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从寸木岑楼谈礼教作文 寸木芩楼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从寸木岑楼谈礼教作文 寸木芩楼文案:
今日偶阅古籍,得知成语“寸木岑楼”出自《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这个故事大致讲述了一个任国人与孟子的学生屋庐子讨论礼教问题的前前后后。故事大意如下:
起初,任国人问社会规范——也就是礼教,与饮食、美色孰轻孰重,屋庐子说,礼教更为重要。任国人则提出了一个让屋庐子无法回答的问题:如果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会饿死,打破礼教就能够得到饮食,又或者,如果按照社会行为规范找不到老婆,不按照社会行为规范来迎亲就能娶妻,那么,难道一定要遵守礼数吗?
屋庐子求教于孟子,得到的回答是:“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这里就是寸木岑楼这个成语的出处,用以形容不在同一基础上的事物缺乏可比性。这无可厚非,但其后的回答,却未见得高明。孟子告诉屋庐子,应该这样回答那个任国人:“如果拧着兄长的手臂抢夺他的食物,才能不饿死,你会这么做吗?翻越过东边邻居的墙去搂抱他家的姑娘,才能娶妻,否则就没有老婆,你会去吗?”
这个没有在史书里留下名姓的任国人,抛出了一个即使在现代伦理学中都令人争论不休的命题。
孟子的回答颇有诡辩论的意味,把人逼上了道德困境,却没有真正回答问题。或者应该说,只是回答了一部分的问题。孟子举出的事例有极端性,忤逆兄长或是越墙寻女都是道德败坏的表现,在此种情况下无疑是礼教更为重要,应该处于人的基本需求之上。但或许是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礼教的意义显得过于重大,无论孟子还是屋庐子都没有想过,被奉为圭皋的礼教也需要反思。
对于礼数的崇拜,就渐渐扎根于民族记忆之中。这本不是坏事,但当对于礼教的质疑长年被灭音,同时社会道德准则又与人性相去甚远时,问题就渐渐显现了。
明朝,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成为统治性社会道德准则,其核心以一句话来阐述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人的欲望是无法被消灭的,于是自诩正人君子的人们开始选择做足表面功夫,仿佛一个个遵守道德,背地里却是男盗女娼、落井下石、卖国求荣,不一而足。程朱理学在明朝的发展到达了巅峰,但是明朝的吴三桂却为了一个女人把半壁江山拱手让给了清军,让当时的外族奴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把“人欲”演绎到了极致,却把爱国的天理丢到了九霄云外。“存天理,灭人欲”的高压理念,给国民带来的是极其危险致命的反弹。
程朱理学也是男女极度不平衡的封建礼教,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不仅不能有多个伴侣,而且要以“守贞”的名义为男人断送自己的青春。出嫁前未婚夫去世的女子,如果终身不曾重新婚配,就能得到贞洁牌坊。倘若男女偷情,道德指责皆面向女性,男子却逍遥自在,不会遭到多少非议。无怪乎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将历史书说成吃人的账本,因为在道德礼教的名义下,不能反抗的弱者都会被吃。
所幸压力越大,反弹越大,清末质疑与反抗封建礼教的声音日益壮大,终于在封建王朝覆灭后不久,吃人的礼教也渐渐被废除。那个不知姓甚名谁的任国人,或许终于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好的礼教,比人的欲望重要,吃人的礼教,则应该被人唾弃。
只是他听不到迟来的回答了。这数千年前的思想萌芽令人可喜,却又令人可惜。
点评:说理充分透彻,立意鲜明。不失时机地运用排比的手法,从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强语势,又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从寸木岑楼谈礼教作文 寸木芩楼文案: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养成了良好的文明习惯,三字经中就这样写道:“守孝悌,次见闻,父子亲,夫妇顺。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易先知。”现如今的我们能否将古人的这些优秀传统继承下去呢?
现在的我们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你在饭馆吃饭,可是嘈杂的声音就像一股风,不断地向你袭来,你不想听,可它却使劲往你的耳朵里钻。原本的好心情渐渐消散,美味佳肴也变得索然无味;还有当你在公共汽车上欣赏窗外的美景时,常会听到一阵阵的中学生的喊骂声在车厢中回荡,搅乱了你美好的兴致,让你心生厌恶之情;还有当你在安静的教室上课外补习班时,楼道里却有不自觉的家长旁若无人的打电话,影响学生的正常听课。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这是为什么呢?那就是这些人忘记了周围他人的存在,忘记了自己不文明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伤害,带来了这许多的不和谐。
记得刚上小学时,老师就谆谆教导我们要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要大家知道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各种礼仪,比如:对长辈的称谓、问候以及就餐时的礼节、对老师的尊敬、同学之间相处的礼仪,还有小学生的穿着、接人待物方面和我们常遇到的升降国旗时、集合观看演出等等方面的礼仪。这些行为规范我总能严格遵守:平时注意穿着整洁、得体、朴素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不化妆、不戴饰物;时常提醒自己与同学说话时要诚恳、谦虚、语调平和,多使用“谢谢”、“对不起”、“请你”等礼貌用语;不给同学起绰号,不叫别人的绰号;对老师能够尊敬并心存感激。与同学见面主动问好、放学说“再见”,进出教室、校门和上下楼梯时主动问候他人,礼貌让行;进老师办公室前喊报告,听到“请进”时方才入内。这些好习惯伴随着我慢慢成长,约束着我的行为,培养我具备良好的素质,使我能够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好学生。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西宁市创卫活动的开展,文明礼仪之风又渐渐兴起。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规范自己的言行,连我们小学生也走上街头去监督过往行人的不良行为。现在,在全市人民的努力下,我们这座城市的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少了。随地吐痰的现象少了;横穿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将垃圾主动投入垃圾箱的人多了;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人多了。这些不都是人们的自觉意识在增强吗?这样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谁不喜欢呢?
作为祖国未来的我们,更应该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将我国优秀的文明之风传承下去,这样才不会辱没我们礼仪之邦的美称呀!
从寸木岑楼谈礼教作文 寸木芩楼文案:
旬子曾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法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中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上至君臣之礼,下至待人之礼。古人的君子之德离不开一个“礼”字,这样的思想在他们脑中根深蒂固,溢于言表,故而使得中华名族成为绵延千古的礼仪之邦。
而现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人都不太在意这些繁文缛节。特别是我们这一些00后,早已被宠爱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习以为常。但如果从小没有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将来会怎样呢?
对于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的反映。可就算如此,总还有一些人不遵守文明礼仪。
一次,我随爸爸妈妈来到一个景点游玩,但看到的却是一片狼藉。满地的垃圾:
矿泉水瓶、卫生纸、垃圾袋……我心中愤愤不平。
这时,有个小女孩看到这番情景之后:“妈妈,这些人多不文明呀,破坏我们的家园!”说完,她立刻蹲下身子,将垃圾捡起扔进垃圾桶。我看到她妈妈欣慰的笑着:她一定感到骄傲。我心里突然厌恶起那些人,一个小女孩都懂能讲文明,为什么你们不能?
其实,文明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遇到老师时亲切的问候;看见垃圾时主动捡起;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位;不小心撞到对方的一声道歉……我想问问同学们,这么简单的事情难道你们还做不到?
无数古文明都随时光流逝,而中国文明却屹立不倒。从此可见,文明礼仪多么重要!
文明是风,吹拂每位同学的心田;文明是花,绽放在每位同学的心中!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文明就会像我们的朋友,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
从寸木岑楼谈礼教作文 寸木芩楼文案:
“生在礼仪之邦,做一个彬彬有礼的人,有礼之人有人缘,多朋友,有礼之人会做事,注意形象,有教养,不树敌,成长路上事事顺,中国礼仪代代传,孔融让梨敬父母,黄香暖被教育人,中国礼仪不能忘。”这是一段很常见的关于礼仪的话,教育着我们世世代代,礼仪是多么的重要啊!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个故事,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最小的那一只,有一次,他爸爸看见了,问他:“你为什么总是拿最小的而不拿最大的梨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就留给哥哥姐姐们吧!”
是啊,孔融四岁就懂得让梨,我都十二岁了,都已经是一个中学生了,有时还特别的小气,不愿意跟同学们一起分享,我暗暗决定要改过自新。
机会终于来了!在偶然的一次餐桌上,我的亲弟弟从外地回到我家住上几天,妈妈可高兴了!买了很多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其中有三只香喷喷的炸鸡翅,妈妈好像要考考我们一样,把俩只鸡翅拿掉了,让我们俩个分剩下的这只,但只允许我们其中的一个人吃。
我看着这黄澄澄的鸡翅膀,口水大滴大滴地流了下来。真想冲上前去把它给独吞了!因为我半年没有吃了。我眼睁睁地看着这只鸡翅,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啊!我妈妈答应过我,考一百分才可以吃,我都等了半年了!从来都没有考过一百分!而弟弟呢,至少比我好一点吧!乡下外公外婆都依着他,他想吃什么就有什么!
我越想越美……
“姐姐!”一阵叫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姐姐,你吃吧!我天天有外婆给我做美味的菜肴,而你却孤零零的,经常吃一些没营养的泡面和烧饼!姐姐,我虽然比你小,但是我也是会让着你的!
我的眼眶润湿了,弟弟是多么地懂事啊!处处为我着想,给我分担痛苦,他不正是我身边的好榜样吗?
我吃着这包含着浓厚情意的鸡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约翰洛克曾经说过:“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是啊,礼仪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关键是你找到了没有!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从寸木岑楼谈礼教》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从寸木岑楼谈礼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从寸木岑楼谈礼教》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从寸木岑楼谈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