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刘伯温智慧寓言故事3则作文 刘伯温的寓言故事文案

2019-03-07 综合文案 类别:其他 9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刘伯温智慧寓言故事3则作文 刘伯温的寓言故事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刘伯温智慧寓言故事3则作文  刘伯温的寓言故事文案

刘伯温智慧寓言故事3则作文 刘伯温的寓言故事文案:

【原文】
郁离子曰:人,天地之盗也。天地善生,盗之者无禁。惟圣人为能知盗,执其权,用其力,攘其功,而归诸己,非徒发其藏,取其物而已也。
庶人不知焉,不能执其权,用其力,而遏其机逆其气,暴夭其生息,使天地无所施其功,则其出也匮,而盗斯穷矣。
故上古之善盗者,莫伏羲、神农氏若也。惇其典,庸其礼,操天地之心以作之君,则既夺其权而执之矣,于是教民以盗其力,以为吾用。春而种,秋而收,逐其时而利其生,高而宫,卑而池,水而舟,风而帆,曲取之无遗焉。而天地之愈滋,庶民之用愈足。
故曰:惟圣人为能知盗,执其权,用其力,非徒取其物,发其藏而已也。惟天地之善生而后能容焉,非圣人之善盗而各以其所欲取之,则物尽而藏竭,天地亦无如之何矣。是故天地之盗息而人之盗起,不极不止也。
然则何以制之?曰:遏其人盗,而通其为天地之盗,斯可矣。
【译文】
郁离子说:人是大自然中的财富获取者。大自然擅长造就财富,不禁止人们获取,只有德才兼备的人能知道如何从中获取,把握它的利弊,利用它的力量,夺取它的功劳,而归之于自己。不是仅仅打开宝藏,搜取物品而已,而是加以合理的利用。
普通人不了解这些,不能权衡利弊,合理地利用各种条件;而是阻碍它的生机、违背它的规律,摧残它的生长繁衍,让天地无法发挥它的能量。这样的话获取的财富很少,而且将来获取的机会也穷尽了。
因此上古的善于获取的人,没有能与伏羲、神农氏相提并论的了,笃守典章制度,推行礼教,掌握自然界的规律,并利用其来实现自己的意图,于是教导民众来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来为自己服务。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按照气候变化发展农业生产;高的地方建宫殿,低的地方修池塘,有时的地方造船,有风的地方使用船帆,巧妙地利用各种条件获取利益。而自然界更能产生财富,平民的需要更加得到满足。
因此说: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懂得合理地获取财富,权衡利弊,合理地利用各种条件,不是只会一味地索取而已。虽然自然界善于造就财富而又能够加以容纳,无德无才的人不合理地加以利用,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去索取大自然,那么财富耗尽而储存枯竭,大自然也没有办法呀。因为这个缘故向大自然索取财富停止了向他人身上获取财富开始了,掠夺、屠杀、战争等手段开始无所不用其极了。
这么说的话如何去制止呢?回答说:遏制向他人的掠夺,而一起致力于向大自然获取财富,这样就可以了。

刘伯温智慧寓言故事3则作文 刘伯温的寓言故事文案:

【原文】
楚令尹病,内结区霿,得秦医而愈。乃言于王,令国人有疾不得之他医。无何,楚大疫,凡疾之之秦医者,皆死,于是国人悉往齐求医。
令尹怒,将执之。子良曰:“不可。夫人之病而服药也,为其能救己也。是故辛蜇涩苦之剂,针砭熨灼之毒,莫不忍而受之,为其苦短而乐长也。今秦医之方也,不师古人而以臆,谓岐伯、俞跗为不足法,谓《素问》、《难经》为不足究也。故其所用,无非搜泄酷毒之物,钩吻戟喉之草,荤心晕脑,入口如锋,胸肠刮割,弥日达夕,肝胆决裂。故病去而身从之,不如死之速也。吾闻之,择祸莫若轻,人之情也。今令尹不求诸草茅之言,而图利其所爱,其若天道何?吾得死于楚国,幸也!”
【译文】
楚国的令尹病了,心中郁结昏昧,找到秦国的医生而治愈。于是跟国王汇报,命令国内的人有病不得找别的医生。没过多久,楚国发生大疫情,凡是得病去找秦国医生的人,都死了,因此国内的人都去齐国求医。
令尹大怒,准备抓起这些人。子良说:“不行啊!人得了病吃药啊,是因为能救自己呀。因此辛辣苦涩的药剂,针扎熨烫的痛苦,没有不忍受的,是为了痛苦短暂而快乐长久啊。现在秦国的医生采取的治疗办法呀,不师从古人而只是臆断,说名医岐伯和俞跗不足效法,说《素问》、《难经》不值得探究了。因此他所采用的,无非是凝固、泄下的剧毒之物,断肠草之类的毒草,让人头脑眩晕,入口像刀割,从早到晚肝胆撕裂一样。因此病去掉了人也死了,还不如干脆死了得了!我听说,选择祸害不如要轻微的,这是人之常情啊。现在令尹不征求民众的意见,而企图给自己喜欢的人带来好处,要将公理置于何处呢?我要是能正常地终老于楚国,那可是万幸啊!”

刘伯温智慧寓言故事3则作文 刘伯温的寓言故事文案:

【原文 】
郁离子居山,夜有狸取其鸡,追之,弗及。明日,从者擭其入之所以鸡,狸来而絷焉。身缧而口足犹在鸡,且掠且夺之,至死弗肯舍也。
郁离子叹曰:“人之死货利者,其亦犹是也夫!宋人有为邑而以赂致讼者,士师鞫之,隐弗承;掠焉,隐如故。吏谓之曰:‘承则罪有数,不承则掠死,胡不择其轻?’终弗承以死。且死,呼其子私之曰:‘善保若货,是吾以死易之者。’人皆笑之,则亦与狸奚异焉。”
【译文】
郁离子住在山中,晚上有狸猫叼走了他的鸡,追赶它,没赶上。明天,随从在它进来的地方设了捕兽木笼用鸡来做诱饵,狸猫来了就被关进去了,虽然被关住还咬住鸡不放,还跟人在争夺,至死也不肯放弃猎物啊!
郁离子叹口气说:“那些为了钱财而死的人,他们不也跟这个一样么?宋国有人当地方官而因为收受贿赂导致诉讼的,狱官审讯他,隐瞒不承认;拷打他,还是隐瞒如故。小吏对他说:‘承认了罪责还是有限的,不承认就会被烤打死,怎么不选其轻?’最终不承认而死。快死了的时候,叫来他儿子私下说:‘好好保护那些财物,这是我用命换来的呀。’大家都笑话他,这不是跟狸猫没什么不一样嘛。”

刘伯温智慧寓言故事3则作文 刘伯温的寓言故事文案:

作为六大神人之一的刘伯温,他就像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样,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还能呼风唤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刘伯温求雨的历史典故,希望你们会喜欢!
明太祖在统一战争中,依靠了一批英勇善战的将领争城夺地:又吸收了一些谋士,帮他出谋划策。在这些谋士中,刘基是最著名的一个。
刘基又叫刘伯温,本来是元朝的官员,因为对元朝的政治腐败不满意,常常写点文章,讽刺时事,后来,被解职回到他的家乡青田(在今浙江)。朱元璋的军队打到浙东的时候,把刘基请了出来,当他的谋士。在打败陈友谅、张士诚的战争中,刘基出了不少计策。由于他足智多谋,得到明太祖的信任。明太祖把他比做西汉初年的张良。
刘基不但谋略好,而且精通天文。在古代,往往把天文现象跟人间的吉凶扯在一起。刘基对天下形势观察仔细,考虑问题周到,他的预见往往比较准确。但是大家都认为这跟他精通天文有关。民间传说把刘伯温看作一个“未卜先知”的人物。
朱元璋当吴王的时候,江南发生了一场旱灾。刘基掌管天文,朱元璋问他为什么发生大旱,怎样才能求上天下雨。刘基说:“天一直不下雨,因为牢狱里关押的人有冤枉。”
朱元璋信了刘基的话,派他去查牢监里关的犯人。刘基一查,果然有不少冤案。他向朱元璋奏明后,平反了冤案,把错抓的人放了。
求雨和平反本来是毫不相干的两码事。刘基也不可能有求雨的法术。不过他懂得天文,可能观测到气象要发生变化,就借这个机会劝谏朱元璋平反冤案。果然不出几天,乌云密布,接着就下了一场透雨。刘基趁朱元璋高兴的时候,又劝他制定法律,依法办事,防止错杀无辜的人。
明太祖即位以后,叫刘基做御史中丞,负责司法工作。刘基严格执法。有一次,丞相李善长的一个亲信犯了法。李善长是明王朝开国功臣,又是明太祖的同乡,势力很大。但是刘基不顾李善长的阻挠,奏明明太祖,把那个亲信杀了。这件事当然招来了李善长的怨恨。
正巧这一年,京城又逢到大旱,明太祖十分着急。刘基乘机跟明太祖说:“战争中的死亡将士,他们的妻子需要抚恤;一些在筑城中死亡的工匠,尸骨还暴露在田野上,没人收埋。
把这些事办了,说不定能下雨。”
明太祖一心求雨,当然很快批准了刘基的要求,抚恤了将士妻子,掩埋了工匠的尸骨。刘基虽然办了一件好事,但是靠这种办法劝谏,毕竟靠不住。这一次,他的预测不准,过了十天,还是烈日当空,一滴雨也没下。
这可使明太祖生了气,再加上李善长在旁边说坏话,叫刘基不能不害怕。这时候,他妻子在家乡得病死去。刘基请个假回老家了。
其实,明太祖对刘基是特别器重的。有一次,明太祖要拜刘基为丞相。刘基连忙推辞说:“选丞相好比挑栋梁。要挑个大木材,如果用小木头当梁柱,房屋就有倒坍的危险。”
后来,明太祖撤了丞相李善长的职,又想请刘基出来当丞相。刘基说:“我性子褊急,容不得坏人:再说年纪大了,也担当不了这样重任。天下有的是人材,希望陛下好好物色。”
刘基回到青田,过着隐居生活,从来不跟人谈起他过去的功劳。青田县令一再求见,都被刘基婉言拒绝。有一次,县令换上便服,装扮个乡下人去拜访刘基。刘基正在洗脚,见来了陌生人,连忙穿了鞋子,把来人请进屋,热情地留饭。
刘基请教来人姓名,县令只好实说:“我是青田知县,特来拜见先生。”刘基大吃一惊,连忙起身作揖,自称是治下的普通百姓。打那以后,再也不跟县令见面了。
刘基住在家乡,仍旧很关心明朝的政事。有一次,明太祖派人到青田向刘基问天象吉凶。刘基说:“冬天刚下过严霜冻雪:接下来便是阳春季节。现在国家已经安定,希望陛下施政稍为宽和一点。”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刘伯温智慧寓言故事3则》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刘伯温智慧寓言故事3则》,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刘伯温智慧寓言故事3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