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作文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基础文案

2019-03-10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作文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基础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作文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基础文案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作文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基础文案:

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代表
一、赞科夫的生平
赞科夫(ЛеонидВладимировичЗанков,1901—1977)是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教学论专家、儿童缺陷学家,是俄罗斯联邦功勋科学活动家、教育科学博士、教授、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
1917年17岁的赞科夫已是一所乡村学校的教师。后来他在儿童农业营(国家收养和教育战后农村孤儿的机构)担任教导员及主任。20年代末、30年代初他在莫斯科大学心理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作研究生,在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指导下从事心理学和缺陷儿童教育学的研究。至二次大战前他一直从事此项研究并担任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儿童缺陷学研究所所长。他曾参加编写针对缺陷儿童的第一批教学大纲,并探索特殊学校的教学和矫正缺陷的方法。40年代末赞科夫调任教育理论和教育史研究所副所长,不久转到普通教育研究所工作。从50年代初起,赞科夫开始专门研究教学论。1952年他组建了实验教学论实验室,深入研究教学中教师语言与直观手段相结合的问题。他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以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实验考察和心理分析,编写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对改进低年级教学问题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意见。他的研究成果使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1956年成立俄罗斯联邦心理学家协会时,他成为该协会组织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同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主编教育学时,他被聘为主编之一。
从1957年9月起,赞科夫在小学教学范围内对教学与发展问题展开了全面的实验研究。1960年他把原来的实验室更名为教育与发展实验室,1968年又改名为学生的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室。他就教学与发展问题进行了长达20年的研究,创建了实验教学论体系,在发展性教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生发表了22本专著和150多篇论文,其中的《论小学教学》《教学论与生活》《和教师的谈话》,曾经是苏联教师的必读书。他的总结性专著《教学与发展》该书的中译本已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教育名著丛书》中。,被译成多种文字,享有世界声誉。为了表彰他为苏联教育科学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苏联政府先后授予他一枚列宁勋章、两枚劳动红旗勋章和其他一些奖章。
二、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
赞科夫毕生致力于教学与发展问题的实验研究。他认为教育科学应重视对儿童成长过程的研究,了解儿童的心理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因此应把实验心理学和心理分析的方法引入教育学研究中。他指出,教育学研究的任务之一是揭示学生掌握知识和心理发展的过程,并以此为依据来安排教学、教育工作,建立一种新的教学体系,以求达到比较高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赞科夫关于教学与发展问题的实验研究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1957\/1958学年到1960\/1961学年,是实验的摸索阶段。实验在莫斯科的一所普通学校中进行。实验的主题是教学结构(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教材和教学方法)与学生一般发展水平的关系。为了排除实验中的偶然因素,其实验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实验班教师是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因为学生质量和教师水平本身就影响教育质量,如筛选实验对象就不能真实反映教学结构对学生的影响。赞科夫在实验的第一阶段上积累了大量资料,证明原来的小学教学落后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存在以下影响学生一般发展的弊端:学制过长,教学速度慢;教材过易,理论知识贫乏、肤浅;只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教学过程单一化;学生的主要负担是记忆方面的,忽视了思维活动;学生很少表现出学习的内部诱因,而是为了分数被动地学习。在这一阶段实验室尚未编出新大纲和新教材,实验人员和教师一起分析比较了现有的大纲和教材,保留了其中的合理成分,增补了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有关内容,制定了详细的教学方案,用新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班与普通班的对照,证明了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后,实验班学生的一般发展水平高于普通班学生,四年的学业可在三年内完成。在此基础上赞科夫提出了关于小学教学新体系的设想,转入实验的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从1961\/1962学年到1964\/1965学年,是实验的扩大阶段。此时实验班逐渐增至371个班级并发展到莫斯科以外的其他城市,编出了俄语、数学、劳动教学、歌咏等学科的实验教学大纲的初步方案,确定了自然和地理的教学内容,从一年级起单独开设自然和地理课,还编出了三本教学参考书。1964年赞科夫对两轮实验进行系统总结,建议苏联教育部将小学学制由四年改为三年。
第三阶段从1965\/1966学年到1969\/1970学年,是实验的推广阶段。1965年实验班增至675个。1966\/1967学年,实验班多达1281个,分布在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和另外八个加盟共和国境内。为了加强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赞科夫加快了实验教材的修订和编写工作。
1970年以后,实验进入了总结阶段。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赞科夫始终坚持边实验边总结。他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了大量的比较调查和跟踪调查,获得了关于实验班学生各方面的真实材料。在大量收集第一手资料后,他对这些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然后严肃认真地予以理论概括。他拒绝接受传统教学论思想的概念、术语,力图创立全新的理论体系。1975年赞科夫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发表了总结性专著《教学与发展》。这部著作全面总结了赞科夫领导的实验室十几年的教育实验,说明了实验的指导思想,介绍了实验的方法和进程,阐述了实验教学论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达到的一般发展水平和他们掌握知识、技能、技巧的情况,科学地论述了实验教学论的整体结构。
三、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原则
赞科夫教育实验的指导思想是“教学要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目的是促进学生“理想的一般发展”。所谓一般发展,一方面是对特殊发展(即数学、语言、音乐等方面的发展)而言,另一方面也有别于智力发展。一般发展包括智力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意志的发展、身体的发育等各个方面。学生在一般发展上取得的成绩是自觉而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可靠基础。赞科夫依据维果茨基的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及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提出了用整体性观点安排教学结构、组织教学过程时必须遵循的五条教学论原则。
(一)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这条原则是针对传统教学内容贫乏、陈旧、过易而提出的,它是整个实验教学论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条原则。赞科夫认为“难度”在教学论中的涵义是指克服困难和学生作出努力的程度。依这条原则进行教学的模式是:设置由困难造成的障碍──激发学生智力情绪──学生努力工作──排除障碍,解决疑难。教学进程从设置障碍开始,以学生的努力为中介,以排疑解难告终。按这条原则教学,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能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和浓厚的兴趣,并且思维活跃,想像丰富。
实施这条原则的关键是要把握难度的分寸,把难度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能达到的程度上。因此教师要有区别地准确判断全班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和特点,使难度分寸适合于全班学生和个别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教师还应随着学生水平从现有发展区向最近发展区的转换相应提高难度,引导学生逐步向更高目标前进。
(二)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这条原则在赞科夫的教学论体系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是针对传统教学论形而上学地看待巩固性原则造成的进度慢、重复多的弊端提出的。这种弊端使学生失去蓬勃向上的学习热情和不断前进的内部动力。高速度教学的原则要求教学不断引导学生向前运动,不断用各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智慧,为学生越来越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创造条件。
但“高速度”绝不等于“开快车”“赶进度”,绝不意味“越快越好”。高速度也有一个掌握分寸的问题,即根据能否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来决定速度。贯彻这条原则要与贯彻高难度原则联系,高难度要靠高速度来辅佐,即最根本的是要从减少重复中加快教学速度,从加快速度中扩大知识广度,从扩大知识广度中提高理论深度。就是说,通过加快教学速度来扩大学生视野,深刻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来达到知识的巩固度。
(三)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
这条原则是对高难度原则的补充和限定,它要求高难度必须体现在提高理论知识的比重上,而不是追求一般抽象的难度标准。所谓理论知识,是针对具体的技能技巧而言的,指的是一门课程的知识结构。赞科夫指出,传统教学论只看到儿童认识活动中具体思维和感性认识的一面,片面强调传授经验型知识,以训练技能技巧为主,理论知识的传授仅为技能训练服务。赞科夫认为,在客观上科技的发展已使人的感官延伸到客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可以扩大儿童感性知识的范围,使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易懂;在主观上小学生已具备发展逻辑思维的可能性。因此,应该用相应深度的理论知识去诱发这种可能性,训练小学生的理论思维、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把教学内容的重心转移到学科的知识结构上,就能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得的知识能融会贯通,也就加快了思维发展过程,促进心理机能的早日完善。
(四)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这条原则与传统教学论的掌握知识的自觉性原则既近似,又有很大区别。就理解的对象和性质而言,自觉性原则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外部因素,即把应当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作为理解的对象。赞科夫的这条原则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内部机制,要求学生理解的对象是学习过程、掌握知识的过程,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掌握学习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去学。贯彻这条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早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在小学阶段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五)使班上全体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这条原则是前面四条原则的总结,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赞科夫认为,在传统教学条件下,即使完全落实个别对待的教学要求,优生的发展仍会受阻,而差生在发展上则几乎毫无进展,这是因为没有把致力于学生的一般发展看作最重要的任务。赞科夫的实验教学特别注意对差生的帮助。他领导的实验室对差生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比较研究,指出从心理学角度看,差生普遍具有以下特点:自尊心强;不合群,思想负担重;求知欲低,甚至对学习、学校有反感;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差。传统教学不能为差生提供真正的智力活动,把补课和布置大量训练性练习看作克服学业落后的必要手段。其结果是加重差生负担,阻碍其发展,拉大了他们与其他学生的距离。赞科夫认为这些学生尤其需要在发展上下功夫,教师要帮助他们提高观察力、思考力,使他们在掌握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取得好成绩。
这条原则绝不是要拉齐学生的水平,降低教学要求,限制优生的发展,而是要让优、中、差三类学生都以自己现在的智力水平为起点,按照自己最大的可能性,得到理想的一般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目标明确地做工作,发现、培养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个人爱好和能力,力求将相同的或不同的教学内容,建立在每个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上。
以上五条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与整个实验教学论体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密切的联系。以这五条原则为重要标志的实验教学论体系,是赞科夫首创的苏联发展性教学的第一例完整体系。这一体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以整体性观点为具体的方法论基础,揭示了教学的结构与学生的发展进程之间的因果联系,提出了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原则和具体途径。这项研究成果对苏联1969年进行的教学改革,尤其对小学由四年制减为三年制的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赞科夫关于教学的双重任务的思想(教学既要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又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已被苏联教育理论界接受,并体现在70年代出版的教育学课本中。他的五条教学论原则都包含一定的合理思想,他的实验教学论体系,在指导思想上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在教学原则上着重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在学习动机上重视激发学生的内部诱因,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主张灵活多样,在巩固知识上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这些是他对教育理论作出的贡献。此外,他的科学研究方法也具有革新意义。
但是,赞科夫把他的新体系与“传统教学论和教学法”截然对立起来,以革新派自居,这是欠妥的。他对某些问题的论述,理论论证不充分,概括不够科学。因此,从苏联到现在的独联体至今尚未有一本教育学教材把赞科夫提出的五条原则作为教学论原则。
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简析
作者:仰望緈諨出自:学而不思则罔浏览\/评论:1,875\/0日期:2009年12月17日07:52
山西太原师范学院相力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苏联进行的教育改革中,教育家赞可夫主持和领导的以“教学和发展的关系”为主题的教育实验研究成就卓然,令人瞩目。赞可夫的教育实验以辩证唯物论和系统论为指导,运用心理学、统计学等科学方法,对学生在他的实验教学中达到的发展水平进行了长期的动态研究,同时坚持对实验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做法和结果进行对照研究。不断总结研究成果,提出了他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一、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经作出分析与概括。一种观点认为教学与发展是两个互不依赖的过程;第二种观点认为教学与发展两种过程是同一的;第三种观点认为“教学不仅可以跟在发展的后面,不仅可以和发展齐步并进,而且可以走在发展的前面,推动发展,并在它里面引起新的构成物”。维果茨基从第三种观点出发,提出了衡量儿童发展水平的两个概念:“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并建立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与其说是依靠已成熟的机能,不如说是依靠那些正在成熟的机能,教学应该创造“最近发展区”,并让“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水平”。因此,“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作为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学实践者,赞可夫强调,教学与发展是互为条件、互相推进的,因而教学不能消极地等待儿童生理的、心理的自然发展,跟着发展走,而应积极地去依靠“正在成熟的机能”,创造“最近发展区”。
二、要对传统教育进行根本上的改革
赞可夫认为,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远不能适应科学知识大幅度增长和迅速更新的时代状况,凯洛夫教育学代表着苏联上世纪\"%\"年代传统教育思想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学校至上,课堂教学至上,知识传授至上。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教材内容太浅,教学进度太慢,多次的重复学习,片面强调机械的记忆和训练。结果,教学不是促进学生的迅速发展,而是把发展让位给“自然发展”。赞可夫的实验证明,传统教学法使低年级学生(他的实验对象是低年级学生)在发展上取得的效果是很差的,小学生的学习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鉴于此,赞可夫主张,不能对传统的教学论进行修修补补,而要进行根本的改革,使教学论得到“决定性的进步”,建立一种新的教学论体系,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三、教学改革应主要追求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教学有两个任务,一是发展,二是掌握知识获得技能。一方面,这两者不是一回事,不应当等同起来;另一方面,学生只有在一般发展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才能高质量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因此,现代教学改革应该大力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赞可夫指出:“建立实验教学论体系所依据的基本思想,是这一体系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赞可夫的一般发展观点强调两点:一是个性发展的整体性,即“学生个性所有力量”,它包括观察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语言、意志、情感、性格、道德意识等;二是个性发展的动态性、“质变”。他还从哲学的高度对一般发展的概念作了这样的揭示:“属于儿童的一般发展的,当然还有‘发展’这个概念在其无所不包的意义上所包含的那些东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沿着上升的路线、由旧的质的状态到新的较高的质的状态的运动,更新的过程,新的东西的诞生,旧的东西的消亡,等等。”可见他对儿童发展问题的认识和研究是十分广阔和深刻的。
四、教学应遵循实验教学论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这是第一的、决定性的“基本原则”,其他原则都与此有内在联系。“难度”这一概念强调的是“障碍的克服”和“学生的努力”,这一原则的特点在于“展开儿童的精神力量,使这种力量有活动余地,并给以指导”,如果教材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面前没有出现应当克服的障碍,那么儿童的发展就会萎缩无力。“高难度”并不意味着越难越好,困难的程度要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范围内。教学的安排如果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就会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走上机械记忆的道路”难以达到促进一般发展的目的。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高难度原则的贯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高速前进的原则。这一原则对高难度原则而言是一个辅助原则,但有其独立性。它要求“不断地向前运动”,反对多余的重复和烦琐的讲解以及机械的练习,以节约时间,加快进度。实验证明,每一年级学生不仅可以学好本学年教学大纲内的材料,还可以多学一些下学年教学大纲内的材料。
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加强理论知识在小学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这个原则决不忽视儿童获得知识和技巧的意义,而是要求学生在一般发展的基础上,尽可能深入领会有关概念和规律性的认识。它也是根据科技发展条件下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已有提高这一事实提出的,同时,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本来就是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的,经验和理论处在不断的相互作用之中,因此不能只强调一面。实验教学在一年级就引进一些必要的定义和概念,要求懂得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并使用代数符号等,学生由此大大地加强了运算的可论证性,能够举一反三。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这一原则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过程和方法。赞可夫指出一般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原则和实验教学论中的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就其掌握的对象而言有区别,前者把知识、技能、技巧作为掌握的对象;而后者把学习活动过程作为掌握的对象,即这一原则要求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学习乘法表,传统的做法是让学生背诵乘法表,实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会背,而且要求了解这一部分教材编排的根据,教会学生总结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分析、比较、综合、归纳,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知道产生错误与避免错误的心理机制,等等。这样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会他们学习。
5.使班上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这一条原则要求教师充分关心和重视每个学生,尤其是差生的一般发展。这一原则与一般教学论不同,强调差生比一般学生更多地需要教师“在他们的发展上系统地下功夫”。人们通常认为补课和大量练习是提高差生学业水平的有效手段。实际上,大量作业使得差生负担过重,不仅不能促进他们的发展,反而使他们更加落后。
赞可夫强调,实验教学论体系的每条原则都有自己的作用,同时又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贯彻上述教学原则主要是为了激发、增加和深化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而不是借助分数以及类似的外部手段对学生施加压力。实验教学论教学原则的另一特点是给个性以发挥作用的余地,也就是要求尊重学生个人的特点和愿望。
赞可夫和美国的布鲁纳、西德的根舍因一同被国际上誉为“课程现代化”的三大典型代表。他的独特贡献在于,他将自己的教改指导思想付诸长期的实验研究,从而确实创立了一套他自己的“小学实验教学体系”。
二、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运用了他的导师、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学说。维果茨基说:“教学应该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的时候,教学才有好的结果。通过长期广泛的教学实验,赞可夫提出了五条教学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赞可夫认为:这个概念的涵义之一是指克服障碍,另一个涵义是指学生的努力。“以高难度进行教学,能引起学生在掌握教材时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学内容要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利用学生的认知的可能性,用稍高于学生原有水平的教学内容来教学生。“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他主张把教学建立在高水平的难度上,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懂了,就要向下教授,不要原地踏步走,防止学生产生心理抑制,使学生时时感到在学习新东西。同时,他也指出高难度不是越难越好,要注意掌握难度的分寸。只有这样能为紧张的智力工作不断提供丰富营养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孩子已经掌握加法的概念,那么就应该引导他进入乘法,无需强调计算,因为在乘法的基本演算过程中,孩子会运用加法进行订正从而再次巩固加法的计算能力。这就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呈现的系统性。因此高难度教学得以实施。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赞可夫认为教学进度太慢,大量的时间花在单调的重复讲授和练习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他主张从减少教材和教学过程的重复中求得教学速度,从加快教学速度中求得知识的广度,从扩大知识广度中求得知识的深度。他说:“只要学生掌握了已经学过的知识,就向前进,就教给他们越来越新的知识。”强调高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引导者必须通过观察确定孩子已经真正地理解了概念后,再发现孩子的几许探究的意愿后,才可以继续下一步的引导。对此,赞可夫说得很清楚:“以高速度前进,绝不意味着在课堂上匆匆忙忙地把尽量多的东西教给学生,……我们是根据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一般发展来决定掌握知识和技巧的适宜速度的。”这个速度是要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实际相适应,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去吸引、丰富孩子的智慧,促进其发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经常会出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他们能够轻松地判断事物之间的关系,并且因探究心里不断的发展,促使他们自己会想办法采用更简便的方法去实现目标。我们继续用已掌握加法概念的孩子作说明,他们会把议掌握的加法概念和十进法的交换概念结合,比如当他想要统计全园人数时,他回把点数过的数目记录下来,然后合在一起。再运用串珠进行接龙运算,一十进位的方法进行替换,然后再根据替换完的结果加以总结,获得答案。很快他们就会发现,可以直接按整数的方法拿取串珠,获得答案的速度会更快。如果此时老师在孩子还没有失去强烈的愿望之前,及时给予乘法重复的概念,孩子就会马上接受并理解。所以根据孩子的发展现状提供丰富多彩的、更高层次的应用价值很高的教学内容,孩子会被其吸引,从而得到自然的发展。
3、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
赞可夫根据实验的观察材料指出:在五、六十年代,小学一年级学生就能掌握许多抽象的概念,理解某些事物的内在联系,而且,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的感官延伸到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人们已经可以把过去认为极其复杂的现象变成容易理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孩子“知识的获得、技巧的形成是在一般发展的基础上,在尽可能深刻理解有关概念、法则及其之间的依存性的基础上实现的”。掌握理论知识对于事实材料和技能的规律能加深理解,使知识结构化、整体化,方便记忆;理论知识可以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孩子掌握理论知识后能够把握事物规律,然后展开思想,实现知识迁移,调动思维积极性,促进一般发展。通过前一点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到这已发展过程。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学生在理解知识本身的同时,也理解知识是怎样学到的,也就是教材和教学过程都要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内在”机制,教学生学会怎样学习。例如,学生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动手做碳、硫、磷、铁分别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而根据现象,使学生认识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甚至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可以燃烧;同时还可以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比较归纳上述四个反应,提出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再以蜡烛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与之比较,又有什么异同;从而使学生理解碳、硫、磷、铁、石蜡等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尽管不全都是化合反应,却全是氧化反应。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做色彩的调配试验练习。以上这个例子可以说明赞可夫“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原则”的含义。显然,这个原则要求学生把前后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了解知识网络关系,使之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教学要引导学生寻找掌握知识的途径,要求学生明确学习产生错误与克服错误的机制等。概括地说,要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5、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学生有好、中、差三种类型。赞可夫认为:差生之所以差,主要是他们的发展水平低,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学习信心,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薄弱,而教师对待差生的传统办法就是补课,反复做机械的练习。结果,差生的负担更重,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中,差生见到的东西少,想到的东西少,因而学习的东西少。智力活动的减少,又使得发展水平难以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要促进差生的发展,教材必须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学要以实验为基础,多做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用知识本身来吸引学生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体会到克服学习困难后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喜悦,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教学中要注意设计好教与学的思路,重视知识的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启发思考,适时练习、及时反馈、矫正等。用这样一些方法,持之以恒,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是可以做到的。例如,运用加法板进行加法的概念引导,孩子只需要知道把算式中的数字找到,然后按顺序排列在同一水平线上,最后在班子的上面找到相应位置的数字读出来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这种教材不但可以使孩子容易操作,而且充分体现了加法的概念就是把事物准确地合在一起。
三、赞可夫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1、切身性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动性,要能体现出首创精神,这就要求学生对教学活动产生强烈需要,有着强烈的目标达成的切身感,并被教师导引的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所吸引,有可能达到目标的切身感。
2、参与性
建构性学习要求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建构知识、应用知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对自己学习的成败承担责任而积极参与。其实施途径是:
3、情景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一种“亲、助、乐”人际关系中学习。教师应与儿童共同创设“以情启思,以思促知”的生动而丰富的教学情境。
4、自主性
建构主义认为,要建构一种学习环境,教师需提供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课本和相关参考材料、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围绕课题,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材料、自主提出问题、选择学习内容和运用方法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学、思考问题的时间,以达到学习目标。
5、框架性
教学的任务在于将教科书中合理的知识结构,经过教师科学“编码”、学生“译码”形成头脑里的认知结构。在认知结构中必有一些起支撑作用的重点知识作为结构框架的支点,在支点之间建立相关联系,形成“脚手”框架,让学生主动攀登。
6、问题性
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师需要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选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事象或问题,遵循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建立一个相关的认知结构框架,用问题探究、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通过认知框架把学生从现有水平引导到潜在水平的发挥。
7、随机性
斯皮罗等人(Spiroetal,1995)认为:传统教学混淆了初级学习(学习的低级阶段,教师只要求学生知道一些重要概念和事实,测验时只要求能再现出来)与高级学习(教师要求学生以对知识的理解为基础,学习者要解决具体领域的情境性问题)之间的界限,把初级学习阶段的教学策略不适当地推及高级学习中,如将事物从复杂的背景中隔离出来进行孤立地学习,忽视具体情境下条件的应用,忽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等。实际上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存在情境的复杂性和实例间的差异性。任何对事物的简单理解都会漏掉事物可能重要的方面。据此,在教学过程要对同一重要概念、原理,可设置不同的情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多次进行或呈现,斯皮罗称之为随机通达教学(RandomAccessInstruction),这不是传统教学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多样化的现实情境与实例中,对概念、知识形成以新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学习者针对具体情境,建构用于指引问题解决的图式。
8、合作性
建构性合作学习要求围绕教学活动主题,组织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以助于学习者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者在交流过程中,他们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都明确化和外显化了,从而使学习者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监控;学习者为解决问题进行交流,以达到对问题的共同理解,建立起更完整的意义建构的表征。
9、体验性
维果茨基把学习者的体验称为“自下而上的知识”,而学习课本知识称为“自上而下的知识”,自下而上的知识只有与自上而下的知识相联系,才能成为系统;而自上而下的知识只有与自下而上的知识相联系,才能获得发展的基础。因此,建构性教学要帮助学习者获得对教学内容的感性体验、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体验以及认知的体验。
10、开放性
教学的开放性是指把教学内容置于一种更宽广的背景下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探讨问题,鼓励学生敞开思想,主动打破自我界限,进行开放交流,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吸收营养,以适合自身的方式建构认知图式。
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简析
山西太原师范学院相力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苏联进行的教育改革中,教育家赞可夫主持和领导的以“教学和发展的关系”为主题的教育实验以辩证唯物论和系统论为指导,运用心理学、统计学等科学方法,对学生在他的实验教学中达到的发展水平进行了长期的动态研究,同时坚持对实验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做法和结果进行对照研究。不断总结研究成果,提出了他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一、教学应该走大发展的前面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经作出分析与概括。一种观点认为教学与发展是两个互不依赖的过程;第二种观点认为教学与发展两种过程是同一的;第三种观点认为“教学不仅可以跟在发展的后面,推动发展,并在它里面引起新的构成物”。维果茨基从第三种观点出发,提出了衡量儿童发展水平的两个概念:“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并让“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水平”。因此,“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地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作为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学实践者,赞可夫强调,教学与发展区是互为条件、互相推进的,因而教学不能消极地等待儿童生理的、心理的自然发展,跟着发展走,而应积极地去依靠“正在成熟的机能”,创造“最近发展区”。
二、要对传统教育进行根本上的改革
赞可夫认为,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远不能适应科学知识大幅度增长和迅速更新的时代状况,凯洛夫教育学代表着苏联上世纪30——40年代传统教育思想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学校至上,课堂教学至上,知识传授至上。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教材内容太浅,教学进度太慢,多次的重复学习,片面强调机械的记忆和训练。结果,教学不是促进学生的迅速发展,传统教学法使低年级学生(他的实验对象是低年级学生)在发展上取得的效果是很差的,小学生的学习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鉴于此,赞可夫主张,不能对传统的教学论进行修修补补,而要进行根本的改革,使教学论得到“决定性的进步”建立一种新的教学论体系,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三、教学改革应主要追求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教学有两个任务,一是发展,二是掌握知识获得技能。一方面,这两者不是一回事,不应当等同起来;另一方面,学生只有一般发展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才能高质量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因此,现代教学改革应该大力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赞可夫提出:“建立实验教学论体系所依据的基本思想,是这一体系的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赞可夫的一般发展观点强调两点;一是个性发展的整体性,即“学生个性所有力量”,它包括观察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语言、意志、情感、性格、道德意识等;二是个性发展的动态性、“质变”。他还从哲学的高度对一般发展的概念作了这样的揭示:“属于儿童的一般发展的,当然还有‘发展’这个概念在其无所不包的意义上所包含的意义上所包含的那些东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沿着上升的路线、由旧的质的状态到新的较高的质的状态的运动,更新的过程,新的东西的诞生,旧的东西的消亡等等“可见他对儿童发展问题的认识和研究是十分广阔和深刻的。
四、教学应遵循实验教学论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这是第一的、决定性的“基本原则”,其他原则都与此有内在联系。“难度”这一概念强调的是“障碍的克服”和“学生的努力”,这一原则的特点在于“展开儿童的精神力量,使这种力量有活动余地,并给以指导”,如果教材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面前没有出现应当克服的障碍,那么儿童的发展就会萎缩无力。“高难度”并不意味着越难越好,困难的程度要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范围内。教学的安排如果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就会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走上机械记忆的道路”难以达到促进一般发展的目的。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高难度原则的贯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高速前进的原则。这一原则对高难度原则而言是一个辅助原则,但有其独立性。它要求“不断地向前运动”,反对多余的重复和烦琐的讲解以及机械的练习,以节约时间,加快进度。实验证明,每一年级学生不仅可以学好本学年教学法大纲内的材料,还可以多学一些下学年教学大纲的材料。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作文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基础文案:

教育的真谛和归宿是幸福,教育就是为了实现学生健康幸福的人生。俄国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讲到:“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并不幸福,幸福感的缺失使他们的心灵面临着真正的迷失。不是学生不懂幸福,而是很难在课堂上获得幸福。
课堂是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教师能否创建愉快、生动、充满活力的课堂,直接影响到学生幸福感的生成。因此课堂不应该仅仅是学生接受训导和告诫的地方,应当成为学生个性和思维的花朵赖以扎根的土壤;课堂不是知识灌输的“车间”,应当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砥砺思想的智慧竞技场;课堂不是学生接受精神煎熬的地方,应当成为学生体验幸福和快乐的天堂……
如何把幸福理念贯穿于素质教育课堂,将是一个亟待探索的课题。幸福是一种能力,是感谢生命、感受快乐、完善自我、调节身心平衡、调节人与社会平衡的能力。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是需要长期的磨砺和培养才能形成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就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理解、感受、创造幸福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理解幸福的能力
理解幸福的能力就是具备正确的幸福观。幸福观是人们在幸福的追求和享受中所持的观点和看法。由于人们生活经历、个性品质、文化背景等不同,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高尚或庸俗的幸福观。一些学生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熏染下,其思想和行为逐渐偏移,盲目去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如一学生曾经讲到:“幸福就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将来嫁一有钱人,快乐的生活。”还有的学生说:“幸福就是吃好、喝好、玩好。”如果一味的把幸福寄托在外在的物体上,幸福也就成了没有根的浮萍。因此,我们要把学生对物质享受上的追求提升为精神美化上的追求,这样才能使其获得持久而深刻的幸福体验,进而形成高尚的幸福观。
所以在素质教育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培养道德情操的机会,向学生传达正确的幸福观,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幸福,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例如,在忠孝篇中,有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母爱齐天》,讲述一位母亲要捐肾救子,可是查出有重度脂肪肝,于是她开始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减肥计划,奇迹般康复,最终救子成功。在组织学生讨论母爱伟大时,有一位学生就讲到:“这个儿子真幸福!”当捕捉到这一关键性的词语时,教师就可以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们回忆生活中的感动,体会做儿女的幸福,懂得感谢父母。
培养学生理解幸福的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才会以积极乐观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态度去迎接人生的挑战。所以在素质教育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热爱人生,满怀信心对待生活。例如可以讲述一些名人的故事:小泽征尔是如何凭借自信摘取世界指挥家大赛桂冠的;患有严重口吃的乔吉拉德是如何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让学生们从中领悟什么是人生的真正价值,进而能够勇于进取,不懈追求,创造幸福生活。
二、培养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
许多人认为,幸福离自己很遥远,殊不知幸福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在我们举手投足中,甚至就在不经意中,稍纵即逝。正如艺术家罗丹曾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理,生活中也并不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感受幸福的能力。
当一个人对生活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对身边的事物心存感激,那么其感受能力就强,就更容易体验到幸福;反之,现在一些学生虽然拥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但却对人生的方向和生活的意义一片模糊,以至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整天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了“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现象。
因此,培养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创造有利于学生幸福学习的外部条件
1.打破教室的传统格局,变革课桌椅的排列方式。学生可自主设计,任意组合,围坐在一起,增强互动的效果。当然,还可以带着学生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和着青草的芳香,在户外促膝而谈,这时课堂上威严、拘谨的气氛早已烟消云散,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语言表达无拘无束,思考问题既深又广。
2.改变授课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教师作为引导者,只是提出问题,学生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找寻答案。当然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不全是生硬的语言,也可以通过各种生动的形式来完成,例如解手链的游戏,以无声的语言告诉学生团队中沟通与倾听的重要性;或者制作母亲节贺卡,通过一句句真诚的祝福,践行感恩的誓言。
(二)引导学生从身边发现感受幸福
1.在素质教育课堂上,开展感恩教育。大多数学生认为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理所当然的,缺乏感恩之心。由于没有感恩之心,就缺少了幸福感。所以,教师可创设情境勾起学生对往事的回忆,让大家讲述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有两名2009级幼教大专班的女生,在讲述的时候几度哽咽,或许是尘封多年的往事又触动了心弦,所以它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学生。
2.在素质教育课堂上,开展“发现幸福”的讨论会。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谈谈“最近你觉得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有的会说:“我刚刚完成了我的毕业论文,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好幸福呀!”有的会说:“我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就是幸福。”有的说:“我们每天都快快乐乐的生活着,就是幸福。”针对大家形形色色的回答,可以总结出: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幸福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因此,只要我们关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汇聚人生中幸福的点点滴滴,为学生创造和谐温馨的“幸福氛围”,学生自然就能感受到幸福的源泉。
三、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
一个人的幸福不是靠他人给予的,而是靠自己创造的,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幸福的建筑师。
(一)要加强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
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即是某种德性”;德国著名哲学家包尔生也认为“对于意志完全由德性支配的人来说,有德性的行为始终是最大的幸福和喜悦。”可见,幸福和品德息息相关。所以在素质教育课堂上,要始终围绕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抓住课堂中的每一个契机,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尊重师长、团结互助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让幸福的德育存活于学生快乐的生活中。
(二)要引导学生做善于交往的人
现在有些独生子女在家里娇惯坏了,来到集体不懂得团结、谦让,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久而久之孤独感就油然而生。素质教育课堂恰恰提供了一个大家共同参与的机会,例如在看动作猜成语的游戏中,锻炼同学间的默契;在猜猜他/她是谁的游戏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评价他人,并且听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通过这些互动性的小游戏,增进学生间的了解,搭建起彼此沟通的桥梁。良好的交往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使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平衡。如果在人际交往中,学生与教师及其他同学融洽相处,能经常得到他们的理解和肯定,能向他们倾诉衷肠,就会及时地得到理解和安慰,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幸福的甜水自然就在心头潺潺流淌。
(三)教给学生创造快乐的方法
例如号召学生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利用周末到敬老院献爱心,通过帮助他人,获得快乐;或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院的各项活动(包括学生会),不仅可以丰富经验,还能得到锻炼,充实生活,在成功中体味喜悦;或者培养兴趣爱好,减轻学习压力。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如果能够把幸福理念贯穿始终,那真是相得益彰。素质教育课堂应该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温馨港湾”,为学生一生的幸福画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农村教育现状——关注留守儿童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存,外出打工,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努力改变自己和家里的命运。他们曾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贡献,然而他们却将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而这些本应还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就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最近的几年一个较为突出和严峻的话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走出了农村,带着希望和梦想走进了城市,然而面对城市中高昂的生活费和学杂费,许多有子女的农民工出于无赖,只有将自己的孩子留在了农村,留在了自己的老家,这就有了我上述的群体--留守儿童。
儿童本应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而这些看似简单容易得到的东西在我们的留守儿童中却很难看到,本应该还是在父母怀里撒娇,淘气的的年纪,却因为自己的父母不在身边,过早的的承受着生活的辛酸,本应该还是在父母的翅膀下受到保护的年龄,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却要过早的一人去面对一切困难。本应该和父母一起玩耍嬉戏的年龄,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过早的承受着那份孤独。有时候我就在想,父母既然生下了他们,却为何要将他们抛下,虽然我知道这是他们出于无赖的选择,虽然他们在外也很辛苦,但是你是否听到了孩子们的心声,每当他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父母的怀里撒娇受到父母的疼爱时,他就会想我的父母在哪里,你可知道他们内心的期盼,他们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早早的赚够钱回家,早早的一家能够团圆。他们不需要父母给他们买多少好玩的玩具多少漂亮的衣服,但是他们盼望的是父母都能够一直陪伴在身边,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父母能够伸去援助之手,当他生病的时候父母能够一直陪在他身边。陪他度过那漫长的黑夜。
记得小时候经常唱过的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了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可现如今,这些留守儿童要投入妈妈怀抱的时候,他们的妈妈却在哪里?其实孩子需求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孩子们更需要的是父母们的关爱,而这种爱是用其他亲情和物质都无法弥补的,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时无刻都是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护的,而这种看似非常简单而且普通的要求,却被这社会给剥夺了,使这些孩子过早的了解到了社会的酸甜苦辣。
记得去年一次短暂的回家去姐姐家走了趟,当看见侄女拿着一道幼儿园数学习题哭着喊着叫我帮忙解答,看着她那双渴望知识的眼神,我的心难受极了。姐姐和姐夫也像中国千千万万的农民工一样,选择离开农村,步入了城市,家里的两个孩子全都交给姐夫的妈妈代养,虽然两位老人非常疼爱自己的两个孙子,对孙子们的照料也非常的细心,可是在农村毕竟还是有很多农活要忙的,两位老人又能照顾到多少呢?他们只是能够照顾两个孩子不被饿着,不被冻着,其他的也照顾不了多少,毕竟他们也都没上过多少的学,孩子们在学习上中、成长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两位老人是解决不了的。两位老人也是极力想说服姐姐,叫姐姐回来带小孩的。随即我给姐姐打了电话,向她说了两个孩子的问题,说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说完后姐姐也是欣然允诺,答应回来照顾孩子。其实我是极力反对夫妻双双都出来打工的,既然你们决定要了这个孩子,你就应该给他一个温暖的家,一个美好没有缺陷的童年。虽然这在现实中很难办到,但是我想有一个亲人在身边这应该不是很难的吧。父母出去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在此,我呼吁广大的朋友,请多关注关注我们的留守儿童吧,请多一点对他们的关心,少一点对他们的歧视。多一点对他们的帮助,少一点对他们的厌恶。创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未来,关注和关心我们的留守儿童有你有我共同的参与和努力。
“啃着冷馒头,喝着白开水,眼前是咸菜或是前一天的剩菜,这就是他们的午饭。他们,就是安丘市柘山的留守儿童,如果您也有孩子,看看自己孩子的生活,您忍心不帮帮他们,让他们也吃上一口热饭菜吗?”广播里传来播音员沉重的声音。是呀,看看他们的生活,再看看我们,就像掉进了福堆里一样,有着天壤之别。我似乎能想象出他们的形象:消瘦的身躯,深凹的脸颊,一双渴求的眼睛……看着,就令人心酸、令人心痛啊!
现在,中国的农民工大军有2亿多,他们已是所在城市的顶梁柱,但是,由此产生的留守儿童却成了最无辜的受害者。曾经看过一个留守儿童写的文章:“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哭,一个人笑。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我不知道什么是父爱或是母爱,就连他们的模样也记不清了。我考试从来都不及格,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为什么孩子的成绩总是不理想?还不是因为家长的教育没有跟上,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家长往上写什么就是什么,什么也没写,成绩不理想也是必然的。正在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一位代表阿姨提出议案——《关注留守儿童》。她沉痛的讲述:“我曾经到过一个看守所,里面黑压压的全是人,其中80%是农二代……”。在亲情长期缺失的情况下,部分留守儿童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道德、学习等方面的严重问题。
这些留守儿童,都是我的同龄人,当我们享受着现代化的教育,吃着美味的食品,跟家人坐在豪华旅游车里周游世界的时候,他们可能坐在危机四伏的教室里,凉水就馒头,两眼痴痴的望着那条通往外界的路,回忆父母留给自己那点可怜的记忆。想到这些,我的心好痛,渐渐的也有了一个清晰的中国梦——关注留守儿童,让我的留守儿童朋友跟我们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我希望,国家能制定出好的政策,多建设一些优质学校,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他们可以跟随父母到打工地上学,无忧无虑的跟父母朝夕相处,享受到应有的快乐,接收到最好的教育,他们也是未来社会最好的生力军,“少年强则国强”,中华的崛起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有人说:一个地方呆久了,异乡也成了故乡。我希望,我们这些城里人,都能热情的张开双臂,真诚的接纳这些异乡人,诚恳的跟他们做朋友,让他们像在家乡一样的踏实。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我们都有一个美丽的中国梦就是过上幸福的生活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作文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基础文案: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8-04-0216:15:00]作者:钱剑波编辑:studa20
有效教学主张通过科学的观察和测量来考查教学的效果、效益、效率,即“教学的科学”。有效教学的提出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烙印。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当代教育思想的影响,有效教学在主张教学效益的同时,关注人格形成、生命关照等在教学中的意义。所以我们把有效教学理解为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不仅仅是学生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即教养与教育的辩证统一。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许多研究者都提出了有效教学的一些原则。如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提到的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美国教育、多样性和高质量研究中心历经5年时间研究后提出的有效教学的5大原则,斯坦芬在《教学原理》中提出有效教学的十大原则等。
综合这些研究者对有效教学的描述,我们可以概括出有效教学的一些基本特征。
1.有效教学是有明确任务指向的教学
考察一个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需要明确在教学实施前,教师和学生期待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否则所有的考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学目标不是目的。比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都是不规范的目标表述,因为这些表述都无法比较和评价。崔允漷教授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一文中提出规范的教学目标四个要求: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教师再经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条件、情感态度以及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学生需要意图的深入研究之后,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起明确的任务导向作用。
2.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多次询问学生之后,学生仍然无动于衷,于是就把问题的答案呈现给学生。比如:
师:你们认为:为什么孔乙己大约的确已经死了?
学生沉默约1分钟。
师(提示):“大约”就是大概的意思,表示猜测。“的确”表示肯定。
学生再次沉默。师(有点不耐烦):这里可以看出孔乙己命运的悲剧。在访谈中,很多老师认为学生不回答,老师把答案讲解给学生,让他们理解效果会更好。也有很多老师认为让学生采用交流、互动的形式太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认为直接教授法是高效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参与”又称学生的介入,是反映“学生在与学业有关的活动中投入生理和心理能量”的状态变量。参与意味着介入、投入、卷入、浸入的状态之中,是主体对活动的能动性作用过程,是能力和倾向的统一。所以主体参与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状态。而且是一种亢奋、激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或静心默读,或全心朗读,或潜心思考,或积极争辩,或大胆陈述……
“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养内容,并使学生掌握的过程,但并不是教师将教养内容“奉送”给学生,学生予以接受的关系。”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是一个单向传递的过程。单向传递看起来非常省力而且有很大的容量。但是由于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单向接受的知识是不牢固的知识,不能转入长时记忆和有效内化。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只有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主动加工那些对个人有意义的信息,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大量的研究也表明了合作学习的价值。所以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但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小组学习,也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活动形式。米尔斯把合作学习定义为“成员各负其责,为实现小组的共同目标而合作的有组织的小组活动”。
互动、合作不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本质。描述了教学中师生、生生以及与自身的认识、思维、思想情感的流动情况。没有这些内容的流动,甚至是碰撞就不可能形成有意义的学习。
3.有效学习是最优化教学策略实施的教学
为达成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具有最大的效益,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有效教学追求的就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达成的过程中,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现代教学方法论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教学策略,但任何策略都是有针对性地,所以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并如何在实施过程体现出其最大的效益是我们教师特别需要关注的。在教学评价中,考察教师所选择的教学策略是否符合学生获得该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规律,在实施过程中是否把握了该教学策略的本质,发挥出最大功效是评价者需要关注的。
4.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层理解的教学
珀金斯描述了三个值得注意的有关知识的问题。一是“懒汉知识”。这种知识存在着,却不起任何作用,除非为考试所用;第二种问题是幼稚知识。回到早期对问题的错误理解;第三种是与模式化知识有关。只学习解决问题的步骤而不了解使用这种常规做法的原因就是模式化知识的表现。这些知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又称为:脆弱知识综合症。有效教学就要分清这些“脆弱知识”与有价值知识的区别,促进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能力的迁移和思维的发展。我们当前许多的课堂虽然学生发言积极,也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但是学生的思维从进入课堂到走出课堂依然是停留在一个层次上。比如一些阅读教学课中,师生所做的仅仅在寻找事实,并没有去探究意义。而真正的学习意味着学生要采用“深入”的而非“肤浅”的方法。这样的学习不仅指对知识的记忆,还要求学习者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事物的领悟,或者就是为了享受生活。只有促进深层理解的学习才能将学习所得进行内化,内化进自己的知识图式,内外成学习者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有效教学是三维目标统一的教学
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方法的获得,还包括学生的内在发展。“在教学中并不仅仅传授源于人类知识文化诸领域的知识、技能、技巧,它同时也传递立场、自然观、社会观、人类生活的价值与目标,即世界观、政治的、道德的基本态度。”“我们并不能把教学单纯地视为教养的手段,它同时也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只有把教学视为教养、教育的过程时,我们才能正确地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完满地实现教学过程的课题。”纽纳和佐藤正夫所讨论的教学的价值与新课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相通的。有效的教学一定是三维目标统一的教学。这就区别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关注了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特征。
但是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对三维目标有着一些误解。他们把“过程与方法”理解为纯粹的学法指导,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当作是思想情教育的内容,并人为的把它们与知识教学割裂开来。往往把原本蕴涵于文本和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内容作为一个孤立的教学板块来处理。在分析完课文后,来感受作者的情感,赞美文章的思想情感,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价值观的教育。当教学以传授学科内容,即以教养为根本任务时,它所授受的学习内容及目的在掌握这些内容的学习活动本身,实际上会产生教育的效果,这就是教学中的教育。
6.有效教学是师生生命价值彰显的教学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容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当代教育把“人”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关注人性,尊重生命成为当代教育的主旋律。课堂教学不只是实现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而且更应该是师生生命共同经历的成长过程。这是有效教学结合当代教育思想的一个进步,改变了以往过分强调教学的科学性特征,重视教学中人的地位,关注人性和生命的意义。事实上也只有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目标才能得到有效落实,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备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有效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其中的发展的内涵也随之而丰富,把教学看作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的教育活动也是有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对人性的关注和对学生生命的关照不是靠说教体现的,而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首先体现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对学生认知准备和情感准备的理解,这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教学实施重教师创设一种自然、和谐的教学氛围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课堂上教师认真倾听、热情鼓励、友善指正,学生虚心听讲、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是互相尊重,共同促进的生命过程。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与教材的对话,与同伴的真诚交流,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对话也都是课堂生命的体现。
所以有效教学的课堂势必是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教学氛围中展开,以互相尊重、互相坦诚的民主的课堂互动为主要形式的,以具有挑战性智慧活动为载体的,师生愉悦、积极地心理状态下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得到的是知识建构,还是内心精神世界的建构。
从有效教学的特征我们不难发现,有效教学是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准备时需要研究学生原有的认知准备和情感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学习的兴趣、动机的激发以及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的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实施,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等无不围绕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其次有效教学充分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地位和角色。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明确了教师在教学中起激励、组织、引导、评价的角色。
有效教学的理念改变了我们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两种课堂评价观,“教师为中心”的评价着重在评价教师教得怎么样,评价的话语往往是:“这个教师课上得不错”,“这个教师上课水平不行”这是对教师个体教学能力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关注,把对课堂的评价变成对教师的表演水平的评价;以“知识为中心”的评价是以知识传输的状态和结果作为评价的重心,评价教的知识有没有教好。评价话语往往是:“这个教学内容有(没有)上好”,忽视了作为知识建构者是否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感兴趣、是否主动建构,还忽视了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有效教学的课堂评价是对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常用话语是:“这堂课学生学得好不好”。不仅需要观察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是否主动改造教学环境,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需要,形成恰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启发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还需观察和评价学生是否主动、积极地利用教师提供的教学环境和资源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是否促进了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整堂课是否在一种自然、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展开的等。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作文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基础文案:

第一章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及其内涵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背景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每一个国家都在为发展而奋斗。从语义上讲,所谓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讲,发展指的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逐步过渡与转化的过程。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西方发展经济学主要关注经济发展问题,后来又逐步出现了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人类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概念。发展观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问题的诠释,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涉及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等方面,涉及什么上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如何发展等问题。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发展和发展观问题始终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
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和观念,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组织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进步水平。党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逐步形成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深化的过程。从提出首要任务是解决人民生活中的“吃穿用”问题,到提出经济工作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量力而行的方针;从“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思路的提出,体现出我国发展观的不断进步。正式提出并完整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这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来推进改革和发展。对这样一个发展观,胡锦涛同志把它称作“科学发展观”。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两个月,胡锦涛同志在江西、湖南的两次考察中都使用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在江西考察时,胡锦涛同志指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新路子。”在湖南考察时,胡锦涛同志又强调:“中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通过改革不断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久,2003年11月24日,胡锦涛同志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提出,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安排好经济工作。此后,“科学发展观”的提法开始在党的会议和文件中被普遍地使用。
2004年2月16日至21日,中共中央在中央党校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这是党中央为推动全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而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开班式上,温家宝同志作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把科学发展观定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并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深刻内涵和落实措施。在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上,温家宝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04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时,特别强调了“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发挥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重要指导作用”的要求。所有这些都表明,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视和努力下,科学发展观正在被确立为我国发展实践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更加完整的表述。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2008年9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深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工作,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突出位置,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组织基础。2008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调研时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统一思想、应对挑战、解决矛盾的重大契机,进一步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不断提高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进一步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组织基础。
那么,科学发展观是在什么样式背景下提出的?或者说,我们党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科学发展观并用它来指导我国的发展实践?
一、针对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
但经济发展和改革中累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不断地暴露出来。比如,由于经济增长的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投入产出的效率还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目前我国人均占有的耕地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0%,人均占有的淡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0%,单位产值的能耗是日本的10倍,单位产值的水耗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全国七大水系竟有一半的河段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的代价很大。又如,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头重、一半轻或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城乡差距、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问题,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矛盾问题,城乡失业和贫困问题,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中的统一协调问题等,都比以往更加复杂,更加尖锐,社会各界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的现阶段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的或者所加剧的。因此,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迫切要求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建立在人口数量控制和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建立在资源节约的基础上,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建立在生态改善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二、适应新阶段的新任务、新环境和新条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现代化取得显著成就,但就总体而言,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内,实际要解决的是几亿人、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这不能不为当时的发展观打下深深的烙印。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党和国家面监的新任务,是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广大的农村、中西部地区和城市贫困人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追求GDP的指标,它还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就要求从过去那种偏重于解决温饱问题、偏重于沿海地区发展、偏重于经济建设的发展观,转变到更全面、更高层次、更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观上来。
体制改革给中国经济带来历史性的进步,经济体制由于计划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转变。现在的情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还有不少缺陷;国民经济开始按照新体制的轨道运行,但机制还很不健全;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消除,而那个时期在社会领域的某些积极成果,例如社会公共卫生和农村义务教育方面,却在体制改革过程中有所流失;市场经济体制在显示优越性的同时,其固有的矛盾与缺陷开始暴露出来。现在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是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实现新时期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过去那些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观念、经济体制改革初始阶段所形成的发展观念,必须有相应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物质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使我们开始有条件解决过去一直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许多社会发展问题,如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改善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过去在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供给、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上,其他方面很难顾及。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基本步入小康社会,国家财力和经济实力都有了显著提升,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经济发展到目前这种水平,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解决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
三、总结过去发展中的经验教训
在新中国成立6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建立社
会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等,然而这些好的做法却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有所流失。与此同时,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一些新的体制、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相对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水平,社会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要求。过去由于过多地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在制定“九五”计划时,提出要实现两个战略转变,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九五计划”到“一五规划”期间,我们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取得显著成就。但是从最近的发展情况看,局面又出现了一定的恶化。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一定要走降低能源消耗的路子,靠高投资、高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总结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所取得的经验时指出:“发展要有新思路。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四、应对“非典”危机的斗争
2003年初,我国发生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这场举世关注的疫情,暴露出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某些薄弱环节,特别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一些非典疫情严重的地区严重缺乏传染病医院的现实,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滞后,给了我们直接的启示,引起新一届中央政府对发展观的审视和反思。一场“非典”危机可以让很多东西改变。温家宝同志说:“一个民族在危机中可比平时学到更多。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获得补偿。”通过抗击“非典”斗争,我们比过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还不够协调。
2003年6月17日,温家宝同志主持召开了“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座谈会,他在总结发言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同年7月28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同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4周年招待会上,在谈到“非典”危机时,温家宝同志说:“抗击非典斗争给了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物颀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我们长期坚持的重大指导方针。”
五、观察世界大势、借鉴国际经验和国外发展理论成果
人类的发展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发展观的进步是20世纪后半期人类文明的重
要成果。有多种流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对世界发展进程影响最大的是可持续发展观和人的发展观。当今世界,国际社会更加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这些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其许多科学合理的东西,我们可以借鉴,以便少走弯路,发挥后起优势。但是发达国家现在所做到的,发展中国家短时期未必都能做到,这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受到巨大压力。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和文明发展方面还要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唯有积极实现发展观的转变,才能趋利避害,在更高的水平上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