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声律启蒙(一东1)整理版作文 声律启蒙一东1全文解释视频文案

2019-03-09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2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声律启蒙(一东1)整理版作文 声律启蒙一东1全文解释视频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声律启蒙(一东1)整理版作文  声律启蒙一东1全文解释视频文案

声律启蒙(一东1)整理版作文 声律启蒙一东1全文解释视频文案:

声律启蒙(一东)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燕对鸣虫。
二、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的诵读韵文。
2.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
三、教学重点:
能背诵韵文。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故事导入:《夸父逐日》
师: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对韵歌,请大家看。
2.出示韵文: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燕对鸣虫。
(二)讲授新课
1.读准字音:
(1)师:对照音节,自己轻声读一读,试着把字音读准,哪个字读不准,就多读读。
(2)如果你练好了,就读给同桌听,让伙伴帮你检查,是不是能正确读下来。
(3)学生互读,后指名读:谁来读给大家听?
(4)听完他们的朗读,让我们自己再来读一读,一定要把字音都读准。
2.品读对韵:
(1)师:孩子们,现在让我们都来看这一段对韵歌,里面藏着的对子可真不少,你能找出来吗?(PPT,大屏幕)
学生生汇报:
预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2)指导朗读:
师:来,咱们把前面这一部分连起来读一读。
A、谁来试着读一读?
B、讲授:这么简单的对子,如果我们能读得更加干脆利落,会更好听,不信,你们试试看。(生自由读)
C、指名读
(3)还有对子吗?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师:能试着说说这是几言对吗?
(4)指导朗读:
这组对子,比起刚才字数多了,你认为我们该怎么读更好听呢?
讲授:读起来不能那么干脆,但我们读起来,既要流畅,还要让大家听出清晰的节奏。
A、教师范读
B、自己试试看
C、谁想读?
D、小嘴角翘起来,头摇起来美美的读,就更好听了,自己再试试看
4.讲授韵脚朗读方法
师:下面,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落在大屏幕上,再把这几句对韵连起来再来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5,朗朗诵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
6.指导背诵
1、师:孩子们,怎么样,读了这么多遍,我们能不能试着不看着屏幕诵读出来?自己试试看
2、能背诵的站起来,不能的可以对照文字,和大家一起读。
提示:嘴角翘起来,表情美起来,手儿可以拍起来。
(三)作业
回家把今天学的韵文背给父母长辈听。
声律启蒙(一东)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二、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的诵读韵文。
2.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能熟练的诵读背诵韵文。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一东的中间两句。
出示韵文: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二、初步练读
1、学生自由读读,不认识的字请举手问老师。
2、跟着老师读。
三、反复诵读
1.自由读
2.同桌读
3.男女生比赛读
4.小组轮读
5.配乐读
四、讲述故事
《嫦娥奔月》
五、配乐背诵
声律启蒙·二冬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诵读声律启蒙·二冬篇,理解大意。
2.熟读诵读韵文,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
3.感受对子的妙趣横生,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熏陶,感受国学瑰宝之魅力
4.通过朗读,提问了解大自然的相对的动植物。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引学生理解韵文大意,了解其中蕴含的典故。
2.通过诵读,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感受国学瑰宝之魅力
三、教学过程
(一)激兴导入
1.上课前,老师请一位同学背诵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
2.如果想学作诗,就要学一些简单的音韵格律、平仄对仗,简单来说就是对对子。然而在众多谈论音韵启蒙读物中,当属明末清初李渔的《笠翁对韵》和清初车万育的《声律启蒙》
(二)了解《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出示韵文
(三)品读对韵
1.读准字音
自己轻声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字正腔圆
指名朗读
2.品读对韵
⑴找一找:韵文中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找出读音有什么共同之处?
⑵生汇报押韵(韵脚是什么?)
⑶男女声对读
3.朗朗诵读
(1)发现了解:对子不仅讲究押韵还要求对仗,朗读时上联和下联你们有什么新发吗现?
(2)上下联字数相同
(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对仗工整、平仄和谐有很强节奏感)
(3)小组赛读(小组内合作讨论交流)
小组汇报展示
(四)入文赏析
1.一幅画就是一首诗,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你给这些图画配合适的对子
2.师生赏析
(五)韵文典故
1.这里有几个人物故事,谁发现了,你听过什么故事?谁给大家讲讲?(小组内交流)
2.小组讲故事《叶公好龙》、《冯妇打虎》
师生补充。
(六)课外延伸
妙趣横生的对联
介绍回文联和叠字联
指导朗读
全班配乐诵唱
三江
一、教学目标
1.继续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
2.能了解国家相关历史。
3.通过朗读,能对国家的相关历史有所了解。
4.产生对对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出示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知识链接:第11页我会填
(五)拓展活动:第12页我会填
(六)读故事《庄周活鲋》
1.默读,读出故事大意。
2.学生说故事大意,师生补充。
(七)课外延伸
1.与同学讲讲你还知道的有关国家的事。
2.抄写三江。
(八)作业
背诵全文

声律启蒙(一东1)整理版作文 声律启蒙一东1全文解释视频文案:

《声律启蒙·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所以本次群文阅读我选择了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和一先的节选,让孩子们通过多种方式熟读成诵,体会韵文的意思,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
2、引导学生诵读韵文,理解大意。
过程与方法:熟读诵读韵文,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对对子的兴趣。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
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
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熟读、诵读韵文,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美。教学难点:
在诵读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模式:
师范读(生思考)——生跟读——生练读(师引导)——指名读——师生同读——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谈话交流。
2、背诵上期学过的对子歌导入。
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花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
桃对李,柳对杨。山青对水秀,鸟语对花香。
3、过渡:背得真棒!今天我们大家又一起来学习新的对子歌,好不好?
二、课件出示《声律启蒙十三元(节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材料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拼音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韵文赏析
1、师生结合注释帮助理解句子的意思。
2、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4、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小组自学自读《声律启蒙十四寒(节选)》、《十五删(节选)》、《一先(节选)》。
1、4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对子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
2、自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根据注释理解韵文的大概
意思。
3、熟读成诵。
4、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五、拓展活动:读故事《壶中日月》
六、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七、作业
我会对对子。
鸟语对()山花对()好对()
蓝天对()冬对()暮对()走兽对()白雪对()鱼唇对()
虎爪对()
附阅读材料:
十三元(节选)
儿对女,子对孙,药圃对花村。高楼对邃阁1,赤豹duìxuányuán
sarduìnǚzǐduìsūnyàopǔduìhuācūnfūrnxuāngāoluduìsuìgchìbào对玄猿。妃子骑,夫人轩2,旷野对平原。匏巴能鼓bshìshànchuīxūn
qiūxīyuamíngfùfùzǎomisīyìshǐqīqīfāngcǎoyuànchūnzhāohuāfāfēizǐjìkuàngyěduìpíngyuánpáobānnggǔ瑟,伯氏善吹埙3。馥馥早梅思驿使4,萋萋芳草怨wángsūn王孙。秋夕月明,苏子黄岗游赤壁。春朝花发,sūzǐhuánggǎngyouchìbì
shíjiājīngǔqǐfāngyuán
注释:
1邃:深邃、幽秘。石家金谷启芳园5。
2妃子骑:杨贵妃爱吃荔枝,唐明皇令岭南每年用驿骑传送至长安,急如星火。夫人轩:又叫鱼轩,一种用鱼皮装饰的供贵妇人乘坐的车子。
3匏巴:古人名(据说为楚人),特别擅长弹奏瑟。鼓:弹奏。伯氏:哥哥、兄长。“壎”为“埙”的异体字,吹奏乐器。
4馥馥:香气扑鼻的样子。驿:驿站,古代国家设置的负责投递公文、转运国家物资、供来往官员休息的机构。
5这是两个典故。上联说的是宋人苏轼(苏东坡)月夜游赤壁的事。下联说的是晋石崇修金谷园的事。石崇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金谷水旁(旧称河阳)修建金谷园,其奢华程度,当时豪贵无人能与之相比。
十四寒(节选)
hngduìshù横对竖,窄对宽,黑志对弹丸1。朱帘对画栋,
chūnjìlǎoyajiānglánbǎipìduìqiānguānzhǎiduìkuānhēizhìduìdànwánzhūliánduìhuàdngcǎikǎnduìdiāolán
huáirnchēngzúzú
zhūchǔshìjǐn
tài彩槛对雕栏2。春既老,夜将阑3,百辟对千官4,怀仁称足足,抱义美般般5。好马君王曾市骨,食sīgānshìyǎngshuāngxiānyuánlǐzhōuzhōngxiguōbàoyìměibānbānhǎomǎjūnwángcngshìgǔshí猪处士仅思肝6。世仰双仙,元礼舟中携郭泰,人称连壁,夏候车上并潘安7。rnchēngliánbìxiàhuchēshàngbìngpānān
注释:
1黑志对弹丸:黑志也叫黑子,指人体上的黑痣,弹丸指弹弓射出的泥丸,都是比喻(土地)面积很小的意思。“志”通“痣”。
2槛:栏杆
3既:已经。阑:晚,将要完结。
4百辟:百位诸侯,很多诸侯。辟,天子和诸侯的通称,因为天子只有一个,而诸侯可以有许多,所以这里的“辟”是诸侯的意思。
5足足:象声词,凤凰的鸣叫声,此处代指凤凰。凤凰为传说中的百鸟之王。般般:形容词,身上有花纹的样子,此处代指麒麟。麒麟为传说中的仁义之兽,身子像麋鹿,尾巴像牛,蹄子像狼,头上有一角,为百兽之王。
6战国时,燕昭王想延揽人才,问郭隗该用什么办法。郭隗说,从前有个君王想寻求千里马,悬赏千金,三年后,有人送来一匹死了的千里马,君王用五百金买下了死马的骨头。此事传出去以后,不到一年,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于是燕昭王就用重金礼聘郭隗,别国的贤才听到此事,便纷纷来投奔燕国。好(音hào),喜欢。食猪处士指东汉人闵仲叔。他老病家贫,不能每天买肉吃,只好“日买猪肝一片”,屠夫有时嫌他买得太少而不肯卖给他。安邑县令昕说后,下令要宫吏每天买肉送给他。闵仲叔觉得很奇怪,知道真相后感叹地说:“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我闵仲叔难道能因为自己的口腹之欲而连累安邑的百姓吗?)说完就马上从安邑搬到沛县去了。处士,有气节有才干但不出来做官的人。
7郭泰,东汉人,字林宗,学问渊博,善于言谈。他到洛阳拜会当时的大名士、河南尹李膺(字元礼),交谈之后成为知交。后来他回太原介休故乡时,京城的有几千辆车送他,他和李膺同船而渡,送行的人都认为他们是一对神仙。下联出自《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字安仁)和夏侯湛都很漂亮,喜欢一起出游,当时人称之为“连璧”。连璧,连在一起的两块宝玉,此处喻这两个漂亮的人。
十五删(节选)

声律启蒙(一东1)整理版作文 声律启蒙一东1全文解释视频文案:

《笠翁对韵》全文解释
一东
(1)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qi?nɡ)。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jì)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shēn)商两曜(yào)斗(dǒu)西东。十月塞边,飒(sà)飒寒霜惊戍(shù)旅;三冬江上,漫漫朔(shu?)雪冷渔翁。[注]
海树:海边的树。(南齐)谢眺诗:“暖暖江村见,离离海树出。”苍穹:苍,青色。穹(qi?ng穷),穹隆,愿意是高大圆顶的空间。这里借指天空。苍穹即青天。《尔雅?释天》:“穹苍,苍天也。”
雷隐隐:隐隐,雷声或车声。旧题司马相如《长门赋》:“雷隐隐而响起兮,象君主之车音。”古诗《孔雀东南飞》:“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秋月白:白,今读阳平,古入声字,所以是仄声。白居易诗:“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牛女句:牛,牵牛星。女,织女星。河,银河。《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参商句:参和商是二十八宿中的两宿。商即辰,也即是心宿。参宿在西方,心宿居东方,古人往往把亲友久别难逢比为参商。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斗,指二十八宿之一的斗宿,不是北斗。两曜,古人把日、月、五星称七曜,曜就是星。又解,《左传?昭元年》载,传说高辛氏有二子,长阏(yā淹)伯,季实况。兄弟不睦,日寻戈矛。帝迁阏于商丘,主辰;迁况于大夏,主参,使之永不相遇。(喾,传说上古帝王名,号高辛氏)。
戍旅:戍(shù树),防守边疆。戍旅,古代守边的士卒。
朔雪:北方的雪。南朝(宋)鲍照学刘公干体诗五首之三:“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唐)戴叔伦吊畅当诗:“朔雪恐迷新冢草,秋风愁老故山薇。”
主旨讲解
“天对地,雨对风”是一个字对一个字,我们称为“一字对”。“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地”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两者正好相对。“雨”是一种自然气象,与它相对的必须也是自然气象,因此对“云”、对“霜”、对“雾”、对“雪”都行。这里以“风”相对,是因为要押“一东韵”。
“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都是两个字对两个字,我们称为“两字对”。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全属于同一类事物,用的都是近义词,所以它们属于“正对”。
(2)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ài)叇(dài),日曈(t?ng)曚(m?ng)。蜡屐(jī)对渔篷。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驿(yì)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yì)藕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注]
河对汉:河,黄河。汉,汉水。由于河可以借指银河,汉也可借指银河。(宋)秦观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雨伯对雷公:雨伯、雷公是古代神话中的雨神和雷神。雨伯原称雨师,为了属对工整,这里把师改作伯。
叆叇(àidài爱代):浓云蔽日之状。木华《海赋》:“叆叇云布。”
曈曚(t?ngm?ng童蒙):太阳将出天色微明的样子。
蜡屐(jī机):古人穿的一种底下有齿的木鞋,以蜡涂抹其上,叫蜡屐。晋人阮孚性旷达,一次,客人来访,正赶上他在以蜡涂屐,并且心情平静、自言自语地说:“未知一生当著几两(双)屐。”后世就成了典故。谢灵运亦有登山蜡屐。
过天星:这里指流星(陨星)。过,可平仄两读,这里读平声。
吐魄月:魄,又作霸,月球被自身遮掩的阴影部分。古人对月的圆缺道理不理解,以为月里有只蟾蜍,是由它反复吞吐造成的。吐魄月就是刚被
吐出的月,指新月,所以说它如弓。李白诗:“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落。”
驿旅句:驿(yì义),古代官府设立的招待往来官员的旅舍(sha社)。驿旅,住在驿舍的旅客。
梅子雨:即梅雨、黄梅雨。江南当梅子黄时,阴雨连绵,故称黄梅雨。(宋)贺铸词:“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池亭句:挹(yì义),酌酒。这句的意思是:荷花香气阵阵吹来,人们在亭台上饮酒。(元)王恽(yùn运)诗:“人立藕花风”。
浩月:浩,字通皓。月光茫茫的样子。这一联,是从(唐)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诗隐括出来的。
(3)山对海,华对嵩(sōnɡ)。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
塞(sài)雁对江龙。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北牖(yǒu)当风停夏扇,南帘曝(pù)日省冬烘。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注]
华对嵩:华,读去声,西岳华山。嵩(sōng松),中岳嵩山。四岳句:四岳,传说尧时分掌四时、方岳的官。
三公:古代天子以下最大的三个官员,各代的职称并不一致,如周朝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东汉又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等等。四岳又释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三公又释为星名。《晋书?天文志上》:“三公在北三星曰九卿内坐,主治万事。”
禁柳:古代皇帝居住的城苑禁止百姓出入,所以称禁宫;禁柳即宫廷中的柳树。(唐)钱起诗:“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后二句之花、柳即宫花、禁柳。
清暑殿:《宋书?符瑞志》:“清暑爽立,云堂特起。”相传三国时吴有避暑宫,夏日清凉不热。
广寒宫:古代神话,月中有宫殿,名叫广寒清虚之府,也称广寒宫。
(唐)鲍溶诗:“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
拾翠:曹植《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原指拾找象翡翠一样的羽毛,后来把青年妇女采集鲜花野草也称作拾翠,如杜甫诗:“佳人拾翠春相问”,(宋)张先词:“芳洲拾翠暮忘归”。
题红:刘斧《青琐高议》载:(唐)僖宗时士人于祐,偶然中从御沟流水上拾到一片红叶,上面题有两句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于祐和了两句:“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放在上游,红叶随水又流入宫中。后于祐娶得宫中韩夫人为妻,谈及此事,其妻倍感惊异,原来当年题诗红叶的就是她。于是她又题了一首诗:“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庄周句:庄周,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的思想表面上是达观的,实质上是消极悲观的。他曾写道:“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ú渠,姓)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后人常用这个典故,如李白诗:“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唐)李商隐诗:“庄周晓梦迷蝴蝶。”
吕望句:吕望,即太公望,又称姜太公,他曾辅佐周文王、武王,最后灭掉商纣,建立了西周王朝。传说周文王一夜梦见飞熊进帐,经人占卜,说是将得到贤人的吉兆。第二天出猎,果然遇到姜太公。
北牖:牖(yǒu友),窗户。北牖,北窗。
南帘句:曝(pù瀑),晒。曝日即晒太阳。冬烘,愿意是指人头脑不清,(宋)范成大诗:“长官头脑冬烘甚,迄汝青钱买酒回。”这里借来同“夏扇”对仗,就是冬天的火炉的意思。
鹤舞二句:(唐)李白诗:“黄鹤楼头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齐谐记》:“仙人子安曾驾鹤经过黄鹤楼。”楼旧址在武昌黄鹤矶上,为古时游览胜地。
凤翔二句:《列仙传》载:秦穆公有女名弄玉,好道。时有人名萧史,善吹箫作鸾凤鸣。穆公把女嫁给萧史,并为他们筑了一所凤凰台。史教弄
玉以箫吹凤鸣声,凤凰聚止其屋。一日,萧史乘龙,弄玉跨凤,双双升仙而去。后人在诗歌中经常引用这个掌故。如李白的《凤台曲》:“尝闻秦帝女,传得凤凰声。是日逢仙子,当时别有情。人吹彩箫去,天借绿云迎。曲在身不返,空余弄玉名。”
二冬
(4)晨对午,夏对冬。下饷(xiǎnɡ)对高舂(chōnɡ)。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垂钓客,荷(ha)锄翁。仙鹤对神龙。凤冠珠闪烁,螭(chī)带玉玲珑。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lù)万钟。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tiáo)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
[注]
下饷:饷(xiǎnɡ响),饭。下饷,下午饭。这里指下午。
高舂:舂(chōng充),《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渊虞,是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注:“高舂,……民碓(duì对,古时捣米的器具)舂时也。”相当于现在的薄暮。
垂钓二句:垂钓客,垂竿钓鱼的人。荷(ha赫),担着,扛着。陶渊明有“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诗句。此处荷锄翁恐指陶渊明。这样,前面的垂钓客可能指的是严光。光,字子陵,西汉末、东汉初人,光武帝刘秀的老友,刘秀即位,曾请他出来做官,他不肯,归隐于富春山中,耕钓自乐,富春江上有子陵滩,相传为他的垂钓处。
螭带:螭(chī吃),古代传说中一种无角的龙。螭带,带钩上雕有螭纹的玉带。
三元句:封建科举考试,乡试第一称解(jia借)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连续考得三个第一,就是所谓连中三元,三元及第。才千顷,形容人才学之广。《元史?黄溍传》有“澄湖不波,一碧万顷”的说法。这里用“千顷”,可能是出于平仄的需要。溍(jìn近),⑴水名,溍水也;⑵水貌。
一品当朝:古代宰相为一品官爵。
禄万钟:禄,古代官吏的薪俸。钟是古代称粮的容积单位,每钟盛六斛

声律启蒙(一东1)整理版作文 声律启蒙一东1全文解释视频文案:

二十四节气及歌谣
(李秋林)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
立秋、处暑、
寒露、霜降、
大雪、冬至、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小暑、大暑、白露、秋分、立冬、小雪、小寒、大寒、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声律启蒙(一东1)整理版》作文的经历,对《声律启蒙(一东1)整理版》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声律启蒙(一东1)整理版》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声律启蒙(一东1)整理版》,希望对大家写《声律启蒙(一东1)整理版》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