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意思和出处作文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哪首诗文案

2019-03-09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1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意思和出处作文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哪首诗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意思和出处作文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哪首诗文案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意思和出处作文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哪首诗文案:

诗句出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三国 曹操《观沧海》
意思翻译:看看大海吧。在萧瑟的秋风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洪波巨澜。
意蕴解释:这两句从字面上看,写的是大海的动景,也是实景,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表达了作者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我们现在可以借用它来描绘某种壮美的景象,或者抒发宏伟的志向。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意思和出处作文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哪首诗文案:

他独自站在海边的碣石山上,秋风夹杂着水汽扑面吹来,曹操提笔写下“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天给人的感觉正是如此。试想一下,深秋,独步林中,一阵秋风吹过,飘落了几片枯叶……秋天的颜色就是枯叶的暗褐色,寂寞又凄凉。他独自走近了那一片火红的枫叶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杜牧看来,火红的枫叶甚至比春花更加灿烂,更加鲜明。秋天的颜色是鲜红的,热烈而美丽。他独自站在橘子洲头,万山红遍,漫江碧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主席笔下的寒秋却蕴含着无限的生机。秋天的颜色是缤纷的,奔放而又充满活力。越过农夫的肩头,我们看见大片金黄的稻田。稻穗下垂着送来丰收的喜悦。秋天的颜色岂不是金黄?秋,是个丰收的季节。那么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呢?我独自靠在窗台,窗外正下着雨。秋雨似乎是蓝色的,给秋天平添了一分忧郁。我双眉紧蹙,苦苦思索我想要的答案,却苦思无果。时值初秋,我来到了新的学校,新的环境,也开始了新的生活。我猛地一惊,对于初中毕业的我来说,那何尝不是一种收获?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同时也有一批种子被种下,虽然前方是寒冬,但经过冬天历练的种子更能展现自己的价值!我不禁联想起我自己,我不就像一颗秋种的种子吗?秋天的颜色,竟是白色!秋天看似丰富多彩,鲜艳美丽,那不过是他人的看法。每个人都将拥有属于自己的秋天,属于自己的颜色。杜牧见秋,发现了秋天独特的美丽,夕阳下的红叶,哪里比不上春日的红花?曹操见秋,秋虽是萧瑟凄凉,但他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去实现自己的雄心。毛主席见秋,见秋之万物都富有活力,更富信心地投入了救国的革命战斗之中。他们的秋天有各自的颜色,而我的秋天,还是白色。因为我的一切才刚刚开始。 美国总统曾说过,“没有人为你书写传奇,只有你自己,你决定你自己的未来。”秋天正是我的开始,我将以我的行动为我的这个秋天着色添彩。秋日的夕阳将她的余晖洒满大地,这是何等美丽的秋色啊!我笃定了心中的信念,朝着我的目标前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意思和出处作文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哪首诗文案:

萧瑟的秋风是文人经常写的,下面语文迷网为大家带来了关于秋天的诗词名句,希望对你有帮助。
1.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沧海》
2.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书河上亭壁》
3.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孤山寺端上》
4.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八声甘州》
5.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念奴娇》
6.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秋日》
7.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满庭芳》
8.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秋凉晚步》
9.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立秋》
10. 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白露》
11. 一轮穿桂香空照,万里离人诉断肠。《秋分(中秋)》
12. 时逢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霜降》
13.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14.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5.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州谢眺楼》
16.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
17.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18.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
19.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江上》
20.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
21.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酬刘柴桑》
22.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23.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宣城郡内登望》
24.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捣衣诗》
25.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别诗》
26.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野望》
27.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风》
28.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29.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
30.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
31.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秋夕》
32.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虞美人》
33.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34.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始安秋日》
35.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36.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中》
37.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望秦川》
38.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长信秋词》
39.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早寒江上有怀》
40.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酬裴侍御对雨感》
41.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42.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秋兴?其三》
43.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秋词二首》
44.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
45.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浣溪沙》
46.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苏幕遮》
47.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
秋天的古诗
1、《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意思和出处作文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哪首诗文案:

在北戴河海滨的礁石上,可尽情观赏的是著名散文家杨朔在《雪浪花》中描述的“潮涨潮落,云起云飞”之景,而要尽情领略魏武笔下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境,就应也像蹬高必赋的曹操那样,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了。
各位先生、女士,欢迎来到碣石山景区来领略古碣石的绝美风光。
[介绍碣石山]
碣石山是古今有名的观海胜地,也是历史上颇负盛名的“神岳”。
碣石山由燕山山脉猛伸过来的上百座颠连起伏的山峦组成,群峰逶迤,绵延答数十里。它的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俗称娘娘顶)位于昌黎城北这一字排开的群峰障岭正中。大家看,这仙台顶的顶尖突起于犹如刀削斧劈一般的宽阔山胸之上,呈现的是圆柱形,多像架设天桥的柱石直插云霄,显得是那样奇险、峭丽。更加神奇的是,在海上航行,又茫茫沧海向这里眺望,恰似一个天造地设的导航标石。大概正因碣石山有着如此独特的形貌,从远古时起,这座渤海沿岸的奇特山峰就成了北方沿海地区醒目的地理坐标,被古人记入了《山海经》和《尚书禹贡》等古代地理名著。《尚书禹贡》记冀州入贡之道时云“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说的就是碣石山为循海入河必望的目标。
[行至碣石门]
欲蹬碣石,先进碣石门。
迎面扑来的着两座椭圆形小山,夹成的是碣石山自然天成的门户——碣石门。相传,秦始皇在公元前215年来到碣石山求仙观海,就是在这里向碣石山顶礼膜拜,令丞相李斯在这里的山崖峭壁上刻下著名的《碣石门辞》。《碣石门辞》上的“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记载的秦始皇北巡碣石这一年为巩固统一而拆毁战国时留下的以邻为壑的水、陆长城等险阻的功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讴歌的是刚刚统一天下的封建社会歌舞升平的理想景象。
“往事越千年”。据史书记载,自秦始皇起,到唐太宗止,在公元记年开始前后的800年间,先后有七位帝王在这里留下旅迹游踪;如果加上领兵去辽东和高丽鏖战,途经这里的晋宣帝司马懿和隋炀帝杨广,来国这里的皇帝就有九位之多。只是,如今我们在碣石门这里倒映碣石群峰的碣阳畔,已很难想象当年秦皇、汉武等帝王是怎样前呼后拥在这里蹬临着高大而险峻的山峰了。
现在我来提一个问题,秦始皇为何要到这里,到碣石山一带海边求仙呢?
[去水岩寺途中]
这主要是因为碣石山在春秋战国时代,同中国古代的神秘文化和古代航海家的探险活动发生的密切联系,成了所谓仙人的产地,成了不少笃信神仙说的人心目中与深海中传说的三座神山紧密相连的神岳。
《汉书》的编撰者,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其名著《西都赋》中吟有这样一句诗“扬波涛于碣石,激神岳之”。吕延济在注着句诗时明确指出“神岳,即碣石也。”
不能不令人敬佩的是,秦始皇河汉武帝来拜神岳,主要是通过求仙而求长生不死,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笃信“神龟虽寿,犹有终时”,“东临碣石”时不再信拜神求仙那一套,而是为了“以观沧海”,领略大自然的绝美风光。曹操应该说是古老碣石的真正知音。
[行至水岩寺]
我们要登上千古神岳碣石山这海拔695.1米的主峰,领略曹孟德沉醉过的“碣石观海”胜境,,须由宝峰台上的这座相传始休修于唐朝以前的千年古刹——水岩寺举步攀援。
在唐朝后期有个叫刘叉的诗人曾在这上依青山,下临秀水的名山古寺,吟出一首质朴÷畅快的五言绝句《爱碣石山》:“碣石何青青,挽我双眼睛。爱尔多古峭,不到人间行。”从这首段歌中,我们不难得知,在胜唐的梦坐到尽头时的碣石山,曾给忿而离开的韩愈、独行到这里的孤傲诗人何等古老峭峻的感觉。
[行至曲径通宵处]
水岩寺东边这座山名香山,因极似一座香炉而得名。
我们可以在这香山挺秀之地“倚石听涛”赏飞来石,探龙潭洞;当然,我们若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应把这一级级的石阶踏在脚下,品味“曲径通宵”的意境了。
[行至天门山]
这里是蹬仙台顶的第一道险隘,夕日极其险要的天门第一所在地——老鹞子翻身;如今山崖已经修整,不用在贴壁而过了,完全可以轻松自在“振衣千仞”了。
[翻过地二道险隘老虎口,至望海长廊]
不知是谁给这千仞绝壁上的怪石林立的缓坡,起了这样一个颇带滑稽味道的名字:把式场。在着能耍把式,翻斤斗的半山腰,前些年依山靠崖,修建了这座可以初品曹操诗境的望海长廊。这里已经隐隐能听到天风,约约望到海涛。只是这座修得颇有气势的长廊,是给不打算或难以再登上碣石绝顶的游人设置的。大家若不想半途而费的话,不妨在这里好好休息一下,准备一鼓作气,冲上顶峰,去淋漓尽致的领略“登碣石而小沧海”的壮阔景观。
[登上仙台顶]
“山登绝顶我为高”大家已把天阶踩在脚下,来尽情的看看“众水朝宗来眼底”俯瞰沧浪气万千“的海景吧!
对了,那里是滦河入海口,那里是七里海、翡翠岛,是黄金海岸,是南戴河,北戴河,秦皇岛,是秦皇岛港口锚地,再远是依稀可辨山海关老龙头。
这“巍巍高耸势凌天”的碣石山,与有如盆景的北戴河海滨莲蓬山遥遥相对,不正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之景吗?而这众多低山矮岭与夹杂着河流、泻湖的海畔平原相交织,在碣石与沧海之间呈现的正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美丽画卷。如果我们是在早晨或夜间立足于此,放眼金光灿灿的万顷波涛,举目银波莹莹的蒙蒙碧海,水能不说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呢?1790多年前的一个秋高气爽的秋日,跃马挥鞭东临碣石的曹孟德,不正是在这临海的高山之上,惊羡如此神美的境遇,“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的么?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让我们在新的世纪,在这里纵情领略“碣石观海”的胜境。
河北纵览沧海临碣石导游词推荐


结语: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读书我快乐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