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正文

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作文 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论文文案

2019-03-08 高三作文 类别:应用文 2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作文 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论文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作文  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论文文案

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作文 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论文文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在全党全国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思考科学发展观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关系,研究和探讨当代青年大学生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成才观、学习观、就业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1、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是大学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其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民族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21世纪是社会全面进步、个人全面发展的世纪,关注人的发展将成为世界的潮流,社会竞争也将转变为人的全面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想从容应对激烈的竞争,必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2、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是大学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以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为标志的以人为本恰恰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明确正确的成才观对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大学生要成长成才,就要树立市场经济观念,把个人兴趣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谋事方向,按照正确的成才观的要求,不断解决好自身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创造突出的工作业绩,努力成长为一名全面发展的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树立并践行科学的学习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途径
肩负使命、面对挑战,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只有树立以正确的成才观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通过践行科学的学习观这一主要途径,才能成长为社会所需之才。
1、大学生要成才并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学习观
要自觉培养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社会在不断前进,事物在不断变化,现代人也应不断进取、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学会学习是个体获得自由发展的手段,在大学期间要奠定人的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特别是适应自身特点的自学方法及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当代青年大学生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各种知识,力争学会认知,获取对事物和现象理解的手段,要学会用已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逐步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2、在实践中落实科学的学习观是大学生成才和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
当前大学生要努力锻炼实践能力。从社会发展需要和当前就业的形势来看,不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相关知识、不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是不受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的。为此,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假期社会实践来了解社会,来体会专业知识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课题设计来灵活运用专业知识以及通过创新实验去做一些创造性的探索。
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内容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的要求,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党和国家这些政策的提出,为我们大学生的就业指明了方向。
1、去除“自我化、功利化,和目标短期化”的错误就业观。
传统的择业观念和大学生中存在的许多择业误区,对大学生的思想、职业理想产生着较大的影响,如在择业过程中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社会知名度高、经济上实惠的就业岗位,到东南沿海地区去、到外资企业去、到大城市去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因此,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当去除错误的就业观,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树立“建设祖国、服务人民、适应社会、实现价值”的正确就业观。
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大学生积极地参与,而每个大学生也只有把自己的理想和才能融入到社会之中,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相适应,才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当代大学生要摆正国家与个人的位置,分清主次,在选择职业时,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重,把个人需要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同报国、奉献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到祖国急需人才的地方去,以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为坐标,合理设计自己的成才之路。
总之,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明确自身的使命和责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把建设祖国、服务人民和适应社会与实现自我价值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拓进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长为国家和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而不断努力!
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作文 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论文文案: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且要求“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对于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样对社会主义大学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
从表义上来说,科学就是符合客观规律,合乎基本逻辑,体现客观现实;发展就是要继承和革新,有所变化,能够反映时代性。而从根本上来说,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应用于我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实践,核心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人成才需要为本,基本要求就是以我校“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着力点,全面深化大学生素质发展的途径、方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学生工作理念创新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现代化教育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等教育作为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高校的学生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发展的实质就是在总结中革故吐新,核心也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环节的学生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步入国际化轨道,这就必将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要按照国际化的标准去衡量办学水平,所培养的人才规格也必将向国际标准转变;信息化、网络化的加速,使西方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不同程度地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灵魂;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激增,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高校体制改革,就业方式转换,学生的就业压力加大;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步伐加快,学生的传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等等。所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都迫切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换观念,探索新的工作机制,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全面创新,而思想是先导,要创新必先更新观念,转换脑筋,从传统的工作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从不合适宜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从不切实际的“高、空、虚”的工作理念中解放出来,以积极主动的精神面貌推动学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学生工作理念创新的核心内容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保证学生工作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六个方面创新学生工作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价值目标观。高校学生工作的传统的做法就是从学校的条条框框出发,要求学生去适应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和教育管理方式,这就容易脱离学生实际,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而新形势下学生工作必须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统一起来。“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一切都依靠和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为学生的现实发展需要创造各种可能创造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成才动力,把工作实实在在放到育人为本的这一个工作价值目标上。学生工作必须面向每个学生,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一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2.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素质的人才标准观。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创造力将成为社会经济进步的主要动力,成为关系市场竞争成败的决定性力量,那种“唯文凭、唯分数、唯专业”传统的人才观已不合时宜。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力方面,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对创造力的发掘,训练、强化、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热情和创造才能,积极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新世纪的人才应是能够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能够主动适应,积极推进甚至引导一系列社会变革的创新人才。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实现,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者担当使命。
3.树立突出主体、开发潜能、激发创造的工作方法观。传统的学生工作常常是管而不导,堵而不疏。这种治标不治本、浮在面上的学生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和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张扬与优化。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为学生进行需要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调整提供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通过正面引导、反面惩戒来进行学生的需要诱导;通过动机激励、过程磨砺、利益驱动来进行学生的需要驱动等等,激发创造学生内在成才动力,从道理上说服学生,让学生弄清是非,权衡利弊,从而使学生正确规范自身行为,确选择调整自身在学习、生活中需要结构。而教育观念要打破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布局的模式,适当地提倡拉开档次,铺开阶梯,允许有部分人先走上去,另一部分人再扶上来的育人的阶梯原则。
4.树立体现互动性、层次性、整合性的工作体制观。高效的工作体制可以促发主体的工作热情、兴趣,使主体在工作中不断产生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成为主体不断产生工作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的不竭动力;也可使整个工作群体形成团队意识、协作精神。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体制重心的错位,造成协调、服务部门忙于应付具体事物性的工作,而无暇对整个学生工作进行协调与把握;二是体制基层的虚位,学生工作基层组织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使整个学生工作活力欠缺,创造力不够;三是体制的整体创造力的空位,造成领导机构、协调部门、基层组织的脱节。面对新世纪的高校学生工作必须要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进行体制理念的创新,其中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体制的互动性,有利于上层和基层相互激发工作活力与创造力;二是体制的结构层次性,有利于工作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三是体制的整合性,有利于局部服务于整体,全局指导、协调局部,发挥整个体制的凝聚力和资源整合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形成“上”有“决策层”,总揽学生工作全局,把握带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大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育人原则;“中”要有“协调层和监控层”,对学校总体学生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协调和监控;下”要有“责任层和落实层”,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实行工作重心的下移,推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的评价制度,建立竞争机制。这样整个工作网络就会形成一个动态、灵活的高效的“金字塔”型体系。
5.树立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服务内容的科学工作内涵观。教育、管理、服务是学生工作的三大主题,但在新的时期这三大主题的结合方式以及它们三者自身的内涵就存在理念创新的问题。传统上不同程度的存在以管理为主的工作理念,而教育、服务功能被弱化、淡化,使工作一直停留在较低层次水平。面对新的形势:学生人数激增,学分制的推广,学生的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及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等等,传统的教育、管理已不合时宜,不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变化和他们的成长规律。学校学生工作要逐步从管理型向教育型、服务型转变,转换工作职能。一是要创新教育内涵理念。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等。“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就对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界定。而对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教育内涵来说,就是要进行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的全面成才教育。而教育的方法主要是从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向启发式、引导式、激发创造式的教育转变。二是要创新管理内涵理念。学校学生工作要从传统的以本本上的制度和手中的权力去管理的模式中走出来,注重“导向管理”。管理的内容要从点上的管理到整个层面的深层次管理;管理的对象要从个别管理到抓典型的管理;管理的依据要从校纪校规的管理上升到以法治校、民主治校的高度层次;管理的手段要变直接管理为主到宏观和导向管理为主,变教师管理为主到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总之,就是要从被动式、强迫式的管理变为主动式、民主式的管理,从管理为主的工作模式走向以教育、服务为主的工作模式。三是要创新服务内涵理念。学校学生工作要从管理型的工作模式走向教育型、服务型的工作模式,要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优化校园软硬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全面成才的内在动力。服务的内容要把握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合理需要;服务方式要在引进社区管理方式的同时,实现服务最优质化、物质利益的最小化。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投资者和消费者,要为学生提供各种生活服务,改善生活环境,对学生社区进行物业化管理,健全社区功能,构筑集文化、休闲、娱乐、购物、健身为一体的文化社区;提供勤工助学服务,扩大勤工助学的网络与途径,帮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学习服务,指导学生考研、出国、创作发明等;提供就业服务,健全信息网络,加强政策、心理、技术各方面的指导等。
6.树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工作新途径观。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学生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新的空间和途径。新形势下学生工作要转换教育观念,树立信息资源意识,主动超前介入网络教育平台,这是把握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制高点的有效途径。在推进学生工作进网络时应把握三个要义,一是要找准学生工作进网络的立足点,用正确、积极、健康、科学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阵地,提高学生“接受正确,有益的信息,抛弃错误、有害的信息”的能力;二是探究学生工作进网络的切入点,采取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生理特征及成长规律相适应的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三是要把握学生工作进网络的融合点,“进”不是简单将学生工作的内容放在网上,也不是单一地把它作为技术性质的信息交换系统,而要从本质上实现学生工作与网络的融合,达到内容和形式、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网络在学生工作运用中的服务功能、教化动能、引导功能和管理功能,趋利避害,规范网络道德,培养积极、健康、科学的网络文化。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作文 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论文文案:

践行科学发展观重在抓落实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三层含义:一是内容上的全面性,不能断章取义,不能适合口味的、好抓的就抓,不适合口味的、难抓的就不抓;二是时间上的连续性,要不间断地、长期地抓,一抓到底;三是上下左右的统一性、协调性,要不断线、不截留、不梗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落实,是把决策变成措施、把措施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的过程,是决策的生命。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为政之要,贵在务实,重在落实。一分决策,九分落实。落实不力,思路再好、蓝图再美,都是空谈。
抓落实,就是抓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个发展,不是靠喊出来、等出来的,而是靠干出来的。干,就必须抓落实。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抓住;问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解决;办法,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生效。没有落实,就没有发展;落实的力度,决定着发展的速度和工作的成效。不发展,温饱不能解决,财政无法增收,就业难以扩大。常言说得好,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古今事情皆成于实。只有树牢“抓落实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发展才有指望。
抓落实,要抓作风。胡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不解决好,科学发展观就很难落到实处。”领导干部作风不实的主要表现是:不从实际出发,夸夸其谈、华而不实。抓落实,本质上体现了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工作作风。作风正、作风实,就会有科学发展的好结果,因此,抓落实是最现实、最有效的作风建设。要大力弘扬积极进取、团结干事的作风,坚决反对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大力弘扬敢抓敢管、勇担责任的作风,坚决反对不负责任、推诿扯皮;大力弘扬执政为民、甘当公仆的作风,坚决反对高高在上、漠视群众;大力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反对铺张浪费、享乐主义。各级干部在抓落实上要作表率、出成效、树形象。
抓落实,要抓紧。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毛主席指出:“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伸着巴掌,当然什么也抓不住,就是把手握起来,但是不握紧,样子像抓,还是抓不住东西。”抓工作,只有抓住不放,拧紧盯住,丝毫不松,才能成功;只有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才能见效。抓紧,有三层意思:一是时间上要争分夺秒,惜时如金,只争朝夕,能做的事要立即做、迅速做,今天能做的事,就决不拖到明天。二是捕捉机遇上要抢、要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攥不紧、抓不牢,机遇就会擦肩而过,转瞬即逝。要树牢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不落伍的时代感和不错过的机遇感。三是工作力度上要握紧拳头,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重拳出击。在实践中,抓紧要做到:目标一旦确定,任务一旦布置,就要付诸实施;既要重视开局,更要重视过程,绝不能虎头蛇尾、有头无尾、半途而废。比如抓特色产业,“误了一年春,十年理不伸”,耽误了节令,就浪费了一年光阴。
抓落实,要抓实。落而不实,等于落空。握紧拳头,是个关键;这个拳头举起来往哪里打、打在什么位置,又是一个关键。没有目标,只会空打乱打,费力而伤身。所以,抓落实要有的放矢。就像水要洒在泥土上,种子才会发芽;如洒在水泥地板上,就只是徒劳。抓落实,要落实在具体人、物和事上。从决策部署到实施检查,再到跟踪问效,要环环相扣、步步做细做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抓落实,就要围绕这个核心面对面地解决问题、实打实地做细事情、有始有终地干好工作,讲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因为检验工作成败的唯一标准是“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发展抓上去了,群众满意了,这个握紧的拳头就落在了实处,打中了要害,否则就是空对空。空谈误事,实干兴业,这话的重要性,人人都明白,但在实践中又往往把它停留在口头上。
抓落实,要抓机制。再难的工作,只要认真对待、明确责任,就没有做不了和做不好的。要建立完善任务分解、责任到人、定期汇报、督促检查、公开通报、考核奖惩、舆论宣传等一整套制度和机制,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靠制度促进落实,让推诿扯皮和敷衍了事的没借口、造假政绩的没市场、干好干差的不一样。特别要完善干部考察、考核、选拔和晋升机制,褒奖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教育和调整只尚空谈、不干实事的干部,问责和惩处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干部,把抓落实体现在选人用人机制上,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努力营造崇尚实干、鄙视空谈,恪尽职守、鄙视渎职的良好氛围,不让实干者吃苦又吃亏、流汗又流泪。
抓落实,要讲党性。抓落实,是共产党人的实践品质和先进本色,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纲领重不重要?重要!因为纲领是指南,没有纲领,做事就易昏头昏脑、迷失方向。但纲领若只停留在口头上,就会毫无意义。马克思讲:“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邓小平指出:“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抓落实,既是方法问题,也是党性问题。不抓落实或抓不好落实,就等于不执行或执行不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个政治问题、党性问题。抓落实,能体现领导干部的党性原则、政治素质、品德修养、责任心和事业心。当前,正处于深化各项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各部门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任务相当艰巨。这就要求各级干部用坚强的党性原则和高度的政治觉悟,身体力行带头抓落实,实现强国富民的宏伟目标。
抓落实,要有方法。抓落实的过程,既是把决策活动变为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领导者胆略、智慧和能力集约展示的过程。抓不抓落实是态度问题,会不会抓落实是方法问题。抓好落实,既要端正思想,又离不开相应的能力和本领,离不开一定的规律和套路。离开规律和套路抓落实,只会事与愿违,或事倍功半。毛主席说:“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方法是举措、是策略、是方略、是战术、是艺术。现实中,不少人常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工作摆在面前、任务交到手上,却发现不敢干、不会干、没法干。因此,要抓好落实,必须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长于实践,不断提高能力、把握规律、熟悉套路、掌握技巧。为此,一要吃透上情,二要摸透下情,三要细化具体措施,做到部署有章法、任务有督查、奖惩有依据、措施有创新——善谋实策,防止机械照搬。唯其如此,落实才能收到实效。
抓落实,要有勇气。一般情况下,多数工作能得到尽快和有效落实。落实不快、落实有难度的工作,往往是“硬骨头”。啃硬骨头就要下狠劲。同样,抓落实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干事打不起精神,遇到困难挺不直腰杆,能躲则躲、能推则推,是某些人的常见病。当前,是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中必然会出现许多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面对现实、正确决策、科学应对,遇到矛盾不绕走、碰见难题不缩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打掉拦路虎,就只有走回头路。无限风光在险峰。没有勇气,不攻坚克难,就上不了险峰。不上险峰,就欣赏不到无限风光。抓落实,不攻克难关,不解决难点,就不会取得骄人成绩。当前,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工作的重点难点。只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才能赢得跨越发展的先机。对此,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请战、奋勇拼搏、争创一流。
抓落实,要有毅力。抓落实,是永恒的主题,是个艰苦的长期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有的工作,需要抓几年、几十年才能见效,这就需要有不厌其烦、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耐心和毅力。目标一旦明确、任务一旦下达,就要咬定目标、锲而不舍、连续作战、长期坚持、一抓到底,一刻也不懈怠、一刻也不停顿、一刻也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推向前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同时,工作又是千变万化、永无止境的。旧的任务落实了,新的任务又来了,这就需要不间断地抓、不松懈地落实。不能一件事情抓好了,就认为可以喘口气、歇歇脚,就可以摆资格、吃老本了,那样是会落伍掉队的,迟早要出问题。抓落实,行动是唯一抉择,毅力是重要绝招。要苦干实干、抓好落实,信守工作理念,弘扬工作作风;要始终以老黄牛的浩气、孺子牛的正气、拓荒牛的朝气、初生牛的勇气,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抓好落实。
抓落实,要注重实效。抓落实,要讲求实际效果。不管过程如何艰难曲折,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如未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那这样的劳动和工作只能是劳而无功、作而无为,等于白干。那种不作为、乱作为、作而无为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那种只管做事,不管有无效果都算成绩的观点是错误的。要弘扬说到做到、做就做好,不仅只是过得去而且要过得硬的作风。没有功劳的苦劳,不但消耗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浪费了公共资源,不利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作文 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论文文案: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笔者以为,要想把科学发展观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应搞好“五个结合”:  一是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相结合。科学发展观是解放思想的产物,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首要任务是解放思想,根本方法也是解放思想。只有把解放思想贯彻始终,实现科学发展才有根基,才有保障。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始终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决消除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意识,坚决冲破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坚持把解放思想贯穿于科学发展的全过程。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认识的升华,就不能凝聚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扫除思想障碍、引领科学发展的重要法宝。而科学发展的实践又反作用于思想解放,为继续解放思想提供理论遵循,拓展思路,指引方向。解放思想必须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把握科学发展的取向,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离开了科学发展的内核,解放思想就会失去目标,甚至偏离方向、误入歧途。科学发展赋予解放思想崭新的内涵,推动解放思想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延伸,从而为解放思想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坚持两者的辩证统一,在解放思想过程中谋求科学发展,在科学发展实践中推动解放思想,才能不断开拓解放思想的新境界、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跨越。   二是理论学习与指导实践相结合。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工作,而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使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当前,我们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全党同志都应全面系统地学习科学发展观,切实领会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着力掌握其人民性、科学性、创造性、针对性、前瞻性等重要特性,在弄懂弄通上狠下功夫,不断增强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密切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要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抓紧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抓紧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抓紧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三是运用理论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科学发展观是有关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事业,我们在前进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课题,还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继续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比如,如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如何进一步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如何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如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如何更好地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如何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如何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如何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等,都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从根本上破解制约改革和发展的各种难题。   四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曾于1943年6月1日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说:“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但如果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则群众积极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和提到高级的程度。”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也是一样,必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尤其要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和主体作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因此,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着力解决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群众意识,真正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取得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由原来习惯于替民做主转变为让民做主,彻底改变“干部不知道群众在想什么、群众不知道干部在干些什么”的怪现象。   五是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dxp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先进性,既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武器,也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改造客观世界,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推动社会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良好的作风既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证。党员干部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相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率先垂范,为人师表,领导好改造客观世界的工作。现在总的看,党员干部表率作用是好的,但在少数干部身上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诸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工作敷衍,作风飘浮;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心态浮躁、追名逐利;脱离实际,劳民伤财;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讳疾忌医,刚愎自用;贪图享受,情趣低下;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以权谋私、与民争利;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与科学发展观极不相容的。因此,我们应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努力使党风廉政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搞好“五个结合”。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持之以恒,下大气力,统筹兼顾,求真务实,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国富民,兴我中华!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