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实施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文 文案

2019-03-09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实施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实施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文  文案

实施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文 文案:

[摘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有利于他们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挥合作精神。然而,很多教师只重形式,不讲实效,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教师的备课、座位的安排、教学时机的选择、小组成员的分工四方面进行论述正确实施合作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备课分组时机分工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有利于他们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于是,很多老师便纷纷采用这种方法。在教学一线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几张桌子凑到一起,布置一个话题,大家热热闹闹讨论一场。尤其在公开课上,教师更喜欢用这种新的形式吸引大家的眼球,赢得评委赞赏的目光。
实际上,合作学习是一种更加复杂,更加理性的教学活动。下面,笔者将谈谈如何更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
一、教师要吃透教材,精心备课
教师首先应把握每个模块的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在情感陶冶上应达到什么目标;然后整合教材,为我所用。具体备课时,要了解学生的学情以及教材内容,对教材精心再加工、再处理,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增、减、调”教材,从而确定哪个环节需要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其次,还要备好合作内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时机等,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科学分组,优势互补
在教学中,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也就是将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同学分到一组,这样做有利于激发潜能,得到最佳合作效果。
1.合作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成绩等方面进行合理搭配。这种方式能保证组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使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但有时根据教学内容或环节也可进行随机分组、自由分组,使学生体验和学会如何与不同背景、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思维的同学进行合作。
2.座位的安排应依据小组人数或学习内容及目标等,可采用以下形式:
“横线”型:即两人为一个合作小组,适合做pairwork。
“田字格”型:即前后两桌四人为一个合作小组,适合做groupdiscussion,dialogue。
“U”型:即前后或左右六人为一个合作小组,适合完成teamwork,interview或task。
“O”型:即围圈而坐形成一个合作小组,适合做discussion或debate。
合理安排的座位可以缩短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交流。同时也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现个性的机会,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例如:教学有关问路、指路的对话时,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将全班42名学生分为8组,组与组之间排列对称,组内座位采用“U”型。在组间的空位处贴上,YangguanRoad,MingshanRoad,Peoplestreet等路标,每组的桌上摆上一个标有建筑物的标牌,如:NO2MiddleSchool,Silk-roadHotel,Hospital,Supermarket,Bank,BusStation,Park等。先组织学生复习表示方位的词,接着根据教材要求学生操练问路,指路对话。学生们从所坐的位置出发,很快找到要去的地点。合理科学的分组编排让学生们面对熟悉的人讲话时能感到自然随便,无拘无束,而不会有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时的那种压迫感,因而表现的自然、得体,思路清晰、思维开阔,陈述观点也更全面、明白。
三、把握时机,确定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课所倡导的一种主要教学方式,但并非唯一的方式,也并非时时处处都可使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内容和合作的形式。如课文的Thinkaboutit采用pairwork或groupwork来进行,对于某些Let’sdoit的活动可采用小组discuss的方式进行。
小组合作学习能让所有学生参与教学,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和思想沟通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但时间不宜过长,目标应该明确。例如,学生在学习有关电脑用途的文章和对话后,有一节复习课设计一场辩论赛,论题:玩电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活动方式为Groupwork,活动步骤如下:
1.小组自报正方,反方;
2.小组成员寻找有关材料,从实际生活中取证;
3.小组成员分工:提供观点、记录、辩论(由口语好,反应快的学生担任)
4.组织辩论材料;
5.组织正、反方辩论;
6.教师点评。
玩电脑的利弊这一话题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学生们都积极行动,寻找材料,综合材料,并积极发言,阐明自己的观点。通过辩论,同学们不但运用了语言,而且在倾听过程中拓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果。
四、分工合作,明确责任
在小组合作中,每位成员都是主人,都应参与活动,每个人都担有一份责任,也就是要完成一定的任务。如果没有明确责任,就会出现成员不参与,甚至小组成为避风港的现象。为了让所有成员参加活动,合作学习前必须进行有效的分工,明确规定组内成员的个人责任。为明确责任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角色互赖。小组内明确分工,每一个成员都担当一定的角色,并且角色是唯一的,就像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这样,就避免了个别人无所事事的情况。如角色表演活动、小组讨论等适用于这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责任承包。小组的任务被细分为若干个子任务,每个成员承担一个子任务,总任务完成的质量将取决于每一个成员子任务完成的质量。这种方法适用于debate,discuss,groupwork等形式。如在小组discuss活动中,可以设立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材料员、分析员各一名。小组长应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及合作意识,记录员负责记录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汇报员负责归纳总结及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第三种方法是随机提问。随机提问小组内任何一个成员,由他们的回答来评价一个小组学习的质量。这种由集体协约产生的群体压力会促使每一各成员都全身心投入。
第四种方法是个别测试。小组成员在学习时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但检查学习质量时,应让每一个成员独立操作,并综合每一个成员的成绩来评定小组成绩。
实践证明,合作式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产生良好的积极情感和学习动力,促使他们成为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成为会在实践中学习的人。因此,教师正确的指导及合理的安排显得尤为重要。让我们共同努力,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学会与他人合作,树立在主动参与活动中完成合作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振霞.形成性评价的实践.英语周报(初中教师版).
[2]王坦.合作学习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3]周平儒,向岸.新课程下合作学习的方式.英语周报(初中教师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庄力.调动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5):3-5.

实施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文 文案: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一、积极互赖:“我们”而非“我”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AlexandreDumas
训练使用合作小组,应从组织积极的互赖开始。小组成员必须知道他们“沉浮与共”的道理。正是积极互赖,才需要小组成员挽起袖子、共同工作,来完成一些超越个人成功的事情。正是积极互赖,才让小组成员意识到自己有双重责任:学会分配给自己的材料,并保证小组的其他成员也学会了分到的材料。也就说,积极互赖强调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都是小组成功
保证小组的其他成员也学会了分到的材料。也就说,积极互赖强调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都是小组成功需要的和不可取代的(也就是说不能搭顺风车),并且因为每个小组成员的资源、角色以及责任不同,他们对共同努力都有自己独特的贡献(也就是说不能滥竽充数)。
建构积极的互赖关系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给小组分配一个明确的、可测量的任务。成员必须知道他们要做些什么。
第二步是组织积极的目标互赖。
这样,小组成员就相信当且仅当他们的小组伙伴达到目标的时候,他们才能达到目标。也就是说,小组成员知道除非小组中其他所有成员都成功了,否则他们就不能成功。积极的目标互赖保证了小组团结在共同的目标周围。换言之,共同目标是保证积极互赖存在的具体理由。
比起那些无价值的目标来说,有意义的目标会令个体花更多的精力和努力。除了对自己的成功负责,还要对他人的成功负责,这为合作努力赋予了一种在竞争和个体化情境下所没有的意义。因此,每个小组成员不但要致力于自己成功,还要致力于小组伙伴的成功。只要他们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常人都会付出非凡的努力。正是积极的目标互赖,给小组成员的努力带来了意义。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小组成员对下列任务负责来组织积极的目标互赖。
1.在单独测验时,所有成员的得分都要达到某一特定标准。
2.所有成员在以前分数的基础上都要有所提高。
3.小组总分(把每个成员的分数加在一起)达到某一特定标准。
4.小组成功地完成一个产品(或一组答案)。
第三步,给积极的目标互赖补充其他类型的积极互赖。
积极互赖的类型
积极的目标互赖。学生意识到当且仅当小组中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后,他们才能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小组的成员有一套共同的目标,他们都要争取达到这个目标。
积极的庆祝/奖励互赖。小组庆祝成功。对于成功的小组工作和成员付出的努力,给予一个共同的奖励。
积极的资源互赖。每个成员只有完成任务必需的一部分信息、资源或者材料,小组要达到目标,就不得不把成员的资源联合起来。
积极的角色互赖。给每名成员分配互补和相互联系的角色,这些角色把小组完成一个共同任务所需的任务具体化了。
积极的任务互赖。小组成员进行劳动分工。这样,一个小组成员完成他所负责的任务,作为其他小组成员完成任务的基础。
积极的外部对手互赖。安排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在小组成员努力争取打败别的小组和赢得竞争的时候,他们会感觉到到相互依赖。打败别的小组和赢得竞争的时候,他们会感觉到互相依赖。
积极的身份互赖。通过一个名字、一面旗帜、一句座右铭或一首歌,来给小组建立一个共同的身份。
环境互赖。通过某些物理环境的办法,把小组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把一组人安排到某一具体的地方进行工作。
积极的想象互赖。给小组成员布置一个任务,要求他们想象他们身处一个生死与共的情境中,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合作。
合作努力的核心是积极互赖。没有积极互赖,合作也就不复存在。积极互赖可以强调共同的结果或者达到小组目标需要的共同努力。积极的目标互赖和奖励互赖(和相应的身份互赖、外部对手互赖、想象互赖和环境互赖)使得小组成员认识到,所有成员都要做到以下几点(JohnsonJohnson,1989):
1.在小组共同表现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分享成功或失败的共同命运。小组成员不仅意识到有责任完成自己的那部分工作,而且对于小组的最后结果也抱有一种责任感。
2.努力争取共同利益,这样小组中所有成员都会从中获益。此时,个体认识到个人从其他小组成员那里得到了什么益处,也了解是什么促使其他小组成员从个人自己的产品中获益。
3.具有长远的目光,长期的共同利益比短期的个人利益更有价值。
4.以全体成员为基础,共同分享一个身份。除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还是小组的一员。这样的身份分享从感情上把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对小组成员成功的相互尊敬和欣赏的基础上,产生对共同庆祝的期望。这些经历产生了积极的情感联结,小组成员因而互相喜欢。小组成员分享了成功的喜悦,为其他小组成员的成功而感到自豪,就如同自己取
得成功一样。
积极的资源互赖、角色互赖和任务互赖的结果是,个体意识到小组成员的表现是互相促进的,任何一名成员都不是独立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在其他小组成员的学习过程中是起作用的,而其他的小组成员对他自己的学习中也是有帮助的。小组成员认识到小组的成功需要他们自身的努力(也就是说没有“搭顺风车”),而且他们对小组的潜在贡献是不可替代的(因为他们的角色、资源或任务职责)。每名成员分担其他成员的学习任务(共同的责任),并感谢其他成员的支持和帮助(共同的义务)。这种双向因果关系的结果是,合作努力的特点是积极的可塑性和可替代性。可塑性表现在小组成员对其他人的影响是开放的,可替代性表现在小组成员的行为可相互代替,这样小组成员就没必要重复其他成员做过的行为了。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二、个体义务\/个人责任
孩子们今天可以共同完成的事情,明天他们独自就能做。
——维果斯基(Vygotsk_V)
训练使用合作小组,包括建立小组和个人的责任。如果评估的是整个小组的成绩,把评估结果反馈给所有小组成员,并与某一成绩标准作比较,此时建立的就是小组责任。如果评估的是每个成员的成绩,把评估结果同时反馈给个人和小组,并与某一成绩标准作比较,而且小组中其他伙伴也要对每一个成员负责,要求他对小组的成功做出自己的那部分贡献,此时就出现了个人责任。在收到反馈的基础上,小组可以表彰和庆祝成员在学习上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对小组伙伴学习所做的贡献,小组可以通过提供任何所需的帮助和鼓励来进行及时补救,小组也可以重新分配任务以避免成员任何重复性的努力。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使每个成员本身在他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更好的发展。个人责任是保证所有小组成员通过合作学习取到实质进步的关键。参加完合作课程以后,小组成员自己在完成类似任务时应该做得更好。合作性课堂学习的一个基本模式是:首先,学生在一个合作小组中学习知识、技能、策略或方法。其次,学生独立地应用知识,或者表现技能、策略或方法,来证明他们个人对材料的掌握。学生共同学习,然后单独表现。
个人责任使小组成员意识到不能搭别人的便车。当小组成员的贡献难以区分时,当小组成员的贡献过剩时,当成员对小组最后的结果不负责任时,小组成员有时候就很容易出现“滥竽充数”或者“搭便车”现象。研究表明,下列方法有助于建立个人责任。
1.保持小规模的小组。小组规模越小,个人责任更强。
2.对每个学生进行单独测验。
3.随机进行口头检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随机选择学生来向你(在全组面前)或全班汇报他所在小组的成果。
4.观察每个小组,并记录每个成员对小组学习所作贡献的大小。
5.每个小组分配一名学生担任检查员的角色。检查员可以要求其他小组成员解释小组答案中的推理过程和基本原理。
6.让学生把他们学习到的东西教给其他人。当所有学生都这么做的时候,我们把它叫做同时性解释。
积极互赖和责任
在合作情境中,小组成员分担共同结果的责任。每个小组成员承担的个人责任是:为完成小组目标贡献自己的努力,帮助其他小组成员也这么做。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积极互赖建立得越好,将有越多学生会感觉到个人有责任贡献他们的努力来达成小组目标。分担的责任增加了小组成员动机中“应该”的概念——每个人应该分担、贡献和尽职尽责。分担的责任还使得每个小组成员必须对小组其他成员负责。学生将认识到,如果他们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他成员将会失望、痛心和烦躁。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三、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在工业组织中,小组的努力最关键。在工业组织中,明星没有立足之地。你需要富有才干的人,但他们不可能单独完成任务,他们也需要他人的帮助。
——ly
训练使用合作小组,应保证所有小组成员面对面地共同学习,来完成任务和促进彼此的成功。小组成员需要真正地共同学习。当个人为了达到小组目标,鼓励并促进其他成员来努力完成任务时,就出现了积极性互动。在促进彼此成功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为每个成员建立了一个学习系统和一个个人支持系统。
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的促进性互动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计划小组见面的时间。这个步骤看起来很简单,很多学习小组却因缺乏足够的见面时间而未能进一步成熟和发展。
第二步,强调需要成员共同学习来达到小组目标的积极互赖。正是积极互赖产生了对彼此成功的负责。
第三步,鼓励小组成员间的促进性互动。其中的办法之一就是,对小组进行监控并对成员促进性互动的行动进行表扬和鼓励。
虽然积极互赖本身对结果可能会有所影响,但是积极互赖主要是通过促进个体间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才培养互相关爱并彼此负责的关系、心理调节和社会适应的能力产生非常强有力的影响作用(Johnson&Johnson,1989)。研究表明,促进生生互动的特点是:个体之间互相提供既高效又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互相交换诸如信息和材料等所需的资源,并更高效又有效地加工信息;为了促进下一步的表现而互相提供反馈,为了做出更高质量的决定和考虑问题时更有洞察力,而互相对彼此的结论和推理过程提出挑战;号召大家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竭尽全力;互相影响彼此为达到目标付出努力;表现出对别人的信任以及值得别人信任的行为;保持努力争取共同利益的动机,并建立起以低焦虑和适度压力为特点的中度唤醒水平。小组成员确确实实地在共同工作!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四、人际和小组技能
与太阳底下其他任何能力相比,我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与人相处的能力上。
——JohnD.Rockefeller(洛克菲勒)
将缺乏社交技能的学生安排进一个小组并告诉他们要合作,并不能保证他们就真能合作。我们并不是天生就知道如何与他人有效互动的,人际和小组技能并不是在需要它们的时候就会奇迹般地出现的。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高质量合作所需的社交技巧,并鼓励他们在希望合作小组更有创造力的时候使用这些技巧。团体动力学的整个领域都是建立在社交技能是团队生产力的这一关键前提基础上的(Johnson&F.Johnson,1997)。
训练使用合作小组的第四个方面是,教给小组成员在与他人有效工作时所需的小组和人际技能。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学生需要学习有关学科主题的内容(任务工作),也需要学习有助于小组功能发挥的人际和小组技巧(小组工作)。如果学生不学习小组工作技巧,他们也就不能完成任务工作。如果小组成员在小组工作中很无能,他们的任务工作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另一方面,成员的小组工作技能越好,他们学习的质量越高、数量越多。合作学习本来就比竞争或个体化学习更复杂,因为学生要同时参与到任务工作和小组工作中来。为了协调各种努力以达到共同的目标,学生必须彼此认可和互相信任、进行清晰而准确的交流、彼此接纳和互相支持,并建设性地解决冲突。
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学生的社交技能越好,教师越用心地教授并奖励社交技能的使用,就越有可能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在有关学者对合作学习的长期研究中,他们考察了在合作学习小组内部,社交技能、积极互赖、学业成就等与奖励的依存关系,给最终成绩表现带来的影响。在合作技能情境中,学生每个星期接受四种社交技能的训练,如果教师观察到小组中的所有成员都使用了四种技能中的三种或三种以上,就给该合作小组中的每个成员的测验成绩加两分。结果表明,积极互赖,有助于学生表现出小组整体的学业、社交技能最高的成就。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五、团体历程,小组反思
注意互相照顾,和小组分享你的能量。在登山过程中,如果做到了相互合作,你就不会感觉到寂寞和孤单。
——WilliI.}nsoeld(著名登山运动员)
训练使用合作小组的最后阶段是组织团体历程。小组是否回顾和反思他们的小组运行情况,直接影响着小组工作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反思过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连续事件,反思应该贯彻在合作学习的全过程之中(Johnson&F.Johnson,1997)。团体历程可以被定义为通过对小组过程的反思,来描述小组成员的哪些行为是有益的或无益的,决定哪些行为要继续或者要改变。团体历程的目的在于,明确和提高小组成员为达成小组目标而付出协作努力的有效性。
团体历程启动器
1.指出三件你们小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做得不错的事情;指出一件你们小组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
2.思考每个小组成员为提高小组效能所做过的一些事情,并告诉该成员。
3.向你的小组成员表达你对他们今天为你提供的帮助的感激之情。
4.从1(低)到10(高)中选择一个作为你对自己某一合作技能(例如鼓励参与或检查理解)的等级评定。与你的小组分享你的评定,并解释你评定的依据。规划如何提高小组成员使用这一技能的频率。
为了持续提高合作学习的任务工作和小组工作的质量,可遵循以下五个步骤来组织团体历程。
第一步是在小组成员的工作最有利于彼此学习时,评估他们之间互动的质量。评估小组运作过程质量的最简单的方法是,让教师观察并记录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的行为表现。教师系统地从一个小组移到另一个小组,使用一个正式的观察表或检查表,来收集每个小组的具体数据。这样,可以记录目标社会技能的使用频率。
系统观察为教师打开了一扇走进学生心灵的窗户。教师通过倾听学生向他们的小组同伴解释如何完成任务,可以比仅仅纠正学生在测验或家庭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更多地了解学生已经知道和理解了什么,并可了解学生对哪些知识还不知道和不理解。通过倾听学生的解释,教师可以获得学生对教学方法、所教基本概念和策略、共同工作的基础等的理解情况等宝贵信息。
教师不是唯一可以观察小组并记录小组运作情况的人。教师可以给每个学习小组任命一名学生观察员(每节课轮换),在每节课最后,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填写一张检查表,记录他们使用每个目标社会技能的频率。评估整个小组的成绩是很有益处的,这样小组间便能比较出他们通过组员间特定的互动模式而表现出的成绩状况。
进行小组反思的第二步是,给每个学习小组提供反馈。在每节课最后,教师应该留出一些时间来给每个合作小组,让他们反思小组成员共同工作的有效性如何。小组成员应描述哪些行为对于完成小组工作是有帮助的,哪些是没有帮助的,哪些行为需要继续保持,哪些行为必须做出改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第一阶段检查表中所收集的数据,并把它们放入一个排列图表中,以便讨论能聚焦。此时,讨论的重点是当前合作效能的水平和提高小组工作质量的方法。个体化努力对小组成功的贡献需要得到承认和鼓励。这些小团体历程能够:①使学习小组成员维持良好的工作关系;②促进合作技能的学习;③保证小组成员对他们自己的参与情况有所了解;④保证学生在认知水平上和元认知水平上进行思维;⑤为提供庆祝小组成功和强化小组成员的积极行为提供手段。
影响团体历程成功的一些关键因素是,教师应给小组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其进行反思,提供小组反思的结构(例如指导学生“列出你们小组今天做得好的三件事情和一件值得改进的事情”),强调积极的反馈,使反思具体化而不是概括化,维持学生对小组反思的参与度,提醒学生在反思时使用合作技能,并传达对小组反思目标的明确期望。
团体历程给小组成员提供了一个相互维持责任、成为一个负责和技能熟练的成员的结构。为了对彼此的学习做出贡献,小组成员需要按时上课、进行准备(完成必要的家庭作业),并对小组工作做出贡献。一个学生的缺席和缺乏准备,常常会使其他成员的士气受挫。创造性的小组工作需要成员按时上课和认真准备,并且需要其他一些同伴共同对此负责。进行团体历程的时候,为了让每个人的学习达到最优化,应讨论每个成员需要改进的行为。
团体历程的第三步是,让小组设定如何提高他们小组效能的目标。各个小组成员提出能够提高小组工作方法的建议,由小组共同决定采纳哪些建议。讨论小组功能的发挥情况对于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是绝对必要的。不过,令人遗感的是,在实际的合作学习实践中,学生很少有时间来反思他们合作的质量。如果经验不经过反思,学生从合作中学不到任何东西。如果希望学习小组明天比今天运作得更好,成员就必须得到反馈信息,反思他们的行为怎样才能更有效,并计划在下一次小组活动中如何表现得更有技巧。
团体历程的第四步是,反思全班运作的效能如何。除了进行小组反思以外,教师还应定期组织同学进行全班反思。在每一节课的最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全班反思,他可以跟全班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如果每个小组有一名学生观察员,可以把每个小组的观察结果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份全班的总体结果。
团体历程的第五步是,举行小组和全班的庆祝活动。如果小组成员形成了对学习的责任感、对合作小组工作的热情、对学科内容掌握以及与小组同伴合作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学生就会产生成功、被赏识和被尊敬的感觉。

实施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文 文案:

作者:徐州三十三中宋崇玉来源:添加日期:2014年04月18日点击量:255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里要注意的是“共同任务”也是要各自掌握的独立任务,不是流水线上的分工,一个(任务)产品自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是通过合作达到学习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是让学生能够有较传统学习活动更多收获的有效学习方法之一,这是大家公认的,那么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却没有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有统一的原则,也就是有其遵循的规律。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但有成(功)法,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抓手的教学成功案例很多,如果都是一个标准的做法,这样的“文章”就没有必要继续做了,显然不是这样的。
小组合作学习可根据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核心行为是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行为有被“小组”因素影响的成分,其占比越大,活动越充分,学习效果越好,活动开展的越科学合理。小组合作的实质是生生互动。所谓生生互动就是学生之间互相影响的学习活动,包括行为规范、辅导解疑、检查巩固等等。也就是说,学生个人学习行为与小组其他人有一定的关联作用,这种思想意识要让每个同学都认识到。
关于小组的组成有一个误区,总认为严格按照成绩搭配分组,组与组的力量悬殊不大,才有可能在一起进行竞争。产生此误区的原因是因为误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中,各个小组之间比的是成绩,这本身就是传统的应试思想反映,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要的是过程。
更何况严格按照成绩分组是不现实的,因为即使你按照某一次成绩分组了,下次再有新的成绩后,这个“严格”有可能被打破,如果重新调整小组,不利于小组的稳定,并且影响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就是有了成绩的好差生之分也不利于调动成绩不理想同学的积极性。因此小组组成只要自然、适当就可以了,素质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何时开展比较适宜、开展的次数多少比较恰当、怎样的活动才算充分,如何控制以及以何种方式开展等等直接决定小组合作学习的成败,这是我们所关心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的几个方面问题。保证成败就必须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的准度、频度、力度和效度等方面把握,将其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机结合的含义就是做到利用教学进行小组活动,利用小组活动进行教学。
1.准度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时机是不是把握得准。如果把握得不准,活动开展起来就比较盲目,针对性就不强,活动质量就不高,给人感觉就是为小组活动而小组活动。如果“准”,则学生此时“急需”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学生的身心需要这种活动来缓冲。也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急需”小组活动,例如“综合查”,就是:你不问我我问你。学生可以轻松得分,快乐学习,何乐不为?
要知道学生听老师讲课时间长会“累”的,老师自己也会疲惫,特别是老师投入地讲了半天,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没精打采,老师自己也觉得做了很多的无用功,还有可能产生无可奈何的情绪。适时的让学生自己活动,并且是有组织的小组活动,不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润滑剂,也能起到给学生加油的作用。
例如,试卷讲评课,或者练习讲评课,老师认为试卷处理完毕了,实际上绝不可能每一个同学每道题目都掌握,必然有不少同学仍然存在这样或者那样问题。一般说来一张试卷上某一道题目全班学生百分之百正确的不会太多,几十个人中只有几个同学错很正常。有的题目出现的错误比较集中,那就是需要解疑的重点。全班学生对应整个试卷需要解决的方案很多,也就是需求各不相同。最省事的方法就是对答案,每一题目过一遍,这是不科学的一种方法,因为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不需要这种解决问题方案的,何况有的同学有问题将正确答案抄下来了事,因为没有时间去解决自己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可是相当相当一部分学生习惯老师对答案,希望老师这么做,那样不需要动脑筋,轻松无负担,这些学生因为对自己的解答心中没有数,到底是对是错拿不准。学生的心中没有数是学生学习最大障碍。
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越是成绩好的同学问题越多,也会经常给老师提出问题,而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反而没有什么疑问。而不少的同学面对拦路虎绕道走,而不是勇敢面对,“糊涂”到底。老师如果只是给学生对答案,就等于助长学生“糊涂”意识,因为正确答案有了,这些学生就认为自己也会了,掌握了,自欺欺人。就像成绩差的同学做作业,其速度一般比成绩好的同学快,不是先,而是后抄,奇怪的是抄了作业后安心享受“完成作业”的喜悦。
我们应该消除学生的这种依赖思想,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掌握知识情况。采取辅导式解疑是我们提倡的,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不便于”在全班公众场合下解决,一来没有必要,二来就是学生不好意思提问,此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解疑活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也就是抓准了小组活动的时机。
再如,新课教学中,学生通过课下的先学------作业的一项,还有上课时的演讲教学以及老师的点拨教学、统一书本习题集教学等工作后,接下来的重要活动就是巩固检查,在教师点拨之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新知解疑很有必要,可以进一步强化已有知识,解决新的知识理解掌握上存在的部分疑惑。
再就是学生学习小组合作的意识需要加强,需要老师对其引导加强,例如针对某学习任务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就是小组讨论,也就是生生互动活动,老师可以不失时机的对认为活动效果好的组进行表扬加分。灵活的利用小组活动进行管理也是小组互助的任务之一。
对于借班上课的教师要注意,如果学生没有进行小组的合作基础,需要随时组建学习小组。划分小组的速度就可以利用,如学生选组长,哪个组先选好就可以为优胜,将可以大大提高小组组成速度,增强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意识。
2.频度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次数(频率)是不是合适。虽然生生互动的学习过程针对性比较强,效率比较高,但是它只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教学的全部。由于学生学习活动有效时间有其自身的规律,所以活动的开展要尽可能符合这个规律,不能过于频繁,滥了就容易流于形式。每次活动都要内容具体,目的明确,扎实有效。注意活动的开展要符合“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原则,也就是说学生首先要热爱小集体,为荣誉共同努力,互相关心,讲究学习效率,要以学为主,要能畅所欲言、心情舒畅。
以新课教学为例,一般来讲小组活动2~3次为宜。其中一次应该为先学交流,再就是收获查或者综合查或者过关查等。新课解疑过程学生参与有深有浅,学生主体参与在老师主导下进行,不属于小组活动(组内自主内学练查存疑)。
小组活动时间长短可据内容的难易程度、效果好差等来确定,往往由组长检查速度决定,老师可以适当干预。第二次为本节课的收官之战,除继续学习作用外,其主要任务就是利用小组活动的精彩环节巩固检查来巩固知识。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过程,但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太频繁,势必造成学习活动形式单一(成小组合作),助长了个别同学的自由散漫。还要注意给学生留下一定的个人独立思考时间。
3.力度主要体现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重视程度。为了让学生重视小组活动,一方面老师组织的小组活动学生能够从中真正的得到学习上、思想上的帮助,另一方面应该有恰当的评比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短时间激励的,有长时间激励的。短时间激励随时表扬与批评及一节课的总结等就是,长时间激励就是一周或者一个月对总分进行比较总结。
短期激励价值最高,因为它可以使过程及时得到评价,学生行为及时得到肯定、修正,使过程更有意义,也更加丰富,更加有效。短期的激励有利于优秀的同学更上一层楼,其他同学得到及时的督促。
一节课结束,每组学习状况都有一个标志这节课学习情况的分数,它是激励的依据。其中一个处理方法就是收获的硬性指标完成任务,我们可以以其中中间数为基准,分数等于及高于此数的组没有具体收获硬性指标,其他组收获硬性指标数为差数。例如基准数是8,某组分数是7,则要额外自选一道题目完成,同样要有相应的收获。这里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重视分数,更加注意课下复习效率,不等同于用学习惩罚学生。
再一种短期激励的方法就是末位查,分数最低的组每人准备一道与自己水平匹配的题目,下一节课讲解。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的就是按照老师要求的全班性的活动,隐性就是小组内部在组长的组织下,自觉进行的旨在竞争时取得好成绩的活动情形。隐性的活动情形出现的多少,也说明激励机制运用的得当与否,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的力度,体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的情况。隐形活动开展情况主要取决于组长素质,如组长的责任心、好胜心、进取心等。就像运动会的时候百米接力比赛之前,一个组的四个参赛队员一定会为了胜利反复练习、谋划,这是在正常不过的小组隐性活动。
4.效度就是小组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不仅要任务明确,而且要扎实有效。
影响有效性的一个因素是组内人员组成要合理,层次要分明,也就是说小组成员不能都是素质(不单指成绩)好的同学,当然更不能都是素质相对差的同学,否则影响小组活动开展效果。但是无需严格只用成绩来分组,一般来讲班级内的学生正常座位就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在学习小组中,组长的确定很重要,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自己选举。组长是核心,要发挥其核心作用,要有比较强的责任心。教师要对组长适当的培训,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组长方法,鼓励其奉献,让其明确帮学相长,检查提高,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会进步更快。更重要的是要求组长要做一个有心的人,通过活动师化自己,快速成长。
二是小组学习活动的开展要符合任务可完成性,即所布置的任务在预设的时间内应该能基本上完成,或者是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任务。
三是监督有效,学生活动的时候老师或参与,或观察,要适当总结活动情况,褒奖优秀做法,不断优化学生活动。
在进行小组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利用口头激励,让学生的行为及时得到认可,不断地受到激励,学生行为会自然优化。大家知道今麦郎方便面的广告,为一个小小的卤蛋而欢呼,广告词是“为生活中的小惊喜而欢呼”一开始的时候我倒没有觉得有什么,甚至觉得“不值得”,但后来的我觉得这里面有着深奥的道理。当我们会为生活中的小惊喜而欢呼的时候,说明我们才会生活,生活才会值得眷恋,生活才有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应遵循以下原则,才能保证小组活动开展:
人员组成自然合理,
合作活动把握时机。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学生做到深度参与。
内容难易注意适中,
检查落实渗透激励。
在现实的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小组竞争分数开始新鲜,然后感到俗套的问题。正因为此,由于坚持不了这俗套的分数,淡化了小组竞争,淡化了小组合作学习,直至小组合作学习烟消云散。有的公开课,勉强出现下组合作的情形,也是寡淡无味,形式而已。
小组合作学习,形式需要,内容更需要,从思想上认清其作用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从思想上有正确的认识,才能重视,也才能不折不扣的实施。

实施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文 文案:

大学教育合作学习探讨
一、引言
合作教学在国外又叫做合作学习,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但由于合作学习在不同的国家的实践各不相同,各个国家对合作学习的解释也不尽相同。然而,不论如何阐释,合作教学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教学是以合作教学小组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
2、合作教学是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
3、合作教学是一种目标预设的教学活动;
4、合作教学的评价标准和奖励依据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是一种按照小组总体成绩来进行奖励的教学策略;
5、合作学习仍是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活动[1]。
总的来说,合作学习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互动为基本特征,相对于“个别学习”,其要求优、中、差生混合为小组,因此各小组学生在互动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2]。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从事学习活动,通过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经由相互的交流、沟通和协作获取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的产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绩的评定、认可。
虽然有关合作学习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学教学上,但笔者认为,高校教学涉及到大量的有争议的前沿问题,是一个学习与探讨相结合的过程[3,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维护学生的兴趣,承认其创造性[5]。改革灌输性的教学模式,积极创造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的教学环境,采取设问启发、范例引伸、趣味诱导等教学方法[6,7],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的。
二、对象与方法
文章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收集有关学生学习动机、策略、态度等数据,利用相应的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本次调查以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Pintxich等人在1993年编制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量表”(MSLQ)为蓝本设计调查问卷。
1、MSLQ问卷的特点
MSLQ问卷,在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诸多工具中,更具可靠性和实用性,其基本的测项质量、维度结构均得到了比较广泛的支持和运用。作为评价学生自主学习动机、策略的指标体系,MSLQ问卷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这一评价体系,以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基础,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策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抽样与数据收集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45份,回收有效调查表135份,有效样本率为93.1%,抽样复核率31%,复核合格率92.5%。调查对象涉及我院2005、2006、2007级等,多个专业学生。就抽样分布而言,样本的男女比例接近1∶1;受访者年级分布在大二、大三中所占比例最大(74.8%)。
三、结果与分析
在对进行测试的81题中,有关学生在学习主动性和和教师和学生合作教学的有70题,有关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有4题,学生在学习中消极情绪的占7题。为了方便统计列表如下:
在调查的四个专业中,都出现在被动学习中,主要是担心考试的成绩,这说明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看重的是分数,而不是知识。所以谈不上思考提问,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这也是反映当前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缺乏自信和师生互动中,女生所占比例比较大,这可能是自尊心或是记忆内容相对较多,所以女生学习要主动一些;合作学习中,女生之间更能合作学习,这也可能和性格有关系。通过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大学学习中,女生相对要积极主动,更能成熟理智地对待学习,并且女生对权威的置疑明显高于男生。
四、讨论
根据问卷调查所反映的情况,深层次分析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合作学习是当今社会最有效、最进步的学习方式。对于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来讲,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帮助学生认识专业,并在良好学习氛围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因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结论的得出,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来完成,如果单凭少数学生的智慧和经验是很难顺利完成课程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的,而只有学生之间智慧和经验的共享与小组成员的合作才能确保教学任务的成功完成。
但是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学科,使得很多同学很难做到自主――合作教学。从笔者从事的教学经验来看,更多的是为了考试。因此,结合大学的教育,除了传播知识,重要的是用老师的言行和学术修养,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思考。虽然很多知识和信息可以在网上或其他方便的途径中获取,但大学以直接的人与人――知识分子、大学生――之间的交往,形成具有活力的文化交流,这不仅是互联网不能取代的,而且它还会成为互联网所依赖的文化中心。
而我们的大学,正是在排得满满的课程表中失去教育的灵魂,在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埋头记笔记的学习方式中,失去了思维的能力和乐趣。
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医类学生、教学的实际情况,研究分析“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在大学教学方面的可行性,为今后有针对性地改善教学管理.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参考。
1、师生合作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愿学、乐学
作为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放在首位。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喜欢学,才会愿意学,乐意学。对于学生新遇到的老师,如何在第一节课就提起学生的兴趣很重要,我们可以利用当前的热门话题,或者是这个领域的前沿,或者是同学们属知的科学现象进行开讲,走进学生中间,而不是站在讲台中间来授课,这样学生都感到亲切,并且对可知的知识进行探讨,当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他们的积极性彻底被调动起来。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就很轻松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的。有时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完全来源于具体的学科,而是该科的任课教师,因此平时多利用师生合作,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好感,让学生乐意学该学科,也可以学好该学科。
2、师生合作,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平时的教学中,实验占据了教学的重头戏。面对各种各样的实验,有的学生喜欢,有的学生没有兴趣,特别是有些实验只是一些验证性实验的话,学生认为很简单,不愿意做,可是如果太难的话,他们又做不出来。所以可以把一些简单实验结合起来,并增加一些难度,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老师只是作为顾问,这样学生觉得有一定的挑战性,学习不但有了难度,更有一种解决问题的乐趣。他们会显得很活跃,当学习兴趣会提高。同时,经常性动手,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有探求的渴望,同时对于有难度的学习也增强了信心。
3、师生合作,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门学科的学习不仅在于课堂的气氛和学生能动性的发挥,更要看重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由于在合作学习中,如果老师只是安排了学习内容,但不参与,单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是无法完成的,此时应该需要更有效的师生合作学习,教师应扮演学习小组的一员,同时又是知识的引领者的角色,这样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才真正有效。另外,教学目标达成的实施者是教师,学生是目标达成的主体,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在教师的调节下完成,并不是所有预设目标都交给学生个人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只有教师成为课堂合作学习的一员,课堂才会变得生动有效,才会变得有章可循,所有的合作学习才有实效。
英国教育家纽曼在他著名的《大学的理想》中提出:大学的职责就是提供智能、理性和思考的练习环境。让年轻人凭借自身具有的敏锐、坦荡、同情心、观察力在共同的学习、生活、自由的交谈和辩论中,得到受益一生的思维训练,这才是大学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实施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施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实施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