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做一做”栏目内容的有效教学应用-教育作文文档作文 栏目制作的作用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做一做”栏目内容的有效教学应用-教育作文文档作文 栏目制作的作用文案:
“做一做”栏目内容的有效教学应用
新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与旧版教科书很大的不同点在于开设了多个丰富多彩的小栏目,如“思考与讨论”、“说一说”、“做一做”、“科学足迹”、“科学漫步”、“STS”等。教材的各种安排都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宗旨,注重学习过程、方法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和人文科学素养。因此,我们的物理教学应一改以往枯燥呆板地罗列概念和公式,而换之以轻松活泼地展现科学思想发展的脉络,让学生们经过自己的探究和讨论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新教材设置这些栏目,笔者认为其目的是为了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教和学更有效。有效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做一个主动的“探究者”。教师也不再是过去的教学主体,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指导或组织参与学生完成探究学习的过程。所以教学活动中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而利用好教材中的各种小栏目,或许对你无所适从的教学改变和教学过程的有效设计提供那意想不到的帮助。
1让“做一做”成为知识组成,完善教学内容
为了加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新教材创新地把有些实验与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作为某一章某一节的内容,而不再是以前独立的学生必做或选做实验。如必修1开篇《走进物理课堂之前》,大师
赵凯华就融合进了“落体运动的实验研究”和“牛顿管”实验,而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图1则需要重现这一实验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再如必修1第一章第把原来的学生实验《学习使用打点计时器》作为教材内容第四节《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必修2第5章曲线运动也把原来学生实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提前作为教学内容第三节《实验:研究平抛运动》,这既是对前一节知识的规律验证和能力运用,也使得教材内容编排更加和谐,教学内容和实验不再是以前那样相互割裂,而是让物理知识和实验融为一体。
新教材中还安排了许多“做一做”栏目,如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后同时安排了“做一做”栏目《借助传感器用计算机测速度》。这是整个物理教学中第一次接触和使用传感器,而随着数字实验室雨后春笋般的进入普通高中,数字实验的教学也是高中学科尤其是物理学科现代化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速度的学习中把“做一做”变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则可以顺利的让学生初步接触和使用传感器,为以后更多的与传感器有关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如选修3?M4第55页《用光传感器做双缝干涉实验》,有数字实验装备的学校完全可以把这内容作为教学的一部分,让光的干涉实验真实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利用现代技术更好的观察和研究光的干涉图案。如果把“做一做”真的把它当成是书本里面独立的有用的选学内容(必修1第11页注解“本书中的说一说和做一做栏目中的内容是扩展性的,不是基本教学内容。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在老师指导下选学。”),而不是认真研究新教材的编写目的研究各个资料的教学用
途,我想也就不可能有高效的教学甚至不能进行顺利的教学。所以让“做一做”成为物理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成为课堂的具体环节,真正用好用对教材,会让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
2用“做一做”来设计教学过程,别开生面,让教学更有效
万事开头难,课堂的引入就如影视的开篇,要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我们在绞尽脑汁设计各种引入方案时,不如就地取材,利用“做一做”栏目作为新课引入,教师事先把“做一做”中的实验内容做成现实教学器具,以此作为一个精彩的课堂引入。例如在必修1第二章第5节《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引入环节,普通的教学设计往往如此:教师演示:如图1所示,将一张纸和一个小石块同时在同一高度同一地点释放。
观察现象:重物先着地,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提问:为什么?
教师演示:将纸片揉成一团在和小石块同时在同一高度同一地点释放;
观察现象:几乎同时着地,轻重不同的物体同时下落。
教师提问:两次实验用的物体是相同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
启发学生认识到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是由于空气阻力
的影响。继而介绍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研究。由此引出课题“自由落体运动”。
这种引入基本上体现了正常的物理知识获得过程即从实验现象
的观察到实验原理物理规律的获得。但学生并没有表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而兴趣往往决定了学习过程和效率,如果在引入阶段能够大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会更有效。所以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更多的考虑引入环节的趣味性刺激性和疑问性。笔者试着利用“做一做”来引入课题。利用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45页“做一做”《看看你反应的快慢》加以制作教具,把尺子本来测量长度的刻度预先通过计算把距离改成反应时间及反应快慢区域,以0为起点,5cm=0.1s,10cm=0.14s,图215cm=0.17s,20cm=0.2s,
25cm=0.225s,30cm=0.245s,0~0.1s为快,0.1s~0.14s为较快,0.14s~0.2s为一般,0.2s以上为较慢,用红橙黄绿蓝粉色的涂料划分区域,做成一个直接读取反应时间的仪器。用此自制的“测量反应快慢仪”先分组测量学生反应时间,学生兴趣浓厚反应强烈,积极配合分组活动,课堂氛围大为活跃,学习兴趣强力激发,为后面的内容教学做了高效的“引子”。而一句“尺子是怎么知道你的反应时间的呢?”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下面的知识学习也就水到渠成顺利铺开了。这样的设计趣味性增强了,学生参与程度高了,现象和结果的强烈疑问带领学生认真的学习后面的知识规律,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学习才能“释疑”才能放下心中那个结。教学当然也就更加的有效。
也可以把“做一做”成为物理教学的中转站,让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更紧密更顺畅。如必修2第10页“做一做”观察两球落地的先后。2011版物理教材必修2对于第五章曲线运动前几节做了较大的改动。在第二节《平抛运动》的编排中把速度的分解合成提到了前面
单独列出,然后是平抛运动的位移,然后是“做一做”,最后得出平抛运动的轨迹。这样的编排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降低难度和教学容量,但从物理教学的过程来说则显得有点别扭。新课程指出物理科学的学习是需要学生经过探究等活动体验然后得出物理规律的知识内容。而在平抛运动的新编排中,舍弃了原先对于平抛运动的分解对比实验,以一个简单的“做一做”取代必修2第10页《观察两球落地的先后》。笔者认为有悖于科学内容的教学规律和新课程理念。所以笔者把该“做一做”实验完全设计制作并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对于整个平抛运动的性质的分析认识和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得有了更清晰的逻辑和更有效的学习。教学流程变得前后顺畅而不是一段段的独立过程,对物理方法的运用也有了更好的了解,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生不应该只“记”下了速度和位移的分解合成知识,而更应该掌握“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物理学和科学的一般方法。
甚至于课堂小结也可以利用“做一做”来打破板书总结习题训练等教学常规令人耳目一新。笔者利用“做一做”来一个出其不意的课堂小结。如选修3?M4第58页做一做《观察玻璃片的干涉》,让学生来分析两载玻片发生的干涉现象及条纹移动现象,综合运用本节内容所学的光的干涉现象及原理,以此来作为课堂小结,把枯燥的知识罗列或者简单的习题训练来结束课堂变为实际的知识运用问题解决,更符合能力和发展要求。
把“做一做”变为生动的课堂引入、有利的课堂转承,意外的课堂小结,都会对我们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真
是“小小做一做,收获无限多”。
3变“做一做”为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大家都知道开展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在很多学校还是停留在口头上而不是在真正的行动中。第一是由于学生的时间紧张,应试还来不及,何谈素质提升。第二是缺少开展活动的资源和材料,尤其是能吸引学生激发兴趣的活动资源。
第一个原因很难用个人的力量来改变,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好的第二课堂更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提升,而兴趣是最实在的学习动机,有了更高的学习动机,教学成绩也会水涨船高。
第二个原因是不需要太多政策层面的支持,而更需要我们的研究和创新,如我校开展了学生课外小实验制作比赛(落鸡蛋比赛等),开展师生物理器具制作比赛(旋转的液体获省二等奖),开展DISCOVERY节目(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等)观看和评论交流,开展小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等活动。
当我们在安排第二课堂活动学习内容烦恼的时候,静下心来仔细研究,你就会发现教材已经为你准备好了你需要的一切。笔者仔细统计了09年后出版的新人教版课程标准物理实验教科书中的“做一做”内容(见附注),必修1共7个,必修2共9个,选修3?M1共4个,选修3?M2共6个,选修3?M4共12个。一部分内容作为课堂教学来使用和完成,而另不一部分内容则可作为第二课堂的活动资源,这已足够(教科书还有其他栏目和后面的专门课题研究栏目)。如必修1
第49页“做一做”《用数码相机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必修1第52页《确定薄板的重心》,必修1第60页《安装自行车的滚动轴承》,必修2第63页《调查你周围的各种机械的功率》,选修3?M1第45页《调查常用可充电电池》,选修3?M2第54页《霍尔元件》,选修3?M4第52页《自制光的干涉》,选修3?M4第85页《制作简易无线话筒》等等。
变“做一做”为第二课堂是对教材-教学之本的充分挖掘,使我们的教学内容丰富而多彩使物理教学高效而有趣,使学生的成长快乐而积极,使学生的素质提升而全面。
通过对教材的初步剖析,笔者意识到教材编排的深层目的和强大用途,对于教材小栏目“做一做”展开了一些微薄的研究和探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栏目用途,以实验为突破口,吸引学生眼球和课后关注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对其学习积极性,兴趣、积极性-强大的学习内驱力-让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效性。有效的学习和教学正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追求,有效不是空谈,而是需要我们做更多的探究和设计,充分利用资源尤其是教材资源恰是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的有效途径。
“做一做”栏目内容的有效教学应用-教育作文文档作文 栏目制作的作用文案:
今天,我和妈妈合作做了一道菜,叫:水晶虾仁。这道菜是我从少儿频道的小小厨房栏目里学的。
首先,我叫妈妈帮我把葱、姜、蒜、辣椒切成碎磨,然后放入各种调料,再放点醋、糖做成汁子,最后,我把芹菜和虾仁放在开水锅里煮了大约10分钟,打开锅盖,把菜捞在汁子里,拿筷子拌了一下,哇,这道菜有青又白,颜色好极了!
妈妈把饭盛好后,我坐在餐桌旁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妈妈把菜端了上来,我先是尝了一个虾仁,啊,好好吃呀!
我想,今天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做了第一道菜,我以后还要学着做一些简单菜。
“做一做”栏目内容的有效教学应用-教育作文文档作文 栏目制作的作用文案:
“小心点,别烫着手,记住要放醋,等快好了的时候再放盐。”“哦,知道了。”
今天,妈妈教我和姐姐做菜:青椒土豆丝。
我和姐姐挑了一个大土豆。妈妈说:“你们先要把土豆洗干净才行。”妈妈的话音刚落,我和姐姐就干起来了,把围裙系上,开始洗土豆了,先洗脏的地方,最后再全面的洗干净。
洗完土豆后,当然是给土豆削皮了。我们拿着削皮器,可不知道该怎么削,妈妈走过来告诉我们:“先拿好削皮器,然后顺着一个方向把土豆皮削去。”说着妈妈演示给我们看,我试了一下,却怎么也把握不住要领,平时看妈妈那么容易把土豆皮削掉,可今天轮到自己做时,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呀!
过了几分钟,我们终于把土豆皮削好了,最后一步材料准备当然是把土豆和青椒切成丝!我和姐姐在妈妈引导下把土豆切成丝,泡在水里,又把青椒籽去掉,再切成丝。
几分钟过去了,一切准备完毕,开始炒菜了,先把锅里的水蒸干,倒下合适的油,烧至七分热,把青椒丝倒入锅中,待青椒丝变色后,再把土豆丝倒入锅中翻炒,放入少许的醋,等土豆丝快熟时再放盐,翻炒几下,青椒土豆丝就出锅了。
看着自己做的土豆丝,别提多高兴了。我和姐姐争先恐后的尝起来。
唉,做菜真不容易,以后要多多锻炼才对!
六年级:汪可欣
“做一做”栏目内容的有效教学应用-教育作文文档作文 栏目制作的作用文案:
我有好多好多的布娃娃,我非常喜欢它们。还给它们取了好听的名字:小贝、小美、白雪……今天我就给自己的布娃娃们上课。 我先把黑板挂在墙上,用一张方凳做讲台,一根小棒做教鞭。然后,把布娃娃一个个地放在小板凳上做我的学生。 开始上课了,我先教它们“识字”、“做算术”,还玩了猜字游戏和成语接龙。最后我表扬了几个表现最好的“学生”。 当老师的感觉真好!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做一做”栏目内容的有效教学应用-教育作文文档》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一做”栏目内容的有效教学应用-教育作文文档》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做一做”栏目内容的有效教学应用-教育作文文档》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