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 正文

19年郑州一模题及作文 2019郑州一模考试试卷文案

2019-03-11 高考作文 类别:叙事 45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19年郑州一模题及作文 2019郑州一模考试试卷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19年郑州一模题及作文  2019郑州一模考试试卷文案

19年郑州一模题及作文 2019郑州一模考试试卷文案:

2019年郑州高考一模作文题及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在他的遗体装龛时,要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
材料二:在日本,施工单位清理场地时挖出的每一棵树,都必须及时存入“树木银行”,到工程结束时,再移栽到规划好的地方。
材料三:巴塞罗那建筑师高迪,从1883年开始接受建造圣家族大教堂的工程。他将全部心血都倾注于教堂的建造,反复推敲,精益求精,要使这个神圣工程尽善尽美。他造了整整44年才完成一个外立面。他去世后,他的学生继续建造。130年后的今天,这个工程还在继续。然而,这座未完工的建筑早已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四: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明)方孝孺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综合理解材料,并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9年郑州一模题及作文 2019郑州一模考试试卷文案:

第一幕:时间:公元前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地点:海滩上人物:珍珠、沙砾和一个小男孩内容:天地初开之时,造物主惟恐人类寂寞,故造就了万物生灵与人类为伴。其中就有一个小精灵幸运的降生在了海滩上,他就是小沙砾。小沙砾初来人世觉得一切都很新奇。有一天,一颗珍珠来到海滩上看到了小沙砾,便大笑道:“哈哈,你多么丑陋啊!你再看看我,天生就是光彩照人,(在太阳伯伯的帮助下,他的身上发出万道光芒,脸上露出无比自豪的神情)而你就像其他的沙子一样是那么的平凡,我真替你难过”小沙砾听了并没有生气,他说:“上帝能让我来到这个世上,我已经很满足了,况且我相信自己还是有价值的。”珍珠摇了摇头认为他在痴人说梦又过了几年,一天,一个小男孩来到海滩上要堆砂雕,他发现了小沙砾,于是便把他捧在手中。当然,他也发现了躺在一旁的珍珠,可是他一心要做砂雕,珍珠对于做砂雕毫无作用,于是小男孩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沙砾高高兴兴的走了。海滩上只剩下孤独的珍珠,此时的他已不再那么夺目。画外音:世上最普通的莫过于沙子了,可是最珍贵的金子却藏在里面,记住:平凡不等于平庸,平凡足以令我们自豪!第二幕:时间:公元某年的一个午后地点:古巴比伦花园人物:苹果树、玫瑰花和一群孩子内容:在这百花争艳的地方有一支玫瑰花,她的美丽和芳香总能赢得人们的赞许,她也以此为荣,认为自己是花园里NO1。她对一旁的苹果树说:“你看我多么美丽,而且我能使人们心旷神怡,而你能为他们做什么?”(脸上露出青梅的神情)苹果树没有作声,因为他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突然有一群玩累了的孩子跑了过来,他们看见了玫瑰花说道:“多美啊!要是能解渴就好了!”(面露遗憾之情)他们最后爬上苹果树,摘下苹果,高兴的吃了起来。此时苹果树自豪的对玫瑰说:“现在你知道我能做什么了吧!”画外音:任何平凡的事物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记住:需要就是价值,平凡足以令我们自豪!第三幕:时间:公元2003年的一天地点:一家公司的办公室人物:经理和职员们内容:经理对职员说:“我们公司要裁员,不过我给你们一个机会,谁要是说出的自己必须留下来的理由让我满意,谁就可以不下岗。”职员们发表意见诉说各自的理由,经理静静的听着,没有作答,任何人也猜不透他在想些什么。轮到最后一个人说话了,人们一看便纷纷议论道:“她肯定没戏!”可是她没用在乎别人的话,从容的走到经理面前说:“我很重要,应该留下来,虽然我是个打扫卫生的,可是如果没有我的工作,公司上下的环境将是一团糟。”屋里一片寂静,过了许久,经理说道:“最后那个职员留下。”全场一片哗然画外音:试着对自己说,我很重要,或许从这一刻起你生活将与众不同,记住:我们虽然平凡,可是没有人可以代替我们,平凡足以令我们自豪!结束语:我们是纭纭众生中的平凡一员,平凡是我们的天性,伟大是我们的追求。没有平凡怎会显出伟大的可贵,让我们以平凡为起点,去追寻我们伟大的梦想吧!

19年郑州一模题及作文 2019郑州一模考试试卷文案:

郑州
一、城市概况
郑州位于河南省中部,北临黄河,隔河与新乡、焦作相望,西望中岳嵩山与洛阳相连,南部与许昌市接壤,东部面对冲积的黄淮平原与开封相邻。郑州市域面积7446.2平方千米,现辖5市(巩义市、荥阳市、新郑市、新密市、登封市)1县(中牟县)。
郑州横跨我国第二级和第三级地貌台阶,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山地、丘陵、平原之间分野明显,地貌类型多样,区域性差异明显,海拔80~150米。全市河流分属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新时期,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进程中,坐拥中原区位和文化优势,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同时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将催生郑州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
二、历史沿革
郑州自商汤建都以来,城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
1.夏商都城和西周管国发展阶段:早期都邑形态
郑州在商周时期是商代都城和西周管国所在地。商代郑州城为商朝早期具有都城性质的城邑,商族在郑州、洛阳一带筑城建都,商代郑州城即营建于此时,由宫殿、内城、外城和护城河组成,有一系列居民点、手工作坊、祭祀区和墓葬区等都城基础设施。武王灭商,封其弟管叔鲜于郑州地区,是管国所在地。
2.周秦时期邑城发展阶段:交通地位凸显
西周管国被废后,成为小邑,大致位于郑州商代遗址的北部,汉代之后逐渐位于南部,同时周边有祭伯城、邲、垂陇城、沙城、水城、宅阳城、釐城等城邑,均在现郑州市区范围内。秦代,管邑属于三川郡,东汉时期逐渐被称为管城,管邑(城)范围在商代郑州城遗址南部,北部逐渐被废弃。魏晋南北朝时期,管城为中牟县属地,魏晋之后其他城邑逐渐消失。这一时期,管邑(城)处于战略要冲地带,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为交战守卫之地,战略地位凸显。
3.隋唐宋元时期重镇:管城县及郑州治所的发展阶段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管城从中牟划出单独为县,州治由城皋迁至管城,管城县至此成为州县治所。唐宋时期是郑州地区的发展高峰,管城县的交通地位十分突出,位于都城附近的水陆交通要道,唐代郑州处于入京要道上,宋代处于开封和洛阳的驿道上。
4.明清至民国时期县城发展阶段:县城阶段
明初,管城县并入郑州,郑州成为今郑州地区的主体称谓。明清时期,郑州辖地比唐宋时期大大缩小,实为县级州城。20世纪初,京汉铁路和陇海铁路汴洛段先后竣工通车,郑州成为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并于1922年开辟为商埠,成为区域性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5.解放后的现代城市初期阶段:省会阶段
1954年河南省省会由开封迁入郑州,成为省会后的郑州迅速建成为全国性的交通和物资流通中心,工业生产中心,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三、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
郑州位于中华民族重心腹地,居“黄河之滨”、处“天下之中”,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文化繁盛。通过对郑州市历史文化资源体系、数量、价值、类型、时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其核心价值可以概括为:华夏之源、夏商王都、文化重地、古今通衢、二七名城、新兴省府。
1.孕育华夏民族与中原文化的腹地中心
郑州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核心地区。距今约十多万年前,郑州已出现众多早期现代人活动的足迹(荥阳织机洞遗址),距今三到五万年期间的老奶奶庙遗址为进一步确定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于本土提供了确凿证据。新石器时代,从一万年前的李家沟遗址到八千年前的裴李岗遗址,从六千多年前的大河村遗址到四千多年前的古城寨城址,历史一脉相承。郑州兼容并蓄,从我国多元发展的文化格局中脱颖而出,最早显露出华夏文明的曙光。
2.开启我国古代城市文明与王都典制的夏商王都
郑州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曾经五次为都、八次为州。
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在郑州诞生,位于禹都阳城(今登封王城岗),拉开了中华民族进入国家文明时代的帷幕。3600年前,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商在郑州建国立都。郑州作为商都,约占商王朝整个延存时间的三分之一,将中国青铜文明推向高峰。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管、虢、郐、郑、韩先后建都郑州,历时七百余年。天下名都,辐辏中原,书写了中国国家发展历史的第一篇章。
3.汇集多元文化并孕育先贤人杰的文化重地
凭借自古中天下而立的优越区位,郑州一直是中国文化交流的十字要冲,人文荟萃,英才辈出。郑州地区孕育了中华传统哲学思维,诞生了脍炙人口的《诗经?郑风》,铸造了唐诗之魂。儒、释、道文化在此肇始、发展、交流与融合,这一历史背景使得郑州地区汇聚和留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孕育了大批先贤人杰,他们在这里展示了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闪烁着绚丽的人文光彩。著名的历史人物有思想家子产、列子、韩非子等;政治家黄帝、大禹、商汤、郑武公、赵匡胤等;科学家一行、李诫等;诗文大家潘安、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欧阳修等。
4.拥有纵贯古今区域核心地位的通衢枢纽
郑州地处黄淮流域,同时位于关中平原和海岱地区之间,优越的历史地理条件造就了古今郑州水陆通衢枢纽的地位。陆路方面,夏商时期形成的轩辕古道、商周时期东西向的洛汴古驿道;水路方面,战国时开凿鸿沟,济水、河水、汜水、汝水、淮水形成水路交通网。隋代大运河开凿,漕运能力极大提升,连通大运河的郑州通济渠在粮食和物资漕运上发挥空前作用。郑州是近代铁路建设发展的代表城市,随着京汉、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贯通交会,郑州商业、手工业蒸蒸日上,民族工业迅速发展。今天,高速公路网、米字型铁路系统、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极大的强化了郑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也为连通欧亚、实现“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新的历史性契机。
5.富有革命传统和开创精神的二七名城
1923年京汉铁路罢工,揭开了“国民革命和阶级革命的第一幕”,郑州由此被誉为“二七”名城。如今,位于城市中心的“二七”纪念堂和二七塔都是郑州革命精神的重要见证。
6.建国后蓬勃发展的的新兴省府与工业基地
1954年,河南省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为郑州的社会、经济、文化大发展带来历史性契机。省会政治地位提升,加快了政治、经济、文化项目的建设,同时沿陇海和京广铁路工业基地建设,城市同步向西发展分割,空间上各具特色。
这些共同奠定了建国后郑州城市富有空间特色的格局。
四、历史文化资源情况
市域范围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
1.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2010年08月01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作为中国今年唯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郑州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登封“天地之中”申遗的内容主要是8处11项,中岳庙、太室阙、启母阙、少室阙、会善寺、嵩阳书院、嵩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等。其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更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最真实、最深刻的反映。
2.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
2015年06月22日,多哈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申遗成功。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是隋唐大运河重要河道,位居中国大运河枢纽的郑州北部黄河南岸,西连河洛接洛阳,东连江淮达扬州。
包括通济渠索须河段和通济渠惠济桥段。现今河道被称为索须河,西起惠济区北部的丰硕桥,向东在祥云寺村汇入贾鲁河,全长约15公里。
大运河郑州段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彰显了郑州、河南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增强了中原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为加快“文明河南”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80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8处,无论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还是规模,均居全国各城市前列。
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40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分别为超化吹歌、少林功夫、苌家拳、小相狮舞、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和新郑黄帝拜祖拜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1项。

19年郑州一模题及作文 2019郑州一模考试试卷文案:

平度市崔家集小学
范从林
设计师格罗培斯在设计美国迪斯尼公园的路径时,为设计出最理想的方案,他在公园空地上撒上草籽,提前开放,任游客在此处游玩,这样,在景点与景点之间,游客们踏出了一条条小径,格罗培斯由此设计出了最理想的路径。格罗培斯的设计理念别具匠心:游客的喜好便是他设计方案的标准。
由此,我想到了当前我们的作文教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当我翻开学生的作文,总是惊讶不已,学生“咬破笔杆,望烂青天”换来的却是:胡编乱造、张冠李戴、文不对题、三言两语……纵观学生的作文,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言蔽之:厌倦作文。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快乐与作文同行?
我认为不妨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做:
第一:树立写作新理念。
人类学观点认为,人是符号动物,言语动物,人的生命即言语生命。在写作教学中人的言语生命诉求是最需要尊重和保护的,只有当写作目的与学生言语欲求相吻合时,写作才可望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从心理学角度看,作文是一种心理冲动,是一种情感渲泄,是来源于生活经历的积累和对生活真谛的认识与感受,学生写作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生命行为。
实际工作中,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忽略了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作文是什么?学生写作文为什么?只是跟着应试教育的步子将写作变成了一项纯粹的社会化、功利化的活动,这种“反生命”、“反心理”的教育理念,窒息了学生言说的冲动和激情,将鲜活灵动的言语生命惩戒规训为同一型号的考试机器!
我们的写作已“误入歧途”!树立全新的写作理念刻不容缓:把言说欲、言说权还给学生!
所谓把言说欲、言说权还给学生就是在写作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言说意愿和爱好,要尊重他们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他们有权决定写什么,怎样写,不愿意写的有权拒绝。他们有权说自己想说的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享受言说带来的尊严、愉悦和幸福,还作文一个自然的、健康的活法!这也正好吻合了新课改“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如何将这种新理念落实到写作中去?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
即说真话诉真情,就是写真事、实事,写自己的真实想法、体验和感受。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中要表达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凡情之至者,其文未有不至者也。”不要用各种条条框框来束缚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由此,我想起美国一位老师的一节课:这位老师在讲“诗是什么”时,先把一张张白纸剪裁或折叠成某一特定样式发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这些“道具”发表对诗的看法,学生兴趣很浓,各抒己见,表达了对“诗是什么”的真实想法。
其次,作文是学生自由表达的载体。
“自由表达”包含两层含义:思想表达的自由和笔墨表达的自由。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天空,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要用成人的思想,世俗的眼光去限制学生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不敢真实地敞开心扉,只好用假话来敷衍,我们应鼓励学生对生活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学生把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放在第一位。正如欧阳修所说:“作文之体,初如奔驰。”
再次,作文是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哈佛商学院名闻天下,重要的一点是它的案例学习法:它选取商业成功的例子作为教案,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去教导学生,不求答案统一,但求理由充分。因此它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使哈佛商学院成为世界商业巨子的摇篮。写作亦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熟悉的人和事,都有自己对生活独特的感受,都有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因此,老师应让学生放开手脚,写出“个性”。
当我们将束缚学生手脚的枷锁解开,当我们还作文一个自由之身,自然之道,让学生在文字的世界里自由地畅所欲言,他们还能感到作文是一件苦事吗?
第二:拥有写作的“活水”。
很多学生不愿写作文,往往是苦于没有材料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谈何写作!没有“源头活水”,哪得清如许的“泉水”?
如何拥有写作的“活水”,不妨从如下途径获得:
首先,走进现实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叶圣陶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学。”这句话点出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文章是生活的表现,先有生活,再有作文。
走进生活,对学生来说,最直接的途径就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来走进生活,做活动的参与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活动中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比如:参加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公益劳动,采访先进人物,参观大型企业、展览馆,游览名胜古迹等。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中,做生活的有心人。为督促学生做得更好,我借鉴魏书生老师的教学思想(魏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他要求学生每天必做的六件事之一,就是口头朗诵),要求学生在刚上语文课时,全体起立,七嘴八舌地说说你今天的见闻感受,时间约为4分钟,久而久之,学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材料,更学会了用眼去看世界,用心去体验生活。
当然,走进了生活并不等于拥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老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第一步,帮助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和参与者。第二步,指导学生感悟生活,让学生不但用眼去观察生活,抓住人或景物的特征,而且用心去体验生活,善于发现平常小事所隐含的意义,更进一步用头脑去思考生活,借联想和想像,想出点意思来,悟出点道理来,品出点情趣来。
其次,做好阅读。
这儿的阅读既指课本内容的阅读,更指课外知识的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古人这些源于实践的经验,无不在告诉我们:阅读对写作举足轻重!哪一个成名成家的大家没读过《红楼梦》《三国演义》……没读过《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韦编三绝的孔子,头悬梁的孙敬、集蜡读书的高尔基……“一身书卷气,出手翰墨香”。难怪1986年克林顿曾大搞阅读活动,要求家庭每天半小时不看电视,孩子暑假读100本书。
如何做好阅读?
首先,对阅读内容,老师不做过多的限制,只要内容健康即可,老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其次,至于阅读方法,我让学生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是用来积累阅读材料的,包括摘记精彩的词汇、语句、片断,写作品介绍,故事梗概、人物分析等,对需要点评的内容可在事先留有的空白处作批注。另一个本子用来写与阅读同步的习作,让学生借鉴文章的精彩处(或选材、或构思、或立意、或语言)进行创作,或者找准文章的写作点进行续写、改写。
再次,强化激励措施。
老师的一句夸奖的话,一个赞许的目光,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爱因斯坦就是从做小板凳的鼓励中成长起来的,受此启发,我每两周举办一次读书笔记展览,将优秀者的笔记复印后张贴在班级后面的宣传栏中,每月举办一次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给优秀者颁发奖状,并作为上级举办的各种活动的推荐人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年下来,学生头脑中拥有了丰富的写作材料,产生了一吐为快的冲动,写作的兴趣和欲望被激发出来了,写作自然是件快事。
第三,淡化作文指导意图和方式。
喜欢自由是孩子的天性,过多的限制与束缚更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时,我们应顺应孩子的这些心理特点,淡化写作的指导意图和方式。这种强烈的期待和憧憬彻底磨平和消融了作文的全部意图、全部手段、全部过程。在课堂上,学生不是在作文,而是在体验生活、体验感动、惊喜、恐惧、兴奋……这种作文指导方式和意图如羚羊挂角,大雪无痕,你说,学生能不愿意写作,能不喜欢作文吗?
第四,注重作文评价中的欣赏与鼓励。
心理学家克劳特在1973年的“标签”试验中,给人们贴上“慈善的”、“不慈善的”标签,结果证明,人们的行为与所贴标签内容基本一致,正如罗森塔尔效应表明的:给学生的期望值,学生的成就就大。所以在作文评价中,欣赏与鼓励显得尤为重要。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认识到选评优秀作文,可以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在作文讲评时,开始我只讲优点,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信心。几次之后,我采取滚雪球的方法,每次讲评都增换新的学生名单,逐渐扩大优秀面。为培养这部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能力,我还积极组织他们开展作文课外活动,如办作文园地,开展作文竞赛,编优秀作文选,读书评报等,这样,我的周围很快团结了一批喜爱作文的同学,优秀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极大地鼓舞了作文水平不高的同学。
即使对于差生,我也没有忘记加倍地呵护。心理学家布格尔曾说过:“兴趣和注意来自成功。一事成功,事事成功。”因此,我时时给他们一点成功的喜悦与鼓励。在作文面改之后,我往往在他们的作文评语中,不免加上这样一些鼓励性的话语:“你进步不少!”“你有能力写好作文!”“相信自己,我能行!”等等,寥寥数语,往往起到难以置信的作用。
另外,在作文讲评中,我一改一往重“改”轻“品”的做法,做到重“品”轻“改”,就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品味文章的成功,哪怕是点滴的闪光之处,也要给予表扬。对于在反复体味中品出的不足,可轻轻指出。然后选出各层次的代表习作在全班品读,让作者自己谈文,谈动笔之前怎样构思布局,怎样行文、收尾,怎样修改,有何收获等,并将全班评出的优秀习作张贴到班里专辟的“优秀习作园地”,并帮助推到报刊杂志上发表。
正如波塔波夫的转变,他从一个浪荡无赖的孩子转变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是因为大教育家马卡连柯善于发现并时时肯定他身上的优点。受此启发,在作文评改中,我时时注意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喜悦,让学生树立起对写作的信心,让学生感到写作是他们解读生活,放飞心情的途径,这样就会激起他们写作的兴趣,产生不写不快的感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尽管作文教学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尽管目前我们的作文写作还有诸多不足,但我们相信:只要学生激起了写作的兴趣,快乐定能与作文同行!


结语: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19年郑州一模题及》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9年郑州一模题及》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19年郑州一模题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