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作文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范本文案

2019-03-07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作文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范本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作文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范本文案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作文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范本文案:

1.为妊娠妇女建立孕妇保健手册,并进行早孕检查与指导。
2.对孕产妇和围产儿进行访视,统计上报相关信息。
3.做好孕产妇与围产儿生命监测与管理工作。
4.对建册的孕妇进行高危筛查,筛查出的高危孕妇按要求进行登记、追访与管理。
5.核实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含外地户口及外区户口)情况,填写死亡报告卡,及时上报。
产前检查制度
1、对怀孕妇女做到早发现、早检查、早登记。
2、所有的孕妇应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进行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
3、对孕产妇进行孕早期卫生保健知识指导、提供卫生、营养、心理分方面的医学帮助;,告知孕期注意事项、避免接触各种有毒有害物质。
4、产前检查时要按照孕产期危险因素评分表进行高危因素筛查评分,并填写好孕产妇保健手册。对发现高危因素或有异常症状的孕妇及时随诊、指导或转送上级医疗保健单位诊治,并列入高危孕妇个案管理。
5、孕12周、16周、20周、24周、28周、30周、32周、36周、37周、38周、39周、40周各进行一次产前检查,每个孕妇至少5次以上,高危孕妇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6高危孕妇要提前待产。有临产征象:腹痛、破水、动红等情况时应立即持孕产妇保健手册到医院住院分娩。
产后访视制度
一、产科应对在院分娩的产妇安排专人负责产后访视工作。
二、产妇分娩住院期间,医生应随时进行访视,(每天巡视检查不得少于6次)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认真的询问和检查,及时发现产后危险因素,确保产后母婴安全。
三、产后访视一月内不得少于3次,访视时间:产后7天、14天、28天。产后42天必须作产后检查。
四、产后访视内容:了解产妇一般情况,包括精神、饮食、睡眠、大小便、血压、体温等,检查子宫硬度及有无压痛、会阴伤口愈合情况、观察恶露量及性状;了解乳汁分泌情况,指导产妇正确哺乳、鼓励母乳喂养4—6个月;指导产褥期卫生,防治产后并发症。
五、新生儿访视:观察一般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指导计划免疫、新生儿护理及科学育儿。
六、产后访视时应对产妇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教育,为产妇提供计划生育咨询指导和技术服务。
七、认真填写好产后访视记录,详细记录检查所见的产妇好婴儿情况。
登记制度
1、登记内容包括门诊登记、产前检查登记、高危孕产妇管理登记、HIV监测登记、新生儿疾病筛查登记,登记内空要求准确、真实。
2、登记由产前门诊负责,并及时上报医务科。
3、由专人负责,责任到时人,及时交接,确保登记制度落实。
4、科室负责人要定期检查、核实相关数据和登记内容,确保做到“三无登记”,即无漏登、无错登、无混登。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为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进一步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工作,我院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制定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具体如下:
1.实行孕期首诊负责制,开展早孕、中、晚(或临)高危妊娠评分筛查,指导孕期产前检查。
2.查出高危孕妇,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凡高危孕妇应增加产前检查次数,根据存在的高危因素给予治疗监护;重症高危孕妇,门诊不能处理或难做出诊断的应及时指导孕妇转上级医院进一步确诊治疗。
3.由有经验的医师专人管理高危孕产妇,科主任要定期出高危妊娠门诊。
4.在产前检查中,对高危孕妇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并实行专案管理,
5.查出高危孕妇要及时登记、预约下次检查日期。
6.做好高危孕妇孕期保健知识宣传。
7.做好宣传动员,使孕妇和家属明白高危妊娠对母亲和婴儿的危害,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
8.高危孕妇必须住院分娩。重危高危孕妇转诊必须有医护人员陪护。
高危孕产妇筛查制度
一、目的:高危妊娠筛查工作是围产保健的重要内容,是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为进一步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工作,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高位孕产妇概念:
1.年龄小于18岁、大于35岁的第一产产妇(初产妇),40岁以上的经产妇(已经分娩过一个孩子)。或身材过矮(身高在1.4米以下),体重过轻(小于45公斤)或过重(大于85公斤)的孕妇。
2.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在怀孕期间同时有高血压、心脏病、肾炎、肝炎、肺结核、糖尿病、血液病、严重贫血、哮喘、甲状腺功能亢进、子宫良性肿瘤等内科病。
3.怀孕期间异常:如母子(女)血型不合、胎儿发育不良、过期妊娠、骨盆太小、多胎妊娠、胎盘位置异常、羊水太多或太少等。
三、职责:
1.按照“孕产期危险因素评分表”,对孕产妇逐一筛查、登记造册,及时发现高危孕妇。
2.对查出的高危孕妇进行评分并及时填写“高危妊娠登记簿”,对高危孕产妇进行随诊,出现异常情况予以及时处置。
孕产妇急危重症管理制度
一、设立孕产妇急危重症接诊及出诊登记本、孕产妇急危重症抢救登记本,转运与反馈登记本、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业务培训登记本等。
二、熟练掌握高危妊娠的基础理论,重点掌握妊娠及分娩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晚期出血、胎儿宫内窘迫、产科出血、休克、DIC、羊水栓塞、严重感染等)、妊娠合并症(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多脏器功能衰竭、外科合并症等)、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艾滋病以及新生儿急救的基础理论。重点掌握高危孕产妇的识别及急危重症抢救知识,抢救药物药理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等抢救原则和基本知识。掌握危重孕产妇急救的基本技能,具有识别和处理异常分娩的能力,掌握静脉穿刺切开技术,心肺脑复苏,各种监护技术及其结果的识别,合理的输血输液,抢救药物合理应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转运途中抢救及监护技能等。
三.急救药品和血液制品:缩宫素、前列腺素类制剂、地塞米松、西地兰、罂粟碱、氨茶碱、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速尿、纳洛酮、硫酸镁、维生素K1、纤维蛋白原、止血芳酸、肝素、甘露醇、碳酸氢钠、哌替啶、地西泮、晶体液、胶体液、库存血等。
四.建立与辖区转诊单位的网络联系,有明确、通畅的联系电话及联系人,建立登记本。
五.接到急救电话后,了解病情,迅速启动抢救小组,携带急救设备与药品,5分钟内出诊,迅速赶赴现场,实施抢救或转运。
六.危重孕产妇急救由当班产科最高职称的医师到场负责组织抢救,并报告急救小组组长。
七.抢救过程中要保存全部药品的安瓿、资料,以备核对。
八.对每例抢救病人均应进行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
孕产妇急危重症管理、监护制度
1、凡遇急危重症病人,产科抢救小组成员,主管医生、主治医生,必须立即到达现场,由科主任统一指挥组织进行紧张有序的抢救。并报告急救中心急救小组组长。
2、护士长带领有关护士,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准备好一切抢救药品及器械。
3、由一名护士专人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各种监护数据变化,准确记录,随时向有关医生报告,及时处理。
4、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负责详细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开出医嘱及有关项目检查。
5、严格执行医嘱,精心做好各项护理,防止交叉感染。
6、保持抢救室安静、整洁。
7、医生、护士认真做好交接班,除交接班记录外,还须做好床前交班。
急危重孕产妇抢救制度
1.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接诊危重孕产妇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救治或让孕产妇自行转诊。
2.在医务科的组织协调下,负责疑难、危重、重症孕产妇的会诊和抢救。相关科室及医护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
3.各科室包括财务、医技(B超、检验、放射)、临床、药剂等,必须畅通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保证随叫随到,及时处理、报告,先处置后办手续、结账。
4.抢救工作实施中,由一名到场的最高职称技术人员统一指挥,其他人员按各自职能和技术专长,全力实施抢救工作。抢救工作务必组织有序,措施果断,及时有效。抢救中和抢救结束后由参加人员作好各项抢救记录。
新生儿窒息复苏、产儿科合作制度
1、凡高危孕产妇或估计在分娩当中可能对新生儿有危害的,在分娩时均应提前通知儿科医生到场,并做好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一切准备。
2、妇产科医生或助产士要密切配合儿科医生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
3、儿科医生在新生儿出生和出院时要进行体格检查。对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做好医疗保健工作,每天至少查房两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转儿科治疗。
4、产科、儿科医生要密切配合,从孕期、分娩期到产褥期共同管理高危围产儿。
5、儿科医生要向家长交待新生儿情况,指导并教育母亲有关新生儿护理知识。
6、产科与儿科共同做好高危新生儿随访工作。
产科、儿科医师双查房制度
1.产、儿科医师要严格贯彻母乳喂养常规,认真执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2.产、儿科医师要相互沟通、协作,及时排解母亲和婴儿在喂养中出现的障碍。
3.儿科医师每天必须到母婴同室查房,随时掌握新生儿生理及病理变化和喂养情况,并及时记录,遇有病理新生儿应与产科医师协商及时连母亲转上级医院治疗。
4.儿科医师应及时到产房或手术室参与高危新生儿的监护和抢救。
5.儿科医生应对病理新生儿的母亲进行母乳喂养宣传教育,并进行喂养技术指导。
6.产科医师必须每天到儿科病理新生儿母婴同室进行查房,了解并记录产妇的康复和泌乳情况,及时给予母乳喂养的指导和帮助。
7.产、儿科医师要对出院的母亲进行母乳喂养强化教育。使母亲树立持续母乳喂养的信心。
急救药品、设备管理制度
1、抢救室(产房)的急救药品要加强管理,实行四定:定人员管理、定基数保存(用后及时补足)、定位置存放,定时间检查,发现过期失效或变质药品及时清理,及时补充,保证抢救药品随时有用。管理人员每天检查一次,护士长每周督查一次,护理部每月督查一次。分管领导随时进行抽查。
2、所有配置的仪器设备,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一律不准外借及随意挪动位置(如特殊情况必须外借时应经有关领导批准),
3、保持仪器清洁,所有仪器用后必须及时清洁消毒,如有损害,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或人员进行修理,保持抢救设备功能状态。
4、产科医护人员必须掌握抢救室各种监护设备的使用。
危重孕产妇转诊制度
1.我院承担本院的急危重孕产妇救治和转送到上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工作任务。
2.转诊病人应由熟悉病情的医生和护士各一名护送,携带必要的抢救物品及转送记录等相关资料,途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送达后与接收的医疗保健机构办理好相关转诊手续后方可离开。
3.住院部对急危重症孕产妇必须优先安排,及时救治,不得推诿,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特别不得以床位紧张等客观原因拒收病人,否则一经查实,对相关人员从重从严处罚并由当事人承担相应责任。
4.严格按《厦门市危重症转诊救治网络建设实施方案》、《厦门市危重症孕产妇转诊指南(试行)》要求的危重孕产妇转诊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实施危重孕产妇的转诊工作。
高危孕妇转诊常规
一、我院筛查出的高危孕妇,根据存在的高危因素给予产前检查指导及治疗,监护重病高危孕妇,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对不能诊治的病员,应及时指导孕妇转上级医院,进一步确诊治疗。
二、提前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同意后立即转院。
三、高危孕妇转院,如估计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向家属交待病情,征的家属同意后留院处置,并请上级医师给与技术援助,待病情稳定或度过危险期后,再行转院。
四、转院时由医护人员护送。
五、高危孕妇转院时,应将病历摘要随病员转去。
六、转出的高危孕妇应有我院人员跟踪监测,以便随时了解病情、确定治疗效果。
培训制度
一、为了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进一步提高我院助产技术服务质量,我院对从事助产技术服务人员每年必须按规定参加医院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
二、培训内容:产科急救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规范,正常产程处理及转诊过程中基本急救技能。
三、培训方式:
1、每季度组织本院的助产技术服务人员培训一次。
2、每年选送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3、按要求参加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
四、助产人员培训工作纳入医院考勤管理,无故不参加培训的扣发当月考勤奖,年终扣发全勤奖,当年不能评先评优
围产保健工作制度
一、由主管院长牵头,产科、儿科及有关科室负责人组成围产保健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开展活动。
二、按《孕产妇系统管理制度》,做好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填写《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手册》。督促初次检查的孕产妇到辖区妇幼保健机构建立《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手册》。
三、对产前检查中发现的高危孕妇,应在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手册封面用红笔表明高危妊娠,做好高危因素的初评分和复评分工作。同时填写《高危妊娠监护卡》,并上报妇幼保健院。
四、凡在围产死亡《指孕周28周的死胎,死产及产后七天内新生儿死亡》,妇产科和新生儿科要负责填写,围产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表,并做到不缺项、漏项、居住地址中要填写清楚母亲户口所在地,以便核对落实。
五、凡有孕产妇死亡(指怀孕开始至产后42天内),须填写孕产妇死亡登记卡,并在24小时之内向妇幼保健机构报告,同时提供孕产妇死亡的全部原始病历,接受核实调查,并建立健全孕产妇、围产死亡评审制度,定期进行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
六、帮助产妇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奶,鼓励按需哺乳,实行母婴同室,做好母乳喂养的宣传指导。
七、开展不同形式的围产保健宣传活动,举办孕期保健知识讲座,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
厦门鹭港妇产医院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加强孕产妇保健系统化管理,减少危重孕产妇由于转诊不及时而引起的死亡,经研究决定,建立厦门鹭港妇产医院危重急症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建立危重孕产妇急救转诊网络
医务科负责协调各医疗急救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积极参与危重孕产妇急救工作,确保我院危重孕产妇急救转诊系统安全、有序、高效运行。
成立危重孕产妇急救小组,具体负责危重孕产妇急救的会诊和现场抢救。为患者提供便利服务,简化就诊环节,不用挂号,直接到手术室或相关科室进行救治,相关科室不能因医疗费用等问题而拒转、拒收患者。
医务科负责全院危重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运转管理工作,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孕产妇急救科室和上级医院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完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相关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监督有关科室落实急救转诊工作,定期总结分析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二、完善危重孕产妇急救转诊程序
为规范危重孕产妇转诊行为,减少转诊环节,提高转诊效率,根据医院转诊的有关规定,按以下要求进行转诊:
1、各科室要耐心接待每位孕产妇,实行首诊负责制。
2、认真做好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项目,认为本院无力救治需要转诊的孕产妇,必须填写“危重急症孕产妇急救转诊单”,一式两份,一份交转诊医院,一份留本院。
3、医务科负责为孕产妇联系所转医院,同时将孕产妇病情向所转医院或专家汇报。
4、安排专门医护人员负责护送。
三、加强危重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的监督管理
1、统一思想认识。全院要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提高全市妇幼卫生工作水平的角度,高度重视危重孕产妇急救工作,积极参与危重孕产妇转诊、会诊工作,加强与上医疗保健机构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促进我院妇幼保健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2、加强督导检查。医务科要加强对危重孕产妇转诊、会诊工作的督导检查,定期收集整理急救转诊情况,通报妇幼卫生信息,沟通协调有关转诊医院和专家,协助做好危重孕产妇的急救工作。
3、及时总结反馈。医务科要根据掌握的危重孕产妇转诊信息,对全院危重孕产妇转诊急救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及时改进完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并在全院会议上进行总结反馈。
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1.接诊医务人员遵守医德规范,仪表端庄,衣帽整齐、坚守岗位佩戴标识。
2.接诊室内清洁卫生,设备仪器摆放整齐完好备用。
3.早孕建卡(或产科门诊病历),规范填写保健卡门诊登记,认真全面详细检查。
4.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与管理,按期进行高危评分。对高危孕妇实行专册登记并在保健卡上作特殊标记。
5.筛查出的高危妊娠应转入“高危妊娠门诊”诊治。
6.凡属妊娠禁忌者,应尽早动员终止妊娠。
7.做好孕期保健及健康教育指导与咨询。
8.做好产后42天复查及母乳喂养宣教工作。
9.做好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工作。
高危妊娠门诊工作制度
1.接诊医务人员遵守医德规范,仪表端庄,衣帽整齐、坚守岗位佩戴标识。
2.接诊室内清洁卫生,设备仪器摆放整齐完好备用。
3.应由主治以上职称人员应诊,严格履行岗位职责,认真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4.认真做好高危妊娠保健指导与咨询,积极推广高危妊娠的自我监护。做好高危妊娠监护并定期随访。
5.准确诊断高危因素,积极预防难产和治疗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
6.认真执行高危孕妇转诊制度、分级分娩制度,做好高危孕妇的登记及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工作。
宣教室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遵守医德规范,仪表端庄,衣帽整齐、坚守岗位佩戴标识。
2.认真履行职责,按时播放规定的音像资料,组织举办妇女、儿童保健及其疾病防治等科普知识、专题讲座。
3.室内宣传资料成列整齐,宣传器材和设备整洁完好,保证能正常运转。严禁使用宣教器材、设备播放其他音像资料。
4.认真填写各种登记表册,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定期评估宣教效果,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5.保持室内环境优雅,清洁卫生,禁止吸烟及高声喧哗。
危急重症孕产妇抢救会诊制度
一、凡遇疑难危重病例、因诊断治疗等问题需要其他科室协助处理者,应及时申请会诊。
二、受邀科室应在规定时间内会诊。急诊会诊随请随到,最迟不超过10分钟到达。
三、经治医师提出会诊要求,认真填写会诊申请单(简要病历、检查资料、初步诊断意见、会诊目的、邀请会诊时间、会诊地点等),经医务科同意后请有关科室会诊,将会诊单及时送交应邀科室。会诊医师到邀请会诊的科室后,邀请科室的医师应主动介绍病员的有关情况并提供相关检查材料。
四、为保证会诊质量及加强责任感,受邀科室在规定时间内应安排本科医师会诊,如会诊中会诊医师遇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及时向医务科汇报。
五、节假日、夜班期间或病情危急时,住院医师可申请会诊,并向科主任、医务科或总值班报告。
六、平诊会诊,填写会诊申请单。受邀医师最迟不超过10分钟内前往会诊,会诊医师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及时报告医务科,决不允许借故拖延时间延误病情,否则将按延误病情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
七、急诊会诊:病情危重者,经治医师可申请紧急会诊,需要在会诊申请单上注明“急”字,特别紧急者可直接通过电话邀请,接电话者应记录时间并立即报上级医师或主任前往会诊,不得延误。紧急会诊在接到会诊单或电话后必须及时到达会诊科室,因延误会诊造成的后果,由延误者承担。危重急救的病人,应先进行急救处理,同时请示相关科室会诊,以免延误病情。
八、科内会诊: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参加。
九、院内大会诊:凡需几个科室会诊的病例,(由申请科室的主任提出,报医务科后,申请科室按规定会诊时间邀请有关医师会诊,并应提前将会诊申请单(或病情介绍)发给参加会诊的医师,受邀者应按会诊的目的要求,作好会诊准备,按时参加。申请科室做好会诊准备工作,会诊工作由申请科室主任主持(特殊情况请医务科或院长参加),原则上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负责会诊。主治医师报告病历,经治医师做好会诊记录,并认真执行会诊所确认的诊治方案。
十、院外会诊:一时无法诊治的疑难病例,需请院外会诊者,由科室主任提出申请,经医务科同意,报请院长批准,医务科具体联系,申请科室做好会诊前的有关准备工作。会诊由申请科室主任主持(必要时请医务科及院长参加),主治医师报告病历,经治医师作好会诊记录,并认真执行会诊所确认的诊治方案。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作文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范本文案:

孕产妇家庭网络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
1.1研究对象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高危和低危孕产妇筛选标准,将孕28周的低危孕妇纳入研究对象,排除高危孕产妇,排除标准[6]:资料不齐全的孕产妇;有精神障碍、意识不模糊者;心、脑、肾等重要脏腑器官病变者;孕妇年龄35岁;有习惯性流产史;产妇骨盆狭小或畸形;孕期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位不正、胎儿发育异常;孕妇合并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重度贫血等妊娠合并症。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1月我院初孕妇296例,年龄22~34岁,按照来医院门诊产前检查时间段,以孕妇就诊当日前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效孕妇162例,对照组有效孕妇134例。两组孕产妇在年龄、学历(本科以上43例;大专及本科184例;高中56例;初中或以下13例)、孕周(37周以下38例;37周~42周以下256例;42周及以上2例)、分娩方式(顺产234例;剖宫产62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定期在门诊产科检查,填写知情同意书,从孕28周至产后28d的孕产妇,由固定助产团队通过现代信息化网络社交工具,实现助产士和家庭双方在家进行孕期健康教育以及连续性、个性化网络咨询为主的产科支持。
1.2助产人员
由5位助产士组成小组团队,助产工作20年以上主任护师1人;助产工作8~10年主管护师2人;工作5年以下护师2人。家庭成员:把15~20个预产期在同一周内的孕妇家庭设立成组。
1.3形式
通过手机、电脑网络工具,利用QQ群、YY、微信群,孕产妇网站视屏等网络系统实现网络沟通服务。网络上课:每周1次,选在周日20:00~21:00网络上课,要求孕妇及家庭成员参与。录音回放:网络上课内容录音上传群里,供不能及时上课的孕产妇及其家庭成员下载收听,学习知识。网络咨询:助产士和家庭“一对一”个性化网络咨询,根据家庭意愿,选择公开平台或隐私平台解答相关问题,每周2次,分别在周二和周五20:00~21:00固定时间咨询,直至产后28天;在分娩前期,即37周至分娩前实行24h个性化咨询。网络交流:qq群孕产妇及其家庭间的互相交流。
1.4内容
1.4.1课程内容主要包括11项课程:“孕期保健”主要内容为如何在怀孕的不同时期进行自我保健,使孕妇保持健康的身体,使胎儿健康成长,在怀孕的什么时间进行何种健康体检,如果有问题应该如何应对。“分娩方式的选择”主要内容为患者应该如何选择适应自己和胎儿的分娩方式,在什么情况下适合顺产,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剖宫产。“自然分娩信心的建立”主要内容为消除产妇对分娩时的恐惧,讲述各个产程的经过以及应该如何调整自己,帮助孕妇打消疑虑。“孕期体重的管理”主要内容为正确对待饮食和运动,使体重在不同月份均处于正常范围内,这样既有利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又有利于健康分娩。“认识分娩过程”主要内容为对分娩过程的详细讲述,使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积极应对。“分娩疼痛的本质及应对”主要介绍如何应对分娩疼痛,使胎儿顺利分娩。“家庭如何陪产”主要内容是为孕妇的家庭树立正确的陪产观念。“自由体位分娩”主要内容为介绍自由体位分娩的优点和所需条件。“新生儿护理”主要内容为如何护理新生儿,使新生儿健康成长。“母乳喂养”主要内容为介绍母乳喂养的优点以及需要注意事项。“科学坐月子”主要内容为如何使产妇健康地度过产后30d,恢复身体,保证身心健康。
1.4.2咨询内容孕期检查结果的个性解读、课程内容的个性解答、个人需求的健康教育等。
1.5评估方法
评估家庭在不同阶段的意向分娩方式:孕28周帮助家庭建立意向分娩方式;孕34周确立较稳定的意向分娩方式;孕36周与其家庭一起拟定分娩方式;孕38周和孕产妇及家庭一起讨论分娩计划;住院时再次评估产科情况,帮助家庭作出分娩决策。对照组初产妇134例,定期在门诊产科检查,在孕妇学校完成与实验组相同的11项孕期课程,要求家属一起参加。按照常规住院待产,自由选择助产士和家属分娩陪伴,产后常规护理,出院一周电话回访,予以指导。观察所有孕妇和新生儿结局。
1.6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孕妇及家属的孕妇课程参与度、家属课程参与度、孕妇满意程度(包括授课形式、授课内容、授课老师的态度、技巧、孕妇认为听课有无用处)、家属满意程度(包括授课形式、授课内容、授课老师的态度、技巧、家属认为听课有无用处)、顺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5minApgar评分指标(新生儿心跳、呼吸、肌肉张力、反应、皮肤颜色)情况。孕妇满意程度及家属满意程度采用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满意、一般、不满意)统计。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2.3两组孕妇的生产方式以及新生儿评分比较
实验组顺产产妇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新生儿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3]袁晓梅,周美珍,丁继红,等.行为转变理论在农村产妇产褥期生活方式改变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8):600-602.
[4]莫洁玲,黄颖红.孕妇学校教育模式及教育效果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4):9-12.
[5]杨雪莲.对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孕产妇实施围生期个性化阶段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2):169-170.
[6]王静夷,蔡军,陈美萍,等.上海市产科和妇保医务人员对孕产妇产后抑郁和精神分裂症的识别情况调查[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4):2748-2753.
[7]段成钢,章宇,吴擢春.上海剖宫产率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378-381.
[8]陶水英,孔桂花.社区卫生孕产妇保健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4):589-590.
[9]周亚莉.个性化健康教育在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2):120-121.
[10]dualhealtheducationonbirthprocessandapplicationeffect[J].ChinaPracMed,2013,8(9):172-173.
[11]ationofindividualizedhealtheducationinclinicalnursingforpregnantwomenindepartmentofobstetrics[J].JournalofClinicalMedicineinPractice,2013,17(12):120-121.
[12]王秀宣,张晓菊.孕期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孕妇选择分娩方式及纯母乳喂养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25(7):1060-1062.
[13]MoghaniLankaraniM,ChangiziN,RasouliM,tionofpregnancycomplicationsiniranfollowingimplementinganationaleducationalprogram[J].JFamilyReprodHealth,2014,8(3):97-100.
[14]王红玲.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5,5(3):140-142.
[15]廖丹.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门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4):190.
[16]ationoffamily-centeredmaternitycaremodeonhealtheducationinperinatalperiod[J].NursJChinPLA,2014,31(9):67-68.
[17]siononthemodeofhealtheducationduringtheperiodofpregnantwomeninhospital[J].ProceedingofClinicalMedicine,2015,24(4):298-299.
[18]刘兴爱.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12):2226-2227.
[19]周英凤,盂醒,顾春怡.上海市初产妇分娩意向及方式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2,27(4):36-39.
[20]姑丽克孜?尼亚孜.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4,14(13):368.
[21]戎惠娟,刘杰,许艳蕾,等.孕期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活跃期分娩方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35(16):2528-2529.
[22]王妍.孕妇的孕期健康教育及生活护理要点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5(15):97-98.
(收稿日期:2015-10-20)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作文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范本文案:

(一)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
1、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卫生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的健康服务。
2、及时了解和掌握社区人口动态、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需求,并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3、坚持预防保健为主、医疗为辅的卫生方针。
4、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5、对疑难、危重病人和特殊病人要及时会诊、转诊,并在转诊前和转诊途中进行维护生命的处理。
6、积极开展残疾人的康复工作及健康促进活动,开展临终关怀服务。
7、严格执行药品购买、保管、使用的有关规定。
8、严格执行收费制度,按规定收取各项费用。
9、认真执行登记、统计制度,并及时、准确上报。
10、树立良好医德,严禁医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谋取个人利益。
(二)社区卫生服务站出诊工作制度
1、社区范围内实行预约出诊和急诊出诊服务。
2、医务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居民的合理出诊要求。
3、接到急诊出诊请求后,医务人员应尽快前往患者家中进行诊疗。
4、出诊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程,无法处理的病情应及时转诊。
5、禁止在出诊过程中使用易导致过敏反应的药物。
6、做好出诊病人的详细出诊记录,要向患者和家属交待好各项注意事项,并随时保持联系。
7、对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医务人员应在治疗过程中全程陪护。
8、严格执行出诊服务收费制度,禁止收受病人和家属赠送的钱物。
(三)社区卫生服务站感染管理规范
1、保持门诊诊疗室整洁、通风、光线良好。
2、检查病人后及时洗手,室内每日应使用1:400的消毒灵喷洒,并用1:400的消毒灵擦拭桌椅。诊疗床的床单应每周消毒更换1次。
4、传染病人就诊后应即时更换物品,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5、各诊室、治疗室的物品应保持清洁、无尘,无菌物品应执行周期消毒(消毒周期小于7天)。
6、进治疗室须穿戴工作衣、口罩、帽子,非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入内。
7、治疗室内应保持清洁整齐,不允许摆放私人物品,清洁区、污染区标志鲜明,物品存放有序。无菌物品须附带灭菌指示卡,并注明消毒日期和失效期。
8、在配药、注射、输液、疫苗接种时,应严格采用一人一针一压脉带,每次注射完毕均应使用1:400消毒灵小毛巾擦拭双手。
9、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10、门诊诊疗室每周用紫外线消毒1次,治疗室每天用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持续消毒30分钟,并做好记录,每月进行空气培养1次。
11、一次性医疗器械必须一次使用,使用后应立即毁形、消毒浸泡,并集中销毁。
12、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应分别放置,并统一集中处理。
(四)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人员职责
1、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师的指导下,做好门诊和出诊的护理工作。
2、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时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衣帽整洁,戴好口罩,操作前后洗手。
5、严密观察病员的治疗情况和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师报告。
6、认真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及转诊工作,负责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的准备和保管工作。
7、负责室内、器械和物品的消毒工作。
8、做好相关的登记和记录工作。
9、维持就诊、治疗秩序,做好说明解释工作。
10、加强护理技术和操作规范的学习,不断提高全科护理技能。
(五)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工作制度
1、热情接待病人,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坚持挂牌上岗。
2、实行无假日工作制度,双休日应安排人员值班。
3、对就诊的每位病人要做好规范就诊记录。
4、认真记录门诊日志、处方及处置单。
5、坚持查对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6、随时观察并及时处理患者病情。
7、遇到疑难病例、重危病人时应及时会诊或转诊。
8、做好双向转诊的实施和登记工作。
9、建立健全各项登记、记录,分档管理,及时上报。
(六)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师职责
1、以社区居民的健康为中心,开展“六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
2、通过深入调查,建立社区居民家庭、个人健康档案,并做好档案的管理、分析和使用工作。
3、认真、及时、规范地完成有关医疗文书。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差错事故。
5、遇疑难病例时应及时与有关医院联系会诊和转诊。
6、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综合服务技能。
7、树立良好的医疗道德,做好病人隐私的保密工作。
8、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各项登记、统计、分析、总结等工作。
(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
1、社区预防
(1)预防接种工作
为新生婴儿建立免疫按种卡、证;
适龄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
免疫按种卡的管理和常规接种报告工作。
(2)传染病管理
及时报告疫情;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
及时处理疫点,做好消毒、隔离管理工作;
加强对传染病人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和预防工作。
(3)开展疾病监测,做好慢性病体检、控制和管理工作。
2、社区医疗
(1)开展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工作,负责双向转诊和会诊协调工作。
(2)家庭出诊或设立家庭病床。
(3)开展院前急救,确保社区应急救护工作及时有效。
(4)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病情,开出健康教育处方。
(5)做好个人、家庭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和保管工作。
(6)做好家庭和个人保健合同的签约、执行工作。
3、社区保健
(1)儿童保健
新生儿期保健:新生儿定期随访,指导纯母乳喂养。
婴幼儿和学龄前期:做好体检及生长发育健康监测工作,指导儿童合理营养膳食及健康评价。
参与做好小儿缺钙性佝偻病、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龋齿等常见病的防治。
做好社区儿童智能筛查工作,对高危儿、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
(2)妇女保健
未婚期保健:做好未婚青年性生理、心理和性卫生的保健知识宣教,发现早孕,指导早期建立孕产期系统保健卡,做好孕期首次记录。
围产期保健:指导孕妇做好家庭自我监护及孕期一般检查,定期去医院做产前检查;动员孕妇住院分娩,积极开展优生优育工作;对高危妊娠进行专案管理。
产褥期保健:对产妇定期进行产后随访,促进产后康复,做好母乳喂养教育与指导。
节育期保健:对育龄妇女做好节育、保健知识的宣教;采取节育措施,做好常见妇科病防治。
更年、老年期保健:宣传更年和老年期妇女自我保健、监护、心理调节知识,定期体检。
(3)老年保健
开展老年人群健康教育,以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开展预防老年病的宣传教育活动,对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等重点对象建立专案管理。
4、社区康复
(1)调查了解社区内生理残疾和精神病人的情况,并建立档案。
(2)针对生理残疾病人进行治疗和康复指导。
(3)慢性病的康复和保健指导。
(4)实施社区内精神残疾病人的监测,指导家属加强精神病防治康复,对精神病人加强系统管理。
5、社区健康教育
针对社区居民重点进行以下健康知识的宣传:
(1)健康概念,常用人体解剖、生理卫生知识。
(2)日常生活卫生、食品卫生及营养卫生知识。
(3)常见病、流行病及传染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4)精神心理卫生知识。
(5)妇女和儿童保健知识,中老年卫生保健知识。
(6)个体和群体健康行为知识。
6、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1)了解社区内育龄妇女的本底资料,建立避孕知情选择卡。
(2)避孕、节育措施的技术指导,实施避孕知情选择。
(3)不孕症的查治或转诊。
(4)优生优育技术指导。
(5)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指导。
(八)社区卫生服务保健工作规范
1、了解本社区育龄妇女的婚育情况,并针对围产期妇女提供健康教育等咨询服务。
2、针对常见妇科疾病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社区妇女的防病知识。
3、对本社区的分娩妇女,应及时进行产后访视,并进行母乳喂养的指导。
4、及时做好新生儿访视工作,并建立免疫接种卡,督促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5、掌握本社区儿童的总体情况,了解社区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6、定期做好本社区儿童的健康体检工作,对1岁内儿童应每三个月检查1次,对1-3岁儿童应每半年检查1次,3岁以上儿童应每年检查1次。
7、针对本社区儿童的常见病做好预防工作;对于有健康问题的儿童,应及时建议和指导家长,对儿童进行诊治。
8、了解本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开展老年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9、对本社区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等病人进行专案管理。
10、积极与老年人家属交流沟通,促进老年保健工作的开展。
(九)社区卫生服务康复工作规范
1、开展社区内各种残疾人的普查,为社区康复的实施提供客观依据。
2、积极协助残联、民政等相关部门,以家庭为基础,开展各种康复治疗及功能训练,为残疾人及其他康复对象提供医疗康复和康复指导服务。
3、社区康复对象包括精神病患者、智力残疾者、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发声残疾、肢体残疾和各种需要康复治疗的急慢性病人。
4、开展康复工作的医务人员应积极与家属交流、沟通,以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
5、对于精神病患者,要与家属一起督促病人按时服药,指导家属与患者进行心理交流。监测病人的病情变化,病情加重时应及时送精神病医疗机构治疗。
6、对于视力、听力和发声残疾患者,医务人员应指导家属至专门机构进行治疗或训练。
7、对肢体残疾病人,主要以上门访视的形式,指导病人采取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进行功能锻炼,以恢复病人的自理能力。
8、对患各种急慢性疾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病人,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康复手段进行治疗或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
9、积极开展预防残疾的健康教育工作。
(十)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规范
1、认真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达标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知识水平。
2、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周围或社区内其他合适地点,设立经常性的健康教育阵地,每月更新健康教育内容。
3、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针对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的知识讲座。
4、社区卫生服务站内应常备常见病的健康教育处方,并做好发放工作。
5、针对每位就诊病人或其他服务对象进行健康教育。
6、利用健康教育室,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系列健康教育活动。
7、积极与社区内学校、企业等单位联系,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资料。
8、所有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应按规范记入健康教育工作台帐。
(十一)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规范
1、积极宣传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为育龄妇女提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2、掌握社区内育龄妇女的整体情况和健康状况,做好社区妇女孕情监测。
3、对社区内妇女及时进行早孕登记并发放孕产期保健资料。
4、对避孕节育妇女进行随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常备并及时发放优生优育宣传资料。
6、普及避孕节育知识,开展避孕“知情选择”,并填写《知情选择登记表》。
7、配备多种避孕药具,方便居民购买使用。
8、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内设立计生技术服务室,开展优生优育咨询、避孕节育情况检查等服务项目。
9、开展与计划生育有关的常见妇科疾病、不孕症、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治疗指导。
10、做好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健康教育。
(十二)社区卫生服务医疗工作规范
1、坚持挂牌上岗。热情接待病人,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
2、认真规范地做好就诊记录,真实详细地记录门诊日志、处方及处置单。
3、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4、认真观察并及时处理患者病情;疑难病例、重危病人应及时会诊或转诊,并做好双向转诊的实施和登记工作。
5、在社区范围内实行预约出诊和急诊出诊服务,医务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居民的合理出诊要求。
6、接到急诊出诊请求后,医务人员应尽快前往患者家中进行诊治。
7、出诊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程,无法处理的病情应及时转诊。禁止在出诊过程中使用易导致过敏反应的药物。
8、作好详细的出诊记录,向患者和家属交待好各项注意事项,并随时保持联系。
9、对于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医务人员应在治疗过程中全程陪护。
10、对开设家庭病床的病人,应做好详细病历,定时查房和进行诊治。
11、严格执行出诊服务收费制度,禁止收受病人和家属赠送的钱物。
12、建立健全诊疗记录,分档管理,及时上报。
(十三)社区卫生服务预防工作规范
1、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切实做好卫生防病工作。
2、掌握本社区新生儿出生动态,及时建立免疫接种卡,并督促家长按期进行预防接种。
3、严格按照预防接种操作规程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4、掌握本社区内各种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5、本社区发现传染病人后,应及时处理疫点或入户进行消毒隔离工作,指导家属和居民预防传染病的流行。
6、针对孕妇进行宣传教育,预防和降低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7、针对季节性多发病及时进行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8、开展慢性病监测,做好慢性病体检、监测和防治管理工作。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作文 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范本文案:

一、安全管理规定
1、每个员工均需定期进行培训,必须懂得正确使用所有仪器、设备;懂得选择使用灭火方式及灭火器。
2、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
1)紧急出口灯是否明亮;
2)紧急照明灯插头是否插入电源,性能是否良好;
3)灭火器数量是否正确,是否定位,外表是否干净,性能是否良好,有无过期;
4)消防柱是否容易接近,有无杂物遮挡,水源开关是否良好,是否可以立即操作;
5)电器插座、设备插座是否牢固,有无损坏,电线是否按规定装置,仪器、设备等电器物品是否性能良好,有无漏电现象。
3、每天早、晚均需进行安全检查,并确保各项仪器完好,水电正常。
二、卫生管理标准细则
1、卫生、清洁工作分工
1)各员工需负责各自岗位的清洁、卫生工作;
前台卫生由前台接待负责
具体工作:
A、电话机、传真机、电脑、刷卡机等非美容仪器设备,须每天擦拭一次。保持各项设备的干净、清洁。
B、办公用品、预约登记本、记录本及其他物品摆放整齐。
C、保持前台的干净、整洁。
大厅、顾问室卫生由美容顾问负责
具体工作:
A、大厅的各项摆设、按规定的标准摆放,若有移动,随时恢复原位。
B、大厅地板不得有污物,每天擦洗一次地板。
C、负责休闲区的清洁,卫生。
D、负责产品陈列架的卫生及产品的摆放。
仓库、配料室清洁、卫生由调配师负责,美容院院长助理
具体工作:
A、仓库、配料室产品柜、物品摆放架要每天清理,常用的器具每天消毒,并随时注意保持清洁,不得有灰尘,污物。
B、清理完毕后需将物品按规定摆放,不得任意调动位置。
C、产品配好后,及时将产品归位。
D、及时清洗用过的器具,并做好消毒措施。
护理房由美容师、美体师及高级美容师协助后勤保洁员负责
具体工作:
A、每日清晨由后勤保洁员打扫,并将毛巾、客服摆放整洁。
B、顾客护理结束后,美容师、美体师及时清洁、整理,恢复干净、整洁的容貌。
C、每次服务完一个客人之后,美容师、美体师须立即将已使用过的毛巾、客服等收集在一个指定的地点,方便保洁员清洗。
D、各项美容仪器设备,使用后即进行清洁,时刻保持洁净,无污物。
E、护理房内保持整洁、卫生,无异物,无异味,一应物品按规定摆放整齐,所有仪器做好使用准备。
F、早班的美容师、美体师负责员工休息室的卫生清洁。
2)后勤员负责的全面清洁、卫生工作,美容院院长助理协助完成。
原则是:时刻保持整店的干净、整洁,无污物,不凌乱,物品按规定整齐摆放,工作的同时不影响服务与销售,不影响整店的形象。
具体工作:
A、负责打扫护理间,保证每日清晨房间整洁、卫生,无异物,无异味,物品按规定摆放整洁。
B、门口须放置踏脚垫,并每隔三天清洗一次,于下班时清洗。
C、柜台、桌椅等每天擦拭,没有灰尘、异物等。
D、沙发每两个月用洗涤剂清洗一次,并每日用吸尘机吸净尘土。
E、洗手间的卫生:
a.洗手间内的马桶及水槽须时刻保持清洁、干净,无异味,垃圾要及时处理,垃圾袋要及时更换。
b.洗手盆周围及洗手间地板时刻保持干爽、洁净。
c.洗手液、纸巾、香囊等物品及时补充。
d.每天做一次消毒、杀菌处理。
F、毛巾、客服、拖鞋,及时清洗。
a.定时到指定地点收集毛巾客服、拖鞋,及时清洗。
b.每天确保当天的毛巾清洗干净并烘干,将已经清洗好的毛巾、客服叠好放到每个护理间备用,以及将消毒后的拖鞋封好后摆放在指定位置。
G、垃圾桶的清洁:
a.垃圾每天至少清倒两次。
b.垃圾桶每天刷洗干净,并用抹布擦干,桶内,外均要保持清洁、无污物。
H、浴室的清洁卫生:
a.所有浴室均需保持干爽、洁净,无异味,无异物,无头发等。
b.顾客做完护理后即时做清洁工作,擦洗干净,用干毛巾将浴室拭干,做好浴缸的消毒工作。
I、玻璃的清洁:
a.玻璃需每二天擦拭一次。
b.时刻保持无灰尘,无污物。
J、门口附近应每天早上打扫干净,并注意保持清洁。下雨天时应在门口放置伞架。
K、负责庭院花池的清洁卫生。
2、日常卫生、清洁工作检查
其范围内部包括:大厅、楼梯及楼道、房间、更衣室、卫生间、沐浴区、休闲区。
外部包括:宣传标示及物品
其他包括:美容师休息室、配料室、仓库
执行人:美容院院长,公司进行不定期抽查
方法:手执白色手套,沿客户进入会所路线进行检查。
总要求:眼看到的地方无污迹,手镯及到的地方无灰尘,耳听不到异声,鼻闻不到异味、检查完毕白手套无污迹。
大厅卫生标准:
门部分:
1、开关正常,无异响。
2、门玻璃保持清洁、无污迹。
3、门把无灰尘、污印。
地板部分:
4、无水迹、灰尘、污印。
5、无杂物。
6、边角无积尘。
展柜部分:
7、柜玻璃保持洁净、无污印。
8、展柜内无积尘。
9、展品陈列美观、整齐、有序。
接待桌、椅部分:
10、玻璃面洁净、无污印。
11、桌面花瓶洁净、无破损。
12、桌面无杂物、产品资料摆放整齐。
13、椅面整洁无污迹。
前台部分:
14、桌面洁净、无污印。
15、办公用品、预约登记本、记录本摆放整齐。
16、预约登记本及其他记录本本面整洁、无破损。
17、电话保持洁净、听筒无异味。
配料柜部分:
18、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19、配料用品用具干净、无污迹、水迹。
20、配料柜面保持洁净、无积尘。
鞋柜部分:
21、拖鞋及顾客的鞋要求摆放整齐。
22、拖鞋要求作到一人一换。
23、换下脏鞋放在鞋篮内不得超过10双。
24、顾客鞋按要求放在鞋柜内。
25、鞋柜保持洁净、无异味。
楼梯及楼道卫生标准:
楼梯、道部分:
1、楼梯、楼道地板无污迹。
2、扶栏无灰尘。
3、边角无积尘
房间卫生标准:
房门部分:
1、门锁关正常,无异响。
2、门活页正常,无异响。
3、门上油漆无脱色或破损。
4、门面、门框无积尘。
地板部分:
5、平整疏松,无皱褶,无破损。
6、无污迹。
7、地板及床底无杂物。
8、边角无积尘
床、凳部分:
9、床罩平整、清洁、无污迹和异味。
10、凳罩平整、清洁、无污迹和异味。
11、床罩无破损。
12、凳罩无破损。
13、床单、床头巾平整、清洁、无污迹和异味。
14、床上无头发等杂物。
15、丝棉上无污迹、无异味、摆放整齐。
窗部分:
16、窗纱、窗帘挂钩按规定排列,拉动顺畅。
17、窗纱、窗帘无脱落钩现象,如有应及时补挂。
18、窗纱无漏光现象。
19、窗纱、窗帘无污迹。
20、窗纱、窗帘覆盖处地面无杂物或污迹。
21、窗玻璃无灰尘、污迹。
22、窗拉动顺畅。
挂画部分:
23、牢固。
24、内装裱无污迹、灰尘。
25、窗框、画顶无灰尘。
26、挂花无灰尘、破损。
天花板部分:
27、四周边角线部位平滑无裂纹。
28、天花板平滑无裂纹。
29、天花板无霉点、污迹。
空调部分:
30、空调无杂音。
31、隔尘网无积尘。
32、百叶门无积尘。
33、风档转动灵活。
34、温度调节正常。
用具:
35、小推车推动灵活。
36、小推车支架稳固、无松支。
37、小车面洁净。
38、毛巾按要求摆放。
39、导入仪、导入头清洁、无污迹。
40、毛巾洁净、无污迹。
41、喷雾仪推动灵活。
42、仪器水罐内无水垢。
43、喷雾仪喷雾正常、无漏水现象。
44、衣篮按要求摆放。
45、换下的毛巾、床单、浴巾按要求放在规定处。
更衣室卫生标准:
衣柜部分:
1、放衣架洁净、无积尘。
2、柜门开关正常。
3、挂衣架无积尘。
4、衣柜内洁净、无积尘、无杂物、无异味。
5、衣柜钥匙配挂无遗失。
顾客服装部分:
6、客服及毛巾按要求叠放整齐。
7、客服洁净、无污迹、无异味。
8、客服无破损。
9、衣篮内顾客换下的衣服不超过5件。
更衣镜部分:
10、更衣镜明亮、镜顶无尘、污印。
11、梳妆台电吹风、梳子摆放整齐。
12、梳子洁净无污垢、发丝、无落齿。
卫生间卫生管理标准:
卫生开门部分:
1、开关启正常。
2、门无破损变形。
3、门柱无松动。
4、门锁转动灵活。
卫生间内部分:
5、抽风机开启、运转正常,无噪音。
6、卷纸架牢固无灰尘。
7、卷纸干净、无水迹。
8、冲水开关灵活。
9、墙壁无污迹。
10、便池无污物,污迹。
11、垃圾桶内污物不得超过桶容积2\/3。
12、室内地面洁净、无污迹、水迹。
洗手台部分:
13、镜面光洁、无水迹、污迹。
14、台面、瓷盆无污垢,水龙头光洁明亮。
15、水龙头开关松动、开启正常。
16、台面保持清洁、力求无水迹。
垃圾箱部分:
17、垃圾箱无破损。
18、箱内垃圾桶按要求摆放。
19、垃圾箱口处不得有挂有垃圾、占有污垢。
20、垃圾箱周围前面干净无污迹。
21、保持地面干燥洁净、空气清新无异味。
沐浴区卫生标准:
沐浴区部分:
1、沐浴花头洁净光亮、无水垢。
2、沐浴开关转动灵活。
3、花头出水通畅。
4、浴底无头发、杂物。
5、拉门开启灵活。
6、玻璃整洁、无破损。
7、周围墙面洁净、无污迹、霉点。
8、空气清新无异味。
休闲区卫生标准:
桌、椅部分:
1、桌子平稳、无破损。
2、桌面整洁无杂物、积尘。
3、椅子平稳、无破损。
4、椅面整洁无杂物、积尘。
5、茶杯无裂痕、无茶迹。
6、地面保持干噪洁净、无水迹、杂物、积尘。
垂挂物部分:
7、挂架安全无松动。
8、垂挂物自然无积尘。
9、冰柜保持整洁、杯具摆放整齐。
10、空气保持清新无异味。
三、卫生清洁、消毒及注意事项
1、卫生清洁:
A、工作前必须洗手、消毒。
B、工作场地及所有的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
C、地板上的脏东西随时清理,所有物品使用完毕后,必须马上从工作现场拿走以免与没有用过的混在一起。
D、为避免传染,不可用手直接取走容器中的产品,可用调棒或小铲挖出。而挖出使用的产品决不可再放入容器中。
E、一条毛巾仅供1人使用,干净的毛巾必须存放在密封的柜中。
F、不得将宠物带入美容室,以免传染疾病。
2、美容室及用品用具的消毒方式:
A、UV消毒法
室内每一个美容室均应安装一盏紫外线消毒灯(每盏灯约30元),每2-3天保持开灯消毒20-30分钟;消毒时人员不得留在房间内。对于不耐腐蚀的塑胶工具应放到紫外线消毒柜中随时消毒。
B、煮沸消毒法
用于消毒毛巾,包头巾,金属工具等用品,一般可用加用高压锅来进行。将物品放入锅中达100度水温中,煮5分钟以上。
C、浸泡消毒法
将粉刺针、雷射针、纹眉针、挑刀等金属美容器材等浸入盛满75%浓度酒精的金属盒中,以备随时使用。
D、擦拭消毒法
在使用超声波、洗脸盆、暗疮针等工具前后,均需用沾湿75%酒精的棉球擦拭。
E、喷洒消毒法
将“新洁尔减”消毒剂稀释到规定浓度后,灌入喷壶中,下班前喷洒于室内地板、窗帘、床罩、更衣间、卫生间、沙发等部位,早晨开窗通气,放出异味,每周1次。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所有的固定资产必须编号登记注册。
2、仪器、设备的产品说明书、保修卡、购买发票等资料必须存档,妥善保管,以备急需。
3、仪器的维修网点地址及电话、客户服务电话等联系方式应记录在常用电话记录本上,以方便员工紧急联络,所有员工必须能够迅速查找到以上电话号码。
4、仪器、设备的操作及使用步骤必须按照说明书规定,严格按标准进行操作,所有员工必须熟练掌握。
5、发现仪器出现故障时,应当立即向美容院院长或主管反映,同时致电该仪器的维修网点或客服中心反映,并要求其口头指示进行维修;若此法无效,则应要求其快速上门维修或准备好所需说明书、保修卡、购买发票等资料,及时送往维修网点进行维修。
6、仪器送往维修点后应及时填写仪器、设备故障记录表。
7、仪器、设备需在半个工作日内送往维修点或要求其上面维修。水电问题须在1个工作日内解决,空调问题须在1.5个工作日内解决。
8、每周定期检查各项仪器、设备、水电设施、空调等运作情况。
故障记录表
维修仪器、设备维修时间维修费用是否保修故障原因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