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正文

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作文 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句连续两句文案

2019-03-11 高一作文 类别:素材 1500字

下面是文案网小编分享的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作文 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句连续两句文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作文  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句连续两句文案

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作文 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句连续两句文案:

1、《已酉新正》
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2、《除夜》
高适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3、《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
4、《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5、《迎春歌》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6、《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7、《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8、《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9、《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10、《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11、《除夜》
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12、《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3、《新年有感》
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14、《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15、《凤城新年词》
黄景仁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6、《癸巳除夕偶成》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7、《迎春》
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18、《岁除夜》
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19、《卖痴呆词》
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作文 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句连续两句文案: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张榘《念奴娇》
2、何人意绪还相似,鹤宿松枝月半天。——《关中秋夕》薛能
3、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倪庄中秋》元好问
4、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
5、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梅尧臣《五月五日》
6、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7、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月夜》刘方平
8、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中秋对月》曹松
9、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10、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八月十五夜玩月》刘禹锡
11、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太常引》辛弃疾
1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1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
14、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中秋》李朴
15、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中秋待月》陆龟蒙
16、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陆游《楚城》
1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18、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19、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晏殊
20、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21、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杨无咎《蓦山溪》
22、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23、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罗隐《七夕》
24、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5、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26、月月势皆圆,中秋朗最偏。——《中秋夜对月》许棠
2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28、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中秋》李朴
2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30、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元夕》
31、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3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
33、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孔尚任《甲午元旦》
3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5、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王充《满江红》
36、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3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张九龄
38、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39、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40、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41、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42、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菖蒲九叶,金英满把,同泛瑶觞。——朱翌《朝中措》
4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东坡
44、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中秋月》齐已
45、虽桂华飘下,玉轮移影,归兴犹未。——《尾犯·中秋》曹勋
46、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7、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八月十五夜玩月》刘禹锡
48、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49、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倪庄中秋》元好问
50、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
51、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林伯渠《春节看花市》
52、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53、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54、独坐犹过午,同吟不到西。——《中秋夜寄友生》陆龟蒙
55、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温庭筠《清明日》
56、迥彻轮初满,孤明魄未侵。——《中秋夜临镜湖望月》陈羽
57、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人。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唐寅《元宵》
58、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59、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中秋待月》陆龟蒙
60、但看平地游,亦见摧辀死。——邵谒《长安寒食》
61、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苏轼
62、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李商隐
63、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6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王建
65、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66、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中秋对月》曹松
67、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月》苏轼
68、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月夜思乡》佚名
69、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70、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赵鼎《寒食》
71、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李之仪《南乡子》
7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作文 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句连续两句文案:

导读:节日诗句
1、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韩琦《九日水阁》
2、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3、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4、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5、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6、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7、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8、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适《送魏八》
9、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10、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11、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12、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3、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14、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5、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16、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徐凝《七夕》
17、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18、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19、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0、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21、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温庭筠《清明日》
22、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3、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24、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25、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26、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27、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28、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29、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0、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31、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32、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王建《七夕曲》
33、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34、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35、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36、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37、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38、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39、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40、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41、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42、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43、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44、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柳恽《七夕穿针》
45、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46、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47、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48、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张镃《寒食》
49、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九日》
50、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51、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52、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李商隐《壬申七夕》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谢谢.

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作文 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句连续两句文案:

关于中国几个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1《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宵节《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七夕
唐作者: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6苏轼《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
诗词中的中国传统节日串词
甲:泱泱华夏,悠悠长河,酝酿了许多传统节日,
乙: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
甲: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乙:每个节日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每个节日有着美好的记忆,
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历代的文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乙:这些诗词名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诵,
甲: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甲乙合:诗词中的中国传统节日。
甲:一年中最早的节日就是春节了,
乙: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就描写了一幅春节期间充满生气和希望的画面。甲:正月十五闹元宵,过了春节,就是元宵节,打灯笼、吃元宵、看花灯,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乙:请欣赏唐代诗人苏道味写的《正月十五夜》
甲:清明时节,细雨纷纷,
乙:思绪绵绵,情谊悠悠,
甲:让我们和诗人杜牧走进他的
甲乙:《清明》---
甲:清明时节,我们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
乙:每年的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甲: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我们耳熟能详
乙: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这一天牛郎织女天上的鹊桥相见甲:八月十五月儿明,中秋佳节人团圆,
乙:古人总爱对月抒怀,玉兔,嫦娥,感慨万千,
合:请听《中秋月》
甲:中秋过去是重阳,每年的九月九日是九九重阳节,
乙:重阳节人们爱登高望远,思念亲人。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表达了他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甲:一个个传统佳节,一首首经典诗词
乙:诗词中的节日,节日中的诗词,
齐合:祈福迎年是春节,花灯猜谜闹元宵,祭祖踏青在清明,粽子飘香话端午,七夕节上鹊桥会,明月把酒中秋到,九九重阳来登高,来登高。
2


结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描写节日风俗的古诗》