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数学总复习资料作文 文案

2019-03-10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数学总复习资料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数学总复习资料作文  文案

数学总复习资料作文 文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相交线
1、过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
短)。
3、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余角:两个角的和为9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补角:两个角的和为18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
5、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其中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就是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6、同位角:在“三线八角”中,位置相同的角,就是同位角。
7、内错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位置错开的角,就是内错角。
8、同旁内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在第三条直线同旁的角,就是同旁内角
5.2平行线
1、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3、直线平行的条件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3平行线的性质
1、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平行公理:
(1)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4、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第六章实数
1、平方根
(1)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那么这个正数叫做的算术平方根;2是指根指
数。
(2)的算术平方根读作“根号”,叫做被开方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3)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那么这个数叫做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2、立方根
(1)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那么这个数叫做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2)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3、实数
第七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与组成的数对。
1、记作
2、注意:与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3、坐标平面上的任一点P的坐标,都和唯一的一对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其中为横坐标,为纵坐标。
4、轴上的点,纵坐标等于0;轴上的点,横坐标等于0;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任何象限。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我们可以在平面内画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1、历史: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最早引入坐标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
2、构成坐标系的各种名称:
水平的数轴称为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方向为正方向
竖直的数轴称为轴或纵轴,习惯上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3、各种特殊点的坐标特点。
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横坐标轴上的点:;纵坐标轴上的点:
4、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用坐标表示平移
5、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的点的坐标特点:
(1)平行于轴(或横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2)平行于轴(或纵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6、各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
即:(1)若点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即横、纵坐标相等;
(2)若点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即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7、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关于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轴对称的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关于轴的对称点为,即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轴的对称点为,即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为相反数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即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8、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点分布情况平面图过程如下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轴、轴的正方向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9、用坐标表示平移:
10、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点到轴的距离=纵坐标的绝对值;
点到轴的距离=横坐标的绝对值。
11、对称两点的坐标特征:
(1)关于轴对称两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2)关于轴对称两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
(3)关于原点对称两点: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和,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像这样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
注意: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注意:一般而,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唯一的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
消元法: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不等式
1、用小于号或大于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2、能使不等式成立的的取值范围,叫做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解集。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3、不等式的性质:
(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4、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把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起来,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章数据收集整理与描述
一、知识框架
做统计调查时,通常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l为此要设计;调查问卷,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数据地看出表中的信息,还可以用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二、知识概念
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查。
2、抽样调查:抽梯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部分单位进行说查,并据以对全部究对象作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知在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3、抽样调查分类:根据选样本的方,抽样可以分为概丰抽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是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调查研究的总体中,根据随机原则来抽选样本,并从数量上对总体的某些特征作出估计推断,对推断出可能出现的误差可以从概率意义上加以控制。习愦上将概率抽样称为抽样调査。
4、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5、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6、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为了使样本能够正确反映总体情况,对总体要有明确的规定;总体内所有观察单位必须是同质的;在抽取样本的过程中,必须遵守随机化原则:样本的观察单位还要有足够的数量。又称“子样”。按照定的抽样规则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
7、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8、.频数:一般地,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也称次数。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测量值的数目,即落在各类别(分组)中的数据个数。
9、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n次试验,在这n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n(A)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数,比值nA\/n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率,并记为fn(A),用文字表示定义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是频率
(1)当重复试验的次数n逐渐增大时,频率fn(A)呈现出稳定性,逐渐稳定于某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事件A的概率,这种“频率稳定性”也就是通常所(1)当重复试验的次数n逐渐增大时,频率tfn(A)呈现出稳定性,连渐稳定于某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事件A的概率这种“频率稳定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统计规律性
(2)频不等同于概率,由伯努利大数定理当趋向子无大的时候,频率,在一定意义下接近于概率F频公式总体数量一频率。
10、.组数和组距:在统计数据时,把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国分成若于各组,分成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叫做组距。
11、频数分布直方图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
12、频数分布表的注意事项运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一般先列出它的分布表,其中有几个常用的公式: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抽样数据总数: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数据总数×各组的频率=相应组的频数。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目的,是为了将频数分布表中的结果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其中组距、组数起关键作用,分组过少,数据就非常集中:分组过多,数据就非常分散,这就掩盖了分布的特征,当数据在100以内时,一般分5-12组。
13、直方图的特点
通过长方形的高代表对应组的频数与组距的比(因为比是一个常数,为了画图和看图方便,通常直接用高表示频数),这样的统计图称为频数分布直方图
它能:①清楚显示各组频数分布情况;②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14、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1)找出所有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算出它们的差。
(2)决定组距和组数(3))确定分点
(4)列出频数分布表。(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数学总复习资料作文 文案:

高考数学74个知识点归纳汇总
高三同学,当您即将迈进考场时,对于以下问题您是否清醒的认识?老师提醒你:
〓〓1.研究集中问题,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
〓〓2.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不要忘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3.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
〓〓4.映射的概念了解了吗?映射f:A→B中,你是否注意到了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中与它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够构成映射?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5.求不等式(方程)的解集,或求定义域时,你按要求写成集合形式了吗?
〓〓6.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你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7.几种命题的真值表记住了吗?充要条件的概念记住了吗?如何判断?
〓〓8.不等式的解法掌握了吗?
〓〓9.三个二次(哪三个二次?)的关系及应用掌握了吗?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注意到对二次项系数进行讨论了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10.特别提醒: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根即为不等式ax2+bx+c0(0)解集的端点值,也是二次函数y=ax2+bx+c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1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注意到定义域的特点了吗?(关于原点对称这个必要非充分条件)。
〓〓12.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是什么?(定义法、导数法)
〓〓13.特别注意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的逆用了吗?(①比较大小;②解不等式;③求参数的范围)。
〓〓14.研究函数问题准备好“数形结合”这个工具了吗?
〓〓15.研究函数的性质注意在定义域内进行了吗?
〓〓16.解对数函数问题时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了吗?指数、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明确了吗?
〓〓17.你还记得对数恒等式(alog?琢N=N)和换底公式吗?
〓〓18.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图象的草图能迅速画出吗?能写出它们的单调区间及其取最值的X值的集合吗?(别忘了k?缀Z)。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19.三角函数中的和、差、倍、降次公式及其逆用、变形用都掌握了吗?
〓〓20.会用五点法y=Asin(?棕x+?渍)的草图吗?哪五点?会根据图象求参数A、?棕、?渍的值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21.试卷中给出的积化和差和和差化积公式你会用吗?
〓〓22.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各种表达形式你还记得吗?会用它们解斜三角形吗?如何实现边角互化?
〓〓23.你对三角变换中的几大变换清楚吗?(①角的变换:和差、倍角公式;②名的变换:切割化弦;③次的变换:升、降次公式;④形的变换:统一函数形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24.在三角函数中求一个角时,注意考虑两方面了吗?(先求出某一个三角的函数值,再判定角的范围)
〓〓25.形如y=Asin(?棕x+?渍),y=Atan(?棕x+?渍)的最小正周期会求吗?有关周期函数的结论还记得多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26.以下几个结论你记住了吗?①如果函数f(x)的图象同时关于直线x=a和x=b对你,那么函数f(x)是周期函数,周期是T=2?襔a-b?襔;②如果函数f(x)满足f(x-a)=f(x-b),那么函数f(x)是周期函数,周期是T=2?襔a+b?襔;③如果函数f(x)的图象既关于直线x=a成轴对称,又关于点(b,c)成中心对称,那么函数f(x)是周期函数,周期是T=4?襔a-b?襔。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27.三角不等式或三角方程的通解一般式你注明k?缀Z了吗?
〓〓28.你还记得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和扇形公式吗?(l=,S=)
〓〓29.在用反三角表示直线的倾斜角、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时,是否注意到了它们的范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30.常用的图象变换有几种(平移、伸缩和对称)?具体变换步骤还记得吗?
〓〓31.重要不等式是指哪几个不等式?由它们推出的不等式链是什么?
〓〓32.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都掌握了吗?(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数学归纳法)
〓〓33.利用重要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时,是否注意到:①都是正的;②等号成立;③其中之一为定值。
〓〓34.不等式解集的规范格式是什么?(一般要写成区间或集合的形式)
〓〓35.解含参数不等式怎样讨论?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36.诸如(a-2)x2+2(a-2)x-40对一切x∈R恒成立,求a的范围,你讨论二次项系数为零了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37.解对数不等式应注意什么问题?(化成同底,利用单调性,底数和真数要大于零)。
〓〓38.“穿根法”解不等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39.会用不等式a-b≤a+_b≤a+b证一些简单问题。
〓〓40.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有哪几种处理方式?
41.等差、等比数列的重要性质:(等差:m+n=P+q→________;等比:m·n=p·q→______)。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42.用等比数列求前N项和时应注意什么?(q=1时,Sn=______,q≠1时,Sn=____=______〓)。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43.数列求和中的错位相减法,拆项叠加相消法掌握了吗?还有哪些求和方法?适应题型分别是什么?
〓〓44.由an=Sn-Sn-1,求数列通项时注意到n?莛2了吗?
〓\/n→∞qn=0?圳(?襔q?襔1)掌握了吗?若lim\/n→∞qn存在,q满足什么条件?(?襔q?襔1或q=1);若q是公比,还要注意什么?(q≠0)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46.求无穷数列和(积)的极限时,你是“先求数列和(积),后取极限”的吗?
〓〓47.在数学归纳法的证明中,把归纳假设当已知条件用了吗?
〓〓48.复数相等的充分条件a+bi=c+di?圳a=c,b=d(a,b,c,d?缀R)。
〓〓49.立体几何中平行、垂直关系证明的思想明确了吗?每种平行、垂直转换的条件是什么?线∥线?圳线∥面?圳面∥面,线⊥线?圳线⊥面?圳面⊥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50.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定义法、三垂线定理、垂面法)
〓〓51.求线面角的关键是什么?(找直线的射影)范围是什么?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如何求?范围是什么?
〓〓52.在用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53.平移公式记准了吗?平移前函数的解析式、平移向量、平移后函数的解析式,二者知二求别外一个。
〓〓54.函数按向量平移与平常“左加右减”的何联系?
〓〓55.向量平移具有坐标不变性,可别忘了啊!
〓〓56.直线的斜率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到角公式、夹角公式记住了吗?
〓〓57.何为直线的方向向量?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斜率有何关系?
〓〓58.在用点斜式、斜截式求直线方程时,你是否注意到〓不存在的情况?
〓〓59.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利用什么方法判定?(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关径的比较)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怎样判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60.利用圆锥曲线第二定义解题时,你是否注意到定义中的定比前后项的顺序?
〓〓61.用圆锥曲线方程与直线方程联立求解时,在得到方程中你注意到△≥0这一条件了吗?圆锥曲线本身的范围你注意到了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62.解析几何问题求解中,平面几何知识利用了吗?题目中是否已经有坐标系了,是否需要建直角坐标系?
〓〓63.截距是距离吗?“截距相等”意味着什么?
〓〓64.解析几何中的对称问题有哪几种?(中心对称、轴对称)分别如何求解?
〓〓65.弦长公式记住了吗?
〓〓66.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公式分别是什么?如何应用?
〓〓67.换元的思想,逆求的思想,从特别到一般的思想,方程的思想,整体的思想都做好准备了吗?
〓〓68.解应用题应注意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审题,找准题目中的关键词,设未知数,列出函数关系式,代入初始条件,注意单位,写好答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69.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是什么?它的主要用途有哪些?二项式系数的相关结论有哪些?〓〓70.隔板法还记得吗?哪些问题可用此法?〓〓71.导数的定义还记得吗?它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利用导数可解决哪些问题?具体步骤还记得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72.“函数在极值点处的导数值为零”是否会灵活应用。
〓〓73.常见的概率计算公式还记得吗?
〓〓74.二项分布的期望与方差分别是什么?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如何求相应区间内的概率?

数学总复习资料作文 文案:

一、函数与极限
1、集合的概念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集)。集合具有确定性(给定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和互异性(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比如“身材较高的人”不能构成集合,因为它的元素不是确定的。
我们通常用大字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否则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⑴、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⑵、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N+或N+。
⑶、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Z。
⑷、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Q。
⑸、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R。
集合的表示方法
⑴、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括起来表示集合
⑵、描述法:用集合所有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集合。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⑴、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A、B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B(或BA)。。
⑵相等:如何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此时集合A中的元素与集合B中的元素完全一样,因此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
⑶、真子集:如何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但存在一个元素属于B但不属于A,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⑷、空集: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⑸、由上述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
②、对于集合A、B、C,如果A是B的子集,B是C的子集,则A是C的子集。
③、我们可以把相等的集合叫做“等集”,这样的话子集包括“真子集”和“等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
⑴、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在求并集时,它们的公共元素在并集中只能出现一次。)
即A∪B={xx∈A,或x∈B}。
⑵、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
即A∩B={xx∈A,且x∈B}。
⑶、补集:
①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②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CUA。
即CUA={xx∈U,且xA}。
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⑴、有限集:我们把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⑵、用card来表示有限集中元素的个数。例如A={a,b,c},则card(A)=3。
⑶、一般地,对任意两个集合A、B,有
card(A)+card(B)=card(A∪B)+card(A∩B)
我的问题:
1、学校里开运动会,设A={xx是参加一百米跑的同学},B={xx是参加二百米跑的同学},C={xx是参加四百米跑的同学}。学校规定,每个参加上述比赛的同学最多只能参加两项,请你用集合的运算说明这项规定,并解释以下集合运算的含义。⑴、A∪B;⑵、A∩B。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集合C={(x,y)y=x}表示直线y=x,从这个角度看,集合D={(x,y)方程组:2x-y=1,x+4y=5}表示什么?集合C、D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分别用集合语言和几何语言说明这种关系。
3、已知集合A={x1≤x≤3},B={x(x-1)(x-a)=0}。试判断B是不是A的子集?是否存在实数a使A=B成立?
4、对于有限集合A、B、C,能不能找出这三个集合中元素个数与交集、并集元素个数之间的关系呢?
5、无限集合A={1,2,3,4,…,n,…},B={2,4,6,8,…,2n,…},你能设计一种比较这两个集合中元素个数多少的方法吗?
2、常量与变量⑴、变量的定义:我们在观察某一现象的过程时,常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量,其中有的量在过程中不起变化,我们把其称之为常量;有的量在过程中是变化的,也就是可以取不同的数值,我们则把其称之为变量。注:在过程中还有一种量,它虽然是变化的,但是它的变化相对于所研究的对象是极其微小的,我们则把它看作常量。
⑵、变量的表示:如果变量的变化是连续的,则常用区间来表示其变化范围。在数轴上来说,区间是指介于某两点之间的线段上点的全体。
区间的名称区间的满足的不等式区间的记号区间在数轴上的表示闭区间a≤x≤b[a,b]开区间a<x<b(a,b)半开区间a<x≤b或a≤x<b(a,b]或[a,b)
以上我们所述的都是有限区间,除此之外,还有无限区间:
[a,+∞):表示不小于a的实数的全体,也可记为:a≤x<+∞;
(-∞,b):表示小于b的实数的全体,也可记为:-∞<x<b;
(-∞,+∞):表示全体实数,也可记为:-∞<x<+∞
注:其中-∞和+∞,分别读作\"负无穷大\"和\"正无穷大\",它们不是数,仅仅是记号。
⑶、邻域:设α与δ是两个实数,且δ>0.满足不等式│x-α│<δ的实数x的全体称为点α的δ邻域,点α称为此邻域的中心,δ称为此邻域的半径。
2、函数⑴、函数的定义:如果当变量x在其变化范围内任意取定一个数值时,量y按照一定的法则f总有确定的数值与它对应,则称y是x的函数。变量x的变化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通常x叫做自变量,y叫做函数值(或因变量),变量y的变化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值域。注:为了表明y是x的函数,我们用记号y=f(x)、y=F(x)等等来表示。这里的字母\"f\"、\"F\"表示y与x之间的对应法则即函数关系,它们是可以任意采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的。如果自变量在定义域内任取一个确定的值时,函数只有一个确定的值和它对应,这种函数叫做单值函数,否则叫做多值函数。这里我们只讨论单值函数。
⑵、函数相等
由函数的定义可知,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我们就称两个函数相等。
⑶、域函数的表示方法
a):解析法:用数学式子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方法即是解析法。例:直角坐标系中,半径为r、圆心在原点的圆的方程是:x2+y2=r2
b):表格法:将一系列的自变量值与对应的函数值列成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即是表格法。例: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的平方表,三角函数表等都是用表格法表示的函数。
c):图示法:用坐标平面上曲线来表示函数的方法即是图示法。一般用横坐标表示自变量,纵坐标表示因变量。例:直角坐标系中,半径为r、圆心在原点的圆用图示法表示为:
3、函数的简单性态⑴、函数的有界性:如果对属于某一区间I的所有x值总有│f(x)│≤M成立,其中M是一个与x无关的常数,那么我们就称f(x)在区间I有界,否则便称无界。
注:一个函数,如果在其整个定义域内有界,则称为有界函数
例题:函数cosx在(-∞,+∞)内是有界的.
⑵、函数的单调性:如果函数在区间(a,b)内随着x增大而增大,即:对于(a,b)内任意两点x1及x2,当x1<x2时,有,则称函数在区间(a,b)内是单调增加的。如果函数在区间(a,b)内随着x增大而减小,即:对于(a,b)内任意两点x1及x2,当x1<x2时,有,则称函数在区间(a,b)内是单调减小的。
例题:函数=x2在区间(-∞,0)上是单调减小的,在区间(0,+∞)上是单调增加的。
⑶、函数的奇偶性
如果函数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x都满足=,则叫做偶函数;如果函数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x都满足=-,则叫做奇函数。
注:偶函数的图形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形关于原点对称。
⑷、函数的周期性
对于函数,若存在一个不为零的数l,使得关系式对于定义域内任何x值都成立,则叫做周期函数,l是的周期。
注:我们说的周期函数的周期是指最小正周期。
例题:函数是以2π为周期的周期函数;函数tgx是以π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4、反函数⑴、反函数的定义:设有函数,若变量y在函数的值域内任取一值y0时,变量x在函数的定义域内必有一值x0与之对应,即,那末变量x是变量y的函数.这个函数用来表示,称为函数的反函数.
注:由此定义可知,函数也是函数的反函数。
⑵、反函数的存在定理:若在(a,b)上严格增(减),其值域为R,则它的反函数必然在R上确定,且严格增(减).
注:严格增(减)即是单调增(减)
例题:y=x2,其定义域为(-∞,+∞),值域为[0,+∞).对于y取定的非负值,可求得x=±.若我们不加条件,由y的值就不能唯一确定x的值,也就是在区间(-∞,+∞)上,函数不是严格增(减),故其没有反函数。如果我们加上条件,要求x≥0,则对y≥0、x=就是y=x2在要求x≥0时的反函数。即是:函数在此要求下严格增(减).
⑶、反函数的性质:在同一坐标平面内,与的图形是关于直线y=x对称的。
例题:函数与函数互为反函数,则它们的图形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是关于直线y=x对称的。如右图所示:
5、复合函数复合函数的定义:若y是u的函数:,而u又是x的函数:,且的函数值的全部或部分在的定义域内,那末,y通过u的联系也是x的函数,我们称后一个函数是由函数及复合而成的函数,简称复合函数,记作,其中u叫做中间变量。

数学总复习资料作文 文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整数部分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一数字表示……………………100001000100101
2、亿以内数的读法:
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
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
小结: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
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7、表示物体个数:123456…….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
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0、亿以上数的写法:
小结: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2、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11、“万”做单位的数:
小结: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要看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
12、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
13、1亿有多大?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一亿=一百万个100,1厘米×一百万=1000000厘米=1万米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直线、射线、角
小结: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角。
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射线。
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2、角大小的比较: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平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度。记做1°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3、角的分类:
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
4、画角步骤:
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封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在量角器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1:
先算个位上的2乘以145等于290,
再算十位上的1乘以145等145,
两数相加等于1740
3、笔算乘法2:
口算法:先口算16×3=48,再在积的末尾填两个0,等于4800。
笔算法:先笔算出16×3=48,
再在积的末尾填两个0
4、笔算乘法3:
距离。
即“点A到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点A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10厘米”
3、画平行线:
①例一:怎样画平行线?
答: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来画平行线,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线,再把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这时沿直尺平移三角尺,再画一条直线就可以了。
②例二: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特点?
小结: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③例三:怎样画出一条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提示: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因此可以用画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画。
小结: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再过线段端点画一条2厘米的垂线;再过另一个点也画一条2厘米的垂线;连接两个端点就可以了。
4、平行四边形:
小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当梯形的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
5、梯形:
小结: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它不具有稳定性。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当梯形的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
2、估算除法:
3、笔算除法:
例一: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别给几个班?
例二:有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例三:(1)售货员给顾客21本书,顾客付了84元,那一本书多少元?
(2)我有196元,要买39元一本的书,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
例四: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让你,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小结:可以把除数看做和它接近的整十来试商!
例五:(1)576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呢?
例五:(2)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
1、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在哪一位上面;
2、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不同点:
除数是两位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三位数;
除数是一位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1位数,如果前1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两位数;
4、商的变化规律:
小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第六单元【统计】
【你寄过贺卡吗?】
培养查找、收集和处理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估算等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的问题。正确解决因贺卡带来的环境问题。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从数学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和策略。
1、烙饼类问题策略:
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
①烙3张饼: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
②烙多张饼: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2、沏茶类问题策略: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3、排队论问题策略: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4、“田忌赛马”问题策略: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三场两胜,田忌胜出。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数学总复习资料》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总复习资料》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数学总复习资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