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 正文

诗经菀柳 原文翻译|注释译文|鉴赏赏析作文 诗经菀柳注音文案

2019-03-07 高二作文 类别:其他 9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诗经菀柳 原文翻译|注释译文|鉴赏赏析作文 诗经菀柳注音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诗经菀柳 原文翻译|注释译文|鉴赏赏析作文  诗经菀柳注音文案

诗经菀柳 原文翻译|注释译文|鉴赏赏析作文 诗经菀柳注音文案:

菀柳 (兔死狗烹的悲剧)
菀柳
——兔死狗烹的悲剧
【原文】
有菀者柳①,
不尚息焉②
上帝甚蹈③,
无自暱焉④
俾予靖之⑤,
后予极焉⑥。
有菀者柳,
不尚惕焉⑦。
上帝甚蹈,
无自瘵焉⑧。
俾予靖之,
后予迈焉⑨。
有鸟高飞,
亦傅于天⑩。
彼人之心,
于何其臻(11)。
曷予靖之(12),
居以凶矜(13)。
【注释】
①菀:枝叶十分茂盛的样子。②尚:庶几。③蹈:动,指变动无常。④暱(n i):亲近。⑤俾:使。靖:谋划。⑥极:诛,责罚。⑦愒(qi):歇息,休息。瘵(Zhai):病,生病。⑨迈:行,指放逐。⑩傅:到达。(11)臻:至,到。(12)葛:为什么。(13)以:于。凶矜:凶险。
【译文】
枝叶茂盛的柳树,
谁不想在树下歇。
君王喜怒太无常,
不要与他太亲近。
若使我去谋国事,
结果必定遭诛杀。
枝叶茂盛的柳树,
谁不想在树下歇。
君王喜怒太无常,
不要与他太接近。
若使我去谋国事,
结果必定遭放逐。
鸟儿展翅高高飞,
一直向上飞到天。
那人内心摸不透,
何处才是那止境。
为何让我谋国事,
把我置于凶险地。
【鉴赏赏析】
兔死狗烹,是人们用来比喻事成之后就把曾经效劳出力的人抛开或杀掉,就像野兔死了之后,猎狗再也无用武之地,于是便被杀掉煮来吃肉。
这类悲剧从古至今不可胜数,不必我们—一列举。值得注意的倒是,我们如何保护自己,不致被别人过河拆桥、被别人煮来吃肉?
翻脸不认人的小人和野心家大有人在,有时我们被他们蒙蔽完全可能。然而,一旦我们有所醒悟,就该认真想想出路的问题。最可怕和不可救药的是,既已醒悟。还继续幼稚地抱有幻想,天真地以为小人野心家会良心发现、立地成佛。等到刀子架到脖子上那一天,连后悔都来不及及时醒悟,出路是有的。可以金蝉脱壳。力量不够强大时,翅膀尚未长硬时,不妨以阴谋付阴谋,以诡计对付诡计,巧妙地以走为上计。不等对方把刀子磨快,便逃之天天。把根留住,将会形成对方的心腹之患,便之坐卧不安。
可以激流勇退。事成之后,知道结果不妙,主动引退,不存啡份之念,可以正大光明地、体面地享受已获得的成果。这样做也需要技巧,使对方无法以任何理由举起刀来。也可以将计就计。当力量强大到足以同对方抗衡之时,一旦觉察到阴谋,便当机立断,先下手为强,趁对方刀子没有磨好时将其除掉,不发慈悲,不存幻想,不留后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诗经菀柳 原文翻译|注释译文|鉴赏赏析作文 诗经菀柳注音文案:

【晚春】
作者:韩愈
原文: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1、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2、不久归:将结束。
3、杨花:指柳絮
4、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5、才思:才华和能力。
诗意: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
炯想留住春天的脚步,
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
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赏析:
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陰,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元和十一年。注引朱彝尊【批韩诗】云:“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却是如此。”的确,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诗可谓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诗题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诗人全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或“斗”或“解”,活泼有趣。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
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细审诗意,诗人当是赞赏杨花的。“无才思”应是故作顿挫的谐谑之笔。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诗经菀柳 原文翻译|注释译文|鉴赏赏析作文 诗经菀柳注音文案:

《塞翁吟·草色新宫绶》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草色新宫绶,还跨紫陌骄骢。好花是,晚开红。冷菊最香浓。黄帘绿幕萧萧梦,灯外换几秋风。叙往约,桂花宫。为别翦珍丛。雕栊。行人去、秦腰褪玉,心事称、吴妆晕浓。向春夜、闺情赋就。想初寄、上国书时,唱入眉峰。归来共酒,窈窕纹窗,莲卸新蓬。【前言】《塞翁吟·草色新宫绶》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赠别词。此词上片写作者请友人归来赏菊,主要表达对丁宏庵的祝贺及称羡之意;下片空际转身,另换一境,纯以宏庵之妻的口吻娓娓道之,亦有规劝其不要抛弃糟糠之妻之意在。全词的主旨是劝友人归隐,为赠别词的妙篇。【注释】⑴塞翁吟:词牌名,以《淮南子》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故事名之。双调,九十二字,前片十句,六平韵;后片九句,四平韵。⑵宏庵:即丁宥,字基仲,号宏庵,钱塘人。即《法曲献仙音·放琴客和宏庵韵》词提到的丁宏庵,梦窗之友。⑶妆:一本作“女”。【翻译】无。【赏析】此疑为宏庵新量珠(即纳妾)之作。“草色”两句。言宏庵官运亨通,胸上佩戴着新的宫制绶带,跨着骏马在大街上夸官。“好花是”三句,以花喻人,点明宏庵是晚岁发迹。言宏庵像珍稀花卉一样,时间越晚,就越是开得鲜艳。又好比是深秋的晚菊,在百花萧瑟时却能一枝独放,占尽香艳风光。此亦为暗喻宏庵晚年又得一妾。“黄帘”两句,回叙宏庵未官之时,似帘外萧萧西风吹打下的黄花般清贫生活,如今思来犹如梦幻。词人说:你守着孤灯在寒窗下攻读,经过几度秋风,才赢来现在的春风得意之日。“叙往约”三句,是词人赠宏庵的贺辞。词人说:我俩曾经相约,发迹后一起到桂花宫中欢聚。现在你不但“蟾宫折桂”,而且还“别剪珍丛”即新纳一妾。从这儿也可知丁、吴两人是无话不说的多年老友了。“雕栊”三句起,是词人代宏庵之妻立言。三句言宏庵离家赴仕,他的妻子从雕花的窗隔中望着夫君渐行渐远。丁妻在家中因思念宏庵之故会日渐消瘦,她祈祷着:夫君不要因为功业已成而见异思迁,被那些浓妆艳抹的吴娃所迷惑。这实是梦窗讽规朋友的善言。况周颐《蕙风词话》评论:“‘心事称、吴妆晕浓’七字,兼情意、妆束、容色。梦窗密处如此等句,或者后人尚能勉强学到。”可见梦窗炼字句的功力确是不凡。“向春晚”三句。言丁妻想起过去一个春夜,宏庵写成了《闺情赋》,又想到宏庵写好了国书将要上呈皇上之时,夫妻俩是共同欣赏,共同庆贺,夫唱妇随,眉目传情,真是恩爱非常。“归来”三句,是代言,也是祝辞。言丁妻多么希望夫君能尽快衣锦荣归,夫妻俩就可以共饮美酒,庆贺夫君衣锦荣归。到那时夫妻俩还可以在闺房中亲亲热热,或许还可以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富贵儿。结句“莲卸新蓬”,就是含有祝生贵子的意思。梦窗词章法上善于回环穿插,时空交错,令人目眩心迷。贬之者认为作者依靠辞藻堆砌,没有脉络;褒之者认为吴词不仅绵丽,而且脉络井井。关键在于他在词意转折提顿的地方不以虚字显明,而是“用实字或静辞,以为转接提顿者,即文章之潜气内转法。”(《蕙风词话诠评》)。此词上片写请友人归来赏菊,下片空际转身,另换一境,叙事繁多,几乎一句一事,都是设想之笔,各事之间,又均无转折提顿的虚字,而且各事又用典故、丽语,初读难免会产生王国维所谓的“零乱碧”的感受,但细细研读,就可感知他在时空交揉中又用了“潜气内转法”,全词的脉络还是井然有序的,就如夏敬观所说的“外涩内活”。词中所有那些设想之景,正是词人真实心声的流露。破坏了时空的常规,却使心灵显得越发自由,自我意识也显得更为强烈了。词中那些“草、紫陌、菊花、秋风、酒、莲蓬”等意象从感官上看就已是美不胜收,当仔细阅读,理清了各事物之间紧密连接的关系之后,就愈发能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款款情谊了。前后句之间虽然都以实字转接,但前后情景之间的联系却是完全按照作者内心的流程泄露下来。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诗经菀柳 原文翻译|注释译文|鉴赏赏析作文 诗经菀柳注音文案: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