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正文

语文一轮复习《论语》精要解读之五学习的目的-“为己”还是“为人”作文 论语主要讲述了为人,为学,为政之道文案

2019-03-08 高三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语文一轮复习《论语》精要解读之五学习的目的-“为己”还是“为人”作文 论语主要讲述了为人,为学,为政之道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语文一轮复习《论语》精要解读之五学习的目的-“为己”还是“为人”作文  论语主要讲述了为人,为学,为政之道文案

语文一轮复习《论语》精要解读之五学习的目的-“为己”还是“为人”作文 论语主要讲述了为人,为学,为政之道文案:

《论语》精要解读之五:
学习的目的-“为己”还是“为人”?
《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学习的名言,至今我们耳熟能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告诉我们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告诉我们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思结合的重要性;“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启示我们随时复习,新旧结合,融会贯通……《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智慧如丝丝春雨,滋润我们的心灵。那么我们为何而学,《论语》又是怎样谈论学习目的的?
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所谓“为已”即学习的目的是自我完善或自我实现,“学”要落实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为人”则是迎合他人以获得外在的赞赏。以为已否定为人,意味着儒家将学习的目的指向自我,通过完善自我,成就理想人格,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正是儒家哲学的价值取向。这对生活节奏比较快的我们,有很重要的启示。
现实生活中,许多时候,我们是“为人”而学,读书更多的是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环境,或是为了给父母一个可以交代的分数,或者只是想快速达到某个目的,获得某种承认,或是为了获取一份体面地工作。这些本身无可厚非。但当我们为此狼吞虎咽学习时,强烈的功利色彩使我们很难欣赏到知识山峰在千折百回中的美感,学习成了只求结果,而忽略过程的事情,最终使我们自己成为思想的侏儒,流水线上的产品。这种功利化的读书也很容易使我们失去学习的乐趣,就像明明是一盘盘美味佳肴,我们不动用自己的味蕾,仔细地品味,只通过某种方式分解出营养元素注射到我们的身体里,这已不是享受,而是一种惩罚,凭此,要达到很高的学习目标,是不可能的。
而孔子提出的“为己之学”则可以克服这些弊端。
首先,“为己之学”是为了人的自我完善。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求道正是为了人格的自我完善。孔子把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四个目标三个是人格方面,而学习是这三者的载体。儒学大师荀子提出“君子之学也,美其身”(《荀子·劝学》)。这里的“美其身”,就是“为己”,是人格的提升与完善。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也说:“一个人精神的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这些都是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学习,我们应变得越来越聪慧,而不是越来越迂腐;通过学习,我们应变得越来越从容,而不是越来越浮躁;通过学习,我们应变得越来越单纯,而不是越来越复杂。学习开发我们的生命,知识和智慧指引我们识别美丑善恶,使我们的生命一次又一次向前拓展;哲人的思想涤荡我们的灵魂,使我们的心灵变得辽阔而宽广,坚韧而坚强。有一句话说:当你把学校所学的知识都忘记了,剩下的才是你所真正学到的。这些剩下的就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和完善的品格,这些是我们终身的财富。
其次,“为己之学”的过程是品味知识之美的过程。论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老师要“引而不发”,书要靠你自己去读,去思考,对知识要有一种渴望,一种追求,学生与老师之间是平等的讨论;每读一本书的过程,也是与书中的思想交流,以补充和修正自己的思想的过程,而不是在这个过程中盲目地吸收。课堂上,是不断地与其他60人思维碰撞的过程,而不是成为口袋,一味地装填别人的思想。在一次次的碰撞中,在一次次探索中,你会不断地体会到超越自我的快乐,你会发现美围绕在你的四周,你会沉醉不知归路,你会乐而忘返,醉而忘忧。这样,学科学,就能使自己的思维运动进入极高的境界,来探究解释万物的有序、无序和混沌;学人文,能使你明晓古今,品味善恶,透彻人生,在纷扰的人世间,获得一个温煦宁静的世界,消除尘世的喧嚣与浮躁。
第三,“为己之学”的过程,是“学以致用”的过程。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不仅仅是上课要“听懂了”,更要知其所以然,并使之化为生命的一部分。学数学,不满足于仅仅会按照老师的方法做出题,更要从题目中品味思路的严密性,知识网络的系统性和那份独特的美感;学习苏东坡,不仅仅会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更要从中品味他面对困难的超然和达观,以此温暖自己的心灵……
第四、“为己之学”体现了一种宁静心境。《论语·宪问》中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意思是说:不埋怨上天给的命运,不要遇到挫折就怨恨别人,通过学习平常的知识,理解其中的哲理,获得人生的真谛。不怨天尤人,思考人生真谛,就是一种宁静的心境。梁衡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称颂居里夫人时写道:“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不断地学习使他们有超于常人的宁静,超过常人的宁静,又使他们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为己之学”拒绝短期的功利,拒绝浮躁,“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一旦浮躁之后,怨天尤人,就很难有定心。在此心境下,要有深入的思考,要达到远方的目标是不现实的。
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在1985年曾写过一首《鹧鸪天》自勉:“溪水清清下石沟,千弯百折不回头,兼容并蓄终宽阔,若谷虚怀鱼自游。心寂寂,念休休,沉沙无意却成洲,一生治学当如此,只计耕耘莫问收。”这无疑又是“为己之学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愿同学们也“心寂念休”,拒绝读书的短期功利主义,拒绝“为人之学”,用心观赏知识幽境的美丽,呼吸知识的芳香,静观人生的花开花落,涵养充实我们的灵魂,有一天,当我们蓦然回首,我们每位同学也会“沉沙无意却成洲”,成就我们人生的美丽。
结束语:孔子把读书分成“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是为了告诉我们:读书,最终要回到自己的生命中来,反思自己、调整自己、提升自己,涵养自己的灵魂。每一部经典的后面都有一颗伟大的心灵,每一种科学后面都有高明的智慧。让我们用心细细地去品尝知识的甜美,去实现我们“灵魂的壮游”。
思考:
1、《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很多,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2、“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3、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在1985年曾写过一首《鹧鸪天》自勉:“溪水清清下石沟,千弯百折不回头,兼容并蓄终宽阔,若谷虚怀鱼自游。心寂寂,念休休,沉沙无意却成洲,一生治学当如此,只计耕耘莫问收。”是“为己之学的一个典型的例子,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理解。

语文一轮复习《论语》精要解读之五学习的目的-“为己”还是“为人”作文 论语主要讲述了为人,为学,为政之道文案: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全书20篇,498章,是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 孔子的思想,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他提出“为政以德”的主张,认为治国要以道德教化为基础;为改变当时“天下无道”的局面,恢复社会安定,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并致力于道德教育。 提出了孝、梯、忠、信、恭、宽、敏、勇、直等一系列道德规范;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
孔子明确提出,“仁”即“爱人”(《颜渊》),并进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为“仁”,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于孔子思想学说的各个方面。 孔子特别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教导学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 他在倡导“仁”、“德”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一种“大同”的社会理想,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的社会,实际上就是“仁”的精神得到充分而全面体现的社会。
“大同”的理想难以实现,孔子退而提出“小康”社会的理想这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很有帮助的 义利问题是中国古代道德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对国家、政治、经济、伦理及社会风尚都具有十分重创要的作用。孔子提出了\"重义轻利\"孔子提出了\"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就社会而言,孔子并不否认功利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
《论语?子路》里,孔子在进入卫国时,曾和冉有说过一段在\"庶\"(人口兴旺)、\"富\"(生活富裕)、之后进行\"教\"(教育)。由此可见,孔子肯定了实际功利对于社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另一方面,在义利关系上,孔子又明显表现出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思想,孔子说\"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符合道义,取之无妨,这叫做“义然后取’(《论语?宪问》。
在孔子在与子贡谈论食、兵、信、三者孰为重时,孔子以信为第一,认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足食和足兵体现了功利追求,而民信则属于道德追求的范围,这段话是子贡以非此即彼的极端形式,要求孔子在义利之间做出选择。在这种对立下,孔子将道德追求置于优先于利的地位 一言以蔽,我们不难发现\"重义轻利\"是适合我们现在社会的义利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和金钱的关系问题明显的凹现出来了。正确看待和处理义和利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做人、立身的大事,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孔子所说的\"见利思义\",有助于启迪社会成员在这方面做出正确的道德取向。 尽人皆知,当今社会\"拜金主义\"蔚然成风,\"物欲横流\"势不可挡。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应是去规范,也就是如何让它\"理性\"。而我们完全可以鉴借孔子的\"重义轻利\"来近行调节。
对于义我的基本观点是: 1。 义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而且这个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改变的。 2。须由知来得到义,且因为知有所增加改变,义也会随之改变。 3。合于义的利一定当取,但不合于义的利虽贫不取。 4。义和利之间并不是谁轻谁重的问题。义乃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义对利而言,是衡量在这个时间点上,应不应该取这样的利的标准。
二者是根本无法比较的。 孔子非常推崇周室的礼教,在春秋战乱之时,孔子在鲁国从小就对礼感兴趣,也对礼深有研究。礼本来是祭祀的规矩、程序等,但经过孔子的重新解释,它在思想意义上的价值就被凸现出来,思想的指导性很广泛,但孔子直接将指导性从外在的礼引向内在的心性范畴——仁,就是将礼与人的心性相联系起来,礼应当从人的本性出发,而不再是向鬼神表示敬意,儒家礼教从外在的表象转而以内在的心性为根本,这一转变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儒家认为社会普遍的伦理准则就是礼,人的一生就要对礼进行学习,去革除人的本能的感官欲望,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人不学习礼乐文明,就如同禽兽一样只是一种本能的存在,所以学礼是立世之本,它为了在社会关系中有自己的恰当的位置,个我对礼的遵从便就是仁,礼是在社会关系中体现的一种和谐的规则,仁是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体现出个我内心的和谐的状态,它是个我遵从礼的崇高品质。
仁就是立人之本,它是人的本性,人的自我修养就是培养仁,让仁显露出来,所谓仁者就是爱人,孔子是通过忠、恕、孝、信等范畴加以表述的。正因为孔子提出人的本性就是爱人,所以后世的孟子便从此点出发提出性善论,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既然人性是善的,那么心性修养的方法也是相通的,孔子说“克已复礼,天下归仁”。 正是孔子提倡的“礼”,中国才被誉为是礼仪之邦。 论语里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上。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从这里可知,孔子的思想顺序:孝为一切仁之根本,孝敬自己的父母才会去爱他人。儒家的道是求本,本立而道上。儒家没有先验,孔子不谈鬼神。儒家的本就在天地自然的合理性。
人言儒家关注人的社会性并企划规范社会秩序;老庄侧重于生命与心性的自然和谐。其实,儒家追求的社会性其理论依据仍然是自然性,几千年,儒家怎么也打不倒的原因,就在于它所求的本,也是自然朴素颠扑不破的。孔子在论语都是在说要孝敬尊长、对社会上的人施以爱心,以及求学的道理。
像论语中有提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又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都是在说要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宽恕别人,同时要利用多余的心力去求学,如果能做到这样,就算他从来没上过学,孔子也会当他是个通达事理,而且有学问的人。孝在中国古代占有很中要的地位,无论是平民布衣,抑或是王孙贵族几千年来都恪守孝道。这形成了中国不同于他国的家庭文化,对社会的繁荣稳定有很大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语文一轮复习《论语》精要解读之五学习的目的-“为己”还是“为人”作文 论语主要讲述了为人,为学,为政之道文案:

孔子说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的理解是,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那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不感到疲倦。
我认为,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做到“学而不厌”,为什么呢?
其一,我们都知道,现在知识的数量正在以几何级的速度递增着,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不能总抱着自己原有的那一桶水不放,而是要让你那一桶水长流长新,不能让它成为死水,那就必需要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智慧,只有不断学习,也才能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其二,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假如你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是很无奈的事情,厌倦在所难免,又怎能学的下去呢?不知道孔老先生“学而不厌”是否也有这层含义。只有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当作生命的必须,你就会心甘情愿地学习,主动地学习,并且能在学习中享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和幸福。
其三,学习还应该掌握好的方法。会学习的人总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大量的知识,而不会学习的人则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收效甚微,尤其是现在已经进入信息社会,获取知识的渠道有许多,信息量巨大,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并且获得信息后又能及时进行整合加工,变成自身素质的一部分,这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学而不厌”,不断探索,才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拥有更丰富的知识,也就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了。
其四,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我们希望学生“学而不厌”,首先教师要“学而不厌”。“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老师,其学生也必然会继承老师的传统养成善学善思的习惯,要是教师厌倦了学习,学生又怎会热爱学习?
所以,教师要“学而不厌”。
只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做到“诲人不倦”,只有在“学而不厌”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诲人不倦”。没有前面“学”的基础,就不可能有不倦的“诲”,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是不可能做到“诲人不倦”的,否则的话,“诲”也将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没有趣味、没有创新了,这样的“诲”自然也不会去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是只把学生当作储存知识的容器,更不会关注学生的心灵、人格、健康了,这样的“诲”甚至可能会误人子弟、害了学生呢。
“诲人不倦”,我的理解是乐教、善教。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情节曲折,叙事过程有一定的起伏感,体现了情节的曲线美,引人入胜。

语文一轮复习《论语》精要解读之五学习的目的-“为己”还是“为人”作文 论语主要讲述了为人,为学,为政之道文案: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资料,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虽为学而,但并不仅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恼怒。因为别人的不了解而愤愤不平,争吵不休,实际是缺乏气度与自信的表现。别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讽刺,我不与之争,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坚持,如此而已。要做到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这样的超然与坚持。人不知而不愠,不仅仅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对自身所坚持之道的自信与坚守。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貌,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留意,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际行动,尤其强调人就应言行一致。但是,当今社会,状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巧言令色、长袖善舞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浮夸的表现方式,渐渐将中华民族传统的踏实、质朴的精神抛诸脑后,“仁心”则更不必说。在我们夸夸其谈的背后,藏着的究竟是难填的欲壑还是真心诚意?撕下我们挂在脸上的面具,摘掉强作的笑颜,一张张疲惫而冷漠的面孔背后,还有一颗空洞的心。我们在这天读《论语》就就应抛开尘世烦扰,摒弃花言巧语,寻找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我们所渐渐丧失的“仁心”。
“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且不说要我们以竭心尽力、诚实可信、学而时习之来要求自己,当今的我们,又有几人能够每一天沉心静气,思考自己一天的作为?忙碌似乎是没有时间反思自己的最好借口,我们看似每一天在为理想奋斗,但其实却有很多人在不知所谓的忙碌中虚掷了青春。我们是不是就应问问自己,忙的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是不是顺应内心的?这天,我们也许真的做不到曾子的要求,但我们至少就应在脚步匆匆之际,抽出片刻,反省一下自我,调整一下忙碌的方向,让自己的目标更明确。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贫穷而不谄媚需要无尽的骨气及傲气,富有而不骄傲自大则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做到这两点已属不易,更何况安贫乐道、富而好礼?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的又有几人?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是否能够耐得住寂寞,不趋炎附势、沽名钓誉?我想,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就应反思、拷问自己的问题。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道不同不相为谋,与志同道合之人交朋友能够激发我们实现目标的动力。自己有了过错,首先想到的不就应是纹饰、狡辩,而是改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正过错不是没用无能,反而是大智大勇的体现。只有能正视错误并勇于改正的人,才能够寻找到生活与学习的真谛。
“夫子温良恭俭让”。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赞誉,这五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到如今虽然表面上还在被大家赞誉,但其实很多人的内心并不以为然,认为此刻还这样是会吃亏的。但我觉得,这五种品德,体现了人的本性之美,不论到什么时候都是我们修身养性的标准,是我们就应继续传承下去的美德。
《论语》学而篇的十六章每一章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在我们此刻更侧重于知识学习而忽视品德修养的时代,更能给我们带来启示。我们就应静心沉入其中,远离尘嚣,返璞归真,寻找圣人留给我们的生活、学习之真谛。
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波澜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构思。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语文一轮复习《论语》精要解读之五学习的目的-“为己”还是“为人”》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一轮复习《论语》精要解读之五学习的目的-“为己”还是“为人”》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语文一轮复习《论语》精要解读之五学习的目的-“为己”还是“为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