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2017年作文指导:人与自然作文 作文《人与自然》文案

2019-03-10 高考作文 类别:其他 1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2017年作文指导:人与自然作文 作文《人与自然》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7年作文指导:人与自然作文  作文《人与自然》文案

2017年作文指导:人与自然作文 作文《人与自然》文案:

着名诗人徐志摩在名篇《翡冷翠山居闲话》中写道“只要你自己性灵上不长疮瘢,眼不盲,耳不塞”,大自然“这无形迹的最高等教育便永远是你的名分,这不取费的最珍贵的补剂便永远供你受用。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

2017年作文指导:人与自然作文 作文《人与自然》文案:

(1)引言
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存在、延续的物质基础。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有生命的范围,通常又叫生物圈。生物圈是遵循平衡法则的循环系统,有天然自净作用,如果天然自净徨遭受人为破坏,环境就会受到污染,人类自己就会受到惩罚,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义务,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2)事实论据
我国水哉污染严重
我国江河湖泊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每年至少接受排放的污水300亿吨,平均每天8000万至9000万吨。而其中85%以上未经任何处理埋接流入江河。黄河、珠江、淮河、松花江、辽河、海河等流域有机污染严重。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赤潮频频发生,近海海域水质恶化日趋明显。
保护我们的环境
我国建成了“三北防护林带”,有效地控制了风沙的南侵;限期治理淮河水质污染,政府下令限期沿淮河两岸的工厂企业达标排放废水,凡是在限期内达不到要求的一律关闭。目前正采用同样措施治理其他江河湖泊沿岸工厂企业的排放污水问题,这样就有效地制止水资源的污染;包兰荒漠防护网的形成,积累了人类战胜荒沙的经验;长江上游的植被重建工程,历时二十余年,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最近又加大了重建的力度,划定了天然森林禁止砍伐区、扩大封山育林的区域;国务院决定本世纪末投资900亿元重点重建长江、珠江、钱塘江和太湖、鄱阳湖、巢湖的环境。
闻名世界的“水俣病”
水俣湾是日本的一个风景秀丽的海湾。水俣镇上的渔民世世代代靠丰富的海产生活。1950年,镇上发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猫猛然得了怪病,走起路来晃晃悠悠,四肢不断抽筋,最后竟自己跳进海里淹死。不久,当地居民也得了这种怪病。症状跟病猫十分相似,先是口齿不清,走路东倒西歪,继而肌肉哆嗦,身体蜷曲,发疯似地喊叫,最后在极其痛苦中死去。
这种怪病的起因,直到1969年才查清楚:原来水俣镇有一家氮肥公司,它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汞作催化剂。这家公司向水俣湾排出的废水废渣中就含有汞。汞进入动物体或人体内,就会麻痹中枢神经,年深日久就会造成死亡。
水俣湾的海水被含汞的废水污染,海洋里生物中了汞毒,海洋生物组成“食物链”,一环一环的积累,到了大鱼身上,汞的浓度就比海水中的提高了一万倍到十万倍。猫和人吃了含汞量较高的水产,就得了可怕的水俣病。
(3)理论论据
我不是不爱人类,而不更爱大自然。  [英]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一切事物在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时候都是完美的;一切事物到人的手中都变坏了。  [法]卢梭《爱弥儿》
美国今天站在财富和力量的顶峰,然而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美正在日益消减,丑陋在不断增长,开阔的空间在缩小,整个环境因污染、噪音和变得不利的自然条而在逐日受到破坏。  [美]尤达尔《无声的危机》
毁坏自己土地的国家就是在毁坏着自身。  [美]罗斯福《1937年2月26日致各州州长的信》
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  [法]卢梭《爱弥儿》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为了人类的生存,请节约使用每一滴水。  环保宣传标语
幸福——那就是跟大自然在一起,看着她,跟她谈话。  [俄]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文学史》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汉?贾谊
数罟不入跨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
我们只拥有一个地球。
世界环发大会主题词
水积鱼聚,木茂鸟集。  唐?马总《意林?文子》
如果任凭环境无休止地恶化,人类在地球上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广而告之》

2017年作文指导:人与自然作文 作文《人与自然》文案:

在自然保护区时,工作人员用红外线望远镜发现一只小象每走一步都显得十分痛苦。他们仔细观察,发现小象的一条腿被偷猎者的夹子夹住了,而且伤口非常深,如果不及时治疗,小象就会有生命危险。工作人员必须把小象与象群隔离才能进行治疗,他们想方设法去救助小象,把小象带到安全的地方治疗,治好后再送回到象群去。可是象群仿佛已经察觉到少了一只小象,它们开始四处寻找小象。
就在寻找小象的途中,一只大象的腿又被夹子夹住了。这次的夹子非常大,大象的腿已经开始流血了。因为有象群在,工作人员不敢靠近大象。象群也没有办法,只是围着受伤的大象悲鸣。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大象失血过多,在同伴们哀伤的悲鸣中死了。
小象被工作人员治好后,回到了象群里,又开始了危险的生活。
看着大象无奈地死去,我憎恨那些猎人,他们为什么要设陷阱?不就是为了挣几个钱吗?为了挣钱就要杀死大象,太残忍了。我多么希望人类能和动物们和谐相处,让我们的世界多些宁静,让自然界多些和平呀!
我要呼吁同学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动物们吧!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也就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让我们都为创造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出一份力吧!

2017年作文指导:人与自然作文 作文《人与自然》文案:

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说:“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人与自然究竟应该怎样相处呢?请你以此为触发点,写一篇文章。
注意:
(1)文体不限。
(2)题目自拟。
(3)除诗歌以外,不少于800字。
话题分析
面对这个话题,许多人可能立即会想到环保问题,于是一开篇就提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环保问题。诚然,环保是人类要与自然处理好关系的关键环节,但也不是说这个题目只有这样一种写法。从题目来看,题目是一个并列式的题目,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许多样:自然对人类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如人类进化、仿生学、人类生存等;人类的发展对自然的影响,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三峡工程、无土培植等。只要写作者开阔思路,就会发现这个题目之中的天地还是很广阔的。写这个题目值得担心的还是宽泛、空洞问题,许多人提起这个话题总喜欢空发议论,写不具体。
不必拘泥于议论文一种表达形式。写动物故事、科幻小说乃至寓言、童话,都会翻出新意。
佳作示范
吉林于天远
“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是战国末期荀子提出的,号召人们增强征服自然的信心。许多年来,这句话一直被视为一种唯物主义的气壮山河的至理名言:在它的激励下,人们大规模地开始了征服自然的斗争。但是,就在人类以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向自然界发起进攻,并日益取得成就的同时,一场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的悲剧开始了。
在人类的干预下,2000年前曾与荀子同时生活在地球上的110种哺乳动物、139种鸟类现已荡然无存,其中三分之一是近50年灭绝的。可见,人口的急剧膨胀,是以大批生物物种灭绝为代价的。科学家估计,目前全世界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有406种,鸟类593种,爬行动物209种,鱼类242种,其他低等动物不计其数。到20世纪末,估计——仅仅是估计:全球现有生物的五分之一将可能永远告别我们的世界!
我们当然不能归咎于荀子。2000年前,荀子的脑海里萦绕着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动人故事,于是颇有气魄地喊出“人定胜天”。但当他极目四望,只见到人类尚未进入封建社会的原始耕作,又怎能想像人类真正把“制天命而用之”极度发挥时,大自然所遭受的破坏程度呢?他始料未及的事太多了: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土壤的流失和沙化,绿色植被的减少,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的破坏……我们不应归咎于荀子,我们又该归咎于谁呢?
还是将忏悔的十字架戴在“人类”的胸前吧!
上述现象,仅是人类无限制攫取大自然能量所造成的一部分后果罢了。现代工业社会每个成员所耗费的能量比300年前的人要高出上百倍。而国家经济部门发展生产,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意味着人类耗费自然资源的速度的加快。如果继续固守“人定胜天”的法则,速度快到了不给自然资源更新的喘息之机,那么地球将难以负荷了。例如一亩土地今年产粮1000斤,如果不输入新的能量,而年复一年地种下去,产量必然递减。25厘米厚的表土层,只需几十年的耕作,就会被侵蚀得不能继续耕作。美国农业开始实行“休耕”,正是为了避免这一后果。
人类的目光开始转向生物技术了。但是,技术不应当毁坏生物圈的组织原则。过去,人们正是过高地估计了技术的作用,把这种估计和唯意志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对自然的“征服论”。“人定胜天”本来已不适应现代生产的发展状况,结果在震天价响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下,山河饮泣,大地呻吟。其实,恩格斯早就预言了这种可怕的结局:“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请注意,我们是在一艘飘荡于无限空间的“飞船”上,这艘飞船目前已是千疮百孔。如果我们五十多亿乘客都“义愤填膺”地抡起“征服自然”的板斧,愚蠢地“向地球开战”,我们这艘飞船还能安全航行吗?如果人人竞相盲目地去“胜天”,我们会不会遭到灭顶之灾?设想一下:因为要征服自然,我们失去了新鲜的空气、明朗的清晨、恬静的湖泊和绿色的山峦,失去了云雀的欢歌、孔雀的彩屏、皎洁的月光和两岸的猿声……那么最后,是我们征服了自然,还是自然剥夺了人类的生存权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类将何去何从?
所以,在我们尚未开辟出新的生存空间、掌握新能源技术之前,请先来维护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唯一的地球吧!
人终不能胜天,但人可以用天。只有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进行生产,人类才能把不完美的东西改造得更完美。正如大禹治水,不是用人工的堤坝去“堵”泛滥的洪水,而是选择适当的方法去“导”百川以归海。倒是道教的“天人合一”似乎才应该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恰当的写照。
简评
“人定胜天”本意在于对整个人类创造能力的肯定,指人类凭借万物之灵的智慧与力量,是能够掌握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从而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的。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走过了头,如果人类一意孤行,在“战胜”自然的道路上不断飞跃的话,那人类就会失去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本文没有苛求于荀子,但作者以翔实的数据,把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锐减的巨危大害触目惊心地摆在了读者面前。“人类每前进一步,自然界便退却一步。然而,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巨大的代价”启迪我们: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时候了吧!
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小孩对着一座空旷的小山尖叫“蠢材”,小山毫不客气地回敬“蠢材”。而当他对小山呼唤“我爱你”时,小山也告诉他“我爱你”。
的确,世上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善待他人即是善待自己。
可是,看着人类是怎样“善”待他们唯一的生存地——地球的呢?人们从地球身上无情残酷地榨取着利益,森林消失了,空气混浊了……再看看地球给我们的“回声”吧。地球将让我们生存在一个灰蒙蒙的、肮脏的环境中,来作为对人类的报复。
早在人类刚刚进化到世界上时,人类和自然保持着友好的相安无事的合作关系。取之不尽的食物,饮之不尽的清水,呼吸不完的清新空气,自然报以人类最友好的微笑。
随着人类发展的车轮加速滚动,人类开始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有能力并且有权利去征服自然。加之金钱,这一最为诱人的利饵,人们把一双双的脏手指向自然。鸟语花香的森林被夷为了荒芜沙漠;珍奇活泼的野生动物成了人们嘴边的燕窝、猴脑。随之,自然开始报复:一群群的老鼠冲向城镇,撕咬着婴儿的脚趾;一群群的白蚁卷入非洲的农庄,留下的只是一具具农夫的白骨。何等让人痛心的“回声”啊!
随着大工业的加速迅起,大量污气废气的排放,人们不得不每天呼吸着灰尘,已无健康可言。而森林的消失,导致了水土流失,气温升高。1998年夏,洪水无情地肆虐在中华大地,摧毁了无数人的家,不仅仅是中国,南美、非洲、世界各个角落都深受“厄尔尼诺”之苦!
珍爱地球就是善待自己,保护环境已是时不我待的了。
地球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当我们的朋友被我们亲手摧残得满目疮痍时,这是什么感受?当我们不得不戴口罩上班,喝一口经过千百遍过滤的水,这是什么感受?当一个孩子指着爸爸说“爸爸的头顶像荒芜的沙漠”、指着妈妈说“妈妈的头发像乌黑的小河”时,这又是什么感受?人类和地球息息相关,我们有必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爱护自己的生命那样去爱护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青。”如果每个人都从身边做起,还地球健康,那么当耳边残忍的回声消逝时,回荡在人间的一定是与自然共同谱写的美丽乐章!
简评
文以意为主,意当存高远。意,就是文章的思想内容。本文作者视野开阔,关心人生,关注地球,由“回声”现象引申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类发展历史的高度,指出人类若将进步建立在破坏自然的基础上,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提出了人类应“善”待自然的命题。围绕这一命题,作者由今及古,又由古及今,目光由中国到非洲、南美、世界各地,内容丰富而取舍精当,过渡自然而文笔流畅。高远之间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是战国末期荀子提出的,号召人们增强征服自然的信心。许多年来,这句话一直被视为一种唯物主义的气壮山河的至理名言:在它的激励下,人们大规模地开
始了征服自然的斗争。但是,就在人类以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向自然界发起进攻,并日益取得成就的同时,一场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的悲剧开始了。
在人类的干预下,2000年前曾与荀子同时生活在地球上的110种哺乳动物、139种鸟类现已荡然无存,其中三分之一是近50年灭绝的。可见,人口的急剧膨胀,是以大批生物物种灭绝为代价的。科学家估计,目前全世界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有406种,鸟类593种,爬行动物209种,鱼类242种,其他低等动物不计其数。到20世纪末,估计——仅仅是估计:全球现有生物的五分之一将可能永远告别我们的世界!
我们当然不能归咎于荀子。2000年前,荀子的脑海里萦绕着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动人故事,于是颇有气魄地喊出“人定胜天”。但当他极目四望,只见到人类尚未进入封建社会的原始耕作,又怎能想像人类真正把“制天命而用之”极度发挥时,大自然所遭受的破坏程度呢?他始料未及的事太多了: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土壤的流失和沙化,绿色植被的减少,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的破坏……我们不应归咎于荀子,我们又该归咎于谁呢?
还是将忏悔的十字架戴在“人类”的胸前吧!
上述现象,仅是人类无限制攫取大自然能量所造成的一部分后果罢了。现代工业社会每个成员所耗费的能量比300年前的人要高出上百倍。而国家经济部门发展生产,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意味着人类耗费自然资源的速度的加快。如果继续固守“人定胜天”的法则,速度快到了不给自然资源更新的喘息之机,那么地球将难以负荷了。例如一亩土地今年产粮1000斤,如果不输入新的能量,而年复一年地种下去,产量必然递减。25厘米厚的表土层,只需几十年的耕作,就会被侵蚀得不能继续耕作。美国农业开始实行“休耕”,正是为了避免这一后果。
人类的目光开始转向生物技术了。但是,技术不应当毁坏生物圈的组织原则。过去,人们正是过高地估计了技术的作用,把这种估计和唯意志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对自然的“征服论”。“人定胜天”本来已不适应现代生产的发展状况,结果在震天价响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下,山河饮泣,大地呻吟。其实,恩格斯早就预言了这种可怕的结局:“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请注意,我们是在一艘飘荡于无限空间的“飞船”上,这艘飞船目前已是千疮百孔。如果我们五十多亿乘客都“义愤填膺”地抡起“征服自然”的板斧,愚蠢地“向地球开战”,我们这艘飞船还能安全航行吗?如果人人竞相盲目地去“胜天”,我们会不会遭到灭顶之灾?设想一下:因为要征服自然,我们失去了新鲜的空气、明朗的清晨、恬静的湖泊和绿色的山峦,失去了云雀的欢歌、孔雀的彩屏、皎洁的月光和两岸的猿声……那么最后,是我们征服了自然,还是自然剥夺了人类的生存权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类将何去何从?
所以,在我们尚未开辟出新的生存空间、掌握新能源技术之前,请先来维护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唯一的地球吧!
人终不能胜天,但人可以用天。只有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进行生产,人类才能把不完美的东西改造得更完美。正如大禹治水,不是用人工的堤坝去“堵”泛滥的洪水,而是选择适当的方法去“导”百川以归海。倒是道教的“天人合一”似乎才应该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恰当的写照。
简评
“人定胜天”本意在于对整个人类创造能力的肯定,指人类凭借万物之灵的智慧与力量,是能够掌握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从而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的。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走过了头,如果人类一意孤行,在“战胜”自然的道路上不断飞跃的话,那人类就会失去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本文没有苛求于荀子,但作者以翔实的数据,把生态平衡、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锐减的巨危大害触目惊心地摆在了读者面前。“人类每前进一步,自然界便退却一步。然而,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巨大的代价”启迪我们: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时候了吧!
【名言警句】
1、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水源,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公益广告)
2、“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卢梭
【运用思路】
地球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人。地球只有一个,请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精彩素材1】
环境污染使人类自食苦果
环境污染也使人类自食了苦果,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看看前人是怎样受到自然的惩罚的,这就是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
1、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排放的工业有害气体和粉尘对人体造成重大影响,一周内近60人死亡,市民中得心脏病、肺病死亡率增高,家畜死亡率也大大增高。
2、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20世纪40年代美国洛杉矶的大量汽车废气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造成许多人的眼睛红肿、咽炎、呼吸道疾病恶化及思维紊乱。
3、美国多诺拉事件:1984年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的二氧化硫及其氧化物,与大气粉尘结合,使大气严重污染,5911造成人暴病。
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引起的煤烟性烟雾,导致4天时间内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死亡。
5、日本水俣病事件:1953年至1968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由于人们食用了含汞污水污染的海湾中的鱼虾,造成近万人中枢神经疾病,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283人中有60余人死亡。
6、日本四日市废气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骤增,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形成了一种突出的环境问题。
7、日本富山的痛痛病事件:1955年至1977年,生活在日本富山的人们,因为饮用了含镉的河水和食用了含镉的大米,以及其他含镉的食物引起痛痛病,就诊患者258人,其中死亡者达207人。
8、日本的爱知粮油事件:1963年3月,在日本的爱知县一带,由于对生产米糠油的管理不善,造成多氯联苯污染物混入米糠油,人们食用了这种被污染的油之后,造成13000多人中毒,数十万只鸡死亡的严重污染事件。
【素材点拨】
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都是人类自食其果,如果还不能从中汲取惨痛的教训,将来世界的情形将不堪设想。人们将使人类陷入更尴尬的境地。
【适用话题】“
“环境”,“环保”,“代价”,“绿色的呼唤”,“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精彩素材2】
地球一天的污染账
地球上城市居民约有70%(15亿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气,
每天至少有800人因此过早死亡。
每天有1.5万人死于饮用污染的水,其中大部分是儿童。
工业、各种喷雾罐、冰箱、空调机等每天把1500多吨氯氟烃排入大气层
每天进入大气层的二氧化碳为5600万吨,“温室效应”与此有关。
每天有5.5万公顷森林被毁,161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
每天有14万辆新汽车驶上公路,各国400多座核电站产生26吨核废料,还有1.2万桶石油泻入海洋。
【素材点拨】
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人类的命运可想而知。
【适用话题】
“生存”,“为了人类”,“拯救地球”,“还地球以绿色”,“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精彩素材3】
保护臭氧层
为了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各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里昂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资的排放,并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1985年,由20多个国家发起并签署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7年,50个国家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资的蒙特利尔协定书》。在《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签署10周年之际,150多个国家参加的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国际会议决定,敦促发达国家停止使用氟里昂。
【素材点拨】
保护臭氧层,事关全人类的生死存亡。任何一个国家都责无旁贷,每个公民也应自觉提高环保意识。
【适用话题】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责任”,“合作”。
【精彩素材4】
为保护青蛙停奥运工程
澳大利亚为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兴建奥林匹克公园时,曾因一群濒临绝种的青蛙,而让工程停了数星期,以修改工程设计,保护这数以百计的青蛙,有关方面本来设想把青蛙迁到别处,后经慎重研究决定还是保留青蛙的栖息地,用布将这块地围起来保护青蛙,并安排了新的设计配合,这样花在保护措施上的费用达到40万澳元。在澳大利亚,严重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会受到国家法令的处罚,违法者得坐牢2年,或罚款10万澳元。
【素材点拨】
每一种动物都一个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有它与生俱来的权利。
【适用话题】
“生命”,“珍惜动物的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精彩素材5】
古老的环保故事
有这样一则古老的故事:古时候,在我国江南某地有一个小官吏。一天,他接到一个出差的任务,是到当时的京城去送文件。他骑着一匹马匆匆上了路,傍晚,他歇宿在一个旅馆里。旅馆里有一口水井,井水冬暖夏凉,还有一丝淡淡的甘甜。小官吏喝着井水,感到旅途的辛劳减轻了不少。这口井为南来北往的人增添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但这个小官吏是个自私自利的人,第二天早上他离开旅馆时,顺手便把马吃剩下的残草败根倒在了水井里。过了一个月左右,小官吏从京城办完事回来,又来到这家旅馆。他赶到这里时,天已完全黑了,经过一天的长途奔波,小官吏感到又累又渴,他便从水井里打水上来喝。由于天黑看不清水桶里的水,小官吏又渴得够呛,喝起水来如同牛饮一样,结果喝进去一根草秆。草秆卡在小官吏的喉咙里,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出,不一会儿,小官吏就一命呜呼了。而这草秆正是他前次来的时候,倒在水井里的。古人为了吸取小官吏的教训,便告诫后人说:“千年井,不反唾。”这就是告诫人们不要弄脏水源的意思。原来,我国古人早就懂得了保护水资源、爱护自然环境的道理。
【素材点拨】
古人尚且懂得爱护自然环境的道理,今人更应如此。破坏环境的后果,必然如那位自私自利的小官吏一样。
【适用话题】
“环保”,“教训”,“保护环境,功在千秋”。
“人与自然”类话题作文导写
[小引]
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空间,并从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的产物要排放到自然中。曾经有人喊出了\"征服自然\"的口号,但得到的却往往是抚不平的创伤。善待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保持与自然界的和谐,这才是我们今天真正要做的。
[导写示例]
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早在战国时代,思想家荀子就提出了\"人定胜天\"的说法,意思是人类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力量,足以战胜自然。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为此沾沾自喜,骄傲自豪。
其实,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是\"自然\"之子,难道非得一个\"战胜\"一个不可吗?能不能和谐相处呢
请以\"对'人定胜天'的再认识\"为话题,就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提示]
既然是\"再认识\",就要打破思维定式,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文时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发读者深思,比如:人在战胜自然的道路上是否走过了头?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我们是否还应对\"人定胜天\"的观念与\"壮举\"大唱赞歌?……
写本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笔,也可以在小处落墨;可以回顾过去,可以关注今天,还可以预示未来。如果写议论文,要条理清楚,说理充分而有力度;如果写记叙文,要从言行中体现一种意识,一种思索;如果写想像作文,可以从外星人或某种动物的视角审视人类的行为,呼吁切实保护地球这个人类惟一的家园
[例文]
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
愚茶
20世纪人类最爱说的就是\"征服自然\",还爱说\"……展示了人类的力量\"。征服自然,怎么叫做征服了呢?爬上山去踹两脚,这就是征服了吗?十几个人准备了一年半载,满负物资装备,还得有人为他们准备好一个又一个前站营地,惴惴不安地躲避着暴风和雪崩,侥幸爬到了山顶插上旗子就可以说征服高山乃至征服自然了吗?
意大利有个女探险家独自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走出沙漠之后,她面对沙漠跪下来静默良久。当有记者问她为什么时,她极为真诚地说:\"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谢塔克拉玛干允许我通过。\"
同样,登山是可以的,但登山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是你征服了高山,而应感谢高山允许你攀登。其实反过来想想,那么多的人不遗余力地去爬高山,那么执著那么强烈地要登顶,当他们怀有\"壮志\"的一瞬间,是不是已经被山的魅力征服了呢?
至于通过登山来展示人类的力量,则大可不必。我们的\"力量\"大自然早已经领教过了:几百年长成的大树,人只用3分钟就能让它倒下;几万年才长成的一片热带雨林,人可以几天之内将其变成一片赤土;大自然花几百万年才生成的物种,人可以用几十年就让它消失。山,可以炸平;湖,可以填满;海洋,可以当作自家后院的垃圾场;天,都可以戳个窟窿……还有什么我们办不到的?
老子说过:\"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用力量征服别人仅证明自己孔武有力,靠自知之明和自律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
从古猿到现代人的进化过程中,我们一直都是在使用自己的智慧而不是力气。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继续用智慧消除自身的贪婪、自大和狂妄的\"征服欲\",做个真正有力量的强者呢?
什么是真正的力量,我联想到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的一个片断:辛德勒问纳粹军官为什么我们要杀掉这么多无辜的人,军官回答,因为我们有权力。辛德勒说不对,这不叫权力。军官很惊讶,追问什么是真正的权力。辛德勒告诉他,有一个小偷犯了偷窃罪,被带到国王面前,国王本可以处死他,但国王对他说,我赦免你。这才是权力!
一棵参天古树,本可以用来做家具,但人没有伐倒它;一只珍稀野生动物,可能被投进汤锅,但人保住了它;一片平静的湖水,人没有让轮船隆隆驶过;一座圣洁的高山,人们放弃登顶,而停下来欣赏她神秘且宁静的美丽,并把她的圣洁和神秘代代相传。这,才叫做力量。
(摘自《课外美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简评]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2017年作文指导:人与自然》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作文指导:人与自然》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2017年作文指导:人与自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