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 正文

孔子眼中的“君子”作文 孔子眼中的君子文案

2019-03-08 高二作文 类别:记叙文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孔子眼中的“君子”作文 孔子眼中的君子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孔子眼中的“君子”作文  孔子眼中的君子文案

孔子眼中的“君子”作文 孔子眼中的君子文案:

首先,君子品德高尚。“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对于道德,时时放在心上,每遇事都要想是否符合道德,而小人考虑的是田宅之事;君子心中时时想着刑法,装着法制观念,每做一件事总要考虑是否犯法,而小人考虑的是是否有实惠,这就是二者的区别。所以那些手里有一定权利专门考虑捞一把好处的人,皆为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注意符合“义”,而小人却常常见利忘义。“君子不器”,即君子不象器皿那样,只有一种用途,别的什么也不会,那样不能适应社会。君子“临大节而不可夺”。一个人气节很重要,如果气节被夺了,他便不是君子而是小人了。“君子不忧不惧”。君子行得端,走得正,心中坦然,身正不怕影子歪,半夜不怕鬼敲门。
其次,君子修身养性。“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信。因此,君子往往态度庄重,言谈举止不随便,不轻浮,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处世泰然,不傲横放肆,不张扬,小人反之。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讲的是君子生活俭朴,不骄奢淫逸。“君子无所争”,君子不追名逐利,而是淡泊名利。君子也爱财,可取之有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胸怀宽广,为人坦荡,不忧不惧。小人多有利己之心,心胸狭窄,常有忧愁。“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不是完人,知错而改,人们仍然钦佩他。
再次,君子勤务实。孔子曰:“君子务本”。即君子不在小问题上斤斤计较,而是抓住根本问题。他们从事正当职业,讲究实际,不求浮华。“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不善言辞,但做事敏捷,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君子博学于文”。即君子博学多才,是学问,有本领的人才。
另外,君子善处世。君子“同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同。”“同”指能团结大多数人,“比”就是只和自己气味相投的人勾结。““君子成人之美”,君子为人做好事善事,能够牺牲自已而成全他人,“不成人之恶”。“君子以文会友”,而不是以酒肉来聚会。君子“群而不党”,即要合群,但又不是勾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有独立的人格,讲调和而不盲目附和,小人盲从附和,甚至阿姨奉承,而不讲调和。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一个人不好色,不争斗,不贪得无厌,离君子就近了。其实,君子和小人都不是天生的,我愿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做个翩翩君子。

孔子眼中的“君子”作文 孔子眼中的君子文案: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
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很聪明,又能说会道。有一次,他向孔子请教: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呢?孔子只说了一句话:“先要行动起来,然后再说。”
有个人开着手扶拖拉机行走在公路上,车上装满了大石头,车子一颠,一块儿大石头滚落到地面上。
一辆面包车开过来,司机看到大石挡道,愤愤地说:“谁这么不讲道德!”一打方向盘绕过去了。
一辆小轿车开过来,司机也看到了石头,眉头一皱:“怎么搞的,石头挡道没人管!”说着,又是一打方向盘绕过去了。
一上午过去了,石头还躺在公路上。
一个骑自行车的中学生过来了,他看到这块儿大石头,二话没说,停下车子就动起手来。他力气小,搬不动,就一下一下地滚,终于将大石头滚到公路边。
不用说,我们都会对这位中学生竖起大拇指。因为他不是光说不做,而是什么也没有说就动手去做。
“说”与“做”只是一字之差,却是衡量一个人境界高下的标准。所以孔子告诫子贡:“要想做一个君子,就得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说了做,有些人做了说,有些人只做不说,还有些人只说不做。由此看来,我们说了就必须去行动,不要光说不做。
在如今的学习中,很多同学向他们的父母和老师说一定会努力学习,可是说了就像没说一样,早就把它抛在了脑后。而有些同学从未说自己要努力学习,可他们付出了许多的行动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真正的君子,就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凡事要把实际行动放在言论的前面,而不是光知道吹牛皮。不要夸夸其谈而没有任何行动,绝不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话说出去以后,今后有许多变数你是无法预料的,你办不到,言行就不符了。你先行后言,先办成功了,而后再说出来,是最稳妥的办法。先行而后言,言出行即随,言行一致才是君子。

孔子眼中的“君子”作文 孔子眼中的君子文案:

我眼中的“君子”
孔子云: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可见孔子认为君子乃施惠于人,自己却不浪费;使用人民,人民却不怨恨;自己有所追求,却不贪婪;安静矜持却不骄傲;有威严却不凶猛。
我认为此言所道极是。
人应当以君子之道为准则去为人处事。
行之以君子之风,何如?君子之风是一种美,它的美会令你甘于淡泊,乐于平淡,自得于平淡,令你只愿在梦中化碟了的好,不愿牵绊于尘市,就如天之白云,地之清水,给人以超脱外物。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
此正可体现君子之美。
我常向往古人的君子之交。
钟子期与伯牙的高山流水,稽康与阮籍的风清月白,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雅奏。
这些流芳百世的君子传说令我慕煞古人。
自古就有君子喻于利之说。
明代大将于谦清正廉洁,关心人民疾苦。
他当兵部侍郎官时,被朝廷派遣到河南任巡抚,返回京城时,没有带一点不义之财,这便有了清风两袖之说。
君子又岂是为钱财所驱使的!反之,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次夫张汝舟,为贪易安的金石字画,不顾廉耻,欺人感情,易安宁愿冒着坐牢之危,也要揭露他这个伪君子。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眼中的君子应是平淡之,重义之,正直之。
处之以君子只道,何如?君子处事无不诠释着善良、慎怒、修德的内涵,在这偌大的城市之中,若是君子,你会在施舍给乞丐一枚硬币的时候弯下腰,轻放之。
若是君子,你会向无助之人伸出援助之手,开启导航灯,送上幸福的青鸟……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之行。
君子美德为言行一致,若一人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实际上言过其行,那么其人必叫人厌之。
君子以仁德、诚信处事之。
唐朝,魏征曾为李建成出谋暗害李世民,李世民却不记前嫌,重用魏征,遂有贞观之治之盛世。
由此可见君子之心宽如海。
又者,古代有一个名叫季布的人很讲信用,人们视他的一句话重如千金。
其人的诚信,令他广受好评。
君子处事以其仁爱、忍让、乐观为主。
我眼中的君子亦有坚持仁德、慎言多做、言语诚信、遇事可忍、心胸广阔之美德。
置身于这喧闹又静寂的世间,有人笑、有人泣、有人痴、有人狂……其行百变矣!人群中的谦谦君子们,我眼中的谦谦君子们,你们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应是令人感佩的。
当今,我们应该保持仁爱之心,做一个心胸坦荡、信守道德、无私奉献、为仁行善的正人君子。
对事,能沉着勇敢,处惊不变,有原则。
这令我想起一番对话来,昔日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云: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将自己置身于世间寂静之处去仰望幸福,恬淡适己,身心自在并知足常乐。
若在生活中多些这类人,那么我们的社会会更加美好,人们会更加幸福,生活会处处充满阳光。

孔子眼中的“君子”作文 孔子眼中的君子文案:

他,生当“礼崩乐坏”的奴隶制末期;他,周游列国,想用自己的一套学说挽救天下的危亡;他,主张“仁”,“仁者,人也”是他的思想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他的崇高品质。他的智慧与才能相融,总能使自己化险为夷,但他的认识与主张却因触动三桓利益而使自己流浪与他国。
他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态度,上演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他对弟子严厉却不失亲切,总能在他们散落时重建他们的心灵之柱,总能在他们努力时及其万张浪花,凝聚起他们前进的动力。他的弟子们也忠于师,当他被鲁哀公赶出楚国后,他们誓死跟随。他们一同斩破了路途中的荆棘,最终回到了自己的国土——鲁国。我回顾着那些感人至深的镜头,脑海中将他们生活的画卷翻到了充满温情的一页。
那一天,他们已精疲力尽,他的弟子送来了最后一碗马肉汤,这时的孔子已在弦声中挺过了几天,但他并没有一个人喝完汤,而是同弟子们一起分享那温情四溢的汤,他的情谊如此之深,到最后一刻,仍不忘为他人着想。
翻开另一页,雪白的冬景覆盖了我的视野。一个宽阔的冰面上,有一辆马车在行驶,突然冰面裂开了一条缝隙,致使他们纷纷摔倒在地,竹简也不幸落入水中。他的弟子颜回不顾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地捞起那些沉在水中的竹简,最终不幸溺水而亡。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呼喊颜回,声声悲痛与希望在冰面上回荡着,最终却都化为灰烬,尤留悲痛于心中。
他们,走过了一个个暴风雨的夜晚,他们,将真情洒遍世间。他们的感人事迹让我无时无刻不铭记于心。孔子的智慧,颜回的无私,个个人物将一种思想,一种精神化为人们心灵的归宿。我们要学会感知,学会选择,学会进取。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孔子眼中的“君子”》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孔子眼中的“君子”》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孔子眼中的“君子”》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孔子眼中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