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京城”最后一名修笔匠,一生只做一件事作文 修笔匠施师傅阅读理解答案文案

2019-03-08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京城”最后一名修笔匠,一生只做一件事作文 修笔匠施师傅阅读理解答案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京城”最后一名修笔匠,一生只做一件事作文  修笔匠施师傅阅读理解答案文案

“京城”最后一名修笔匠,一生只做一件事作文 修笔匠施师傅阅读理解答案文案:

导语:匠人就是用一双巧手,一颗真心,化腐朽为神奇。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
广义修笔店位于北京繁华的东四商业区,邻着人头熙攘的王府井,两边皆是宽敞明亮的商品店面,门前的马路车来车往,行者匆忙。如果你步履急促,目光将很容易遗漏这样一家不起眼的小店。
六月的北京,天气一天热过一天。下午两点半,一位蹒跚的八旬老人来到广义修笔店门前,打开了紧闭的玻璃店面。遮挡阳光的布帘被掀起,只有10平米的小店瞬间被阳光挤满。对这家钢笔修理店来说,一天的营业才刚刚开始。
这位名叫张广义的老先生,便是广义修笔店的主人,也是北京最后一位修笔匠人。已经87岁高龄的他,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情:修钢笔。
17岁开始跟钢笔打交道,从小修到大修,从打磨笔尖到“点金尖儿”,寒来暑往已经有70年,一支钢笔的是好是坏,用手摸一摸便清清楚楚。几十年来,经这双沾满墨水的手修好的钢笔,从几块钱的“老英雄”,到上万块的“万宝龙”,差不多已有50万支。有顾客祖孙三代都找过他修钢笔,“爷爷来修了,孙子还来修。”由于张广义修笔技术精湛,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有了“钢笔张”的名号。
曾有一个关于钢笔的趣谈:口袋里插着一支笔的是中学生,插两支笔的是大学生,插三支笔的,就是修笔师傅。过去,钢笔是“幸福四大件”之一,我们用它苦练字帖,用它写情书给心爱的人……然而,进入互联网时代,键盘和手机越来越多的取代书写,成为主要的交流工具,修钢笔这项职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一种回忆般的存在。
踏入广义修笔店的那一刻我有些恍惚,似乎是进行了一次穿越。老旧的房子丝毫没有现代装饰的痕迹,墙皮发黄、脱落,地面斑驳,木门腐朽。时间游走在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侵蚀着这里的一切。每天,张老先生都坐在摆满钢笔的老式玻璃柜后面,静静等待前来修笔的顾客。
如果仔细看墙上挂着的一幅幅字画,会发现不少竟然出自名家手笔——剧作家吴祖光、文物鉴赏收藏家王世襄、书法家雁翎怀德、张原等人的墨宝就占据了小屋的“半壁江山”。此外还有各种奖状:“全国先进个体劳动者”“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个体劳动者”“先进个体经营者”“信得过个体户”“信得过单位”,加上各种媒体的报道,多得都要摞着贴在墙上。
我把一只老旧的英雄钢笔交到老先生手上,这是一只非常普通的钢笔,却陪伴我多年,在网络尚未如此普及的时候,我靠着这支钢笔,把青春年少时无数天马行空的想法倾倒在纸上。在储物柜的角落里闲置了太长时间,钢笔已经不能够再正常书写,多少让人感到遗憾,虽然明知每件物品自有其寿命,但仍然心有不甘。一盏明黄色的灯泡在堆满了金属工具的工作台上兀自亮着,张老先生接过钢笔,先是将磨得褪了色的工作镜对准笔尖,盯着看了几秒后,又用手反复摩挲笔尖。被橙黄色灯光所包裹的老人,显得格外温暖。
“这笔没问题,好着呢,只是糊住了。别灌黑墨水,黑墨水毁笔。”张老先生收起工作镜,从工作台前抬头对我说道。“回去用温水泡泡。不是泡一会儿,得泡三天。用杯子倒点温水,回去这样把钢笔竖起来泡着,水凉了再换,三天后用五十度的水来回来冲洗,就行了。”
一听说我的笔还有救,心里瞬间涌起说不清楚的感动。因为并未涉及到修理,所以老先生没有收我任何费用。收回笔妥善放入包中,向老先生道谢后,我赶忙让位给身后前来修理钢笔的人。
身后的大叔来北京出差,偶然听说现在还有修钢笔的人,便顺路带了一支笔尖劈掉的钢笔前来修理。老人像医生观察病人病情一般给钢笔做过检查后,便握住尖嘴钳,开始正笔尖。正笔尖儿靠的是巧劲,力气大了容易把笔尖掰断,小了会掰不齐。但在跟笔打了70年交道的张广义那里,这不是问题。他细细拧了二十多分钟,又取出油石一磨,把手一扬,那姿势,就像刚打出一件兵器的铁匠那样自然。
“好了”。
收费只需二十元。
来广义修笔店修钢笔和买钢笔的人,大多数是慕名前来,有本市的、外地的,有些甚至来自国外。曾有一个哈佛大学的教授,不小心把派克金笔的笔尖摔变形了,一直没修好,后来到北京休假时找到这里,立马就修好了。人们说张师傅有一双“神手”,变了形的笔尖经他一拨弄,水就畅了,笔就润了。
“张师傅,我和我女朋友要结婚了,想在您这儿买支钢笔,留个纪念。”在送走了前一位顾客后,一位脸上淌着汗的小伙子走进了广义修笔店,想要买一支钢笔,作为结婚纪念物。
老先生看了看来者,微笑着从玻璃柜台中抽出几支钢笔,轻轻地摆放在年轻人面前。年轻人显然对钢笔没有什么研究,张老先生便一支笔一支笔跟他讲解。最终,年轻人选择了一支黑色的英雄钢笔。
付过钱后,小伙子害羞地说道:“张师傅,您给我们俩写一句祝福语行吗?写‘百年好合’就行。”
老先生点点头,依旧是微笑着,接过年轻人递来的钢笔盒。“写在笔盒里面行吗?”
“可以可以。”
张老先生带上花镜,在钢笔盒内里的绒布上写祝福语的间隙,又有两个男人探身进入了店里,原本逼仄的修笔店瞬间被挤满。
俩人探头探脑向里面张望,对这个老旧的地方似乎颇有些摸不着头脑。老先生没有抬头,依旧进行着手上的事情,每一个字都写得认真而有力。
我问两位来者:“您二位是修钢笔吗?”
两个人瞅了瞅挂在张广义身后的“笔魂”俩字,然后环顾满墙粘贴的关于“京城最后一名修笔匠张广义”的新闻报道和各种名人墨宝,朝我摇了摇头,脸上挂着“原来这不是卖古董的店啊”一般的失望表情走出了店里。我猜像这样莫名闯入的顾客,应该不少。
“你看这样可以吗?”老先生收起老花镜,递过来写好祝福语的钢笔盒,米色的绒布上面,“百年好合”四个字大而有力,旁边还签上了老先生的名字“张广义”和当天的日期。
小伙子接过笔盒,开心地合不拢嘴:“可以的可以的,谢谢您张师傅。我妈妈原来在您这儿修过钢笔,她现在都六十多岁了。我今天专门过来买笔,您这里卖的笔,我特放心。”
这话让老人有些不好意思,他低头看了看玻璃柜子里的笔,自豪地说道:“这里的笔,都是我上厂子去采购的,质量过关,价格合理,就定下来。有的顾客问我,你的笔怎么都好使啊?我说是啊,都是我在厂子去挑,不好的我不卖啊。所以笔的质量肯定没问题。”
出于好奇,我问道:“为什么不让厂家送货呢?您岁数也大了,厂家送货上门也方便。”
“他定期送的我不要。”老爷子倔强而自信地说道,“我得要我认为合格的。我要亲自去挑质量信得过的。”
“您怎么知道这支笔好不好呢?每一支都要写一写试试吗?”
老先生忽然大笑起来:“不需要每一支去试,我修笔已经有70年了,我用手摸一下笔尖就知道是不是好笔。”
和我说话的间隙,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张广义接起电话,对方是来咨询钢笔修理的,听明白对方的意思后,老先生说道:“这笔我修不了”。对方似乎并不满意,还要再争执几句,这边张老先生便已经坚决地挂掉了电话。
和采购钢笔一样,修理钢笔所需要的零件,也都是张广义亲自去工厂采购的。然而很多钢笔的零件都已经停产,因此不是所有的钢笔,他都能修。“现在很多零件都不全,咱不可能都给人解决得了,要配个东西我这里没有,顾客就会不满意。人家老远跑来的,最后只会说:‘你这怎么修不了啊’”为了不让顾客白跑一趟,能够在电话里拒绝的,他统统都拒绝了。也有许多媒体打电话过来说要采访,他也都推掉了。
因年事已高,张广义现在拒绝一切媒体的采访
张广义是真心喜欢这个行当,原本店铺若是出租,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东四,一定能租个好价钱,但他不愿意这么做,他本就不为了挣钱。在店铺的橱柜里,珍藏着一支1939年产的派克钢笔。它记录了张师傅的青年时代:牛皮纸信封、墨绿色的邮筒、书信传情,用钢笔写下的每个字都带着感情。他说:“我就喜欢笔,我就愿意让写字好看的人能用好用的笔写字。”随着年年龄的增大,广义修笔店的营业时间也越来越短,对此,老先生很无奈:“年纪大了,身体不行了。每天营业时间就只变成了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修下去。不管周末不周末,只要身体好,就来,实在身体不舒服,就不来。”
有网友在网上抱怨,说打电话到这家店,店主却说修不了自己的钢笔,实在名不副实。其实他们不知道,坚守在这家钢笔店的,已经是一位87岁的老人,他比任何人都想要修好一支钢笔,只是条件已经不再允许。
张广义曾经也带过一两个徒弟,但最后都转了行。他说他的孩子们都不愿意干这个,他的孙子已经是北京大学的博士生。对于修笔这个行业,虽然它的没落让张广义备感无奈,但是他始终认为这个行业不会就此消失,“我不干,可能也会有人干。”
下午四点的阳光正悄悄潜入店中,买钢笔作为结婚礼物的小伙子已经离开,临走前张老先生送了他一瓶墨水,并祝他与爱人新婚快乐。小伙子脸上洋溢着笑容与感谢,祝愿张师傅身体健康。为了不致打扰,我也结束了与老先生的短暂交谈,退出广义修笔店,同样真诚地祝愿老先生身体健康。
遮挡阳光的布帘被重新放下,张广义走出店中,将店门关好,锁上。他头发花白且稀疏,背部微驼,步履蹒跚,徐徐向远处走去的背影,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我想起李宗盛在《致匠心》里的那段话:
“世界再吵杂
匠人的内心 绝对是安静的
面对大自然森林的素材
有得先成就它 它才可能成就我
我知道手工人 往往意味着固执 缓慢 少量 劳作
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 专注 技艺 对完美的追求
所以我们宁愿这样做
也必须这样 也一直这样”
专注与热爱,从来不应该是一个时代的稀缺品。学者王世襄曾为张广义写了一首诗:“半厘小肆客争临,笔好人诚惬众心,若问缘何常灿烂,只因骨内有真金。”当一个物件慢慢被时代替换,很多手艺人就变成了守艺人,但只要我们一想到有这样一位修笔的人还在默默坚守,那一颗惜物的心便永不会失传。

“京城”最后一名修笔匠,一生只做一件事作文 修笔匠施师傅阅读理解答案文案:

一息尚存仍呕心。霍金已经走过五十多年生命之路,他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科学家。他的双手仅有三个手指能够活动,他既不能直立行走,也不能说话。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竟在轮椅上写出了畅销全世界的《时间筒史》。暴风雪酿造了深深的脚印,生活的苦难铸造了人生的辉煌。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他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他的脸上/像刀砍过一样/但他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未来的日子里,病痛的折磨仍将继续,然而霍金奋斗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止,在他传奇的一生中,还将创造更多的奇迹。
芸芸众生,有许多人在茫然地活着,而有些人却在不屈地活着。他们为人类与厄运的永恒抗争塑起了一座座丰碑。读他们,我们总会热血沸腾。或许,这些故事更让你依稀看到了绯红的未来!

“京城”最后一名修笔匠,一生只做一件事作文 修笔匠施师傅阅读理解答案文案:

一位业务员在体检后,被医生宣判得了癌症,只有三个月的寿命了。惊慌之余,冷静地思考如何安排剩下的时日,他最后下定决心,打算不动声色,平静地过完最后的人生旅程,而留下一个好名声。于是在公司忠于职守,不再象往日般与同事、客户争辩,反而自认来日不多,一再忍让,持续和谐,在家中,不再打骂小孩及太太,反而常常抽空与家人外出游玩。
三个月很快过去了,原本人人厌恶的他变成公司领导重视、同事爱戴、客户欢迎的模范员工,不但晋了级,又加了薪,一家人更和乐融融,快乐美满。
正当应对人生的最后一站时,却接到医院的通知,原来检查报告弄错了,他的身体健康,一切正常。
他还是他,一切都没有改变,只是正因本身态度的转变,整个人生为之改观。因此,当你由玻璃看窗外时,若玻璃是绿色,外面的世界就是绿色的,若玻璃是红色,你看到的就是红色世界,这块玻璃就在你的心中。
因此,这个世界的好坏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你心中的玻璃是什么颜色?哪一种对你最有利?

“京城”最后一名修笔匠,一生只做一件事作文 修笔匠施师傅阅读理解答案文案:

清朝光绪年间,京城一个偏僻的胡同里住着一个郎中,名叫高连升。此人本是一介书生,落第之后为了生计,他不得不重操祖业,一边给人看病,一边读书。开业不久,他就看好了几起疑难杂症,一时之间名声大噪。
这天早上,高连升刚起床,就听见了敲门声。他开门一看,竟然是一老一少两位衣着华丽的女子。来这儿看病的都是穷人,富贵之人突然驾临,让高连升颇感意外。
年轻女子深施一礼,开口说道:“郎中大哥,家母虽然年事已高,但特别爱美,最近她面生黑斑,心情不好,看了好几个医馆,都没什么效果,郎中大哥能否医治?”
高连升听了,心中顿觉不悦,穷人有病舍不得看,一个老妇人脸上长几点黑斑很正常,居然还到处求医问药。他本想推辞,可看到女子焦急的面容时,心又软了下来。
高连升的祖辈曾是朝中的太医,留有一部医书,书中曾记载祖上给皇妃美容的一个方子,可从来没人用过,不知管不管用。女子见他迟疑,再次恳求道:“郎中大哥,你就帮帮我们吧,只要能把家母的黑斑去掉,多少钱我们都愿意出。”
女子袅袅婷婷,吐气如兰,高连升愣了愣,一股豪气从心底升起:“小姐不用担心,对于去除黑斑,在下还真有一个秘方,只是这药很难配,今天在下先抓好药,明天你再来取吧。”
女子立刻转忧为喜道:“谢谢郎中大哥,不用麻烦你了,只要把方子开出来就行了,家父会……”“咳——”老妇人的一声长咳打断了女子的话,女子一惊,马上住了口。
高连升虽心有疑虑,但并没深究,他一本正经地说道:“小姐,这是祖传秘方,不能轻易示人。如果你想给令堂去除黑斑,就每天来取一次药,否则在下爱莫能助。”
女子见高连升面露不悦,连忙改口:“行!行!只要你能去除家母的黑斑,无论让我做什么都可以。那明天我再来取药!”说完,放下银子就和老妇人一起走了。
其实,高连升之所以不愿拿出药方,是想每天都能看见那位女子。待女子走后,高连升连跑了几个药店,才把需要的八味中药白芷、白细辛、白丁香、白僵蚕等凑齐。
第二天,女子如约而至,高连升把碾成细末的药材用鸡蛋清拌匀,事无巨细地教她如何在脸上涂抹。通过交谈,高连升知道女子姓白名荷,家离此地并不远。
三天后,白荷再次来取药,她一脸感激地说:“谢谢郎中大哥,家母的黑斑已经变淡了,你真是华佗在世啊!”
不料七天一个疗程结束后,白荷竟没有按时来取药,高连升心里不禁十分失落。
直到日落西山,白荷才姗姗来迟,且满脸泪痕。高连升忙问她怎么回事。她连连摇头,只是说她以后不便再来这儿了,并问他秘方肯不肯卖。高连升知道如果把药方给了她,自己肯定再也见不到她了。看来,一定是白荷的母亲发现了他的心思,阻止女儿来取药。与其遮遮掩掩,还不如明说了好。
高连升打定主意后说道:“卖秘方不是不可以,只是价钱太贵,恐怕白小姐买不起。”
白荷一愣,问道:“多少钱?”
高连升呵呵一笑:“俗话说‘千金方’,也就是一个方子值千金,白小姐只要拿出千两黄金,秘方就可以拿走。”
白荷听后,叹了口气说:“这价钱也太贵了,我家怎么拿得出?”
高连升忙正色道:“白小姐乃‘千金’之躯,在下仰慕已久,如能得到小姐芳心,千金不就付清了吗?”白荷听后,突然掩面而泣。高连升手足无措,劝了半天,她才止住眼泪,悲伤地说道:“郎中大哥,你我注定无缘,今日侯爷替他儿子来提亲,父亲碍于官场情面,母亲贪图荣华富贵,已经答应婚事。这药方对我来说十分重要,家中只有纹银百两,希望郎中大哥能成全!”
话说到这个份上,高连升还能说什么?他写好药方,交给白荷,一分钱也没收。为了惩治那个不顾女儿死活爱臭美的老女人,他故意少写了一味药。
几天后的一个早上,高连升醒来时,忽然发现身上五花大绑,被人扔在一个密不透风的房间里,他想大声呼喊,嘴也被人用毛巾堵上了。什么人会绑架一个无钱无势的小郎中呢?除了白荷的家人,他想不出还有谁会这么做。难道是秘方出了问题?只不过是少一味药,除了效果不好之外,不会出什么问题啊!
过了一个时辰,门开了,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者带着几个手下走了进来。老者命人给高连升松绑后,便让他交出美容秘方。
高连升一脸气愤地说:“秘方已交给你的宝贝女儿,难道她没有给你?”
老者哈哈大笑道:“你小子真不简单,这次帮了老朽的大忙。白荷那小妮子竟然不识好歹,我做媒让她嫁给侯爷的公子,她都不同意。她父亲以为得了美容秘方,就进献给慈禧太后,谁知不管用,慈禧太后很生气,限他五日之内配出祛除黑斑的药来,否则人头落地。等他命丧黄泉,老朽再拿出秘方,太医院的院正之职就非老朽莫属了!”
高连升听完,后悔莫及,原来爱臭美的是慈禧太后,白荷带母亲看病是假,替当太医院院正的父亲排忧解难是真。没想到自己一念之差,竟给白家带来了灭顶之灾。
高连升正想着,老者冷冷地说道:“你要想活着出去,必须老老实实把秘方写出来,老朽会找人以身试药,如果达不到白荷母亲的效果,所有后果由你承担。”
高连升只好乖乖地写出秘方。老者看了半天,问他白丁香是什么。高连升告诉他是麻雀的粪便,老者说什么也不肯相信。在老者的监督下,他配好了药。很快,老者带了一个脸上有黑斑的老妇人进来,给她脸上涂上了药。
一连三天,老者都会准时带着老妇人进来,当着高连升的面敷上药再出去。高连升天天被关在屋里,根本出不了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天晚上,高连升正在房中踱步,两个黑衣人走进来,还没等他开口,就用东西往他脸上一捂,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待他醒来,已经是第二天早上,而且发现自己就在家里。
高连升顾不得细想原因,急匆匆赶到白家。白荷见到他,既惊喜又气愤,质问他这几天去了哪里。高连升怕惹麻烦,只说是外出访友,对于老者抓他的事只字未提。
当高连升把完整的药方交给白父时,白父脸色发青,哆哆嗦嗦道:“秘方里竟有麻雀的粪便?如果慈禧太后知道了,就是有十颗脑袋也保不住!”
高连升点点头说:“上次的药方就是因为不完整才没效果。”眼看慈禧太后限定的时间要到了,白父不得不硬着头皮把药方呈上去。
三天后,白父从皇宫回来,问高连升有没有把秘方泄露给刘太医。高连升见瞒不住,只好如实相告先前被老者抓住的事。白父听后长叹道:“害人终害己,真是老天有眼啊!”原来,刘太医向慈禧太后告密,说秘方里有麻雀的粪便,想借慈禧之手置白家和高连升于死地,结果慈禧太后用药效果甚好,怕他胡言乱语,反而把他给杀了。
半月后,慈禧太后脸上的黑斑没了,皮肤变得光滑柔嫩,宛若二八少女。她非常高兴,问高连升要什么赏赐,高连升什么也不要,只求把白荷赐婚于他,慈禧焉能不准。很快,高连升就与白荷完了婚。
从此之后,高连升潜心研究美容秘方,又加进了鹰条白、鸽条白等药物,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玉容散”。可怜九五至尊的慈禧太后晚年天天用麻雀、老鹰、鸽子的粪便敷面,因为有刘太医的先例,知道底细的人谁也不敢在她面前提一个字。


结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京城”最后一名修笔匠,一生只做一件事》作文的经历,对《“京城”最后一名修笔匠,一生只做一件事》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京城”最后一名修笔匠,一生只做一件事》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京城”最后一名修笔匠,一生只做一件事》,希望对大家写《“京城”最后一名修笔匠,一生只做一件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