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 正文

基础与知识作文 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文案

2019-03-09 高二作文 类别:其他 8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基础与知识作文 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基础与知识作文  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文案

基础与知识作文 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文案:

一位年轻的建筑师问他的老师:“怎样才能把高楼大厦建得更高、更雄伟?”他的老师低头不语,用手指指土地。建筑师不懂,在他再三恳求下,老师说出两个字:“向下。”那位老师其实是想告诉他:只有把地基建得稳固,才能使建筑更高、更雄伟。但那个年轻人还是不解其意。直到有一天,他到公园里,遇到一场大风后,许多低矮的小树有的被折断、有的被连根拔起。只有那些参天大树完好无损。这时,有些人在挖坑植树,有人关照:“坑挖深些,根才牢啊。”此时,年轻人才领悟到当年老师教他的方法。后来他成了位伟大的建筑师。
其实我们每一个都和那位年轻的建筑师一样,都希望自己的成绩越来越好,官越来越大……为此我们都在不断努力寻求方法,但往往都是错的。就拿我来说吧,小学的时候上课能认真听讲,知识掌握得蛮好,但上了中学后,就松懈了。总是想着反正初三中考前会总复习,到时候再认真地学习,肯定在中考时不会差到哪。可真到总复习时,老师在上面讲,我听得云里来雾里去的,到最后怎么也来不及,只好每天看书到一、两点钟。心里是很后悔,但也于事无补了。后来只能硬着头皮上战场,最终以一分之差与长泾中学失之交臂,后来还是父母出了钱才进来的。在上高中前,我信誓旦旦地一定要好好学习,不再重蹈以前的覆辙,开始几节课还可以,但后来由于我初中时基础没打好,数学学得稀里糊涂的。想想当初,就是因为我的基础没打好,现在想成绩好也不太可能。就像是建筑,如果根基没有打稳固,你怎能让它长久不倒呢?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和我一样,由于以前基础没有打好,现在后悔,可一切都已经太晚无可挽回。过去的已成为过去,我们要抓住现在,不要再去重蹈以前的覆辙,不要抱着反正已经不好,再努力也没用的思想。我们要从现在开始抓住基础,未来怎样,谁也说不准。
没有稳固的根基,建筑怎么能更高大、更雄伟?没有根的稳定,大树怎能在风雨中竖立不倒?没有结实的基础,知识怎能越垒越多呢?

基础与知识作文 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文案: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①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的人;②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③实践的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3.实践的基本特征
(1)直接现实性:直接现实性是实践高于认识的根本区别。
(2)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的有意识的对象性活动。
(3)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4.实践的基本类型
(1)物质生产实践: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劳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社会政治实践:即人们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
(3)科学文化实践: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是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人类实践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许多新的发展特点,实践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而深入。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虚拟实践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5.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丰富信息+思维模式)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生理素质的差异不能决定人的认识能力。
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是改造客体,指导实践。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
(2)认识、理论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①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的进程;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③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基础与知识作文 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文案:

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原理:  (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原理:  (1)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3)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且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做物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并指明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补充: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原理:  (1)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的首要条件;  (2)它是形成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是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  (3)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状况和发展变化;  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部分组成。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性。  二、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应  1、意识:  (1)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  (3)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2、表现:  (1)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也能够反应。事物的本质。  (2)意识的反作用: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3、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三、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原理:  (1)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  (2)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3)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2、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原理:  (1)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2)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科学的制定和坚定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方法论: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对于青年学来说,就是要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就要了解我们的现实,就要把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1、观点:(1)唯物: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应。  (2)唯心: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2、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3、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唯心主义的派别:客观唯物主义;主观唯物主义。  5、方法论: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1)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2)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  (3)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要有客观精神;  (4)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第二课、联系地、发展的看问题  一、坚持联系的观点  1、联系: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联系的普遍性:  (1)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  (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4、联系的多样性:  (1)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1)二者不可分割;  2)二者相互影响;  3)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  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2)因果联系  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1)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2)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二、坚持发展的观点  1、原理:(1)自然界是发展变化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变化的。  2、方法论:  (1)把事物如实的看成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  事物的成长。  3、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  三、运动: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2、静止:  (1)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2)事物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3)静止是一种不显着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4)绝对运动、相对静止。  四、按客观规律办事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本质的、固有的、必然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  (1)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集中表现在它的不可抗拒性;  3、方法论: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1、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的始终;  方法论:  (1)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2)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3、矛盾的特殊性:  (1)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2)同一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3)矛盾双方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原理: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从而找出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  3、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1)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连接;  (2)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  方法论:  (1)学会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2)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4、矛盾的不平衡性:  (1)主次矛盾:既要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2)矛盾的主次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全面的看问题。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第四课、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1、事物发展的原因  原理:  (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2)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  (1)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内因和外因;  (2)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把内因和外因相结合。  2、事物发展的状态  原理:  (1)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2)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有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  (1)要坚持适度原则;  (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3)要重视量的积累(优化结构)。  3、事物发展的趋势  (1)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1)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因而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  2)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3)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因而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2)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  1)旧事物不会自行消亡,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地位,它总是会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成长壮大;  2)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3)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方法论:  (1)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2)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4、坚持唯物辨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分歧:1)联系和孤立的观点;  2)发展和静止的观点;  3)全面和片面的观点。  (2)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基础与知识作文 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文案: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两个方面,缺少一个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那么人类又是怎样做的呢?人类的生活条件正在不断提高,购物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于是一次性塑料袋被发明了出来。这样一来虽然是方便了不少,但也令人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更大的难题——“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指的是一次性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记得我小时候在家门前挖土玩,挖着挖着突然挖出一把塑料袋。呵!下面还有好多呢……是谁把它们埋在这里的?看样子已经埋了很长时间了。它们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在这里呢?原来它们是不降解材料,至少需要200年才能分解掉,如果烧掉就会散发出一股有毒的味道。并且一次性塑料袋的处置成本高,再利用价值底。可是在我们周围还是有人因为图方便而用一次性塑料袋,并且用完就一丢,不管了。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些一次性塑料袋会带来多大的麻烦:难处理、乱堆积。对人们来说,难道不用一次性塑料袋就这么难吗?进商场购物时自己带个大布袋子不行吗?一个大布袋装的东西也多,又能再次利用,一举两得多好啊!据统计用一次性塑料袋的人数占80%以上。难道你希望到时候在地球上随便挖土就是塑料袋吗?你当然不希望。不用塑料袋是为别人着想也为自己着想。再就是人们对环境的处境的危险认识还不够。前几天我上学时,在小区的垃圾箱前看到一块香蕉皮。垃圾箱就在前面为什么不丢进垃圾箱呢?仅仅一步之遥,为了什么?是偷懒?难道想试试自己“投篮”的准确度?这块香蕉皮反映了一个人对环境的责任心,是负责任还是视而不见?我走过去把他捡了起来,心里还在想:丢香蕉皮的人为什么不把它丢到垃圾箱里呢?看来部分人们对环境问题还是漠不关心。我决心调查看看是谁这么没有道德。于是我一没事就扒在阳台上往下看。结果令我更吃惊:在我看着的时候,一块香蕉皮突然飞出去掉在垃圾箱旁。原先我还以为是人走过去再丢的,谁知竟是随意往垃圾箱一扔。这比我想象的还要糟。只可惜的是我没看清是哪一家,但我的心里感到非常的气愤:就算这是你一个人的小区也不能这样啊!何况这还是大家的小区呢!从以上2件事例中可以看出部分人对环境目前的状况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虽然有句话是“不知者无罪”,但总该有点环保观念吧!不说要你在整个省市去做,但至少也得从自己身边做起,从每一点每一滴做起。在我们周围有不少的人利用环境影响别人,请不要置之不理,您主动改善环境,也是帮助自己。因为您也是生活在这个环境中,他人也是,所以您的所作所为都关系到他人,让这个环境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吧!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基础与知识》作文,希望在写《基础与知识》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基础与知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