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教育心理学的名人们作文 教育心理学的名人们是谁文案

2019-03-07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教育心理学的名人们作文 教育心理学的名人们是谁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教育心理学的名人们作文  教育心理学的名人们是谁文案

教育心理学的名人们作文 教育心理学的名人们是谁文案:

第一章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独立。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3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4l908年,房宗岳翻译了日本学者小泉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这是近代在我国最早出版的教育心理学著作。5l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1926年,陆志伟翻译出版了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1933年陈德荣翻译了盖茨的《教育心理学》,l939年吴绍熙翻译的霍林沃斯的《教育心理学》,编著教科书的还有高觉敷(1929年)、潘菽(1935年)、陈选善(1938年)、肖孝嵘(1940年)与艾伟(1945年)等。第二章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图式不断重建的过程。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对教学的启发:维果斯基认为,教育不仅仅是改善已出现的结构,而应该指向“最近发展区”。他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是人格发展理论的两位代表人物。4埃里克森的发展水平。3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5鲍姆宁曾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成专制型、放纵型、威信型和忽视型四种教养模式。6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71936年。美国的韦克斯勒编制了另一套智力量表。智力年龄是根据智力测验计算出来的相对年龄。在韦克斯勒量表中智商是以同年龄组被试的总体平均数为标准确定的。第三章1加涅早期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联结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2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冯忠良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3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依据学习实验所得材料,创立了学习的联结一试误说。其依据是动物在迷箱中的学习行为。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他的同事研究了狗的消化过程,提出著名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从20世纪20年代末,在哈佛大学就读研究生时起,便开始了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他采用的被试多为大白鼠、鸽子和猫等动物。4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与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华生坚持“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的信条。斯金纳的教学装置被称为“教学机器”或“自我教学装置”,而作为教学基础的材料被称为程序。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加涅认为,学习的模式是用来说明学习的结构与过程的,它对于理解教学和教学过程,以及如何安排教学事件具有极大的应用意义。5苛勒曾在1913~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完形一顿悟说。苛勒指出:“真正的解决行为,通常采取畅快、一下子解决的过程,具有与前面发生的行为截然分开来而突然出现的特征。”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之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一发现说。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6奥苏伯尔认为,接受
学习适合于年龄较大、有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人。奥苏伯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7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皮亚杰和早期的布鲁纳思想中已有建构主义思想,20世纪70年代末,布鲁纳将维果斯基的思想介绍到美国以后,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他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另一方面,内在智力动作也外化为实际动作,使主观见之于客观。所有这些对当今建构主义者有很大的影响。第四章1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2人本主义心理学是需要层次理论的背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3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4成败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Weiner)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5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Yerks)和多德森(Dodson)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第五章1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最早提出者是德国的沃尔夫。它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2共同要素说的代表人物是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他在1901年的“形状知觉”实验是共同要素说的经典研究。在实验研究基础上,他提出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其后伍德沃斯把相同要素说修改为共同成分说,即两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时可以产生迁移,迁移是具体的,是有条件的。3经验类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心理学家贾德。该理论的依据是贾德在1908年的“水下击靶”的经典实验。经验类化理论则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4关系转换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格式塔心理学家,支持该理论的经典实验是苛勒1919年的“小鸡(或幼儿)觅食”实验。他强调顿悟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始终是影响新的学习与保持的最关键的因素。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稳定性、和可辨别性等特性都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6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以辛格莱、安德森等人为代表,提出产生式迁移理论,认为如果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产生式是认知的基本成分,由一个或多个条件一动作的配对构成。其次,以加特纳、吉克等人为代表,提出结构匹配迁移理论,认为前后两种情境中的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与联系等本质特性是决定迁移的关键成分,而表面的特征则无关紧要。若前后两种情境的结构特征相匹配或相同,则产生迁移。7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的理论:以格林诺为代表提出的情境性迁移理论,他们认为,迁移问题是说明在一种情境中去学习参与某种活动,将如何影响在不同情境中参与另一种活动的能力8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的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第六章1程序性知识的亚类: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两个亚类。2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经典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3痕迹衰退说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4同化说:奥苏伯尔根据他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提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5动机说:这一理论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该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至意识之外。根据加涅的观点,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都属于程序性知识的范畴,其第七章1区别在于前者的作用是对外办事,后者用于对内调控。2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他于1959年系统总结了有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加里培林认为。心智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心智动作构成的。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一是活动定向阶段,二是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三是有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四是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五是内部言语活动阶段3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第八章1程序化训练模式的基本思想基于加涅的学习层次理论。第九章1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由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构成第十章1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采用对偶故事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皮亚杰也是第一位系统考察儿童道德规范形成与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2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沿用了皮亚杰的间接故事和临床访谈的研究方法,具体地说,他使用的是两难故事法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指人如何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班杜拉认为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人不是消极地接受外在刺激,而是经过一系列的主动加工过程,对外在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第十一章1沃尔朴首创系统脱敏法2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积极关注”看做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艾里斯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34雅各布松5日本的森田疗法,强调当事人力求控制强迫症状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导致的对症状出现的专注和预期。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暴露与阻止反应。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发现法2程序教学由普莱西首创,但对程序第十二章1教学贡献最大的是斯金纳3心理学家马杰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提出行为目标的理论与技术4格伦兰提出了内部心理与外部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方法5布卢姆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五个等级: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体系个性化。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掌握学习与1968年由布卢姆等人提出。6戴尔的经验锥形从直接具体经验到抽象经验排列了11种媒体,有助于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先前经验水平选择适当的媒体第十三章1阿尔波特的研究表明,群体对个人活动起到促进作用,但有时群体也会对个体的活动起阻碍作用。2勒温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是勒温。3普雷斯顿曾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划分为参与式和监督式两类,冰认为这两类领导方式对课堂管理的影响不同。4林格伦根据纪律形成的原因将课堂纪律分为四类。第十五章1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布鲁巴奇等人l994年提出了四种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2
反思的方法,供教师参考。①反思日记。②详细描述。③交流讨论。④行动研究。2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当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仍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3教育效能感慨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4罗森塔尔做一实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5阿斯顿把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效能感

教育心理学的名人们作文 教育心理学的名人们是谁文案:

十二、心理学名著
第1部《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查普林
第2部《实验心理学史》林波
第3部《心理学史》黎黑
第4部《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讲义》威廉冯特
第5部《荣格自传》荣格
第6部《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荣格
第7部《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荣格
第8部《性学三论》弗洛伊德
第9部《少女杜拉的故事》弗洛伊德
第10部《梦的解析》英文版弗洛伊德
第11部《梦的解析》弗洛伊德
第12部《弗洛伊德自传》弗洛伊德
第13部《理解人性》阿德勒
第14部《超越自卑》阿德勒
第15部《存在心理学探索》马斯洛
第16部《人性能达的境界》马斯洛
第17部《智慧心理学》皮亚杰
第18部《发生认识论原理》皮亚杰
第19部《行为主义》华生
第20部《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埃里克森
第21部《思想与行为的社会基础》班杜拉
第22部《成为一个人》罗杰斯
第23部《超越自由与尊严》斯金纳
第24部《人猿的智慧》苛勒
第25部《教育心理学概论》桑代克
第26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考夫卡
第27部《拓扑心理学原理》勒温
第28部《教育论》思想简介斯宾塞
第29部《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哈特曼
第30部《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加涅
第31部《心理学原理》詹姆斯
第32部《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查普林
第33部《认知心理学》(第七版)罗伯特.索尔索
第34部《人对意义的寻求》维克多.弗兰克
第35部《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布勒.艾伦
第36部《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沙利文
第37部《教育心理学》奥苏伯尔
第38部《记忆》艾宾浩斯
第39部《机体论》戈尔茨坦
第40部《分裂的自我》R.D.莱恩
第41部《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维纳
第42部《道德发展的心理学》科尔伯格
第43部《存在心理学》罗洛梅
第44部《爱欲与文明》马尔库塞
第45部《心灵、自我与社会》乔治.米德
第46部《爱与意志》罗洛·梅
第47部《人对主义的追求》
第48部《分裂的自我》
第49部《智慧心理学》
第50部《道德发展的心理学》
第51部《认知心理学》
第52部《智慧的发展》
第53部《学习的条件》
第54部《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
第55部《动机与情绪的归因理论》
第56部《心理学和后现代主义》
第57部人格心理学\/(美)著
第58部爱与被爱\/(美)LeoBuscaglia著
第59部爱我,请别伤害我\/苏珊.谬森,瑞契尔.柯瑞生著
第60部精神心理学\/(瑞士)丹尼什著
第61部广告心理学\/主编冯江平
第62部21世纪成功心理学\/(日)青木仁志著
第63部爱是一种选择\/汉菲特,米勒,米尔著
第64部工作与心理学\/(日)榎本博明著
第65部情绪心理学\/孟昭兰主编
第66部现代人格心理学\/叶奕乾编著
第67部儿童心理学\/(英)鲁道夫·谢弗著
第68部心理学的故事\/松松老汉著
第69部营销心理学\/冯丽云主编
第70部年轻父母通俗心理学\/(苏)A.A.博达列夫著
第71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美)乔斯·B·阿什福德,克雷格·温斯顿·雷克劳尔,凯西·L·洛蒂著
第72部男性心理学\/李伟民等著
第73部心理学原理和应用\/(美)布恩,埃克斯特兰德编
第74部青年心理学\/(日)依田新主编
第75部动物和人的目的性行为\/(美)爱德华·C·托尔曼著
第76部记忆\/(英)弗雷德里克·C·巴特莱特著
第77部享受单身\/(澳)苏·奥斯特拉(SueOstler)著
第78部中国文化心理学\/汪凤炎,郑红著
第79部人际关系心理学\/(日)是本哲雄著
第80部自我分析\/(日)吉田裕二著
第81部写给教师的学习心理学\/(美),(美)s著
第82部色彩心理学\/(日)〓本孝雄,(日)藤〓英昭著
第83部广告心理学\/(日)川胜久著
第84部性学三论\/(奥地利)弗洛伊德著
第85部心理学与生活\/(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
第86部孩子们——儿童心理发展\/[加]居伊·勒弗朗索瓦著
第87部非常态心理学\/(美)斯坦尼斯拉夫·格罗夫
第88部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方案\/(美),MichaelAvriette,a著
第89部如何培养超凡能力\/(美)迈克尔·豪著
第90部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美)SherryCormier,著
第91部股市心理学\/(英)乔纳森·迈尔斯著
第92部性心理学\/(英)霭理士著
第93部拓扑心理学原理\/(德)库尔特·勒温著
第94部个人形成论\/[美]卡尔.R.罗杰斯著
第95部看见红色感觉蓝色\/(英)苏珊·阿尔德里奇
第96部设计心理学\/赵江洪编著
第97部协调心理学与控制论\/(罗马尼亚)斯特凡·奥多布莱扎著
第98部小学教学心理学\/(英)DavidWhitebread主编
第99部朱智贤全集(1、2、3、4、5、6)\/朱智贤著
第100部生活心理学\/(美)詹姆斯·O·卢格(Lugo,J.O.),杰拉德·L·赫尔希(Hershey,G.L.)著
第101部与隐私对谈\/(美)珍妮丝·史普林,麦克·史普林著
第102部买与卖的艺术\/(苏)林切夫斯基著
第103部了解心理测试过程\/(英)杰克逊著
第104部事故预防心理学\/(日)三隅二不二等编著
第105部人事心理学\/(美)卡西欧(Cascio,W.F.)著
第106部人格心理学\/(美)赫根汉著
第107部人生发展心理学(原著第三版)\/(美)詹姆斯·O·卢格(Lugo,J.O.)著
第108部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日)古烟和孝编
第109部保持自信\/(美)哈里斯(Harris,A.B.),(美)哈里斯(Harris,T.A.)著
第110部健康心理学\/(美)著
第111部儿童和青春斯心理学\/(瑞典)桑兹特勒姆著
第112部儿童心理学\/波多野勤子编著
第113部催眠术\/马维祥编著
第114部儿童的心理学\/(瑞士)让皮亚杰,英海尔德著
第115部创造性心理学\/(日)恩田彰等著
第116部创造性思维的艺术\/(美)奥尔森(Olsen,R.)著
第117部创造性社会心理学\/(美)特丽萨.M.艾曼贝尔著
第118部发展心理学与你\/(英)贝里曼著
第119部危机干预策略(上、下)\/(美)吉利兰(Gilliland,B.E.),詹姆斯(James,R.K.)著
第120部变态心理学\/张伯源,陈仲庚著
第121部团体咨询的策略与方法\/(美)雅各布斯(Jacobs,E.E.),马森(Masson,R.L.)著
第122部夫妻心理治疗与辅导指南(上、下)\/(美)雅各布森(Jacobson,N.S.)等著
第123部如何消除紧张\/(美)沃克著
第124部嫉妒心理学\/(日)诧摩武俊著
第125部存在心理学探索\/(美)马斯洛著
第126部孤独心理学\/(日)箱崎总一著
第127部女性心理学\/(日)服部正著
第128部学习与记忆心理学\/(美)欣茨曼(Hintzman,D.L.)著
第129部实用社交技巧\/(英)戴维·丰塔纳著
第130部家庭关系心理学\/(苏)科瓦廖夫著
第131部心理危机及成人心理学\/(美)施陶德(Staude,J.R.)著
第132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美)柯里(Corey,G.)著
第133部心理学与你\/(英)贝里曼等著
第134部心理学与民俗学\/(英)马雷特(Marett,R.R.)著
第135部心理学的故事(上、下)\/(美)墨顿(Hunt,M.)著
第136部心理学的趣味实验\/(日)斋木深著
第137部思维与语言\/(俄)列夫·谢苗诺维奇·维果茨基著
第138部思维发展心理学\/朱智贤,林崇德著
第139部性心理学\/(德)韦柯斯布格·埃尔温著
第140部情感心理学\/(俄)п·м·雅科布松著
第141部情绪心理学\/(美)斯托曼编著
第142部意识的限度-关于时间与意识的新见解\/(德)恩斯特·波佩尔()著
第143部战胜危机\/(英)G·帕里编著
第144部战胜危机\/(英)G·帕里编著
第145部教师心理学\/(英)戴维·冯塔纳编著
第146部演讲的技巧\/()劳伦斯著
第147部智力落后学生心理学\/[苏]鲁宾会坦著
第148部格式塔心理学原(上、下)\/(德)库尔特·考夫卡著
第149部欺骗心理学\/马宏伟著
第150部智慧心理学\/(瑞士)彼阿热(Piaget,Jean)著
第151部演说心理学\/沙德全著
第152部爱情心理学\/弗洛伊德著
第153部环境心理学\/(日)相马一郎,佐古顺彦著
第154部理智胜过情感\/(美)格林伯格(Greenberger,D.),(美)帕蒂斯基(Padesky,C.A.)著
第155部精神分析的危机\/(美)弗罗姆(Fromm,E.)著
第156部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上、下)\/(美)R.G.米尔滕贝格尔(berger)著
第157部视觉心理学\/(英)R.L.格列高里著
第158部视觉思维\/(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
第159部认知心理学\/(美)著
第160部美术心理学\/(苏)弗·谢·库津编著
第161部老年心理学\/(日)长谷川和夫,霜山德尔著
第162部自我的发展\/(美)简·卢文格著
第163部论人性\/(美)爱德华·O.威尔逊()著
第164部语言心理学\/(美)卡罗尔(Thirdedition)著
第165部说话的技巧\/(美)萨尔诺夫著
第166部驾驭压力\/(英)戴维·丰塔纳著
第167部餐旅服务心理学\/高晓红主编
第168部领导心理学\/吴岩

教育心理学的名人们作文 教育心理学的名人们是谁文案: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作者:姜继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这对儿童来说尤为突出。兴趣,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儿童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坚持做好几点:
1.愉快感染
以愉快的情绪去感染教育学生,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快乐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自觉地提高学习质量。
2.诵读品味
让学生欣赏优秀的作品,经常挑选好文章,有目的地进行朗读,在诵读中品味优美词句,体会美的含义、美的写作方法和美的精神境界。
3.精心评讲
每次评讲先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读一遍,然后组织学生评议,进而教师总结,让学生学有榜样;特别要关注差生的作文,对他们的一些好词好句、好的开头、结尾都应给予表扬并登记入册,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1.把握素材
语文的精髓是文章,文章的精髓是生活。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打开联系生活的通道,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提高创造力;让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一事一物、一情一景,把握好作文素材。
2.以师为范
教师要以良好的行动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认识自己。有一次,有个学生上完体育课后身体不适,头晕呕吐,吐物满地。我把脏物处理好后就把他从三楼背到楼下,并请车送他回家。这虽是一件小事,但却让学生领悟到不少的东西。有位学生在一篇习作中这样写道;“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断问自己,姜老师的胃这么痛,但她还是咬紧牙关把和她一样高的小俊同学背到楼下,她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鞭策着我。我决心要改掉自己自私自利的不良习气,做个乐于助人、关心集体的优秀学生。”
从这可以看出,生活是人的写照。学生通过联系生活正确评价自己,正确分辨是非,最终促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文明行为。

教育心理学的名人们作文 教育心理学的名人们是谁文案:

李玫瑾: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
对六岁前的孩子进行教育,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克制任性、防止压抑、学会控制、学会忍耐、防止自私、经历挫折。
文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本文摘编自李玫瑾教授在2008年6月15日于国家图书馆文津堂进行的一次讲座,名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内容有删改。
父母对处于幼儿时期(六岁以下)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每个父母各有各的方法,都是希望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然而,这世界上唯一不经培训就上岗的职业就是父母。很多时候可能不经意间,父母的言行就带给孩子一些不好的影响。
六岁前的孩子需要如何培养,又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强烈推荐各位读者看看李玫瑾教授的这个讲座,补上关键的一课。
李玫瑾教授长期研究犯罪心理学和青少年心理问题,她认为,对六岁前的孩子进行教育,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克制任性、防止压抑、学会控制、学会忍耐、防止自私、经历挫折。
1
学会对孩子说“不”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对六岁之前的孩子说“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比如,很多孩子在三四岁时都会跟家长闹脾气,作为家长你应该怎么处理呢?
那就是会跟他们说“不”,这件事情说不行就是不行。
虽然这样可能会使孩子闹得更厉害。但却能给他们养成一个好习惯,如果等到孩子大一点了,比如十几岁的年纪,家长如果那时候才跟孩子说“不”,可能就有点晚了。到时候孩子可能会这么跟你闹:第一,离家出走,因为他长大了;第二,他甚至会跳楼自杀,还有服毒自杀的……
这其实并不夸张,我曾经在《今日说法》节目中做过一个案例:一个十二岁男孩,因为被母亲骂了一顿,他就服毒自杀了。
记者当时问我,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知道服毒自杀呢?
我说,那是因为你的爱在他看来是没有限制的,他知道你爱他,所以就用你的爱来威胁你,只是他并不知道死的含义。
这就是父母给孩子的一个错误信息:爱没有限制。
因此,在孩子六岁之前对他说“不”,实际上是对孩子最早的一个训练,非常重要。为什么呢?
孩子在两岁之前的哭声一般都代表他们的痛苦,但是到三岁以后就不是了,这时候你满足不了他的要求他就会哭,变得有目的性了,不再单纯是痛苦。
一旦有了目的性,你就应该及时训练他。如果孩子提的要求不合理,他们要的东西就不能给。
比如,如果孩子执意要买一辆玩具小汽车,而家里有很多个了,他的要求并不合理。
这时候你可能会说,家里的小汽车跟这个差不多,不要买了吧。
孩子说,不行,我就要。
于是,孩子不走,在商店里闹起了脾气。
遇到这种情况你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时候就要对孩子做一个克制任性的训练,可以这样操作:
把他抱回家,不要对他进行打骂,放任他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最好让他在没什么危险的卧室里哭。
接下来就是对他进行一对一的教育,尽量不要让爷爷、奶奶等其他家庭成员参与进来,一个人就足够了。
但是这里也需要注意这么几点。
一是不要说教,现在对于孩子来说,无论说什么都是噪音,你要安静下来;
二是不要走开,孩子是闹给你看的,所以你一定要看着他闹。
我的孩子小时候也会跟我发脾气,每当这时候,我一般就安静地坐她旁边,她哭累了就会过来看我一眼,然后就接着哭,最后哭到筋疲力尽。
到了这个时候,就应该给点爱了——拿热水给他擦擦脸。擦完以后孩子可能会觉得,你是不是“回心转意”了?
这时候你一定不能“示弱”,把毛巾放在一边,看他是不是还要接着闹脾气?
要哭接着哭。
你没有对孩子进行打骂,只是以这种方式告诉他:没道理的发脾气,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这一次之后他就会知道了。
所以,孩子越小越好培养。
2
给孩子创造与父母交流的环节
发脾气没用,家长也不能让孩子太压抑,应该怎么办呢?
家长可以跟孩子讲,以后有什么事要跟我沟通,如果能说服我,那当然可以考虑你的要求。
孩子如果跟你说,妈妈我想要这辆小汽车玩具。
你可能会说,你能跟我讲讲这小汽车跟家里的有什么区别吗?
这其实是在鼓励他跟你交流。
当然这种交流一般遵循什么原则呢?
“三比一原则”,就是三次中你能有一次满足他,让他知道交流有用。
这样,孩子以后就知道跟你交流了,这个关系一旦建立好了,孩子到青春期时,家长跟孩子就很容易相处了。
3
培养孩子克制诱惑的品质
接下来就是要培养孩子学会控制的能力,这怎么来培养呢?
我觉得可以通过一些具有诱惑力的东西,比如好吃的东西来进行培养。
鱼片、巧克力等零食都是孩子爱吃的,刚开始时可以有意识地三天给他吃一次,坚持半个月到一个月,差不多养成习惯的时候,家长可以跟孩子提一个要求:这次给的东西如果你不吃,能保留三天,那三天过后我给你三份;但如果你吃了,三天后就不给了。
提出这么一个要求后,家长就不要管孩子了,东西给他,你走开。
但家长一定信守自己的承诺,如果孩子真的把吃的保留了下来,你就真的应该给他三份。
这样,孩子就知道用等待来获取更大的满足,这些都是克制孩子冲动的方法。等孩子上学后也是这样,家长要告诉孩子,现在的克制是为了今后的长远。如果一个孩子做不到这一点,那以后一定会出问题。
4
培养孩子忍耐和无私的品质
再接下来,就要教育孩子学会忍耐。忍耐有时也涉及自私问题,所以这两个问题可以放在一起讲。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私是正常的,因为孩子在小时候都是靠别人来帮助他,他用不着帮助别人。当然,我们也不会指望五、六岁的孩子来帮我们。
等到孩子慢慢长大,学业压力也会慢慢增大,所以我们家长也一般都不会给孩子增加任何负担。
这样下来造成的后果就是,有的孩子到高中甚至大学都不用为父母负责任何事情,他觉得只要管好自己就行。等他考上了大学,更会觉得他是凭借自己努力考上的,跟父母没什么关系。
所以自私是怎么养成的呢?
就是家里不管有什么事都让孩子只管好自己,不用管别人。
这一点在孩子小时候当然是可以矫正的。
比如,孩子小时候吃饭一般先是由大人喂着吃,然后才是自己吃。从孩子跟你吃饭开始,你就要给他立一个规矩:大人不动筷子之前你就不能先吃饭。
这个规矩很简单,但却很有效,为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孩子下午放学一般在四、五点左右,这时候可能有的孩子就开始饿了,而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饭一般在六点前后,所以有很多爷爷奶奶心疼孩子,会让孩子自己先吃。
其实,我的观点是,饿这一个小时并不能饿坏他,虽然那种饥饿的感觉确实挺难受,但我们要知道,人生最基本的痛苦就是饥饿。他以后要走向社会、走向人生会面临着很多痛苦,需要让他有所体会。
人只有自己经历过一些痛苦才能体会别人的痛苦。作为成年人我们都知道,当你自己经历了某种痛苦后,别人再有类似的事情就能激起你的共鸣,其实孩子也一样。要极早通过这种小小的痛苦让他学会去理解别人。
更重要的是,我们是一个家,一个整体,要让他有一种整体意识。
还有一些防止自私的方法也非常有效。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女儿小时候,有一次我带她回爷爷奶奶家,她跟爷爷奶奶接触时间短,有点陌生。我给她剥橘子,她就在旁边看我剥,我剥完一个就给她一瓣,然后让她给爷爷送过去,她拿在手里看看我,看看爷爷,不想过去。于是我说:“如果你不给爷爷吃,我后边也不给你了。”就在她正犹豫的时候,她姑姑过来了,拉着她的小手说,咱们给爷爷送过去,这样她就跟过去了。爷爷拿到橘子后特别高兴地亲了她一下。第二瓣橘子我说去给奶奶送过去,她就乖乖给送过去了。第三瓣橘子我说给大姑,孩子就给大姑了。然后我说这瓣给爸爸。最后那瓣我给她的时候,她拿起来搁在我嘴里。最后我又拿了一个,整个剥好了,全部都给了她。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就是通过这个过程让她知道爷爷、奶奶、姑姑、爸爸、妈妈是一个家庭,要有家庭意识,通过这样简单的方法来防止孩子养成自私的习惯。就是心中要有别人。
5
让孩子经历挫折
最后是要让孩子经历挫折。
我认为,挫折训练也是性格训练中非常重要的,现在很多学生虽然读到了大学、硕士、博士,但一旦遇到挫折,有的竟然选择轻生。这里面有的是因为论文被延迟答辩,有的是因为失恋……他们一死了之,年纪轻轻就结束了自己生命,也没有考虑自己父母怎么办,这个首先是没有做到我刚才讲的克服自私,心中不会为别人考虑,然后就是没有忍耐力。
其实,忍耐力是和意志力相关的,而意志力的培养不是靠智力培养出来的,而是靠体力培养出来的。所以孩子小的时候要让他吃点体力苦。
像我们小时候那个年代,学校经常会有拉练,整个学校的人一起徒步行走,即使你很累也要跟着大队伍走。我觉得我们现在教育的一个缺点就是,很多家长不让孩子吃苦了,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小挫折归结到学校那里,动不动就把学校告了……这样就导致学校很多事情不敢做了,即使是对孩子非常有效的训练。
如果学校确实伤害了孩子那当然可以把责任归到学校。但对于孩子的吃苦训练,如果不是学校来做,家长确实是很难做到的。父母真的有时间有精力会带着孩子步行走上三天吗?当然不可能,但学校可以。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带孩子学游泳,学游泳要趁早,孩子在六至八岁都可以学。
大家都知道,到了游泳池,一般教练都会让家长离开,因为孩子在家长面前一旦遇到点挫折就会去找家长了,那就永远学不会了。在教练的训练下,孩子在水里体味那种不断失败又不断进步的感觉。
到最后家长把孩子领回来一定要问他一个问题:第一次下水是什么感觉?
他可能会说,我喝了好几口水,吓死我了。
那后来怎么样了?
还是上来了。
所以这就能让孩子从小记住这种感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如果觉得自己快死了,只要你不放弃自己,用力折腾一下肯定就死不了。有这种想法的孩子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他一定能坚持下来。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教育心理学的名人们》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心理学的名人们》,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教育心理学的名人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