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精选历史典故六则作文 精选历史典故六则内容文案

2019-03-10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1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精选历史典故六则作文 精选历史典故六则内容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精选历史典故六则作文  精选历史典故六则内容文案

精选历史典故六则作文 精选历史典故六则内容文案: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陰侯列传》和(宋代)赵令畸《侯鲭录》。
【释义】肝胆:借指真心诚意。比喻待人忠诚真挚,不耍心机,不玩权术。
【历史典故】
西汉初年,有一个叫蒯通的人,他足智多谋,很善于分析形势,为人出谋划策。他所处的时代,正值楚汉相争之际,楚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处于相持阶段,一时之间难分胜负。刘邦的部下中,韩信势力非常强大,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想说服韩信建立第三种势力,与项羽、刘邦鼎足而立。
于是,他化装成看相的去见韩信,他对韩信说:“小人不才,对于占卜之事略知一二。给人看相,我一看他的骨相,就知道他的贵贱;二看他的脸色,就知道他的喜忧;三看他的性格是否果断,就知道他能否成就大业。用这三方面来推断一个人的前途几乎可以说万无一失。”
韩信听了,说:“好啊!那你给我看看,怎么样?”
蒯通说:“看您的面部,做官再高也不过封侯,而且很危险。看您的背部,富贵自不用说。”
蒯通看韩信已经动了心,便接着说:“如今楚汉相争,百姓死伤无数。两方相持不下,他们的胜败,便决定于您。您帮助项羽,项羽就胜;您帮助刘邦,刘邦就胜。我愿意剖开自己的心腹,拿出自己的肝胆,为您出主意,只是怕您不肯采用。我建议您,依靠自己的势力建立第三种力量,和他们三足鼎立。现在是最好的时机,您必须当机立断,不能再犹豫不决了。您去帮助项羽,刘邦一定饶不了您;您去帮助刘邦,刘邦怕您夺他的天下,也很危险。我听说过这样的话:‘上天给你的福分你不要,反而要犯错误;机会到来你不动手,反而会有灾祸降临。’请您认真地想想。”
蒯通已经将整个形势分析得很透彻了,但韩信认为刘邦对他很好,一方面不忍心背叛刘邦,另一方面也不相信刘邦会对他下毒手。他最终没有采纳蒯通的建议。后来,他被刘邦猜疑,还被吕后杀死了。
【成长心语】
肝胆相照的情谊并非友情的极致,却是友情的根本,唯有先将自己的心打开,朋友才能走进你的世界,分享你的喜乐,分担你的痛苦。朋友不分界线,不问贫贱,不管出身,可以是所谓的同道中人,即使曾经是敌,今日也可击掌为友。朋友不一定是能够帮你解决燃眉之急的人,却一定是给你勇气在困境中站直了别趴下的人。朋友不会介意你多久打来一次电话,多久才有一点消息,上次遇见匆匆几秒又何妨,心里记得的永远不会退色。罗曼·罗兰曾说过:“谁要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心,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欢乐。”打开你的心,让朋友进去,让它不再孤单,给自己一个体味天上人间快乐的机会。

精选历史典故六则作文 精选历史典故六则内容文案: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二》。
【释义】三个人谎报市集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谣言也会被人信以为真。
【历史典故】
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攻伐不断,为了使各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要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
魏国的太子要被送往赵国去当人质,魏王派大臣庞恭随行。庞恭担心自己长年不在国内,会有人陷害自己,于是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假如有一个人说市集上有只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不相信。”
庞恭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市集上出现了老虎,而且正在伤人,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这样的话,我就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恭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市集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那我应该就会相信了。”
庞恭说:“市集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可是经过三个人的谣传,就好像真的有老虎了。现在赵国的国都邯郸距魏国的国都大梁之间的距离,比市集离大王远多了,在背后议论我的人也一定不止三个,希望大王听到关于我的传言的时候,一定要明察,这样我才能放心地陪太子去赵国。”
魏王听了庞恭的话,知道了他的担心,安慰他说:“你放心去吧,这一切我都知道。”
于是,庞恭告别了魏王,陪着太子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了。
果然不出所料,他们刚到邯郸不久,便有诬陷庞恭的谣言传到了魏王的耳朵里。等到庞恭陪同太子回到魏国的时候,他已经失去了魏王的信任,此后再也没有见过魏王。
【成长心语】
小人的一大特色便是喜欢搬弄是非、兴风作浪。如果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谣言而影响自己和朋友的生活,不是太不值得了吗?所以,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智者。智者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介入谣言的圈子。你所在的圈子很有限,任何的闲言碎语迟早会传到对方那里。其次,如果你真的得知了别人的秘密,千万不能对其他人讲,没有人会真的替你保守秘密。要明白,保守了一个秘密,你就少了一次受伤害的可能,多了一次受别人赏识的机会。再次,如果自己被谣言的利刃刺中,一定要保持冷静,不予理睬是最好的办法,泰然处之、光明磊落,任何谣言都会随风而去。

精选历史典故六则作文 精选历史典故六则内容文案:

【出处】(西汉)刘向《列女传》。
【释义】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以防他学坏。形容慈母严格要求子女,教育有方。
【历史典故】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但是,孟子小时候,也和一般孩子一样,很顽皮,很贪玩,不愿学习,整天和小朋友打打闹闹。他的母亲为了让他受到良好的教育,花了很多的心血。
一开始孟子一家居住在墓地附近,儿时的孟子还不明事,不知什么是该学的,什么是不该学的。看到邻居们都以替人办丧事谋生,他也觉得新鲜,每日和一群小孩子在一起,嬉戏玩闹,也学着吹吹打打,打幡送丧,挖坑埋棺。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知道不能责怪邻里,他们就以此为生,但如果长久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孩子学到的也只有这些,长大了又能有什么作为呢?她深深地感到,这里绝非是自己想让儿子增长知识的地方,于是就搬家住到一个集市旁边。
集市之中每天都很热闹,各种叫卖之声不绝于耳,孟子又开始学着大人的样子玩沿街叫卖游戏。孟母又开始心急如焚了。她深知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不能让自己的儿子从小就在这种地方成长。她叹息道:“这里也不是我理想中要让孩子成长的地方。”于是她又一次带着孟子搬了家。这一次搬到了一所学校旁边住了下来,孟子则学着大人的样子,模仿效法各种礼仪,孟母这才长舒了口气,觉得这次的选择是正确的,从此在这里居住下来,并对孟子倾心教诲,终使其成才。
【成长心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说明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成长和生活的重要性。孟母明白这个道理,为了给孟子创造最好的成长环境,不惜三次搬家。父母是你的第一任老师。在父母的熏陶感染下,你的乐趣、潜能、才华才有可能被激发,你的人格也可能得到很好的塑造。父母是你成长路上的强大后盾。

精选历史典故六则作文 精选历史典故六则内容文案:

【出处】《元史·彻里帖木耳传》。
【释义】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历史典故】
元朝的大臣彻里帖木耳,处理公务精明干练,善于决断。他对科举制度深恶痛绝,决心废除这种制度。后来,他升任中书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顺帝,请求废除科举制度,得到了丞相伯颜的支持,但反对的人很多,许有壬就是其中的一个。
许有壬对伯颜说:“如果废除科举考试制度,世上有才能的人都会怨恨的。”伯颜针锋相对地说:“如果继续实行科举考试制度,世上贪赃枉法的人还要多。”许有壬反驳说:“没有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的时候,贪赃枉法的人不也有很多吗?”伯颜讽刺他说:“我看中举的人中有用之才太少,只有你参政一个人可以任用!”许有壬不服气,举出许多当时中举的高官来反驳伯额。伯颜当然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于是两人争论得非常激烈。
第二天,皇帝在祟天门下达废除科举制席的诏书,满朝文武都要去听读,许有壬被特地安排在班首听读。尽管他心里非常不愿意,但又怕得罪皇帝,只好勉强跪在班首听读诏书。听读完诏书后,百官纷纷回府,许有壬满脸不高兴地低头走路。有个名叫普化的御史特地走到他边上,凑着他的耳朵冷嘲热讽他说:“参政,你这下成为过河拆桥的人啦。”这话的意思是,你许参政是靠科举当官的,现在宣读皇上关于废除科举制度的诏书,你跪在最前面,似乎是废除科举制度的领头人,就像一个人过了桥后就把桥拆掉一样。许有壬听了又羞又恨,加快步伐离开。之后他借口有病,再也不上朝了。
【成长心语】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指的是用时间来观察人的方略。所谓用时间来看待朋友,就是说看朋友是否可靠要长时期来观察,而不应在见面之初就对一个人的好坏下结论。因为太快下结论,你会以个人的好恶观念而发生偏差,影响你与别人的交往。另外,人为了生存和利益,大多会戴着假面具,甚至在达到自己的目的后就过河拆桥,这样的人是我们要小心应对的。用时间来看待朋友,才是朋友间交往的最正确原则。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精选历史典故六则》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历史典故六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精选历史典故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