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英语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素养中的应用研究》作文 文案

2019-03-11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30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英语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素养中的应用研究》作文 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英语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素养中的应用研究》作文  文案

英语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素养中的应用研究》作文 文案:

登记号
大庆市“十三五”期间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申请·评审书
课题类别:
课题名称: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
英语交际素养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主持人:卢红
主持人所在单位:肇源县茂兴镇中学
填表日期:2017.9.12
大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7年
填表说明
一、请按使用计算机如实准确填写本表各项内容。
二、本表报送一式3份,请用A4复印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除封面外填写本表字体最好使用宋体五号或者小四。
三、本表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请不要随意改变格式和页码内容。
四、请按“填写基本情况表注意事项”的要求准确、清晰地填写各栏内容;
五、本表须经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和所属县区等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和管理职责,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直属高中由学校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和管理职责,加盖公章直接上报。
六、填写基本情况表注意事项
登记号:由市级科研管理部门填写,课题主持人不要填写。
课题类别:经过专家评审确定级别,申报单位不要填写。
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24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不要添加副标题。
主持人:限填报一人。一位主持人在一个研究周期内限报一项市级规划课题,且在同一年内作为课题组成员可以参加两项其他市级规划课题研究。
工作单位:按单位公章全称填写。
联系电话:必须填写课题主持人的电话号码。
主要参加者:必须是真正参加课题实质性研究的人员,不包括课题主持人,人数限定为20人以内,参与者和主持人要签字确认。主要参加者同一年内最多参与两项市级规划课题研究。
预期成果:指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必含研究报告。
如:A.著作B.论文(集)C.研究报告D.电脑软件E.其他
七、大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教育科学研究所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63311;联系电话:4689330;电子邮箱:daqingkeyan@
八、申请者的承诺
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接受大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申请者(签章):
年月日
请在填表前仔细阅读填表说明
一、基本情况课题名称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素养中的应用研究主持人卢红性别女年龄42研究专长英语课堂教学行政职务职称二级教师最后学历本科工作单位肇源县茂兴镇中学通讯地址肇源县茂兴镇中学邮政编码166514联系方式单位电话手机138其他住宅电话Email预期成果B论文、C研究报告课题组人数3主要参加者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研究专长学历研究分工参加者签字刘芳芳女38教师一级教师英语课堂教学本科对比教学、经验总结吴志国男36教导主任一级教师小组合作学习本科小组合作理论搜集、整理资料课题主持人签字确认主要参加者预计完成时间2019年5月31日
—1—
二、课题论证·课题的来源,研究的具体问题(内容)、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课题的来源: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国际上最流行的教学策略之一,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怎样利用这一优势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是大家热议的话题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是当前在学校课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课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受益终生。研究的具体问题(内容):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使具有不同智慧水平、智力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成员可以互补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从而升华学生口语交际素养。相互团结的力量使小组成员互勉、互助、互爱。在合作性的奖励(评价)结构中,一个学生的成功同时会帮助别人成功,包括组内、组间存在着一种正性的互赖关系。选题的意义:通过实验研究,使人们明确地知道:口语交际素养应建立在合作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是有效合作的重要前提;选择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是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教师的组织引导是有效合作的重要途径。在实施合作学习时,只有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才能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健康地发展。课题研究价值:科技发展需要创新,创新需要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就成为课堂教学必须遵守的法则,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活动可以在40分钟之内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观点和创新与突破之处本课题的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老师们能理解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涵义,能灵活地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技能,帮助和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使用自主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充分进行口语交际。教师能够创设一个互动、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接受新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主动地探究总结问题等。主要观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旨在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来加强实验研究,研究特色是为所有学生,特别是为潜能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相互发展,开拓思路,将口语交际转化为全组共识,注重口语表达以及口语表达素养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创新与突破之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可以从中养成科学的创新思维方式,培养自我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尊重意识、学习意识、表现意识、贡献意识等。能够凸显每个学生的地位,增强他们对小组成员的责任感,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效率,真正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开展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这个模式中,学生要超前学习,要课堂中展示,而这些任务要完成的好就得靠小组合作。
—2—
三、研究计划(方案)·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步骤)、研究方法和预期研究成果本课题研究思路(步骤):(一)准备阶段(2017.9-—2017.11)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2.着重进行理论学习,收听或收看有关的课题讲座,广泛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认真研究各地有价值的经验。3.论证课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二)实施阶段(2017.12——2018.12)1.课题组成员随堂听课,跟踪了解实验效果,并作进一步修改。2.定期进行检测,随时掌握实验情况。(三)总结阶段(2019.1——2019.5)1.课题成果验收、鉴定。2.全面总结,撰写实验报告,完成课题研究实验课、示范课展示。3.回顾反思,经验总结(结题)。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通过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课题研究。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书籍学习理论知识,以及上网学习搜集有关课题的合作,学习,教师,学生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采用有效地经验,为本课题奠定丰厚的理论指导基础,并为提高本课题研究效率奠定指导基础。2.行动分析法:在教学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引导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当中,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回顾自己的教学观念,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3.经验总结法:实施课题研究方案,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和分析,依据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研究中形成的教学理念,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并上升为一定的可仿效或借鉴、推广的经验,认真撰写经验总结或实验报告。预期研究的成果:第一阶段:进行理论学习,收听或收看有关的课题讲座,广泛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认真研究各地有价值的经验,论证课题,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第二阶段: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进行与教学评价整合初步研究和实验,以报告的形式完成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阶段。第三阶段:针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实验与研究成果,召开课题实验、研究的总结与交流会议。课题组撰写课题实验与研究的工作总结和结题报告。最终研究成果议论文的形式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素养中的应用研究”。
—3—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研究能力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彼此互助,并系统地利用教学环境及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最后以团体成绩表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美国明尼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合作学习的重要代表人物英国著名教育学者赖特和以色列教育学者梅瓦里克女士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我国研究合作学习的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虽然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合作学习定义的表述不尽一致,但从中可以认识先学后教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涵。它从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针对传统教学忽视同伴互助的弊端,着眼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的普遍性,将合作性与团体结构纳入了课堂教学之中,构建了以生生互动为基本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通过组织开展小组合作性活动来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并促进学生的个性与群性的协同发展。课题研究的事实依据:我校通过观摩山东省莘县实验初级中学的“3.2.1”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始在部分班级推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多年以来初显成效。今年我着手申报市级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素养中的应用研究”,将成为我校教学实践改革的一大突破口。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必将被教师越来越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只有充分利用这一课堂模式的优势,避免“华而不实”,使学生真正在小组合作、讨论、展示、点评、探究中不断进步与提高,才能确保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口语交际的素养。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刘芳芳中学英语教师,市级优秀教师,曾参与多次课题研究。吴志国市级优秀教师,多个小组合作方面的课题研究已经结题。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1、制度保障:按课题实施计划和课题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活动,并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并形成文字存档。2、科研经费保障:学校为课题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确保该项课题顺利进行。
—4—
五、课题批准意见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课题主持人所在县(区)、系统教育科学规划办意见(写清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本单位能否提供课题研究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是否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公章:负责人签章:年月日(写清对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的审核意见,是否同意报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章:负责人签章:年月日市规划领导小组专家组审批意见同意立项为公章:负责人签章:年月日
—5—

英语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素养中的应用研究》作文 文案: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价值、研究价值
1、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1)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2)分组原则为主体能动性的激发提供制度保障。
2、有利于学生互助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发展人的社会性。
3、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为每个成员创造了平等参与的机会。
4、有利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5、改善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使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
6、将班级授课制和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统一。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小组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被人们誉为当代“最重要的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近年来我国教育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角度出发,将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我国与小组合作学习有关的教学实验点已不下数十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杭州大学教育系“个性优化教育的探索”、山东省教科所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湖南师大教育系的“协同教学实验”、以及北京师大教育系“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等。不仅引进、介绍了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特点和环节作了初步的阐释,而且将“合作”观念引进课堂教学,创设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班级教学的垄断地位,为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目前对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强调这样一个共同的观念:学生在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的任务不是以一个小组的形式去做某些事情,而是去学会某些事情。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①对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要素、特征研究多,对其理论基础作系统、深入研究得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与实质关系、要素、功能及教学基础环节缺乏明晰的认识;②对各国小组合作学习的产生背景、国内外教育教学条件差异以及实施条件研究不足;③对
小组合作学习本身蕴涵的现代教学理论特质研究不够,不能深入揭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内在联系,因而带来实践中的盲目性。
(三)、合作学习的创新程度
1、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涉及教学工艺学、社会心理学、控制理论、动机理论、认知理论、社会凝聚力理论等诸多领域,吸收了当代最先进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2、合作学习的意识将会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次。
3、合作学习将成为教学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二、合作学习的研究内容、目标、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
2、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
3、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
4、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各要素之间的必然联系。
5、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模式。
6、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二)研究的目标
1、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明确各要素的关系。
2、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持续发展、团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
3、建立日常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模式。
(三)研究方法
1、教育实验研究法。适当调节合作学习的各要素,以自然实验法为主,以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以现有的教育环境为条件,探索在自然教育环境下,改变某种教育因素所产生的效果。
2、教育调查研究法,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定期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
3、教育比较法。在借鉴合作学习策略时和本地教育实际相结合对比考察其优势,避其局限,补其不足。
三、合作学习研究的思路
1、课题研究小组与学生学习小组的建立。
(1)学区研训员与课题实验班教师按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分别建立三个课题研究小组,各小组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2)深入班级,在充分分析班级学生各方面情况之后,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按四至六人组合。设立六个实验班级,设立六个非实验班级,开展对照研究。
(3)课题小组研究人员实行每周记录制度。为不干扰各校的教学计划和避免非实验班产生负面情绪,确保实验情境的真实、自然,本实验尽可能地不改变实验班原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2、将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定为学区中心校校本教研课题。
学区校本教研的形式以课前集体备课——上课——课后研讨、反思相结合的教研模式,进行课堂研究。学区中心校每个学期集中开展四次大型校本教研活动。
学区校本教研组成员按课题研究各阶段安排的内容,每阶段必须上交至少一份关于各阶段相关内容的学习笔记、经验体会、研究论文、案例反思等材料,上交材料的形式、内容自定;学区对所交相关材料进行审定、汇总,纳入小组合作学习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再次实践。
学区校本教研研究目的:第一,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与合作比例是否有显著增多、在合作中是否高效。第二、研讨、反思的实质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重点是对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效果进行测评、总结、提高。
3、学区研训室引领,各校建立校本教研课题研究小组。
各中心学校成立《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校本教研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做出计划,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研究活动。各校定期进行交流研讨。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
4、建立评价机制。学区中心校每阶段征集“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资料,数量不定。如: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教学经验、体会;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对所征集资料,学区将组成评审小组对所交材料进行审核,并设立一、二等奖,在教师年度考核中予以加分。所交论文、教学反思、案例、读书笔记、业务学习资料记入两评四考中应完成的任务。
四、研究基础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已具备
1、六个实验班级各班人数在25人左右。
2、六个实验班教师有5人为县级骨干教师、1人为乡级骨干教师。
3、学区领导高度重示,直接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
(二)已有相关成果:“小组合作学习”特征、要素、基本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明确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些基本要素是每一种合作学习都有的。目前有“三因素论”(小组目标、个体责任、成功的均等机会),“四因素论”(小组的形成与管理、任务设计、社会因素、探索性谈话),“五因素论”(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互动、个体责任、人际和小组技能、小组自评)
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有:1、学生小组学习法。到目前为止有四种小组学习法分别是,小组成绩分工法、小组——游戏——竞赛法、小组辅助个人法、合作性读写法。2、切块拼接法。3、共学法。4、小组调查。
五、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
(一)、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可和时间保证。
学区研训室用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时间和定期教学视导时间来研究课题,并结合课题组成员每周的记录总结,用两年时间研究此课题。
(二)经费保障:
学区中心校决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全部经费由学区中心校从教学经费中提供。
(三)、资料设备
以网络资料和理论书籍为主,并且充分利用各校的图书室。
(四)、科研手段
在研究阶段对师生使用观察研究记录法,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课题组人员使用教育实验研究法进行研究。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2、《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3《当代教育学》。4、《推进新课程》。5、《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丛书。6、张向葵、关文信:《学习策略的理论与操作》。7、周宏:《学习方式选择》。8、周宏、《学生学习新策略》。9、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0、裴娣娜:《论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11、宋乃庆等:《当代国外基础教育改革》。12吕世虎、肖鸿居:《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13、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评价改革》。13、《新课程与学生发展》。14、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15、马云鹏:《教育科学研究法》。

英语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素养中的应用研究》作文 文案:

一、教学模式介绍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建立学习小组,以小组成员的合作探究为主体,以小组目标的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的提高为评价依据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互动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民主观念。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分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展示----适应训练----课堂小测----学习反思”等几个环节。
1、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的理论内涵是共同发展,但是如果缺乏小组成员的自主学习,没有知识储备做依靠,就会造成小组成员的发展不平衡以及“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大打折扣。因此,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
2、合作学习
⑴合作学习应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内的交流互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小组成员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逐步形成“活泼、民主、严谨、竞争”的学习风气。对于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向其他小组寻求帮助。
⑵教师应为每个成员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不能依据学习成绩的优劣选择发言对象,而应该通过设置层次性和递进性问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发言,使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充分的激发。对于学习成绩较差且自信心不足的同学,教师应该为其提供更多的机会,鼓励其努力突破心理障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⑶教师应帮助小组长树立威信,并向其传授小组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使其能够做好后进生的管理和辅导工作,帮助后进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并带领学习小组积极创建“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风气。
⑷教师应充分体现其引领作用,有效调节课堂节奏,组织学生有序开展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精神,对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做出相应的指导。
3、课堂展示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问题情景设置应该体现层次性,从而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展示,既能激发优生的探究兴趣,让优生打开思路,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又能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让后进生突破心理障碍,勇于表达,敢于实践。
4、适应训练
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适应性训练,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得到有效迁移和及时反馈,并可以通过知识竞赛等形式展现出来,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对于适应性训练的评价方式也可以体现多样性,既可以由教师直接点评,也可以由各小组进行组内或组间的互评。
5、课堂小测
课堂小测的题目选择应该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限时性。
⑴针对性所选题目应充分体现当堂课的难、重点,使学生所学的当堂知识能够得到及时地迁移和运用,同时使学生的认识误区和认识不足也能够充分地暴露出来,便于教师进行及时地弥补和修正。
⑵层次性所选题目要层次分明,基础题型和提高题型要合理搭配,使学生能够通过基础题型来掌握知识、夯实基础,通过提高题型来掌握技巧、培养兴趣。
⑶限时性由于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课堂小测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题量设置应该适当,并且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培养其良好的做题技巧和习惯。
6、学习反思
通过学生的学习反思,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进行一次有效地梳理,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觉的反思,从而加深其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其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点评】交往和合作是具有时代精神的主流创造方式之一,也是人的素质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引入课堂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学习形式,它对于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和目标
1、教学内容:“盐类水解的原理”新授课
2、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预测、实验探究以及实验总结使学生初步掌握盐类水解的概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掌握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律,并能够运用盐类水解知识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⑵过程和方法
通过盐类水解概念的引出、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并由此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帮助其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然后进行理论分析,由宏观到微观,由现象到本质,使学生在理论分析、总结规律的一系列活动中,获得极大的学习乐趣,并由此更加热爱化学。
【点评】教学目标与以往的陈述形式不同,陈述具体明确,不仅可以看出教学内容,还可以体现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具体活动。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紧紧围绕学生的自主发展这个核心,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方案
1、教学准备
⑴设计学案教师在上课前3~4天把本节课的导学案设计好,在上课前一天发给学生,由学生利用晚自习时间结合对教材的预习独立完成,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提高预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⑵准备器材课前到化学实验室去准备本节课所用到的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及药品:镊子、玻璃棒、pH试纸、标准比色卡、CH3COONa溶液、Na2CO3溶液、NaCl溶液、NH4Cl溶液、Al2(SO4)3溶液、KNO3溶液、玻璃片。每个小组仪器及药品各一套,上课前由小组长负责领用。
⑶合理分组合理的分组有助于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学生的自信心。在分组时将座位安排成八个由T形排布的七人学习小组。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小组内的交流互动,更方便于分组实验的操作和观察。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一般由成绩较好的同学担任),负责对其他成员进行管理和辅导,带领学生积极创建优秀小组、模范小组,组织学生有序开展小组探究,充分展现其模范带头作用,使小组凝聚力和竞争力逐步增强。
⑷知识储备盐类水解的微观解释需要用到平衡移动原理和水的电离平衡等知识,要求学生在课前对这两部分知识点进行一次系统地梳理,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及时地把这部分知识迁移过来,加深对盐类水解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⑸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要突出小组探究的主体地位,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小组研讨中逐步挖掘盐类水解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通过实物投影的运用将学生代表的答案展示出来,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生预测实验现象、设计实验方案、分组操作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通过学生写学习反思,培养学生的总结反思能力。
2、教学计划
⑴个人备课个人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先决条件,脱离了个人备课的集体备课是流于形式的、无效的集体备课。因此,集体备课必须在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在小组成员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兼顾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
张玉鹏老师的教材分析:
在学习盐类水解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水的电离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两大平衡体系,对于平衡移动原理也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学生能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溶液酸碱性的实质。在此基础上来探究盐类在溶液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既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又能实现学生对平衡移动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的再应用和再认识。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之后的又一个平衡体系,它们与后续学习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构成了中学化学的“四大平衡体系”,通过学习盐类水解,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同时也为后续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学习打好基础。
⑵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为教师提供了合作、探究和实践的平台,通过参与者思想火花的碰撞,集体智慧的分享,促使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拓展其教学的方法与思路,进一步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
Ⅰ、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再备课。备课组长提前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完成个人备课方案,并指定中心发言人。
Ⅱ、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充分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深入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标,三维教学要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凸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课时分配计划,作业与配套练习,教学方法的选择等等。
中心发言人傅新军老师的设计思路:
“盐类的水解”部分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综合性较强,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①本节教材在设计上先是通过小组活动与实验探究让学生感受盐溶液的酸碱性,获取盐溶液不一定都显中性的感性认知,进而使其从宏观上认识并概括盐的组成与其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完成感性认识后,教材以常见的氯化铵和醋酸钠两种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与水的电离作为问题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去探究盐溶液呈酸碱性的本质,使学生体会到“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关系→溶质微粒与溶剂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分析问题的思路,把握研究溶液体系溶质与溶剂间相互作用的思想方法,从而抓住盐类水解的实质。所以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要抓住两条主线,一条是实验探究的主线:预测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修正实验方案→重新实验。另一条是问题探究的主线:实验结果→宏观概括→微观分析→理论升华。
②教材内容附着点包括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等知识点,盐类水解原理是对以上知识点的综合应用。
③教学思路:设疑导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理论诠释→盐类水解的实质→习题检测→学习反思。
④教学策略:通过设计递进性问题,使学生掌握盐类水解的一般规律,掌握弱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水解方程式的书写;通过开展分组实验,让学生体会实验预测、实验设计和实验预测的探究过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通过设计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微观离子的水解过程,使原理解释更加直观,从而使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得到有效突破;通过小组讨论,由学生自主归纳盐类水解的一般规律,使学生对盐类水解的理解更加深刻。
⑤课时安排: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难度较大,拟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介绍盐类水解的规律与实质以及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第二课时介绍盐类水解的应用。
⑥导学案设计:
课题: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日期:2010-5-23姓名主备人:傅新军参与人:张玉鹏、段蓝琪、车丽荣高考资源网【学习目标】1、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水解的实质。2、掌握水解的规律并学会书写盐类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3、养成良好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和归纳综合能力。二、盐类水解:1、实验预测:盐溶液CH3COONaAl2(SO4)3NaClNH4ClNa2CO3KNO3溶液的pH范围溶液显示的酸碱性
2、实验方案:
3、实验结论:
4、规律总结:
5、学以致用:
请判断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
CuSO4;FeCl3;Na2S;KNO3;BaCl2;Na2SO3。
6、实质探究:
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
2、CH3COONa溶液中哪些离子可以共存?哪些离子不能共存?写出离子方程式。
3、CH3COONa在水溶液中反应的本质和结果是什么?
7、理论归纳:
⑴在溶液中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所电离出来的或结合生成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⑵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反应的逆反应,也是水溶液中存在的一种重要的化学平衡过程。
⑶盐类水解的实质
在溶液中,由于盐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或生成弱电解质,从而破坏了水的使溶液显示不同程度酸性、碱性或中性。
⑷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的写法规律:
Ⅰ、首先它符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律,其次是盐的水解一般是可逆的,但双水解例外。
Ⅱ、多元弱酸阴离子的水解是进行的。一般第步水解的程度很小,往
往可以忽略。
Ⅲ、多元弱碱阳离子也是水解的,但这类阳离子的水解反应一般比较复杂,通常以表示。
Ⅳ、写出下列盐的水解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CH3COONa:NH4Cl:
AlCl3:Na2CO3:
AlCl3溶液和Na2CO3溶液混合:
Ⅴ、写出下列盐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1)FeCl3(2)CuSO4(3)K2CO3(4)Al2(SO4)3
8、成功体验:
⑴盐类水解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盐的电离平衡被破坏
B、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C、溶液的pH减小
D、水的离子积发生了变化
⑵下列盐的水溶液中,哪些呈酸性()哪些呈碱性()
A、FeCl3B、NaClOC、(NH4)2SO4D、Na2SE、K2SO4F、KBrG.、NaF
⑶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的pH值减小的是()
A、HClB、Al2(SO4)3C、Na2SD、NH3·H2O
⑷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其中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
A、NH4++2H2ONH3·H2O+H3O+
B、HCO3-+H2OH3O++CO32-
C、HS-+H+===H2S
D、Cl2+H2OH++Cl-+HClO
9、学习反思:
Ⅲ、备课组内其他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己见,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反复研究,最终形成比较一致的实施教案,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
车丽荣老师的教学建议:
①对于小组合作成果展示,可以采用小黑板的方式进行展示,这样便于小组间的交流互动。
②导学案中的“学习反思”栏目,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把它作为课堂小结的一部分,由学生进行交流。
③对于盐类水解的定义和实质的引出,可以通过递进性问题的设置,来引导学生寻找答案,放手让学生去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⑶个人再备课
各任课教师在不脱离集体备课方案的前提下,根据各班的学情,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对本节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
【点评】教学方案的准备过程认真细致,教学方法的选择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集体备课过程不流于形式,具有实际内容,从“个人备课”到“集体备课”再到“个人再备课”,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充分体现了认识发展的规律,对于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个人能力,增强备课组的凝聚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1、切入课题
【导入】我们已经知道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Na2CO3属于盐类物质,那么为什么我们又把它叫做“纯碱”呢?它的水溶液是显中性的还是显碱性的?对于其他的盐溶液来说,它们的酸碱性又如何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盐溶液的酸碱性。
【教师活动】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节课的标题——盐类的水解,以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水解的实质。
2、掌握水解的规律并学会书写盐类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3、养成良好实验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能力。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充分了解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对可能遇到的难点做好心理准备,以备听课时重点关注。
【活动方式】由学生代表朗读或者教师简单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引入新知识,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并能帮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其求知欲。
2、引入知识
⑴实验预测与实验方案设计
【过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认识盐溶液的酸碱性,也必须要通过实验来探究,我这里给出六种盐溶液,下面请同学们预测一下它们的酸碱性,并根据我所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你们的预测,将讨论结果填写在导学案中。
【教师活动】投影展示六种盐溶液。
盐溶液CH3COONaAl2(SO4)3NaClNH4ClNa2CO3KNO3溶液的pH范围溶液显示的酸碱性
仪器及用品:镊子、玻璃棒、pH试纸、标准比色卡、CH3COONa溶液、Na2CO3溶液、NaCl溶液、NH4Cl溶液、Al2(SO4)3溶液、KNO3溶液。
【学生活动】小组内展开讨论,合理分工,积极参与,小组长负责整理讨论结果。小组代表主动展示小组成果,将所填写的表格拿到实物投影上进行展示,并阐述理论依据,其他小组代表可以对所展示的成果进行点评。
【教师活动】从答案的正确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以及活动的参与程度等方面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设置,使学生体会到实验预测和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基本前提,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预测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修正实验方案→重新实验”的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
⑵实施实验
【过渡】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最终对这个实验的设计方案达成了共识,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以及老师所提供的仪器和药品来实施实验,注意在实验过程中要合理分工,规范操作,实验完成后将实验仪器和药品放回原处,不要浪费药品,注意实验安全。
【学生活动】各个小组有序开展实验操作,小组代表进行操作,其他成员观察实验现象,并由一名成员进行实验记录,组长汇总实验结果并书写实验报告。
【教师活动】巡视教室,指导学生实验,解答学生问题,掌控实验时间,解决突发事件。
【学生活动】学生代表主动展示实验结果,并阐述实验解释以及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其他小组代表可以进行点评,对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大胆的假设。
【教师活动】对巡视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并且从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小组合作的协同性以及活动的参与程度等方面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简单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探究意识和团队精神。
⑶规律总结
【过渡】通过分析实验结论,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盐溶液的酸碱性存在差别,那么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形成该盐的组成有什么联系呢?下面请同学们从形成这六种盐的酸和碱的强弱角度来总结一下盐溶液的酸碱性规律,请同学们独立思考。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代表主动陈述观点,其他学生可以提出反对意见,最终通过小组讨论达成共识。
【教师投影】投影结论:
强碱弱酸盐显碱性,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酸强碱盐显中性。
【迁移应用】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所得结论来完成导学案中的“学以致用”。
请判断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
CuSO4;FeCl3;Na2S;KNO3;BaCl2;Na2SO3。
【学生活动】学生在导学案上独立完成以上问题,学生代表陈述观点,其他学生给以点评,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迁移应用,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锻炼学生的聚合思维,以及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⑷实质探究
【过渡】CH3COONa、Na2CO3、NH4Cl、Al2(SO4)3在水溶液中既不能电离出OH-也不能电离出H+,而在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和OH-的浓度总相等,那么是谁打破了这一等量关系呢?我们能否从水的电离平衡移动角度进行分析?下面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中的“实质探究”。
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
2、CH3COONa溶液中哪些离子能共存?哪些离子不能共存?写出离子方程式。
3、CH3COONa在水溶液中反应的本质和结果是什么?
【学生活动】小组内对导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小组代表陈述,其他学生可以提出不同见解,教师对以上的见解进行点评。
【教师投影】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CH3COONa在水溶液中水解的微观过程,使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认识到盐类水解的实质在于水的电离平衡的破坏。
【教师设疑】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CH3COONa溶液显碱性是因为CH3COO-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所致,那么NH4Cl溶液和NaCl溶液的酸碱性情况又如何分析呢?
【学生活动】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完成NH4Cl溶液和NaCl溶液水解实质的分析,小组代表陈述,其他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递进性较强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去发现盐类水解的本质,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通过让学生分析NH4Cl溶液和NaCl溶液水解实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⑸理论升华
【过渡】通过对三种盐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进行微观分析,我们对盐溶液的酸碱性规律和实质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我们能否对盐类物质在水中的这种行为下一个定义呢?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盐类水解的定义和实质,完成后小组内交流,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教师板书】二、盐类的水解
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实质:盐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
【教师讲述】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盐类水解实质上是由于水的电离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相互竞争的所导致的,也就意味着盐类水解反应一般属于可逆反应,它的逆反应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中和反应,因此,我们在书写盐类水解方程式的时候,一般要用可逆号。
【教师板演】教师板演CH3COONa的水解方程式。
CH3COO-+H2OCH3COOH+OH-
【教师投影】
1、一般不用等号,而用可逆符号;
2、盐类水解的程度较小,产物很少,不会产生气体或沉淀,一般不用“↑、↓”
3、水解反应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迁移应用】独立完成NH4Cl和KF的水解方程式。小组代表主动将水解方程式的书写情况在实物投影上进行展示,其他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教师设疑】一元弱酸阴离子和一元碱阳离子的水解反应可以一步完成,那么多元弱酸根离子和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反应方程式如何书写?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85页,了解多元弱酸根离子和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师讲述】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且水解程度依次减小;多元弱碱阳离子水解反应在书写时一步完成。
【迁移应用】写出下列盐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1)FeCl3(2)CuSO4(3)K2CO3(4)Al2(SO4)3
【学生活动】小组代表主动将水解方程式的书写情况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出来,其他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3、成功体验
【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小题来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要求大家在5分钟内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成功体验”。
1、盐类水解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盐的电离平衡被破坏
B、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C、溶液的pH减小
D、水的离子积发生了变化
2、下列盐的水溶液中,哪些呈酸性()哪些呈碱性()
A、FeCl3B、NaClOC、(NH4)2SO4D、Na2SE、K2SO4F、KBrG、NaF
3、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的pH值减小的是()
A、HClB、Al2(SO4)3C、Na2SD、NH3·H2O
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其中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
A、NH4++2H2ONH3·H2O+H3O+
B、HCO3-+H2OH3O++CO32-
C、HS-+H+===H2S
D、Cl2+H2OH++Cl-+HclO
【学生活动】学生代表主动发言,阐述各题答案,并做出相关的解释,其他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集中讲解。
4、课堂小结
【教师阐述】本节课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和科学抽象,帮助大家形成了盐类水解的概念,在挖掘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盐类水解的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下面想请大家来总结一下本节课你的收获。

英语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素养中的应用研究》作文 文案:

[摘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有利于他们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挥合作精神。然而,很多教师只重形式,不讲实效,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教师的备课、座位的安排、教学时机的选择、小组成员的分工四方面进行论述正确实施合作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备课分组时机分工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有利于他们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于是,很多老师便纷纷采用这种方法。在教学一线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几张桌子凑到一起,布置一个话题,大家热热闹闹讨论一场。尤其在公开课上,教师更喜欢用这种新的形式吸引大家的眼球,赢得评委赞赏的目光。
实际上,合作学习是一种更加复杂,更加理性的教学活动。下面,笔者将谈谈如何更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
一、教师要吃透教材,精心备课
教师首先应把握每个模块的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在情感陶冶上应达到什么目标;然后整合教材,为我所用。具体备课时,要了解学生的学情以及教材内容,对教材精心再加工、再处理,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增、减、调”教材,从而确定哪个环节需要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其次,还要备好合作内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时机等,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科学分组,优势互补
在教学中,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也就是将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同学分到一组,这样做有利于激发潜能,得到最佳合作效果。
1.合作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成绩等方面进行合理搭配。这种方式能保证组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使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但有时根据教学内容或环节也可进行随机分组、自由分组,使学生体验和学会如何与不同背景、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思维的同学进行合作。
2.座位的安排应依据小组人数或学习内容及目标等,可采用以下形式:
“横线”型:即两人为一个合作小组,适合做pairwork。
“田字格”型:即前后两桌四人为一个合作小组,适合做groupdiscussion,dialogue。
“U”型:即前后或左右六人为一个合作小组,适合完成teamwork,interview或task。
“O”型:即围圈而坐形成一个合作小组,适合做discussion或debate。
合理安排的座位可以缩短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交流。同时也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现个性的机会,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例如:教学有关问路、指路的对话时,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将全班42名学生分为8组,组与组之间排列对称,组内座位采用“U”型。在组间的空位处贴上,YangguanRoad,MingshanRoad,Peoplestreet等路标,每组的桌上摆上一个标有建筑物的标牌,如:NO2MiddleSchool,Silk-roadHotel,Hospital,Supermarket,Bank,BusStation,Park等。先组织学生复习表示方位的词,接着根据教材要求学生操练问路,指路对话。学生们从所坐的位置出发,很快找到要去的地点。合理科学的分组编排让学生们面对熟悉的人讲话时能感到自然随便,无拘无束,而不会有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时的那种压迫感,因而表现的自然、得体,思路清晰、思维开阔,陈述观点也更全面、明白。
三、把握时机,确定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课所倡导的一种主要教学方式,但并非唯一的方式,也并非时时处处都可使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内容和合作的形式。如课文的Thinkaboutit采用pairwork或groupwork来进行,对于某些Let’sdoit的活动可采用小组discuss的方式进行。
小组合作学习能让所有学生参与教学,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和思想沟通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但时间不宜过长,目标应该明确。例如,学生在学习有关电脑用途的文章和对话后,有一节复习课设计一场辩论赛,论题:玩电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活动方式为Groupwork,活动步骤如下:
1.小组自报正方,反方;
2.小组成员寻找有关材料,从实际生活中取证;
3.小组成员分工:提供观点、记录、辩论(由口语好,反应快的学生担任)
4.组织辩论材料;
5.组织正、反方辩论;
6.教师点评。
玩电脑的利弊这一话题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学生们都积极行动,寻找材料,综合材料,并积极发言,阐明自己的观点。通过辩论,同学们不但运用了语言,而且在倾听过程中拓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果。
四、分工合作,明确责任
在小组合作中,每位成员都是主人,都应参与活动,每个人都担有一份责任,也就是要完成一定的任务。如果没有明确责任,就会出现成员不参与,甚至小组成为避风港的现象。为了让所有成员参加活动,合作学习前必须进行有效的分工,明确规定组内成员的个人责任。为明确责任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角色互赖。小组内明确分工,每一个成员都担当一定的角色,并且角色是唯一的,就像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这样,就避免了个别人无所事事的情况。如角色表演活动、小组讨论等适用于这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责任承包。小组的任务被细分为若干个子任务,每个成员承担一个子任务,总任务完成的质量将取决于每一个成员子任务完成的质量。这种方法适用于debate,discuss,groupwork等形式。如在小组discuss活动中,可以设立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材料员、分析员各一名。小组长应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及合作意识,记录员负责记录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汇报员负责归纳总结及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第三种方法是随机提问。随机提问小组内任何一个成员,由他们的回答来评价一个小组学习的质量。这种由集体协约产生的群体压力会促使每一各成员都全身心投入。
第四种方法是个别测试。小组成员在学习时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但检查学习质量时,应让每一个成员独立操作,并综合每一个成员的成绩来评定小组成绩。
实践证明,合作式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产生良好的积极情感和学习动力,促使他们成为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成为会在实践中学习的人。因此,教师正确的指导及合理的安排显得尤为重要。让我们共同努力,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学会与他人合作,树立在主动参与活动中完成合作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振霞.形成性评价的实践.英语周报(初中教师版).
[2]王坦.合作学习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3]周平儒,向岸.新课程下合作学习的方式.英语周报(初中教师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庄力.调动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5):3-5.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英语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素养中的应用研究》》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英语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素养中的应用研究》》,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英语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素养中的应用研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