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人教版语文必修3精品导学案2.4《蜀道难》精品教学案作文 蜀道难导学案教师版文案

2019-03-09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人教版语文必修3精品导学案2.4《蜀道难》精品教学案作文 蜀道难导学案教师版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教版语文必修3精品导学案2.4《蜀道难》精品教学案作文  蜀道难导学案教师版文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3精品导学案2.4《蜀道难》精品教学案作文 蜀道难导学案教师版文案:

《蜀道难》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
2.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3.了解李白的放达。
学习重难点:
1.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2.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
一、预习
出示名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学生朗读,指出作者——
2.回忆李白诗中的一些名句。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二、了解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诗仙”来历,源自他写《蜀道难》。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他的命运开始于漫游,也结束于漫游。天宝元年(公元472年),李白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得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加上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不甘趋炎附势,因此不到三年就被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
《蜀道难》写于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当时著名诗人贺知章前往探望,首先见到了《蜀道难》,赞叹不已,连连称赞说“谪仙呀谪仙!”
后人就开始称李白为“诗仙”。
纵观李白的诗歌创作,浪漫俊逸,豪放自然,尤其是他善于想象和夸张,使诗歌气势磅礴,后人称赞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关于这点我们已经在已经学过的诗句中感悟到,如: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蜀道难》,再来感受他这种恣肆汪洋的浪漫主义风格,以及他寄托于其中“济世救民”的思想。
三、赏读《蜀道难》
1.正音。给下列词语注音并注意写法。
噫吁嚱()()()鱼凫()石栈()猿猱()
扪参()()抚膺()巉岩()萦岩峦()
崔嵬()()飞湍()喧豗()凋朱颜()
咨嗟()()砯崖()
2.自由朗读。思考:
文章主要是运用多种手法,从多个角度突出蜀道的难,这个“难”指行走艰难,出入不便,应该在诗句中已经反复表达出了作者着这“难”的感叹,大家说,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感叹之情?



3.指导朗读。
(以上)这三句话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蜀道之难的感叹之情。但是这三次感叹对蜀道艰难的表达角度(特点)却是不一样的,请同学们结合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1)第一句感叹蜀道的“高危”,“噫吁嘻!危乎高哉”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地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在全诗的开头,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感情基调,也领起下面四句神话传说(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所以要读得很有声势,特别是“噫吁唏”三个感叹词重叠,更加重的惊异之感,所以要读得高亢。
噫吁戏,……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学生个读——教师范读——学生反复读)
(2)第二句感叹蜀道的“惊险”。“使人听此凋朱颜”,听了这些内容后,不禁使人红润的容颜都为之凋伤憔损,它总结前面7句,要读得慢而伤感,要低调。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学生反复读。特别强调:尚不得、愁攀援、何盘盘、坐长叹、何时还、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
(3)第三句感叹蜀道的“凶险”。“侧身西望长咨嗟”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说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又跟开篇“噫吁嘻!危乎高哉”一句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结束全诗,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全部内容概括无余。它总结了上面8句,要读得缓慢、深沉,读出感叹来。
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教师范读——学生反复读)
(4)听课文录音朗读。齐读。
四、深层挖掘诗歌内涵
(一)探索作者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渲染的手法。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接下来我们来探索作者这种独特的“大气”。
1.我们先看第一节(朗读):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节里,诗人主要是运用丰富的想象,突出蜀道的“高危”。那么,他又是怎样进行想象的呢?
2.再看第二节(朗读):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这一节里,诗人虚实相映,通过摹写神情、动作以及感觉突出了蜀道的惊险。那么诗人又是用什么有映衬?摹写了怎样的神情、动作和感觉?
3.再看第三节(朗读):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
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一节中作者再运用了夸张和联想,突出了蜀道的凶险。那么,作者运用了哪些夸张和联想呢?
(二)简单探索诗歌的寓意。
李白怀着“济世救民”的远大抱负应召来到长安,可是唐玄宗却只给了他一个闲职。李白的满腔报复顷刻化为乌有。于是有了这篇创作。所以,文章多少总要寄托当时的一点心情:或失落,或困惑,或担忧。你能找得出这样的诗句么?
1.诗人描写了这个险象环生的蜀道,本身就有寄寓。暗示
2.第二节中作者来到蜀道时的感触:悲鸟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等就有寄寓。暗示
3.“问君西游何时还”“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暗示,既想,又担心。
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五、小结
诗人袭用乐府古题,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
诗人表面写了蜀道的艰难,其实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
诗风气势磅礴,风格豪放,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朗读时应读出这样的气势。
《蜀道难》答案
三、1.yīxūxīfúzhànnáoménshēnyīngchányíngcuīwéituānhuīdiāozījiēpēng
2.①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四、(一)1.这一层写蜀道来历:蚕丛鱼凫开国,五丁开山两个神话传说写出了蜀道悠远的历史和神奇的来历。写出历史上蜀道的不可逾越。
2.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摹写感觉: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3.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运用联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极言蜀道的凶险。
(二)1.社会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2.自己当时失落,悲观的心情。3.自己对长安官场的恐惧,既想入仕,以实现“济世救民”的理想,又担心官场险恶,不能功成身退,充满了矛盾。

人教版语文必修3精品导学案2.4《蜀道难》精品教学案作文 蜀道难导学案教师版文案:

一、 导入
提到柳我们可能会想到 “杨柳依依”“满城风絮”的画面;想到柳永在杨柳岸边模糊了泪眼,想到李白在玉笛吹奏的折柳曲中起了故园情。
提到竹我们可能会想到竹的品格“未出土时已有节”的气节,“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韧;想到一些关于竹的名人比如“竹林七贤”和郑板桥。
提到菊我们可能会想到陶渊明和感慨“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
我们如果将类似的内容融入到写作中,一篇富有文采又饱含文化气息的文化作文就会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二、 学习目标
1. 初步体会文化作文的特点
2. 学习文化作文中运用修辞和引用名人名言的写作方法。
三、 美文展示
时值中秋,一阵西风吹过,就有大片大片的树叶飘落下来。面对满地的落叶。有人写了一段美文可以作为文化作文的典范: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当瑟瑟秋风轻轻撕开了夏的天空,拂向大地,树枝摇曳,秋叶纷扬,宛如放飞漫天的彩蝶,舞姿翩迁,那凋敝中带着唯美,萧索中透着诗意。踏着松软的落叶,静静地聆听秋叶在舒缓地唱着“归去来兮”,大气而磅礴;在满地枯黄的沉美与静谧之中,给人一种凄婉中的幽远,绚丽之后终归平淡,平淡之中具有醇美、深情及悲壮。
1.你感觉他们好在哪里?文化作文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明确:1)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
当瑟瑟秋风轻轻撕开了夏的天空运用了拟人。效果:运用“撕”字让这一句话更具有画面感,我们似乎看到了秋风撕裂夏天天空的场面,而且读起来语言非常美。
秋叶纷扬,宛如放飞漫天的彩蝶。运用了比喻。更具有图画美和语言美。本来是写大片大片树叶落下的场面,但我们似乎看到了漫天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2)引用了名言名句。
开头就引用,让人开篇就感受到了文化气息。静静地聆听秋叶在舒缓地唱着“归去来兮”这一句在运用拟人的同时也引用了名句,让人似乎身临其境地听到了树叶在吟唱,并从吟唱声中感受到了文化的悲壮美。
通过分析就形成了对文化作文的初印象:要有文采,有文化气息。
2.再整体看一下这段话,感觉意境怎么样?
明确:非常美 当瑟瑟秋风轻轻撕开了夏的天空,拂向大地,树枝摇曳,秋叶纷扬,宛如放飞漫天的彩蝶,舞姿翩迁。踏着松软的落叶,静静地聆听秋叶在舒缓地唱着“归去来兮”,
四、 方法指导
如果我们面对着秋日的落叶应该怎样去写一段既有文采又有文化气息的话呢?
1. 请运用修辞手法把“一叶落知天下秋”这个词语扩展成一两句优美的话。并思考一下你写的句子呈现了秋天怎样的特点?
明确:峭厉的西风扫过,一片树叶一不留神脱离了枝头。在空中悠悠的盘旋了一阵,继而像一只折翅的鸟儿坠入了大地的怀抱。又到了残红已尽,秋意渐浓的时节。
2.再思考一下你刚才构思的句子体现了秋天怎样的特点呢?请用秋天是_____,秋天是_______,秋天是________。这种句式描绘一下。
明确:秋天是清冷的;秋天是飘零的;秋天是萧瑟的。
3.秋天的特点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你们对秋天的感觉不是独有的,文人骚客们曾经和你发出了同样的慨叹?
请用:
名人+名言\/名作\/名事+秋天特点的句式,把你刚才想到的排比句扩充一下。
示例:雨打梧桐,晓风残月透出的是秋天的清冷;枯藤老树,古道西风唱出的是秋天的漂泊;风急天高,渚清沙白感慨的是秋天的萧瑟。
上面两位同学都将诗词的意境和秋天的特点和谐地融为了一体,让我们透过诗词理解了你笔下的秋天。
4.下面请把你们刚才构思的两段文字组合在一起,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和整段的意境,可以适当的增删语句和调整语序。
找两个同学平台展示
5.我们来总结一下写这些段落时运用了哪些方法呢?
明确:运用修辞手法和名人名句:来增添文章的文采和文化气息
选统一色调的词语和名句,注意整段意境的把握。
如果我们通篇都运用了这些写作方法就是一篇很好的文化作文。
五、 写作练笔
请从“明月”、“西风”中任选一个题目,结合我们刚才训练的方法,写一个两百字左右的片段。
分组写 两个同学平台展示
六.结束语
同学们这些形象鲜明、文采斐然的句子,好似一个个文化符号在我们的眼前跳跃;一位位文人骚客在我们的耳边吟唱;一幅幅优美画面在我们的脑海闪现。今天的作文确实都展现了文采美、文化美。但是老师还想提醒大家,我们今天的训练只是写好文化作文的方法之一,大家不要忘记中华民族还有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我们如果从那里去汲取去沉淀。我们的作文才会更有文化分量、更有内涵。
附板书:
文化作文片段训练
修辞 文采美
名句 文化美
色调 意境美

人教版语文必修3精品导学案2.4《蜀道难》精品教学案作文 蜀道难导学案教师版文案: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概念的理解
1、因能力不足产生的过失,老师要私下里谈心,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并付出更多的耐心与爱心,静待花开
案例一:一天早上,我刚到学校,英语老师就反映,小郑同学又没有完成英语听写改错!生活老师也对她内务凌乱、不跟路队的现象一筹莫展。小干部纷纷反映:“小郑现在很叛逆,怎么说他也不听,早上抹药也不抹,写作业左顾右盼,上回餐厅剩下的鱼排,他非要装在口袋里拿回来吃。”我几次与其家长沟通、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开始我也很着急,因为怎么教育始终没有任何效果,特别是家长放任不管的态度让我接受不了,实行了过失代偿后,我慢慢转变了思想,意识到小正同学是一个性格腼腆、动作缓慢的男生,并不是孩子不想做好,只是能力不足。于是少了一份急躁,多了一份关心,在生活上嘘寒问暖,在学习中悉心指导,使孩子取得了更大的进步。任课老师说:现在只要批过他的一次作业,你对他的看法就会陡然改变——清秀的字迹、缜密的思维,处处透着他的认真劲儿!宿舍更加整洁,书本也更加有序,变化真大。
2、因行为散漫、自制力差产生的过失,要在全班内开展有效持续的教育
案例二:前一段时间六年级出现了厕所门被人为破坏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在全年级内进行了教育与指导,在年级范围内召开了“总务老师的一天”主题班会,让孩子们设身处地的体会我校总务老师的辛苦,做到争取不给老师添麻烦;“我有美丽声音”主题班会,通过让学生了解声音分贝大小对人体的影响,让孩子们做到轻言细语,文明用语。从思想上提高了学生们爱护公物的意识,规范了爱护公物的行为,并找了监督员,课下监督同学们在走廊里的跑跳打闹现象,监督同学们的冲厕所现象及提醒破坏公物的行为,在年级范围内引起同学们的重视,而且这项活动一直持续到现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因道德品质缺失产生的原则性过失,老师要和家长一起,形成教育合力,避免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犯同样的错误
案例三:有一名同学拿了副班的钱,经过班主任的教育后,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生:有一次,我没有跟路队,等同学们都走了以后,我在班里发现了副班主任老师的包,我拿了老师的钱,老师知道以后,对我进行了批评教育,并找来家长,一起来帮助我,在老师和家长的建议下,我利用课余时间把年级的废纸进行打包整理,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用卖废纸的几百元钱买了一些书,在老师和家长的陪同下,送给了位于长清区的合作学校,看到同学们高兴地样子,我深深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发誓以后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确定教育方案,实施具体教育
刚开始,在过失代偿中,我们多是批评教育加填写《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记录》,让同学们将自己过失的时间、地点、事件、造成的影响及该怎样正确改正记录清楚外,就开始择善实施了。其实,多数情况下,方法的确定比较简单,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着种种疑问与障碍,往往难上加难,不少老师因教学任务重,就潦草结束,教育的有效性和后续性都难以保障,久而久之,过失代偿就成为一种形式。后来,我们年级老师老师凑在一起,把我们的困惑一一道出,大家集思广益,一起来支招。经过反思后,我们认为有时单纯的自我反思与说教并不能起到促进学生内化与自我提升的作用,责任要越来越放手,让孩子主动体会帮助别人收获到的不仅仅有别人的感激,更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满足与快乐!让从被动接受老师的教育到主动收获快乐。
3月20日中午,在教学楼4楼形体室休息的一年级小朋友放在鞋柜里的鞋子少了一只,后来老师竟然在窗外的马路上捡到了这只鞋。
教育处的领导和六年级的老师重视这件事,经过彻查,原来是小宋同学在喝水时随手拿着那只鞋转着玩,结果转着转着把鞋扔出了窗外。学生为了逃避责任也没有及时汇报。经过一下午的调查和其他目击的同学反应,小宋才不得不承认了错误,还交待出自己以前还曾和小孙往小朋友的鞋里倒过水。了解了事情经过后,我首先让学生认真填写“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记录”表。因为学生填写表格的过程,就是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认真反思的过程。学生进行反思时,老师没有先给学生定性,而是根据表格所列出的角度引导学生,让学生这件事对个人、同学、老师、家人及学校所造成的的影响等方面自己去分析,让学生心中的正能量打败自己心中的“暗势力”,自己战胜自己。学生经过反思,对自己的错误认识不断提高。由一开始只从行为上认识到“不该动别人的鞋、不该倒水”,到后来从道德层面进行深刻剖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有损别人的利益,是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对自己及班级学校的形象都造成了损失。
两位学生的记录表经过了打草稿、反复修改,最后形成了最终教给教育处的终稿。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只是第一步,更为关键的是学生应对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努力弥补,挽回形象。经过与教育处领导、学生家长和犯错学生的沟通,最后确定了对犯错学生进行通报批评,学生在中午时义务为在形体室休息的一年级小朋友看鞋,为期4周。
而具体实施时,我注意了很多细节:首先与家长沟通好,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一开始家长还想替学生求情,可经过沟通,家长也逐步转变了态度,认识到了“过失代偿”是孩子对错误的弥补,是给予孩子重新树立自己形象的机会。其次,班主任跟踪、监督学生看鞋的过程、做好记录,并及时调整过失代偿的方式。
刚开始的第一个星期,学生只是单纯地在鞋柜旁看鞋。而在第一天,一年级小朋友看到他们在鞋柜旁转悠,竟然把他们围了起来,指责他们“是不是又想来偷鞋”。六年级的大哥哥被一年级的小朋友围着,场面也颇为尴尬,这两个犯错的学生也是脸红一阵白一阵的。我费了好多口舌给小朋友解释他们在进行过失代偿。后来,我想了个办法,也照顾到犯错学生的“面子”,让他们拿着夹子和笔,记录小朋友午休的情况。这样,一方面学生有事可干、一方面小朋友也不会再产生误会。后来,除了看鞋、这两名学生还主动帮助餐厅老师整队、帮助小朋友收被子、站在楼梯口执勤疏导路队。我还专门找了个执勤袖标给学生带上。过失代偿的形式在转变、项目在拓展。犯错学生和一年级小朋友的關系也更加融洽。
经过3周的“看鞋”,两名学生有了更深的感受。学生在过失代偿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自我教育,我想,这就是过失代偿的意义。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收获与反思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强调的往往不是学习,需要矫正的往往不是行为。试问回想一下我们的学生时代,我们是最优秀的那个孩子吗?择善而行,帮助孩子心存善念,做一个高尚的人。那我们的教育道路上,会不会少一些积怨,多一些感恩呢!

人教版语文必修3精品导学案2.4《蜀道难》精品教学案作文 蜀道难导学案教师版文案:

把守望站成一种姿态
蒋捷在《一剪梅·舟过吴江》中写道:“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神仙传·麻姑》亦有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时光易去,沧海桑田,如何能够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靠的是一种精神的坚守和展望,为的是更美好的明天。
提起“守望”一词,我们经常联想到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然而,慕容雪村说,作者觉得麦田很有诗意,所以写了这本书,他却从来不喜欢这个标题,因为他知道蹲在六月的麦田里割麦是什么滋味。每个人都有对事物的不同体会,有着不同的生命感悟,不同的梦想希冀,自然守望的就不同。麦田是让人耕种微笑的地方,在那里,可以让人守望住源于本心的赤诚;麦田也是让人劳作的地方,留给人疲乏与痛苦。守望是个人性的,它源于你对生命的体验,对生活的感触。守望是一种生命的态度或者说是一种信仰。比如:《娘子关前》里山西的荒野山间,常常有牧羊人,拿着铁铲,守望一群绵羊和山羊;《庄子·盗跖》中“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杜游“北望王师又一年”,曹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就像星辰守望着黑夜,彼此照耀相持,团结而执着,守望又是集体性的。当《龙的传人》这首歌响起的时候,我们时刻不会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悠悠中华文明需要我们来传承。曾经的我们被老一辈人守望着,如今的我们也共同守望着一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我们把守望化作一种信仰,登上古城墙,诵起唐诗宋词,你该记起有一个时代叫汉唐;我们把守望化作一种责任,灾难来临,众志成城,你该记得有首歌叫《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又该以怎样的姿态去守望呢?中国女子的守望给人反思,并不是所有的守望都能圆满,不是每一种守望都能实现,但有了守望生活才变得深刻,心灵才变得充实,梦想才变得可能。陶潜回归自然悠然自得,勾践卧薪尝胆成就霸业,司马迁忍酷刑成世家绝唱,李白月下独酌留诗仙雅名,余光中小小邮票系民族乡愁……从古至今,他们在守望中执着追求,在守望中迈向成熟,在守望中实现自我。三毛经典语录有言:“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以一棵树的姿态,有品格的站着,无愧我心,令人欣赏。我们虽不能都成为树,却也应自有我姿态,向世界展示我中华儿女独特风采!
像春风十里,不问归期,我们将继续守望着,为撑起一个共同的中国梦奉献自己。


结语:《人教版语文必修3精品导学案2.4《蜀道难》精品教学案》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人教版语文必修3精品导学案2.4《蜀道难》精品教学案》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人教版语文必修3精品导学案2.4《蜀道难》精品教学案》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