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何谓君子作文 何谓君子为文案

2019-03-14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何谓君子作文 何谓君子为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何谓君子作文  何谓君子为文案

何谓君子作文 何谓君子为文案:

何谓君子
何刘

我向来,对君子的概念不太明晰。
自幼便有父辈教导,所谓“君子”,无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云云。待进了学堂,老师教育的大抵也如是。而在我幼稚的心田里,却始终对此存有些许自己的念想,称不上多么深刻的感受,倒也带着这一知半解,懵懵懂懂地过了十数载。
看的人渐渐多了,也就懂得了去分辨好坏,了解善恶。但我终究是一个凡人,君子之道于我而言仍是难免“有惑”的。说是青春躁动倒也不觉得无理,于是每当诵起那些经世大道、至理名言,心底总有一个声音不住问我---到底何谓“君子”?

也许我注定是要经历这样一个冬天的。
当百无聊赖的所谓寒假被充斥于脑海的思绪占据,我终又不甘只做一个足不出户,“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君子”了。想起鲁迅先生曾说的话:“自称为正人君子的必须防”,于是甚至对“正人君子”一词,似乎都产生了点反感。
真正的君子,于我观之,并非是言行举止典雅大方,身份高贵讨人喜欢,或是像所有人常常想的那样,学识渊博,品行崇佩。年少轻狂者总习惯于否定,否定那些过于直接和绝对的事情;而对于人们所谓“君子”,我也自然是持一定否定态度的。
终于,我的这些浅薄的想法在过年回老家同祖母的攀谈过程中找到了说辞。而之前关于“君子”的所有印象,与祖母口中那个老鳏夫的生平种种,至此也都连成一片了。

我出生在城里,但小时候却在乡下野了几年。农村难免是闭塞的,可能也正是这种环境,造就了一方水土上那些淳朴的农民,与之带来的却也只是日复一日无滋无味的生活。但他的出现,似乎是向这本已凝固了的世界里吹进了一丝空气,以至于和他有关的一切,数十年后还能是人们翻出来津津乐道的话题。
老鳏夫自打头并不是个鳏夫,他是个画家。传言很多,有人说是从城里来采风的;也有人讲,是为了村里唯一的那个女学生。不过我想,若说只为了创作恐怕是要遭疑的。一片滩涂,没有亮丽的海岸线,阳光好的时候,也只在田里晒出一层薄薄的盐霜;说是颗粒无收倒不至于,而人们填不饱肚子确是常有的事。但是日子就是这样过着,那个年代,人们也不去想自己究竟在追求些什么。这种活着只是为了活着的生活,我想是不会勾起一个艺术家的兴趣的。
而画家毕竟是画家,他不满足于疲惫的劳作生活,或者说他根本没法接受面朝黄土满手污泥。他喜欢拿着那块画板,也就是半个门板罢了,垫上粗糙的画布,仅有的一支画笔头上堆满了各色颜料,仿佛那便是他的全部家当。若是颜料结了块,他也只能在河里洗洗,再往他那白衬衫上不住的擦拭;时间久了,白衬衫成了花衬衫——那是他作为一个穷画家唯一像样的衣服。田埂上插秧的村里人偶尔直起腰,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这个不去种地还只想着画画的“疯子”。或者有几个嘴碎妇人的喜欢拿他开玩笑,问什么时候能有个姑娘帮他洗洗这件衣服。画家脸红了,但只是背过身,装作画画,笔头在画布上轻而随意的划过,留下一纸的悸动。
画完的画,他便用绿皮大衣一裹,徒步40里路去县城,站在路边,也不说话,只等着别人来看。从早上站到黄昏,直到路边的油灯把他的影子拉的像风里吹干了的秸秆,他才收起他的宝贝,尽管无人问津,但他仍然小心翼翼的,怕抹糊了颜料,把它们塞进大衣,赶在全村的最后一盏油灯熄灭前回来。
他不会种地,只能买粮。但买粮在那个时候是很少见的。好心人看不过去,便会从自家也快见底的米缸里舀出小半斗米,让他别断了粮,也别断了命。画家不会说话,只知道红着脸接过来,双手伸出去的那一刻又畏畏缩缩,又不住点头,直等人家塞到他怀里去,再无奈的叹一句“这孩子”。

大约这样一个形象与“君子”是无甚大的瓜葛的。
然而画家那时还不是那个老鳏夫,他很年轻,模样也算清秀养眼;“鳏”字更无从谈起——他连婚事都没有着落。而人生总是这样,在你前半段平坦的行路上,一个转角就蓦地洒下一把风景。但作为一个画家,他却看厌了这样的风景,或者说,一个陪伴行路的真真切切理解自己的人,要好过这样的风景。而他竟也的确找到了这样的人——那个女学生——他人物画里恒定的主角。
画着画着,女学生从开始站着的那个,变成了和他一起坐着的那个人。她理解他的画,理解他的艺术,理解他的一切,从他的眸子里,她仿佛能看见儿时故乡草垛子上的星海。于是她将自己沉溺在了那片海里。而这片海确也足够的宽厚,褪去了昔时的青稚与羞涩,多了一份专一与沉稳。如同一株山雨后的生草,在风露滋润下终于长成了空谷中的一棵君子幽兰。
背着“富农”的家里嫁过来的时候,女学生只带了一条棉被。但是棉被里夹着一件旗袍,她一直想穿上,让他为她好好画一幅。但在那个时候,她不能光明正大的穿,只能在夜深的时候,自己从棉被中抽出来,抚摸过一遍又一遍,再把它塞回去。直到那旗袍上被抚出了微皱,就像是青春留下的,带有兰草香味的皱痕。

祖母说,还没轮到女学生提出这个心愿,画家就离开了。那段时间,抗美援朝刚打响,祖母还小,但她仍然记得那段疯狂的岁月:国家鼓励多生,几乎是有劳力的青壮年都上了战场,所有男人激情奋昂都渴望走向炮火。画家也报名参军了,但是瞒着妻子。他瘦弱,尽管个子高,但总被别人嘲笑成“秸秆棒子”。他想去证明自己的价值,不仅仅是卖弄一点笔头上的颜色;又或是秉着一颗红心,践行一番历代文人追求的君子风骨……无论如何,一腔热血最终化为了征军表上雄气勃发签下的名字。
至此,君子辟芷便与香草美人天涯相隔。祖母不愿去回想那几年的岁月了,她只告诉我了最后的结局:
不过是三年时间,胜利的消息传遍全国每一个角落。伴着吹往南方的风和早已不堪的行囊,他回到故里,却发现没有了烟火的气息。在他走后,妻子不会务农,又不知怎地“富农”的成分变成了地主,却终于没有人再愿意去把粮食施舍给这个曾经他们口中“地主家的孩子”。她得了病,没有人知道是饿出的病还是什么。曾经和画家勾勒的美好蓝图,像阳光下的泡沫,一触即破,散作万里的飞蓬……

有人说,画家是英雄,是真正的君子派,他不承认。他只说他没有为妻子的托付尽责。人们说他是为了大家的利益牺牲自己,他说他没有那么高尚,也没有牺牲自己,牺牲的是那个女人,以及她所有的梦幻般的未来。
那件旗袍,也没有了下落。隔了那么久,不管是当年的棉麻布料,还是沉淀的蓝,或是手工缝制的镶边、盘扣,也都应该已一同被揉碎进了记忆之中的那片星海……但那件旗袍终究是给了她一生的期许和思念,也给了她无穷无尽的苍凉和等待。
他确定她没有带走,他还是怕这件旗袍会惊扰她的好梦。

再见到他,是在年前的葬礼上。老鳏夫,我还是习惯叫他画家,没有亲人,没有子孙。葬礼的稿子是我祖父写的,他仍是和当年崇拜画家的人一样,深情的读着,“你是真正的英雄;君子的作风,使你有着青松般的风骨……”
然而,我却默然。
我想画家不是英雄,他并非有着崇高的理想和高贵品德;但他无疑是位君子,他记得所有的承诺,他坚守着一生没有再娶,也因为战争双耳失去了听力;无论怎样的初衷,他为我们换来了和平,也带去了自己内心的安宁。
也许,所有关于他的美好,都应该永远被定格在那座小村,那块画板,那件兰草香的蓝布旗袍,和那眼眸中的星辰大海……

不知怎的我想到了汪曾祺,那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我无法说画家是“最后一位君子”,而他确是满足了我对于“君子”的全部念想。以至于至今回想起这些的时候,我的胸口都会涌动起一丝情感,犹如幽兰之香,带我脱离,又归回到了那个君子的世界。

何谓君子作文 何谓君子为文案:

“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中,孔子如是说。
“君子当器”。
我说。
孔子认为,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拘泥于某种特定形态功能,但求一技之长安身;而应当追求“道”,不断“致良知”,探求人间真理。而当今,信息时代洪流滚滚,人们忙碌如蚁,转而追求起“小确幸”“佛系”的态度,向往随遇而安的生活,追求偏安一隅的快乐,这虽无可厚非,然而不得不引起我们警觉:这样的生活,是否正离先哲的教诲渐远,而庸碌的我们,又是否活得越来越简单,以至把自己活成了警言中单调的“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博览群书,为探求人世真理孜孜不倦,终于成为“百科全书学者”,自成丰富的哲学体系,为后世景仰;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少年立下“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雄心壮志,三十载踏遍华夏大地,一部《徐霞客游记》写尽九州风流。此番例子,不胜枚举。这些人类星空耀眼的群星们,可能从未耳闻“君子不器”,但他们明白,一个处于时代之中的人,所要坚持的信念,所要追逐的目标。他们或许身处异代不同时,但都心怀天下,愿意为了人类的发展前进,不断追求真理,披荆斩棘。木桶或高楼,都无法阻挡他们。他们跳出了“器”的局限,真正成了孔子所言的君子。
而当代的我们,新时代的青年,面对改革浪潮的隘口,在先哲指引下,更应该胸中有志,敢于跳出舒适的安全区,不甘为“器”,放远目光,为时代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此,才不负千年之前,孔夫子对青年,对苍生的愿景。君子,不为器——
君子,也当器。
心怀天下,不囿于“器”,更当充纳自身,学习于“器”。学习“器”的包容,学习“器”的广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学习“器”,包含外物,也包含自己。
包含外物,要求我们心胸豁达开阔,学习“器”如一的品格,既要有不畏风霜的锐气,更要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不畏过往,也不忘初心。不断涵养,为自我发展提供更多的养料;包含自己,要求我们努力奋斗,学习“器”丰富的蕴含,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品质,锻炼自己,为接受知识、措置外物打下坚实的基础。
玉不琢,不成器。为了担当起时代的责任,在心怀天下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我们应当学“器”,又不囿于“器”,将内心的远大理想和个人修养有机统一,方能“成器”,方能不负韶华,成长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为新青年。
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何谓君子作文 何谓君子为文案:

君子不器作文范例汇总
孔子说:“君子不器”。对这句话,李泽厚解释为:“即人不要使自己成为某种特定的工具和机械。”安德列·莱维解释为:“君子不把任何人当器具对待。”这两种解释的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分析】
君子不器,字面上的意思是说君子不能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这个释义,跟李泽厚的解释类似,即人不要把自己变成某种特定的工具和机械。器具各有专用,用于此者难用于彼。
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短暂的单一的目标。
这是一个“君子”,对自身的要求。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那么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要有“用人只能”。
而安德烈对于“君子不器”的解释,则更侧重于“君子”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上的本领——“不把任何人当成器具来对待”。
简单来说,认人要深且全面,不能简单地看到别人的某一点,某一项才能,就把对他的认知定位。
不把身边的人的作用局限在某一点上,而是要通过充分的观察、了解,发挥这个人更多的优势和专长来帮助自己,为己所用。
个人认为,对孔子的这句话的两种理解,都可以行文。
一是君子对自身的要求,一是君子对待他人的态度。
两者相结合,就是作为一个君子应有的修养。
闵行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考试作文解析
七宝中学杨帆
【原题再现】
孔子说:“君子不器”。对这句话,李泽厚解释为:“即人不要使自己成为某种特定的工具和机械。”安德列·莱维解释为:“君子不把任何人当器具对待。”
这两种解释的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与构思】1.抓住核心:君子不器。
2.概念分析:什么是“器”?
器:工具,机械,器具。特点:某种特定的功用,有很大的局限性。没有情感、思想。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形而下者谓之器……
对“君子不器”的解释:
(1)李泽厚:自己不要成为工具。(赚钱的工具,学习的机器……)
(2)莱维:不把任何人当器具——包括自己,他人。(不要指使他人,利用别人,把别人当工具为自己牟利)
对这两种解释,引发思考
对人对己——兼顾之
也可以有所侧重,另一点要搭到(至少要提及还有另一角度的解释),比如:两种说法,我更认可……我对某一点的体会更深……
3.因果分析:
(1)为什么自己不能成为工具?
(2)为什么不能把别人当成工具?
4.条件分析:
怎样才能做到“君子不器”——不器己,不器人?
5.现实意义——联系当下情况,有反思、批判意识。
【典型错误】
一、偏题情况:
1.理解材料过于笼统:孔子说……李说……安说……所以,(1)人可以有不同的观点(2)答案是丰富多彩的(3)要尊重不同的看法(4)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5)换个角度看问题……
2.联系材料蜻蜓点水,就另起炉灶,套用自己熟悉的话题:
孔子说……李说……安说……我的认为(我的看法是):(1)要创新(2)要有气节(3)以人为本(4)尊重他人(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独善其身……
与观点“君子不器”的勾连若即若离。
3.套题情况,生搬硬套写过的饿题目:《复制》,《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停下脚步等灵魂》……
二、论据与论证
1.所选事例和名言“贴标签”的情况严重。
2.事例老旧:爱迪生,司马迁,陶渊明,居里夫人……
3.论据与观点之间缺少勾连。
三、试批过程中的问题:
1.只写一点:不能让自己成为机器工具。(45、46分,看论述,如说理透彻,可上浮。)
2.对“不器”的理解有误。看“误”的程度,如论“创新”,“自我价值的定位”。(三类,四类上)
3.重论“如何不使人‘器化’”,转论平等,尊重,宽容,自信,奉献……要看论述过程是否能与“器”勾连。
4.把使人“器化”的理由具体化,比如名利,金钱,成绩……要看论述过程扣不扣“器化”。
以仁德闻名的刘玄德为争天下三顾茅庐,
孔明受其感化愿与之出
山,
于是
“受命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
两人皆不妄君子之称,孔明不器己,故需三请。玄德诚心相待,没有
逢场做戏利用之意,这即是不器人。人非器皿,无价可言,君子不将
自己看成器物便是一种傲骨。器具媚态,辗转于颜色,眼色之下,暴
露无疑,于是君子固非器,更应不器。其次再精美的器具都无活性,
没有活性继而无法产生新的价值。
君子则不同,
上下而求索,
刚毅正
直的脾气中充满了持之以恒旺盛的创造性。
俄国巨匠托尔斯泰便是很
好的例子,他虽为贵族出身,但却节俭对己,不器己,恪守着自己的基准,
凡事能自己做就自己做,
绝不影响他人,
于是在旁人无法理解
的时代之中他成为了了农民,
他成为了鞋匠,
他不断挖掘生活的意义,
将生命谱写成永恒的文字,
实现了自身的夙愿。
因此君子不器己是对
自身的尊重,更是对君子这一称呼的认可。
如果说君子不器己是一种对自我的认可,
那么君子不器人则是思
想上对于生命的洞悉。
若是单单不器己而器人,
那世界将会变得索然
无味,
人与人之间彼此相器所产生的隔阂越发的使人容易自大,
不懂
“天高地厚”
。以为依仗权势和金钱就能役使自己眼中的器物,肆意
对待,
这样又怎么能体会真心?此时的不器人就是去除世俗的眼光去
看待他人,平等相待,而不是只追求“器化”的实用。因为作为一个
君子不应该过多地追求功利性的东西,
而应该追崇那些看似无用实则
颇为有用之“道”
。著名画家吴冠中的平易近人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
更有周总理剃头一事,
足以见得君子对事物的处理方式极
富智慧,
最大的智慧就是不将他人当作器物对待,
故君子不器己,

器人。
在我看来,君子之用并非如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
。先不说学
问高低,
就从君子固守的礼仪方面来看,
为社会和生产创造提供了良
好的氛围,
不仅维系了雅俗的协调,
同时也积极地化解了器与不器在
现实生活中的矛盾。
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反映出了人们对于自身价值的
理想追求。那是一种凌驾于世俗功利,蔑视权势的反“器”价值观。
不仅是君子的财富,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去发现的珍宝。
君子不器
子曰
:
“君子不器。”
[今译]孔子说
:
“君子不能像器具(只有特定的用途)。”
[导读]器,即工具或用具,只有特定的用途。人若是器,
便只能在特定的技术领域有用处。比如一个修鞋匠,或电脑工程
师,假如他们的知识和兴趣只局限于修鞋或电脑,只在这两项事
务中有见解,他们就只是一个“器”。
而当他们对人类一般事务都关心,都有见解,他们便可能
是一个“君子”。君子的能力不局限于一个行业,君子关注的对
象更不局限于一个特定的、狭小的专业,他关注人类一般事务,
并保持自己的良心。
对人类一般事务,或整体命运与未来,他都有基于正义的
判断,基于判断的见识,基于见识的行动。他在一切人类事务上,
都能立足于人类整体利益作价值判断。
比如爱因斯坦,他不仅对于物理学有见解,对于人类行为
中一切反人道的东西,他都十分敏感并勇于反抗。他就曾严厉声
讨英法联军焚烧中国圆明园的强盗行径,斥责日本侵华。这些发
生在远东的事件,离他的生活,离他从事的专业,太远了。但正
因为这样,他才赢得了我们的崇高敬意———不仅在物理学上,
更在人格精神上。
这一句还可以这样翻译
:
君子不能像器具(只能作工具使
用)。君子岂能像一件让别人称心称手的工具
?
君子应当有自己的主心骨,他应该是作为“人”而存在,
而不是作为有用的“工具”而存在。
君子要有良心,有正义,
有道德,有理想。君子要有是非判断。
君子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假如君子仅仅是一个“器”,比如是一把刀,让他去切菜
也行,让他去杀人也行。那他还能叫君子吗
?
所以,再说一遍
:
君子要有根据良心和正义而作是非判断
的能力和愿望。要有不为外力所胁迫而坚持正义的勇气。
有了这个是非判断和勇气,假如他是一把刀,他可能帮
人砍柴,帮人切菜,但决不会自己去或为人胁迫去杀害无辜。
这样的刀,有精神的刀,就不再是器———不仅仅是器。【立意解析】
君子不器,字面上的意思是说君子不能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这个释义,跟李泽厚的解释类似,即人不要把自己变成某种特定的工具和机械。器具各有专用,用于此者难用于彼。
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短暂的单一的目标。
这是一个“君子”,对自身的要求。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那么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要有“用人只能”。
而安德烈对于“君子不器”的解释,则更侧重于“君子”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上的本领——“不把任何人当成器具来对待”。
简单来说,认人要深且全面,不能简单地看到别人的某一点,某一项才能,就把对他的认知定位。
不把身边的人的作用局限在某一点上,而是要通过充分的观察、了解,发挥这个人更多的优势和专长来帮助自己,为己所用。
个人认为,对孔子的这句话的两种理解,都可以行文。
一是君子对自身的要求,一是君子对待他人的态度。
两者相结合,就是作为一个君子应有的修养。
各家对“君子不器”不同的解读
“君子不器”,是《论语》中最短的一章,然而其内容最为丰富,解释简易,但理解各有不同,现就几位学者对此说法一一录下,包括:张居正、钱穆、杨树达、南怀瑾、辜鸿铭、李泽厚、李零、鲍鹏山八位大家的解读。
张居正讲评《论语》.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9;钱穆著.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05(2版):38;杨树达著.论语疏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32;南怀瑾著.南怀瑾选集第一卷·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89;辜鸿铭著.辜鸿铭讲论语.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29-30;李泽厚著.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4:61-63;李零著.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79;鲍鹏山著.鲍鹏山新读论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0-21;鲍鹏山编著.论语导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21-23。
张居正讲评《论语》.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9
论语·为政篇第二2.12
[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今译]孔子说:“君子不似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
[张居正讲评]器,是器皿。孔子说:“人有一材一艺的,非无可用,然或宜于小,不宜于大。能于此,不能于彼。譬如器皿一般,虽各有用处,终是不能相通,非全才也。惟是君子的人,识见高明,涵养深邃,其体既无所不具,故其用自无所不周。大之可以任经纶匡济之业,小之可以理钱谷甲兵之事,守常达变,无往不宜,岂若器之各适于用,而不能相通者哉!所以说君子不器。夫此不器之君子,是乃天下之全才。人君得之固当大任,至于一材一艺者,亦必因人而器使之,不可过于求备也。”
钱穆著.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05(2版):38
论语·为政篇第二2.12
子曰:“君子不器。”
[译]器,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今之所谓专家之学者近之。不器非谓无用,乃谓不专限于一材一艺之长,犹今之谓通才。后人亦云:“士先器识而后才艺。”才艺各有专用,器,俗称器量,器量大则可以多受,识见高则可以远视,其用不限于一材一艺。近代科学日兴,分工愈细,专家之用益显,而通才之需亦因以益亟。通瞻全局,领导群伦,尤以不器之君子为贵。此章所言,仍是一种通义,不以时代古今而变。
今试以本章与上章相参,可见一切智识与学问之背后,必须有一如人类生命活的存在。否则智识仅如登记上账簿,学问只求训练成机械,毁人以为学,则人道楉而世道之忧无穷矣。不可不深思。
白话试译
先生说:“一个君子不像一件器具(只供某一种特定的使用)。”
杨树达著.论语疏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32
论语·为政篇第二2.12
子曰:“君子不器。”
[译]《礼记·学记篇》曰: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
《宪问篇》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树达按:此与不器之君子异矣。
南怀瑾著.南怀瑾选集第一卷·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89
是什么东西
下面接看是:
子曰:君子不器。
如照字面翻成白话就很好笑了——孔子说:“君子不是东西。”提到这个思想,我常说我们中国人实在了不起,各个懂得哲学,尤其骂人的时候更是如此。譬如说:“你是什么东西?”拿哲学来讲,我真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因为人的生命究竟怎么回事,还搞不清楚嘛!所以真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
但孔子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从表面上看,一个很好的大政治家,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当演工友的时候,就是规规矩矩扫地倒茶,当演大官的时候,温温和和就是作官,干哪一行就是那一行。“君子不器”这个学问,就是成为了真正的通才,否则只有变成专才、专家。所以君子不器放在《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换句话说:“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
《论语》在这里讲到了君子,什么是君子呢?下面提到:
辜鸿铭著.辜鸿铭讲论语.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29-30
论语·为政篇第二2.12
子曰:“君子不器。”
[辜讲]孔子说:“聪明人不会把自己仅仅变成一台机器,只适合做一种工作。”
[辜解]《易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者,理之全体也;器者,势之总名也。小人重势不重理,君子重理不重势。小人重势,故常以势灭理;君子重理,而能以理制势。欲以理制势,要必知所以用理。权也者,知所以用理之谓也。孔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所谓可与适道者,明理也。可与立者,明理之全体而有以自信也。可与权者,知所以用理也。
[编者注]《易传》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本质的集合;器,是现象的总称。小人重现象而不重本质,君子重本质而不重现象。小人重视现象,所以经常用现象蒙蔽本质;君子重视本质,所以通过本质来控制现象。想要通过本质控制现象,就要知道本质的规律。选择,就是知道事物的规律。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所谓可与适道,就是明白本质;可以立,就是明白通行的本质而能自我升华;可以权,就是真正知道本质是如何规律运动的。
李泽厚著.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4:61-63
论语·为政篇第二2.12
子曰:“君子不器。”
[译]孔子说:“君子不是器具。”
[注]《朱注》: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礼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记]这句话今天可以读作人非robot(机器人),即人不要被异化,不要成为某种特定的工具和机械。人“活”着不是作为任何机器或机器(科技的、社会的、政治的)部件,不是作为某种自己创造出来而又压迫、占领、控制自己的“异己的”力量(从科技成果到权力意志到消费广告)的奴隶。人应使自己的潜在才能、个性获得全面发展和实现。这才叫作“活”,这是从哲学说。
从社会学说,“君子不器”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是说明士大夫(以占有土地为经济来源)作为“社会脊梁”,不是也不可能和不应该是某种专业人员。他们读书、做官和做人(道德)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其职责是维系和指引整个社会的生存。到20世纪,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特殊环境下,先后六代(见拙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仍在扮演这种“脊梁”角色。他们为启蒙为救亡而呐喊而活动而革命,从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到科学、教育、文化工作,到领导农民革命,即使各有“专业”,也大都是“心忧天下”而“不器”的。但如果真正进入现代社会,情况便会有极大不同,不再是知识分子,而是广大中产阶级才是维系社会生存的骨架,知识分子只是作为某种分工很细的专业人员即专门家如医生、律师、工程师、经理、教师、教授、记者等等等等,成为这个社会的各种器官而已。在这个社会里,人都被“职业化”了。因此,“君子必器”(“君子”在这里当然只是借用词,并无所谓“小人”)。这是概而言之,实际情况当然更复杂。第一,专门家中也仍然有越出其专业范围,研究和发表对“全局”(世界、国家、人类、社会……)看法、意见的人,即“不器”的“君子”即今之所谓“公共知识分子”(pubicintellectuals)。第二,即使不发表,也不妨碍对其专业之外的许多问题有兴趣、有关怀。在这些意义上,又仍然可以说“君子不器”。对中国来说,现在正处在以“士大夫——知识分子”(即“君子”)为主导和骨架的传统社会转到以中产阶级为主导和骨架的现代社会的行程中。它们带来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包括如“使命感”的失落和专业化的加强,“思想家”的淡出和“学问家”的凸显等等,便正是这种由“君子不器”到“君子必器”的过程表现。这一过程还将加速和普泛化。但如何承继“君子不器”,张扬公共知识分子的职责,在专业化已成大势的今日,似更值得重视。
李零著.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79
论语·为政篇第二2.12
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是博通之人。博通是为了追求道,避免像现代人一样,陷于学术分工的泥淖而不能自拔。我把专家型的知识分子群叫残疾人协会。
器是用来载道的。君子追求的是道,不是器,就像人吃的是饭,不是饭碗。器,各有各的用途,知识分子的毛病是泥于小道,不知会通,因为追求器,自己也变成了器。所以孔子说“君子不器”。(君子不器)
鲍鹏山著.鲍鹏山新读论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0-21
论语·为政篇第二2.12
子曰:“君子不器。”
[今译]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只有特定的用途)。”
[导读]器,即工具或用具,只有特定的用途。人若是器,便只能在特定的技术领域有用处。比如一个修鞋匠,或电脑工程师,假如他们的知识和兴趣只局限于修鞋或电脑,只在这两项事务中有见解,他们就只是一个“器”。
而当他们对人类一般事务都关心,都有见解,他们便可能是一个“君子”。
君子的能力不局限于一个行业,君子关注的对象更不局限于一个特定的、狭小的专业,他关注人类一般事务,并保持自己的良心。
对人类一般事务,或整体命运与未来,他都有基于正义的判断,基于判断的见识,基于见识的行动。他在一切人类事务上,都能立足于人类整体利益作价值判断。
比如爱因斯坦,他不仅对于物理学有见解,对于人类行为中一切反人道的东西,他都十分敏感并勇于反抗。他就曾严厉声讨英法联军焚烧中国圆明园的强盗行径,斥责日本侵华。这些发生在远东的事件,离他的生活,离他从事的专业,太远了。但正因为这样,他才赢得了我们的崇高敬意——不仅在物理学上,更在人格精神上。
这一句还可以这样翻译:君子不能像器具(只能作工具使用)。
君子岂能像一件让别人称心称手的工具?
君子应当有自己的主心骨,他应该是作为“人”而存在,而不是作为有用的“工具”而存在。
君子要有良心,有正义,有道德,有理想。
君子要有是非判断。
君子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假如君子仅仅是一个“器”,比如是一把刀,让他去切菜也行,让他去杀人也行。那他还能叫君子吗?
所以,再说一遍:君子要有根据良心和正义而作是非判断的能力和愿望。
要有不为外力所胁迫而坚持正义的勇气。
有了这个是非判断和勇气,假如他是一把刀,他可能帮人砍柴,帮人切菜,但决不会自己去或为人胁迫去杀害无辜。
这样的刀,有精神的刀,就不再是器——不仅仅是器。
鲍鹏山编著.论语导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21-23
论语·为政篇第二2.12
子曰:“君子不器。”
[今译]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只有特定的用途)。”
[导读]器,即工具或用具,只有特定的用途。人若是器,便只能在特定的技术领域有用处。比如一个修鞋匠,或电脑工程师,假如他们的知识和兴趣只局限于修鞋或电脑,只在这两项事务中有见解,他们就只是一个“器”。
而当他们对人类一般事务都关心,都有见解,他们便可能是一个“君子”。
君子的能力不局限于一个行业,君子关注的对象更不局限于一个特定的、狭小的专业,他关注人类一般事务,并保持自己的良心。
对人类一般事务,或整体命运与未来,他都有基于正义的判断,基于判断的见识,基于见识的行动。他在一切人类事务上,都能立足于人类整体利益作价值判断。
比如雨果,致巴特雷上尉的一封信(巴特雷是随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一名法国上尉,参与了劫掠圆明园。他写信给法国文豪雨果(1802—1885),征询他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本想得到一些赞誉之辞,却得到了愤怒的谴责:
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他的名字叫圆明园。……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可以说,胜利是偷盗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但我要抗议,而且我感谢你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统治者犯的罪并不是被统治者的错,政府有时会成为强盗,但人民永远不会。

何谓君子作文 何谓君子为文案:

2010年高考材料作文“和而不同”导写与例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论语子路 中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作为君子,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但与此同时,自己也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有学者认为,“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请以“和而不同”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讲评分析:本次作文出现问题分析
一:出现问题:
1、审题的偏差
(1)不理解“和而不同的含义(2)没有体现关系性——辨证统一。就某一点而言,文章失去平衡。
(3)抓住材料中的只言片语,即加以发挥,没有从整体考虑。(4)直接抄材料,随便解释几段,心里很糊涂。(5)没有侧重点(不同)
2、选用角度的偏差
(1)选写的内容大而不当( 论共性与个性 )(2)只写一面,或和或不同
(3)大谈创新的重要性(4)听从与保持自我(5)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6)接受别人的见解(7)我就是我
3、材料运用上的不当
1)很多事例只能说明一面,所举例子比如:司马迁,李白,屈原,海伦、徐本禹、王勃、勾践、居里夫人、鲁迅弃医从文等
2)有不少作文,观点是正确的,但是,用来支持观点的事例却是不能或难以成立的。比如:毛泽东有个性,反而列举了他的一些错误,这又如何体现“君子”?举反面的事例太多
3)有的事例,有严重的问题。如说美国攻打伊拉克,是既“和”又“不同”;孙中山与共产党的合作
二:、正确审题立意
分析材料,对字面的理解以及隐含意义
读材料 论语?子路 中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作为君子,要善于与别人和谐相处,要善于调和矛盾冲突。但与此同时,自己也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如何理解和?
“和”:和谐、和平、和睦、融合
“不同”:有主见,不盲从、有自我、不照搬。从材料引用 论语 的话,以及对这句话的解释可知,写这个话题最合适的内容,是人际关系,是人的品格修养文化的融合、国际间政治生活、对外经济交往等“而”字如何理解?连接两者,并列关系,要想成为君子,就既要“和”,又要“不同”
正确的立意思考角度
1、世界因“和与不同”才构成绚丽多彩的世界(自然)
拓展:2、民族的融合与保持自我特色3、各国文化交流中和谐与不同4、国家之间的和谐于不同5、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外圆内方)
三、拟的好题目
同一舞台,不同的戏 唱反调的知己 朋友因“不同”而美丽 等。
四:写的比较好的句子
排比好,如:“梅有梅的高洁,竹有竹的翠绿,杏有杏的优雅,没有必要去仿照他人。”(自然)
有的事例用得好,如:“亮出自己独特的风景线吧!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都妙在一个‘独’字。中国的古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大铁塔,撒哈拉沙漠,亚马逊森林……”
“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人物也是妙在‘独’字。关羽的忠义,阿Q的‘乐观’,鲁宾逊的坚强,葛朗台的吝啬……只有‘独’,才能体现出人物的风采。”
“马克思、恩格斯感情笃深,但他们又各有个性;既共同撰写 资本论 ,又各自有研究的领域。”
“李白、杜甫,同是盛唐大诗人,但李白崇尚浪漫豪放,杜甫追求现实沉郁。”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何谓君子》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何谓君子》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何谓君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何谓君子》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