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诗经》三首(秦风·无衣-邶风·静女-卫风·氓)作文 诗经秦风古诗文案

2019-03-11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诗经》三首(秦风·无衣-邶风·静女-卫风·氓)作文 诗经秦风古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诗经》三首(秦风·无衣-邶风·静女-卫风·氓)作文  诗经秦风古诗文案

《诗经》三首(秦风·无衣-邶风·静女-卫风·氓)作文 诗经秦风古诗文案:

《诗经》三首(秦风·无衣-邶风·静女-卫风·氓)
《诗经》三首(秦风·无衣邶风·静女卫风·氓)
[教学目标]A、理解三首诗歌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及思想情感。
B、了解《诗经》概况、代表作及其赋比兴的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C、背诵课文,默写名句。
D、了解四言诗的节奏和押韵。
[教学重点]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背诵课文,默写名句。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D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由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导人新课。
本单元学习重点: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的基础上领悟古体诗歌的思想感情,同时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节奏。
二、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诗经》,305首,又称“诗三百”,反映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近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因它的内容以反映劳动人们生活的“国风”为主,所以文学史上把这类诗歌称为“风体诗”。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十五“国风”占160篇,多是各个诸侯国家的抒情性的民间歌谣。
《诗经》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
“赋”:铺陈叙事。
“比”:借物托情。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风”“雅”“颂”“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六义”。
三、全班齐读三首诗
(三首诗中生僻字、难读字比较多,学生诵读比较困难。)
四、老师范读
1、要注意咬文嚼字;
2、要注意诵读节奏:本文三首诗歌基本上都是四言诗歌,每句两个节拍,节奏整齐。
五、板书正音
第一首《卫风氓》
氓:méng蚩:chí愆:qiān将:qiāng垝:guǐ垣:yuán筮:shì咎:jiù于:xū说:tuō陨:yǔn组:cú汤:shāng渐:jiān罔:wáng靡:mǐ夙:sù咥:xì隰:xī泮:pàn
第二首《秦风·无衣》
泽:zé戟:jǐ偕:xiě
第三首《邶风·静女》
邶:bèi姝:shū隅:yū见:xiàn踟:chì躕:chú娈:luán炜:wěi说:yuè怿:yì归荑:kuìtì洵:xún
五、逐步正音,全班熟读。
六、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卫风·氓》
一、全班用指读法诵读一遍。
二、尝试背诵。
三、对照课文注解默看一次,争取理解文意。
四、老师补充部分注释:
蚩蚩:课文翻译为“老实”,另有版
本翻译为“嘻皮笑脸”。
愆期:耽误、拖延日期。
复关:地点。本文借指“在复关的
那个人”。
咎:灾祸。
无与士耽:沉溺而不能自拔。
其黄而陨:飘落。
二三其德:他的品行变化无常。
女也不爽:差错(毫厘不爽)。
夙兴夜寐:早上。
不思其反:没想到你会变心。
五、老师示范翻译第一、二自然段。
两种方法:直译-------力求逐字逐句求准确;
意译-------力求理清段意求流畅。
六、学生分组讨论,分段试译。
各组派代表演示讨论结果;老师纠正并小结每一段大意。
七、全班各自诵读。
八、抽查一、二段背诵情况。全班一齐背诵全文。
《秦风·无衣》
一、全班用指读法朗读一遍。
二、请学生对照课文注解理清文意,进行翻译。
诗歌短小,文字简单,变化单调。老师分别请三位学生翻译,注意变化字词的意义。
三、老师范读,翻译。
1、范读时注意四言古诗的诵读节奏,节拍处注意停顿。
2、翻译时要分析和强调变化的效果。
四、全班背诵。
《邶风·静女》
一、全班用指读法朗读一遍。
力求咬准字音,做到基本流畅。老师在学生读后逐字纠正读音。
二、请学生对照课文注解理清文意,进行翻译。
诗歌短小,文字简单,变化单调。老师分别请三位学生翻译,注意变化字词的意义变化。
三、老师范读,翻译,分析。
1、范读时注意四言古诗的诵读节奏,节拍处注意停顿。
2、翻译时要分析和强调变化的效果。
3、文意简析:第一章:期望约会
第二章:爱人赠物爱情的美好
第三章:再写赠物
静女形象:美丽、娴静、活泼、可爱。
四、全班熟读并背诵。
五、作业布置:
1、基础训练:《知识与能力训练》;2、能力提高:课后思考题一、二、三;
3、小作文:改写《静女》为300字左右的小故事;4、背诵三首诗。
-----------------------------------------------------------
示标:
1、了解《诗经》
2、赏析《氓》
一、导入:
请一生背诵《沁园春·雪》
北月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风,望长城内外,唯条茫茫,大江上下,顿头滔滔,心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往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思考:“稍逊风骚”何意?
“风骚”何意?为什么特别点“风骚”?
明确: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风的源头
二、了解《诗经》
学习《诗经》三首,是305篇的零头,但通过三首,了解《诗经》的大概
1、理解并背诵注释①
2、补充《诗经》六义,一般以首句的第一个词为标题,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
三、赏析《卫风·氓》的思想感情
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从表达方式上看,是一首什么词?采用第几人称叙事抒情的?
明确:爱情诗,叙事词,第一人称
2、我们现在是21世纪的中学生,能理解距今2600年前的爱情?挑战。背诵诗歌,思考:
(1)词歌中有没有不懂的字词句?
(2)歌写“氓和我”如何恋爱?如何结婚?
(3)概括婚恋双方的举动,反映什么情感或性格。
明确:恋爱:自由恋爱,私定婚期;
结婚:举行仪式,嫁给情郎
氓:骗—怒—娶“我”:送—劝—望—泪
占有对方痴情幸福
喜怒无常纯真热情
3、3-5章没有一字提及婚后的幸福生活,而是写婚后“氓”的变心,我的痛苦。
思考:①“氓”变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印证第一章哪些词句?
“桑之落奚,其黄而陨”,年老我衰,没有当初美貌,导致第三、四、五者插足。
②“我”有没有过错?
真情不改,坚守妇道,辛勤劳作,操持家务
③“氓”有没有责任心?
不能富足,遮风挡雨
④“我”痛苦是不是仅仅来自变心的丈夫?
笑贫,亲人娘家人都笑话我!
⑤“我”的痛苦生活得出什么教训?擦亮双眼,决不能让“氓”这样的男子“骗、花”到手。
4、阅读最后一章
思考:①我对这个薄情的丈夫是不是乞求?何处可以看出?反映她性格另一面?
散伙:决绝,清醒、刚烈
②“我”与丈夫离异后会不会有幸福生活?
悲剧一生,“女子耽矣,不可说矣”
小结:该诗叙写了爱情悲剧,也是“我”的人生悲剧,可以看作是“我的”追忆,也可以看作是散伙前哭诉和痛诉,诗中主人公“我”是值得同情。
思考:“我”的形象相当感人,靠那些艺术手法?比兴、对比、描述。
秦风·无衣
示标:1、思想感情
2、重章叠句
一、导入:欣赏《志愿军军队》
雄纠纠,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祖国,为和平,
就是保家乡,
中华好儿女,
奋勇向前进,
打倒美国帝国主义狗强盗!
思考:战歌的特点?
短小精悍,鼓舞斗志
如此义勇军进行曲
今天欣赏2500年前的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战歌。词句答疑
二、欣赏内容
1、齐背秦风·天衣:概括该词的思想内容。
明确:三章内容大致相同,概括出一章内容也便概括出全词内容。前两句:同甘共苦;后两句:同仇敌忾。(不畏艰苦,厉兵徕马)
2、“凯曰天衣”是反问对方提出问题,还是泛泛反问,提出生活艰苦?
3、诗歌语意是并列的,还是层层深入的?
同仇——偕作——偕行
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慷慨雄壮
4、用什么语调表达思想感情?
5、背诵体会
三、抒情特点:
重章叠句,又叫五章复唱,“赋”的手法,铺陈
抒情
板书:秦风·无衣
团结互助
同仇敌忾慷慨雄壮赋(铺陈)
北风·静女
示标:1、思想感情
2、描写
一、背诵该诗,字词释疑
二、内容上看什么诗,第几人称?
三、1、整首诗反映出什么内容?
热恋,美好的爱情和恋爱中“我”的甜蜜
2、具体写了什么内容?
一会:一次约会不见
两馈赠:两次赠我信物
3、一次约会,静女为什么“爱而不见”?答案不是唯一的,“谈”我“我”的举动怎样?反映什么心情,背后隐含什么情感?
“搔首踟蹰”,焦急;钟情是一种忧愁,是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
4、到底“见”没“见”,诗歌没说,…
5、没有写静女的语言,为什么单一甜蜜,沉醉
6、静女的形象
7、与“氓”两位恋人作比较
四、如何表达
多种描写,几个细节
音乐美,细徽曲折的思想
“赋”
“氓”一言蔽之,哀怨
天衣:振奋
静女:甜蜜
----------------------------------------
一、关于《诗经》
1、读注释①,补充:质朴、深厚的思想感情和现实主义精神给后人以极大影响。
2、赋者,铺也,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也。铺陈
3、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4、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联想
5、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6、诗、书、礼、乐、易、春秋合称“六艺”
7、春秋赋诗言志,战国著述引诗。
8、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9、孔子:“诗可以兴(联想政教),可以观(观察得失),可以怨(讽刺政治),迩(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二、出自《诗经》的成语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人言可畏风雨如晦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秋水伊人同仇敌忾它山之石战战兢兢
明哲保身夙兴夜寐信誓旦旦白头偕老投桃报李
三、课文导入:
爱情、战争是人类生存与生活中两个重要的话题。我们的先民为之奋斗而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四、卫风·氓
《氓》是一首叙事诗。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的手法,按照“恋爱----婚变----决绝”的线索,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古代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第一、二章感情基调是热情、幸福;
第三、四、五章的基调是怨恨、沉痛;
第六章的基调是清醒、刚烈;
五、秦风·无衣稍停快连稍停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
反问语气肯定语气感叹语气
这是一首赋体诗,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六、邶风·静女
这是一首赋体诗。整个叙事过程,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歌的特色。
青年之急
静女青年之恋借物写景细节描写
青年之诚
七、作业:
1、找出诗歌中的通假字
2、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贸、乘、载、迁、耽、贰、靡、俟、贻、洵、归
-------------------------

《诗经》三首(秦风·无衣-邶风·静女-卫风·氓)作文 诗经秦风古诗文案: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让我第一次认识《诗经》。阅读之后,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和谐、神秘的气质所吸引,爱不释手。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恋爱中人的典型心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位厌战思妻士兵的内心独白。“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征人对父母深深的思念;“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是身在卫国的宋国人的思乡之作;“所粻触纲吠蕺杜告森梗缉谓伊人,在水一方。”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某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的追求。
“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生动地展示了一名坚贞不屈的女子誓死捍卫自己爱情的决心;“虽速我狱,亦不女从。”是一位女性对逼他从婚的贵人的斩钉截铁的答复。
“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的召伯的遗迹的珍重;“民之罔极,职凉善背。”是诗人对昏庸腐败的统治的博大、崇高、深沉的忧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人民剥削压榨,忍无可忍,幻想投奔“乐土”的诗。
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平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
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昔日雄霸天下的帝国已化为云烟;当年国色天香的罗裙已散入黄土……今天,真正触动我的情感与灵魂的不是几件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那些经久不灭的人的故事。一首首清新而高雅的诗,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国度,历史又重新展现在我的眼前: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神秘而悠远……我仿佛听到了来自远古的声音,隐隐约约,断断续续,仿佛要告诉我什么……也许是历史,也许是故事,也许是未来,也许是别的什么。
爱,自由,正义,是《诗经》永恒的主题,这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题。闭上眼睛,用心静静地聆听,你可以听得到——那来自远古的心灵的呼唤。
悠悠古风,诗经情景的相关作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让我第一次认识《诗经》。阅读之后,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和...
“悠悠古风——诗经情景作文大赛”具体内容~~~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
悠悠古风诗经人情景作文大赛~~~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
悠悠古风--诗经情景作文大赛300字以内~~~《绿衣》(诗经里是丈夫怀念亡妻的,我比较钟爱,不知道歌怎么样,欢迎采纳)作词:灵冰慕蝶原曲:李悦君《...
悠悠古风,诗经情景剧情,600作文~~~诗。是唐朝的一株柳,摇荡在古风河畔;诗,是宋时的一尾鱼,游弋于清澈柔波;诗,是元时的一首曲,传颂在天...
悠悠古风诗经情景征文(描写情景、故事)~~~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
悠悠古风,诗经情景作文~~~那不成……不可能!老爷爷走向了一片空地。那些麻雀老朋友似的静静等候着面包渣。清洁工人不怕累,...
悠悠古风诗经情景作文大赛是写读后感吗~~~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
悠悠古风诗经情景作文大赛400字,不能抄袭。~~~迎着桃李芬芳在美丽修直的竹园,我采撷一枚栀子诗意荡漾中展望夏的葳蕤
悠悠古风古诗情景作文~~~秋游黄山--山水人天都种莲花,松播石柱芽。日出光明顶,天海披晚霞。...

《诗经》三首(秦风·无衣-邶风·静女-卫风·氓)作文 诗经秦风古诗文案:

范围:职高语文(高教版)
基础模块上册
《静女》
1、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翻译:放牧回家送给我荑草,荑草美好又珍异。
2、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翻译:故意躲藏不出现,急得抓耳挠腮又彷徨。
《采薇》
1、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翻译:我的驻防无定处,没法托人捎家书。
2、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翻译:乘坐这车是将帅,兵士用它作屏障。
3、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翻译:怎不天天严防范,玁狁犹猖狂情势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翻译: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2、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翻译: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3、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翻译: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4、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翻译: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5、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翻译:(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
《劝学》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翻译: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块是冷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翻译: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翻译: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翻译: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翻译: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廉颇蔺相如列传》
1、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翻译:现在您是从赵国逃亡到燕国去,燕国惧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
2、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翻译:为臣私下认为这人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
3、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翻译:最终还是在殿堂上隆重地接见了相如,大礼完后让他回了国。
4、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翻译: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次友好会见。
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翻译: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
6、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翻译: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
7、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翻译: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友。
基础模块下册
《将进酒》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翻译: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2、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翻译: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琵琶行》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翻译: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
2、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翻译: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
3、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翻译: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念奴娇赤壁怀古》
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翻译: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翻译: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翻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雨霖铃》
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翻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翻译: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3、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翻译: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师说》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翻译: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翻译: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翻译: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4、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翻译: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翻译: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翻译:(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7、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翻译:(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促织》
1、昂其直,居为奇货。
翻译:抬高它的价格,储存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
2、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翻译:成名沿着古坟向前走,只见一块块石头,好像鱼鳞似的排列着,真像画中的一样。
3、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翻译:成名特别高兴,用笼子装上提回家,全家庆贺,把它看得比价值连城的宝玉还珍贵。
4、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翻译: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老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
5、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翻译:听说‘一人得道成仙,连鸡狗都可以上天。’这话真是一点不假啊!
拓展模块
《过秦论》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翻译: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来伺机夺取周王室的权力,(秦孝公)有统一天下的雄心。
2、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翻译:正当这时,商鞅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
3、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翻译: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
4、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翻译:因此,纵约失败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
5、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翻译:秦国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
6、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翻译: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
7、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翻译: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
8、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翻译: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9、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翻译: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
10、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翻译: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
1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翻译: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鸿门宴》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翻译: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翻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翻译: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
4、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翻译: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翻译: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告辞干什么呢?
《寡人之于国也》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翻译:黄河以北遭遇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遭遇荒年也是这样。
2、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翻译: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多,为什么呢?
3、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翻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您以为)怎么样呢?
4、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翻译: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都没有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
翻译:“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翻译:王不要怪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指别的诸侯国的人)都会前来归顺了。
《兰亭集序》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翻译: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翻译: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
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翻译: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
4、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翻译: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翻译: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阿房宫赋》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翻译:六国灭亡,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蜀山的树木被伐光了,阿房宫才盖起来。
2、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翻译:一天之内,一宫之中,而天气竟会如此不同。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翻译:一个人的想法和千万人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想过好日子)。
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翻译:秦始皇却越来越骄横顽固。
5、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翻译:如果六国统治者都能爱护本国老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抗拒秦国。如果秦国统治者同样能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秦就能从三世传下去,甚至可以传到万世都为君王,谁能够灭掉秦国呢?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翻译:秦人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后世哀叹了。
《六国论》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翻译: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翻译: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3、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翻译: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4、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翻译: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
5、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翻译: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
6、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翻译: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
7、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翻译:“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
8、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翻译: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9、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翻译: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游褒禅山记》
1、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翻译: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翻译: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国殇》
1、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翻译: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
2、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翻译: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孔雀东南飞》
1、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翻译:车子发出隐隐甸甸的响声,一起会合在大路口。
2、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翻译:(这些树)条条树枝互相覆盖着,片片叶子互相连接着。
3、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翻译:你一定要成为磐石,我一定要成为蒲草和苇子。蒲草和苇子柔软结实得像丝一样,磐石不容易被转移。
《陈情表》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翻译: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
2、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翻译: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翻译: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4、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翻译: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
5、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翻译: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
6、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翻译: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7、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翻译: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8、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翻译: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诗经》三首(秦风·无衣-邶风·静女-卫风·氓)作文 诗经秦风古诗文案:

第一部分:诗
(一)《氓》《诗经》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2、不见复关,。既见复关,__。
3、桑之落矣,。
4、淇水汤汤,_____。……淇则有岸,_____。5、夙兴夜寐,_____。6、,躬自悼矣。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思其反。
(二)《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
1.皇览揆余初度兮,: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2.,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
3.,纫秋兰以为佩。
4.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____。5、朝搴阰之木兰兮,。
6、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恐美人之迟暮。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
(三)《蜀道难》李白
1.西当太白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以手抚膺坐长叹.
4、问君西游何时还?。但见悲鸟号古木,。
5、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
6、剑阁峥嵘而崔嵬,,。朝避猛虎,夕避长蛇,,杀人如麻。,不如早还家。
(四)《登高》杜甫
1、风急天高猿啸哀,。,不尽长江滚滚来。,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___。
(五)《琵琶行》白居易
1、浔阳江头夜送客,。2、____,别时茫茫江浸月。
3、千呼万唤始出来,。转轴拨弦三两声,。
4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间关莺语花底滑,_。,凝绝不通声暂歇。___,此时无声胜有声。,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
6、____,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_。
(六)《锦瑟》李商隐
1,一弦一柱思华年。,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此情可待成追忆,。
(七)《短歌行》曹操
1,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2,乌鹊南飞。,何枝可依。
3,海不厌深。,天下归心。
(八)《古诗十九首》1、?所思在远道。2、还顾望旧乡,。
(九)《归园田居》陶渊明
1、,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2、,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十)《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1、,塞上风云接地阴。2、,孤舟一系故园心。
(十一)《咏怀古迹》(其三)杜甫
1、,生长明妃尚有村。,独留青冢向黄昏。
(十二)《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1、泻水置平地,。2、,举杯断绝歌路难。
3、心非木石岂无感?。
(十三)《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1、山寺钟鸣昼已昏,。2、,惟有幽人自来去。
(十四)《登岳阳楼》杜甫
1、,乾坤日夜浮。2、戎马关山北,。
(十五)《李凭箜篌引》李贺
1、,李凭中国弹箜篌。2、昆山玉碎凤凰叫,。3、,二十三丝动紫皇。4、,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第二部分:词
(一)《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1、,。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二)《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1、大江东去,,。2、__,_,卷起千堆雪。
3、羽扇纶巾,___,______。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人间如梦,。
(三)《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斜阳草树,____,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凭谁问:,?
(四)《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1、楚天千里清秋,。,献愁供恨,。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无人会,登临意。
2、,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揾英雄泪!
(五)《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1、,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六)《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2、,怎敌他、晚来风急?
3、憔悴损,?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4、,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七)《菩萨蛮·其二》(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
1、,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还乡须断肠。
(八)《苏幕遮》周邦彦
1、,消溽暑。鸟雀呼晴,。,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2、,梦入芙蓉浦。
第三部分:文
(一)《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荀子
1、青,;冰,。
2.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善假于物也。
4.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
6.__,,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二)《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庄子
1、鹏之背,;怒而飞,。
2、《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3、天之苍苍,______?________?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________。
4、小知不及大知,。
5、,辩乎荣辱之境。
6若夫乘天地之正,,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圣人无名。
(三)《师说》韩愈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
2、___,____。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__。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诗经》三首(秦风·无衣-邶风·静女-卫风·氓)》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诗经》三首(秦风·无衣-邶风·静女-卫风·氓)》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经》三首(秦风·无衣-邶风·静女-卫风·氓)》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诗经》三首(秦风·无衣-邶风·静女-卫风·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