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2017作文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2017版文案

2019-03-12 综合文案 类别:材料 9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2017作文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2017版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2017作文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2017版文案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2017作文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2017版文案:

她们,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们,是平凡的农家儿媳.十几年如一日服侍着卧病在床的婆婆.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她们的孝心感染了周围的群众,他们的事迹传遍周边村庄,她们是本村好媳妇——田某、石某。
田某、石某,是周家的两个儿媳.一提到两个儿媳婆婆总是感激地说:“我眼睛瞎了十年了,福云和桂英伺候俺比亲闺女还周到、体贴,下辈子我一定要报答她们”。俩儿媳却说:“这是我们做儿女的应尽的义务。”
自从两个儿媳嫁到家中,她们的丈夫在外打工,婆婆和媳妇在家操持家务,你谦我让,婆婆热情大度,媳妇勤劳贤惠,一家人生活的虽不富裕,却其乐融融。但好景不长,婆婆的眼睛感到不适她们俩赶紧带上婆婆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是青光眼、白内障,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婆婆的眼睛并没有好转,到了年底,老人的眼睛已完全失明,俩儿媳没有放弃,到处打听治病的良方,又进行了多次手术,也没能给老人挽留住光明,还欠下了沉重的负债。无奈之下两个儿子只好出远门打工挣钱,维持生计,偿还债务。家里就留下了两个儿媳和瞎婆婆、两个年幼的女儿。婆婆平时的饮食起居有大儿媳来照管,而5亩多的责任田、两个年幼无知的女儿就落在了二儿媳一人的肩上.老人平时每年的医药费用都需要3000余元,他们两个从来没因钱的事而红过脸。
她们两个却一年到头连件新衣裳都舍不得添,但她们没有一句怨言,按她们的话说:“咱庄稼人平时除了忙家务就是下地干活,好衣裳也派不上用场,只要老人孩子们都健康就比啥都强。”
平时,田某为照顾婆婆方便,就与婆婆住在一个屋,晚上可以随时给老人起来倒水、拿夜壶,老人年岁大了,睡眠时间少,有时半夜醒来还要和儿媳聊上一会.田某像伺候孩子一样伺候婆婆,夏天天天给婆婆洗澡,冬天把婆婆的手揣到自己怀里,让老人取暖,梳头、洗脸、剪指甲??一年四季,老人没穿过一件脏衣裳,没用过一床脏被褥。
嫂子的言行被石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了能让嫂子有更多的精力服侍婆婆,她一人把庄稼管理得很好,把孩子照看的健健康康。
假如你路过她们的家门口,你就会看见在一个种满了瓜果蔬菜的农家小园里,在煦暖的阳光下,微微摇动的椅子里,坐着一位安详的老人,正自在的收听戏曲,看不出因为身体的不适给她带来的烦恼,这一切都缘于她有两位好儿媳。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2017作文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2017版文案:

人物简介:王玉美,女,1973年8月出生,淮北市杜集区朔里镇沈集村村民。
事迹简介:王玉美,一个普通善良的农村妇女。结婚23年,她经历了旁人没有经历过的变故。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下了所有的苦难,不抛弃,不放弃,用爱和坚强撑起一个家。
正文:
意外降临打破家庭的平静
1993年,年满20岁的王玉美嫁给了朔里镇王台子村的段载亮。婚后公婆关心,丈夫疼爱,结婚后第二年,王玉美夫妻俩有了第一个孩子,小日子过得平淡而又幸福。“那时候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可是我们夫妻俩都年轻,想着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就在王玉美小两口憧憬着未来的生活时,意外突然来临。
1996年一天下午,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夺去王玉美大伯哥一家4口中3口人的生命,随后,王玉美的嫂子另嫁他人,一个幸福的家庭就这么没了。这一变故也让王玉美的公公、婆婆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两位老人的身体很快跨掉。从那时起,王玉美就一直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她像照顾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伺候着公公、婆婆。“我自从嫁到段家后,公公婆婆都对我很好,我这么照顾他们也是应该的。”王玉美的公公因患前列腺癌晚期和脑梗后遗症生活完全失去自理能力,所有饮食起居都得靠人照料。冬天,为了不使老人吃凉饭,王玉美就用一个小盆倒半盆开水,将饭菜放入盆内温着,一口一口地喂老人,一喂就是8年。
“我也有孩子,也会有老了的一天,照顾公婆也是给孩子做个榜样,也想减轻一点丈夫的负担。”邻居都说她的公公有福气,摊上她这么个好儿媳。王玉美公公临去世时曾说,都是王玉美照顾得好,让他在世上多活了几年。
公公去世后,婆婆一时半会缓不过来,王玉美对婆婆的生活起居更加体贴入微。婆婆患有严重气管炎和高血压,走起路来总是气喘吁吁,更是医院的常客。出院后,老人的行动不如以前灵便,为了更好地照顾婆婆,王玉美就让婆婆和他们夫妻俩同睡一个屋,夜里只要听到一点动静,她就赶紧起来。
祸不单行 磨难接踵而来
眼看着3个孩子健康成长,好日子刚有了起色,意外再次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让王玉美的生活雪上加霜。2010年的春天,王玉美的丈夫段载亮在修理鸡舍时不慎从屋顶摔下来,造成脑出血、脑骨盖破碎、全身多处骨折。经过抢救,命是保住了,可是段载亮却一直处于昏迷状态。“那时候,真是觉得天要塌了,最小的孩子才几岁,这日子以后怎么过。”王玉美没想到生活会让她经历这么多的磨难。看到泪流满面的孩子和焦急的公婆,王玉美强忍着痛苦擦干眼泪,她在医院里就告诉自己,“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就得我自己一个人扛起这个家了。”
接下来,最要紧的就是医药费,王玉美只好一家一家去借。“真的很感谢那些亲朋好友,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都伸出了援助之手。”靠着大家的帮助,王玉美顺利借到了救命的20多万元。两个月后,段载亮睁开了眼睛,王玉美看到了希望,可是医生的一番话,又让她跌入了谷底,段载亮虽然睁开了双眼,却成了不能说话、不能动的植物人。医生告诉她,今后,她丈夫还要经过漫长保养和康复治疗,至于什么时候能行走和说话还是个未知数。
“我都没有了主见,还欠着这么多钱,这日子以后还咋过。”看着原本一米八多的丈夫,如今已是骨瘦如柴的“植物人”,王玉美默默地流下了眼泪,“我当时就想,不能放弃,不然孩子就没了父亲。”王玉美下定决心,好好照顾生病的丈夫,“只有他在,这个家就是完整的。”
也就是从那一年起,孩子们好像突然长大了,开始帮着王玉美分担家务。为了维持生计,王玉美在地里种上菜,靠着卖菜、做些小生意,艰难地维持这个风雨中摇摇欲坠的家庭。“那几年,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咬牙坚持过来的,除了挣钱外,我还要照顾公婆,侍候不能动的丈夫,还有三个孩子正在上学,现在想想,我都佩服我自己。”再提起这些的时候,王玉美的脸上只有淡淡的笑容。
苦尽甘来 迎接新生活
靠着坚韧的毅力,王玉美领着这个家庭迎来了2013年的元旦。新年过去没有几天,王玉美的三轮摩托车和电瓶车都被偷了,这是家里仅有的值钱大件。“我当时就绝望了,认为老天一点都不给我活路了。”王玉美就对着床上的丈夫哭诉起来。“我记得当时我跟他说,这日子不能过了,我买瓶农药,我们一起死了算了。”就在王玉美哭的伤心的时候,来看她的妹妹突然对她大喊;“别哭了,俺哥流眼泪了!”听到这话,王玉美顾不得擦拭眼泪,就往床头凑,果然看到段载亮已经泪流满脸,王玉美一下子扑到他身上嚎啕大哭。
第二天早上,给段载亮擦脸的时候,他突然断断续续说了一句话,王玉美一下子就愣住了,“我没有听清他说的什么,反正就是高兴,从那时候起,他就能开口讲话了,虽然话不多,但是已经能清楚表达他的需要,我已经很满意了。”一个多月后的一天,王玉美像往常一样干活回家,还没有进门就听到院子里有声音,她还以为进了小偷。打开大门,就看到已经在床上躺了快3年的丈夫拄着拖把站在堂屋门口,笑眯眯地看着她。“我当时扔了手里的东西,一把抱住他,痛痛快快地哭了很久。”王玉美将近1000个日夜的辛苦,终于换来了丈夫的苏醒。如今,段载亮虽然还有些后遗症,但生活已经能自理。
王玉美81岁的婆婆还健在,跟着王玉美一起生活,虽然丈夫不能干重活,婆婆还要人照顾,家里的重担依然还在她的肩上,但是她每天都开心的生活,因为她看到了希望。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2017作文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2017版文案:

八十年代初,作为居民点的试点,他们村全部都改建楼房。由于当时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房子只砌了一层就停工了。奚春琴就和丈夫商量把前面阳光充足的大房间让给公婆住,而她和丈夫则睡在楼梯间。看到那里地方狭小且阴暗潮湿。公婆很过意不去,执意要把大房间给小夫妻住。可奚春琴却对公婆说,你们辛苦了一辈子,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理应要住的好一点,让你们幸福快乐地安享晚年,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等今后经济好转,把房子造好了就行了。而这一住就是近两年的时间。
岁月流逝,公婆的年纪一年比一年大,行动已有所不便,奚春琴照料的比以前更加细心周到了。婆婆曹巧英是老党员,参加支部活动时,奚春琴总是陪同前往,不敢有丝毫闪失。公婆都是苦出身,平时生活十分节俭,而奚春琴总是想方设法为两位老人添置衣物,为他们做可口的饭菜,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里里外外的事情从不让丈夫操心。
XX年初,随着城市化改造步伐的加快,奚春琴一家辛苦建造的楼房也被拆迁了。在租房过渡的两年时间里,奚春琴夫妇为让两位老人过得舒适些,坚持把床让给两位老人,而他们则打地铺。
XX年奚春琴退休了,并且娶了媳妇有了孙女,一家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分配安置房的时候,由于房源紧张,她家暂时只分到一套中户。为了让两位老人不再受租房之苦,奚春琴安排自己的儿子儿媳与老人一起生活,自己另外就近租了房子照料二位老人,周围的人无不羡慕他们有这么一位好媳妇。
XX年底,公公因为年老体弱,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而婆婆也已是87岁高龄的老人,身体又不太好,这样照顾公公的重任自然落在奚春琴肩上。她每天为公公洗漱更衣、端水喂饭、换尿布擦身体,还请理发师到家中为公公剃须理发等等不一而足。XX年2月,感受着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浓浓的亲情,公公安祥地去世了。为不使婆婆因失去相濡以沫的亲人而感到悲伤与孤独,奚春琴就把老人接到了自己的身边,对老人百般呵护,嘘寒问暖,每天还带着老人在小区散散步,让婆婆安享晚年生活。媳妇这么孝顺,婆婆曹巧英对她赞不绝口,逢人便说春琴比亲生女儿还亲,有媳妇的精心照料,她现在可真是享福了。
在悉心照料婆婆的同时,奚春琴还关心儿子的事业,全力支持他们去外地创业。奚春琴为人谦和,与街坊邻居关系相处的非常融洽。她还热心支持和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
奚春琴就是这样一位丈夫眼中勤劳能干、体贴关爱的好妻子;儿子、媳妇眼中和蔼慈祥、朴实善良的好母亲;公婆眼中通情达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妇;邻居眼中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XX年她被新北区妇联评为“十佳好媳妇”的荣誉称号。奚春琴用她的孝心和行动,赢得了居民群众的称赞和尊重,形成了孝亲敬老的小区新风尚。孙培娟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儿女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叫“顺”。人到老年,老人不太讲究吃穿什么的,只要心气好,比啥都重要。  结婚时,由于婆家兄弟姐妹多,加之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孙培娟决定婚事新办,一切从简,彩礼一份不范文大全采编要,对此,她受到了婆家和乡亲们的好评。婚后她们跟公婆一起住,努力的工作,为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经济收入。生活富裕了,公婆心里也乐滋滋的。工作之余,孙培娟包揽了家里的所有家务。公婆不识字,孙培娟和丈夫商量,给公婆买了个大收音机,并手把手的交给他们如何使用,把他们乐得跟孩子似的。  后来,她们有了孩子,一家老小更是其乐融融。可在女儿三岁时,公公却得了严重的脑血栓,经多方治疗后,病情有了好转,可后遗症非常严重。她见婆婆一个人忙前忙后的侍奉公公,怕她吃不消,便辞掉了干了十几年的工作,和婆婆一起照顾老人。为了给公公治病,几乎花掉了全部积蓄,到过的大小医院不下二十几家,只要有一线希望,她们就不放弃,就是这样,还是没能留住老人,终于在治疗了十几年后与世长辞,撒手西归。
公公去世后,婆婆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消沉了许多,终日愁眉不展,茶饭不思。看到婆婆这样,她便和爱人商量;发动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等和婆婆能谈得来的人,都来帮助跟她谈心,帮她走出阴影。婆婆虽然上了年纪,但是心灵手巧,针对这一点,孙培娟手把手的教婆婆修鞋垫,织围巾,分散她的注意力;晚上,又把一天的趣闻讲给她听;星期天,还让孩子陪她开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好长时间的努力,婆婆终于对生活又充满了信心。  婆婆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过去的苦日子,让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有胃病、神经衰落、腰痛病、心脏也不太好,为了让婆婆身体健康,孙培娟带她四处求医,在饮食上,也是尽量调剂着吃,最近还特意为老太太买了“孟氏拔罐”,和专治腰酸腿疼得膏药。老太太对媳妇是打心眼里喜欢。  长时间同婆婆的和睦相处,她们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一样的性格、相同的爱好、喜欢一样的颜色、就连喜欢吃红薯、南瓜、和胡萝卜都一样。婆婆常说“俺这个媳妇真是随俺!”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有红过脸,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耳濡目染,孩子们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也都要给奶奶买上点小礼物。今年春节,孙培娟建议排全家照,老太太非常高兴,儿子争着跟奶奶合影、媳妇也抢着跟奶奶和照、孙子孙女更是争着、抢着更她拍照,把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  二十多年的媳妇生活,使孙培娟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作为儿女,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的。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2017作文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2017版文案: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也是学生的老师。但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她用自己的孝顺和坚持闪现出了不平凡的光点。她的孝心和坚守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周边村庄,她就是xxxx镇xxxx村xxxx寨的农村妇女xxxx。
xxxx,xxxx年4月16 日出生,xxxx年与同村的小伙王化良结婚。自进入王家门那一天,她便饱尝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任劳任怨的付出,家庭和睦生活甜
刚结婚过门,面对的就是一位卧床不起公公和身体不好的婆婆,但早有心里准备的马侠毫不感到吃惊和意外,是从进门的第一天开始就承担起了所有的家务并肩负起照顾公公的重任。婚后,王化良和马侠夫妇和公公婆婆、守寡多年的奶奶一起生活。丈夫会点木匠手艺,跟随同村的人做点木工装潢赚钱养家,家里的事情帮不上忙,所以照顾奶奶和公公的任务就落在了她身上。马侠的公公由于长期卧床,四肢无力,马侠每天除了给公公端饭倒水之外,还定时的帮公公按摩按摩手脚,活动活动筋骨,公公被儿媳妇的孝心感动的哭了??每天的家务、一些家禽的饲养,家中的几亩地也靠她去经营,婆婆帮不上忙,但从未听她有过怨言,任劳任怨,每天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孝敬老人,和丈夫相敬如宾,勤俭持家,把家里的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条,一家人生活俭朴,和和美美,老人们对这个孝顺能干的媳妇逢人就夸。周围的邻居也对xxxx称赞有加。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虽然xxxx细心的照料患病卧床的公公,但是公公还是因病去世了,xxxx夫妇带着守寡的奶奶、婆婆和自己的两个孩子一起生活。虽然生活不富裕,但是一家人幸福的过着日子。
一声霹雳起晴天,家中顶梁柱尽失
xxxx夫妇靠着家里的田地和丈夫的手艺支撑着这个家。丈夫平时忙着做木工,xxxx在家就好好的照料老人和孩子们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作为家里的顶梁柱,xxxx的丈夫被查出来患有肝癌,无法医治,丈夫在临终前对马侠说“家里的老人孩子就交给你了,你受累了”让xxxx记忆犹新。xxxx年病魔夺走了相濡以沫的丈夫,家中的顶梁柱都不在了,这样的打击让xxxx悲痛欲绝。当时xxxx38岁,上有90岁的奶奶和70岁的婆婆,下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从此,这个家里就剩下三个寡妇和两个孩子,繁重的家务,拮据的经济,一下压在马侠身上,这样的日子怎么过啊??
不离不弃的坚守,一副弱肩挑重担
送走丈夫后,没有从丧夫之痛中走出来的xxxx变得寡言少语了,这种情况持续了好一阵子,家人看着着急,邻居们也着急。村干部和好心的邻居们时常的来找xxxx拉拉家常,劝说她还有老人和孩子要照顾,渐渐地,xxxx想到年迈的奶奶和婆婆,还有自己正在求学的孩子都得靠自己去照顾,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她擦干眼泪,重新振作,挑起了这个家庭的重担,掌舵家庭之船在风雨中前进。丈夫去世后,xxxx一家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没有了经济收入来源,全家只有靠薄薄的几亩地的粮食产出,但是家里上有年近90岁的奶奶和70多岁的婆婆要照顾,下有正在上学的两个孩子,家里的开销很大。面对这样的生活,xxxx并没有放弃,没有愁眉苦脸,她心里想,再苦再穷也得照顾好老人,也得让孩子继续上学。
尽管生活这样的艰苦,但是xxxx一家始终没有向村里伸手要救济,坚持自力更生。靠着家里的几亩田地,农忙时xxxx一个人在地里除草、撒肥??,为的就是保住田里的收成。除了耕作好家里的田地,为了补贴家用,xxxx跟随村里的妇女一起在附近的矿上餐馆找了份临工,这样既能照顾到家里又能有一份收入,就这样,xxxx用自己的一副弱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在这艰辛的道路上,家人的支持无疑是最大的力量。家里年迈的老人也尽自己所能的帮她分担,给她力量。年近90岁的奶奶心疼孙媳妇,平时在村里捡捡破烂,每当xxxx看见自己年迈的奶奶去捡破烂,心疼不已,担心奶奶的身体,常常劝说奶奶不要去捡,好好在家歇着;上进的孩子们也心疼母亲,孩子们只有用优异的成绩来慰劳妈妈。今年,xxxx的女儿考上了xxxx煤师院,儿子考上了临涣高中,这是让全家人都高兴的事。xxxx也满心欢喜,孩子出息了,可xxxx心里也在发愁,孩子的学费怎么办,但是xxxx也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耽误孩子,无论如何都要让孩子上学,自己再苦再累都没关系。
知道他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一笑而过,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平凡人平凡事见证不平凡的岁月,xxxx是个弱女子,她所做的为所有人都能做得到,那就是孝敬老人,抚育孩子等等一些家庭琐事。看似简单,做好难,就是这么平凡的弱女子却自强自立,支撑着一个平凡而温馨的百姓之家。
xxxx的事迹感动了所有的乡邻,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xxxx年10月,xxxx被评为“xxxx市十大好媳妇”,随后,市、县妇联、团县委、县中医院等多家单位对其进行慰问救助,在“xxxx市十大好婆婆”刘雪也与她家结成对子。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一定能帮她度过这个难关。
更多相关材料推荐:
1.2017最新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2.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3.县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4.教师最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
5.教师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6.市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7.社区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8.区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9.农村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2017
10.2017最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


结语:《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2017》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2017》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2017》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