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正文

关于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作文 关于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佳句文案

2019-03-07 高三作文 类别:叙事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关于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作文 关于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佳句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作文  关于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佳句文案

关于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作文 关于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佳句文案:

1、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4、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5、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8、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9、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1、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12、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13、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14、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1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7、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18、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19、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20、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21、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2、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23、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2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25、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8、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29、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30、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31、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32、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33、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3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5、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3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8、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39、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40、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41、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42、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43、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关于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作文 关于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佳句文案:

导读:节日诗句
1、《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2、《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3、《舟次中秋》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4、《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5、《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6、《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7、《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8、《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9、《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11、《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2、《十五夜抵建宁》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13、《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14、《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谢谢.

关于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作文 关于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佳句文案:

思乡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思乡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思乡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北宋诗人的《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的《天问》和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关于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作文 关于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佳句文案:


结语:《关于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