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成语故事:断齑画粥作文 断齑画粥的成语意思文案

2019-03-12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8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成语故事:断齑画粥作文 断齑画粥的成语意思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成语故事:断齑画粥作文  断齑画粥的成语意思文案

成语故事:断齑画粥作文 断齑画粥的成语意思文案:

【拼音】duàn jī huà zhōu
【成语故事】北宋时期,范仲淹小时家贫,他只好住在庙里读书,昼夜不息,每日生活十分清苦,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一切为四,早晚各吃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经过苦读终于被录取为官员,他的至理名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典故】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宋·魏泰《东轩笔录》
【释义】断:切断;齑:酱菜或腌菜之类。指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生活贫困
【近义词】节衣缩食、断齑块粥
【反义词】挥霍无度、挥金如土
【示例】贫而力学,断齑画粥。  《书言故事·苦学·断齑画粥》
关于范仲淹:
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也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词作,如〈渔家傲〉、〈苏幕遮〉,苍凉豪放、感情强烈,为历代传诵。欧阳修曾称渔家傲为“穷塞主词”。著作为《范文正公集》。范纯仁是他的次子,父子都当过宰相。
“彼希声之凤皇,亦见讥于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为神兵;焚而可变,孰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在答友人梅尧臣的《灵乌赋》(大概是在景祐三年(西元1036年)他同欧阳修、余靖、尹洙诸人因言事被贬谪的时期所作。因范仲淹多次因谏被贬谪,当时梅尧臣作文《灵乌赋》力劝范仲淹要少说话,少管闲事,自己逍遥就行。《灵乌赋》为范所作的同名答文)中强调的“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更是彰显了古代士大夫为民请命的凛然大节(即现今所谓的“知识分子的良知”)。
范仲淹此言颇类似于美国开国前期争自由的名言“不自由,毋宁死”(原文是 Patrick Henry 在西元1775年的“给我自由,否则给我死”-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但比他早讲了七百四十年。
折叠

成语故事:断齑画粥作文 断齑画粥的成语意思文案:

范仲淹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青天大老爷包拯同朝)。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此后,家境日益衰落。
有天,小范仲淹砍柴回家的路上,看见一群小朋友们拿着书高高兴兴地跑进学堂,很是羡慕。回到家后,懂事的范仲淹知道家里穷,母亲没钱供他读书,便问母亲:“有没有不要钱的学堂啊?”因为他实在是太想读书了!母亲建议他住到醴(lǐ)泉寺里,帮着做些事情,顺便跟寺里那个很有学问的住持学习读书写字。
范仲淹来到醴泉寺,住持告诉他:“天下能成大事的人,只有刻苦勤奋这一条路可以走,没有其他的奥秘。”他时刻牢记这些话,白天烧饭时也不忘读书。晚上,就将自己关在屋内,足不出户,手不释卷,常常读书到深夜。有时太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由于寺庙里也没有多余的粮食,范仲淹就将饭由一天三顿减为两顿。说是饭,其实就是稀粥罢了。即使这样,他也丝毫不觉得苦,常常用“君子食不求饱,居不求安,所谓好学者也。”这句话来勉励自己,还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当成座右铭,磨练自己吃苦的意志。
后来,他为了节省粮食,居然晚上把稀饭凝成冻,第二天早晨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没有菜,就弄一些腌(yān)菜吃。这就是“划粥断齑(jī)”。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依旧专心读书学习。他勤奋好学的精神感动了寺院的住持,住持就推荐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高兴极了。
到了学舍,他依旧吃冰粥腌菜,抓紧时间读书写字。当地一个富家公子看到这些后,十分感动,便从家里给他送来了好菜好饭,范仲淹表示感谢,收下了饭菜。
几天后,这个富家公子又来看范仲淹,却发现自己送给他的饭菜还放在那里,都已经坏了,很是惊讶。范仲淹解释说:“您赠我好饭菜,实在感激不尽,但我平时吃稀粥惯了,并不觉得有多苦。现在我如果贪食这些佳肴,吃好的食物惯了,我将来怎么办呢?”
这位公子回家后,将范仲淹的话如实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夸奖说:“他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勤学人,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呀!”
正是凭着这股苦读的劲头,日后,范仲淹做了北宋的宰相,忧国忧民,勤劳不息,除此之外,他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呢。
——《湘山野录》
【划粥断齑的意思】指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断,切断;齑,酱菜或腌菜之类。
【活学活用】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划粥断齑,终成一代名相。
【妙语点拨】范仲淹划粥断齑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志向,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面对困境思考出来的方法。记得有人说过,方法永远比困难多。范仲淹以控制最低饮食的方法,勤学苦读,艰辛地度过了自己一生中最为困苦的时光,最终找到了光明的一片天。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在遇到困难、挫折、失败时,选择了放弃,选择了绕道,殊不知,放弃的是成功,绕过的是经验。当遇到种种挫折、逆境时,请牢记:“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成语故事:断齑画粥作文 断齑画粥的成语意思文案: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生于贫苦人家,两岁丧父,母亲由于无法维持生活,不得不带着他改嫁别处。
范仲淹童年读书,就非常专心。十多岁时,他住在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昼夜苦读。每天煮一锅稀粥,等它凝成冻子以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作主食。副食呢,更简单!切几根咸菜就行了。后世传为佳话的“断齑划粥”的故事,就是从这里来的。
在范仲淹的同学中,有个南部留守的儿子,看见范仲淹每天只吃点稀粥,却不以为苦,只顾埋头学习,觉得很稀奇,回去讲给他父亲听。他父亲说:“这是个有出息的孩子。你把公厨里的食物拿一些送给他吃吧!”南部留守是声势显赫的大官,一般人得到他的馈赠,会视作莫大的光荣。范仲淹却不是这样。
当南都留守的儿子奉了父命送来东西的时候,他再三推辞,争执了半天,才勉强收下。可是,过了几天,留守的儿子发现他送的食物并没有被吃掉,已经放坏了。他自然很不高兴,问范仲淹道:“家父听说你生活清苦,特地让我送了些饭菜,而你却不肯下筷,奠非认为这样做,就污了你品行吗?”
范仲淹解释说:“我并非不感激令尊的厚意,只是多年吃粥,已成习惯,如今骤然享受佳肴美馔,恐怕将来吃不得苦了。”
由于范仲淹出身贫寒,艰苦备尝,因而对民间疾苦深为同情。他做官以后,提出了许多对劳动人民有利的改革弊政的主张。

成语故事:断齑画粥作文 断齑画粥的成语意思文案: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结语: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成语故事:断齑画粥》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成语故事:断齑画粥》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成语故事:断齑画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成语故事:断齑画粥》上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