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两线一片”工程实施方案作文 现代农业产业链两图两库文案

2019-03-08 综合文案 类别:其他 2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两线一片”工程实施方案作文 现代农业产业链两图两库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两线一片”工程实施方案作文  现代农业产业链两图两库文案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两线一片”工程实施方案作文 现代农业产业链两图两库文案: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两线一片”工程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大力推进我乡“两线一片”开发工程,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职责,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方向,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楠木铺乡党委、政府“生态立乡、基础稳乡、产业富乡,打造精品楠木铺”的总体思路,立足资源优势,顺应市场规律,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新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产业富乡,推动我乡特色农业产业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工作目标
从2013年到2015年三年时间内,稳定发展“两线一片”产业,扩大超级稻种植面积达6000亩以上。以畜牧、桑蚕、金银花、黄葛、油茶种养殖业为重点,继续扩大两河口村养牛小区的面和量,能繁母牛达到200头以上,新建多个养羊小区,全乡养羊规模达到2000头以上,桑蚕总面积达到1500亩,金银花基地达到2000亩,黄葛面积达1000亩以上,油茶面积达1500亩。大力培植以楠竹、蔬菜、鱼类等特色产业为主的规模村、规模组、规模户,加强特色产业的发展,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全乡产业的合作社员达到500名,创造农产品品牌1个。
三、工作重点及责任分解
1、重点推进特色主导产业建设。按照“上规模、产效益、出亮点”要求,建设一批安全化、优质化、标准化的主导产业。一是超级稻主导产业完成6000亩种植规模;二是牲猪主导产业完成15000头养殖规模、养牛小区能繁母牛达到200头以上规模、3个养羊小区建设、蛋鸡场达到60000羽养殖规模;三是蚕桑主导产业完成1200亩新扩面积,黄葛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四是金银花基地达到2000亩规模。农业产业发展实行分管领导负责制,按照“一个产业、一名班子、一套措施”的总体要求,目标明确,任务细化,项目到点、责任到人。
2、建立8个农业高产高效示范片
(1)、三个1000亩超级水稻高产高效示范区。重点抓好楠木铺、黄腊溪、溶溪三个集中连片的1000亩超级水稻高产高效示范区建设。
(2)、三个无公害生态养殖示范区。重点抓好高坪村先锋农场生猪无公害生态养殖示范区、两河口村标准化肉牛示范区建设、堆上蛋鸡场无公害生态养殖示范区。
(3)、两个高产优质特色产业种植示范区。今年重点抓好两河口村500亩高产金银花标准化示范区和高坪村800亩油茶标准化示范区。
3、抓机遇开展新产业开发。县委、县政府今年出台的1号文件,着重发展以“两茶一鱼”(即茶叶、油茶、鱼类)为特色产业,以工业原料林(木本)、楠竹、蔬菜、超级稻、禽畜、中药材等为优势产业的农业产业化工程,并配套有相关的优惠政策。我们要抓住机遇,因地制宜的发展这些有着优惠政策而又适合我乡乡情的农业产业。积极开展鱼、虾、蟹相结合的混养、套养、轮养方式,努力探索稻田、山塘等生态养殖和综合养殖新模式。进一步发展以工业原料林和楠竹为主体的山林经济。建设栽培以茄子、辣椒、冬瓜、胡萝卜、马铃薯等品种为主的蔬菜基地。
3、做强农产品品牌。一是围绕养殖和种植产业抓品牌建设,把以规模化、集约化推动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二是扩大对外宣传。三是计划申报“亮闪闪”品牌商标。
4、大力推进农业项目建设。以农业招商促进农业项目建设,促进农业投入和开放型农业有新突破。积极抓住当前国家加大对“三农”投入、沿海农业产业层次向内地转移和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新机遇,加大对农田水利、安全饮水、沼气新能源、土地整理、畜禽养殖小区等项目引进力度,对引进项目实施重点服务、扶持和保障。不断提高农业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
5、注重培育种养大户。以点带面,提升产业档次,注重示范效应,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培育百亩茶叶生产大户2户、百亩黄葛生产大户2户、20亩蚕桑生产大户5户、百亩超级稻生产大户3户、千头以上牲猪养殖大户4户、2000羽以上鸡鸭养殖大户3户、农机大户5户,其它各种特色养殖户5户。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驻村干部与村支书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把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各村一把手要亲自抓,组织专门人员具体抓,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各村要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落实任务和责任,分步实施,把工作成效与年终工作考核挂勾,严格执行奖惩机制。
2、加大奖励力度。按照大投大奖机制,2013年乡财政对重点项目工程进行奖励。对于当年投入资金达50万以上的产业,奖励2000元,10-50万元以下的,奖励1000元;申创一个品牌的奖励3000元,成立一个专业合作社的奖励500元。
3、强化产业服务。把做好农业产业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工作内容。一是政策宣传落实到位,确保强农惠农、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等系列优惠政策一字不漏、资金一分不少地落实到农户;二是开展农民工再就业培训,实施“科技骨干培训工程”、“雨露计划”等,结合社会培训力量,全年培训农民工400人;三是促进土地流转,政府为土地流转市场提供信息沟通、法律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纠纷协调等服务,加快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促进土地和林地向种植大户转移;四是推广良种良法,发挥示范带动的效应,全乡农产品生产基地优良品种推广率达100%;五是开展科技创新,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村级明确科技服务推广员,形成乡村两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开展科技入户活动,入户率达80%。
4、建立健全机制。把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列入年终村级目标管理考评,采取平时督查和年终考评相结合的办法,实行每月一调度,每季一督查,半年一总结,年终一考评的工作机制,评出综合奖和单项奖在全乡经济工作会上进行奖励和表彰。对工作滞后的村实行末位淘汰制,追究乡村两级具体责任人的经济和其他责任。
五、具体要求
1、特色产业发展。各村必须完成落实产业发展目标任务,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基地建设做到上规模、标准化。
2、农产品基地建设。统一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技术生产标准由农技部门确定并负责实施。宣传标志到位,基地必须建立永久性固定宣传牌。
3、农产品品牌创建设。围绕确定的目标和申报对象,主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按照要求积极完成申报和建设任务。
4、农业龙头企业培育。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生产模式,企业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带动农户不少于500人。
5、合作社创建。新增合作社以工商营业执照为依据,合作社必须有规范的办公场所,各种规章制度齐全,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账目清楚且有盈利分工明细账,经营活动严格按照统一品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四统一”要求进行。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两线一片”工程实施方案作文 现代农业产业链两图两库文案:

《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发展新型城镇化不意味着让农村凋敝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建管机制。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欠账多、缺口大,补足短板的关键是建立长效投入机制。《方案》提出,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和运营。探索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机制,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决策、投入、建设、运行管护机制,建立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加快形成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机制。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两翼,二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新型城镇化决不意味着让农村凋敝。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解决规划上城乡脱节、重城轻乡的问题。《方案》提出要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规划体制。构建适应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编制体系,尽快修订完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镇、乡、村庄规划,提高规划科学性和前瞻性,强化规划约束力和引领作用。
鼓励地方开展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试点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推进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长期以来,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务比城市居民面更窄、水平更低。为此,《方案》提出要完善县域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机制,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地方开展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试点。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进一步健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体制机制。《方案》从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两大方面着手,提出了明确要求。细化完善和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并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权利,有序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建立和实施居住证制度,构建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把进城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要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多管齐下,逐步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能就业、可创业,让他们有尊严地变成新市民。
探索开展以村民小组、自然村和农村社区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
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的组织结构、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农民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明显变化。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方案》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了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基本遵循。
搞好乡村治理,关键在于坚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无论农村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如何发育成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核心作用不能削弱。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方案》从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班子建设、严肃党内基层政治生活、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等几个方面,做出了重要部署,旨在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团结群众、带领群众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不断夯实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
发挥农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根据农村人口结构的新变化和农民群众的新要求,必须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方案》提出了村民自治向上扩展和向下延伸的新思路,就是在有实际需要的地方,依托土地等集体资产所有权关系和乡村传统社会治理资源,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在已经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的地方,开展以农村社区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根据农村组织结构的新变化,《方案》要求研究明确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机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定位及相互关系。在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组建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地区,探索剥离“两委”对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的职能,开展实行“政经分开”试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两线一片”工程实施方案作文 现代农业产业链两图两库文案:

2005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加大项目推进力度,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深化农村配套改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大局保持稳定。但发展中的矛盾依然突出,潜在的问题错综复杂,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农村债务呈上升势头,农民负担“反弹”压力不断加大,税费改革的滞后矛盾逐步凸现。面对三农”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必须审时度势,解放思想,调整思路,创新观念,跳出农业抓农业,走出农村抓农村,用新举措、新办法解决“三农”工作中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2006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承上启下之年,是实现“双倍”目标的关键之年,搞好2006年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对我县明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以下思路。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农”工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大力实施“三化”战略(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切实抓好“五大重点”(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配套改革,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奠定基础。
二、主要预期目标
1、农业总产值34.5亿元,增幅7%;
2、一产增加值16.8亿元,增幅6.5%;
3、农民人均纯收入4690元,增幅8%。
三、关键措施
1、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突破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大力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引进。要完善招商引资协调机制、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实绩考核制度;要加强协调与联系,形成合力,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等一系列措施,引进一批重点农业招商项目。确保全年新建投入在2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35个,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5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1个,力争全年完成合同利用外资5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二是兴办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鼓励和引导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开发引进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努力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大力启动民资、引进外资,聚合各种生产要素,兴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要重点抓好林木板材、水产品、畜禽、蔬菜、粮食等主导产品加工,做大做强方圆禽业、恒通藕业、华德米业、红梅乳业、新绿源羊业等一批重点加工企业。三是狠抓市场开拓,拓展流通渠道。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起抓,继续加大县内的恒济荷藕、蒋营水产、上冈畜禽、冈东蔬菜、冈西家禽等特色市场的建设规模,完善市场功能,同时,扩大上海及苏南大中城市市场,主攻珠三角市场,发展外销窗口,构建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市场连接的绿色通道。大力发展超市农业,放大名牌效益,力争使更多的农产品打入农工商、家乐福等绿色食品超市。加快发展网上交易,拓展外销渠道,扩大农产品出口。四是培壮龙头企业,实现农企“双赢”。要突出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的发展,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合同收购、二次返利、参股分红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连续机制,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户,促进农民与企业“双赢”。
2、以培育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带动点,提高农民进入市场化组织程度。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千家万户联系市场的桥梁,是农民进入市场的通行证。要鼓励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依托优势产业,与农业龙头企业紧密结合,积极开拓市场,真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金桥”。首先,成立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社,设立专门机构,专人办公,建章立制,对外开展合作,对内指导服务,成为全县合作经济组织领头雁。其次,在全县范围内鼓励扶持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组织,统一“着装”,特别是根据县有关部门职能,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带领农民闯市场、跑码头。2005年,在全县新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5家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加强指导服务,并要选择市级和省级3—5家运作有序、带动力强的合作组织给予重点扶持。第三,大力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要鼓励头脑灵活、市场经验丰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村能人成立营销公司,帮助他们利用原有工业销售网络,在各大城市设立销售窗口,扩大规模,壮大实力。当年新增经纪人3000人以上。
3、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承载点,做强农业块状经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新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要坚持市场取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走精化、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一是强化区域布局的调整。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高产高效、规模经营的原则,突出分类指导,增强区域特色。我县西部水产、东部蔬菜、中部畜禽、粮食的区域特色已经形成,2005年,要在块状经济板块的培强上做文章,西部沿荡要着力在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上动脑筋,中部内圩要在高效农业、无公害农业上花力气,东部沿岗要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上下功夫。二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养殖业,坚持把畜牧业作为一个产业来抓,以大力发展食草畜禽、节粮型动物为突破口,着力培植草鸡、毛兔、山羊、奶牛、三元杂交猪等五大特色养殖基地。充分发挥沿荡水产养殖优势,大力发展河蟹、虾、鳖等特种水产品养殖,放大优势。三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加快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种植业上要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杂交稻制种、优质无公害稻米、“双低”油菜、高品质棉花、无公害特经蔬菜等;养殖业上大力发展西德毛兔、波尔山羊、三元杂交猪、良种肉蛋鸡等品种,通过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不断培植农业新的增长点。
4、以农民技能培训为切入点,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要加强对农民技能培训的领导,加大对农民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建立补助政策,形成政府补助一点、用人单位分担一点、培训机构减免一点、农民本人承担一点的投入机制,建立“培训——用工——就业”三位一体的模式。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2005年,计划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万名。同时,要加快面向广大农村劳动力和全县所有用工单位的信息网络建设,定期举办各种劳务需求活动,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步伐。突出“五个一批”:一是引导农民进城,转化一批。要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产业支撑”的原则,努力抓好县城和农村中心镇的扩容、改造工作,提高城镇对农民的吸纳能力。同时,加大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基础教育的改革,取消农民进城的各种不合理收费,降低农民进城成本。二是引导农民在农业内部转移,消化一批。要树立大农业的观念,立足于农村,创造条件,就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浅层次转移,为高层次转移、彻底转移创造条件。三是发展民营经济,分流一批。可采取政策促动、服务推动、园区拉动、能人带动“四动并举”的办法,大力发展就业空间,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四是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招收农民工,安置一批。要加大招商引资,发展劳力密集型企业,促进转移。五是拓展劳务市场,输出一批。有关部门要协调运作,正确引导,规范管理,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劳动力有序流动。确保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1.5万人。
5、以维护农民利益为立足点,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一是积极开展土地换社保试点,深化土地使用和流转制度改革。制定出台被征地农(居)民社会保障办法,并选择试点,稳妥推进,保证失地农民“少有所助、青有所望、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故有所恤、困难有救济、生活有保障”,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严格按照《农业法》和《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加强督查,进一步完善二轮承包工作;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有效制止非法占用耕地的行为;加强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引导和规范化管理,推进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有序流转,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二是深化农村财务制度改革。在继续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基础上,深化财务管理电算化,进一步完善村公益事业资金的收支管理,严格实行村公益事业资金收支预决算制度。积极探索化解村级债务新举措施、新办法,严禁发生新债务,确保全年化解4500万元,使村级债务下降30%。对全县财务管理混乱的20个村实行“村财镇管县监控”,确保限期纠改到位。三是深化农技(经)队伍改革。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坚持公益性和经营性原则,尽快出台农技(经)队伍改革方案,使他们吃下定心丸,稳定农技(经)队伍,真正发挥其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服务的职能作用。四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取消各类没有法律依据的行政性收费和达标升级活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两线一片”工程实施方案作文 现代农业产业链两图两库文案:

一号文件全文约1字,从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5个方面,着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矗
文件强调,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文件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近年来“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措施:
——对“三农”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一要求不仅确保“三农”资金投入的总量,更确定了比例要稳步提高。
——扩大了马铃薯良种补贴范围,新增了青稞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把林业、牧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首次纳入补贴范围。
——首次提出要在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拓展了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政策性资金将有更大的“三农”舞台。
——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允许各地根据实际增选一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补贴对象也扩大到国有农林场区职工。
——县奖励补助资金,县人均财力水平,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800县的种粮积极性,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统筹研究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传递出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切。
2.
学习了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深刻领会到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质“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一号文件”从六个方面,明确提出了23条具体意见,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这对于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对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学习,增强了我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一名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员、指导员,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充分利用农技推广体系这个服务平台,积极地宣传党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法律、法规、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不遗余力地去做本职工作,这样才能在农村形成一种学科技、用科技,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局面,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增加农业生产技术含量,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的收入,才能使农民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学习文件精神心得体会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两线一片”工程实施方案》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两线一片”工程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两线一片”工程实施方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