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关于文学常识之《大学》解析作文 大学文学知识点文案

2019-03-08 高考作文 类别:素材 2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关于文学常识之《大学》解析作文 大学文学知识点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文学常识之《大学》解析作文  大学文学知识点文案

关于文学常识之《大学》解析作文 大学文学知识点文案: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今天小编分享原文给大家。
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国学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後,则近道矣。
国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国学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诚,意诚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齐,家齐而後国治,国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国学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国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後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国学《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国学《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国学《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国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国学《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国学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国学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国学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国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後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後求诸人,无诸己而後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国学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国学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後;所恶于後,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国学《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国学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国学《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国学《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国学《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冒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国学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关于文学常识之《大学》解析作文 大学文学知识点文案:

“大学之道”四个字,说明孔子言论的着眼点与《礼记·学记》、《白虎通·辟雍》之类的史笔文字不同,概乎言之所表达的主要是孔子个人对古之大学的宗旨、功能及主要特征的理解。但孔子抓住了古之大学“学为君”、以先王为政之道为诉求的本质,加上其虞、夏、商、周诸古圣先贤的为治之实有着的,①春秋以降礼崩乐坏的社会变动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的总结朱子所谓“三纲领”与解析朱子所谓“八条目”才能超越简单的文献学意义,提炼出了王道政治的模式,而且指出了在了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承继其精神的方法和途径,使得《大学》短短的文字成儒家乃至整个文化中地位独特的经典。
当然,这对《大学》的理解和定位。下面即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分析,来对此验证。②
先说“明明德”。德者得也。从学的角度说,得,是得自于图腾。在图腾崇拜中,先民都相信自然的某种动植物与某种特殊关系,生命个体源于它又复归于它,在生命的过程中,个体即叫mana的神秘物质与之相联。有人类学家,“天生德于予”中的德,“道在我躬”的道,与mana“没有不同”。③这是颇有道理的。
但由得自图腾的神秘物质得,转进为社会价值属性的品性德是经历有人文的发展和提升的。“德”的与“天”沟通,与“明”搭配这一过程中值得关注的或事件。农业经济的生产中人们靠天吃饭,自然之天很容易就被赋予化育万物的慈父形象和仁者品格。当天被视为万物根据的时候,人的“则天而行”的愿望和期望很自然就被人应当顺应内在于人的“得”或“德”逻辑理路来论证和说明。
二者同物异指,互相又互相区别。说,“得”主要表征人之与天的关系,是神秘的规定,则“德”主要表征人与人的关系,是良善的。人事实上并无先验的善之禀赋。上只是自利自为的生物,其的善恶是很难把握预测的。王道政治时代之“竞于道德”是因为当时的历史情势使然。后来时移世变,社会博弈的游戏规则种种原逐渐向“争于气力”“逐于智谋”方向演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选择或采用何种手段策略行动,主要取决于其所能带来的自我及其所属群体的福利增量之大小。在早期社会,博弈是以部落为展开。就部落之间的竞争而言,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掠地风险非常高,而“让”反而容易使天下“共主”,从而眼光长远的部落领袖们所的策略选择。①《论语·尧曰》即谓:“宽则得众,信则民任,敏则有功,公则悦。”当然,孔子没有对这些命题有效的条件或条件性给出说明。
在部落内部,个体之间血缘相同,组织的规模也较小,付出与回报容易维持对称均衡,“以道为术”能够为部落带来较高的行动,从而使得选前述策略的部落在竞争中优势位置而胜出。《左传》成公二年云:“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正义》曰:“禹、汤、文、武四王之王天下也,立德于民而成其同欲。”说“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的“命定论”有助于赋予君主神性,有助于管理从而其合法性的话,那么“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命正论”则必将因其在现实的社会运作过程中显示出更高的而对前者的取代。②当然,取代并不意味德与天的联结即便告中断,而只能说是人文和理性的色彩更浓更重了。
这“德”、“明德”、“明明德”产生的语境。“德”就其得之于天而言,它是“应然”的性;就其施之于人而言,它是美善的根据。所谓“明德”将本之于天的应然之美善落实为。《诗·鲁颂·泮水》:“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明明鲁侯,克明其德”。这些诗句所指涉者偏于人君主与天的关系能够顺应天之意旨。《书·康诰》“明德慎罚”中的“明德”意义与此不同,但仍一脉相承。《左传》称:“明德慎罚,文王造周也。明德,务崇之之谓也。慎罚,务去之之谓也。”这里的“明德”一词,显然按韦昭的理解更合适。③韦昭注《国语·周语上》“先王耀德不观兵”谓:“耀,明也。明德,尚道化也。”指的是以道化民的行政措施。
说“明德”和“克明其德”意义如彼,那么,“明明德”又当如何解读才于义为允切呢?简单地说,“明德”主要是天而为言,即君主根据上天好生之德以道化民众;“明明德”则主要是古圣先王而为言,即贵族弟子效法古圣先王的施政之方,将有“成命”在身的贵族弟子先天所具的德性呈现。
贵族子弟之德异于寻常人等至少在当时是社会的共识,它是由后天的建构才得以的。《诗·大明》云:“有命自天,命此文王。”特殊之德亦谓“明德”,作美德解。其来历亦与“尚道化”:“明明在下,赫赫在上。”郑笺云:“明明者,文王、武王施明德于天下,其征应炤晢于天,谓三辰效验。”上天可以察知之谓“明”。由“明明”之见信于天而使“明德”之“明”语意上生成美好之义,即由善而转换成美自是自然而然。《书·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王室子弟来说,既美好又神圣的“明德”已是与生俱来的资质了。④
但此“明德”资质,就如同当初得之于天的德一样,仍然是有待于来证明或\"懋昭\"的。《诗·昊
天有成命》所述颇适合用以诠释此情境。“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郑笺》云:“昊天,天大号也。有成命者,言周自后稷之生而已有王命也。文王、武王受其业,施行道德,成此王功,不敢自安逸,早夜始信顺天命,不敢懈倦,行宽仁安静之政以定天下。”已有“王命”,但仍须“行宽仁安静之政以定天下”,“成此王功”,兑现其与天之间的契约,以天命。《正义》云:“《中侯·苗兴》称尧受图书,已有稷名在录,言其苗裔当王。是周自后稷之生,已有王命,言其有将王之兆也。《传》训命为信,既信,必将顺之。”因为商纣曾经“居天下之大位,而又殷之正嫡,以其为恶之故,天乃绝而弃之,使其教令不通达于四方,为四方所共叛,而天命归文王。是为天命难信也。”《大学》的传文也引《诗》来说明这点:“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鉴于殷,峻命不易。”
可以说,“明明德”是要唤醒的神性自觉责任感或使命感,顺信天命以行,而言要承继先王志业,以道化民。《大学》传文在对“八条目”逐条疏解后即总结道,“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宋汪焯编《曾子全书》时将此篇定名为“明明德”,应该说不无道理

关于文学常识之《大学》解析作文 大学文学知识点文案:

大学是一知识的殿堂,是传播科教、人文思想之所在地,是众多莘莘学子的梦寐一求之地——“天堂”,更是学子们生活向往之去向。
我理想中的大学生活是一个充满仁爱的场所。各位老师在尽职尽责忙碌自己的工作之余,花点时间,把更多的关怀以及爱留给自己的学生,让每位学生得到有如父母关怀的温馨,不让他们有除学习之外无谓的压力和苦恼,以体现为人师表的内涵。同学们都是融融恰恰、和和睦睦的。没有歧视和阶级的滋生存在。在具有传统的中华民族这个大熔炉里的大学校园里,让每个学生以阳光般的笑颜和心态面对生活的点滴。
我理想中大学生生活是一个光明、廉洁、大爱的殿堂。学生缴纳学费是每个学生应尽的义务。学生十年寒窗苦读,走进大学校门。为了铸造打开大学校门的这把沉甸甸的“钥匙”他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苦。高额的费用更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作为校领导,一权谋私,以个别理由“讹诈“学生,收取费用,给本不富裕的学生家庭雪上加霜。试问:”良心何在?道德何在?“又岂能堵得住天下悠悠之口。作为知识聚集的圣堂,学习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教书育人,传道授业。更多的去关怀学生的学习、生活,特别是那些贫困家庭和有残疾的学生家庭,送去校领导的体贴,让他们放下沉重的思想负担,安心学习,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实用及技能性人才。
我理想中大学生活是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园。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缘分所至,让大家相聚在了大学校园。大家都有着各自独有的文化和习俗。大家若永远以崭新的姿态去面对众人,“你好“、”谢谢“、”请“等礼貌用语随口而出;共同爱护校园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自动将垃圾投入垃圾箱;浇灌,修剪花草使得鸟语花香;人人珍惜生命之源——水,节约并保护。那么校园将是多么的温馨和谐啊!同时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做一份贡献。
我理想中的大学生活是一个书香芬芳浓重的书屋。书是知识的海洋,每个人都想接受它的洗涤。图书馆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心腹之地,希望同学们畅所欲游。大家在这儿或其他一角、教室,欣赏各种报刊、杂志、教科书等,以了解民生民意,国家方针政策,以及世界形式走向等世间百态。即充分满足视野享受和充实自己,又锻炼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在书香芳香中生活学习实为一种人生享受。
我理想中大学生活是一个勤奋学习的园地。十年寒窗,只为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为了自己以后的人生目标,大家相互促进,勤奋刻苦学习,珍惜时间,把握机会,切莫虚度人生。先哲曾言:人若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在大学这个美好校园里,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掌握牢固技能,学习为人处世,待有所成,定可扭转乾坤。
理想中大学生活总是美好的,真心希望理想不只是理想,而是一种现实。

关于文学常识之《大学》解析作文 大学文学知识点文案:

冷眼看大学_1500字
一看:大学是一个人通向社会的桥梁,因而大学本身是一个半社会化半学术化的机构。而且随着社会的物质化倾向加剧,大学社会化倾向也在加剧,它越来越开放地接受社会上不断翻新的思维方式与生活理念。与此同时,它向社会敞开大门,里面的学生走出去了解社会,外面的新生事物涌进来,吸引着学生到课堂之外的地方活动。大学就是一座缩小的城市,或是一个城市的缩影,里面有楼宇,有娱乐场所,有花园,有商业专区,有住宅,因而也和城市一样,有着各色的男男女女,演绎这各种悲欢离合,充满着各式各样的欲望。
二看:大学的每个人都有纵欲倾向,这里的“纵欲”,并非狭义的,而是包括了人类方方面面的七情六欲。如果有权欲有名欲,各种管理组织就适应了你;如果有社交欲活动欲,各种涵盖天文地理的社团就接纳了你;如果有恋爱欲,那也不消说,大学给你的视野很开阔,就像广告中说的:总有一款适合你;如果有金钱欲利益欲,各种打工兼职做代理一定会满足你的;如果有娱乐游戏欲,各种网络游戏体育运动游山玩水总能包括你的爱好;如果有食欲购物欲,校园周边的小店小摊都会满足你,只要你有钱有闲。
如果你问那些天天泡图书馆的为数极少的学术派是怎么回事,其实答案也很简单,他们放纵的,是求知欲,是探究欲。
三看:大学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喜欢学习的试金石。在高中,在想考大学并有这个能力的群体中,最勤奋的人与相对懒惰的人差异不会很大,顶多是小山坡下与山顶上的区别。而到了大学,这个差异会扩大为喜马拉雅山顶峰到太平洋深处的距离。由于大多数人失去了升学动力,所有人处于几乎无人监管的状态,加之外界的诱惑,造成了这种局面。你做得好不一定有人赞扬你,但你做得不好一定不会有人批评你,因为在这里,学业不是唯一,我们可以把握自己的自由。
四看:人各有志。面对大学的学习,浅尝辄止的人可以说一句“不高兴”,然后溜掉。这种自由缘于大学那一大半的社会化。社会是一个允许多种成功方式并存的地方,它越发达,方式也越多。封建社会只有读书科举做官这一条正路。而现在各行各业都可以跻身名人行列。因此大学也给学生这样一种发展的自由。你不爱干什么,不一定可不做,但一定可以少做。你爱做什么,几乎可以无限量地在你的精力范围内享受你的爱好。纵观大学里所有失败的例子,固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原因,归根到底,却都是不会运用这可贵的自由。让人可以凭借不同方面见长的环境,终究是一个很进步的环境。
五看:面对自由,自觉不可缺失。虽然大学生的身心应已发展到较成熟的水平,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的自觉性不敢恭维,这也就是很多浑浑噩噩的生活方式存在的原因,他们活在无目的的生活中,为了某些没有前途的活动或是庸俗的爱好,无谓的牺牲青春。甚至有人这般感慨:大学如小学。就是指这种不自觉,也可以指对娱乐的热情。在很多无意义的事情中,人会迷失在精神荒原之中,毫无所谓希望。
六看:这种精神荒原带来了危机感,也促使人们寻找精神慰藉。除了继续逃避,我们不得不承认网络是一种好东西,它能带给你脱离生活实际的很多享受和幻象。除此之外,它还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甚至出现这种情况,你在网络上和某个同学谈得热火朝天,而现实中不过是点个头、打个招呼的关系。这也是一种悲哀,它让人生失去了一种纯粹。
七看:很多人上了大学开始忘记纯粹,社会化的同时开始了成人化。尽管我们生理心理与法律上都是成人,但大学生的所谓成人化,做足了的是表面工夫,而不是在修养与品质上完善身为成人的品质。因而学生本身的职业道德学习被抛弃,许多虚伪的成分玷污了纯粹。女孩去追求“美”,男孩去追求女孩。本质是没有错误,但实际操作中,变得越来越荒谬而不可理喻。
八看:恋爱是大学的普遍现象,结果因人而异,但毕业时大多数人带着伤心与遗憾。因为年轻,所以怕孤单,怕寂寞,怕没有爱,才有那么多人奋不顾身的坠入情网。如果是这样,恋爱出自自恋,一个人如果不是因为要满足自己的感觉,如果不是要把这种感觉模糊地寄托在一个异性的身上,那么爱情为什么如此容易早夭呢?很多人只是在浑然不觉中做游戏而已。
九看:游戏人生是一种可以要人命的生活态度,平时可以玩转一切,而到了期末一切都玩不转。每逢期末的大考,图书馆就像春运的铁路客运那样,不仅是人数上的激增,还有那季节性的规律。平时就如期末般玩命的人很少,即使没那么多活动让你忙碌。因此在大学保持高中的学习强度,在大多数人眼中,简直不是传奇,而是荒谬。所以那些平时极其努力的人,不是传奇人物,而是怪兽。
十看:传奇是一个诱人的字眼,在大学里,传奇很少,但时刻在上演。很多讲座与活动也在诱惑着你加入传奇的行列。可是你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认识到天上没有馅饼,即使有骂他也不会落到你的嘴里。如果你不甘于平庸,那么请自己以自己为传奇,不论生活是悲剧还是戏剧,你都要把它演绎成青春励志剧。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关于文学常识之《大学》解析》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文学常识之《大学》解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关于文学常识之《大学》解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