣武门边上找了半天,才发现一处老旧建筑上写着“谭嗣同故居”几个字。跨过门槛向里走去,心中想象的“高大上”景象轰然倒塌,取而代之的是一番破烂场景:小四合院中只有一条窄窄的、曲折的小道可以通过,两旁全被违章建筑占满了。到处都印着小广告,还有不少的废品散落在地上,显得那么杂乱无章。往里走,一股腐臭的气味飘了过来,扭头看去,只见一个池子中堆满了数不尽的污秽之物。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谭嗣同——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吗?要知道,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啊!他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主张,是维新派中最激进的一位。后来,他参加了历史上有名的戊戌变法。为了理想,他毅然离开了自己富裕舒适的家。期间,他帮助光绪皇帝推行变法,整顿官制,革除弊政,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事情,推动好多领域呈现出新的面貌。
最终,变法失败了。谭嗣同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六人被守旧的封建顽固势力杀害了,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六君子”。特别值得敬佩的是,面对牺牲的结局,他不但不害怕,而且主动迎了上去。他明明有机会可以逃跑,但他却不跑。他说:“每个国家的变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要有流血和牺牲的,而我们国家还没有经历过这一阶段,如果血液能将人们心中的迷茫和大臣间的隔阂洗刷干净,那么我愿意做那个流血之人,只要我们国家可以兴盛,可以发展,我一个人的牺牲是值得的,我的生命又算得了什么?”读到这段话,想象他那大义凛然的样子,我被深深地触动了——这种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实在是太伟大了。站在故居中,不由得又记起他写在狱中墙壁上的两句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真是何等的豪气,何等的壮烈!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现在太稀缺了。
这么一位伟人,故居怎能如此破旧?从墙上铭牌的文字中,可以得知这一处故居是谭嗣同1898年在北京时的住处。正是这一年,发生了戊戌变法。历史曾从这里走过。但它却这么残破!故居的墙上还贴了一些腾退标语,据说这里即将好好重修。我的心中微微涌起一丝暖意,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永远的谭嗣同作文 文案:

薛谭学讴于秦青,去而复返,崇尚的是知识。如果说书籍是知识的载体,那么,书就是我们永远的老师!“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是我们永远的朋友,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资源。在书的世界里,我看到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奔腾不息的江河;我欣赏到了“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田园美景;我目睹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奇观。白居易用“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来表现春的生机盎然;杨万里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来描写夏的浓郁绚烂;刘禹锡用“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来赞叹秋的天高气爽;岑参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感慨冬的千里洁白。是书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是书教会了我如何去领悟人生的真谛。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我,在书的田野里,我见到了“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陶渊明,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书的高山上,我认识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他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在书的大海中,我与一代枭雄曹操相遇,我佩服他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壮志;在书的天空中,我见证了苏轼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情感斗争。有人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位伟人交谈。是的,是书让我体味到伟人们的情感,是书让我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他们别样的经历。李白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令我明白时间的一去不复返;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告诉我存在即合理,无论是什么,都会有它自己的一份贡献,我应常怀感激之心,留意身边的一切;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讲述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深刻道理;而东坡先生的“高处不胜寒”又告诫我不可好高骛远。是书引导我一步步走向成熟,是书让我的人生少了一些磕磕绊绊。薛谭学讴于秦青的事例启示我:授业老师是一时的,但书却是永远的。读书,能使得燥热的心变得宁静;读书,能使得枯寂的心变得湿润;读书,能使贫瘠的心变得丰富。

永远的谭嗣同作文 文案:

------题记
一花一世界---“向日葵”
他是活在世人中的一朵向日葵,他是一个注定要被煎熬一辈子的男人,他就是文森特.梵高。
梵高是孤独的,上帝给了他一个天才的称号,却让他孤独一生。但梵高又是幸福的,面对众人的不理解,面对自己作品的不被欣赏,他始终安静而平和。因为他知道,向日葵了解他。从此,他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糜烂。来到长满向日葵的土地上,不停的画着他的金色幸福。
很多时候,我都觉得。文森特。梵高,他本身就是一朵向日葵,身体里流着自由的血液,说着人们听不懂的语言,在那个世界孤独的活着。在我心里,梵高关乎梦想,关乎尊严,关乎希望。
日影斑驳,我看见向日葵投下树的影子。
一鸟一天堂-----“荆棘鸟”
当胸口被荆棘所穿透的那一刻,破空鸣出最动听的歌声。那是荆棘鸟的宿命,悲壮而又勇敢,用结局书写生命的灿烂。有一位像荆棘鸟一样的人,用死亡咏叹了他对生命的爱和对幸福的希望。他就是----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这是海子的一句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海子他并不快乐。幸福对他来说,只是一种对明天的期许,他希望有一所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就是他的幸福。可是,那时的社会却又让他看不见希望,伸出手却摸不到希望。于是海子选择了像荆棘鸟一样,用生命唱响希望的乐章,当火车驶过,碾碎了他的身体,他的灵魂得以解脱。在我心里,海子关乎希望,关乎自由。
月影疏离,我看见翅影成诗。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永远的谭嗣同》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永远的谭嗣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永远的谭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