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数学家名人故事:陈省身作文 数学家陈省身的名言文案

2019-03-10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数学家名人故事:陈省身作文 数学家陈省身的名言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数学家名人故事:陈省身作文  数学家陈省身的名言文案

数学家名人故事:陈省身作文 数学家陈省身的名言文案:

2004年12月3日,国际数学大师、中科院外籍院士陈省身,在天津病逝。享年93岁。陈省身,1911年10月26日生于浙江嘉兴。少年时就喜爱数学,觉得数学既有趣又较容易,并且喜欢独立思考,自主发展,常常“自己主动去看书,不是老师指定什么参考书才去看”。
陈省身1927年进入南开大学数学系,该系的姜立夫教授对陈省身影响很大。在南开大学学习期间,他还为姜立夫当助教。193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成为中国国内最早的数学研究生之一。在孙光远博士指导下,发表了第—篇研究论文,内容是关于射影微分几何的。1932年4月应邀来华讲学的汉堡大学教授布拉希克对陈省身影响也不小,使他确定了以微分几何为以后的研究方向。1934年,他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同年,得到汉堡大学的奖学金,赴布拉希克所在的汉堡大学数学系留学。在布拉希克研究室他完成了博士论文,研究的是嘉当方法在微分几何中的应用。1936年获得博土学位。从汉堡大学毕业之后,他来到巴黎。1936年至1937年间在法国几何学大师E.嘉当那里从事研究。E.嘉当每两个星期约陈省身去他家里谈一次,每次一小时。“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大师面对面的指导,使陈省身学到了老师的数学语言及思维方式,终身受益。陈省身数十年后回忆这段紧张而愉快的时光时说,“年轻人做学问应该去找这方面最好的人”。
陈省身先后担任我国西南联大教授,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研究员,芝加哥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终身教授等,是美国国家数学研究所、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的创始所长。陈省身的数学工作范围极广,包括微分几何、拓扑学、微分方程、代数、几何、李群和几何学等多方面。他是创立现代微分几何学的大师。早在40年代,他结合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的方法,完成了黎曼流形的高斯—博内一般形式和埃尔米特流形的示性类论。他首次应用纤维丛概念于微分几何的研究,引进了后来通称的陈氏示性类。为大范围微分几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工具。他引近的一些概念、方法和工具,已远远超过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的范围,成为整个现代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省身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博士生。他本人也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励,例如1975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美国国家科学奖,1983年获美国数学会“全体成就”靳蒂尔奖,1984年获沃尔夫奖。中国数学会在1985年通过决议。设立陈省身数学奖。他是有史以来惟一获得数学界最高荣誉“沃尔夫奖”的华人,被称为“当代最伟大的数学家”。被国际数学界尊为“微分几何之父”。韦伊曾说,“我相信未来的微分几何学史一定会认为他是嘉当的继承人”。
菲尔兹奖得主、华人数学家丘成桐这样评价他的老师:“陈省身是世界上领先的数学家……没有什么障碍可以阻止一个中国人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2004年11月2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讨论通过,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发布第52733号《小行星公报》通知国际社会,将一颗永久编号为1998CS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陈省身星”,以表彰他对全人类的贡献。
伽利略质疑权威
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
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父亲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体衰弱,母亲就生女孩。”
比罗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我的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5个女儿。这与老师讲的正好相反,这该怎么解释?”
“我是根据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比罗教授想压服他。
伽利略继续说:“难道亚里士多德讲的不符合事实,也要硬说是对的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比罗教授被问倒了,下不了台。
后来,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评,但是,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却丝毫没有改变。正因为这样,他才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数学家名人故事:陈省身作文 数学家陈省身的名言文案:

观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有感
人生平淡是人人避之的,而平淡一生却不一定是索然无味的。陈省身虽身历乱世却没那么多腥风血雨风流往事,他只是淡淡的生活,淡淡的工作,凭着他对数学那点儿淡淡的热爱,默默走上这一领域的至高点。
整个片子都以一种“此乃必然”的口吻讲述陈省身的一生——考入名校,出国,学成,取得更高成就,归国,在岗位上死去。这种看似平凡的不平凡,便是那难能可贵的“单纯”。单纯的人总有很多,可能够单纯至终却不放任其演变成天真的人却很少。陈省身的一句话便总结了他“如此单纯”的原因,那就是“数学它让我快乐”。
一次次的重复训练令陈省身发现了数学的奥秘并因此而着迷,身不由己的去探索新的东西。这让我不禁反思,平常我总是反感于应试教育的一次次看似没用的重复和记忆,但是陈省身说,这些都是基础,必须打牢才能往上走。他让我明白,在学习上,我不能再做一步登天的碎梦。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那句“看前人的书就是欠了前人的债”。看人家的东西和自己考虑问题的性质完全不同。脑子不能只跟着前人的思想跑,别盲目的认为前人就是对的,并傻傻的依照前人的东西妄图走直自己的路。只有有自己的脑子,自己的思想,才有可能创造出新的东西,离真理更进一步。
数学,困难的代名词,并不只有在陈省身手上才有解。我并不想畏惧,必须扎稳下盘功夫伸长手,凭我的热爱与坚持一直向上,向上。也许哪一天,我也会对镜子中的自己微微一笑:“数学它让我快乐。”

数学家名人故事:陈省身作文 数学家陈省身的名言文案:

一位记者采访了数学大师陈省身,问他当初为什么选择数学,他的回答是“什么都不会只好学数学”,而另一位被采访的著名画家黄永玉也是如此,什么都不会只好作画。虽然他们说什么都不会,可是还是选了一科,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选择的这一科感兴趣。因为兴趣,让他们选择了那一科,最终成就了自己。。
罗兰曾说过:“寂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一切都没有兴趣。”每个人都要培养自己的兴趣,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有情趣,人生也才会更完美。
兴趣是成功的基石。
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政治家邹韬奋小的候,父亲希望他成为一个工程师。于是就将他送往南洋公学,但邹韬奋对数理没有兴趣,可他却对文史情有独钟,于是,他改学文史,后来果然学有所成。如果当初他仅仅为完成父亲的心愿,学习他不喜欢的科目,或许也会成为一个工程师,但绝不会是杰出的。由此可见,兴趣是多么的重要,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兴趣,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我们会更容易走向成功。
兴趣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
齐白石的虾是家喻户晓的艺术品。齐白石的案头摆着一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这是为了随时观察虾的生态特征。原先,白石老人画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是画成摆平的六条长线。但经过细心的观察,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后来他画虾时都一一作了改正,作品更加神态多变,生动传神了。齐白石的虾趣使他在画虾方面更乐于钻研,最后画出的虾形态逼真,似正要跳出画纸,潜游别处一样,栩栩如生。
兴趣能为人们插上飞翔的翅膀。
比尔·盖茨没有上完哈佛就开始创业,当初的创业和冲动,更多的出于兴趣,而不是为了财富,幸福、荣誉、成功,只是高明的比尔·盖茨更善于利用兴趣这把钥匙,比别人更快、更好地找到了财富、幸福、荣誉、成功。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因为有兴趣,有些人一生卓有成就;因为有兴趣,有些人对生活充满激情;也因为有兴趣,有些人感到虽败犹荣,无怨无悔------
让我们拿起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成功的大门。

数学家名人故事:陈省身作文 数学家陈省身的名言文案:

有记者问陈省身为何热衷于数学,他回答说:“什么都不会,只好学数学。“和他的回答如出一辙的还有著名画家黄永玉。两位大师的回答,不得不让我们思考那些有着伟大成就的人的经验——他们专心于自己擅长的,不懈努力。
悠悠历史长河,那些辉煌过的事,那些辉煌过的人,正用他们自身的实例,向我们倾诉着真理……
儒家学术的圣人孔子潜心研究儒学,终使自己声名鹊起,而儒家学说也被奉为经典流传至今。试想,若没有孔子的终身奉献于儒学,坚持不懈的努力,怎会有后世的传世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学礼,无以立。“等。
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书圣“之名并不是空穴来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让我们见识了他的风采。但是,他背后的努力也无法让我们不衷心的称赞——临川的”墨池“精神直到现在仍然为人们乐谈。试想,若没有这样不懈的坚持,心无杂念的学习自己所擅长的书法,怎会有日后”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书法作品流传后世呢?
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牛顿,有一句名言:你若想获得知识,你该下苦功;你若想获得食物,你该下苦功;你若想得到快乐;你也该下苦功;因为辛苦是活的一切的定律。”他自己践行了这一点,奉献自己给了伟大的真理科学,但不可否认他的天赋。二者的统一结合,让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笑傲世界。若他没有钻心研究自己所擅长的力学,怎会有后来的辉煌?
且看清代曹雪芹,《红楼梦》,他一生的心血。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凄美爱情,让我们深深感受了他的无奈以及那个时代的暗无天日。试想,若没有他的潜心书写,怎会有今日这一伟大的瑰宝,若没有他的“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没有他的坚韧不拔的毅力,怎会有这部文学巨著?而我们怎会有机会静静的透视那个封建大家族呢?他的付出,终于还是得到了回报。
这一个个实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理,若想走向人生的辉煌,必要找准自己擅长的,不懈的努力,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但结出的果实必是让你满意的。季羡林老人正是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不懈的研究,才会有今日用学问铸成的永远的精神。
同学们,我们还年轻,有机会去发现自己的美,并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发掘它。一分耕耘会有一分收获,我们要好好学习这些不朽的伟人的不朽的精神,丰富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都有自己擅长的,发现它,坚持下去,做一个有用的人,过一种充实的生活。未来,会很美好。
发现自己的美,未来,我们不后悔!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数学家名人故事:陈省身》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数学家名人故事:陈省身》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家名人故事:陈省身》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数学家名人故事:陈省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