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文案 > 正文

宽人严己待人之道哲理故事作文 宽人严己待人之道哲理故事简短文案

2019-03-12 综合文案 类别:素材 2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宽人严己待人之道哲理故事作文 宽人严己待人之道哲理故事简短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宽人严己待人之道哲理故事作文  宽人严己待人之道哲理故事简短文案

宽人严己待人之道哲理故事作文 宽人严己待人之道哲理故事简短文案:

《菜根谭》说: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居家如此,交友亦如此。无论是对待家人还是朋友,都要拥有一颗不含半点虚伪的真诚之心。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做到这点,才可以享受居家之乐和交友之趣。
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当别人犯错误时,要以一颗宽容的心谅解他,像他没有犯过错误一样对待他,如此他才会心甘情愿地走上正路;对待自己,要以一颗“刻薄”的心,没有犯错误也要适时地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自己的品德才会更进一步。
别人的“坏处”不记在心上
古人云:“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这是典型的“待人以宽,严以律己”的处世方法,也是值得人们效仿的处世之法。
从前有一个富翁,他有三个儿子。富翁年事已高,于是决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可是,到底要把财产留给哪一个儿子呢?富翁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三个儿子都花一年时间去游历世界,谁能做到最高尚的事情,谁就是财产的继承者。
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三个儿子陆续回到家里,富翁要三个人都讲一讲自己的经历。
大儿子得意地说:“我旅行到一个贫穷落后的村落时,看到一个可怜的小乞丐不幸掉到湖里了,我立即跳下马,从河里把他救了起来,并留给他一笔钱。”
二儿子自信地说:“我在游历世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币交给我保管,可是那个人却意外去世了,我就把那袋金币原封不动地交还给了他的家人。”
三儿子犹豫地说:“我没有遇到两个哥哥碰到的那种事,我旅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钱袋,一路上千方百计地害我,我差点死在他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经过悬崖边,看到那个人正在悬崖边的一棵树下睡觉,当时我只要抬一抬脚就可以轻松地把他踢到悬崖下。我想了想,觉得不能这么做,正打算走,又担心他一翻身掉下悬崖,就叫醒了他,然后继续赶路了。这可能也算不上什么有意义的经历。但是,我认为对别人一定要宽容,这样才能够帮助邪恶的人走上正路,增进自己的品德。”
富翁听完三个儿子的话,点了点头说:“诚实、见义勇为都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称不上是高尚。有机会报仇却放弃,反而帮助自己的仇人脱离危险的宽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的全部财产都是老三的了。”
三儿子因为对自己的严格和对他人的宽容,所以得到了父亲的遗产。
人要有点“不念旧恶”的精神,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误以为“恶”的,又未必就真的是什么“恶”。退一步说,即使是“恶”,对方心存歉疚,诚惶诚恐,你不念旧恶,以礼相待,说不定他也能改“恶”从善。如果一个人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最受其害的就是自己的心灵,搞得自己痛苦不堪,这又何必呢?既往不咎的人,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进。
别人的“错误”不揪住不放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兵灭了叛党,回到郢都后就开了一个庆功会。这个宴会名为“太平宴”。君臣兴致很高,从白天一直喝到晚上,还没尽兴。这时,天已经黑了,外面刮着大风,好像要下雨的样子;大厅中烛火通明,轻歌曼舞。忽地,从舞女中转出一位绝色佳人:她,上着白藕丝对衿仙裳,下穿紫绡翠纹裙。满头珠翠,颤巍巍无数宝钗簪;遍地幽香,娇滴滴有花金缕细。脸蛋如三月桃花,纤腰似春之杨柳,说不尽的体态风流,丰姿绰约。
这美女是楚庄王最宠爱的许姬。此刻,她奉令为群臣斟酒。许姬轻盈如燕子一般,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群臣一个个着了迷,疯狂的喧闹声一下子全没了。突然,一阵风扑到大厅上,吹灭了所有的蜡烛。许姬正为一人斟酒,那人趁着黑灯瞎火之际,拉住许姬的袖子,去捏她的手。许姬倒也厉害,顺手牵羊地把那人帽子上的缨子揪了下来,快步来到楚庄王前轻轻地告状,要他快命人点烛,看看是谁竟敢调戏她。调戏君王的宠姬,无疑是对君王的羞侮。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啊!但楚庄王想了想,却高声喊道:“切莫点烛!寡人今日要与诸卿开怀畅饮,不用打扮得衣冠齐整的了,大家统统把帽子摘下来吧!”
当莫名其妙的文武官员都把帽子摘下后,楚庄王才叫点烛。这样,楚庄王和许姬始终都不知道调戏者是谁。散席后,许姬责怪起楚庄王来。楚庄王笑笑说:“今天我请文武百官来喝庆功酒,大家很高兴,喝得都差不多了,酒醉出现狂态,这又有什么奇怪呢?如果查出了调戏你的人,虽然显示了你的贞节,却让群臣不欢而散,难免有人会说我胸怀和度量太小,那以后谁还会为我拼死效劳呢?”许姬听了,十分佩服。
后来,楚国与郑国交战时,前部主帅的副将唐狡自告奋勇率百余人充当先锋,为大军开路。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使楚军进展顺利。楚庄王要厚赏唐狡。唐狡却红着脸说:“大王切莫厚赏,只要不治我的罪,末将已感激不尽了。”楚庄王问:“为什么呢?”唐狡磕头答道:“上次‘绝缨会’上,去拉美人手的便是我呀!蒙大王昔日不杀之恩,末将今日才舍命相报啊!”楚庄王大喜,还是重赏了他。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这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表现,也是正确的处世之道。
“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曾说:反躬自责很严格,而对别人的要求很宽松,就不会带来怨恨。孟子则说:对别人要求的很多,而自己却做得很少,就像自己田里的草不锄,反倒去人家的田里挑草,这样的人怎么会有人愿意亲近呢?这些都说明了一个人应该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这样才会惹人喜爱。而且,这样做有时还能够化解怨恨,增进自己品德的同时让别人改恶从善。
感悟:老人言,处世之道,在于把握分寸。害宜避,而有不能避之害;利可趋,而有不能趋之利。凡事不可不求,而又不可强求。“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刚刚凑巧;命若蹭蹬,走来走去,步步踏空。”交人要会识人,“能媚我者,必能害我,宜加意防之;肯规予者,必肯助予,宜倾心听之”。善处身者,必善处世;善处世者,必严修身。“人近贤良,因香而香;人近邪友,因臭而臭。”人生在世,难免有吃亏、受气或者遭遇其他不顺心事儿的时候。每一次被人家算计后,你鼻涕一把、眼泪一把,扪心自问,不由得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恨自己没用。而事实上,自己的良材美质并不比任何其他人差,只是自己不知道如何使用跟别人打交道的技巧而已!

宽人严己待人之道哲理故事作文 宽人严己待人之道哲理故事简短文案:

故事一: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们可以想像听到老禅师此话后,他的徒弟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
故事二:
清朝时期,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做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张廷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换来的确是邻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故事三:
有一次,理发师正在给周总理刮胡须时,总理突然咳嗽了一声,刀子立即把脸给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但令他惊讶的是,周总理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和蔼地对他说:\"这并不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使我们看到了周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故事四:
一位老妈妈在他50周年金婚纪念日那天,向来宾道出了她保持婚姻幸福的秘诀。她说:\"从我结婚那天起,我就准备列出丈夫的10条缺点,为了我们婚姻的幸福,我向自己承诺,每当他犯了这10条错误中的任何一项的时候,我都愿意原谅他。\"有人问,那10条缺点到底是什么呢?她回答说:\"老实告诉你们吧,50年来,我始终没有把这10条缺点具体地列出来。每当我丈夫做错了事,让我气得直跳脚的时候,我马上提醒自己:算他运气好吧,他犯得我可以原谅的那10条错误当中的一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婚姻的漫漫旅程中,不会总是艳阳高照,鲜花盛开,也同样有夏暑冬寒,风霜雪雨。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小矛盾,如果能像那位老妈妈一样,学会宽容和忍让,你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你的身边。
在人生中,宽容实在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

宽人严己待人之道哲理故事作文 宽人严己待人之道哲理故事简短文案: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个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事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壮的青年,一拙一巧。两人奉命在同一块地上各自挖井找水,很快两人都挖了两米深,但丝毫没有水的迹象。拙者继续在原地深挖,而巧者则换了个地方作新的尝试。如此这番,两人工作了很久,终于拙者通过不懈的努力找到了汩汩的水源,而巧者虽然不断地更换地点,终究还是一无所获。
年轻人听罢,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我明白,做人就应该持之以恒,不应该朝三暮四,蜻蜓点水,否则中将一事无成。”
大师只是笑。
第二个故事:还是这两个人,巧者在经过数次的尝试后,终于在一个地方发现了有水的迹象,于是他在此深挖,最终找到了水源。而拙者始终在原来的地方,一如既往,埋头苦干,越挖越深,结果虽然付出了很多却始终没有找到水源。
“这?”年轻人有些迟疑:“我想也许人还应该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尝试最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而不应该刻板教条,更不应该执迷不悟。”
大师还只是笑笑。
第三个故事:两个人虽然都竭尽了全力,但无论拙者挖多深,也无论巧者换多少地方,两个人都没有能找到水源。
“为什么?”年轻人疑惑起来:“那做人还有准则么?”
“因为这个地方可能根本就没有水。”大师从容答道:“其实为人也是如此,生活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处事原则,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去摸索和体味。”

宽人严己待人之道哲理故事作文 宽人严己待人之道哲理故事简短文案: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结语: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宽人严己待人之道哲理故事》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宽人严己待人之道哲理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宽人严己待人之道哲理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