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关于背水一战的历史典故作文 背水一战完整历史故事文案

2019-03-11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关于背水一战的历史典故作文 背水一战完整历史故事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背水一战的历史典故作文  背水一战完整历史故事文案

关于背水一战的历史典故作文 背水一战完整历史故事文案:

导语:背水一战,指汉语成语汉“背水一战”。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韩信简介】
韩信(公元前231~公元前196),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自幼熟读兵书,怀安邦定国之抱负。因家境贫寒,常食不果腹。曾受乡间流氓欺凌而受胯下之辱。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开始的时候投奔项梁,后来又跟随楚霸王项羽,但不受项羽重用。最后,韩信投奔汉王刘邦。开始,刘邦看不起貌不惊人,曾受跨下之辱的韩信,经丞相萧何力荐,才拜韩信为大将。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公元前196年,吕后以谋反罪名杀死了韩信。韩信临斩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以致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随后吕后下令诛杀了韩信三族。
【典故】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 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成语故事】
背水一战是韩信的大阴谋
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又展开了一场战争,这就是历史上的楚汉相争。
刘邦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叫韩信。韩信本来是淮阴人,项梁起兵以后,路过淮阴,韩信去投奔他,在楚营里当个小兵。项梁死后,韩信又跟了项羽,项羽见他比一般兵士强,就让他做个小军官。
韩信有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项羽都没有采用。韩信感到十分失望。等到汉王刘邦到南郑去的时候,韩信就投奔了汉王,被刘邦拜为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向汉王详详细细分析了楚(项羽)汉双方的条件,认为汉王发兵东征,一定能战胜项羽。汉王越听越高兴,只后悔没早点发现这个人才。打那以后,韩信就指挥将士,操练兵马,东征项羽的条件渐渐成熟了。
公元前205年,韩信偷袭魏王豹,灭掉魏国。10月,刘邦又派他与张耳率几万军队向东继续挺进,攻击赵国。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赵歇和赵军统帅陈余立刻在井陉口聚集20万重兵,严密防守。
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车对大将陈余说:“韩信这次出兵,一路上打了很多胜仗,可谓是一路威风,现在他又乘胜远征,企图攻下赵国,其势锐不可挡。不过,他们运送粮食需经过千里之遥,长途跋涉。现在我们井陉山路狭窄,车马不能并进,汉军的粮草队必定落在后面。这样你暂时给我3万人,从小道出击,拦截他们的武器粮草,断绝他们的供给,汉军不战死也会饿得半死。你在这里坚守要塞,不与他们交战,他们前不能战,后不能退,用不了几天我们就可活捉韩信。”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然后韩信又派出1万人沿着河岸背水摆开阵势。背水历来是兵家绝地,一旦背水,非死不可。陈余得知消息,大笑韩信不懂兵法,不留退路,自取灭亡。
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韩信、张耳假装败退,向河岸阵地靠拢。陈余则指挥赵军拼命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这时韩信埋伏的2000轻骑兵,见赵军倾巢出击,立即飞奔驰入赵营,拔掉赵国的全部军旗,换上汉军的红旗。
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这时汉军两面夹击,赵军大败。士兵们杀死了陈余,抓获了赵王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这就是成语“背水一战”的来历,这个成语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用于比喻有“决战”性质的行动,表示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与敌人决一死战。
文献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评价及借鉴】
背水一战中,成安君陈余没有使用广武君李左车的建议,利用有利地形,截断千里行军韩信的军队的辎重粮草,而自称义兵,御敌沙场不用奇计!匹夫也。
而韩信针对敌我双方的情况,有效制定了作战方针:
(1)谋定后动:侦查情报,判定了陈余没有用李左车计策,乃行军
(2)背水一战:韩信方几万兵力对战二十万以逸待劳敌军,并且士卒很多没有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采取了背水一战的兵家大忌战法,使士兵无处逃亡,死战。也可以骄敌,方便诱敌深入。
(3)换旗易帜:先使两千轻骑带两千汉军旗帜,趁陈余全军出动时侵入敌营换汉军旗帜以表现为汉军已突入赵军后方,在对方与我方死战不得利撤退时,使对方军心涣散,然后一击必杀,斩陈余,擒赵王歇。此计也是利用了张耳、陈余之间的个人仇恨,以及陈余自持兵力多,看到韩信背水一战轻敌之后信心百倍势必要擒韩信、张耳,轻敌、急功、仇恨上头的陈余中计了。
(4)收纳人才:战后千金寻李左车,当做老师来看待。体现了韩信尊重人才,自己虽然对战争胸有成竹,但还是保持谦虚,不断学习,同时为汉王招揽人才,问询征燕、齐的战略方法,为之后的战争做准备。
韩信作为汉初三杰的军事家,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充分的体现了他的惊世才华。行军谨慎,准备充足,用计别具一格,因势利导,不拘泥于传统战法,奇计奇效。

关于背水一战的历史典故作文 背水一战完整历史故事文案:

导语:历史典故中产生并流传下来的成语或者短语,都蕴含着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历史典故:背水一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 背水一战
【拼音】: bèi shuǐ yī zhàn
【解释】: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历史典故】: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这个故事演化出成语背水一战,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用于比哺有决战性质的行动。

关于背水一战的历史典故作文 背水一战完整历史故事文案:

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命手下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
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交战后,赵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汉军面临大敌,后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这是潜伏的那两千士兵乘虚攻进赵营。赵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被韩信打败。战后有人问韩信:“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将军为何明知故犯?”韩信笑着说:“之字死地而后生,这也是兵书上有记载的呀。”
背水一战:背水布阵,作最后的殊死战斗。指最后决一死战。

关于背水一战的历史典故作文 背水一战完整历史故事文案:

公元前204年秋天的一个深夜,在河北井陉口几十里的山洼子里,驻进了韩信的几万人马,他们是经过三天三夜急行军才赶到这里的。
趁将士们小憩之际,韩信把副将张耳叫到身边,一起商量破赵之际。
这次行动,是韩信向刘邦提出的战略计划,北伐代、赵和燕国,向东击齐,南下截断楚军的粮草供应,迂回包抄项羽。
刘邦十分赞同这个计划,并派张耳随韩信一起出征。张耳原来做过赵国的丞相,又做过十八王中的常山王,一直住在赵地,对那一带的地形相当了解。临出发前,刘邦再三叮嘱韩信,遇事多听听张耳的意见,韩信表面上答应,心里却在想:“那得看什么事了。”他知道,张耳是个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平庸之辈。
韩信的人马以势如破竹之势,一举打败了代国,又向赵国进发,把部队开进了赵国的腹地。赵国早就得到韩信要来奔袭的情报,可赵王也不把韩信当一回事。赵国有个善于用兵的将军叫李左车,他认为韩信远道奔袭,井陉口是必经之地,那里道路相当狭窄,车马不能并行,连装粮草的大车也很难进来。等到韩信一钻进那只口袋,他只须带三万人马,从小路包抄过去,来个两头夹击,就能置韩信于死地。
赵王听了哈哈大笑,指着李左车道:“你呀你呀,怎么忘了兵书上说的‘十则围之,倍则战之’的古训呢!对韩信这点微不足道的兵力,怕什么!要知道,我们有二十万大军哪!”赵王根本不愿采纳李左车的建议,李左车心灰意冷,再也不说什么了。
这个消息很快让韩信派去的探子得知,韩信听了,心花怒放。但内心又不禁暗暗佩服那个从未见过面的李左车将军,将来倘有机会,一定得朝他连拜三下,尊他为师。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韩信迅速整顿好队伍,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井陉口。
刚驻扎下来,张耳已把这一带的地形细细察看一番,他发现井陉口没有水源,万一被赵军围住,是坚持不了几天的。他向韩信建议,最好选个背靠山陵,前临水泽的地方安营扎寨。
韩信弦外有音地说:“张耳将军,将士们日夜兼行,够累的了,既然驻扎下来,就别麻烦了。”张耳还在坚持:“韩将军,我对这一带了如指掌,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我们被……”正说着,几位副将走进大帐,一致要求另换地方驻扎。韩信一口回绝。
其中一位将军动情地说:“韩大将军,难道你忘了当年的流浪生活,忘了你在河边讨饭的日子?……”韩信听了,一肚子不高兴,瞪了那将军一眼,那位将军也不知趣,继续说道:“倘若我们被赵国打败,全军覆灭,国破家亡……”“别说了!”韩信勃然大怒,“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里罗里罗嗦的,还不给我退下!”几位将军只好呐呐而退。
当天夜里,韩信又挑选了两千名轻骑,命他们每人带上一面小红旗,穿过山间小道,绕到赵军背后,埋伏在山沟里等待命令。
张耳百思而不解,但也不敢多问。
三更天时,骑兵们要动身了,韩信吩咐道:“天亮之前,赵军必定会向我们进攻,等他们一离开军营,你们立即冲进去,拔掉他们的旗帜,换上手中的小红旗。”他转身命令张耳,快给他们分发干粮,待明日打败赵军,一定让全军将士举行一次丰盛的会餐。张耳摇头苦笑,心里却说:“唉,敌众我寡,是吉是凶,是生是死,还不知道呢!”韩信看他那副模样,在他手心里捏了一下,意思是叫他沉住气,可张耳那颗悬着的心怎么也落不下来。两千名骑兵出发不久,韩信又派出一万人马,开到井陉口附近的绵蔓河以东,绵蔓河水深流急,韩信叫他们紧靠河旁,背水为阵。
这阵势很快传到赵王那里,赵王笑歪了嘴,得意洋洋地说:“韩信呀韩信,你连这都不懂,还带什么兵,打什么仗哟!”因为背水立阵等于切断了自己的后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这正是兵法的大忌。立在一旁的李左车却捻着胡须,默不作声。他想,韩信也非等闲之辈,难道这最普通的常识都不懂吗!这其中必定有问题。其实,这正是韩信用的计策。
天麻麻亮时,韩信使下令向赵国发动进攻,隆隆的战鼓把大山惊醒了;震耳欲耷的喊杀声把满山的鸟儿惊得四处飞散。赵国的大将陈余等待已久,只见韩信的主力将杀出来,立即指挥赵军迎战。他们依仗人多势众,兵强马壮,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猛攻,而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来势凶猛,势如排山倒海,把韩信压得抬不起头来,实在招架不住,只好败下降来;阵地上扔满了韩信部队丢下的战马、盔甲。骑在一匹黑马上的陈余高喊着:“将士们,冲呀!活捉韩信,论功行赏!”赵军的军队铺天盖地地向韩信的败兵猛追而去。
韩信无心恋战,带着人马一直朝后退,退到绵蔓河边,便无处可退了。
河面上白浪滔天,没有一只渡船,看不见一只水鸟,韩信纵身跃上一块矶石,大声道:“将士们,如果我们杀不出一条生路,就会被河水淹死,反正是死,倒不如拼上去,以死求生!”将士们只感到一股热血涌遍了全身,回转头来,呐喊着冲入敌阵。
一人拼命,十人难挡,更何况万人拼命呢!他们在韩信的鼓动下,挥刀舞剑,杀得赵军血肉横飞,抱头鼠窜。不一会,赵军便吃不住劲了,正想撤回军营,回头一看,自己的营垒上竟然出现无数面汉军的旗帜,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彩。赵军的将士们以为自己的阵地已经陷落,一下子乱了阵脚,成千上万人像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窜。
站在山头上的张耳挥着指挥旗,命令将士们两面夹击。将士们勇气倍增,争先恐后,奋勇杀敌,一鼓作气把溃不成军的赵军杀得个落花流水。大将陈余在混战中被乱刀砍死。战争结束后,有人向韩信报告,说他们抓住了一个赵国的将官。
韩信正要问是什么人,只见几个将士把一个浑身是血的人推推揉揉地带到他面前。韩信一盘问,呀,不是别人,正是赵国的李左车将军!他早就仰慕李将军的才能。在这之前,他曾下令,谁若活捉李左车赏黄金千两,没想到竟被他的部下活捉了。韩信伸开双臂,大叫一声:“李将军!”李左车一看是韩信,把头别了过去。
韩信立即把李左车带到帐下,用剑割断绑在他身上的绳索,然后纳头便拜。李左车不禁想起韩信小时候从别人胯下钻过的传闻,厌恶地吐了口唾沫,道:“别耍花样了,要砍便砍,随你处置!”韩信也不多说,命人赶快准备宴席,他要为李将军压惊。宴会上,韩信不断向李左车敬酒,并向他讨教破敌之计,季左车把手一摊:“现在我做了你的俘虏,怎么能与你商讨破敌之计呢!”韩信笑道:“有道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打仗上,我不如你……”李左车一愣:“何以见得?”韩信说:“当初,赵王倘若真的采纳了你的意见,我的脑袋怕早已搬家了!”一句话说得李左车面红耳热,连声道:“韩将军过奖了过奖了!”韩信那诚恳的态度,使李左车深受感动。当韩信再三向他求教下一步该如何行动时,李左车道:“依我看,你的这支军队由于长期作战,已经疲惫不堪,难以再战了!”韩信反问:“这么说,我想继续攻打燕国,是不容易的事罗?”李左车把头点点。韩信再三追问,李左车道:“容我再好好想想。”第二天天刚亮,李左车刚刚睁眼,见韩信立在床前,等候着他出的主意,李左车慌忙站起,小声道:“我想,你应该解甲休兵!”“解甲休兵!”“对,将你的人马驻扎在燕国边境,燕国也不知你在玩什么花样,其实你在养精蓄锐;然后,只要派一位使者到燕国送一封信,告诉燕王,你准备什么时候攻打他们,燕国一定会吓得发抖,必然会顺从你们;这样一来,旁边的齐国也会向你们投降!”韩信听了,喜出望外,连击三掌:“李将军,你莫不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哟!”他真的采纳了李左车的建议,不费吹灰之力征服了燕国。在庆功会上,张耳不解地问韩信:“兵书上行军布阵,理应依山傍水,而将军却背水立阵,当时将士们心里都不服,但结果还是取得了胜利,不知这是什么道理?”韩信答道:“兵书上也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你知道,我们这支部队大多是刚招募来的新兵,缺少严格的训练,战斗意志也不够坚强。再说,我带领这支队伍时间也不长,还没建立起真正的威望。在危急关头,大伙是不会听我指挥的。因此,我把部队置于危难境地,才迫使他们各自为战,以求生存。如果在安全的地方扎营,后面有路可逃,他们一见敌军来势凶猛,肯定会争先恐后地逃跑,那样,还怎么能打仗呢!”一番话说得众人口服心服。
将士们又七嘴八舌地问起了燕国为什么这么容易归顺。韩信莞尔一笑,把李左车推了出来,“这,你们得问问他,他是我的先生,我是听先生说了才那样做的。”李左车不好意思地把手直摆:“哪里哪里,我只不过是你们的俘虏,怎么能当先生呢?”韩信大声道:“是我的先生,也是众将官的先生!”他把经过一说,惊得在场的将士个个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关于背水一战的历史典故》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背水一战的历史典故》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关于背水一战的历史典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