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看幸福终点站的观后感作文 《幸福终点站》观后感1000字文案

2019-03-08 综合文案 类别:观后感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看幸福终点站的观后感作文 《幸福终点站》观后感1000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看幸福终点站的观后感作文  《幸福终点站》观后感1000字文案

看幸福终点站的观后感作文 《幸福终点站》观后感1000字文案:

人生中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我认为:是等待。想像一下:一个人在漫长的等待中彷徨,把握不到未来,寻找不到出路,一切都淹没在未知中,你能感觉到时间和生命在你手中无情地消逝,而你能做的,却只有等待,那是一件多么令人不安的事情啊!而《幸福终点站》就是一部发生在等待中的故事。
影片《幸福终点站》描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来自东欧小国的维克多,去美国帮父亲实现一个未了的夙愿。从飞机起飞到在肯尼迪机场落地的这一段时间,他的国家发生政变,维克多因此突然成为了没有国籍的人,无法入境,也无从出境;纵然纽约和美国就在数米之遥的门外,他仍然只能等在候机大厅里,直到身份明确。
这一等,便是9个月!
在这9个月的等待中,维克多一点没有虚度;靠着自己的双手,他在待改建的67号登机口给自己造了一个家;靠着自己的智慧,帮了一个买药救父的俄罗斯人,撮合了一段姻缘,邂逅了一段浪漫,征服了一群原本拿他当笑话的人;当他离去的时候,这个初时语言不通的东欧人,已经让整个机场为之感动。一百多分钟的片子,除了最后的几分钟,几乎都浓缩在极其有限的一个小空间里---肯尼迪机场候机大厅.然而,就在这么小的一个候车大厅,维多克让我们收获了太多的感动,有爱国情的、友情的、爱情的。下面让我们追随影片的足迹,一起品读影片展现给我们的爱国情、友情、爱情吧。
一、只身远赴重洋外,最难割舍是家国
维多克来自东欧的一个普通小国,然而,在富有的美国人面前,面对着富庶美国大地,谈起自己的祖国时,他仍旧可以还不犹豫的举起自己的大拇指,毫不犹豫的说声“Good”,这是怎样的爱国情怀,怎样的国家自豪感。这样一个爱国者,却在异国他乡、言语难通的时候,突然噩耗传来,他的国家发生的巨变,他变成一个没有国籍的人,这是怎样一种冲击啊。即便如此,当机场管理高层为了减少麻烦,诡计迭出,甚至创造机会,企图诱使他“偷渡”美国去时,站在大厅的门口,望着数米之外繁荣的美国大地,他犹豫了。最后,他选择了留在朝不虑夕的候机大厅。和美国相比,他的祖国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平庸无奇,甚至还发生了政变,可是,那是他的祖国啊,有道是儿不嫌母丑,即使他的国家有种种不是,然而,却绝不是美国可以比拟的。同时,让我们痛心的是,我们居然在影片中看到一群衣着光鲜的中国人,仅因为美国的富有,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国家,抛弃了自己的民族,远渡重洋,偷渡到美国去,。这样的反衬,这样的对比,让人扼腕啊!
二、客居海外逢知己,肝胆相照两昆仑
就在维多克独在异乡为异客,举目无亲,孤立无援的时候,他的苦苦支撑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感动了机场的每一个人,从平凡普通的清洁工,到机场的每一个商场工作人员、建筑工人,所有有同情心、有爱心的人都被他深深地震撼了。在他最苦难的时候,建筑工人给他的一顿饭,清洁工的一点帮助,给寒冷的机场带来丝丝暖意;他约会的时候,朋友们或拿出多年前的压箱底绝活,或者充当服务人员,给恋爱的他们带来一点笑料,给他们奇特的爱情带来丝丝甜蜜。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他也帮暗恋盖章小姐的建筑工人牵红绳。可能,你会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可是当看到老清洁工拿着扫把冲到着陆的飞机前面时,还有谁能不为之感动呢?谁也不知道,老实巴交的老清洁工是在印度忍受不了压迫才伤人逃到美国来的,如果他被遣送回国,那么等待他的将是很长的监禁岁月。也因为如此,维多克宁愿放弃他坚持了九个月的目标,宁愿放弃他父亲的遗愿也要保老清洁工的周全。可是,就在维多克无奈准备登机前,就在他准备无功而返的时候,老头子手里拿着拖把,气势汹汹的冲到飞机前面,用他蹩脚的英语说了句“noonedietoday”,看起来很滑稽的一幕,又是多么真挚的画面,老清洁工冒着可能被遣送回国的风险,用他的身体阻止了飞机的起飞,为维多克争取多了一天的时间,他宁愿用他几年的监狱时光为代价为维多克实现梦想。在他身上,我感到友情难以承受之重。
当维多克要离开机场时,整个机场震动了,一个声音在人群中传递,那个英语很蹩脚的家伙要走了。当人们奔出店门,挥手相送的时候,有一种感动在空气中慢慢酝酿,缓缓扩散。时间,在此刻定格,友谊,在这一个得到最深刻的阐释。
三、他国邂逅真恋情,最难释怀伊人心
影片最甜蜜的亮点,莫过于维多克和空姐艾米丽亚得爱情。同样生活在等待中,维多克在等待中度过了一生难忘的九个月,艾米利亚却在等待中度过十年。三十九岁,已是年华将逝的年龄,可是艾米利亚却因为爱上了有妇之夫苦苦等到三十九岁。于是,当两个等待中的人意外的走到一起时,火花在那一刻迸发,生命在那一刻照亮。从此,维多克苦苦寻找工作,只因为他要凑足请她吃意大利面的钱。他精心准备,精雕细琢一件作品,等待着给艾米利亚一个惊喜。终于,在重逢的某一天,告诉她“走到拿破仑送给约瑟芬什么礼物吗?看,就是这个”,在那个时刻,艾米利亚的心在他的温情中慢慢的融化了。可能很少有人会爱上被困在机场,无家可归的落魄儿,可是艾米利亚就是个例外。一段患难中的爱情,一曲铿锵华丽的曲,一部优美绝伦的诗!
可惜,他们最后还是没能走在一起,当维多克用殷切的眼神询问她为何放弃时,艾米利亚无力的说“destiny(命运)”。于是,维多克结束他漫长的等待时,实现了此行的目的时,艾米利亚却有开始了另一段更加漫长、更加无奈的等待。两条匆匆交叉的直线有再一次分开,生命中的无奈,莫过于此。
细细地重温了维多克的足迹,细细的品味了他的爱情、友情和爱国情,突然感觉到,等待,有时候也可以变得更美好。是的,等待中的你不能改变你的命运,但是,你可以改造等待的时光,就是因为维多克的不折不挠,人生中很可怕的等待却在他面前展示出它美好的一面,而艾米利亚没有勇气挑战命运,留给她的,只有痛苦的等待。所以,只要我们在等待中坚忍不拔的追求,永不放弃,我们有理由相信,生命的意义,有时候就在等待中实现。

看幸福终点站的观后感作文 《幸福终点站》观后感1000字文案:

我也看过这部电影我也看过这部电影
这是一个机场,充满着川流不息四处奔走不能停息的人群。人们总是会为了很多理由而奔走,或是为了财富,哦,金钱对于他的子民总是奢侈的,没有来往于天际的四处飞翔,很多人难以聚攒起惊人数字的金钱;或是为了家庭,人们需要回到自己温馨的家园享受自己的安逸人生,尽管旅途辛劳,可是当能够回想起餐桌旁爱人微笑的时候,他的脸上该挂着幸福的;还有很多理由让人们从飞机上走进机场,再从机场走进某一个城市。机场,对任何一个过客而言,它只是一个驿站,短暂的停留。没有人会把自己的等待安排在机场,就是有,那也是短暂的。可是就有这么一个人存在——维克多,《幸福终点站》告诉我们一个关于在机场等候的故事,这一等就是几个月。
他失去了国家的依托,所以他成了这个地球上唯一没有归属的人。维克多成了这个机场唯一的居住者,他穿着睡袍倘佯在机场的大楼里,他用男厕所的水龙头洗澡,他拼凑起坐椅作为自己的睡床,他甚至在机场大楼里打工为自己赚取生活费用。没有人知道他为了什么,他只是一个奇怪的漂流者,只是因为一个永远无法预料到的理由而成为一个被抛弃和被遗忘的人。可是他站在机场大厅里,提着行李四处张望的时候;他不懂装懂,答非所问的时候;我们却总可以发现他的诚实和善良。而事实也是,当他用“山羊”为无辜的旅人解难的时候,当他一次次为了得到食物为朋友牵着红线的时候,当他屡及朋友们的前途甘愿放弃自己承诺的时候,他的善良我们为之感动。
他在这个航站是为了等待。生命中很多人无法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尽管他们四处忙碌,不停奔波,可是当他们细究自己内心的时候,他们会发现自己无所等待,无所期望,活着仅仅是作为一种人生的状态而存在,和死相比只是多了呼吸和思想。特别是当这个问题是发生在飞机场这么一个航站的时候,更是有许多人无法明确。生活总是会让很多人无法找到真实的自己,艾米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作为空姐,她奔波了21年,可是她无法知道自己在等待什么,在寻找什么,她的生命中除了男人还是男人,而这个男人和爱情无关;她的生命中还有书本和故事,因为有着男人互相残杀的故事,那也许会有让她热血沸腾的感觉。维克多知道自己,他为了一个承诺,为了一个等待。电影中没有给他太多遗憾,因为对于爱情来说,正如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之后送给约瑟芬的一个礼物,金色的挂坠后面一个字“命”;他获得了艾米莉的爱情,可是他注定是不能拥有她的。而关于承诺,对于他死去的父亲的承诺,他实现了。在机场漫长的等待就是为了在得到他父亲崇拜的音乐大师的签名。他在机场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的欢呼声中冲进了漫天大雪的纽约城,不是为了美国人口号中的自由,不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抿煮,只是为了完成一个本该完成的承诺。
电影中有着对美国式抿煮和自由的嘲讽,一个只是怀着个人目的前来美国旅游的游客,被限制了他所有的人身自由;而他在机场领导的恶意限制下,也丧失了所谓的抿煮。电影开头,却很自然的拿中国人开刷。我明白太多中国人对于美国的向往,可是这种向往在电影里却被恶意地进行了嘲讽,中国旅游团队在机场里开始企图闯关,因为他们被识破了偷渡的企图,当这帮中国人大呼小叫地跑在维克多的身后,我只是感到一种悲哀和遗憾。因为这个现象确实在西方国家中出现太多了。

看幸福终点站的观后感作文 《幸福终点站》观后感1000字文案:

对朋友的坚守。从排斥到喜欢,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发展有时候真的很微妙,也许揭掉神秘的面纱,用自己的真心对待别人是最好的方式,全世界通用,而不论何种语言。人们总是从别人的身上寻找自己丢失的或是没有来得及意识到自己拥有的东西,偶像崇拜也许就是这样吧,我们从偶像身上找寻我们认同和欣赏的东西,那是我们也期盼自己拥有的。偶像,很多时候,是人心目中理想化了的自己。维克多,在“山羊”事件后成为机场所有普通工作者的偶像,他们看到了维克多的本性,看到了他庇护弱者的善良,钦慕他的机智。或许,有人情味的人,才应该是规则最好的掌握者。当管理头头威胁维克多要让他立刻回国,否则将处罚那些维克多的朋友,他的选择是守住朋友的生活。我们看到了这刻,看到了那些无奈,也更有之后喷涌而出的感动。美丽的绝不只是风景,还有人。
对乐观的坚守。抱怨,不知在什么时候随着我们的成长也多了起来。也许,这就是所谓成长的烦恼?抑或是,我们用手遮住了眼前的太阳却说是生活的本身阳光的匮乏?是的,我相信多半是后者。维克多的50%理论,让我们汗颜。越生活,越抱怨于是越长大,越消极。希望我们不要涉足在这个恶性循环中,把阳光挡住却说天空阴霾。把手放到心口,感受自己的心跳,与外界自然的一切秉神凝气,通达直觉之深处,感悟自在与外在,圆融无缺。
对祖国的坚守。“为什么要害怕我自己的家?”感动,无言中。在诱惑前,他也没有放开最最基本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都很清楚,有些东西,诸如原则之类,一旦开了口子,就会继续地开下去,直到沉沦。今天你可以说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小放一下原则,但明天当更大的利益摆在你面前,你会得过且过地为自己找个让良心舒服的理由,再一次降低你原则的底线,最终,变得没有任何原则可言,这样的人,难以称之为人。
目之所及,维克多至少包含这些内容的坚守让他每时每刻都在通往幸福的路上。方向一直都在,永不迷失。不论什么,通往幸福终点站的唯一通行券是坚守。
幸福终点站观后感3
我今天看了一部很好看的电影,叫做《幸福终点站》,是由汤姆·汉克斯主演的。也许是我比较感性的原故吧,我被他在电影里塑造的人物“维克多·纳沃斯基”所感动了。电影里他的父亲是个克罗西亚的超级爵士乐迷,为了凑齐一张爵士乐团照片的所有签名,他的父亲写了几百封信寄去纽约索要他们的签名,等了四十几年然而最后在去世的时候还是差一张萨克斯手的签名,维克多为了圆父亲几十年的心愿飞到了纽约,因自己的国家的战乱而被迫滞留纽约机场,从而认识了有个有妇之夫做情人的漂亮空姐艾米利亚·华伦从而引发的一系列事情让我看了以后好感动。
他为父亲完成心愿的执着,他对自己要做的事情的坚持和认真,他对自己行为的固执,他对人和自己言行的原则,还有他为自己所爱的人、所承诺的事情的热情都让我心潮澎湃。好象看到了自己十七、八、九岁的时候。
那时懵懂的我也是怀着这样一颗纯真的心,对自己的爱执着而热情,对自己的理想固执而坚定。从电影里映射出来的这份纯真诚恳的情怀,几乎让我热泪盈眶。好怀恋的感觉,只是好象已经离我太远而无法着手找回。好怀恋的情怀,只是已经少了当年那份纯真而似火的热情而默然得无力!现代的都市人好象都少了这份纯真,心里的纯真,好象以后找不回来的这份纯真。想想当年为什么要这么执着的付出呢,不管是对人或对自己的理想,这样的执着真的有用吗?至少我不能确定,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当一个影相让你触景生情的时候,你才恍然大悟的在心里感到一丝熟悉,一丝感动,一丝温暖还加上那一点点的甜蜜!
幸福终点站观后感4
一个来自东欧最小国家的Viktor,去美国帮父亲实现一个未了的夙愿。从飞机起飞到在肯尼迪机场落地的这一段时间,他的国家发生政变,Viktor因此突然成为了没有国籍的人,无法入境,也无从出境;纵然纽约和美国就在数米之遥的门外,他仍然只能等在候机大厅里,直到身份明确。
这一等,便是9个月。
在这9个月的等待中,Viktor一点没有虚度;他在待改建的67号登机口给自己造了一个家;靠着自己的智慧,帮了一个买药救父的俄罗斯人,撮合了一段姻缘,邂逅了一段浪漫,征服了一群原本拿他当笑话的人;当他离去的时候,这个初时语言不通的东欧人,已经让整个机场为之感动。
138分钟的片子, 除了最后的几分钟,几乎都浓缩在极其有限的一个小空间里---肯尼迪机场候机大厅。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形形色色的人们,把时间延展;他们做着不同的工作,却在做着同一件事情---等待:
折腾着Viktor的海关局长Frank,等待着老局长卸任,等了17年;
Gupta,因为在印度犯了案被通缉,逃匿在机场做一个清洁工,一做23年,而他或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等待。
美女空姐Amelia,从18岁到39岁,等着男人的一个承诺;她总是住酒店,为的就是男人的BP响起时,能够随时打包起身。
开餐车的Enrique,等着一个机会向暗恋的女孩靠近;
Viktor的父亲,用了40年,收集了57位爵士高手中的56个签名,他在九泉之下,等着儿子帮他圆上最后一个签名。
甚至连机场大厅里的背景中的各色人等,也都在各自等待....
不是每一个等待,都会很快就有结果,譬如那些在海关等着通关的人们,这个等待,只需要1分钟而已;
也不是每一个等待,都会有美丽的结局,如同抱得美人归的An;
即使每一个美好的结局,也都不一定都有美丽的过程,好像Viktor。
Spielberg说,我们每个人都如Viktor一样,在这充满变数的人生中,或许在某一个瞬间都会迷茫,然后去寻找去等待;而Tom Hanks说,“Viktor终于明白,这个世界不是按他自己的方式前进的;身处其中,只有为自己挣个好生活。”
不知道作家Andrew Niccol在写这个小人物时,是不是想着一位叫做Viktor E Frankl的人。这位饱尝纳粹集中营种种艰辛的幸存者这样说,“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影片中的Viktor,不是心理学者,也不是成功学家,他只是在那样一个无从选择的环境里,在他那张憨厚的笑脸里,在七零八落令人捧腹的英语中,一连串令我们忍俊不禁的小事中,展现给我们如何乐天知命,如何心存良善,如何努力的让自己离结果更近一步。而其间的深意,与Viktor Frankl的表达,异曲同工。

看幸福终点站的观后感作文 《幸福终点站》观后感1000字文案:

电影《幸福终点站》观后感一
电影《幸福终点站》讲述了男主角维克多为完成父亲的遗愿——获得爵士乐明星高乐的亲笔签名而前往纽约,却因国家发生政变,身份不被认可而滞留机场的故事。维克多在机场等待的九个月里,学会了照料自己的生活,甚至找到了一份建筑工的工作.凭借一颗善心,维克多在机场结识了很多好朋友并赢得了颇高的人气,在朋友的支持下,维克多冲破了机场官员弗兰克的重重刁难,在祖国战争结束,自己身份重新被认可之时踏上纽约的土地,完成了父亲的遗愿。
这部影片中有很多因维克多笨拙的表现而引发笑料的镜头,但与其说这是一部喜剧片不如说这是一部立志的教育片。在电视上看到祖国饱受战争的蹂躏,维克多忧愁伤心,我看到一颗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在官员弗兰克的阻挠下,维克多在机场自力更生,我看到一股坚强不跨的生命力;维克多坚守完成父亲遗愿的信念,没有被弗兰克的势力吓倒,我看到一种敢于为履行承诺而牺牲一切的精神。
维克多执著地完成父亲的遗愿,履行自己的承诺是贯穿影片的线索,是影片的一大亮点,也是打动我们所在.对于一个常人来说,国家遭难,身份不被认可已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在被遣返的情况下可能会抛弃初衷,以后再找机会收拾残局.但维克多始终将自己的承诺当作一盏新灯,它发出的光亮是维克多毅力不倒的动力来源,尽管外部环境艰苦,茫茫人海中没有熟识的人可以帮自己的忙,维克多心中的承诺促使他靠双手谋生计,并赢得了一份爱情.维克多心中的承诺是他希望的燃料,维系着他内心的执著.影片结尾处维克多抱着装了亲笔签名的罐头并奉上深情一吻的镜头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个吻出自对自己履行完承诺的喜悦与自豪,出自对已逝父亲的怀念,出自对自己许下承诺的爱。
放眼当下社会,欺骗与谎言似乎一直侵噬着人们的生活久久不肯退去,浮躁的氛围似乎早已容不下一颗坚守的心,我们往往被眼前的诱惑与便利迷离了双眼,忘却了最初的方向,丢弃了自己的信仰,将自己当初信誓旦旦许下的承诺随手一掷,任其沉入深不可勘的海底.或许我们贞德应该波开内心的樊篱,从维克多那深情而自豪的一吻中感悟到一些人生的真谛。
电影《幸福终点站》观后感二
《幸福终点站》是一部由斯皮尔伯格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轻喜剧。故事发生在肯尼迪国际机场的航站楼内,讲述主人公维克多前往美国途中祖国发生政变,政府被推翻,所持证件不被美国当局承认,被拒绝入境却又不能回国,只能滞留在机场的故事。
当海关局主任告诉维克多他被拒绝入境,只能待在转机大厅时,不懂英语的他还不明白这一切。当他置身于转机大厅,看着电视上自己祖国战乱的报道,看着来来往往、冷漠陌生的人群,一瞬间,他不禁感到茫然无措。其实,自从他下飞机的那一刻,他就成了一个没国没家的孤立的人,成了国际政治变化的牺牲品。在被扣机场期间,维克多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返回祖国,要么拿到有效证件移民进入美国。可是他的国家政变后,他持有的证件已经不被美国当局承认,返回祖国的航班也被无限期取消了,所以他遇到了被拒绝入境却又不能回国的尴尬局面。
汉克斯说:“维克多的故事值得讲述。仔细想一下,你会发现维克多的困境离现实并不遥远。试想一个来自遥远国度的人,出于种种原因,回国和入境的两扇门都对他关闭了。我之所以喜欢这部剧本,是因为故事主人公非常明了造成困境的根源,知道他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改变现状,于是他只能随遇而安,尽可能更好地生活。”
确实如此,在国际政治变化中,个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无奈之下,维克多只能留在机场,睡在大厅的椅子上,在卫生间里洗澡,靠把购物车放回原处赚钱生活。他拥有的只有自己不自由的身体和一个小皮箱,里面装着换洗的衣服、一把剃须刀、一份已经作废的身份证明以及一个他视若珍宝的罐子。机场,从来就不是停留之地,人们或进或出。等待,似乎不可忍受,更何况是看似无穷无尽的等待。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维克多足足待了9个月。期间,他帮助没有证明文件的孝子为老父亲拿到了救命的药,帮助在机场工作的墨西哥小伙追到了心爱的姑娘,还因为出色的木工手艺进入机场的施工队赚钱生活,甚至邂逅了爱情……尽管他的身体被困在机场里,但他的情感却是自由的。他没有坐在那自叹运气不济。对他来说,这个世界难以征服,但是他已经身处其中,只有为自己挣一个好生活。
生活,仿佛不曾在别处。
等待,成为了生活本身。等待心爱的姑娘,等待国家的稳定,等待去纽约完成父亲生前的心愿——得到爵士乐57个大师签名中的最后一个。故事结尾维克多拿着签名坐在出租车上时,只说了一句“我要回家”,可是这9个月的经历和感受相信不会就这么简单地结束。
有时我想,人生不就是一座飞机场么。有关无关的人们进进出出,有些人会给你刁难,有些人会提供真心的帮助,有些人则会给你美好的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目的地,在到达目的
地之前的过程就叫做等待。而当你学会坚信一定会到达目的地时,等待就变成一种幸福。
维克多的生活围绕着一个承诺、一个等待展开,这一点他自己很清楚。电影中没有给他太多遗憾,因为对于爱情来说,正如女主角自己所说的那样,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之后送给约瑟芬的那个礼物——金色的挂坠,后面刻着一个“命”字。他获得了艾米莉的爱情,可是他注定不能拥有她。而对于他死去父亲的承诺,维克多实现了,在机场漫长的等待就是为了得到他父亲崇拜的音乐大师的签名。他在几乎所有机场工作人员的欢呼声中冲进了漫天大雪的纽约城,不是为了美国人口号中的自由,不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民主,只是为了完成一个本该完成的承诺。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的某一些瞬间可能都会有一点像维克多,迷茫不知自己所处的位置,然后寻找。我不禁想到了《基督山伯爵》,在故事的结尾,大仲马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人类的一切智慧都包含在这4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幸福终点站》不正是对这句话做了很好地注解吗?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看幸福终点站的观后感》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看幸福终点站的观后感》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看幸福终点站的观后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