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建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作文 建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方法文案

2019-03-09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建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作文 建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方法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建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作文  建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方法文案

建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作文 建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方法文案:

职业健康监管
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共十大类115种,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慢性职业病特别是尘肺病和有些化学中毒的职业病潜伏期达数年甚至十几年,一旦发病往往很难治疗,病死率较高。近年来发生的安徽无为县小煤窑农民工矽肺病、安徽凤阳县石英砂企业农民工矽肺病、河南的张海超开胸验肺等事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多年稳定在5.5%左右,2009年全国建筑业从业人员3597万人,同比增长8.5%。但是建筑行业的职业病危害问题也很突出,建筑行业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繁多、复杂,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当多的建筑施工人员在环境恶劣的施工场所工作,接触各种有毒有害物质。
为切实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09年下半年分别发布了《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总局令第23号)、《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总局令第27号),为当前职业病防治工作及安全监管指明了方向。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是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基础,辨识的准确与否决定了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是否全面,并为通过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等手段有效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提供支撑。
一、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的特点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复杂、种类繁多,建筑施工工程类型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冶金工程、电力工程等,建筑施工地点可以是高原、海洋、荒原、室外,小范围的作业点、长距离的施工线等;作业方式有挖方、掘进、爆破、电焊、油漆、拆除等。施工工程和施工地点的多样化,导致职业病危害的多样性,既有施工工艺产生的危害因素,也有自然环境、施工环境产生的危害因素,还有施工过程产生的危害因素。既存在粉尘、噪声、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危害,也存在高处作业、密闭空间作业、高温作业、低温作业、高原(低气压)作业等产生的职业危害,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的问题也相当突出。一个施工现场往往同时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施工过程存在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建筑行业较为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矽尘、水泥尘、电焊尘、石棉尘等)、噪声(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高温、振动、紫外线作业、电离辐射作业、高气压与低气压作业、化学毒物等。其中化学毒物又分为:爆破作业产生的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油漆、涂料作业产生的苯、甲苯、二甲苯以及铅、汞等重金属毒物;防腐作业产生沥青烟;建筑物防水工程作业产生沥青烟、煤焦油、甲苯等有机溶剂,以及石棉、聚氯乙烯、环氧树脂、聚苯乙烯等化学品;路面敷设沥青作业产生沥青烟等;地下储罐等地下工作场所产生硫化氢、甲烷、一氧化碳和缺氧状态下产生的二氧化碳;电焊作业产生锰、镁、镍、铁等金属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受施工现场和条件的限制,往往难以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技术设施。职业病危害防护难度较大。
二、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为全面、准确、有效的识别职业危害,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的辨识可划分为施工前辨识和施工过程辨识两个部分。
(一)施工前辨识:
施工企业应在施工前进行施工现场卫生状况调查,明确施工现场是否存在排污管道、历史化学废弃物填埋、垃圾填埋和放射性物质污染等情况。项目经理部在施工前根据施工工艺、现场的自然条件对不同施工阶段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列出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识别范围必须覆盖施工过程中所有活动,包括常规和非常规(如冬雨期施工和临时性作业、紧急状况、事故状况)活动、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以及所有物料、设备和设施(包括自有的、租赁的、借用的)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
(1)工作环境:包括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等;(2)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建筑物布置、构筑物布置;风向、卫生防护距离等;(3)运输线路:施工便道、各施工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通道路以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等;(4)土方工程、混凝土浇筑、钢筋加工、屋面防水、装饰装修等施工工序和建筑材料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5)施工机具、设备、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
(二)施工过程辨识:
(1)项目经理部应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接触人数、接触时间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险程度,对不同施工阶段、不同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检测和评价,确定防控的重点。
(2)当施工设备、材料、工艺或操作规程发生改变,并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浓度或强度发生变化时,项目经理部应重新组织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检测和评价。三、建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方法研究
辨识方法的选择要便于实际操作,可以考虑采用经验法、类比法等。经验法是指根据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对照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直观地对评价对象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类比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工程职业卫生检测、统计资料进行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根据上述分析,建筑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可以先由公司按照职能管理系统充分地辨识出一般建筑施工共性的危害,并列出清单,比如说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有共性的职业危害,这样可以作为建立本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然后再由项目经理部针对具体的施工项目,以公司已经辨识的职业危害为基础,按照职能分别对其项目的个性进行辨识补充,形成项目经理部的职业危害辨识清单。鉴于建筑施工企业一线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且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职业病危害辨识工作的具体操作应以管理人员为主,班组工人可以积极参与并接受必要的培训。
四、建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
建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原则上可以分为三级防控措施:一级预防包括建设项目的职业危害三同时审查、工程技术控制措施、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培训、岗前体检和个体防护、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等;二级预防包括岗中、离岗职业健康体检,发现职业禁忌症要及时调离岗位,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三级预防包括发现职业病患者后进行及时治疗,减少伤残和死亡。显然,安全监管部门的主要目的是做到一级预防。具体控制措施有:
(1)在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建立和完善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地方规章制度体系,出台配套的实施细则,明确有关部门的职业病防治责任。
(2)加强和完善建筑行业职业健康监督机构建设,目前普遍县区、乡镇两级安监力量薄弱,人员配备不足且缺少经费,无法适应建筑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要求。要逐步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才,配备必要的职业危害检测检验设备和职业安全监管装备。
(3)落实建筑企业的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有关规章制度,定期为施工人员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为施工人员配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等。
(4)参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7号),尽快建立健全建筑行业的职业危害申报制度,注意要按照施工项目部而不是笼统地以施工企业为单位申报,摸清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分布情况,建立基础数据库。并通过督促施工企业进行职业危害申报,提高其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意识。
(5)施工项目部要根据施工现场的职业病危害特点,选择不产生或少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筑材料、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配备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对可能产生急性职业健康损害的施工现场应设置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紧急撤离通道和泄险区域等。
(6)施工项目部建立应急救援机构和组织,并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可能发生的各种职业病危害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及时修订。
(7)制订和实施对施工项目职业健康管理绩效考评制度。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职业病防治长效机制。
五、结束语
当前,职业安全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建筑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形势十分严峻,实际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要远大于职业病报告的人数。建筑施工人员多为农民工,他们流动性大,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情况十分复杂,其健康影响难以准确估计。为有效控制建筑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必须科学、全面、准确的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工作,为下一步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作文 建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方法文案:

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一、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部位
该项目投产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
①粉尘:主要是生产过程中的煤尘、岩尘、水泥粉尘、其他粉尘,其次为辅助生产过程中的电焊烟尘,砂轮磨尘、木粉尘和其它粉尘;
②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噪声、手传振动、工频电场、紫外辐射、高温和热辐射;
③化学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甲烷、锰及其化合物、臭氧、二氧化氯、盐酸等。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场所有:
①粉尘:煤尘危害是该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存在于矿井的井下掘进、回采、井下运输及辅助生产系统;含10%~50%游离SiO2的岩尘可能存在于矿井的井下岩巷掘进过程、矸石运输过程和锅炉房燃煤及出渣过程;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存在机修车间;木粉尘存在于坑木加工房。
②物理因素:噪声危害主要存在于矿井的井下掘进、回采、井下运输和辅助运输系统,以及地面生产系统、地面辅助生产系统的通风机、机修设备和坑木加工;手传振动主要存在于井下掘进支护作业;工频电场主要存在于变电所(站);紫外辐射存在于机修车间电焊作业;高温、热辐射存在于锅炉房。
③化学物质:井下主要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甲烷、氮氧化合物;锅炉房主要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水处理站存在硫化氢、盐酸、二氧化氯。臭氧、锰及其化合物存在于机修车间及电焊作业。详述如下:
1.掘进生产
本矿投产时掘进工作面位于1、2号煤层,1号煤层平均厚度0.84m,2号煤层平均厚度2.11m,掘进工作面掘进机割煤,打锚杆眼、工作面装岩(煤)及运输会产生大量的岩尘、煤尘及噪声;钻眼作业产生局部振动及噪声,局部通风机运转时产生噪声。
掘进作业同时伴有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溢出。
另外煤矿井下工人在特殊的劳动条件下,致使滑囊急性外伤或长期摩擦、受压等机械因素所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改变。
2.综采生产
矿井投产后开采1、2号煤层期间,采煤工作面割煤、工作面运输会产生大量的岩尘、煤尘及噪声;
采煤作业同时伴有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溢出。
顶板冒落时可产生岩尘、煤尘,物体撞击的噪声,同时伴有有毒有害气体的益出。
3.井下原煤运输系统
井下原煤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作业可产生岩尘、煤尘,同时伴有有毒有害气体的益出;运输机械会产生噪声,并伴随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
4.井下辅助运输系统
矿井投产时开采1、2号煤层,井下掘进过程中伴随有一定的矸石产生,辅助运输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煤尘及岩尘,同时伴随有设备的噪声。
5.地面生产系统
矿井生产过程中,提升、运输机械会产生噪声,同时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危害因素。
6.地面辅助生产系统
矿井地面辅助生产系统包括采暖供热系统、井下水及生活水处理系统、地面检(维)修系统、供电系统等辅助生产系统。
地面辅助生产系统均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另外在检维修过程中存在噪声及砂轮磨尘、手传振动、电焊烟尘、木粉尘、紫外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在水处理车间内存在硫化氢及二氧化氯等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
综上所述,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具体见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
生产系统工种生产过程及设备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掘进生产系统综掘生产系统掘进机司机掘进机割煤煤尘、岩尘、噪声、全身振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掘进支护工打眼、锚杆(锚索)安装、风镐清理巷道煤尘、岩尘、噪声、手传振动清煤工人工清煤浮煤煤尘、噪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胶带输送机司机胶带输送机运行维护工机械设备、局扇风机巡检维护材料运输工掘进材料运输煤尘、噪声喷浆工混凝土搅拌机上料、混凝土喷射机喷浆水泥粉尘、手传振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炮掘生产系统打眼工煤电钻打眼煤尘、噪声、手传振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甲烷爆破工连线放炮煤尘、噪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手传振动、甲烷支护工支护清煤工原煤清理装煤(岩)机司机输送机操作工皮带运输机运行喷浆工混凝土搅拌机上料、混凝土喷射机喷浆岩尘、石灰石粉尘、水泥粉尘、手传振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甲烷、噪声回采生产系统综采生产系统采煤机司机采煤机割煤煤尘、噪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甲烷移架推溜工推移刮板输送机煤尘、噪声端头支护工端头和顺槽超前支护清煤工架间和端头、端尾清煤煤层注水工打眼注水转载机司机转载机、破碎机运行胶带输送机司机胶带输送机运行维护工机械设备检修维护井下运输及辅助生产系统胶带机司机胶带输送机运行煤尘、噪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煤仓下给煤机司机主煤仓下给煤机运行维护工胶带输送机检修维护配电工供电设备检修维护工频电场水泵司机井下主排水泵运行煤尘、噪声、甲烷变电所值班工变电所设备运行巡检工频电场防尘工井下粉尘防护煤尘、噪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瓦检工井下瓦斯检测通风工井下通风地面生产系统胶带输送机司机胶带输送机司机运行煤尘、噪声分级筛司机分级筛运行及巡检煤尘、噪声、全身振动捡矸工捡矸岩尘、噪声破碎机司机破碎机运行及巡检煤尘、噪声、全身振动司磅工原煤过磅煤尘运煤司机运输原煤煤尘、噪声、全身振动地面辅助生产系统锅炉司炉工锅炉运行、巡检煤尘、噪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高温、热辐射、氢氧化钠、石灰石粉尘空压机司机空压机运行、巡检噪声、全身振动水泵司机生活水泵、消防水泵运行和巡检噪声风机司机风机运行、巡检噪声机修电焊工设备检维修焊接电焊烟尘、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锰及其化合物、紫外辐射机修砂轮工设备配件打磨砂轮磨尘、噪声、手传振动木工支护材料准备木粉尘、噪声、手传振动变电所巡检工变电所运行及设备巡检工频电场井下水处理工水泵运行、加药噪声、盐酸、二氧化氯、盐酸、其他粉尘生活污水处理工污水泵运行、加药噪声、硫化氢、二氧化氯、盐酸、其他粉尘调度员生产调度煤尘、噪声监控员生产安全监控煤尘、噪声
二、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名称、存在的形态,预计职业病危害程度
根据本矿井生产特点,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参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辨识矿井职业危害因素。
1.粉尘类
矿井粉尘产生于采掘、运输等工艺环节,粉尘一般粒径为1mm以下的细微颗粒,粒径小于5um的粉尘叫呼吸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最大。矿井生产过程中尘源较广泛,对工人健康和安全生产危害很大。井下粉尘还会污染作业环境,使作业人员视线不清、感觉不适等,从而引发工伤事故和降低劳动效率。
⑴岩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
岩尘主要存在于机械凿岩、破岩、喷浆和砌碹、打眼、爆破、运煤(矸)等作业环节。
岩尘可能产生的职业病为矽肺病。
矽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百分之十以上的生产性粉尘(岩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⑵煤尘(煤岩尘)
岩尘主要存在于煤巷打眼、爆破、煤巷加固、采煤机割煤、原煤转载及运输、巷道支护、筛分破碎等作业环节。
煤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煤工尘肺。
作业人员
采煤工尘肺是由于在煤炭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煤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对煤矿工人身体健康危害最大的职业病。
⑶水泥尘
矿井生产水泥尘主要存在于砌碹、锚喷、拌料、巷道加固等作业环节。
水泥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水泥尘肺。
水泥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水泥粉尘而引起的一种尘肺病,若长期从事喷浆、锚喷、拌料等工作,防护不当,有可能导致水泥尘肺。
⑷电焊烟尘
电焊烟尘主要存在于矿井机械设备维修。
电焊烟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电焊工尘肺。
⑸木粉尘
木粉尘主要存在于矿井坑木加工过程中。
粉尘中含有木焦油,长期吸入会患有慢性鼻炎、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甚至致癌,接触皮肤也可能引起过敏性皮炎。
2.化学物质类
井下气体分为有毒有害气体和窒息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窒息性气体有瓦斯(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
⑴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主要存在于工作面打眼、采煤机割煤、原煤转载及运输、工作面支护等作业环节。井下发生瓦斯或煤尘爆炸、放炮、火灾、煤层自燃都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在通风不良的独头巷道和上山掘进头极易发生一氧化碳气体积聚。
一氧化碳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的危害性:一氧化碳中毒主要为急性中毒,即吸入较高浓度一氧化碳后引起的急性脑缺氧疾病。一氧化碳进入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50~300倍,而结合后的离解能力比氧低360倍,因此严重阻碍了人体血红蛋白对氧的吸收作用,致使人体缺氧,引起窒息和死亡。
⑵二氧化硫
本矿开采的2号为特低硫-中高硫,1号煤层为中硫-中高硫,故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二氧化硫中毒。
二氧化硫的危害性:二氧化硫有刺激性,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腐蚀作用。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而产生中毒作用,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急性中毒为短时间内接触高浓度的二氧化硫气体引起,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或窒息死亡。慢性中毒为长时间接触低浓度二氧化硫,经长期刺激使嗅觉迟钝、味觉下降,出现慢性鼻炎、咽炎、支气管炎,并伴有头痛、头晕、乏力等全身症状。
⑶硫化氢
硫化氢主要存在于采煤机割煤、原煤装载等作业环节。井下有机物腐烂、硫化矿物水解,井下积水的老塘和采空区,由于煤及矸石中的硫和水作用生成硫化氢蓄积于水中,一旦挠动便会大量逸出而使人中毒。
硫化氢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硫化氢中毒
硫化氢的危害性:硫化氢有强烈的毒性,臭鸡蛋气味,可燃烧,有爆炸性。少量的硫化氢可导致眼及呼吸道刺激,引起不适,
硫化氢中毒主要为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大量硫化氢气体后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为主的多器官损害的全身性疾病。硫化氢为化学性窒息性气体,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主要表现为眼刺痛、咽部灼热感、咳嗽等刺激症状,严重可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引起呼吸麻痹而死亡。接触浓度较高时,人在数秒到数分钟即发生昏迷乃至死亡。
⑷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主要存在于巷道爆破作业环节。
井下放炮过程中会产生NO和NO2,是氮氧化物主要来源。
二氧化氮可能引起的职业病有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
氮氧化物的危害性:NO作用于神经中枢可引起瘫痪现象和惊厥。NO极易氧化成NO2,毒性为NO的4-5倍。氮氧化物吸入后与粘膜水分结合形成硝酸、亚硝酸,对人体组织能产生强烈的刺激性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化学性肺炎和支气管炎。
氮氧化物中毒主要为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大量氮氧化物气体,引起的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对肺组织产生强烈过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支气管和肺水肿,重度中毒者可发生窒息死亡。
⑸氨气
氨气主要来源有:井下爆破工作、用水灭火等,部分岩层中也有氨气涌出。
氨气对皮肤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喉头水肿。
⑹二氧化碳
煤矿井下二氧化碳主要存在于煤层逸出(或突出)、坑木腐烂、人员呼吸爆破等。
二氧化碳中毒,低浓度时呼吸中枢兴奋,如浓度达到3%时,呼吸加深;高浓度时抑制呼吸中枢,如浓度达到8%时,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加。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碳,主要是对呼吸中枢的毒性作用,可致死亡。
⑺瓦斯、氮气等窒息性气体
矿井瓦斯是指从煤、岩内涌出的以甲烷(CH4)为主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总成。矿井瓦斯主要存在于井下采掘过程中煤(岩)逸出。
氮气主要来源于井下爆破和生物的腐烂,煤岩层中也有氨气涌出。
此外,煤矿井下瓦斯甲烷、氮气等单纯窒息性气体其本身无毒,由于其过量存在,会使空气中氧浓度相对降低,造成机体缺氧,氧含量低于17%时,可出现呼吸急促,心率过速,低于12%时导致昏迷,低于6%可发生心跳停止和死亡;另外,本矿为高瓦斯矿井,在通风不良或不通风的巷道内,当瓦斯中CH4的浓度≥5%时,则有可能引发燃烧和爆炸。
3.物理因素
⑴高温
该矿属地温正常区,井下高温现象一般不存在。
矿区所处地区年平均气温8.6℃,年极端最高气温36.6℃,年极端最低气温-22℃,夏季可能出现高温天气。
高温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中暑
⑵全身振动及手传振动
全身振动主要存在于井下生产系统中的综采、综掘及支护作业环节和地面生产系统中的筛分破碎作业环节,包括采煤机、破碎机、掘进机的运行以及锚杆打眼、筛分破碎等工序。
全身振动能引起前庭功能兴奋性异常,而引起协调障碍,眼球颤动等;还可能引起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植物神经功能等一系列改变,并能产生不良的心理效应,如疲劳、劳动能力减退等。
全身振动常引起足部周围神经和血管的改变,脚痛、感觉轻度减退或过敏,小腿及脚部肌肉有触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趾甲床毛细血管痉挛倾向,脚部皮温降低等。
手传振动产生于矿井生产过程中的凿岩、打眼、岩巷装载、岩巷掘进等作业环节。
手传振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手传振动首先引起末梢神经改变,常以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的形态出现,呈现“手套”型感觉障碍。手麻、手痛、手胀、手僵、手多汗、手无力等往往是较早出现的症状,同时还可出现肢体末端感觉减退,甚至痛觉消失。
手传振动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指甲松脆、营养障碍以及手汗、手颤等,进而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
②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手传振动可引起外周循环及其调节机能障碍,早期可出现手部特别是手指皮肤温度降低,冷水负荷试验或振动负荷试验以后,皮温降低的程度更明显,皮肤温恢复速度较慢,恢复时间延长。晚期还可引起末稍血管的器质性变化,导致局部振动病,典型表现为发作性手指变白。
③对骨-关节系统的影响:手传振动可导致骨和关节发生改变,骨骼病变多发生在指骨、掌骨、腕骨和肘关节。X线检查可见骨质增生、骨皮质增厚,爪粗隆肥厚,骨质疏松,空泡形成,囊样变,骨岛形成,骨关节变形的影像。
⑶噪声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噪声与振动主要来源于凿岩工具的空气动力噪声,设备在运转中的振动、摩擦、碰撞产生的机械噪声和电动机等电气设备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噪声。
产生噪声和振动的设备和场所主要有:空压机和空压机房;通风机和通风机房;局部通风机、采掘作业风钻;水泵和水泵房;绞车和绞车房;破碎设备和破碎作业场所;凿岩设备和凿岩工作面;运输设备和设备通过的巷道;装岩机和装岩作业场所;机修车间等。瞬时噪声多产生于放炮、撞击等。
噪声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职业性噪声聋
职业性噪声聋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接触高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的听觉损伤。早期会出现听力下降,继续长期接触,听力损失不能完全恢复,由功能性改变发展为器质性退行性病变,即职业性噪声聋。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噪声与振动主要来源于凿岩工具的空气动力噪声,设备在运转中的振动、摩擦、碰撞产生的机械噪声和电动机等电气设备所产生噪声。
产生噪声和振动的设备和场所主要有:空压机和空压机房;通风机和通风机房;局部通风机、采掘作业风钻;水泵和水泵房;绞车和绞车房;破碎设备和破碎作业场所;凿岩设备和凿岩工作面;运输设备和设备通过的巷道;装岩机和装岩作业场所;机修车间等。瞬时噪声多产生于放炮、撞击等。
⑷工频电场
工频电场主要存在于井下中央变电所,地面变电站和各类设备配电室。
工频电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为神经衰弱综合症,有头晕、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眨眼障碍、心悸、消瘦和脱发等,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⑸紫外辐射
电焊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危害主要表现为眼部损伤,可以导致电光性眼炎,即紫外线辐射性角膜结膜炎。轻症患者仅有眼部异物感或轻度不适,重者患者有眼部烧灼感和剧痛,并伴有高度畏光、流泪和睑痉挛。急性症状可持续6~24h,但几乎所有不适症状在48h内消失。长期重复的紫外线照射,可引起慢性睑缘炎和结膜炎,结膜失去弹性和光泽,色素增生。
电焊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辐射可导致紫外线白内障。
电焊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辐射还可导致职业性电光性皮炎,主要表现为发生在暴露部位的皮损,轻者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水肿性红斑,有灼热及刺痛感;重者除上述症状外,可发生水疱或大疱,甚至表皮坏死,疼痛剧烈。
4.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由于煤矿井下特殊的作业环境,存在不良作业条件(压迫及摩擦),长期不良的劳动体位,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是指煤矿井下工人在特殊的劳动条件下,致使滑囊急性外伤或长期摩擦、受压等机械因素所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改变。发生原因为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姿势特殊,在劳动时因受跪、爬行、侧卧、肩扛等因素的影响,使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较易受累,易患髌前滑囊炎、膝外侧滑囊炎、鹰嘴滑囊炎、肩峰下滑囊炎。分急性滑囊炎、亚急性滑囊炎和慢性滑囊炎三期。
一、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名称及数量
具体见下表
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设备名称及数量
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台\/套)1双滚筒采煤机22可弯曲刮板输送机23顺槽转载机24可伸缩带式输送机25掘进机26带式转载机27掘进带式输送机48风动锚杆机49局部通风机810输送机211切管机212直流弧焊机113砂轮机114木工圆锯机115自动磨锯机116二氧化氯发生器117生活污水处理装置118锅炉4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限值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限值具体情况见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限值一览表
序号危害因素名称接触地点及限值井下生产系统(最高允许浓度%)地面生产系统一.化学因素1一氧化碳0.002420mg\/m3(短时间容许接触浓度)2二氧化氮0.000255mg\/m3(短时间容许接触浓度)3二氧化硫0.00055mg\/m3(短时间容许接触浓度)4硫化氢0.0006610mg\/m35氨0.00420mg\/m3(短时间容许接触浓度)6二氧化氯0.59000mg\/m3(短时间容许接触浓度)7二氧化碳——0.3mg\/m3(短时间容许接触浓度)8氧化钙——2mg\/m3(短时间容许接触浓度)9氢气0.510瓦斯1(采煤工作面)二.粉尘1煤尘(游离SiO2<10%)4mg\/m3(短时间容许接触浓度)2木粉尘3mg\/m3(短时间容许接触浓度)3SiO2粉尘1.5mg\/m3(短时间容许接触浓度)4砂轮磨尘8mg\/m3(短时间容许接触浓度)5水泥粉尘(游离SiO2<10%)4mg\/m3(短时间容许接触浓度)三.物理因素1电焊弧光辐照度0.24μW\/cm2照射量3.5mJ\/cm22噪声85d(B)A3手传振动4h4温度采掘工作面26℃机电设备硐室30℃(干球温度)5工频电场频率50Hz电场强度5kV\/m
第二节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情况
一、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情况
由于煤矿井下特殊作业环境条件,矿井从事井下作业人员均为男职工。入井作业人员均不同程度的接触到岩尘、煤尘、水泥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氮氧化物、噪声、不良作业条件等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地面辅助人员主要接触噪声、粉尘、电焊烟尘及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可能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人数具体见表。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员情况表
工序、岗位正常生产班接触人数危害因素操作方式接触时间一井下生产环节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司机2岩尘、煤尘、水泥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氮氧化物、局部振动、噪声、不良作业条件井下操作连续刮板机司机2井下操作连续转载机司机1井下操作间歇移动变电站工1井下检修、维护间歇瓦斯员1瓦斯检查、巡视间歇乳化液泵司机1井下操作间歇移架工2井下操作间歇皮带机司机2井下操作间歇电工1井下检修、维护间歇机掘工作面掘进机司机1井下操作连续皮带机机司机2井下操作连续跟班电工1井下操作间歇安全员1井下检查间歇瓦斯员1瓦斯检查、巡视间歇支护工3井下操作连续工序、岗位正常生产班接触人数危害因素操作方式接触时间炮掘工作面打眼工2井下操作连续放炮工1井下操作间歇跟班电工1井下操作间歇攉煤工2井下操作连续推车工1井下操作连续摘挂钩工1井下操作间歇开绞车工1井下操作连续安全员1井下检查间歇瓦斯员1瓦斯检查、巡视间歇支护工3井下操作连续原煤运输给煤机司机2井下操作连续皮带机司机10井下操作连续辅助运输井底摘挂钩工2井下操作间歇绞车司机2井下操作连续采区摘挂钩工2井下操作间歇其它人员中央变电所值班员1井下操作间歇主水泵司机1井下操作间歇洒水灭尘工及管路维护工1井下操作间歇井下急救站1井下操作间歇巷道维护工1井下操作间歇通风设施维护工1井下操作间歇通风员2井下操作间歇通讯监控维护工1井下操作间歇二地面工人服务人员10噪声、高温机房值班连续其它人员6高温、电焊烟尘、粉尘、工频电场、振动、噪声地面运输、机修间歇
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




山西xx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

建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作文 建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方法文案:

1建筑安全学科建设的实践要求
建筑安全学科是传统的建筑行业相关学科与现代安全工程学科的有机结合,该学科具有典型的交叉学科和应用型学科的特征。由于建筑行业产品和生产活动的特异性,使得建筑安全问题及相应的管理手段不能简单照搬一般的安全管理经验。同样的,建筑安全科学建设也不能将安全工程学科模式直接移植,而是要在现代安全工程理论框架下,尊重建筑生产活动客观规律,以培养建筑安全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建筑安全行业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督工作为主。因此,建筑安全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于工程实践,紧紧围绕社会现实需求,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的互动,为学科发展注入推动力和生命力,避免陷入“大而全”、“重理论轻应用”、“重技术轻管理”的僵化建设思路,培养适应实践需求的建筑安全从业人员,其学科体系建设基于三方面的实践要求。
(1)以执业资格教育为导向
在建筑行业,针对安全工作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能力评定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侧重于职业资格审查的安全员上岗证书考试;二是侧重于执业能力测试的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前者开展面广,通过率较高;后者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覆盖面较窄,测试难度较高,但能力提升效果好,含金量高,是我国安全工作领域执业资格制度推进的重点。尽管两个层次测试难度有异,考试科目设置也不同,但其对安全工作从业人员核心能力的考核都围绕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及实务几个模块的内容。借鉴建造师、造价师等专业执业资格管理的经验,安全领域的执业资格制度建设可以为安全从业人员层次划分和知识水平测定提供规范化标准,因此,建筑安全学科建设也必须与建筑安全执业能力检定的标准相呼应,相应的整合执业资格考试的科目和考核重点,将考核知识点有机渗透到课程体系中,让建筑安全专业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学习阶段储备知识,以便于走上工作岗位后,达到一定的实践积累再参加相关执业资格考试,从而大幅提高建筑安全工作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和能力层次,同时也助推安全领域职业资格制度的建设。
(2)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教育并重
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工程学科课程体系主要从两个层次入手,一是围绕广义的安全科学理论、安全技术开设课程,如《安全学原理》、《安全设备工程》,二是围绕特定行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工艺,如《建筑施工安全控制学》、《建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法》等。这种课程体系的设计仍停留在传统的“唯技术论”的思想上,侧重于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安全管理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关注不足,更忽视安全工程的公共管理职能,不符合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特征和建筑企业运行的客观规律。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安全管理目标的特殊性,使其往往与建筑企业及建设项目管理的成本目标、工期目标相互冲突,客观上要求安全工作人员善于通过管理协调和沟通解决除安全技术之外的制约安全管理目标实现的问题。因此,从学科定位来分析,建筑安全学科具有交叉学科的特征,是建筑学科、安全学科和管理学科在实践领域的交叉应用产生的应用型学科,其学科建设也应突出这种应用特征和交叉特征。
(3)强化宏观安全管理能力培养
近年来,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让全社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随着社会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问题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安全监管成为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要的职能。而政府公共管理理念的更新,改变了以往传统安全监管实践的思路和工作方法,在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总体改革目标之下,新时期的宏观安全管理侧重于资质管理、资格管理、独立监督和安全执法,而围绕工程项目实践和企业运营的安全技术和微观管理职能则逐步下放给第三方独立监管机构和企业专职安全工作人员,为适应这一发展必然趋势,建筑安全学科体系建设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尤其是要突出安全法律、公共管理等相关理论,以便于覆盖政府监管、行业监督等多个层面的人才需求,为社会安全监管职能的改革与实践提供适用的人才。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建筑行业安全管理实践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为建设面向应用的建筑安全学科提出了客观要求和工作思路,为了使建筑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更加具有专业特色和实用性,在学科建设中必须要响应上述实践需求。
2面向实践的建筑安全学科课程体系
2.1建筑安全学科的人才培养要求
围绕建筑行业实践要求,建筑安全学科的人才培养综合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建筑安全工程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实现的核心是建设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的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分为两个层次:
(1)基本能力
通过学校教育,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开展道德品格和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达到思想政治、基本文化和身体与心理素质要求;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培养学生具备一定水平的英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专业能力
通过技术、法律、管理等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服务于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控制与管理、安全监督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领域的理论储备,并通过适当的训练具备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2.2建筑安全学科课程体系设计
借鉴安全工程学科培养体系建设的经验,以满足建筑行业安全工作实践需求为出发点,在遵循教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对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建筑安全学科的课程体系应由互相联系、互为支撑的四个模块构成。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按照教育部对本科学历及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公共基础课程涵盖培养学生基本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外语素质及计算机素质的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根据建筑安全学科特征和建筑安全人才需求特点,专业基础课程须依托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学等建筑相关学科,并开设通用安全技术课程,体现建筑安全交叉学科的特色。
(3)专业课程模块
建筑安全学科专业课程应摒弃“大而全”的设置思路,突出建筑行业特征,符合建筑行业安全工作实践的实际需要,通过专业课程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特色的专业技能。从专业课程分类而言,主要包括法律课程、技术课程及管理课程,全面塑造学生兼顾技术与管理、宏微观结合的专业能力。
(4)实践环节模块
为了实现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的无缝对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需重视实践环节的培养强度和力度。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实习及毕业设计三个维度训练学生知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及综合统筹的能力,鉴于建筑安全学科的应用特征,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开展直接影响学科体系建设紧密联系实践目标的实现。通过上述4个模块的设计,形成一个有机的互为支撑,面向应用的建筑安全学科课程体系,同时结合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的开设,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培养的水平。
3面向实践的建筑安全学科培养模式
围绕实践需求建设建筑安全学科,并不是降低理论水平或知识点难度,而是通过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良性互动体系,一方面,以前沿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另一方面,紧密围绕实践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确保理论研究有的放矢,因此,对建筑安全学科的人才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高水平的学历教育
在立足本科学历教育的前提之下,构建本科学位-双学位-专业硕士学位的学历教育体系,以满足安全实践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本科学历教育是建筑安全学科建设的基础,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依据课程体系科学编制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课程学习着力打造建筑安全本科专业,形成人才输送的主渠道;其次,由于建筑安全学科的交叉学科特性,可以开设双学位及辅修学位,在建筑、土木、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中择优进行第二专业学习,有利于快速扩大生源规模和素质;此外,在本科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布局长远,争取申报开办专业工程硕士领域,通过教育层次的提升提高建筑安全学科理论研究水平,带动学科建设和层次的水平提升。
(2)灵活创新的教学与培训结合方式
针对目前建筑企业、政府部门及研究机构普遍存在的专业人员缺乏,从业人员学历水平不高的现状,开设建筑本科专业的高校可以发挥理论教学优势,利用高校现有资源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活动,如学历再教育、夜校等,对相关专业毕业生及现有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形成持续教育、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由于执业资格考试呈现出难度逐步提高,规模逐渐扩大的趋势,社会对执业资格培训的需求也逐步增大,在此领域,高校也可以发挥系统化教学的专业特长,创新培养方式,开设培训课程,进行针对性辅导,一方面帮助提高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加速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搭建高校与企业及社会交流的平台,从而为加强社会安全教育,促进我国安全工作水平的提高承担高校应尽的社会责任。
(3)高层次的实训基地建设
为增强学生理论转化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具备直观的认识,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建设实训基地。从建设模式上看,一种是加大校内实训基地,依托学校现有各类专业实验室、网络中心,结合各门专业课程,通过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增加学生接触操作和实践的机会,这种模式需要学校一方面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各类实验中心的利用率,同时也需要学校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丰富、更新或改善实验中心的种类、设备等软硬件条件;另一种是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以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工程实践,这种模式在减轻了高校资金投入压力的同时,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为学生与对口人才需求单位建立直接联系。两种模式缺一不可,建筑安全学科建设的实践特色必须通过持续加强的实训基地建设和充分利用凸显出来。
4面向实践的建筑安全
学科建设关键因素建筑安全学科属于新兴的应用型交叉学科,发展历史不长,借助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依托发展相对成熟的建筑、工程及管理学科,建筑安全学科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但也面临诸多影响学科发展速度和建设水平的关键因素,
(1)开放创新的办学思路
现代教育强调交流、融合和创新,特别是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之下,建筑安全学科建设不能墨守陈规,故步自封。建设实践特性突出的专业尚属我国高校专业建设的新领域,没有可照搬的范例,只能依靠勇于创新,以开放的姿态借助多元途径开辟办学新路。首先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美国、德国,我国香港地区的诸多高校已积累了安全专业建设的相当经验,尤其是在加强实训教育方面,因此,面向实践的建筑安全学科建设必须在考虑我国现实的前提下,吸收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办学经验,兼顾特色的同时紧跟国际化的教育发展趋势。其次,建筑安全学科建设需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学科建设目标,追踪前沿理论研究成果和创新技术,运用模拟仿真等前沿研究方法和设备软件,以高起点建立适应行业需求的建筑安全学科体系。
(2)政产学研一体的合作方式
面向实践的建筑安全学科建设不能闭门造车,必须举政府、高校、企业及研究机构之力,构建“宽平台,重联系”的特色专业学科。首先,政府部门发挥引导作用,学科建设必须借助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撑,创建灵活、宽松的办学环境;其次,高校合作的关键,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一头联系行业需要、企业经营和项目建设,一头沟通科研机构和研发部门;同时,企业是实践的前沿,通过校企合作,为学校提供实训实习平台,同时高校反哺企业,定制式的培养专门人才;此外,科研机构是深化发展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创新可以提升学科建设的层次。通过建立政产学研一体的合作体系,对接政府及行业公共安全管理、企业安全实践、安全理论和技术创新的多方需求,实现基础扎实、水平先进的学科体系建设。
(3)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目前各高校的安全学科建设普遍遇到人才瓶颈,要搞好学科建设,需要充分认识和掌握建筑安全学科发展客观规律的学科带头人,以及一批既掌握前沿理论又能密切联系实际的教师。能否建立起专业素质高、科研和教学能力兼具的师资力量,形成师资人才发展梯队,是决定建筑安全学科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高校一方面要优化内部资源,鼓励现有教师采用进修、交流等方式,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依靠人才引进,拓宽人才交流的通道,创造条件吸引有经验、有能力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师资队伍中。此外,面向实践的学科建设还需要从实践领域吸收特殊师资,不拘一格用人才,可以聘请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安全管理从业人员以导师、开办讲座、开设选修课程等方式弥补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
(4)系统化的教材建设
专业教材是建筑安全学科建设的基础素材,由于我国目前各类安全工程学科开办时间尚短,尤其缺乏高质量的专业教材,目前使用的教材往往不成体系,通用安全课程缺少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不同专业课程教材存在内容重叠,知识陈旧,甚至观点相互冲突的情况,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阻碍,因此,必须结合建筑安全学科课程体系设计,遵循教学和实践规律及经验,组织编订实用的教材体系,着重更新理论和观念,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修订,尽快形成体系化的教材系列。
5结语
建筑安全学科建设是开办安全专业的基础性工作,突出其实践应用特色,是高校为社会培养高水平适用人才的客观选择。随着社会及行业的发展,建筑行业安全工作对人才提出了知识结构和能力层次更高的要求。只有以实践需求为导向,设计建设安全学科的课程体系,建立推动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加快建筑安全学科建设的进程,各高校必须以开放创新的办学思路,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和条件,积极开展产业对接,加强软硬件条件的建设,从而锻造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学科。

建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作文 建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方法文案:

企业安全生产小常识
一个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二条守则:岗位职责;操作规程。
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领导责任未追究不放过;广大职工未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五个须知:知道本单位安全重点部位;知道本单位安全责任体系和管理网络;知道本单位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知道本单位存在的事故隐患难夫妻和防范措施;知道并掌握事故抢险预案。
六个不变: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变;企业法人代表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不变;行之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不变;从严强化安全生产力度不变;安全生产一票否决的原则不变;充分依靠职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不变。
七个检查:查认识;查制度;查台帐;查设备;查隐患;查措施。
八个结合:建立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机制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兼顾全面相结合;职能部门管理与齐抓共管相结合;防微杜渐与突出保障体系相结合;弘场安全文化与常抓不懈相结合;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相结合;落实责任制度与完善责任追究制相结合;强化安全管理与推行安全生产确认制相结合。
九个到位;领导责任到位;教育培训到位;安管人员到位;规章执行到位;技术技能到位;防范措施到位;检查力度到位;整改处罚到位;全员意识到位。
十大不安全心理因素:侥幸;麻痹;偷懒、逞能;莽撞;心急;烦躁;财气;自满;如奇;
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
一、必须证照齐全、严禁无证照或者证照失效非法生产。
二、必须在批准区域正规开采,严禁超层越界或者巷道式采煤、空顶作业。
三、必须确保通风系统可靠,严禁无风、微风、循环风冒险作业。
四、必须做到瓦斯抽采达标,防突措施到位,监控系统有效,瓦期超限立即撤人,严禁违规作业。
五、必须落实井下探放水规定,严禁开采防隔水煤挂。
六、必须保证进下机电和所有提升设备完好,严禁非阴燃、非防爆设备违规入井。
七、必须坚持矿领导下井带班,确保员工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严禁违章指挥。
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在高温火源下,会迅速分解为氢氯化钠,通过化学作用,抑制燃烧环节的自由基,家庭用的颗料盐或细盐均是灭厨房火灾和固体阻燃火灾的灭火剂,食盐在高温下吸热快,破坏火苗的形态,稀释燃烧区的氧气浓度,所以能使火很快熄灭。
沙土:在室外发生初起火灾又没有灭火器,在用水灭火危险性较大的情况下,可用铁锹撮沙土覆盖,使火窒息而灭。
“做细”与“做戏”虽一字之差,结果却大相径庭,以安全工作为例,“做细”者眼睛盯的是安全工作的“死角”,脑子想的是防范措施的“盲区”,重视的是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因而敢于直面不足,勇于揭疤亮丑;而“做戏”者眼中盯着的是上级领导的评价,想的是自己的工作是否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工作中夸夸其谈,避实就虚,放大成绩,忽视问题,从而在工作中埋下了更多的隐患。笔者认为,路桥建设事业要唱好一曲科学、安全、和谐发展的“大戏”,需要的不是“做戏”者,而是真正敢抓、敢管、会抓、善管的“做细”者。
面对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的安全工作,各级安全管理者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研究和解决倾向性、关键性和突出性问题上,必须把提长升安全管理品质作为评价考核干部业绩的重要指标,力形式主义,做到事事有目标、有落实,从从有指标、有考核;要强化问题管理意识,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全力围歼不用全心、不尽全力、怕担责任、难承压力、办事拖拉、得过且过的不良作风,为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打牢坚实的基础。
安全术语
1、三同时
指企业新、改、扩建设项目时,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五同时
指企业各级领导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3、三违
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据统计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三违”造成的。
4、三不放过
三不放过原则是每个单位在调查处理工伤、设备事故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即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
5、三不伤害
“三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安全从“三小”抓起
安全无小事,对任何一个小征兆、小问题、小细节麻痹大意和松散懈怠,都将埋下大祸的隐患,因此,汽机分场安全生产就是要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一、抓细微的小征兆,任何事故在发生前,都是有前兆的,然而,忽略放松了排查治理,最终醉成事故,警示我们平时从治理小征兆做起,才能少些伤心,多些快乐,少些哀叹,多些欣慰。
二、抓不起眼的小问题,古语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说虽然是小问题,却有可能导致全局的失败,把所有小问题都解决好了,才能保证全盘的稳定。
三、抓易忽略的小细节,细节反映真实,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安全工作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认认真真地抓好落实,消灭安全生产工作的盲点、盲区,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的细节整改治理,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常见的隐患——
“三非”、“三违”、“三超”
“三非”是指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
“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三超”是指生产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运输企业超线、超限、超负荷。
对违章者的忠告
人的一生会遇到多少次可能伤害事件呢?事故统计学的答案是100次以上,有的人比较幸运,他能逢凶化吉,化险为夷,所遇到的事故者是未遂事故,而有的人却很倒霉,成了事故的牺牲品,其实,幸运与倒霉并不是命中注定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自己把握的,而一个人有没有这种把握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不能拒绝违章行为。
平安是福
安全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安全与其自身及家庭关系尢为密切,人人都不想出安全事故,可是,不是人人都能遵章守纪,当员工在工作中受到伤害,雷截去肢、指时,自身及家人的悲痛无以伦比,大家应该时时具有高度的警觉,紧绷安全这根弦。
曾经一位退休的老职工风趣地这样说:“退休了,能够全须全尾回家,感到很满足。”
愿大家都能重视安全,重视家庭,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你的安全健康才是家庭最大幸福。
夏季中暑的急救措施
炎热的夏季,当身边有人出现中暑症状时,要尽快用“四字廖”进行救治。
1、搬。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在,用扇子或电扇为他扇风,解开其衣领裤带,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热。
2、擦。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3、服。感到不适时,及时服用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并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
4、掐。如果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救醒后的患者,必须在凉爽通风处静卧休息,如果回到炎热的环境,会引发比之前更严重的后果。需要提醒的是,外出时不要过度疲劳,可以走一段路就适当休息会儿。出门最好戴个凉帽、打把伞。在温度较高的室内应打开电扇,加速空气对流,但不要直吹身体,热天出门尽量随身携带降暑药以备不时之需,如十滴水、霍香正气水、清凉油、仁丹等。此外,如有人出现晕倒或昏迷,并有不明原因的高热简单处理后,应立即打120就医。


结语:《建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建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建筑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与控制》作文应该怎么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