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六年级作文 > 正文

我家乡的风俗(3)作文 我家乡的风俗350字文案

2019-03-07 六年级作文 类别:记叙文 12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我家乡的风俗(3)作文 我家乡的风俗350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我家乡的风俗(3)作文  我家乡的风俗350字文案

我家乡的风俗(3)作文 我家乡的风俗350字文案:

剪“鸭尾巴”是我的家乡安徽宿州一带的风俗。所谓“鸭尾巴”,其实就是学龄前的男孩子蓄的一根小辫子。这辫子与筷子一般细长,直直地挂在脑勺后。孩子到了六周岁,就要选个黄道吉日剪辫子——寓意剪除灾祸,剪出秀才。我自己剪时的情形已然淡忘,但这次有幸参加了表弟的“剪尾”仪式,这让我记忆犹新。
一大清早,仪式的准备工作就有条不紊地展开了。数字“六”成了当仁不让的主角。剪“鸭尾巴”的孩子必定是六周岁;酒席一共摆六桌,每桌六盘菜,六瓶饮料;甚至连亲友的红包都得统一封六百,或多或少都是不允许的。“红色”是当天的主色调。用来祭祀的山羊、鸭子,背上都要泼上红染料;红地毯从大门口一直铺到正堂;还要准备一套清一色的红铺盖:红被子、红床单、红枕头……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得一丝不苟地按规矩来,这样才大吉大利。
正午十二时,剪“鸭尾巴”仪式郑重开始。随着“噼里啪啦”的一阵鞭炮声,仪式拉开了序幕。表弟牵着两头红羊,自村口往家里走。我和弟弟一人手里抱一只红鸭,紧随其后,俨然成了他的保镖。往常表弟只有当“跟屁虫”的份,今天终于名正言顺地当了回头头。我猜这一路他心里除了得意还是得意。来到家门口,羊、鸭,还有我们一群小孩都被挡在门外,只有表弟踏着红地毯,在亲友众星拱月般的注视下,走向正堂。此时,正堂地上铺着一床锦缎大红棉被。表弟在大人的示意下一骨碌坐到了被子中央。这时,“呜里哇啦……咚咚锵锵……”喇叭锣鼓齐奏,两位舅舅被请上首席端坐。“吉时已到!”德高望重的老阿太朗声宣布。小舅揪起“鸭尾巴”,拉直;大舅手执红剪刀,小心翼翼地探身向前。只听“刺啦”一声,小辫子就应声被剪了下来。老阿太取出一张红纸,把辫子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据说,等到孩子18岁时举行成年礼时才能再次打开。这还不算完,两位舅妈还要帮表弟来个“脱胎换骨”——全身里外都换上新衣服。表弟还没从惊喜中回过神来,又一波更大的惊喜扑面而来——亲友长辈纷纷递上600大红包。大家把钱均匀地扑在棉被上,表弟躺下来在钱上来回打滚,美其名曰“财源滚滚”。滚完钞票,表弟起身从一锅烤得火热的沙子上跳过,预示着杀死晦气,今后的日子鸿运当头。
下午一时零八分,我们终于可以上桌就餐,祭一祭早就抗议八遍的五脏庙了。正当我们迫不及待地伸出筷子,准备大快朵颐之时,大人们齐声把我们喝住了。因为今天的大主角表弟还没有上桌。谁都知道,此时的他哪里还会感觉饿啊!早就被满满的宠爱塞饱了。在众人的催促下,他慢悠悠地动了第一筷……饱餐过后,大人们在地上铺了一层芝麻杆,所有的孩子都要在上面“吱吱嘎嘎”踩几个来回。节节高——想必是每一位家长对子女由衷的祝福。
剪“鸭尾巴”,剪去的是生活中的霉运和灾祸,剪出的是亲人的关爱和祝福。好想回到老家宿州,好想再剪一次“鸭尾巴”,即使是在梦里……

我家乡的风俗(3)作文 我家乡的风俗350字文案: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的家乡是甘肃,在那里,也有着属于我们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除夕吃年夜饭,元宵节吃汤圆等……但我最喜欢的风俗习惯是冬至节吃饺子了。
饺子可是我最爱吃的了,去年冬至,中午一放学,我可是十万火急地往家里跑,生怕回来晚了就没饺子吃了,我每次赶回家都赶上妈妈包饺子。我妈妈包饺子的技术可好了,擀的皮中间厚,两边薄,擀得还很快。妈妈拿起皮,用勺子挖一勺馅在饺子皮上,两个手一捏,再一顶,一个胖乎乎的饺子就捏好了。妈妈每十秒钟捏好一个,我看上去觉得很简单,也捏了起来。结果可想而知,一塌糊涂。妈妈便给我讲技巧,手把手教我。妈妈的教导,使我包得不是那么难看,但我仍然没有学会怎么包,只是勉强学会了擀皮。不过我和妈妈都觉得已经很不错了。饺子包好下锅了,不一会就熟了。两大盘饺子,散发出美妙绝伦的香味。经不住诱惑的我,早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一出门就听见人们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所以那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包饺子,到处散发着浓浓的饺子味。我却很疑惑为什么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哪?我上网查了查,相传东汉末年,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时任长沙太守,后来辞官还乡,路经白河,当时大雪纷飞,天气寒冷,他看到很多百姓御寒衣物破烂,而且大部分人的耳朵被冻坏了,于是,张仲景吩咐停止前行,搭起临时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做馅,然后再和面擀成面皮包住做好的馅,做成耳朵的样子放在锅里煮熟,名曰“驱寒矫耳汤”。老百姓食用后,浑身暖和,两耳发热,耳朵都医治好了,他的事迹广为流传,后来,每逢冬至,人们都模仿着做,以后就称为“饺子”。所以现在有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也有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我万万没有想到,原来冬至节吃饺子还有这样的来历,饺子是为救人才诞生出的,这让我对饺子产生了更好的印象。
那天冬至,我不但吃到了美味的饺子,还略懂了一点包饺子的技巧,最重要的是知道了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去年冬至我过得可真充实。

我家乡的风俗(3)作文 我家乡的风俗350字文案: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我的家乡都有用地地菜煮蛋吃的习俗。据说在这一天吃了地地菜煮鸡蛋,一年都不会头痛。

这天早晨,我和妈妈挎着篮子来到田里找地地菜。哇,还真多耶,这里一丛,那里一簇。我们撸起袖子干得热火朝天,虽然已累得满头大汗,但却满心欢喜,只想采得更多。用不了多久,我和妈妈的篮子已经装不下了。我们满载而归,回到家里,把菜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找来一口大铁锅放进去,再放入适量的水,最后放入鸡蛋,记住,千万别放盐,原汁原味才更香。煮了四到五分钟后,要把鸡蛋拿出来,把蛋敲碎一点点,再放进锅里煮,这样才更入味。煮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开锅了,我们小朋友围在灶台边,看着妈妈从锅里把鸡蛋一个个捞出来,放到凉水里。闻到那香味,我们不禁直咽口水。还没等鸡蛋凉冷,就迫不及待伸手去盆里拿一个剥开,边剥边被烫得只叫喊,吃一口到嘴里,满嘴清香,地地菜的香味完全融入到鸡蛋里。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呀。
小伙伴们,你们家乡有这样的习俗吗?这天,你们能吃到这么美味的地地菜鸡蛋吗?六年级李紫霜

我家乡的风俗(3)作文 我家乡的风俗350字文案: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许多的风俗,比如:绑花绳、配香囊、挂艾菖等等。不过我不是个心细之人,自然也不会做这些,我最感兴趣的当属吃粽子。
粽子是我最喜欢的食物之一,我总是忘不了那糯糯的口感与扑面而来的粽叶香气。小时候的我,每当到了端午节来临之时,我就会眼巴巴的盯着妈妈包粽子,时不时的吞咽一口唾沫。妈妈见了我这馋样,时常会忍不住地笑骂我一声“小馋猫”。
在端午节那天我就可以吃上我心爱的粽子了,妈妈刚把蒸好的粽子端上桌,我就立马伸出“爪子”,一把就抓住了一个粽子。可是粽子太烫了,我刚抓上来又立马扔了出去,嘴里还嘀咕着:“幸好我扔的快,要不然我就会被他给‘炸’死了!”众人听闻,哄堂大笑。我只好等它凉。
我等了好半天——其实才两分钟,终于能吃了。我拿起粽子揭开那碧绿的粽叶,一股甜腻腻的香气也随之而来。我将粽子一股脑全部塞进了嘴里,可是我怎么也嚼不动,只好一点一点吃。家人看到我这般模样,都笑了起来。
当然端午节也不止这些习俗,除过吃粽子,还有划龙舟、放风筝、祭祖拜神等等。
那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相传啊,爱国大诗人屈原遭受贵族排挤诽谤,先后流放至汉北河源乡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后,楚顷襄王只好跟那些贵族在一起逃难。屈原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5月5日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将农历5月5日设成了端午节。


结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我家乡的风俗(3)》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家乡的风俗(3)》,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我家乡的风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