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正文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笔记作文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笔记摘抄文案

2019-03-11 高一作文 类别:读书笔记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笔记作文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笔记摘抄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笔记作文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笔记摘抄文案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笔记作文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笔记摘抄文案:

(1)躁狂症表现特征
一是情绪高涨。
喜欢说话,但逻辑混乱和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转移话题。
自我评价高,喜欢夸大自己的能力和地位。绝大多数人只会看到自己的优点,看到别人的都是缺点,喜欢挑别人毛病,发现别人问题后又正好反馈回来:我比别人聪明。
我记着美国心理学家对2000个人做过调查,75%的人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
但同时我想说,如果思维观念上不认为自己比他人厉害,如果不有点自恋,相信自己,那岂不是人类都不敢冒险,不敢挑战,甘于平庸,那人类估计被进化之手剪掉了。
二是暴躁易怒
喜欢与人争是非,争对错。
争是非对错有一个问题,罗振宇提过,你完全认定自己的看法,否定对方的看法后,你就缺少了一种看问题的角度,现在的世界不断变化,变化非常快,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没准哪天对方的角度能解释某种现象,让你更清晰的认知这个世界的规律。
举个例子,我每天跟五六十岁的农民打交道,听他们说自己六七十年代以前吃“观音土”,一种颜色比较大的泥土,看着干净点。同时看着他们挑着七八十斤的东西,有时候下雨还来干活。
这时我想起我爷爷那辈对我说教,他们年轻的生活多么多么的艰难,当时我表面直点头,但心中很不耐烦。现在回过头想那时的生活环境给他们的精神和身体带来了多大的压迫和改变。
(2)躁狂症原因
躁狂症产生的原因,外在的刺激如失业,失恋,离婚等,也可能由于遗传因素。
有句话形容躁狂症患者很贴切,他们拼命想控制自己不能控制的,却在自己真正能掌控的地方完全失控。
(3)应对躁狂症
那控制什么了?作者说控制情绪,我倒觉得这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花开两朵,各表一枚。
控制情绪三步法,一是问自己,我是个容易冲动的人吗?我是个爱争强好胜的人吗?我是个易被情绪控制的人吗?如果是,找到源头进行根治。努力用阳光积极的态度生活,遇事不要头脑发热、冲动行事,给自己思考的时间。
二是三思而后行。
三是集中注意力。我发现前面几章讲的抑郁症,泛虑症,强迫症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无法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为什么容易被分散,被无意识的事物吸引?怎么做到注意力集中?
我在得到app王煜全专栏看到两篇文章回答了这两个问题,说了一个办法。
第一个问题,注意力分散,被动关注。表现有四个:关注风险,在原始社会,人类必须关注着四周的风吹草动,凶禽猛兽要不然怎么死了也不知道;关注意外,说不定天上掉个馅饼了,也可能掉把刀子下来了;关注重点;关注欲望,反正我坐客车,公交车时,如果有个美女上车,会不由自主的看一下。
集中注意力的方法-观呼吸。
我就原文摘抄下来了。
观呼吸是多数修行的起点,我们既可以让呼吸自主运行,也可以主动加以控制。这个特点是人体中独一无二的。
在观禅修中,需要达到的境界是,对呼吸既觉知关注,又不加以控制,当逐渐做到的时候定力自会出现。
意识不要随着呼吸进进出出,关注鼻子周围皮肤带来的微处知觉,对呼吸的粗细长短都不加以干预。
刚开始训练的时候,走神很正常,不必苛求责备自己,迅速拉回来就好,保持平静的状态,专注在呼吸上,不要有任何情绪的波动。
时间最好超过20分钟,如果空闲,一两个小时更好,静心的效果会随着时间慢慢积累。
作者的控制情绪方法说完了,谈谈我的解决办法。
我的方法,逻辑基础是建立在:躁狂症患者拼命想控制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却在自己真正能掌控的地方完全失控。
患者被情绪控制是失控的表现,作者是从情绪失控之前进行处理。我想的是从分清自己哪些事情能掌控,哪些不能掌控开始。
分清楚的原则就是客观一点。网上经常看到球迷对国足的指责调侃,假如因为哪个球员失误导致丢球,这个球员出现在球迷面前,估计可能被球迷愤怒的口水淹没掉。说实话看着自己喜欢的球队输球,刚开始心里会很愤怒生气。但切勿影响了自己的心情,下一周的工作,生活,因为它的输赢你无法掌控。
还有的人拿着三千元的工资操着国家领导的心,我认识的农民有几个更厉害,操着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心。
还有就是父母教育子女这块,父母都没做好,以身作则,何以让孩子多学习,多看书,自己整天在麻将馆里。
这时我想到纪连海老师《康熙大帝》里面一段历史。
甘总督望着北京方向,恭敬地跪下,叩头三次。然后缓缓地拔出佩刀,他想用自己的刀,自己的手,完结自己的性命。英雄死得很慷慨,能够完结英雄性命的,只有英雄与苍天。当甘总督闭上眼睛的时候,一个颤颤的声音打断了他自杀的进程:爹,让孩儿先死!甘文焜的四儿子甘国成跑上去夺下他爹的刀,立即自刎,自刎后把刀重新递给了甘文焜,甘国成的尸体方才倒下(尸乃踣),鲜红的血,溅射在甘文焜的身上,甘文焜一阵叹息。“是儿勇于我也!”一声赞叹后,甘文焜自杀。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不是谆谆教诲,教育也不是呵斥鞭挞,教育是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行动,为子女塑造一个良好效法的典型。子女不孝,不要怨天尤人,要怨只能怨自己。
(4)海格力斯效应
书中提到一个海格力斯效应,指的就是,当你对他人有敌意并且进行攻击的时候,对方也会憎恨你并且想办法报复。双方互不相让,于是仇恨越来越深,报复的手段越来越强烈,最后双方都会付出惨重代价。
这是躁狂症喜欢争对错是否的另一个弊处吧,这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仔细听,争论的话语多是挑战对方的自尊和底线。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笔记作文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笔记摘抄文案:

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 陀斯妥耶夫斯基用冷峻峭厉的笔锋,在《罪与罚》中无情地展示出人性的虚伪、冷酷、残忍和狡诈。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个因穷困而辍学的法律系大学生,他租住在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内,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 拉斯科尔尼科夫已经很久没交房租,房东太太也停止了伙食供应。在这样一种窘迫穷困潦倒的状态下,他对生活的一切厌倦不堪。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放高利贷的老寡妇阿廖娜,老寡妇的刻薄和富有深深刺伤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自尊心。他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在他眼中,老寡妇无情,冷酷,对社会毫无用处,是吸人血的虱子。杀机,在他第一次见到老寡妇时就有了。
陀斯妥耶夫斯基用大量篇幅描写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的动机和准备。其实一开始拉斯科尔尼科夫就在挣扎。他并不是一个习惯性的罪犯,甚至一想起这个犯罪的念头,他都觉得肮脏,卑劣,可恶。可是社会处处可见的不公平又不断推动着他的犯罪动机。最终,他向老寡妇举起了斧头,顺便也杀掉了老寡妇的妹妹丽莎维塔。这个妹妹的出现是个意外,他并没有想过要杀她,只是她出现在了一个不恰当的时间。 丽莎维塔是个善良的人,她热爱上帝,与人为善,她的死不断拷问着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良心。杀死老寡妇是为民除害,仿佛有一个正义的目的,而杀死丽莎维塔却仅仅是因为害怕罪行暴露。 拉斯科尔尼科夫不管为自己找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他的内心始终都无法回避善良的丽莎维塔。尽管他很聪明,狡猾诡诈的与波尔费利斗智斗勇。但对罪行败露的恐惧,对人生的绝望,时而亢奋,时而颓废的复杂心里却让他几乎精神崩溃。杀人,并没有改变他糟糕的现状,并没有实现人生理想,反而更糟糕,更绝望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风格非常锐利,特别对人物复杂的心里从来不吝笔墨,对人性赤裸裸的揭露是入骨三分。拉斯柯尼科夫的内心如同一个不可揣测的深渊,包含着人类所有的善良与残忍、诚实与虚伪,痛苦与微笑、平静与疯狂、忠诚与背叛、聪明与诡诈。这其实就是我们的内心,只是很多时候,生活的美好粉饰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看自己过于美好了。
整本《罪与罚》,充满了绝望和挣扎,但如果只是这样,这部作品就算不得什么。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个伟大的作家。除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罪与罚,还有妓女索尼娅的爱和接纳,除了罪与罚,还有十字架的救赎。当拉斯科尔尼科夫不顾一切的向索尼娅吐露了实情后,他问索尼娅:“你为何不骂我,却拥抱我呢?”索尼娅说:“因为全世界没有比你更不快乐的人了!”。当他问索尼娅这一生的苦难,上帝的回答是什么?索尼娅给他念完了圣经中拉撒路死而复活的故事。当他问:“你觉得我卑贱吗?”索尼娅说:“不,你只是在受苦。”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内心因一个妓女的爱,在不自觉中走向了救赎之路。他自首了,并向社会承认了他的罪行。索尼娅是这部作品中最美好的人物,而这种美好的背后,是她的十字架。十字架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中一再出现的,是“主动选择悲悯苦难、选择与他人一起受苦”的象征,是基督救赎人类的象征。拉斯科尔尼科夫自首前,他问索尼娅:“你会离我而去吗?”索尼娅说:“不会,无论你到何处,我都跟着你。”当拉斯科尔尼科夫向索尼亚要十字架,索尼亚给了他自己带的十字架,而她带上了丽莎维塔的十字架。他说:“这是一个象征,意味着我将要背十字架了。”这个一直不相信上帝的人终于愿意背自己的十字架。耶稣说:“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
人的苦难究其原因是因为人的罪。解决苦难和罪的问题最终都会回到圣经,回到耶稣的十字架。托尔斯泰的《复活》,雨果的《悲惨世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无一不是表达了这个主题。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拉斯科尔尼科夫从心里忏悔他的罪行,从愿意背十字架那刻起,他已经脱胎换骨,象拉撒路一样复活了。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笔记作文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笔记摘抄文案:

看这本书的人大概分看完了与没看完两种。
看完的人(讲真,感觉很牛),一种是不受其影响,天性自然、乐观,内心强大的人;另一种就比较无奈了,感觉整个人都不好,可能会太过认真,去理解明明不能理解之事,反而愈加探究,以至自己害怕、恐惧。这个恐惧一方面是对其所想、所思的事而恐惧,而另一方面恐惧则尤指对自己所想所思过度,会不会自己也变成精神病或心理存有障碍的恐惧,而后者的恐惧感会影响这个人的现实生活,会不安,恍惚。看一本书能颠覆这个人的认知、世界观,不是说这本书有多么好,只能说这本书的视角,所阐释的思想领域与正常人平常所观的太过差异、遥远,所以,不建议心理承受能力小的人过于接触它,毕竟,一个与日常相距较远的一些思想、人或事,不了解或许不会对自己产生不必要的多虑,但一旦了解,可能总会有一种“异端”的眼睛在注视着自己,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让你脱离日常,变得“疯狂”。
而另一种没看完的自然是由于上述的担而选择放弃,记“认真”地输了的一类。选择放弃的原因可能认为没有必要去接触与自己认知观相差悬殊的观念,也可能是因“恐惧”,害怕自己深受其影响而放弃看完它。其实,我也没有看完,只是看了前几章,原因大致也讲过,不过,一口气读完它的明显是一个异于常人的能人。不是认真的就输了的感到无奈、焦灼,就是认真的就赢了的感到激动与满足好奇心的兴奋。
对于书中的一个个“想法”,就应该用一个个的时间段分别去了解,然后再“遗忘”它们。人们恐惧的是未知,而思想的未知性是繁杂的,同一时间被多个未知所迷惑,认知会产生波动,人显然会迷惘,甚至可能崩溃。为满足自己的好奇而疯狂可以,但为此而寝食难安,生活苦痛则显然得不偿失。所以,对于《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隔一段时间读一章或许会让其既不影响自己的认知,反而又能理解一个新的认知,丰富自己的思想。
谈及疯子与天才,很早之前在“为人的‘瑕疵’与哲学家都是疯子”里说了很多,现在看来,起初的思想萌芽那大概都是由于下面书中那一段话而来:
“有那么一个精神病人,整天什么也不干,就穿一身黑雨衣,举着一把花雨伞蹲在院子里潮湿黑暗的角落,就那么蹲着,一天一天地不动。架走他他也不挣扎,不过一旦有机会还穿着那身行头打着花雨伞原位蹲回去,那是相当地执着。很多精神病医师和专家都来看过,折腾几天连句回答都没有。于是大家都放弃了,说那个精神病人没救了。有天一个心理学专家去了,他不问什么,只是穿的和病人一样,也打了一把花雨伞跟他蹲在一起,每天都是。就这样过了一个礼拜,终于有一天,那个病人主动开口了,他悄悄地往心理学家那里凑了凑,低声问:‘你也是蘑菇?’”
所站的角度不一样就永远不了解另一角度的事物,如一维、二维、三维以至四维空间的相互阻隔般,物理性的,绝对性的无法完全了解与熟知,所谓的天才与精神病患者或是疯子,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似,而且还可以相互转化或共存。让日常之普通之人感叹生存的不平常,并为之兴奋的非日常之事,当属于好奇与未知。所以人类才会进步,因为对人类纯粹的思想而言,未知的诱惑力是思想前行的风帆,认知会走在物、理、客观的前面,这里不是说唯物或是唯心,这里只特指由事物所引起的好奇,所引起的为未知而产生的探索会出现在探索明了这个事理之前,这里尤指这一阶段。
于是,它可称为一本极好的书,无论其事例是否为真(应该为真,毕竟是访谈实录,但也不排除文学上的二次加工)。但不建议一次性读完,因为感觉大部分人都会承受不了,由好奇、认为有趣再至烦躁、恐惧,它会引你进入另一类人的世界,让你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事物,以至于你与你之前的角度产生隔离,至少在一定时间,会让你“疯狂不止”。
那么,至此为止。感叹作者真是“疯狂之人”啊。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笔记作文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笔记摘抄文案:

偶然在书店看到天才疯子这本书,一直听说但从未看过的,思虑再三决定买下来。
不得不说高铭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他就像一个听众去到每一个“精神病患者”身边听故事,并且能让他们真情实感的把故事讲出来,同时也对“精神病患者”抱有平等的尊重,他很少称呼他们为精神病患者,而是简单平等地称呼为他,她。
在他的书里,那些特别的精神病患者说的不是疯言疯语,而是在表达他们的世界观,对这个世界,对人,对人生的感受以及认知。每一个人都特别。
有的被“正常人”不理解的疯子更像是不被认同的天才,他们对天文,物理有自己独特认识。
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个故事,患者讲述自己来自另一个星球,同时解释了他来到地球只是为了采取地球的信息,以及他们的星球把他输送过来的原理,同时告诉作者采取完毕他就会被自己的星球召回。
那一章节说明他是被星球选中的人,他详细的解释他的星球是是通过数据压缩,记录的方式把他送过来,他通过所见所闻已经通过数据传输到他的星球。
作者被他的“先进的思维”折服,但是他的理论并不能被证明,作者站在相信的观点上思考这一问题,并在交流中向他提出一个问题:他的星球怎样能召唤他回去。
在这个问题上他被问到说不出答案,之后作者在和他沟通中提示他就像地球上的向太空发射的探测器一样人类把它发射到太空中就为它提供足够能量,让有的探测器记录目的地的信息传回地球。
但是地球人在设置之初就没有想过召回它们。那些探测器在完成地球人的使命之后将被抛弃,并且永远被抛弃在茫茫宇宙不会被召回,永远在陌生的空间存在。
在这本众多故事里这个故事是感触相对较深的,高铭并没有直接告诉“他”结果,而是在某一次的谈话中用提示的方式表达地球人类向宇宙发射探测器但不会把他们召回的。他在反应过来“他”是他口中的空间向地球发射的探测器,当他完成任务他的价值也就终结,他也将永远存在这个空间直到生命终止。
这个故事中的“他”在被作者提示后,作者高铭再去看他时,他很平静的接受治疗,不再闹。
这可能是书中唯一有过感性描述的一个故事。作为一个“正常人”我知道地球向别的空间发射探测器是为了获取资料,并且从没有想过把它们召回来。看书时我就在想如果地球发射的探测器有思维会怎样看待自己被永远抛弃这件事。
当燃料耗尽完成了地球的任务它们将会被永远地留在别的空间,留在陌生而浩瀚的星球。如果它们是有思维,这该是一件悲伤的事
书中很多故事都不知道真假,因为那些“他们”被“正常人”定义精神病人,同时他们的提出的某种观点无法证实真假。但书中表达的一个观点是:正常人和精神病都只是定义不同。每个正常人都有可能是精神病人,只不过你的精神病没有影响到定义中的正常生活。
同时作者提出一个问题,如果精神病患者在发病时是快乐的,那还需要治疗使之正常吗?有一个精神患者喜欢撕裂东西,他家有足够的物质条件以及有人照顾,当他喜欢撕裂东西的症状变得已经影响“正常的”生活时他的家人并没有要求治疗他,因为当他撕裂东西时他整个人是快乐的。如果“患者”在感到快乐而他的行为没有影响到别人且自己能负担那么就没有必要治疗。
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书笔记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