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作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怎么写文案

2019-03-07 高考作文 类别:材料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作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怎么写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作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怎么写文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作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怎么写文案:

“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世界的困惑;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难,而是禁闭心灵的缄默。没有谁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健康人生,从心开始。
健康,不仅指躯体、生理的健康,还应该包括精神、心理的健康,再加上良好的社会适应,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从某种意义上看,心理健康比身体的健康更为重要。不久前刚刚闭幕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足以证明这一点。联合国专家断言:“从现在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二十一世纪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饥荒、地震、病菌、癌症,而是人类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被称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生存发展的通行证。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学习、工作任务重,人际复杂,信息过滥,造成人们心理压力大。广义地说,心理问题人人都有。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在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爱的小环境中成长,大多物质供养过剩而精神供养不足,有的甚至严重失衡。学生面临父母的高期望值,学习、升学的压力,人际沟通不畅,心理压抑得不到有效的宣泄;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的变故,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在此我们提出以下心理保健原则,以供大家生活之余进行自我调节:
1、不对自己过分苛求,应把奋斗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以避免挫折感;
2、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以避免失望感;
3、排除愤懑情绪,以避免失态和后悔;
4、必要的妥协屈服,以避免小题大做;
5、离开刺激源,以避免刺激加剧;
6、找朋友倾诉烦恼,以避免心理压抑;
7、为他人做点事,以避免孤独情景;
8、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以避免过度精神压力;
9、不处处与人竞争,以避免过度紧张;
10、扩大人际关系,以避免孤陋寡闻;
11、以避免过度自我娱乐,以避免烦恼郁积。
心理咨询系列知识之——
心理咨询的误区
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但人们对心理现象的认识,却是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的。正如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这一年就被心理学界定为科学心理学的开始。心理学终于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咨询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隶属于临床心理学。我国心理咨询业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但发展曲折,到七十年代几乎销声匿迹。但社会的需求是无法阻挡,到八十年代开始,心理咨询与治疗问题又一次被重视起来,并且迅速发展。而心理素质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心理适应能力的考核,也广泛地应用于征兵、招工以及各种特殊人员的选拔中。心理素质已经作为选拔人才衡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心理咨询也逐渐走向职业化,但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存在国别的差别,城乡的差别,沿海与内地的差别。因而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也仍存在很大的误区,常见的误区有以下几种,在这里略作澄清。
误区一:心理咨询是很不体面的事.
心理咨询在我国是新兴学科,人们对它仍有一种神秘感。求助者都是左顾右盼,鼓足了勇气才走进咨询室,在咨询师反复保证下,才肯倾吐愁苦;或是绕了很大圈子,才把真实的情况暴露出来。因为来咨询的人往往怕被他人认为患了精神病或是被当作怪人,去咨询就是有见不得人的隐私或思想道德品质方面有问题,表露出情感上的困苦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因而不少人宁愿饱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而不愿去就诊。其实在人们眼里的心理障碍、“隐私”等,在咨询师看来往往就是大众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和症结。咨询师不会取笑你,并一定会为你保密。因而求助者丢下包袱、充分信任咨询师是诊疗的关键所在。在心理学界常引用这样一则故事:一对西方男女青年约会,男方迟到了,当问及原因,男子说是看心理咨询师耽搁了时间。女方不但不责怪,反而更欣赏他,因为一来表明他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二来他有向上的精神,有改变生命质量的强烈愿望,不愿混混沌沌虚度一生。在我国,同样的情形,女方则可能猜想男友是不是精神病人,会不会遗传,我还跟他谈下去吗等问题。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认知,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误区二:把心理学当作“算命学”
有一则故事,两个久未谋面的老同学不期而遇,其中一个知道对方是心理咨询师,就让他算一算自己现在心中想些什么。其实许多求助者也有类似的心态。他们不愿或羞于把自己的内心活动吐露出来,在他们看来,反正你是心理咨询师,简单说几句,你应该能猜出我心中想些什么,要不你就没水平。可心理咨询师并不是算命先生,他也没有什么特异功能,能看穿人的内心世界,他只是应用心理学现象及规律,对求助者提供的足够信息资料进行合理分析,再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详尽地提供资料(病史),才能帮助双方共同找到问题的症结,才能保证咨询师作出正确的诊断,否则辅导帮助就会南辕北辙。
误区三:对心理咨询抱有过高期望
许多求助者把心理咨询神化,好像心理咨询师应无所不会、无所不能,好似一个开锁匠,什么样的“心结”一下都能打开,常常来诊一两次,没有达到所希求的“晴空万里”的心境,便没了下文。其实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心理干预是一种很艰辛、漫长的过程,心理问题常与求助者的个性有很大的关联,就像一座冰山,积封已久,没有强烈的求助、改变愿望,没有恒久的决心与之抗衡,是难以冰雪消融的,所以来咨询时应该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误区四:把完善自我的责任推给咨询师
一些求助者把心理咨询师当作“救世主”,把自己的所有心理“包袱”丢给咨询师,以为咨询师应该有能耐把它们一一解开,而自己不须思考、不须努力、不须承担责任。在医院的综合门诊,病人前去看病,医生诊断、开药,一切由医生说了算,病人绝对听从、配合,因而许多求助者自然而然地把这种模式带到心理咨询室。要知道,心理咨询师只起分析、引导、启发、支持、改变认知、助求助者人格成熟的作用;另外,求助者面临抉择,无从决断,希望咨询师帮拿主意时,应明白咨询师与求助者是不同的独立的人,有着与求助者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咨询师无权把自己的价值观、好恶强加给求助者。“救世主”只有一个,就是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战胜自己、再塑自己,最终才能超越自我。而把自己完全交给咨询师,是推卸责任的表现,只会一事无成。
误区五心理咨询等同于思想工作
求助者中另一个极端的认识,是认为心理咨询没多大用处,无非是讲大道理。因而忽视或未意识到情绪问题是需要治疗的。一女孩因性强迫观念痛苦异常来就诊,家人反对并干涉:你就是想不开,想开点就是了,亦不让患者咨询与服药。女孩得不到家人的理解支持,内心绝望,从而影响到治疗的连续性和效果。其实,心理咨询作为医学中一门学科,有着严谨的诊断、咨询程序,心理咨询和思想工作可能有交叉,但不能等同。思想工作者是说服对方服从、遵循社会的意识形态、道德标准、社会规范及集体意志。心理咨询则是运用咨询技巧、心理分析等手段寻找心理问题的症结,予以诊断咨询。咨询师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而不是对来询者进行批评、教育。这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去达到的目标。还有一些心理疾病是在脑疾病或脑功能改变的基础上发病,单纯心理疏导是很难达到治疗效果的,需要结合药物治疗,如治疗内源性抑郁症,决不是思想政治工作能取代的。
误区六:心理不健康就是思想不健康生活中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心理不健康就是思想不健康。
事实上,两者不可以等同。思想不健康不一定就心理不健康;而思想健康也不见得心理一定健康。心理的健康状况可以是短时的现象,它具有很大的可变性。而思想的是否健康是一个较为稳固的因素。它保持相对的恒常性。也就是说心理的不健康可以在较短暂的时间内改变,而思想不健康在短时内是难以转变的。心理的不健康有遗传的因素、有偶发事件的因素、有家庭或社会的因素、有身体疾病的因素等等。而思想的不健康与遗传、身体疾病没有必然的联系。思想不健康不仅影响自己,更造成对社会的危害。而心理的不健康主要是对个人身心发展的不利,当然精神病患者除外。事实上,生活中很多人心理欠健康但思想很健康;而也有人心理健康而思想却不健康。当然不排除第三种情况。所以对于那些有心理问题的人群,社会应该伸出热情之手,帮助他们摆脱自身的困境,不应该带着怀疑的眼光将心灵的希望之火浇灭。
误区七:阅读心理问题自助书籍可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正确诊断。
求助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性质、类型和病因缺乏正确判断,往往导致求助者夸大或者错误诊断自己的心理问题,结果是自己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增加了新的烦恼。如有的求助者就是因为对心理诊断不了解而随意给自己诊断为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等,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烦恼。
其次,心理自助书籍往往对心理问题提出一般性的解决方案和策略,这种策略对读者缺乏针对性。每个人问题的形成原因、生活态度、认知风格、性格和能力、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方式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不可能照搬书上的解决方案。
误区八:搞心理咨询的人本身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
从事心理咨询职业的动机比较多样。有的人的确因为过去曾经患心理疾病,对心理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深有体会,从而立志从事心理咨询;有的人因为给予他人帮助而感到快乐,喜欢助人的职业,选择作心理咨询师;也有的人因为喜欢心理学或者看到心理咨询行业有发展前途而从事心理咨询行业。心理咨询师作为一个人,不可能完全没有自己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他们有心理困惑或问题,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或者寻求更高水平的心理咨询督导的指导来解决。作为职业要求,心理咨询师不会因为自己的问题影响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家庭、人际交往、升学与就业等各种压力的增大,许多正常人的健康心理受到冲击。由于家长和教师的期望,由于考试排名以及升学的压力,由于现代家庭的不稳定,由于青春期的提前到来,由于留守子女的孤独,由于人际关系的冲突……种种原因都可能导致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减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发展为心理障碍。而长期的心理问题如果不通过很好的渠道进行疏导和宣泄,有可能造成心理问题的泛化和加重,甚至演变为心理疾病了。所以,当出现心理问题时应该及时求助,不能因为害怕他人的盲目议论而延误消解的最佳时机,造成付出不必要的代价。提醒所有人要有自我防范意识,主动寻找求助宣泄的渠道,走出心理咨询的误区。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作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怎么写文案:

我的快乐我做主
——情绪管理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多样性,分享各自的情绪调节方法。
2、学习情绪ABC理论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使学生树立主动调整情绪的意识,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理论分析】
情绪,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
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的情绪发展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青年期是人生中身心都有大幅度变化的时期,随着内抑制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中学生的反应能力也在逐步提高,情绪正日趋丰富而强烈。情绪调节和利用得如何,影响着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所以,要帮助和指导中学生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掌握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努力培养积极的情绪,使消极的情绪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赫尔(,1916)提出了“风暴与压力”的青春期人格理论。他主张青春期剧烈的身体变化会导致重大的身心变化。在这时期的青少年会充满强烈且不定的情情绪。但是我们可以试着先协助青少年减轻这风暴所带来的不好影响(情绪不定)并提供他们更多处理情绪策略的支持,协助他们度过彷徨不安的青年期。
理性情绪疗法,由美国心理咨询专家艾利斯(AlbertEllis,1913-)创立于50年代,他认为一个人的情绪好坏是由自己的想法所决定。在诱发事件(Activatingevent)、个人对此所形成的信念B(Belief)和个人对诱发事件所产生的情绪与行为后果C(Consequence)这三者关系中,A对C只起间接作用,而B对C则起直接作用。影响我们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此事的解释,因此即使发生的事情相同,若我们所持的信念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要想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关键在于掌握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一方面,努力培养起积极的情绪状态,另一方面,则尽量把消极的情绪状态引导和调节到积极的方面来。
【设计思路】:通过暖身活动“快乐木头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出主题“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主体活动中,环节一“趣味图片”,用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出同一个事物换个角度看可能会有不同的发现。环节二“智慧冲浪——解读情绪ABC”,结合ABC理论,通过经典故事分析事件、想法、情绪之间的关系,说明情绪是可以通过改变想法来调节,并联系实际进行运用。环节三“自助沙龙”,以小组内相互采访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分享各自的情绪调节方法,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环节四“快乐大发现”,通过图片“快乐”让学生领悟发现快乐的重要性,并且分享生活中快乐,培养积极的情绪状态。
【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一些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本课难点之一是如何让学生树立起主动调整情绪的意识。另外一个难点是,ABC理论的引入如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了解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学会运用,避免说教和一味灌输理论知识。
【活动形式】游戏、小组讨论
【活动准备】了解情绪管理相关理论,准备课件。
【适合对象】高中一年级
【活动课时】1课时
【活动过程】
大家听说过“情商”(EQ)这个词吗?
一些学者发现,社会上成功的人,不一定拥有最高的智商(IQ),但是他们有着较高的IQ,也就是有较好的情绪管理能力,特别是对一些负向情绪的管理。
我们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讨论如何管理我们的情绪,让生活更加地快乐。首先,让我们做个快乐的游戏,回忆一下儿时的欢乐时光。
一、暖身活动“快乐木头人”
1、目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出下面讨论的主题。
2、操作步骤:
(1)前后桌组成一个四人小组,围坐在一起,眼睛看着组员。
(2)老师喊口令“一、二、三,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时大家可以任意做动作,说完口令后,就变成木头人不能动了。
(3)看谁先笑或者先动。先动的同学要负责把你的其他组员从“木头人的状态”中解救出来,引他发笑。
大家做木头人感觉如何啊?(同学自由回答)
木头人虽然没有痛苦,但是也没有快乐,而我们都是人,有喜怒哀乐惧各种情绪。我们向往快乐的生活,也有能力让自己快乐,我们今天的口号是“我的快乐我做主”。(让同学们看幻灯片喊出口号)
二、主体活动
那快乐我真的可以做主吗?我可以掌握自己的情绪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些图片和故事。
(一)趣味图片
1、目的:图片展示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出同一个事物换个角度看可能会有不同的发现。
2、操作步骤:
(1)从图一中你看到了什么?
(黑色部分是个吹乐器的男人,白色部分
是个女人的脸)
(2)从图二中你看到了什么?
如果把它旋转180度你又会看到什么呢?
(幻灯片显示图三)
图一
图二图三
(二)智慧冲浪——解读“情绪ABC”
1、目的:结合ABC理论,通过故事分析事件、想法、情绪之间的关系,说明情绪是可以通过改变想法来调节,并进行运用。
2、操作步骤:
(1)故事“开拓鞋业市场”:鞋厂市场部的两名职员到一个岛上考察,看到岛上居民没有穿鞋子的习惯,男女老少一律打赤脚。一个很沮丧地回来了:“岛上的人都不穿鞋子,所以根本没有市场前景”。而另一个职员却很高兴地说:“此岛上居民都没鞋子穿,这里大有市场”。
故事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事情和情绪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不是说因为这件事我就不开心了,当中似乎还有一座桥梁,它让我们对同一件事有了不同的反映?是什么呢?
(2)ABC理论的解读
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情绪ABC理论。A是指事件,B是信念或想法,C是情绪与行为。
艾利斯认为人应该为他们的情绪负责,因为情绪是由他的想法制造出来的。一个人的情绪好坏是由自己的想法所决定,如果能改变一个人的不正确想法,就能改变他的情绪,甚至行为。
(3)运用。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讨论如何通过改变想法来改变情绪。比如,考试考的不好,你会怎么想?如果有同学觉得“太好了,我还以为我都学会了,这次考的恰恰是我不会的,这下我要把这些不会的都弄懂。”
教师总结:我们并不是要逃避现实,而是对于无力改变的现实,换一种心态去面对。
(三)自助沙龙
1、目的:调节情绪的方法不止改变想法一种,让学生分享各自的情绪调节方法,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2、操作步骤:
(1)请学生在小组内相互采访一下,对方有些什么调节情绪的方法。
(2)然后请几位学生报告一下自己的采访结果。
教师总结:希望大家可以找到最适合你自己的方法,学习把消极的情绪状态引导和调节到积极的方面来。
(四)快乐大发现
1、目的:让学生领悟发现快乐的重要性,培养积极的情绪状态。
2、操作步骤:
(1)展示图四,问同学们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这幅画的名字叫做“快乐”,很多人从这幅画上都只
看到了一个黑点。
这黑点就是生活中的痛苦,而画里面大片的白色部分
就是快乐。联系自己的生活,我们常常也像看这幅画一样
只看到生活中的痛苦,有时还会放大痛苦,而忽略了生活
中的许多快乐。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快乐,分享快乐。
图四
老师的快乐:上课说话不紧张了很快乐;上街看到想买的衣服正在打折很快乐;回家吃到妈妈烧的饭菜很快乐……
(2)我生活中的快乐
由一个同学做记录员,记下小组成员的快乐,请小组选出代表到讲台上宣读他们的快乐。
结束语:原来快乐是如此简单,我们生活中其实不缺少快乐,而是缺少发现。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会让自己快乐,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记住我们今天的口号是“我的快乐我做主”(全班一起喊出口号)。
【给老师的建议】
1、上课时提到“情商”,发现许多同学对“情商”有一定的误解,以为就是恋情的“情”。老师可事先查阅资料,如遇到这样的情况可给学生做一定的解释,情商(EmotionQuotient)的“情”,是情绪的“情”。
2、“快乐木头人”游戏的次数看学生反映程度决定,一般进行两三次,第一次可能有些同学没有准备好或者没有按规则进行,效果不一定能达到,第二次时感觉就很好了,次数多了学生反而觉得无趣。
3、ABC理论的讲解有一定的灵活性。高中生能够接受一定的理论知识,不过心理辅导活动课注重分享和体验,讲解理论不需要讲得太多太深,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即可。如“你的想法是一副眼镜,它决定了你看到的世界样子,控制着你的情绪!换一副眼镜、得一副好心情”,再结合后面的运用环节再加深理解。
4、游戏和活动中规则的强调很重要,如果事先没有明确了规则,课堂上就会出现一些混乱,影响该活动的效果。比如木头人游戏中,有些同学动了之后就没事情做了,气氛一下冷清很多,如果事先说明了还要解救其他“木头人”,接下来又是一个高潮。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作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怎么写文案:

海报主题:悦青春,心飞扬
——解开你的心理密码
海报内容
板块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板块二:解码青春期:向“早恋”say”NO”
板块三:临近高考,专家教你缓解压力
板块四:看看你的气质类型吧!
板块五:心理科普
板块一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可将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归纳为:
1、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智力水平在正常值以上。
具体表现为: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对新问题,新事物有兴趣和探索精神;智力各因素在活动中能够有机结合,积极协调,正常地发挥作用。
2、情绪稳定,乐观,心情愉快
具体表现有: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情绪反应适度,能有效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质,量,度,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分压抑。
3、意志健全,有较强的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
具体表现为:在活动中有自觉目的,执行决定中能及时决断,并根据变化的外界环境随时调整决定,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一切困难和挫折;同时能有效地控制,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使之符合实现目标的要求。
4、自我观念正确,具有健全统一的个性。
一致的标准为: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接近现实,能愉快地接受自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个性的核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5、和谐的人际关系。
具体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在与人交往中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个性;宽以待人,乐于助人,与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的关系处理的比较融洽,较少发生冲突,或者有较好的解决冲突的能力。
6、较强的适应能力
表现为:能和集体保持良好的接触和同步关系,学会调控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掌握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
板块二:
解码青春期,学会向“早恋”SAY“NO”!
(1)要清楚地认识到早恋的危害,用理智来战胜这不成熟的感情。有人说:事业的引力,爱情的驱力,歧视与压迫的反作用力,是人生的三大动力。因此,早恋处理得好,可以产生“合动力”。因此,青少年要把眼光放得远一点,要用理智战胜自己的感情。
(2)要注意心理卫生。不看不适宜的报刊杂志、影视节目,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多看一些伟人的传记,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
(3)要正确处理早恋和男女生正常交往的关系。每一个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随着生理的逐步成熟,会开始关注异性同学,并希望了解他们,与他们交往,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青少年对异性的依恋并不是有些家长和老师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件丢人和见不得人的事。这与道德品质无多大关系。绝大多数青少年都“早恋”或“单恋”过一个自己很喜欢的异性。不要过分地敏感,不要以为异性对你好一点就是爱上了,也不要动不动就向人家表达感情。
(4)多参加集体活动,分散独自喜欢一个异性的注意力,不要与异性单独交往。通过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并能获得同学们的帮助和友谊。
(5)设法摆脱早恋。当有人向你表示爱意或求爱时,当你对异性萌生好感时,可采取如下方法:①转移法: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去,用探求知识的乐趣来取代不成熟的感情。②冷处理法:逐步疏远彼此的关系,以冷却灼热的恋情。③搁置法:即中止恋情,使双方的心扉不向对方开启,而保持着纯洁的、珍贵的友谊。
版块三
临近高考,专家教你四种技巧自我放松
进入高考倒计时阶段,难免紧张,掌握一些技巧可以帮自己放松。
过完五一,高考就指日可待了。如何帮助考生们减压放松,是学校和家长颇为关注的问题。心理专家表示,应试紧张会由于考试的不同阶段而衍生出四种不同表现,掌握多种自我放松技巧,能帮助考生在不同紧张阶段,舒缓焦虑的心情,在考试中发挥最佳水平。
【备考期间】因长时间复习所造成的疲劳性紧张
【应对招式】渐进式放松法
疲劳性紧张是由于长时间的疲劳累积而成,严重时会出现头脑发涨、精神萎靡的状况。渐进式放松一般遵循“紧张———放松———更紧张———更放松———更更紧张———完全放松”的原则,对头、颈、肩、手、掌、胸、背、腹、腿、脚由上至下进行放松。
进行渐进式放松法时,最好是找一个宁静、没有骚扰的环境,在椅上舒服地坐下,将手放在两旁,脚微微分开。当感到身体不适或肌肉绷紧、疼痛时,便要立刻放松或停止。
【入考场前】因焦虑等造成的情绪性紧张
【应对招式】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就是在吸气时把腹部鼓起,呼气时把腹部缩回。腹式呼吸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肺组织,充分进行气体交换,使身体摄取充分氧气,促进脑细胞活化,舒缓紧张情绪。
做腹式呼吸时注意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呼吸要深长而缓慢;第二,用鼻吸而不用口;第三,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钟左右。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慢出声喷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第四,一吸一呼之间要吸尽气,呼尽气,若屏息时感到呼吸困难,可不屏息直接换气。呼吸过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
【考试期间】因题型陌生造成的应激式紧张
【应对招式】全息呼吸法+瞬间抽离法
考场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形,一些之前很熟悉的解题方法,怎么也想不起来,有一种话到口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心理学中称为“舌尖效应”。“舌尖效应”在情绪紧张时尤为明显。在考试中遇到这种情况时,可先做其他的题,回头来思考这个问题;另一种方法是用全息呼吸法结合瞬间抽离法。
一旦出现应激式紧张的时候,可舒展身体深坐于整张椅子里,背部贴紧椅背,双手轻放于身体两旁,头部微微后仰,做三次鼻吸口呼的全息呼吸后,稍作停顿,再回复考试状态。这样做,有助于考生暂时抽离紧张考试状态,令头脑清晰,思维更灵敏。
【两试间隙】因他人询问答案等原因引发焦虑
【应对招式】喷气式呼吸法+黑点抽离法
不少过来人反映,明明知道回想上一科考试于事无补,但是考试后一些明显的丢分状况还是在脑中不断盘旋,挥之不去,难以安宁,甚至影响下一科考试。这时,关键是让自己从这种焦虑状态中抽离,使自己放松休息以便全身心投入下一场考试。
喷气式呼吸法基本方法与腹式呼吸法相同,结合黑点抽离法使用的关键是,在吸气的过程中,先在头脑中想象那些不如意的状况,将这些状况定格成画面,逐渐化为黑点,再结合口部喷气,想象把黑点喷出体外,重复3~5次,直至黑点完全消失。
板块四:你属哪种气质类型?看看你未来适合什么职业。
人的气质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古希腊著名的医生希波克拉底把人的气质类型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
多血质
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情绪和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和消失,同时容易外露;体验不深刻。
典型表现:多血质又称活泼型,敏捷好动,善于交际,在新的环境里不会感到拘束。在工作、学习上富有精力而且效率高,表现出机敏的工作能力,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在集体中精神愉快,朝气蓬勃,愿意从事合乎实际的事业,会对事业心向神往,能迅速地把握新事物,在有充分自制能力和纪律性的情况下,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兴趣广泛,但情感易变,如果事业上不顺利,热情可能消失,其速度与投身事业一样迅速。从事多样化的工作往往成绩卓越。
合适的职业:导游、推销员、节目主持人、演讲者、外事接待人员、演员、市场调查员、监督员等。
胆汁质
心理特点:坦率热情;精力旺盛,容易冲动;脾气暴躁;思维敏捷,但准确性差;情感外露,但持续时间不长。
典型表现:胆汁质又称不可遏止型或战斗型。具有强烈的兴奋过程和比较弱的抑郁过程,情绪易激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暴躁而有力;在语言上、表情上、姿态上都有一种强烈而迅速的情感表现;在克服困难上有不可遏止和坚忍不拔的劲头,但不善于考虑;性急,情感易爆发而不能自制。这种人的工作特点带有明显的周期性,埋头于事业,也准备去克服通向目标的重重困难和障碍。但是当精力耗尽时,易失去信心。
适合职业:管理工作、外交工作、驾驶员、服装纺织业、餐饮服务业、医生、律师、运动员、冒险家、新闻记者、演员、军人、公安干警等。
黏液质
心理特点: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安静,沉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而不容易转移,外部动作少而缓慢。
典型表现:这种人又称为安静型,在生活中是一个坚定而稳健的辛勤工作者。由于这种人具有与兴奋过程相均衡的强的抑制,所以行动缓慢而沉着,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不会为无谓的诱因而分心。黏液质的人态度持重,交际适度,不做空泛的清谈,情感上不易激动,不易发脾气,也不易流露情感,能自制,也不常常显露自己的才能。这种人能长时间坚持不懈,有条不紊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其不足之处在于不够灵活,不善于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惰性使他因循守旧,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具有从容不迫和严肃认真的品德,性格上表现出一贯性和确定性。
适合职业:外科医生、法官、管理人员、出纳员、会计、播音员、话务员、调解员、教师、人力人事管理主管等。
抑郁质
心理特点:沉静、对问题感受和体验深刻、持久;情绪不容易表露;反应迟缓但深刻;准确性高。
典型表现:有较强的感受能力,易动感情,情绪体验的方式较少,但是体验时持久且有力,能观察到别人不易察觉的细节,对外部环境变化敏感,内心体验深刻,外表行为非常迟缓、忸怩、怯弱、怀疑、孤僻、优柔寡断,容易恐惧。
适合职业:校对、打字、排版、检察员、雕刻工作、刺绣工作、保管员、机要秘书、艺术工作者、哲学家、科学家。
气质类型本身在社会价值评价方面无好坏优劣之分,可以说每一种气质类型中都有积极或消极的成分,在人格的自我完善过程中,应扬长避短。
在人群中,典型的气质类型者较少,更多的人是综合型。多血质和胆汁质的气质类型易形成外向性格;黏液质和抑郁质的气质类型的人一般较文静和内向。
板块五:
心理科普:
【大脑的心理秘密】大脑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这是对成人而言,所以学习20到30分钟后就应该休息10分钟。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点家务,10分钟后再回来继续学习,效果会更好。
【别人没有你想象的快乐】斯坦福大学心理研究发现:我们总是有低估他人负面情绪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总认为别人春风得意,而倒霉的那个总是自己。这是由于我们自身有关注负面信息的倾向,还有就是在交际中对方戴着快乐的面具刻意隐藏。别人并不像你看到的那么风光,知道吗?
【富勒效应】研究发现,面对一个模糊的描述,人们往往会将它与自己的情况对号入座。这种倾向被叫做“福勒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福勒效应”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对占星术、塔罗牌、心理测试游戏等等信以为真。
【心理技巧:利用潜意识的力量】潜意识是显意识力量的3万倍以上。每天至少花10分钟在早上起床前,在睡觉前10分钟做想象,因为这两个时间段是输入潜意识的最好时段。所以如果你渴望成功,请在这两个时段尽情想象吧!想象你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在美丽的大学校园漫步,,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谈天论地……你的潜意识会引你通过想象产生无比强烈的信念与力量。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作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怎么写文案: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这样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据有关心理咨询机构统计,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不健康或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笔者认为,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心理承受能力弱。风险和挫折是人生中难免的事,敢冒风险和战胜挫折,这才是人生应有的品格。可是,由于青少年学生特有的天真幼稚,使他们对复杂艰难的现实生活缺乏心理准备,一旦遇上风险和挫折,心理堤防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产生失望感甚至信念危机。(二)自私狭隘,虚荣心强。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quot;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数理化\",造成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封闭与狭隘。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习上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三)缺少意志、毅力。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现在,中学生独生子女多,有的从小过着\"众星捧月\"式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有的读书学习缺乏毅力,善始而难以善终,遇到困难与失败,表现为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四)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在决定成功的诸因素中,智商只起20%的作用,80%的作用来自于其他因素,其中包括\"情商\"等非智力因素(\"情商\"即\"情绪商数\"的简称,它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提出的)。情商,它包括了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具有健康稳定的情绪及抑制冲动、延迟满足的克制力,也包括了如何理解他人、接纳他人和被他人理解和接纳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现在,有的中学生智商高、能力强,但脾气环(情绪反应强烈)、情商低,表现为急躁、冲动,缺乏忍耐性,面对一点不顺心、一点委屈,就大动肝火,怒气冲天,与人相处,常常只想让别人来适应自己,而自己却很少考虑应该适应别人,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难以和谐,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有时甚至由于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而神经失常,或走上轻生的道路。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一)认识问题。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这种状况在许多教育工作者中,尤其是在许多教育工作领导者的思想认识中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曾就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途径等问题,对两所完全中学的264名教师(其中16位校级领导)作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不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只把眼睛盯住学生的考试分数,盯住升学率,而很少甚至没有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健康。在错误认识支配下,学校的本该用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副课\",每周两节被简缩成一节,有的学校甚至干脆砍掉或者只填在课表上。总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荒漠化\"状态。(二)师资队伍建设问题。首先是缺乏足够的专职教师。大多数是\"兼而不专\",这些\"兼而不专\"的教师,又往往是半路出家的--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常常捉襟见肘,困难重重。其次,心理健康知识在广大教师中普及率低,面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少教师爱莫能助,束手无策。另外,教师队伍中,有些教师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诸如脾气暴躁,情绪反复无常,缺乏宽容忍让意识等等,这种不良的个体心理品质,对学生这个群体(全班、全校)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对策
吴阶平在《开展青春期性知识和性道德的教育刻不容缓》一文中,对心理健康教育作了精辟的概括:\"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科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心理测查、咨询、治疗和训练,使受教育者增进心理环境的内稳度和机体对环境的有效适应,以积极主动、平衡而灵活、正确而理智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和协调当前及与时演进的客观环境,成为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强者。\"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普通心理学中的有关认识、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人生观、性格、气质、能力的浅显知识,跨越青春期误区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心理卫生基础知识,社会人际交流及自我训练,自我调节方法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如果我们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中学阶段,那么,对中学生生理的成长、心理的成熟、健康人格的形成、个性的全面发展等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据《工人日报》报道:由辽宁省教育研究院承担的国?quot;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通过心理干预,就帮助322名有重度心理障碍(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的学生摆脱了痛苦,帮助541名过度孤僻的学生改变了性格,使9例试图出走、3例试图轻生的学生打消了念头。事实表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益于学生培养和提高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益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当前,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呢?
(一)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智力、品德、身体诸方面的开发与养成,这一点早已被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证明。不少国家在学校开办心理咨询机构、心理训练中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心理患者提供治疗帮助。我国的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及广西的少数学校,也把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其效果是显著的,但绝大多数地区尤其是较为闭塞的农村学校却仍是我行我素。究其原因,应试教育难逃其咎--追求高分、高升学率,\"一切为了升?quot;已成为不少校长和教师办学的思想基础。当前,要加大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使所有校长和教师都懂得,心理健康教育对人一生的成就都有极大的影响。爱因斯坦早就说过:\"只教人一种知识、技术是不行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要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就要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看待,可以说,是否重视和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也能反映一所学校校长和教师的眼光。(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列宁说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取决于教师素质的水平。\"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有计划地在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中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师资保证。要千方百计向所有处于教育第一线广大教师普及心理健康常识,使他们不仅能自觉地依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实践中去,从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还要通过校长培训及教师继续教育等方式,对校长和教师进行培训(特别要培训那些心理素质不高的教师),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心理素质还处在建立、形成和发展之中,具有很大的模仿性、盲从性和易变性。正因为这样,教师的表率作用在教育实践中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应予以高度重视。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每天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无数双精细、审视的孩子们的眼睛在时刻盯着你。\"1983年,英国政府在其白皮书《教学质量》中,曾把\"适宜的个性品质\"列为鉴别合格教师的三条标准之首。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也表明,一名教师达到一定的能力、知识水平和具备一定的教育能力之后,其自身的个性心理品质就是影响学生成长(尤其是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因素。(三)开辟多种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2涞绞荡ΑW魑=逃匝睦砘疃挠跋焓嵌喾矫娴模翁檬墙逃徒萄У闹髡蟮兀研睦斫】档慕逃⒂诟骺平萄导腥ィ寡谥逗湍芰Φ玫教岣吆投土兜耐保彩顾堑男睦硭刂实玫教岣吆投土丁3酥猓部啥匝懈霰鹦睦碇傅己脱盗贰U馐嵌匝睦砘疃跋熳畲螅比灰彩亲钅炎龊玫墓ぷ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随时随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谈话、指导及训练,也可采取随机交谈和开展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当然,学生动态的心理活动与本能的心理封闭,会使这项工作难上加难。这需要工作的艺术性,也需要教师有慈母之心和绣花之功,做到\"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并且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也会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爱到感染。如针对中学生参与意识强、表现欲强的特点,可利用出板报、办校刊、开展知识竞赛以及各种表演等多种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有益的文化熏陶中提高文化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养成健康心理状态。须强调的是,开展这些教育活动,除了要讲针对性之外,更要讲经常性,任何教育活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都不能指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另外,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总之,学校要调动一切积极性,挖掘一切育人因素,采取多种渠道,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点一滴地落到实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切不可等闲视之。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作文的经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希望对大家写《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