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马哲重要名词解释作文 马哲重要名词解释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马哲重要名词解释作文 马哲重要名词解释文案:
83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名词解释
1.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5.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16.唯物主义一元论:凡是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于物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17.唯心主义一元论: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意识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
18.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行为特征。
19.实事求是:本义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认真的治学态度。毛泽东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用之来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求”就是去研究。
20.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1.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22.客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23.自在世界:人产生前的自然界和人类实践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24.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25.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6.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7.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28.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9.肯定:事物内部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确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别的事物的方面。
30.否定:可以在三重意义上使用否定,一是否定的方面,即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或因素;二是否定的环节,即把事物的发展和联系统一起来的环节;三是否定的阶段,即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第二阶段──从肯定到否定的阶段。
31.辩证否定:又称“扬弃”,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本身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32.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表现为事物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量变是事物在度范围内的变化。
33.质变: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表现为显著的变化,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
34.度: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幅度,是事物质与量相统一的哲学范畴。区分事物质变和量变的标准,就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
35.规律: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6.必然性和偶然性: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过程中两种不同趋势的哲学范畴。必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37.现象和本质:揭示事物内在实质和外在表现之间关系的哲学范畴。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外在的表现。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是与必然性、规律性同等程度的哲学范畴。
38.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
39.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双方依存、相互贯通的联系和趋势,包括两个基本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斗争性作为哲学范畴包括自然界、社会、思维领域中的一切形式的差异、对立和斗争。
4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又称矛盾的共性,有两层含义,其—,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又称矛盾的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41.基本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之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本质的矛盾。
42.主要矛盾:在许多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即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43.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另一方面则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44.内因: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坚持内因论也就把事物的运动发展看做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
45.外因: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46.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47.能动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特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所以是能动的,是因为它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于认识过程。
48.先验论: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点。它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把人的意识说成先天就有的东西,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物质世界反而是这种意识的产物。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49.感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各个片面的认识。形象性和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表象。
50.理性认识: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人们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抽象性、间接性是理性认识的特点。理性认识有三种形式,即概念、判断、推理。
51.真理: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52.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有两重含义,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
53.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二是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认识发展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一次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54.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指人的认识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而总是有局限性的、不完全的。
55.价值: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56.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构成社会生活的物质因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内容。
57.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58.神学历史观:指对社会历史进行了神化,认为“上帝”是主宰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的力量,否定社会的客观性,也否定了人的主体性,对社会的本质作神学目的论歪曲的社会历史观。
59.唯心主义历史观:把社会精神化了,认为社会本质上是人的意志、意识活动的产物。唯心主义历史观看到了社会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人进行的活动这一特殊性,但它们夸大了这一特殊性,认为人的意志、意识决定社会的发展。
60.自然主义历史观:指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为自然条件,归结为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没有看到自然条件既不能决定社会的本质,也不能成为决定社会制度及其变更的原因。
61.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即物质生产具体的、历史的表现形式,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62.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63.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
64.社会经济结构:又称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结构的性质。
65.阶级:指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同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集团的劳动。
66.社会政治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
67.国家: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尽管国家也管理一些公共的社会事物,但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68.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前者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叫政治上层建筑。
69.社会文化结构:又称观念结构,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艺术等意识形式的联结方式。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往往具有意识形态性。
70.社会基本矛盾: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矛盾共同组成,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形式、内容和方向。
7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革的方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同时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表现出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7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始终是决定的力量,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并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要求。
73.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74.阶级斗争: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冲突和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和特殊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5.人民群众:在量上指大多数,在质上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76.生产力标准: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
77.群众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78.社会形态: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
79.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特性和属性。归纳起来,人的本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人的社会属性,因此,可以把人性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80.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81.人的价值:人对自身的意义,即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
82.自由:就人的活动而言,自由表现为人的一种自主力、判断力和选择力,这种自由是相对制约人类行为的必然性而言的,在这个意义上,对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
83.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必然王国是指人被物化的社会关系支配即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即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马哲重要名词解释作文 马哲重要名词解释文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见古语、诗句哲学原理归纳
1、物质和意识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3.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5.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6.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7.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8.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有差别。
2、实践与认识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3.吃一堑长一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三、运动变化和发展
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2.树欲静而风不止。物质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户枢不蠢,流水不腐。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4、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2.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3.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5.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6.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7.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揠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8.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9.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9.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1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五、矛盾相关知识点
(一)对立统一
1.泾溪有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听说有沉沦。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
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二者不可分离。
4.不见高山,不显平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5.物极必反,相反相成;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居安思危。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6.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失败乃成功之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二)特殊性与普遍性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矛盾的特殊性,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4.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三)主次矛盾
1.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抓主要矛盾。
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
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产生重大影响。
3.学会“弹钢琴”;把握重点、统筹兼顺。抓主要矛盾,不忽视次要矛盾。
4.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矛盾有主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六、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2.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3.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取义。
割裂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
4.舍卒保车。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5.坐井观天。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
6.田忌赛马。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当事物的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结合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七、现象与本质:
1.守株待兔:
把现象当本质、把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的错误观点。2.声东击西:真象与假象,现象与本质。
八、联系和发展相关知识点
(一)普遍联系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
2.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唇亡齿寒。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二)发展及其实质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2.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三)发展与过程
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四)形而上学的观点
1.刻舟求剑;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
2.涸泽而渔。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没有看到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九、因果联系:
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因果联系。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联系的客观性。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4.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5.未雨绸缪: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底线思维。
十、内外因关系
1.严师出高徒;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2.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4.怨天尤人。否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忽视主观努力的错误观点。
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馋入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6.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十一、质量互变规律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马哲重要名词解释作文 马哲重要名词解释文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人的本质思想解读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等思想构成了一个严谨的理论体系,而人的本质思想是这个理论体系的基础。因此,只有全面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思想,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和解放等基本理论。长期以来,在“人的本质”一课的教学中,不少教师仅从“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此问题停留在一知半解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仅揭示了研究人的本质的方法,而没有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笔者认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本质思想可从中西传统人性论的分析比较,从人与动物、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区别等层面来全面理解和把握。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对中西传统人性论的扬弃
中西传统人性论大都撇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孤立地、抽象地探讨人性问题,这种抽象人性论集中表现在把人性归结为“善”或“恶”等永恒不变的道德属性上。历史上中西方思想家们都以不同形式提出和论证了“性善论”和“性恶论”,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调和观点。古代中国,先秦儒家的代表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孟子?离娄下》)在于人性善,人皆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的善端。与孟子针锋相对的是,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就是说人性本来是恶的,其善的表现是圣人制作礼仪进行教化的结果。性善论和性恶论都有其绝对的一面,一方都不能完全说服和驳倒另一方。所以,先秦以后的儒家学者致力于调和两者,提出了各种善恶调和的观点,其中,集中见于汉代儒学的“性有善有恶”论。杨雄认为:人生而兼有善性和恶性,“修其善者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法言?修身》)王充却把人性分为三品:即善、中、恶三类,他认为孟子讲的人性善是指中人以上者,荀子讲的人性恶是指中人以下者,而杨雄的提法只适用于“中人”,不适用于中人以上的“善人”和中人以下的“恶人”。(《论衡?本性》)。宋明儒学在汉儒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说法,把人性作了行而上和行而下的区分。“天命之性”即“天理”之性,是绝对善的;“气质之性”则有善恶之分。宋明儒学在人性问题上对汉儒虽有丰富,但终究未能跳出调和论范畴。
中国传统人性论把人性归结为善或恶,西方传统人性论亦是这样看问题的。中世纪的基督教和经院哲学开始了人性善恶的广泛讨论,基督教从“原罪说”引出了人性善恶问题,得出了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的结论,这实际上讲的是人性善恶相混的问题,即原罪造成了人性的堕落,这是人性恶的一面;人性中又包含着与上帝相通的神性,包含着对理想天国的追求,这又是人性善的一面。正如托马斯所说的:“人性并不因为罪而完全腐败到全然没有本然之善的地步,因而人有可能在本性遭腐败的状态也能依其本性做一些具体的善事。”①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以天赋人性论的形式展开了人性善恶的大讨论,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其一是人天生为恶,其二是人天生为善。马基雅维利曾明确表述了人性为恶的观点,他说:“关于人类,一般可以说,他们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性恶论在这里成为不负道义、不守信用的君主统治术的辩护词。”②马基雅维利的这一观点被霍布斯、洛克和休谟等人发展为“人性自私”论;而卢梭则认为,人本性为善,他说:“一切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人是本性为善的存在者,热爱正义和秩序;人心中没有原初的堕落,自然的最初运动总是正确的。……一切加诸人心上面的邪恶都不出于本性。”③在德国古典哲学那里,人性善恶的对立又被调和和模糊了。康德认为,人的禀赋为善,但人的发展倾向则为恶;黑格尔提出了思想、意志决定人性的观点,认为“恶也同善一样,都是导源于意志的。”④
中西传统人性论的逻辑起点是从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区别来探讨人性问题,并把人性归结为善或恶,但它们大都是撇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来谈论人性的。善和恶被看作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属性,其内容或者是永恒不变的道德原则,或者是人兽共有的亘古不变的自然本能,这一做法实质上是把人看作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因而
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抽象的人性论、并不能真正解决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界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善和恶的观念绝不是人们先天固有的,总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正如自私的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一样。应该指出的是,人的本质是人之所以为人并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内在规定性,而人性只是人的本质的外在表现。因此,中西传统人性论并没有对人的本质作出科学揭示,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第一次对人的本质作出科学界定。正确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主要可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来看,人的本质在于劳动(社会实践)
马克思认为,劳动不仅是人和人类社会形成的基础,也是人和动物区别的根本所在。通过劳动,逐渐把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形成了人类特有的属性,从而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⑤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物质生产,和作为动物的生命活动的生产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把自己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环境来延续自己的生命,而人却通过自觉的活动主动地适应环境、改造和利用自然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人将自然界和自身当作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并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工具,既改造自然界,也改造自身。
(二)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区别来看,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即社会关系的总和
劳动把人和动物根本区别开来,而在劳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却是人与人区别开来的根据。如前所述,中西传统人性论的一个共同缺陷是撇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孤立地抽象地谈论人性,马克思认为,讨论人的本质必须把人看作实践中的人,必须把人放到具体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中来加以考察。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⑥这一界定,从根本上批判和克服了抽象人性论的错误,强调了现实的人与抽象的人类个体的对立,对马克思的这一界定可作如下理解:
首先,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属性总的说来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人的生命存在的自然前提,是形成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基础。但自然属性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只有社会属性才是人区别于动物并高于动物的根本所在,而且,人的社会属性总是不断地改造着人的自然属性。正如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一样。在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上,人的自然属性不断地被社会属性改造,使自然界不断地表现为“属人的存在”,从而使人不断地高于动物、脱离自然。
其次,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主要是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社会性只是人的“类”本质,仅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社会性,难免陷入抽象的人性论。马克思强调要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上来考察人的本质,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每个人都要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处于某个地位、扮演某一角色。而每个地位、每个角色都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地位不同、角色不同,其权利、义务也就不同。因此,根据社会关系的总和就可以把人和人区别开来。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就是生产关系,它决定了人们的政治关系、思想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
再次,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中西传统人性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人性看作一种超越历史发展、脱离人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永恒不变的人类本性,因此陷入一种非科学的抽象。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从人所处的社会关系中来分析人性,强调了社会关系的“现实性”和不断变化发展性,这正是具体地、历史地、科学地研究人性。这就意味着惟有社会关系决定着人之所以为人,实际地改变社会关系就能改变人之所以为人;意味着人的问题究其根源来说不在其自然本性,而在其社会关系状况,变革社会改造社会成为解决人的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从人的个体差异看,人的本质在于“需要”,在于在需要基础上形成的独特个性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结论界定了处于不同社会关系中人们相互区别的根本所在,但不能说明处于同一社会关系下人们的区别所在。对此,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需要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的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历史。离开了人的需要,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都将不复存在。但人的需要并不决定于人的主观意志,而是与人的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历史地形成的,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⑦人们就是在具体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形成了各自的需要,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个性,这就是每个人之所以为每个人,而能够彼此区别开来的最根本的特征。
综上所述,人的实践活动是人之所以为人并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社会关系及其总和是人与社会区别的根本特征,而基于不同的社会实践条件和社会关系下产生的需要则是人的个性、是个人与个人相区别的根本所在。因此,人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下,积极主动地从事实践活动,才能改变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人的自由和解放也是基于人不断地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成为自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因此,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和解放与人的实践活动只能是统一的过程。
注释:
①②③赵敦华.西方哲学的中国式解读[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357、355.
④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5.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3.
马哲重要名词解释作文 马哲重要名词解释文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生活中的马克思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生活中的马克思哲学论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依据是生活中的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生活。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并进而更好的理解我们的时代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活中的马克思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生活中的马克思哲学论文篇一
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点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有意识的摆脱纯粹抽象的思辨而把现实的生活世界作为自己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依据是生活中的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生活。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并进而更好的理解我们的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的生活意识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地是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批判的产物,黑格尔哲学的出发点是“绝对精神”,费尔巴哈哲学的出发点是直观的感性,即直观的感性世界和直观的抽象的人。马克思批判神秘主义的“绝对精神”使哲学的出发点回归于感性世界,又批判直观的感性,使哲学落脚于人的生活,落脚于由于人的活动而历史地变化这的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摆脱纯粹的思辩而回归到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使得自己不同于以往的一切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的哲学,包括古希腊哲学,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黑格尔的哲学以及费尔巴哈的哲学在本质上有一个共同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之相区别的——特征,即这些哲学都是在思维中提出抽象的问题同时又试图通过抽象的思辩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古希腊的本体论哲学追问世界的本原,按其不同的逻辑线索可分为两支。其中一类哲学家往往将一种具体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泰勒斯的“水”和赫拉克利特的“火”以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其实这些哲学家只是借用了这些具体的物质的名称。一旦“水”成为泰勒斯世界的本原,并以此为起点描述世界的演化图景,“水”就不是泰勒斯看见的水而变为思维的符号,成为泰勒斯表达想象中世界本原的符号。另一类哲学家则把一种纯粹的思维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柏拉图的“理念”,他把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概念当作世界的本原。这两种哲学的共同点在于都在追问世界的本原,并都把只是存在于哲学家头脑中的非感性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并以脱离经验的方式对世界作出解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世界本原问题的提出本身是抽象的,而对于这一问题的各种解释也只是假说,是思维的游戏。
近代认识论哲学从一开始就活动于抽象的观念之中。其两大理论倾向,即经验论和唯理论,有一个共同之处就在于他们把作为生活中的自然与人抽象的存在与思维对立起来并试图通过各种解释来使之统一起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生活中人与自然本来就是统一的,只有通过思维的抽象中二者才能分离。
黑格尔哲学以“绝对精神”作为其哲学的根据,认为世界历史就是“绝对精神”外化的产物,这样感性的世界就被归为精神的东西,现实的历史进程被说成是精神的进程。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思辨的哲学并不是完全否定思辨的哲学,即使是思辨的哲学中也包含有许多对于现实世界合理的理解,黑格尔哲学用辩证法正是马克思继承了的东西。
费尔巴哈强调感性直观,对感性世界的解释只是局限在对世界的单纯直观理解中,其错误在于直观地把世界看现成的世界,而不是由于人的活动历史地变化着的世界。其次,费尔巴哈把人仅仅看做是“感性对象”而不是从事感性活动的人。这正如他直观地看到的世界是静止的一样,他看到的人是静止的人,抽象的人,费尔巴哈看到的人只是在现实、独立、肉体的人,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但是现实的人是从事物质生产的因而也是处于物质的联系中的人。由于费尔巴哈看到的是没有历史的世界,因而费尔巴哈对感官世界的直观感受中,他必然碰到他的意识相矛盾的情况,就是作为唯物主义者,他看到了改造工业和社会结构的必然性,他就不可避免的重新坠入了唯心主义。
如果说以上的哲学都是将作为现实世界反映的意识中的世界等同于现实的生活世界因而它们对于世界的批判也从没有越出思辨的水平的话,那么直到马克思,哲学第一次自觉地把人的意识看作是人类生活和生活世界的反映,看作是倒立着的现实而不是现实本身。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出思辨哲学的虚幻,在生活世界找到了自己的依据。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地——人的生活
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近代哲学本质上只是思辨哲学来说,“思维”只是思维中的“思维”而不是生活中意识,“存在”也只是思维中的“存在”而不是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它以生活作为出发点而言超越了之前哲学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
意识作为不同于物质力量的精神力量对于人类个体和人类历史产生影响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从前英雄创造历史,神创造历史的哲学的依据。意识在现实性上是人类个体意识,是个体本质的组成部分。个体的人的活动从来都不是纯粹的物质活动,而是人特有的有意识的活动。事实上,意识是与感性的东西异质的东西,它不是现实的存在,它仅仅是人脑的产物。意识的东西和感性的东西,意识活动和感性活动共存于人类个体身上,二者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相不一致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只有感性活动即对象化的活动才是现实的活动,是人本质力量真正实现。意识的东西必须以感性的东西为基础,意识活动必须以感性活动为基础。如果将意识看作是现实的东西,把意识活动看作是人的本质,如将某种幻想的东西当作真实的东西从而脱离现实的感性活动或否认现实的感性活动。这实际上是意识活动的异化,即人在意识中创造的东西被当做是真实的东西而取得了某种独立的地位,并反过来阻碍了人现实的历史进程。符合现实的意识或说是符合现实的幻想则是人类本质或者说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创造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解放的学说,他所批判的绝不是意识活动本身,它所批判的是意识活动的异化,是独立于生活以外而阻碍人类现实历史进程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不仅脱离人的物质活动也独立于人的自由意志,是与人的生活根本对立的东西。
马克思认为并不是意识决定生活,反过来,其实是生活决定着意识。人的意识是不同于感性存在物的东西,它仅仅是人脑的产物。在人类刚刚踏入自己历史的时候,意识只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它是与现实的环境和实践活动直接统一的。随着人类社会分工的发展,尤其是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与现实的实践活动相统一的意识脱离实践成为独立的力量,在马克思看来成为了意识形态。这样,意识脱离实践而转化为意识形态,即“纯粹的”理论,这样的理论脱离于现实世界,是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虚幻世界,却被作为解释现实世界、规范现实世界的依据。马克思走出革命性的一步,提出意识或说哲学的依据人的生活或者说是生活着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生活出发批判作为意识形态的哲学,但并非要取消哲学,事实上哲学本身就是存在于现实世界的,而且是这个世界的补充,是精神领域的补充。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人类需要哲学,只有通过哲学人类才能把握自身。
三、理解生活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依据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活即人的生活或生活着的人作为构建理论的依据和自己哲学的出发点,生活包含了现实世界的一切现实问题,同样也蕴含了一切未来社会的萌芽。理解这一出发点首先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际上就是从人的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关于人类生活方式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有过三种阐述,即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本质是实践,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实际上是对人的活动或者说就是人的生活的三个方面的抽象,自由自觉是对人与自己意识的关系即人的意识活动的抽象,实践则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的物质活动的抽象,社会关系的总和则是对于人与人关系的抽象。这三种关系只是生活的三个方面,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的抽象,现实的人不可能只是表现为其中一个方面,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人的生活,是生活。对人的三种关系以及这三种关系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使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发展的最高理想也是对于生活理想的抽象,即最高的生活方式是人的各种关系全面自由的生活方式。其次,如果我们理解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我们就能正确的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是马克思对其时代生活的抽象,其分析生活的普遍原理往往隐藏在一系列具体分析之中。我们要用我们的现实生活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普遍的原理而摒弃其中已经是虚幻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过去人间的东西也是天国的东西。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生活中的马克思哲学论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结语:《马哲重要名词解释》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马哲重要名词解释》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马哲重要名词解释》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